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
小学语文必会知识——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简单实用改法」

小学语文必会知识——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简单实用改法」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是小学中高年级语文知识测试的一个重点,要想考试不丢分,方法很重要。
今天,给各位亲分享一个简单的两步修改法:一、陈述句改反问句第一步:判断句子主要表达什么意思,找准重点部分,再在这一部分中找到句子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并把它改成相反意思的词。
第二步:在句子中加上“……难道……吗”或“……怎么……呢”注意将句号改为问号。
例如:1.那些美好的记忆,我不会忘记。
这个句子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在后一句:“我不会忘记”所以,第一步在这一部分找到表示否定的词“不会”将其改为“会”第二步:加上“……难道……吗”或“……怎么……呢”将句号改为问号。
改:难道那些美好的记忆,我会忘记吗?那些美好的记忆,我怎么会忘记呢?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些句子有两个表示肯定或否定词,这时就要判断句子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例如: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想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
里面有两个表示肯定的词:“是”和“想”,读读句子就知道,要表达的主义意思是“想干什么”而不是“是什么”因此,要改的词就是“想”句子改为: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怎么不想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呢?今天是我的生日,难道我不想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吗?二、反问句改陈述句第一步:判断句子主要表达什么意思,找准重点部分,再在这一部分中找到句子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并把它改成相反意思的词。
第二步:去掉句子中“……难道……吗”或“……怎么……呢”注意将问号改为句号。
例如:不劳动,连棵花草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句子中有3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不”“养不活”“不是”句子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是不是什么”因此,要将“不是”改为“是”然后去掉“难道”“吗”将问号改为句号。
改:不劳动,连棵花草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练习】一、将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我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
2、留几本书在窗台,在忙碌中休闲一回,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反问句与陈述句转换

反问句与陈述句转换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
”变“?”。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反问句与陈述句转换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
”变“?”。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4、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扩句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的或课文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一般至少扩两处)1.局部扩句法。
即把句子分成两部分——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先扩前面部分,再扩后面部分。
句子复习:1、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

答案:
(1)那声音充满力量,难道不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成功吗? (2)这难道不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吗? (3) 大青树下的学校怎么不是一所美丽可爱的学校呢? (4)你这难道不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吗? (5)西沙群岛怎么不是鸟的天下呢?
1.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9)难道我们会忘记我们的恩师吗? (10)我们遇到困难,怎样能退缩呢? (11)我恍然大悟:这不是刺猬吗? (12)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 (13)手推车想,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难道不好吗? (14)听着小蜘蛛讲不完的故事,老屋还有倒下去的理由吗? (15)大自然难道没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吗? (16)难道科学家的实验没有获得成功吗? (17)蛇故无足,子安能为知足? (18)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1、“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①改标点: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②去掉反问词和语气词:在反问句上删除反问词 “怎 么、难道”和句尾语气词“呢、吗”。 ③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句中有否定词的去掉,没 有否定词的取合适的加上。)改为问号(?)。 ②加反问词和语气词: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 “怎么、难道”等反问词,句尾语气词“呢、吗”。 ③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句中有否定词的去掉,没 有否定词的取合适的加上。
2.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成功。 (2)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3) 大青树下的学校是一所美丽可爱的学校。 (4)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 (5)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
答案:
(1)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没有什么用。 (2)不帮助别人,不能体会到给予别人的快乐。 (3)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快乐。 (4)世界上没有比小沙更优秀的顾客。 (5)我们不能把他一个人丢在那里不管。 (6)讲卫生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7)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没有什么用。 (8)字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反问句与陈述句之间的互相转换

• 2你难道没有听到老师叫你吗? • 你听到老师叫你了。
• 1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 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
到亲切与舒服呢?
•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 与舒服。
反问句和陈述句之间相互转换
• 我们先来看一组反问句。
• 例如: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呢?
• 你难道没有听到老师叫你吗?
• 反问句:是只问不答,答案就在句子中, 表面看起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 的是肯定的意思,这类句式常和“难 道”“怎能”等词语连接。结尾一般都有 反问语气词“吗”“呢”以及问号(?) 反问句比陈述句表达的感情要强烈得多, 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 二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加“怎能”“怎 么”“难道”“岂能”等反问词。
• 三根据句子的需要,在句尾要加上疑问助 词(“呢”、“吗”)有时也不用加,之
• 特别提醒:一般情况下句子的前面如果是 “难道”后面搭配的一定是“吗”而句子 前面如果是“怎么”或者是“怎能”后面 搭配的一定“呢”。
• 1小明那认真学习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 小明那认真的学习态度,难道不是值得我 们学习的吗?
• 2没有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重要的事了
• 难道有比锻炼身体,只能强体质更主要的 事吗?
• 1我们不能浪费粮食。 • 2志愿军战士决不能忘记朝鲜老大妈的恩情。 • 3撒谎是不值得我们学习的 • 4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反问句如何改为陈述句
• 3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 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 育活动。
二年级语文反问句、陈述句互换讲解及例题

反问句与陈述句转换肯定句:对事物做出肯定判断的句子(肯定:承认事物的存在或事物的真实性)否定句:对事物做出否定判断的句子陈述句:表示事实或说话的人的看法。
反问句: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常见否定词:不、没有、不能、不可以、不会……..常见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莫非、难不成………陈述句变反问句:原句+反问词+否定词+语气词-句号+问号1、肯定句变反问句:在原句句首加上反问词,然后在句中加上否定词,句末加上语气词,句末句号变为问号。
例如:你应该去看他。
第一步加反问词:难道你应该去看他。
第二步句首加否定词:难道你不应该去看他。
第三步句中加语气词:难道你不应该去看他吗。
第四步句末句号变问号:难道你不应该去看他吗?2、否定句变反问句:句首加反问词,去掉原句中的否定词(或者再加上一个否定词),句末加语气词,句末句号变问号。
例如:他不应该去看她。
第一步句首加反问词:难道他不应该去看她。
第二步去掉原句中的否定词(或再加上一个否定词):难道他应该去看她。
(难道他不应该不去看她)第三步句末加语气词:难道他应该去看她吗。
第四步句末问号变句号:难道他应该去看她吗?练习:1、我们都喜欢看动画片。
——————————————————————2、花生的品质很高尚。
——————————————————————3、字典是我的朋友。
——————————————————————4、我买不起这么贵的书——————————————————————5、我不会忘记我的好朋友。
——————————————————————反问句变陈述句:原句-反问词-否定词-语气词-问号+句号第一步去掉原句中的反问词,第二步去掉原句中的否定词(原句中没有否定词就加上否定词),第三步去掉原句中的语气词,第四步将问号改为句号。
例如:难道读书不是为了明白更多道理吗?第一步去掉原句中的反问词:读书不是为了明白更多道理吗?第二步去掉原句中的否定词(原句中没有否定词就加上否定词):读书是为了明白更多道理吗?第三步去掉原句中的语气词:读书是为了明白更多道理?第四步将问号改为句号:读书是为了明白更多道理。
小学三年级反问句陈述句互换

互联神值得我们学习。 他无私奉献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
他无私奉献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
他无私奉献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试一试
• 1.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值得赞扬。 • 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难道不值得赞扬吗? ? • 2.为了把祖国建设的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 为了把祖国建设的更强盛,我们难道不应该努力学习吗? ? • 3.我们应该讲文明,有礼貌。 • 我们难道不应该讲文明,有礼貌吗? ? • 4.西门豹是个机智勇敢、为民除害的人。 • •西门豹难道不是个机智勇敢、为民除害的人吗? ?
例:春天难道不美丽吗?
春天难道 春天 美丽吗?
美丽吗?
春天
美丽。
春天 很 美丽。
试一试
• • • • • • • • 1.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人的聪明与愚笨,不是天生的 。 2.今天难道不是个美好的日子吗?
今天是个美好的日子
3.互联网难道不是很神奇吗?
。
。 4.中国国际救援队怎么不是优秀的队伍呢?
反问句与陈述句转换的方法与练习题

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1、肯定形式的反问句:例:这种时候,我怎么能离开呢?这种时候,我不能离开。
2、否定形式的反问句:例:我们是小学生,难道不应该好好学习吗?我们是小学生,应该要好好学习。
反问句变成陈述句的方法: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有“不”去“不”,没“不”加“不”)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反问句改陈述句的练习: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3、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4、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5、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6、不好好学习,怎么能取得好成绩呢?7、那奔驰的列车不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吗?8.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9、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10、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11、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1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13、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14、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15、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16、把羊圈修好,不就不会再丢羊了吗?17、它一听到弦响,心里怎么能不害怕呢?18、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容忍呢?19、我怎么能忘记老师的关爱呢?20、春天一到,冰不就化开了吗?21、你怎么能这样做?22、别人能办到的事,难道我们就不能办到吗?23、生活富裕了,难道我们就能铺张浪费了吗?24、我们怎么能忘记妈妈的爱呢?25、彼得读着这份账单,怎么能不羞愧呢?26、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不正像晶莹剔透的钻石吗?27、这难道不是天下奇观吗?28、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29、天空塌下一大块,怎么不可怕呢?30、楚国在南边,你怎么能往北走呀?31、翠鸟背上的羽毛不正像浅绿色的外衣吗?32、雷锋精神怎么会过时呢?33、淮南柑桔一种到淮北,就又小又苦,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34、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35、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36、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是荆棘丛生的荒坡吗?37、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38、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39、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40、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41、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不就看到不同的形状了吗?42、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43、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44、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45、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46、他呀!都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47、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48、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难道不是真理吗?49、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50、人们怎么不希望车子能停下来,不希望时间能停下来?51、人难道可以没有一点精神吗?52、我们怎么容忍破坏纪律的人和事?53、班主任难道不应该以身作则吗?54、浪费时间难道不就是浪费生命的表现吗?55、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56、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 15、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不是正是这样的野花吗?57、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58、王老师带病工作,我们怎能不感动呢?59、小妹妹这样乖巧,我们怎能不喜欢她呀?60、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61、肺结核病人怎么会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个在马路上随便吐痰的人呢?62、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难道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吗?63、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呢?64、学习如登山,需要有踏实苦干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不是十分清楚的道理吗?65、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66、狼的本性会突然改变吗?不会,绝对不会!67、少先队员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68、那大臣想:“难道我不称职吗?难道我是愚蠢吗?”69、不耕耘怎么会有收获?不学习怎么会有知识?70、他哪里知道人家要把他怎么样呢?71、你的家不是在6单元212号房间吗?72、凡卡天天挨打挨饿,他怎能不想念乡下的爷爷?73、小姑娘纯洁的心灵,不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吗?74、又烂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75、难道蜜蜂不是有益的昆虫吗?76、孔繁森的先进事迹,怎能不使我们感动得流泪呢?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反问句与陈述句相互转换的方法

反问句与陈述句相互转换的方法反问句与陈述句相互转换是一种常见的语法转换方法,非常重要且有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反问句与陈述句的相互转换方法,并提供一些实例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转换规则。
一、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的方法1.将反问句转换为直陈句需要注意以下三个基本规则:(1)反问词语的位置要保持不变,例如:"Are you going to the party?"(你要去派对吗?)转换为"You are going to the party, aren't you?"(你要去派对,对吗?)。
(2)短语动词的位置也要保持不变,例如:"Did you finish your homework?"(你完成作业了吗?)转换为"You finished your homework, didn't you?"(你完成作业了,是吗?)。
(3)如果反问句中有情态动词,将其转换为陈述句时,需要在情态动词后面加上主语和动词原形,例如:"Could you help me?"(你能帮我吗?)转换为"You could help me, couldn't you?"(你能帮我,对吗?)。
2.以下列出了一些典型的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的实例:(1)反问句:"Isn't it a beautiful day?"陈述句:"It is a beautiful day, isn't it?"(2)反问句:"Have we met before?"陈述句:"We have met before, haven't we?"(3)反问句:"Do you like ice cream?"陈述句:"You like ice cream, don't you?"(4)反问句:"Will you come to the party?"陈述句:"You will come to the party, won't you?"(5)反问句:"Could you lend me some money?"陈述句:"You could lend me some money, couldn't you?"二、陈述句转换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陈述句转换为反问句需要注意以下四个基本规则:(1)将主谓语顺序交换,例如:"You like ice cream."(你喜欢冰淇淋)转换为"Like you ice cream?"(你喜欢冰淇淋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不能这样做。
陈述句改反问句 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 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 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么……呢, 难道……吗, ……吗等)反问语。
4 白衣天使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白衣天使无私奉献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5我们劝阻同学吵架是对的。 我们劝阻同学吵架难道不是对的吗?
6 每个人读了这个故事都会受感动。 每个人读了这个故事难道都不会受感动吗?
7 失败了还得干,不能知难而退。 失败了还得干,难道能知难而退吗? 8 没有比锻炼身体,争强体质更重要的事了。 难道有比锻炼身体,争强体质更重要的事?
4、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检查句子意思不变。
将下列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这幅画是我பைடு நூலகம்班蔡颖画的。
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吗?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不好好学习,怎么能取得好成绩呢?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 不能不闻不问 。
对 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能不闻不 问吗?
一、反问句改陈述句
1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 2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了。 3把羊圈修好,不就不会再丢羊了吗? 把羊圈修好,就不会再丢羊了。
4它一听到弦响,心里怎么能不害怕呢? 它一听到弦响,心里不能不害怕。 5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容忍呢? 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不能容忍。 6我怎么能忘记老师的关爱呢?
反问句:就是把答案藏在问题里, 且答案是唯一的,也是肯定的。 结
尾时正常用问号,而有些特殊的句 子也可一用感叹号。
反问句改陈述句
方法: 1、先确定反问句中有肯定词(是、能、 会等)还是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反问句中有肯定词的,将肯定词改 为否定词。反问句中有否定词的,将否定词 改为肯定词。 3、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怎么……呢, 难道……吗, ……吗等)去掉; 4、问号改为句。检查句子意思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