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问句和陈述句的相互转换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反问句与陈述句之间的转换Ppt讲课文档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
2、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难道我们应该伤他们的心吗?(父母含辛 茹苦地把我们养大, 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于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对于少
第6页,共15页。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例如: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第7页,共15页。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删:删去反问词(怎、怎能、怎么、难 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 “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 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变:删去反问语气词(吗、啊、呢等 等)。变“?”为“。”。
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能不闻不问呢?)
第14页,共15页。
再见
第15页,共15页。
第12页,共15页。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 1、添:添加适当的反问词(怎、怎能、怎 么、难道、哪里等等)。
• 2、看: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 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 3、变:添上反问语气词(吗、啊、呢等等 )。变 “。”为“?” 。
第13页,共15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练习:
1、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肯定句和否定句两种。陈述句在书写时句末有句号,而在 朗读时则用降调的语气。
例:1、这支笔是小明的。 (肯定的陈述句) 2、这支笔不不是小明的。 (否定的陈述句)
注:陈述句也分为肯定句和否定句。
第4页,共15页。
一、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2、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难道我们应该伤他们的心吗?(父母含辛 茹苦地把我们养大, 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于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对于少
第6页,共15页。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例如: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第7页,共15页。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删:删去反问词(怎、怎能、怎么、难 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 “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 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变:删去反问语气词(吗、啊、呢等 等)。变“?”为“。”。
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能不闻不问呢?)
第14页,共15页。
再见
第15页,共15页。
第12页,共15页。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 1、添:添加适当的反问词(怎、怎能、怎 么、难道、哪里等等)。
• 2、看: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 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 3、变:添上反问语气词(吗、啊、呢等等 )。变 “。”为“?” 。
第13页,共15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练习:
1、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肯定句和否定句两种。陈述句在书写时句末有句号,而在 朗读时则用降调的语气。
例:1、这支笔是小明的。 (肯定的陈述句) 2、这支笔不不是小明的。 (否定的陈述句)
注:陈述句也分为肯定句和否定句。
第4页,共15页。
一、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反问句和陈述句PPT课件

③爸爸对孩子们说:“我买了礼物给你们。” 爸爸对孩子们说,他买了礼物给他们。
④孙膑对田忌说:“我不是挖苦你。” 孙膑对田忌说,他不是挖苦田忌。
⑤老班长对小梁说:“小梁,你不要太脆弱!”
老班长叫小梁不要太脆弱。•.
•18
⑥小丽说:“妈妈,别难过,我以后会听话的。”
小丽叫妈妈别难过,她以后会听话的。
⑦他对我说:“小丽,我拿了你的笔。”
2.什么是转述句?
3.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
法是什么?
•.
•8
什么是直述句?
直述句就是以第一人称直接进行叙 述的句子,即“第一人称语言”。
•.
•9
什么是转述句?
转述句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
通俗地讲,就是把张三讲的话,由李 四转达给王五。
张三----李四----王五
•.
•10
一、改变标点
①“说” 后的冒号→逗号。
姑娘对孩子们说,她感谢他们。( √)
⑥总理对小刘说:“是我批评错了。”
总理对小刘说,是他批评错了。”( ×)
⑦他对小明说:“我拿了你的铅笔。”
他对小明说,他拿了他的铅笔。(•. )×
•20
二、请用“√” 选出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正确的一项。
1、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①姑娘说,他是智慧的女儿。(
•.
•14
四、改变语气
例1:小亮说对我:“这个公园真美啊!” 小亮对我说,这个公园很美。
例2:姑娘对孩子们说:“我可以喝你们 井里的水吗?” 姑娘问孩子们,她可不可以喝他们
井里的水。
•.
•15
桑娜对渔夫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她死得很惨哪!”
桑娜对渔夫说,他们的邻居西蒙死了,她 死得很惨。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改PPT课件

一、认识陈述句、反问句的特点:
(一) 例1、难道我们遇到困难能退缩吗?
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反问句带有: 难道……吗 能 ?
改为陈述句后:
不能 。
例2、这怎么不是伟大的奇观呢?
这是伟大的奇观。
反问句带有: 怎么……呢 不是 ?
改为陈述句后:
是。
(二)常见的反问词有 :“难道……吗、怎么(怎能、怎会)……呢”等。
改成陈述句:人不可以没有一点精神。
.
10
改为肯定词。
6、桂林山水的美景怎么不使人流连忘返呢? 改成陈述句:桂林山水的美景使人流连忘返。
3、改标点。
7、没有健康的身体,不能搞好学习。
改成反问句:没有健康的身体,怎么能搞好学习呢?
8、十万支箭,三天怎么能造得成呢?
改成陈述句:十万支箭,三天不能造得成。
9、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改成反问句:功课没做完,怎么能去看电影呢?
1、我难道不知道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吗? 改成陈述句:我知道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2、他怎么会忘记老人对他所说的一番意味深长的话呢? 改成陈述句:他不会忘记老人对他所说的一番意味深长的话。
3、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
改成陈述句:人与山的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
4、飞机难道不是今天早上坠毁的吗?
是。
改为反问句后:怎么……呢 不是 ?
例2、 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难道我们遇到困难能退缩吗?
陈述句带有:
不能 。
改为反问句后:难道……吗 能 ?
常见的否定词有:不能、不是、不会、没有等。 常见的肯定词有: 能、 是、 会、 有等。 (三)陈述句改反问句的方法:
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ppt课件

15
练习把陈述句改为设问句。
❖ 1、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 幸福生活。
❖ 2、同窗五载的情谊,我们不能忘记。 ❖ 3、21世纪图书馆的大门不会关闭。
练习把设问句改为陈述句。
❖ 1、这瓶饮料是谁买来的?原来是妈妈买来的。 ❖ 2、学好语文要背书吗?一定要! ❖ 3、大家热爱自己的祖国吗?热爱
7
设问句:自问自答
例句:1、这是他的错吗?不是的。
(自问)
(自答)
(提出问题后,立刻说出了自己的答案,即是自问自答)
2、你知道我们班有多少人吗? 四十四个。
8
请找出设问句
❖ 1、法律是什么?就是保护人类的社会法则。 ❖ 2、天气预报说明天会不会下雨? ❖ 3、昨天难道不是你值日吗?
9
10
辨别下列句子是什么句
4
反问句:提出的问题,不需 要别人回答,因为我们可以
在问题中找到答案。
例句:1、难道你今天不是七点起床的吗? (不用回答,大家都知道你是七点起床的)
2、天气这么热,还需要穿毛衣吗? (不用回答,大家也知道不需要穿毛衣。)
5
哪一句是反问句?
❖ 1、骄傲的小强,肯承认比不上别人吗? ❖ 2、为什么哥哥昨天没上学? ❖ 3、你喜欢看海豚表演,还是鹦鹉表演?
16
6小妙招:如何将陈述Fra bibliotek改为反问句❖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 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 、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 改为问号。
疑问句 反问句 设问句的区分
练习把陈述句改为设问句。
❖ 1、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 幸福生活。
❖ 2、同窗五载的情谊,我们不能忘记。 ❖ 3、21世纪图书馆的大门不会关闭。
练习把设问句改为陈述句。
❖ 1、这瓶饮料是谁买来的?原来是妈妈买来的。 ❖ 2、学好语文要背书吗?一定要! ❖ 3、大家热爱自己的祖国吗?热爱
7
设问句:自问自答
例句:1、这是他的错吗?不是的。
(自问)
(自答)
(提出问题后,立刻说出了自己的答案,即是自问自答)
2、你知道我们班有多少人吗? 四十四个。
8
请找出设问句
❖ 1、法律是什么?就是保护人类的社会法则。 ❖ 2、天气预报说明天会不会下雨? ❖ 3、昨天难道不是你值日吗?
9
10
辨别下列句子是什么句
4
反问句:提出的问题,不需 要别人回答,因为我们可以
在问题中找到答案。
例句:1、难道你今天不是七点起床的吗? (不用回答,大家都知道你是七点起床的)
2、天气这么热,还需要穿毛衣吗? (不用回答,大家也知道不需要穿毛衣。)
5
哪一句是反问句?
❖ 1、骄傲的小强,肯承认比不上别人吗? ❖ 2、为什么哥哥昨天没上学? ❖ 3、你喜欢看海豚表演,还是鹦鹉表演?
16
6小妙招:如何将陈述Fra bibliotek改为反问句❖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 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 、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 改为问号。
疑问句 反问句 设问句的区分
反问句与陈述句之间的转换(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例题 例:1、这深厚的情谊我们难道能忘记吗?
这深厚的情谊我们不能忘记。 2、这深厚的情谊我们难道不能忘记吗? 这深厚的情谊我们能忘记。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添:添加适当的反问词(难道、怎么、 怎能),添上反问语气词(啊、吗、呢等 等)。 2、看:看句子里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 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变:变“。”为“?”。
认识反问句和陈述句
什么是陈述句? 陈述一个事实或看法的句子
例:1、这支铅笔是小敏的。(肯定句) 2、这支铅笔不是小敏的。(否定句)
注:陈述句分为肯定句和否定句。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删:删去反问词(难道怎么、怎能), 删去反问语气词(啊、吗、呢等等)。有 的句子可以适当加上“很”、“都”等,使句子 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看句子里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 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变:变“?”为“。”。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例题
例:1、这支铅笔是小敏的。(肯定句) 这支铅笔难道不是小敏的吗?
2、这支铅笔不是小敏的Biblioteka (否定句) 这支铅笔难道是小敏的吗?
同学们, 再见!
反问句与陈述句 之间的转换
认识反问句和陈述句
什么是反问句? 明知故问是反问
例:1、这深厚的情谊我们难道能忘记吗?(肯定反问句) 难道(怎么、怎能)……吗(呢)?
2、这深厚的情谊我们难道不能忘记吗?(否定反问句) 难道(怎么、怎能)……不(能、是、会)……吗(呢)?
注:反问句分为肯定反问句和否定反问句
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改PPT课件

通过讨论交流、做练习,我们 掌握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的方 法,下面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 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 里等等)。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 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改为“?”。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5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练一练
• 这幅画是我们班的明明画的。 •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的明明画的吗? • 不好好学习,不能取得好成绩。 • 不好好学习,怎么能取得好成绩呢? • 功课没有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 功课没有做完,怎么能去看电影呢? • 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 难道我们能被困难吓倒吗?
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1.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3.这难道不是天下奇观吗?
4.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5.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6.翠鸟美丽机灵,我们都喜欢它。
❖在语言表达时,陈述句和反问句是 我们常用的句型,他们是各有各的 特色的。
❖陈述句:表意平和,不带感情色彩。
❖反问句:肯定有力,能够表达强烈 的感情。
3、飞机难道不是今天早上坠毁的吗? 飞机是今天早上坠毁的。
练一练
1.难道字典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 字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2. 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3. 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 那条街很热闹。
❖1、 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 里等等)。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 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改为“?”。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5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练一练
• 这幅画是我们班的明明画的。 •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的明明画的吗? • 不好好学习,不能取得好成绩。 • 不好好学习,怎么能取得好成绩呢? • 功课没有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 功课没有做完,怎么能去看电影呢? • 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 难道我们能被困难吓倒吗?
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1.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3.这难道不是天下奇观吗?
4.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5.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6.翠鸟美丽机灵,我们都喜欢它。
❖在语言表达时,陈述句和反问句是 我们常用的句型,他们是各有各的 特色的。
❖陈述句:表意平和,不带感情色彩。
❖反问句:肯定有力,能够表达强烈 的感情。
3、飞机难道不是今天早上坠毁的吗? 飞机是今天早上坠毁的。
练一练
1.难道字典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 字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2. 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3. 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 那条街很热闹。
反问句与陈述句PPT

03
缩句要注意:
01
我曾经游览过美丽的桂林。
02
我游览过桂林。
03
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04
话包蕴着哲理。
05
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06
红四团取得了胜利。
07
同学们在宽敞的教室里上课。
08
同学们上课。
第四站 句子医院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听了老师的话,决心要改掉上课插嘴的毛病。
1、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01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01
02
03
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吗、呢等等)。
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删去,没有的加上。
成反问语气,删去标点“。”变“?”
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述句变反问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间接叙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
02
第三站 缩句园
缩句与扩句相反,是把写得比较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概括为简单的句子,但不改变句子的基本意思。
要知道写的是什么。
01
注意:不变句意;缩句时“着、了、过”不能删;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的、地、前面的词语)都可以缩去。
02
缩句后变成:“名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
扩句是指把一个简单的句子加上用来表示修饰、限制、补充说明等词语,使原句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更加准确、生动、鲜明。
例:(火红的)太阳(慢慢地)下山了。
01
( )孔雀睁大了( )眼睛。 ( )景色吸引了( )游客。 同学们在读书。 春天盛开花朵。 星星布满天空。
缩句要注意:
01
我曾经游览过美丽的桂林。
02
我游览过桂林。
03
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04
话包蕴着哲理。
05
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06
红四团取得了胜利。
07
同学们在宽敞的教室里上课。
08
同学们上课。
第四站 句子医院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听了老师的话,决心要改掉上课插嘴的毛病。
1、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01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01
02
03
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吗、呢等等)。
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删去,没有的加上。
成反问语气,删去标点“。”变“?”
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述句变反问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间接叙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
02
第三站 缩句园
缩句与扩句相反,是把写得比较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概括为简单的句子,但不改变句子的基本意思。
要知道写的是什么。
01
注意:不变句意;缩句时“着、了、过”不能删;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的、地、前面的词语)都可以缩去。
02
缩句后变成:“名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
扩句是指把一个简单的句子加上用来表示修饰、限制、补充说明等词语,使原句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更加准确、生动、鲜明。
例:(火红的)太阳(慢慢地)下山了。
01
( )孔雀睁大了( )眼睛。 ( )景色吸引了( )游客。 同学们在读书。 春天盛开花朵。 星星布满天空。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课件PPT课件

____看__到__那___数__不__尽__的__青___松__白__桦__,___谁 谁__能 都__向 会__四 向__面 四___八面__方八__望方__一望___望一__。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__。___
4、看,海边上不—是—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____看__,__海___边__上__是__还__泛___着__白__色__的___浪__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注意: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时候都要检查一遍,看 句子是否通顺,表意是否清楚
第13页/共25页
一、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是 。
1、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____在__阳__光___下__,__大__片__青___松__的__边__沿___闪__动__着__白__桦___的__银__裙__,____像__海__边__的浪花。
第19页/共25页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 颖画的。 •改:难道这幅画不是我 们班彩颖画的吗?
第20页/共25页
•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 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 伤他们的心。 •改:……难道我们应该 伤他们的心吗?
第21页/共25页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 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 闻不问。 •改:……难道我们能不 闻不问吗?
第16页/共25页
加上反问词 • 步骤: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 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 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 思更准确。
•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 “不”,有的给删去“。,”没变有“的?给”加上。
第17页/共25页
二、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1、这三克镭体现了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 _难__道__这__三__克__镭__不—_—_能_—_体___现___居__里_夫__人__伟_ 大的人格吗–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添: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 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并在句尾添上“呢、吗” 等疑问助词。
3、变:把句末的“。”变为“?”。
.
7
原句: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1、我们不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改)
2、难道我们不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吗。(添)
3、难道我们不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吗?(变)
.
8
2、删: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 道等)删掉,并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 去掉。有的句子可适当加上“很”“都”等词语 使句子的意思更准确。
3、变:将句末的“?”变为“。”。
.
4
原句: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1、难道我们不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改)
2、我们不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删)
3、我们怎么会忘记“抗非典英雄”叶欣呢?
4、这次春游,不是给了我们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吗?
.
10
.
1
什么是反问句?
明知故问是反问
1、难道这样就是对的吗? (肯定反问句)
难道(怎能、谁说)……吗(呢)?
2、难道这样就不是对的吗? (否定反问句)
难道(怎能、谁说)……不(没有)……吗(呢)?
.
2
什么是陈述句?
1、 他是我的老师。 (肯定句) 2、 他不是我的老师。(否定句)
.
3
1、改: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 定词改为肯定词,把原句的意思反过来说。
原句:我们不会忘记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 1、我们会忘记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改) 2、我们怎么会忘记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呢。(添)
3、我们怎么会忘记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呢?(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9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2、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3、我们不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变)
.
5
原句:别人能办到的事,难道我们就不能办到吗? 1、别人能办到的事,难道我们就能办到吗?(改)
2、别人能办到的事,我们就能办到?(删)
3、别人能办到的事,我们就能办到。(变)
.
6
1、改:将陈述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 定词改为肯定词,把原句的意思反过来说。
3、变:把句末的“。”变为“?”。
.
7
原句: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1、我们不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改)
2、难道我们不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吗。(添)
3、难道我们不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吗?(变)
.
8
2、删: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 道等)删掉,并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 去掉。有的句子可适当加上“很”“都”等词语 使句子的意思更准确。
3、变:将句末的“?”变为“。”。
.
4
原句: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1、难道我们不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改)
2、我们不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删)
3、我们怎么会忘记“抗非典英雄”叶欣呢?
4、这次春游,不是给了我们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吗?
.
10
.
1
什么是反问句?
明知故问是反问
1、难道这样就是对的吗? (肯定反问句)
难道(怎能、谁说)……吗(呢)?
2、难道这样就不是对的吗? (否定反问句)
难道(怎能、谁说)……不(没有)……吗(呢)?
.
2
什么是陈述句?
1、 他是我的老师。 (肯定句) 2、 他不是我的老师。(否定句)
.
3
1、改: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 定词改为肯定词,把原句的意思反过来说。
原句:我们不会忘记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 1、我们会忘记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改) 2、我们怎么会忘记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呢。(添)
3、我们怎么会忘记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呢?(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9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2、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3、我们不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变)
.
5
原句:别人能办到的事,难道我们就不能办到吗? 1、别人能办到的事,难道我们就能办到吗?(改)
2、别人能办到的事,我们就能办到?(删)
3、别人能办到的事,我们就能办到。(变)
.
6
1、改:将陈述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 定词改为肯定词,把原句的意思反过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