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酸碱盐)计算题及详细分析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酸碱盐常见题型及解析

初中化学酸碱盐常见题型及解析

2014-04课堂内外一、基础知识1.酸的通性(1)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金属+酸→盐+氢气(金属为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H 前面的金属,K、Ca、Na除外,酸一般为稀盐酸、稀硫酸)如:Zn+ 2HCl=ZnCl2+H2↑(3)酸+碱性氧化物→盐+水,如:Fe2O3+6HCl=2FeCl3+3H2O (4)酸+碱→盐+水,如:NaOH+HCl=NaCl+H2O(注:无色酚酞做中和反应的指示剂)(5)酸+某些盐→新盐+新酸,如:2HCl+CaCO3=CaCl2+H2O+CO2↑2HCl+AgNO3=AgCl↓+HNO3总结出凡碳酸盐与盐酸反应均能放出CO2,氯离子与银离子,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作用生成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稀硝酸的AgCl、BaSO4。

2.碱的通性(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酸性氧化物→盐+水,如:CO2+Ca(OH)2=CaCO3↓+H2O (3)碱+酸→盐+水,如:NaOH+HCl=NaCl+H2O(4)碱(可溶)+盐(可溶)→新盐+新碱,如:2NaOH+CuSO4=Cu (OH)2↓+Na2SO43.盐的通性(1)金属(前)+盐(可溶)→另一种金属(后)+另一种盐Fe+CuSO4=Cu+FeSO4;Cu+Hg(NO3)2=Hg+Cu(NO3)2(2)酸+盐→新酸+新盐2HCl+CaCO3=CaCl2+H2O+CO2↑;H2SO4+BaCl2=BaSO4↓+2HCl(3)碱(可溶)+盐(可溶)→新盐+新碱2NaOH+CuSO4=Cu(OH)2↓+Na2SO4;3NaOH+FeCl3=Fe(OH)3↓+3NaCl(4)盐(可溶)+盐(可溶)→两种新盐NaCl+AgNO3=AgCl↓+NaNO3;BaCl2+Na2SO4=BaSO4↓+2NaCl以上三类物质的通性其实包含了两类反应,一是复分解反应,二是置换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酸碱盐专题练习题(答案解析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酸碱盐专题练习题(答案解析版)

初三化学酸碱盐专题练习1.某农用物资商店里的化肥有Ca 3(PO 3)2、K 2SO4、CO (NH 2)2,其中缺少的肥料品种是()A .氮肥B .磷肥C .钾肥D .复合肥(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答】解:Ca 2(PO 4)2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K 2SO 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CO (NH 2)22.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化学式、类别、用途完全对应的是()A .纯碱Na 2CO 3碱制玻璃B .生石灰CaO 氧化物作补钙剂C .小苏打NaHCO 3盐治疗胃酸过多(正确答案)D .大理石CaCO 3盐作建筑材料答案解析:【解答】解:A .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 2CO 3,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错误。

B .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但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不能用作补钙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C .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HCO 3,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说法正确。

D .大理石不是碳酸钙的俗称,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

3.下列关于酸碱中和的说法,合理的是()A .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 .被红火蚁咬了(毒液呈酸性),为了减轻疼痛可以涂抹肥皂水(pH=10)(正确答案)C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至恰好反应完全,溶液的pH 不改变D .氢氧化钠中和硫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NaOH+H 2SO 4═Na 2SO 4+H 2O答案解析:【解答】解:A 、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就不是中和反应,故A 不合理;B 、毒液呈酸性,肥皂水呈碱性,肥皂水能中和毒液中的酸,故B 合理;C 、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滴加的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呈中性的氯化钠和水,溶液的PH 会变小,故C 不合理;D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NaOH+H 2SO 4═Na 2SO 4+2H 2O ,故D 不合理;故选:B 。

酸碱盐计算专题

酸碱盐计算专题

酸碱盐计算专题1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固体混合物充分加热至恒重,其质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另取相同质量的该混合物溶于水得到106.6 g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100 g 7.3% 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已知:2NaHCO3Na2CO3+CO2↑+H2O,碳酸钠受热不易分解。

)计算:(1)混合物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某合金可能由铜与镁、锌中的一种组成,现欲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取该合金样品30g放入烧杯中,让后将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平均分四次依次加入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

实验数据如下:请计算:(1)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2)该合金除铜外,另一种金属是。

(写出过程)(3)第三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在完成实验“二氧化碳的制取”后,废液桶中倾倒了含有较多盐酸的混合溶液。

为避免酸液污染环境,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取废液6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1.2%的碳酸钠溶液。

所得溶液pH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CO2溶于水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1)通过右图可知,当碳酸钠溶液质量加到g时,废液中的盐酸恰好处理完。

(2)计算废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4、为测定某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的质量分数,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水和氯化氢的挥发忽略不计):取12.5 g样品研碎放入烧杯中,每次加入20.8 g稀盐酸后并用电子天平称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加入稀盐酸次数12345烧杯及所称物质总质量/g72.291.9111.6131.3152.1请计算:(1)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酸碱盐计算专题21、化学小组同学欲测定某NaCl 和Na 2SO 4固体混合物中NaCl 的质量分数,其实验操作及所得数据如下:将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100g 水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BaCl 2溶液117g 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23.3g 沉淀和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滤液。

化学酸碱理论练习题酸碱中和反应的酸碱度计算

化学酸碱理论练习题酸碱中和反应的酸碱度计算

化学酸碱理论练习题酸碱中和反应的酸碱度计算酸碱度计算是化学酸碱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它能够帮助我们衡量酸碱溶液的酸碱性强弱。

通过练习题的形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酸碱度计算的原理与应用。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化学酸碱中和反应的练习题,并解答相关的酸碱度计算问题。

1. 题目一:已知某酸溶液中含有HCl和H2SO4,其中HCl的浓度为0.1 mol/L,H2SO4的浓度为0.2 mol/L。

若将该酸溶液与0.1 mol/L的NaOH溶液按化学计量比反应,求中和反应后生成的盐溶液的pH值。

解答一:首先,写出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 + NaOH → NaCl + H2O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根据化学计量比,可以得知每1 mol的HCl和1 mol的NaOH反应后生成1 mol的H2O,每1 mol的H2SO4和2 mol的NaOH反应后生成2 mol的H2O。

对于HCl来说,HCl的摩尔浓度为0.1 mol/L,根据酸碱反应中物质的摩尔关系,可以得知反应后生成的H2O的摩尔浓度也为0.1 mol/L。

对于H2SO4来说,H2SO4的摩尔浓度为0.2 mol/L,根据酸碱反应中物质的摩尔关系,可以得知反应后生成的H2O的摩尔浓度也为0.2 mol/L。

所以,中和反应后生成的盐溶液中的H2O浓度为0.3 mol/L。

根据酸碱度计算公式:pH = -log[H+][H+]表示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

在这里,H2O的浓度为0.3 mol/L,根据氢离子与水的离解关系,可知[H+]的浓度也为0.3 mol/L。

将[H+]的浓度代入酸碱度计算公式,可以得到pH的值:pH = -log(0.3) ≈ 0.52所以,中和反应后生成的盐溶液的pH值约为0.52。

2. 题目二:某酸溶液的pH值为2,若将该酸溶液与0.2 mol/L的NaOH溶液按化学计量比反应,求中和反应后生成的盐溶液的碱度。

解答二:已知该酸溶液的pH值为2,根据酸碱度计算公式,可以得知[H+]的浓度为10^-2 mol/L。

初三化学酸碱盐计算题专项练习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酸碱盐计算题专项练习试题及答案

酸、碱、盐计算专题1:Na2CO3·nH2O62g恰好与某硫酸溶液98g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质量为138g。

求:(1)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2’)(2)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2’)(3)Na2CO3·nH2O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并求出n的数值。

(3’)2:t℃某饱和氢氧化钙溶液149.48g与草木灰(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钾)5.5g反应,生成2g沉淀。

求:(1)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5’)(2)t℃下氢氧化钙的溶解度(5’)3.使未知质量分数的盐酸50克跟7.8克锌充分反应后,锌有剩余,再加入7.3%的盐酸20克,恰好与剩余的锌完全反应,求(1)第一次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已知t℃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7克.在该温度下将氯化钙和氯化钾的混合物16.2克,放入26.2克水中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加入27.6克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碳酸钾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1)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

(2)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5.把30g锌放入200g未知浓度的稀H2SO4中,反应停止后,锌有剩余,取出锌后,称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增加了25.2g。

试求:(1)原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2)反应后的溶液的主要质量分数;(3)未反应的锌的质量是多少克?6.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取20g此样品,将80g的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样品使之充分反应(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及生成物反应),每次用盐酸的质量与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

(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次数加入盐酸的质量/g 一20二20三20四20剩余固体的质量/g151055计算:(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2)20g此样品与足量盐酸反应最多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3)加入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7.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NaOH的变质程度:先称取13.3g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根据生成CO2的质量测定Na2CO3的质量。

酸碱盐分析计算题

酸碱盐分析计算题

6.为了对海水中氯化钠进行成分分析, 6.为了对海水中氯化钠进行成分分析,甲、乙、丙3位 为了对海水中氯化钠进行成分分析 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他们的实验数据如下, 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他们的实验数据如下,请仔细观 察分析,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察分析,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甲 100 乙 50 丙 50
甲 烧杯+ 烧杯+稀硫酸 加入的铁样品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充分反应后,烧杯+ 200g 余 9g 208.7g

乙 150g 完 9g 158.7g

丙 150g 完 14g 163.7g

请你认真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请你认真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哪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1)哪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2)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计算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烧杯的质量为25.4g 计算结果精确到1% 25.4g; 1%) (烧杯的质量为25.4g;计算结果精确到1%)
加入稀盐酸质量( 加入稀盐酸质量(g) 序号 第1 次 第2 次 第3 次 第4 次 10 10 10 10 5.5 m 1.2 1.2 剩余固体质量( 剩余固体质量(g)
(1)表中m的数值应为多少? 表中m的数值应为多少? (2)8g的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多少克? )8g的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多少克? 的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多少克 (3)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补齐实验步骤② (1)补齐实验步骤② 补齐实验步骤 (2)求 品牌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 (2)求D品牌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 NaCl的质量分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化学酸碱盐综合专题带详细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化学酸碱盐综合专题带详细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共14 小题)酸碱盐综合专题1.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质的是()A.氧化钙、消石灰、CaO B.氯化氢、盐酸、HClC.碳酸钙、熟石灰、CaCO3 D.氢氧化钠、烧碱、NaOH2.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A.溶液的质量都增大B.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C.溶质的质量分数前者变大,后者变小D.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大3.盐酸溶液中含有H+,能使石蕊溶液变红.在滴有紫色石蕊的稀盐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下列物质,溶液仍为红色的是()A.CaOB.NaOHC.Na2CO3D.AgNO34.对反应X+3NaOH═3Y+Fe(OH)3↓的分析错误的是()A.X 中含有三价铁元素C.Y 中一定含有Na 元素B.Y 可能是NaNO3 D.X 可能是Fe2(SO4)35.下列试管壁内残留的固体物质不能用稀盐酸除去的是()A.盛放过生锈铁钉后留下的红棕色固体B.用氯化钡试液检验硫酸后留下的白色固体C.装氧化铜粉末后留下的黑色固体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 后留下的白色固体6.物质X 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①X+碱=盐+H2O,②X+金属氧化物=盐+H2O;则X 可能是()A.CaO B.H2SO4C.NaOHD.CO27.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要使注射器的活塞向右移动,使用的液体M 和固体N 可能是()①稀盐酸和石灰石;②稀硫酸和锌;③水和氢氧化钠;④水和硝酸铵.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8.如图中两圆相交部分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 处溶液呈蓝色B.b 处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增加C.c 处产生白色沉淀D.d 处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9.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记录的现象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在Ca(OH)2 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B.在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C.在NaOH 溶液中通入CO2,没有白色沉淀生成D.在NaOH 溶液中加入CuSO4 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10.取三种植物的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得到花汁.各取少许花汁,用酸和碱进行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花汁在酸溶液中的颜色花汁在碱溶液中的颜色花的种类玫瑰粉红色粉红色绿色万寿菊黄色黄色黄色雏菊无色无色黄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磨花瓣过程中加入酒精是为了溶解其中的色素B.25℃时,遇到pH=10 的溶液,玫瑰花汁会变成粉红色C.可用雏菊花汁来区别H2SO4 和K2SO4 溶液D.上述三种花汁都能用作酸碱指示剂11.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K2SO4 B.CO(NH2)2C.NH4NO3 D.NH4H2PO412.如图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中,不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A.操作ⅡB.操作ⅢC.操作ⅣD.操作Ⅴ13.某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钡和氢氧化钠溶液杂质,它们的质量比为 13:10.欲将两种杂质同时除去,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溶液,可选用的试剂组合是()A.硫酸和硫酸钠溶液,其质量比为 98:71 B.盐酸和硫酸钠溶液,其质量比为 73:142 C.盐酸和硫酸溶液,其溶质的质量比为 73:98 D.硫酸和硫酸镁溶液,其溶质的质量比为49:60二.填空题(共4 小题)14.室温下,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利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1)如图所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或“无热量变化”)反应.(2)在B 处溶液中加入石蕊溶液,溶液呈色.(3)C 处溶液的溶质是(填化学式).(4)B 到C 的过程中溶液的pH 逐渐(填“增大”或“减小”或“无变化”).(5)在C 点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现象为.15.某化学学习小组为了验证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选用了下列部分药品进行实验:①氢氧化钠溶液②硫酸铜溶液③稀盐酸④硝酸钾溶液(1)为了验证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能发生,某同学选择了①和③.你认为除上述四种药品外,还需增加的一种试剂是,①和③能进行反应的实质是.(2)选择上面4 种物质中的两种进行实验,能验证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下列反应中,能验证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是(填字母).B.乙醇燃烧D.过氧化氢分解.A.锌与稀硫酸反应C.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16.安徽的定远盐矿享誉国内,通过晾晒海水或煮井盐水、盐湖水等,可以得到粗盐和多种矿产资源,如图是粗盐提纯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a 的名称是.该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2)在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剰余的水分蒸干.(3)已知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在通电的条件下能够生成氧氧化钠、氢气和氯气.氢气是最淸沽的能源,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工业上可以利用氢气和氯气生产盐酸,写出盐酸的一种用途.17.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 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B 是常用调味品,E、F 的俗称分别是熟石灰、纯碱,D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G 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酸碱盐计算题、氢氧化钠变质题训练

酸碱盐计算题、氢氧化钠变质题训练

酸碱盐计算题、探究题训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S 32 Mg 24 Ca 40 Fe 56 Zn 65 Cu 641、右面是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课题研究的记录[课题]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NaOH的变质程度。

[研究方案]先称取13.3g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根据生成的CO2质量测定Na2CO3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NaOH的变质程度。

[解决问题]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填下表:(保留小数点后面一位)Na2CO3的质量/g变质NaOH的质量/gNaOH的变质的质量分数[继续探究]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完成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对回收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不含其他的杂质)进行如下实验:取100g该混合溶液放入烧杯中,再滴入2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1)所取混合液中HCl的质量(2)所取混合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3.我国北方某盐湖生产的碳酸钠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其它杂质忽略不计).为测定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6g试样放在烧杯中并滴入稀盐酸.当盐酸滴加至36.5g时,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40.3g,(假设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1)碳酸钠由种元素组成,俗称.(2)A点产生气体的质量m= .(3)B点时,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写出化学式).(4)试样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4.家庭食用面碱(主要成分为Na2CO3)中往往混有少量NaCl.李童同学为测定食用面碱中碳酸钠的含量,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①称取面碱样品3.4g于烧杯中,加入20mL水,搅拌至样品全部溶解;②向其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为止;③过滤并将所得沉淀干燥后,称得质量为3.0g(不考虑操作中的质量损失).请计算:食用面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5.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现取15g鸡蛋壳,捣碎,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80g某浓度的稀盐酸,使之充分反应(鸡蛋壳中除碳酸钙外的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烧杯中的反应剩余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水蒸气的挥发),其中当反应进行到B点时,所有盐酸刚好消耗了加入量的一半.试计算:(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该鸡蛋壳中碳酸钙质量,(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6.在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山把一标有“生石灰干燥剂”的小纸袋带到学校进行实验.干燥剂是否变质?小山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报告.(1)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①干燥剂含有CaO②少量用样品制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干燥剂中含有Ca(OH)2,干燥剂部分变质(2)既然干燥剂中已有CaO和Ca(OH)2,小山又猜想还可能有另一种物质生成,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小山的猜想(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其化学方程式为.(3)小西认为步骤②不严密,理由是.7.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性,还可能呈性.实验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色酚酞试液变溶液呈碱性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溶液呈分析与思考:(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2)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所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8.小青看见爸爸种花时把草木灰洒在花盆中作肥料,她查阅资料得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钾的化合物.于是她取一些草木灰做了以下实验,请你帮助她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实验序号实验目的实验方案实验现象结论实验1①;②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实验2探究碳酸钾的性质向碳酸钾溶液中滴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实验3探究实验2反应后上层清液中溶质的成分上层清液中有两种溶质和[反思]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必须处理后再排放.请你对实验2反应后产生的废液处理提出可行的方法.9.端午节后,小丽带着快乐的心情返回学校.当她来到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 溶液,由此,激发了她的探究欲望.【提出问题】这瓶NaOH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如何呢?【提出猜想】小丽的猜想:NaOH溶液部分变质你的新猜想:.【实验探究】小丽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小丽实验时的现象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取少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试液.NaOH溶液部分变质假设你的猜想正确,并按小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实验反思】(1)下列物质①BaCl2溶液、②Ca(NO3)2溶液、③Ca(OH)2溶液、④Ba(OH)2溶液,不能替代小丽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填序号).(2)小丽第二次滴加的试剂除用指示剂外,还可以用替代.【拓展应用】保存NaOH溶液的方法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变质探究性学习[知识整理]1.氢氧化钠要密封保存的原因:(1)吸收空气中的而潮解,(2)吸收空气中的而变质.化学方程式:2.NaOH与C02反应无现象,证实反应的方法:(1)设计有现象的对比实验(密闭容器里NaOH与C02反应了,瓶内压强减少而产生明显现象),但NaOH溶液中有和两种物质,产生现象可能是三种原因造成的:①C02与反应②C02与反应③C02与和同时反应.(2)验证有新物质Na2C03生成(加入 ,有).3.存放不严密的NaOH的成分可能有三种(无变质/部分变质/全部变质):4. (1)无变质:滴入或( )溶液,无气泡产生(或无白色沉淀).5.(3)除NaOH中的Na2C03杂质:边搅拌边滴入溶液,直至为止,过滤,得到 NaOH溶液. (注:检验Na2CO3时必须加入过量稀盐酸,因稀盐酸先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没有气泡产生)氢氧化钙的变质1.食品干燥剂Ca0放在空中一段时间后,产物可能有Ca0、Ca(OH)2:、CaCO3检验方法:(1)Ca0:取样,加水溶解,(2)CaC03:另取样,[Ca(OH)2:因Ca0对检验Ca(OH)2有干扰,一般不检验Ca(OH)2]2.Ca(OH)2的变质(1)是否变质:取样,滴入_______,有气泡产生,证明变质;无明显现象,证明没有变质.(2)部分变质:取样,加入溶解,滴入酚酞变红色,证明含有Ca(OH)2;另取样,滴入_______,产生气泡,证明含有CaC03,即是部分变质.[注:不溶于水的滤渣不一定全部是CaC03,可能有未溶解的Ca(OH)2,因Ca(OH)2微溶于水][例1]:通过学习碱的性质,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的“氢氧化钙是否变质以及变持的程度”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⑴提出问题:氢氧化钙是否变质?⑵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样品存在三种可能情况: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完全变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题及详细分析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一16 Cl —35.5 Zn —65 Ca —40 Na 一23 K —39 Mg —24、Fe —56、1、将29.1g 由NaCl 和BaCl 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解于94.2mL 水中(P 水 = 1g/cm 3),向所得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4.2 %的Na 2SO 4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右图是所加Na 2SO 4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图,计算: (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多少?(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解: (1)由图可知,生成BaSO 4沉淀的质量为23.3g (1分) (2)设BaCl 2的质量为x,生成NaCl 的质量为yBaCl 2 + Na 2SO 4 = BaSO 4↓+ 2NaCl 208 233 117 X 23.3g yx=20.8g (1分) y=11.7g (1分) 溶液的总质量=29.1g + 94.2g + 100g -23.3g=200g (1分)溶质的总质量=11.7g + (29.1g —20.8g)=20g (1分) NaCl%=20/200×100%= 10% (1分) 答:生成沉淀23.3g ,所得NaCl 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

(注:其他解法,只要合理,结果正确,均可给分。

)2、现有铜与另一种金属的混合物粉末,另一种金属可能是镁、铁、锌中的一种,现欲测定其组成。

【实验步骤及数据】取该混合物粉末8.0g 放入烧杯中,将140.0g 14.0%的稀硫酸分四次数1 2 3 4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35.O 35.0 35.O 35.O剩余固体的质量/g 6.85.6 4.4 4.2 通过计算((1)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2)该混合物粉末中另一金属为何种金属?(3)第三次加入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解:⑴混合物中Cu 的质量分数=%5.52%10082.4=⨯gg⑵设该金属M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 ,第4次反应的稀硫酸质量为6352.02.135g g g g =⨯反应的总稀硫酸质量是35g×3+35/6g=665/6g M + H 2SO 4=== MSO 4 + H 2↑ X 98 8g-4.2g 665/6g×14%X :98=3.8g :665/6g×14% X=24该金属是镁。

⑶设所得溶液中MgSO4的质量为y,生成H2的质量为zMg + H2SO4 === Mg SO4 + H2↑98 120 2105g×14% y z98:120==105g×14%:y y=18g98:2====105g×14%:z z=0.3gMgSO4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8g/(105g+3.6g-0.3g) ×100%≈16.6%答: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是52.5%;该混合物粉末中另一金属为金属镁;第三次加入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6.6%.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硝酸铵样品的纯度,将10g样品溶于30g水后,再加入13.7g氢氧化钠浓溶液共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硝酸铵中的杂质不与氢氧化钠反应,也不溶于水,硝酸铵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方程式为:NH4NO3+NaOH加热NaNO3+H2O+NH3↑)。

把产生的所有NH3用足量的硫酸溶液吸收,同时测量2分钟内硫酸溶液增加的质量,结果如下表所示:时间/s 0 20 30 40 60 80 100 120增加的质量/g 0 0.7 m 1.2 1.5 1.6 1.7 1.7试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下面的坐标纸上,以反应时间为横坐标,以产生的NH3质量为纵坐标,画出能够表明产生气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2)表中m约为;(3)硝酸铵样品的纯度为;(4)试计算反应后所得硝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水损失的质量)。

解:(1)曲线图要求:曲线平滑、趋势正确、给出平台(1分)(2)1.0g(1分)(3)80%(1分)(4)解:设纯净硝酸铵的质量为xNH4NO3+NaOH== NaNO3+H2O+NH3↑80 85 17Y x 1.7g85/17=== y/1.7g y=8.5gY==8 g8.5 g /(10 g-2 g +30 g +13.7 g -1.7 g) ×100%==17%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3%。

4、某学习小组的四位同学为了研究一份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含量,各自取用了不同质量的铜锌合金样品,分别与质量和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盐酸反应,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甲乙丙丁取用样品的质量/g 5 10 15 20取用盐酸的质量/g 30 30 30 30生成H2气体的质量/g 0.O5 0.10 0.12 m(1)表中m的值为。

(2)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5、工业上“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

化验员对每批刚生产出的纯碱产品都要进行检测,标示出各种成分的含量后投放市场。

在实验室中取22g 该样品于烧杯中,加水将其溶解,然后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并不断振荡,首先发生的反应是:Na2CO3 + HCl=NaHCO3+NaCl,然后发生的反应是:NaHCO3 +HCl=NaCl+CO2↑+H2O。

在上述过程中烧杯中溶液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1)请你根据图甲提供的信息,在图乙的坐标系中画出检测过程中产生CO2的质量随滴加盐酸质量的变化曲线(注意标明二氧化碳、盐酸质量的相应数值)。

(2)计算出22g该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

6、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25 g石灰石样品,平均分成5份依次加入到60 g稀盐酸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表:石灰石的用量剩余固体的总质量第一次加入5 g 1 g第二次加入5 g 2 g第三次加入5 g 3 g第四次加入5 g 8 g第五次加入5 g 13 g(1)从表中数据可知,这五次实验中,第次石灰石样品中的碳酸钙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计算该化学兴趣小组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7、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试计算:(1)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2)反应所消耗的硫酸溶液质量;(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8、某环保小组监测到一工厂向河水中排放的酸性废液中含有CuSO4。

(1)CuSO4是重金属盐,能与蛋白质发生__________变化(选填“物理”、“化学”),使蛋白质失去原来的生理功能,所以CuSO4有毒。

(2)为了测定废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该小组取了100g废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测得生成Cu(OH),沉淀(无其它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上图所示:①说明图中的OA段未生成Cu(OH)2沉淀的原因。

②计算废液中CuSO 4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③如果仍取l00g 废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的BaCl 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沉淀洗涤、干燥称得质量为mg ,能否用含m 的代数式表达废液中CuSO 4的质量分数?——(填“能”或“不能”)【答案】答案:1、解: (1)由图可知,生成BaSO 4沉淀的质量为23.3g (1分) (2)设BaCl 2的质量为x,生成NaCl 的质量为yBaCl 2 + Na 2SO 4 = BaSO 4↓+ 2NaCl 208 233 117 X 23.3g yx=20.8g (1分) y=11.7g (1分) 溶液的总质量=29.1g + 94.2g + 100g -23.3g=200g (1分)溶质的总质量=11.7g + (29.1g —20.8g)=20g (1分) NaCl%=20/200×100%= 10% (1分) 答:生成沉淀23.3g ,所得NaCl 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

(注:其他解法,只要合理,结果正确,均可给分。

) 2、解:⑴混合物中Cu 的质量分数=%5.52%10082.4=⨯gg⑵设该金属M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 ,第4次反应的稀硫酸质量为6352.02.135g g gg =⨯反应的总稀硫酸质量是35g×3+35/6g=665/6g M + H 2SO 4=== MSO 4 + H 2↑ X 98 8g-4.2g 665/6g×14% X :98=3.8g :665/6g×14% X=24 该金属是镁。

⑶设所得溶液中MgSO 4的质量为y ,生成H 2的质量为zMg + H2SO4 === Mg SO4 + H2↑98 120 2105g×14% y z98:120==105g×14%:y y=18g98:2====105g×14%:z z=0.3gMgSO4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8g/(105g+3.6g-0.3g) ×100%≈16.6%答: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是52.5%;该混合物粉末中另一金属为金属镁;第三次加入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6.6%.3、(1)曲线图要求:曲线平滑、趋势正确、给出平台(1分)(2)1.0g(1分)(3)80%(1分)(4)解:设纯净硝酸铵的质量为xNH4NO3+NaOH== NaNO3+H2O+NH3↑80 85 17Y x 1.7g85/17=== y/1.7g y=8.5gY==8 g8.5 g /(10 g-2 g +30 g +13.7 g -1.7 g) ×100%==17%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3%。

4、(1)0.12 (1分)(2)由表中数据推知:甲、乙两同学样品中锌完全参加了反应,根据乙同学实验结果进行计算(1分)设10 g样品中含有Zn的质量为xx=3.25 g (1分)样品中Zn的质量分数为:32.5%(1分)答: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2.5%。

5、(1)变化曲线(如图)1分盐酸数值(73g,146g)1分CO2的数值(8.8g)1分(2)解:设22g样品中Na2CO3质量为XNa2C03 + HCl == NaCl+NaHC03106 36.5X 73g×10%106:36.5 = X:73g×10%X=21.2g22g样品中NaCl的质量为:22g-21.2g=O.8g6、(1)(1分)3(2)(2分)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3)(3分)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总质量为:1 2 g (1分)设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