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后宫年表
乾隆皇帝大事年表

乾隆皇帝大事年表乾隆皇帝大事年表康熙五十年(1711)一岁八月十三日(9月25日),生于雍亲王府邸(今雍和宫),宗人府循例起名“弘历”。
父,胤禛,即雍亲王;母,钮祜禄氏,时为格格。
十一月二十七日,异母弟弘昼生。
康熙五十五年(1716)六岁在雍亲王府,自此就傅受学,实为启蒙教育。
康熙五十八年(1719)九岁开始入学读书,塾师为翰林院庶吉士福敏。
又学射于贝勒允禧,学火器于庄亲王允禄。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二岁正月,祖父康熙帝举行千叟宴,奉命与诸皇孙向老臣执爵献酒。
三月,康熙帝两次临幸圆明园,受召见,携至宫中养育。
四月至九月,随康熙帝至热河避暑山庄。
在那里读书、参加木兰秋狝,并入围场。
十一月,康熙帝逝世,父胤禛即位,是为雍正皇帝,由皇孙变为皇子。
雍正元年(1723)十三岁正月,受教于徐元梦、张廷玉、朱轼、嵇曾筠等老师,同学的有兄弘时,弟弘昼。
八月十七日,父雍正帝秘密建储,书“弘历”之名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从此成为密立的储君。
雍正二年(1724)十四岁开始写作,一边读书,一边将心得写成诗文。
雍正三年(1725)十五岁雍正帝命逮川陕总督年羹尧下狱,定九十二条大罪。
雍正四年(1726)十六岁正月,削除允禩、允禟宗籍,分别改其名为阿其那、塞思黑,旋皆死于囚所。
雍正五年(1727)十七岁七月,赐成大婚,与出身满洲名门的富察氏结为夫妻。
是年,弘时因放纵不谨,削宗籍。
雍正六年(1728)十八岁五月,长子永璜生,母为庶妃富察氏(即哲悯皇贵妃)。
雍正七年(1729)十九岁六月,朝廷为征准噶尔,设军机房,后演变为军机处,参予机务。
雍正八年(1730)二十岁六月,雍正帝病,庄亲王、果亲王、和亲王及大学士、内大臣等被召入见,面谕遗诏大意。
是月,次子永琏生。
是年,又加派鄂尔泰、蒋廷锡、顾成天等名臣侍皇子读书。
是年夏,将所著论赋诗词等编成十四卷之《乐善堂集》。
雍正九年(1731)二十一岁二月,河南祥符、封丘等处平民沿途乞食,逼勒富民借贷,地方官无能为力,雍正帝为之骇异。
乾隆的皇后是谁

乾隆的皇后是谁乾隆一生中有无数个女人,但真正被封为皇后的只有三个人。
具体乾隆的皇后都有谁呢?下面一起随店铺来看看。
乾隆的皇后介绍乾隆的首个皇后是富察氏,在15岁时就嫁给当时还是四阿哥的乾隆作为嫡福晋,乾隆对富察氏十分钟情。
富察氏长得十分美貌,性格也非常温婉,她喜欢戴花,不喜欢戴那些金玉饰品。
公元1748年,富察氏陪乾隆东巡时在德州的船上去世。
乾隆十分伤心,多次写诗悼念发妻,甚至将富察氏生前住过的宫殿原样布置,像是富察氏从没离开过一样。
第二位皇后是那拉氏,那拉氏在乾隆还是宝亲王的时候就嫁给他为侧福晋。
富察氏去世后两年,那拉氏从皇贵妃之位晋封为皇后。
那拉氏曾陪乾隆四次南巡,在第四次南巡的时候那拉氏被乾隆秘密送回宫,并收回了皇后册宝,将那拉氏的份例减为答应的份例,这就是有名的帝后反目。
这其中的秘辛虽然不为外人所知,但我们可以确定那拉氏的皇后之路也算是走到尽头了。
第三位皇后魏佳氏,是嘉庆的亲生母亲,她是乾隆登基后才入宫的。
魏佳氏在乾隆三十年被封为令皇贵妃,在她死后被乾隆追封为孝仪纯皇后。
乾隆皇帝介绍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出生康熙五十年辛卯八月十三日,也就是公元1711年8月13日(出生1711—去世1799年) 雍正皇帝第四个儿子,母亲孝圣宪皇后钮钴禄氏,乾隆皇帝是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四位皇帝。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当了三年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年寿最高的皇帝。
乾隆帝在位期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六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
他修建了壮丽宏大的圆明园,并且当时文化、经济、手工业都是极盛时代,他在发展清朝康乾盛世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确为一代有为之君。
庙号清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葬于清东陵,清裕陵。
唯独借修四库全书一事,禁毁汉书,言之天下仅可存汉书三千卷,其余书籍留书名后毁禁者七千,完全毁禁者不计其数,堪称五千年来第一,排在现代和秦朝焚书坑儒之前。
乾隆皇帝的皇后

乾隆皇帝的皇后乾隆皇帝(1711年10月25日-1799年2月7日)是中国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他是雍正皇帝的四子。
乾隆皇帝在位时期是清朝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皇帝,共计60年,其统治期间,中国经历了一个相对稳定繁荣的时期。
然而,乾隆皇帝的生平中最为耀眼的一位女性就是他的皇后。
乾隆皇帝共有四位正妃,分别是孝欵钦皇后、皇贵妃、皇贵妃宪康孝仁睿文和皇贵妃纯元显皇后。
然而,在这四位嫔妃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乾隆皇帝的第一位皇后-孝欵钦皇后。
孝欵钦皇后,出生于1712年,原名为和硕悫靖公主,是光绪帝的堂姐。
其父亲是雍正皇帝的表兄和硕恭亲王。
乾隆皇帝于1731年继位后,迎娶了和硕悫靖公主为他的皇后。
悫靖公主是一个极为美貌的女子,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温和的性格,深得乾隆皇帝的宠爱。
乾隆皇帝对孝欵钦皇后的宠爱可见一斑。
据记载,每年冬至,乾隆皇帝都会亲自为孝欵钦皇后剥去衣衫,换上厚厚的鸭绒被褥,确保她的舒适无忧。
此外,乾隆皇帝还亲自为孝欵钦皇后作诗,歌颂她的美丽和贤德。
乾隆皇帝和孝欵钦皇后的婚姻生活也是令人称羡的。
尽管乾隆皇帝后来迎娶了其他三位皇后,但乾隆皇帝始终对孝欵钦皇后保持着深厚的感情。
他们共同生活了50多年,并育有5位皇子和公主。
除了乾隆皇帝的宠爱之外,孝欵钦皇后还在政治和文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她广泛涉猎文学艺术,并主持修订《全清实录》等重要史书。
她还致力于慈善事业,特别关心贫困妇女和孤儿,资助他们读书和生活。
然而,乾隆皇帝的婚姻生活并非一帆风顺。
虽然乾隆皇帝深爱着孝欵钦皇后,但他在皇位的继承问题上却出现了深深的纠结。
乾隆皇帝最年长的儿子和孝欵钦皇后所生的儿子,因为身体状况不佳,在乾隆皇帝晚年面临继任皇位的选择时成了一个重要的困扰。
乾隆皇帝最终选择了他的十四子永琰作为他的继承人,而不是孝欵钦皇后的儿子。
这个决定引发了一系列后续的纷争和权力斗争。
孝欵钦皇后本人也在这一过程中遭受了一些冷遇和不公平的对待。
乾隆皇帝于1799年去世后,孝欵钦皇后遭到了病痛的折磨,最终于1808年逝世。
乾隆皇后的妃子

乾隆皇后的妃子1.孝贤纯皇后(1712年—1775年):富察·英琦,孝贤皇后生于1712年3月28日(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日)。
1727年9月3日(雍正五年七月十八日)奉旨与皇四子弘历成婚,为嫡福晋。
1728年雍正六年生弘历长女;1730年(八年)生次子永琏;1731年(九年)生弘历第三女。
1735年10月8日(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即雍正帝去世当日,奉懿旨册为皇后。
1738年1月23日(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行册立礼。
1746年5月27日(乾隆十一年四月初八)生皇七子永琮。
1748年2月(乾隆十三年正月)随驾东巡,4月8日(三月十一日),崩于回銮途中的德州舟次,年三十七;19日(二十二日),帝亲定谥“孝贤”,6月16日(五月二十一日)行册谥礼。
1752年12月2日(乾隆十七年十月二十七日)奉安胜水峪裕陵地宫。
经嘉庆、道光两朝加谥,全谥“孝贤诚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顺辅天昌圣纯皇后”。
2.继皇后(1718年—17676年):乌拉那拉·景娴,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清朝史稿后妃列传中记其为皇后乌喇那拉氏。
满洲镶黄旗,佐领那尔布的女儿,生于1718年3月11日(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十),比乾隆小七岁。
乾隆帝为亲王时,乌喇那拉氏为侧福晋。
1737年(乾隆二年),封娴妃。
1745年(乾隆十年),进娴贵妃。
孝贤纯皇后逝世后,进皇贵妃,主持后宫。
1748年3月11日(乾隆十五年),立为皇后。
1752年(乾隆十七年),生皇十二子永璂,次年生皇五女,1755年(二十年)又生下皇十三子永璟。
1765年(三十年)在随乾隆南巡,得罪乾隆帝。
1766年8月(三十一年七月)崩,乾隆命丧葬仪式等同于皇贵妃。
3.孝仪纯皇后(1727年10月23日—1775年2月28日):魏佳·小玉,内管领清泰女,1727年10月23日(雍正五年九月初九)生,比乾隆帝小十六岁。
初入宫,1745年(乾隆十年)初封魏贵人,同年册为令嫔。
乾隆帝有几个皇后,乾隆皇帝到底有几个皇后

乾隆帝有几个皇后,乾隆皇帝到底有几个皇后乾隆皇帝到底有几个皇后乾隆共有3位皇后,分别是:孝贤纯皇后(1712年3月28日-1748年3月12日),乾隆帝原配嫡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太保大学士公赠郡王衔傅恒姊。
清代首位富察氏皇后。
继皇后(1718年—1766年),辉发那拉氏,初为娴妃,名不详。
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一等承恩公、佐领讷尔布之女。
孝仪纯皇后(1727年—1775年),魏佳氏,乾隆帝妃嫔。
其是嘉庆帝生母,内管领、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
扩展资料孝贤纯皇后是乾隆帝的原配嫡后,在雍正五年(1727)的一次选秀女中,16岁的富察氏一眼就被雍正帝选中,将其指配给早已秘定为皇储的皇四子弘历为嫡福晋。
同年的七月十八日,雍正帝在紫禁城西二所(弘历即位后改名为重华宫)为皇四子弘历和富察氏举行了隆重的结婚典礼。
婚后,这对小夫妻相敬如宾,感情笃挚,十分恩爱。
乾隆帝即位后,立她为中宫皇后,于乾隆二年(1737)十二月初四日举行了册立礼。
乾隆帝弘历的几位皇后是谁乾隆帝弘历的有三位皇后:1、孝贤纯皇后孝贤纯皇后(1712年3月28日-1748年3月12日),乾隆帝原配嫡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太保大学士公赠郡王衔傅恒姊。
清代首位富察氏皇后。
皇后姿容窈窕却性格恭俭,平居冠通草绒花,不饰珠玉。
乾隆对其“每加敬服,钟爱异常”。
乾隆十三年,随帝东巡,崩于德州舟次,乾隆深为哀恸,作《述悲赋》悼之。
2、辉发那拉氏继皇后辉发那拉氏是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一等承恩公、佐领讷尔布之女。
雍正十二年(1734年),嫁与时为宝亲王的爱新觉罗·弘历,为侧福晋。
乾隆二年(1737年)册封为娴妃,乾隆十年(1745年)晋封为娴贵妃,乾隆十三年(1748年)晋封为摄六宫事皇贵妃,乾隆十五年(1750年)册立为皇后。
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随驾南巡;闰二月十八日,乾隆派额驸福隆安扈从皇后那拉氏,由水路先行回京;五月十四日收缴皇后、皇贵妃、娴贵妃、娴妃共四份册宝夹纸。
乾隆年表

乾隆年表雍正元年(1722)雍正二年(1723)雍正三年(1724)雍正四年(1725)雍正五年(1726)七月十八日,迎娶嫡福晋富察氏。
雍正六年(1727)戊申五月二十八日午时,格格富察氏生弘暦长子,永璜,即乾隆帝皇长子。
雍正七年(1728)宝亲王嫡福晋生皇长女。
雍正八年(1729)皇长女幼殇,未封。
雍正八年(1730)雍正九年(1731)四月,格格富察氏生皇次女。
十二月皇次女殇。
宝亲王嫡福晋生皇三女。
雍正十年(1732)雍正十一年(1733)皇四子弘暦被封为和硕宝亲王。
雍正十二年(1734)三月初一,钦奉雍正谕旨于使女之中超拔高氏为宝亲王侧福晋。
雍正十三年(1735)七月初三日(1735年8月20日),格格富察氏卒。
九月初三,宝亲王继皇帝位,。
二十四日,嫡福晋为皇后,侧福晋高氏为贵妃,侧福晋乌拉那拉氏为娴妃,格格苏氏为纯嫔,格格金氏为贵人,格格黄氏为仪嫔,格格珂里叶特氏为海常在,格格陈氏为陈常在。
潜邸(嫡福晋富察氏,侧福晋乌拉那拉氏,侧福晋高氏,格格富察氏,格格苏氏,格格金氏,格格黄氏,格格珂里叶特氏,格格陈氏)元年(1736)海常在晋海贵人。
格格金氏封贵人。
九月二十八日仪嫔薨。
十月,行哲妃、仪嫔追封礼。
二年(1737)纯嫔晋纯妃;金贵人晋嘉嫔;陈常在晋贵人。
十二月初四,行高氏贵妃、金氏嘉嫔册封礼。
三年(1738)皇次子薨,册赠皇太子,谥端慧。
四年(1739)正月十四日,嘉嫔生皇四子永珹。
五年(1740)六年(1741)二月初七海贵人生皇五子永琪。
二月十三日,嘉嫔晋封为嘉妃、贵人柏氏晋怡嫔;海贵人晋愉嫔;叶赫那拉氏(舒妃)封贵人。
十一月,舒贵人晋舒嫔,行嘉妃、愉嫔、舒嫔、怡嫔晋封礼。
七年(1742)八年(1743)十二月十四日,纯妃生皇六子永瑢。
九年(1744)十年(1745)初,高贵妃旧病复发;魏氏晋贵人。
正月二十三日,高贵妃晋皇贵妃;娴妃晋娴贵妃;纯妃晋纯贵妃;愉嫔晋愉妃。
正月二十四日,以哲妃诞育皇长子,追晋为皇贵妃。
乾隆皇帝大事年表

乾隆皇帝大事年表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四位皇帝。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秉权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享年89岁。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王朝赫赫有名的皇帝。
在位期间使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使社会经济文化得到了更进一步发展。
乾隆元年(1736年)开启了亲自祈谷于上帝、每年春秋祭祀社稷的定例;建设京师先蚕坛、设置清西陵大总管;为前世皇帝皇后加谥号;秘密建储,诏书防与正大光明匾后;同年,追谥明朝建文帝为恭闵皇帝,并规定妇年满40岁以上方许出家。
乾隆二年(1737年)释放雍正末年获罪的功臣傅尔丹、岳钟琪。
以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尚书讷亲、海望,侍郎纳延泰、班第为军机大臣。
大封后宫;释放皇十一叔允禌,封为辅国公;发行诗集《乐善堂全集》。
乾隆三年(1738年)定元旦节朝贺礼制,西巡泰陵,命鄂尔泰在京总理一切事务;将皇六弟弘曕过继给果亲王允礼;同年,规定宗室子女世系比较远的可自主选择婚姻,无须皇帝指婚。
乾隆四年(1739年)拜祭东陵各陵;因为结党,理亲王弘晳、贝勒弘昌、贝子弘普被削爵,弘升永远圈禁。
弘皎停俸。
乾隆五年(1740年)于圆明园西北角建设安佑宫,效仿太庙制,供奉圣祖康熙、世宗雍正画像。
重修《大清律历》完成,《大清一统志》成书。
乾隆六年(1741年辛酉)皇五子永琪生,生母为愉贵妃;第一次在避暑山庄举行秋狝大典。
仿永寿宫挂匾,御书十一匾挂在东西十二宫,并下旨千万年不可擅动、后妃与本家不得传送物品。
乾隆七年(1742年)制定皇后亲蚕礼、规定大祀南郊前一日先于斋宫斋戒、制定《宫中现行则例》共计18门、定太监官秩不得超过四品。
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生平第一次拜谒盛京陵,在盛京讲武台阅兵,并祭拜开国功臣诸陵;下旨编纂皇宫所藏道释画目录《秘殿珠琳》。
清朝乾隆帝年号与公元纪年对照表

乾隆六十年
1795年
年号
公元
乾隆元年
1736年
乾隆二年
1737年
乾隆三年
1738年
乾隆四年
1739年
乾隆五年
1740年
乾隆六年
1741年
乾隆七年
1742年4年
乾隆十年
1745年
乾隆十一年
1746年
乾隆十二年
1747年
乾隆十三年
1748年
乾隆十四年
1749年
乾隆十五年
1750年
乾隆十六年
1751年
1780年
乾隆四十六年
1781年
乾隆四十七年
1782年
乾隆四十八年
1783年
乾隆四十九年
1784年
乾隆五十年
1785年
乾隆五十一年
1786年
乾隆五十二年
1787年
乾隆五十三年
1788年
乾隆五十四年
1789年
乾隆五十五年
1790年
乾隆五十六年
1791年
乾隆五十七年
1792年
乾隆五十八年
1793年
乾隆五十九年
1766年
乾隆三十二年
1767年
乾隆三十三年
1768年
乾隆三十四年
1769年
乾隆三十五年
1770年
乾隆三十六年
1771年
乾隆三十七年
1772年
乾隆三十八年
1773年
乾隆三十九年
1774年
乾隆四十年
1775年
乾隆四十一年
1776年
乾隆四十二年
1777年
乾隆四十三年
1778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乾隆帝后宫年表
雍正三年佐领翁果图之女富察氏入侍潜邸为格格。
(约于此年)
雍正五年七月十八日册封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富察氏为皇子福晋,奉旨成婚。
赐封河道总督高斌之女高氏为皇子侧福晋,戴敏之女黄氏入侍潜邸为格格。
(约于此年)
雍正六年五月二十八日格格富察氏生皇长子永璜。
十月初二福晋富察氏生皇长女。
苏召南之女苏氏入侍潜邸为格格,员外郎额尔吉图之女珂里叶特氏入侍潜邸。
(约于此年)
雍正八年六月二十六日福晋富察氏生皇二子永琏,陈廷璋之女陈氏入侍潜邸。
(约于此年)
雍正九年四月二十日总管王朝卿等差司房太监卢玉堂传说,四阿哥下官女子一人遇喜,每人外添肉一斤,姥姥一人每日添肉一斤。
《宫内等处添减女子嫫嫫妈妈里底帐》此官女子姓氏不详,后也未见生育记载。
二十七日格格富察氏生皇二女。
五月二十四日福晋富察氏生皇三女。
雍正十年七月三十日总管陈福传说,四阿哥下官女子一人病故。
《宫内等处添减女子嫫嫫妈妈里底帐》此女子姓氏不详。
赐封佐领那尔布之女乌拉那拉氏为皇子侧福晋。
(约于此年)
雍正十一年十二月初五苏培盛等差司房太监张福寿传说,宝亲王下官女子一人遇喜。
《宫内等处添减女子嫫嫫妈妈里底帐》此官女子姓氏不详,后也未见生育记载。
雍正十三年七月初三格格富察氏薨逝。
九月初三宝亲王继皇帝位。
二十四日诏立福晋富察氏为皇后。
诏封皇子侧福晋高氏为贵妃,皇子侧福晋乌拉那拉氏为娴妃;诏封格格黄氏为仪嫔;格格苏氏为纯嫔;赐封珂里叶特氏为海常在;陈氏为陈常在。
乾隆元年追封格格富察氏为哲妃九月二十八日仪嫔黄氏薨十月行哲妃、仪嫔追封礼。
同年赐封上驷院卿三保之女金氏为贵人;海常在晋封海贵人;赐封裕常在。
乾隆二年晋封纯嫔苏氏为纯妃;诏封贵人金氏为嘉嫔;晋封陈常在陈氏为贵人。
十二月初四行皇后册立礼。
贵妃、娴妃、纯妃、嘉嫔册封礼。
乾隆四年正月十四日嘉嫔生皇四子永珹。
乾隆六年二月初七海贵人生皇五子永琪。
十三日晋封嘉嫔为嘉妃;册封海贵人为愉嫔;柏士彩之女贵人柏氏为怡嫔。
赐封兵部左侍郎永寿之女叶赫那拉氏为贵人。
十一月行嘉妃等晋封礼,同时册封贵人叶赫那拉氏为舒嫔。
乾隆八年十二月初四纯妃生皇六子永瑢。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晋封贵妃为皇贵妃;娴妃为娴贵妃;纯妃为纯贵妃,愉嫔为愉妃。
二十四日追晋哲妃为皇贵妃。
二十五日皇贵妃高氏薨。
二十六日册谥皇贵妃高氏为慧贤皇贵妃;皇贵妃富察氏为哲悯皇贵妃。
四月行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册谥礼。
赐封内管
领清泰之女魏氏为魏贵人。
册封魏贵人为令嫔。
十月十四日秀贵人卒;十八日张常在卒。
十一月十七日行娴贵妃、纯贵妃、愉妃、令嫔晋封礼。
十二月初二纯贵妃生皇四女。
乾隆十一年四月初八皇后富察氏生皇七子永琮;七月十五日嘉妃生皇八子永璇。
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皇后富察氏薨;二十二日册谥大行皇后为孝贤皇后。
四月十二日赐封陆士隆之女为陆贵人;都统兼轻车都尉纳亲之女巴林氏为贵人,拜唐阿佛保之女林氏为林常在。
五月二十一日行孝贤皇后册谥礼。
七月初一晋封娴贵妃为娴皇贵妃,摄六宫;嘉妃为嘉贵妃;舒嫔为舒妃;令嫔为令妃;陈贵人为婉嫔。
乾隆十四年四月初五行娴皇贵妃、嘉贵妃、舒妃、令妃、婉嫔晋封礼。
乾隆十五年八月初二册立娴皇贵妃为皇后。
同年赐封慎贵人、白常在、揆常在、甘肃巡抚鄂乐舜之女西林觉罗氏为鄂常在。
乾隆十六年正月初二册封贵人陆氏为庆嫔;贵人巴林氏为颖嫔。
五月十九日舒妃生皇十子;六月初八行庆嫔、颖嫔册封礼。
晋封林常在为林贵人。
乾隆十七年二月初七嘉贵妃生皇十一子永瑆;四月二十五日皇后生皇十二子永璂。
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三日皇后生皇五女。
七月二十日总督那苏图之女戴佳氏入宫诏封为嫔。
乾隆十九年四月册封戴佳氏为忻嫔。
乾隆二十年七月十七日忻嫔戴佳氏生皇六女;十一月十五日嘉贵妃金氏薨,十六日追晋皇贵妃,十七日册谥淑嘉皇贵妃。
十二月二十一日皇后生皇十三子永璟。
乾隆二十一年七月十五日令妃魏氏生皇七女。
乾隆二十二年六月初九赐封二等侍卫兼佐领穆可登之女钮祜禄氏为兰贵人。
七月十七日令妃魏氏生皇十四子永璐。
十二月初七忻嫔戴佳氏生皇八女。
十一月之前怡嫔柏氏、揆常在薨。
乾隆二十三七月十四日令妃魏氏生皇九女。
十一月十七日赐封塞桑根敦之女博尔济吉特氏为多贵人。
乾隆二十四年六月十九日赐封德穆齐塞音察克之女拜尔噶斯氏为伊贵人;台吉乌巴什之女霍硕特氏为郭常在,礼部尚书德保之女索绰罗氏为瑞常在。
十一月二十一日晋封令妃为令贵妃;庆嫔为庆妃、颖嫔为颖妃;多贵人为豫嫔。
十二月十八日行令贵妃、庆妃、颖妃、豫嫔晋封礼。
乾隆二十五年二月初四赐封台吉和扎麦之女和卓氏为和贵人;三月二十四日晋封纯贵妃为纯皇贵妃;四月十一日行晋封礼,十九日纯皇贵妃苏氏薨。
五月册谥纯皇贵妃苏氏为纯
惠皇贵妃。
十月初六令贵妃生皇十五子永琰。
十二月十四日赐封苏州民籍陆氏为禄常在。
同年晋封郭常在、瑞常在为贵人。
乾隆二十六年八月二十六日郭贵人霍硕特氏薨,二十七日追封恂嫔。
乾隆二十七年正月初二册封伊贵人为慎嫔、和贵人为容嫔。
五月二十一日行慎嫔、容嫔册封礼。
六月二十七日赐封新常在,十一月三十日令贵妃生皇十六子。
乾隆二十八年九月初十晋封忻嫔为忻妃、豫嫔为豫妃。
十月初三赐封福常在、十八日赐封都统四格之女汪氏为永常在、二十五日赐封宁常在。
乾隆二十九年三月二十日赐封柏氏为那常在,二十二日赐封武常在晋封福常在为福贵人。
四月二十八日忻妃戴佳氏薨,以贵妃礼治表。
六月初四慎嫔拜尔噶斯氏薨。
七月初四行豫妃晋封礼。
八月初五福贵人薨。
乾隆三十年闰二月十八日皇后乌拉那拉氏忤旨截发失宠。
五月初十晋封令贵妃为令皇贵妃,十四日收缴皇后历次册宝夹纸。
六月十一日行令皇贵妃晋封礼,九月之前瑞贵人索绰罗氏薨。
乾隆三十一年五月十一日令皇贵妃生皇十七子永璘。
六月二十六日赐封总督爱必达之女钮祜禄氏为常贵人。
七月十四日皇后乌拉那拉氏薨。
十一月十六日赐封扬州民人陈廷伦之女陈氏为明常在。
乾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一日赐封平常在。
六月初五晋封庆妃为庆贵妃、容嫔为容妃、常贵人为顺嫔。
十月初六行庆贵妃、容妃、顺嫔晋封礼。
乾隆三十六年正月二十七日晋封永常在为永贵人,十月初十册封永贵人为惇嫔,十一月二十八日行惇嫔册封礼。
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豫妃博尔济吉特氏薨。
乾隆三十九年七月十五日庆贵妃陆氏薨。
九月晋封惇嫔为惇妃,十一月行惇妃晋封礼。
乾隆四十年正月初三惇妃生皇十女,二十九日令皇贵妃魏氏薨。
二月十一日册谥令皇贵妃为令懿皇贵妃。
晋封禄常在陆氏为禄贵人,明常在陈氏为明贵人。
闰十月之前新贵人薨。
乾隆四十一年五月初八赐封金常在,六月晋封顺嫔为顺妃。
十一月十四日册封总督桂林之女伊尔根觉罗氏为循嫔,十八日册封兰贵人为诚嫔。
乾隆四十二年五月三十日舒妃叶赫那拉氏薨。
九月十一日晋封金常在为金贵人。
九月之前慎贵人薨。
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初三惇妃因杖毙宫女,降封为嫔。
九月之前金贵人、平常在薨。
乾隆四十四年十月初八行顺妃、诚嫔、循嫔晋封礼。
腊月之前惇嫔复封为妃。
乾隆四十五年晋封武常在为武贵人。
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之前武贵人、宁常在薨。
乾隆四十九年四月十一日诚嫔钮祜禄氏薨。
乾隆五十三年正月二十九日降封顺妃为顺贵人。
二月顺贵人钮祜禄氏薨。
四月十九日容妃和卓氏薨。
同年禄贵人陆氏薨。
乾隆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愉妃珂里叶特氏薨,以贵妃礼治表。
复封那答应为那常在(约于此年)
乾隆五十九年十月二十四日晋封白常在为白贵人。
十二月二十二日晋封婉嫔为婉妃;循嫔为循妃;林贵人林氏为恭嫔;明贵人陈氏为芳嫔;鄂常在为鄂贵人;那常在为寿贵人。
二十九日行婉妃、循妃、恭嫔、芳嫔晋封礼。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册谥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
十月行孝仪皇后册谥礼。
嘉庆三年四月十五日晋封颖妃为颖贵妃、芳嫔为芳妃。
十月行颖贵妃、芳妃晋封礼。
嘉庆四年正月初四册谥庆贵妃陆氏为庆恭皇贵妃。
嘉庆五年二月十九日颖贵太妃巴林氏薨。
嘉庆六年正月初八晋尊婉妃为婉贵太妃,四月十五日行晋尊礼。
八月十三日芳妃陈氏薨。
嘉庆八年八月以后白贵人薨。
嘉庆十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恭嫔林氏薨。
嘉庆十一年正月十七日惇妃汪氏薨。
嘉庆十二年二月初二婉贵太妃陈氏薨。
嘉庆十三年四月二十五日鄂太贵人西林觉罗氏薨。
嘉庆十四年二月十一日寿太贵人柏氏薨。
嘉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三日册尊主事德克精额之女晋贵人富察氏为皇祖晋妃。
十二月二十日行晋太妃册尊礼。
道光二年十二月初八皇祖晋太妃富察氏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