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番泻叶泻下作用
大黄、番泻叶的泻下作用ppt课件

取禁食不禁水12 小时体重相近的小鼠70 只( 腹泻者剔除), 雌雄各 1’.-, 随机分为七组,每组10 只。一组作为空白对照灌服10 % 的炭末生 理盐水混悬液, 其余六组分别灌服上述剂量的大黄水提物( 含炭末10 % ), 每只小鼠单独置于下面铺有滤纸的铁丝笼中, 连续观察8小时, 记录小鼠排 黑粪的时间、数量和总质量。
【13 】
泻下作用的研究法【15】
泻下ED 50 测定
取禁食不禁水12 小时体重相近的小鼠120 只( 腹泻者剔除), 雌雄各半, 随机分为六组,侮组加只。根据预试验结果, 各组分别灌服大黄水提物0.2 37 , 0.4 10 ,0.709, 1.22 7 ,2.123,3.67 3 9 药材·kg’ , , 每只小鼠单 独置于下面铺有滤纸的铁丝笼中,记录8 小时内各剂量组排出稀粪的小鼠 只数。稀粪的判断标准为: 粪便排出呈软膏或流质状、无定形, 滤纸上有 明显的引湿斑。以排出稀便为质反应的阳性反应, 计算各剂量组阳性反应 的只数和反应率。按照半数反应量的原理, 反应率和剂量的对数呈S 形曲 线关系, 将反应率转换为概率单位, 则与对数剂量呈直线关系, 按照Bl si s 法可计算出ED 50 vl]。本文采用D A s 1.0 软件计算。
(二)实验对象
小鼠 KM,体重18-22g的小鼠,单一性别,禁食 12h
(三)实验用品
电子称、烧杯、小鼠灌胃器、鼠笼、中药称、 热药锅、手术器械
番泻叶泻下作用:
番泻叶中含蒽醌衍化物,其泻下作用及刺激性较含蒽醌类之其他泻药 更强,因而泻下时可伴有腹痛。其有效成分主要为番泻苷A、B,经胃、 小肠吸收后,在肝中分解,分解产物经血行而兴奋骨盘神经节以收缩大 肠,引起腹泻。番泻叶作用较广泛而强烈,并认为用于急性便秘比慢性 者更适合。【10】
中药药理学10泻下药

释放Ca 释放 2+
ADP 5-HT 致密颗粒
脱颗粒 释放
ADP 5-HT
大
7.抗感染作用
黄
举例1:火热亢盛致头面部充血、吐血、纽血。 治则--上病下治 原理--大黄可扩张盆腔血管,引血下行,改善 头面部的充血和上消化道、上呼吸道的出血;另 大黄还有止血作用。 举例2:泄痢不畅(肠道感染) 治则----以泻治泻,通因通用 原理----泻下作用可排除肠道中的细菌、毒素, 减轻对肠道的刺激。还有抗病原体的作用。
脂肪酸 在碱性肠液中分解产生 温和刺激肠壁 蠕动 。
泻下药
峻下药:如牵牛子苷 峻下药 如牵牛子苷 碱性肠液 牵牛子素 刺激肠壁 蠕动 、分泌亢进 水样泻下。 水样泻下。
③④⑤
泻下药
• 芒硝(硫酸钠)作用机理: 口服后,SO42-在肠道不被吸收 水分增多 机械性刺激肠壁 肠管扩张 蠕动 泻下。 渗透压
雷公藤
1、抑制免疫功能 对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均有抑制 作用。可抗排斥。 作用。可抗排斥。 雷公藤制剂及所含的多种活性 成分对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 成分对由 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 免疫、 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 免疫、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 自然杀伤细胞( )、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 疫、自然杀伤细胞(NK)、巨噬细胞、多 种淋巴因子以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有抑 制作用 。
防 己
抗 炎: 成分---粉防己碱(汉防己甲素)、 ---粉防己碱 )、防己 成分---粉防己碱(汉防己甲素)、防己 诺林碱(汉防己乙素) 诺林碱(汉防己乙素) 机理---直接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 ---直接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 机理---直接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切除 垂体仍有效);抑制磷脂酶A2活性,减少炎 垂体仍有效);抑制磷脂酶A 活性, );抑制磷脂酶 症介质的产生、释放。 症介质的产生、释放。 对心血管系统:扩张血管、抗心肌缺血、 对心血管系统:扩张血管、抗心肌缺血、减 慢心率。有效成分是粉防己碱。 慢心率。有效成分是粉防己碱。
焦树德用药心得十讲第三讲泻利药

火麻仁
火麻仁性味甘平,含有脂肪油,为滋润滑 肠的通便药。适用于老年人、热性病后、 产后等由于津液不足所致的大便燥结。常 与郁李仁、桃仁、爪蒌仁、熟大黄、蜂蜜 等同用。 黑芝麻、火麻仁均可滋润通便,但黑芝麻 偏于滋补肝肾、养血益精而润燥,火麻仁 则偏于缓脾生津、增液润肠而通便。 用量一般为9~ 15克,燥结重者也可用至 20~25或30克。
郁 李 仁
郁李仁味辛苦,性平。能开幽门之结气,润大肠 之燥涩而行气、润燥、通肠,并有利水消肿作用。 火麻仁偏入脾与大肠血分,生津润燥、增液缓脾 而滑肠通便。郁李仁偏入脾与大肠气分,通幽散 结、行大肠气而导滞润肠。 郁李仁配火麻仁、全瓜蒌、番泻叶,为末蜜丸, 每个10克,每服1~2丸,可用于治疗习惯性便秘。 郁李仁兼有行气利水作用,可用于腹水兼有便秘 者。另外,因受惊而失眠,经服一般安眠剂无效 者,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入酒煮郁李仁(把 郁李仁用黄酒煮十分钟,去酒)10~15克,往往 有效。 用量一般6~12克,特殊情况下,可用至30克。
芒
硝
芒硝苦咸性寒,为盐类泻下剂。主用于治疗热邪炽盛所致的大便秘结, 常和大黄同用。本品使肠中水分增多、软坚润燥,大黄推荡积滞,二 药合用,泻力可以增强,攻下的效果可以加速。 本品除泻下外,尚有软坚破血的作用。可配合当归、红花、桃仁、川 芎等,治疗妇女血瘀经闭;配苍术、白术、三棱、莪术、牡蛎、郁金、 丹参、山查核等,治疗腹中癥瘕积块。 芒硝煎水可作为外洗剂,用于治疗目赤、痔疮等。配硼砂、冰片等研 为细粉,可外用治疗口舌生疮;或吹喉用,治疗咽喉肿痛。 芒硝与莱菔同煎,过滤,冷却后析出结晶,经过风化而成为白色粉末, 叫做“元明粉”。元明粉的泻下作用比芒硝较缓和,治疗作用大致相 同。多用于热较轻体较弱者。 用量:芒硝一般一次为3~6克;元明粉一次量为3~9克,均可用 汤药冲服。无热邪结滞及年老体衰者忌用。
大黄、番泻叶的泻下作用

泻下作用临床应用
大黄:
大黄作为泻下药不同于西药中的泻药,“泻下”功效不能局限于“导泻” 作用与西药泻药一般只用于治疗便秘不同,大黄在临床上除用于通便外,其适 应证相当广泛,可用于治疗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等急腹症, 上消化道出血、咯血、衄血等出血性疾病,急性扁桃体炎,急性黄疸型肝炎, 急性肺炎,肾功能衰竭,急性肠炎和菌痢,急性脑出血,高脂血症,跌打损伤, 烧烫伤等疾病,甚至广泛用于减肥产品中。【11】
大黄、番泻叶化学成分对比
大黄主要成分:
大黄的主要成分为蒽醌衍生物, 含量约3% 5%, 大部分为葡萄糖结合苷, 游离苷元有大 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 素甲醚等。【1】
番泻叶主要成分:
1.蒽醌及其衍生物类: 二蒽酮类衍生物是番 泻叶中含量较高有效部分, 也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首都医药,2003,10(22):45-461 【14】高晔,朱艳华等.番泻叶的药用研究进展.中医药学刊,2006.24(11): 2145 【15】王伽伯, 李会芳等.基于泻下药效模型的大黄生物效价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 集·实验研究,2006.12(5):156 【16】徐志华.番泻叶治疗损伤后腹胀、便秘48例.江西中医药,1991,22( 6):56 【17】金亚城,胡关海,朱正中.番泻叶对急性胃、十二指肠出血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 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8):455 【18】王民,阎世明,王静远,等.番泻叶浸剂灌肠在腹部手术后应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9)—:540 -542 【19】顾波, 金琦.番泻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中医中药,1993,7:45-46 【20】彭惠清,吴艳坤.番泻叶泡饮清洁肠道.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2,12( 11):492 【21】冉书琴,邓庆林.番泻叶袋泡剂用于妇科术前肠道准备25例观察分析.中成药, 1988,(10):26 【22】罗俊萍.中药灌肠治疗麻痹性肠梗阻临床观察[J].中国医疗前 沿,2008,3(16):100. 【23】黄洁夫.腹部外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79一898.
中西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药学-第八单元泻下药

中西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药学-第八单元泻下药[单选题]1.治疗寒积便秘,宜选用的药物是A.甘遂B.大戟C.芫花D.巴豆E.商陆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巴豆辛(江南博哥)热,能峻下冷积,开通肠道闭塞,治疗寒积便秘。
掌握“峻下逐水药”知识点。
[单选题]2.牵牛子不宜与何药配伍A.芒硝B.五灵脂C.硫黄D.巴豆E.郁金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牵牛子使用注意:孕妇忌用。
不宜与巴豆、巴豆霜同用。
掌握“峻下逐水药”知识点。
[单选题]3.治疗水肿胀满,虫积腹痛,首选药物是A.大黄B.牵牛子C.番泻叶D.巴豆E.芒硝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牵牛子功效: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主治病证:水肿,鼓胀;痰饮喘咳;虫积腹痛。
掌握“峻下逐水药”知识点。
[单选题]4.甘遂、京大戟、芫花配伍应用时,不宜与下列何药配伍A.干姜B.海藻C.人参D.甘草E.藜芦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这是属于十八反中的内容。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掌握“峻下逐水药”知识点。
[单选题]5.既能峻下逐饮,又能杀虫疗疮,祛痰止咳的药物是A.大戟B.大黄C.巴豆D.芫花E.牵牛子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芫花功效: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
大戟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牵牛子功效: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巴豆功效: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
大黄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掌握“峻下逐水药”知识点。
[单选题]6.醋制甘遂的目的是A.增强止痛功能B.引经入药C.便于储存D.矫味E.减低毒性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甘遂用法用量:入丸、散服,每次0.5~1g。
外用适量,生用。
内服醋制用,以减低毒性。
所以最佳的选项是E。
掌握“峻下逐水药”知识点。
[单选题]7.十九畏中,巴豆畏A.甘草B.朴硝C.藜芦D.牵牛子E.郁金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此题考察的是对十九畏知识点的掌握。
中药药理学教材--------第六章 泻下药

第六章泻下药第一节概述一、中医传统理论定义:凡能引起腹泻或滑润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功效:泻下通便、消除积滞、通腑泻热、祛除水饮适应证:主要用于热结便秘、寒积便秘、肠胃积滞、实热内结以及水肿停饮等所呈现的里实证候。
性味:多苦寒或甘平,多入胃、大肠经。
分类:根据其泻下程度的不同,分为攻下药,主要有大黄、芒硝、番泻叶和芦荟等;润下药,主要有火麻仁、郁李仁等;峻下逐水药,主要有牵牛子、商陆、芫花、大戟、甘遂、巴豆等。
二、里实证里实证主要是由于肠胃实热内结、阴亏津枯,或水饮内停所致的一类证候。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肠胃实热内结的证候见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蛔虫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等多种急腹症,也见于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症见高热、腹痛、谵语、神昏、烦躁、惊厥等。
阴亏津枯的证候多见于老人、幼儿及产后便秘者,并可见于大病后期及临床各科手术后体质虚弱者,肠推进性蠕动减弱而引起便秘。
水饮内停证候与现代医学的胸膜炎、肝硬化腹水、右心功能不全时的表现相似,主要表现为胸腹部积水。
总之,里实证的主要病因是胃肠道蠕动功能减弱、病原微生物感染等,其病理过程包括便秘、发热、腹痛、炎症竺。
三、主要药理作用1、泻下作用:本类药物通过不同的方式刺激肠粘膜,使肠蠕动增加,表现出程度不同的泻下作用。
现代医学极据药物作用机理把泻下作用分为三类。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
1)“容积性”泻下(机械刺激性泻下)产生这种泻下的药物不论中药还是西药均为无机盐类物质,比如中药中的芒硝,其主要成分为硫酸钠,西药中的硫酸镁。
在肠道以离子形式存在,不被吸收,使肠腔渗透压升高,使体液的水向肠腔移动,肠容积扩大,肠管扩张,机械性刺激肠壁,引起肠蠕动而致泻。
2)“接触性”泻下(化学刺激性泻下)药物直接作用于肠粘膜(大肠)而产生泻下作用。
例如中药大黄、番泻叶、芦荟其有效成分均为蒽甙,抵达大肠后,被水解为甙元,刺激大肠,产生泻下作用。
大黄泻下作用的表述

大黄泻下作用的表述
大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
它以其泻下作用而闻名,被用来治疗便秘、排毒、清热等症状。
大黄的泻下作用主要是通过刺激肠道运动来实现的。
它含有大量的大黄素,这是一种具有泻下作用的活性成分。
当人体摄入大黄后,大黄素会被吸收到血液中,然后通过肠道进入肠腔。
在肠腔中,大黄素会刺激肠道壁的神经末梢,从而促进肠蠕动的发生。
肠蠕动的增加会加快食物在肠道中的通过速度,从而促进排便。
大黄还可以增加肠道分泌液的分泌,从而增加肠道内的水分含量。
这样一来,大便就会变得湿润,更容易排出体外。
同时,大黄还能抑制肠道对水分的吸收,避免大便变得干燥,从而减轻便秘症状。
大黄的泻下作用还可以通过促进胆汁分泌来实现。
胆汁是由肝脏产生的一种消化液,它在肠道中起着润滑和促进消化的作用。
大黄可以刺激肝脏分泌胆汁,增加胆汁在肠道中的流动量,从而促进消化过程的进行。
这对于排便顺畅和消化系统的健康都非常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大黄具有较强的泻下作用,因此在使用大黄之前必须谨慎。
过量使用大黄可能导致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
此外,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不宜使用大黄。
建议在使用大黄前咨询医生的建议,遵循医嘱使用。
大黄的泻下作用通过刺激肠道运动、增加肠道分泌液和促进胆汁分
泌来实现。
它对于治疗便秘、排毒、清热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然而,使用大黄时需要注意适量使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在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大黄。
番泻叶的功能主治

番泻叶的功能主治简介番泻叶,又名香蒲、番泻子、毛叶蓼,属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我国南方湖泊、河滩和水塘边等湿地地区。
番泻叶具有草药性状,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草本植物。
它以其显著的泻下作用而被世人所熟知,具有广泛的功能主治。
功能主治1. 通便泻下番泻叶以其独特的药理效应而被中医广泛应用于通便泻下的治疗。
它具有明显的泻下作用,能够软化大便,促进排便,帮助缓解便秘症状。
番泻叶还能减少肠道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从而起到通便的作用。
2. 清热解毒番泻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一些热毒相关的疾病。
它能够清热凉血、解毒消肿,对于热毒引起的痢疾、痈肿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此外,番泻叶还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对一些细菌、真菌和寄生虫具有抑制作用。
3. 利尿消肿番泻叶还有利尿消肿的功效,常常用于治疗水肿和浮肿等症状。
它能够增加尿量,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从而减轻组织水肿的情况。
番泻叶对于淋巴结核引起的肿胀、水肿等病症也有较好的疗效。
4. 清肠排毒番泻叶被视为一种天然的清肠排毒良药。
它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肠道的排毒过程。
番泻叶的泻下作用可以有效清理肠道,排出体内积聚的毒素和废物。
适当的清肠排毒有助于改善肠道环境,促进身体的健康和免疫力的提升。
5. 调节经期番泻叶在中医药中也有调节经期的应用。
它能够活血化瘀,调节月经,对痛经、经期过多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番泻叶可以通过促进子宫收缩和增加经期血流量来调节经期不调的问题。
使用注意事项•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番泻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如果出现腹痛、腹胀、腹泻、脱水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番泻叶。
•不宜长期大量使用番泻叶,以免影响水电解质平衡和胃肠功能。
•番泻叶不宜与其他泻药同时使用,以免增加泻下作用。
•使用番泻叶时应遵循医嘱,遵守用量和用药时间等规定。
以上是关于番泻叶的功能主治的介绍。
番泻叶作为一种中药草本植物,具有多种功效,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泻下作用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究法【15】
泻下ED 50 测定
取禁食不禁水12 小时体重相近的小鼠120 只( 腹泻者剔除), 雌雄 各半, 随机分为六组,侮组加只。根据预试验结果, 各组分别灌服大黄水 提物0.2 37 , 0.4 10 ,0.709, 1.22 7 ,2.123,3.67 3 9 药材·kg’ , , 每只小鼠单独置于下面铺有滤纸的铁丝笼中,记录8 小时内各剂量组排出 稀粪的小鼠只数。稀粪的判断标准为: 粪便排出呈软膏或流质状、无定 形, 滤纸上有明显的引湿斑。以排出稀便为质反应的阳性反应, 计算各 剂量组阳性反应的只数和反应率。按照半数反应量的原理, 反应率和剂 量的对数呈S 形曲线关系, 将反应率转换为概率单位, 则与对数剂量呈 直线关系, 按照Bl si s 法可计算出ED 50 vl]。本文采用D A s 1.0 软 件计算。
。
【12】
番泻叶能阻止大剂量消炎痛对胃粘膜的损伤, 可能是由于它能拮抗后者对胃粘膜环加氧酶( PG 合成酶) 的抑制作用, 而预先的消炎痛处理的大 鼠, 番泻叶对01 6NHC l所致胃粘膜损伤不具保 护作用, 可能由于环加氧酶已先被抑制。由于于 PG 的致泻作用对肠道也是一种保护作用, 因此 番泻叶通过剌激PG 合成对胃粘膜产生保护作用, 与其剌激PG 合成致泻作用是一致的
番泻叶:
临床研究证明, 番泻叶及其制剂可用于:治疗便秘【16】; 治疗急性胃、十 二指肠出血【17】; 番泻叶浸剂灌肠可用于腹部术后恢复; 治疗急性胰腺炎【18】; 治疗胆囊炎、胆石症【19】; 治疗急性菌痢【20】; 用于腹部X线摄片【21】和手术 前清洁肠道【22】。国外在番泻叶制剂的使用方法上有详细说明, 清洁肠道: 在英国, 成人单剂量口服总番泻苷按番泻苷B计算为1mg /kg, 约72mg; 在美 国, 按总番泻苷计算, 口服约大于158mg。治疗便秘: 在英国, 口服总番泻苷 按番泻苷B 计算, 成人口服单剂量为15-30mg, 6岁以上儿童, 剂量减半,2-6 岁, 剂量减1. 5倍。【14】
AQPs 表达异常可导致结肠对水的吸收减少和(或) 肠液分泌增加,这可能是以结肠为主要药理效应部位 的泻下药重要的效应分子之一【11】
番泻叶胃肠道作用
番泻叶是一种缓泻剂, 新近研究发现, 此药 不但可剌激结肠粘膜释放PG( 并认为这是致泻的 一个机理), 而且可使大鼠胃体、胃窦部的PG水 平明显增加
大黄、番泻叶泻 下作用对比研究
大黄、番泻叶功效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泻下通便
泻下作用对比
大黄泻下作用:
大黄具有泻下作用, 用于治疗大便燥结、热结便秘, 一般在用药 后6-19h 可排便。大黄致泻的主要成分为蒽醌类化合物, 其中以番 泻苷的作用最强, 游离型蒽醌泻下作用较弱。周氏等【9】 认为番泻 苷水解后生成大黄酸蒽酮有以下药理作用: 具有胆碱样作用, 可兴 奋肠道平滑肌上的M 受体, 使肠蠕动增加; 抑制肠细胞膜上Na+-K+ATP 酶, 阻碍Na+转运吸收, 使肠内渗透压增高, 保留大量水份, 促 进肠蠕动而排便。
泻下作用最强的番泻苷只有在小鼠大肠中被细菌 酶迅速转化为大黄酸蒽酮和大黄酸后才有泻下作用, 而番泻苷本身并无泻下作用。给小鼠服用氯霉素后, 大肠中细菌活性受到抑制,番泻苷A、C 的泻下作用 显著减弱,在结肠中蒽酮的含量也大为减少。
游离蒽醌类口服后,易在上消化道吸收,最终直 接到达大肠或通过血液分布到大肠的量极其有限,因 而不能表现出泻下作用。
泻下作用临床应用
大黄:
大黄作为泻下药不同于西药中的泻药,“泻下”功效不能局限于“导泻” 作用与西药泻药一般只用于治疗便秘不同,大黄在临床上除用于通便外,其 适应证相当广泛,可用于治疗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等急腹 症,上消化道出血、咯血、衄血等出血性疾病,急性扁桃体炎,急性黄疸型 肝炎,急性肺炎,肾功能衰竭,急性肠炎和菌痢,急性脑出血,高脂血症, 跌打损伤,烧烫伤等疾病,甚至广泛用于减肥产品中。【11】
2.多糖: 番泻叶多糖有抑菌、抗病毒等多 种生物活性。【2】
药理作用对比
大黄药理作用
(1)泻下作用 (3)治疗慢性肾衰 【3】 (5)止血、活血【5】 (7)防治肠源性肺损伤 【7】
番泻叶药理作用【2】
(1)泻下作用 (2)抗菌作用 (3)止血作用 (4)肌肉松弛与解痉
(2)抗菌作用 (4)利胆退黄、保肝作用【4】 (6)退热、抗炎作用【6】 (8)促智、抗衰老作用【8】
正常小鼠排便试验
取禁食不禁水12 小时体重相近的小鼠70 只( 腹泻者剔除), 雌雄各 1’.-, 随机分为七组,每组10 只。一组作为空白对照灌服10 % 的炭末 生理盐水混悬液, 其余六组分别灌服上述剂量的大黄水提物( 含炭末10 % ), 每只小鼠单独置于下面铺有滤纸的铁丝笼中, 连续观察8小时, 记 录小鼠排黑粪的时间、数量和总质量。
大黄、番泻叶化学成分对比
大黄主要成分:
大黄的主要成分为蒽醌衍生物, 含量约3% 5%, 大部分为葡萄糖结合苷, 游离苷元有大 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 素甲醚等。【1】
番泻叶主要成分:
1.蒽醌及其衍生物类: 二蒽酮类衍生物是 番泻叶中含量较高有效部分, 也是番泻叶泻 下、止血活性成分
番泻叶泻下作用:
番泻叶中含蒽醌衍化物,其泻下作用及刺激性较含蒽醌类之其他 泻药更强,因而泻下时可伴有腹痛。其有效成分主要为番泻苷A、B, 经胃、小肠吸收后,在肝中分解,分解产物经血行而兴奋骨盘神经节 以收缩大肠,引起腹泻。番泻叶作用较广泛而强烈,并认为用于急性 便秘比慢性者更适合。【10】
大黄的胃肠道作用
实验设计
(一)实验原理:
大黄用于治疗大便燥结、热结便秘。大黄泻下的有效成 分为蒽醌类、二蒽酮类及其苷类,其中以番泻苷作用最强, 番泻苷 A、B、C、D、E、F 作用强度相似,蒽醌苷元类泻下 作用较弱。其泻下机理是有效成分受肠道厌氧菌转化为苷元, 其胆碱样作用兴奋结肠平滑肌细胞电活动使肠收缩增加,并 抑制胞膜上的 Na+/K+-ATP 酶使肠道内透压及水分增加,产 生分节律收缩和容积性致泻作用,作用部在结肠中后部【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