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鱼肌肉氨基酸含量及组成的分析
鱼类肌肉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和转运研究

鱼类肌肉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和转运研究鱼类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十分重要的食品来源,其富含高品质的蛋白质和多种营养成分,是非常有益健康的食品。
作为蛋白质的主要组成部分,氨基酸的代谢和转运对于鱼类的营养质量和生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鱼类的肌肉组织、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以及运输通路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对其营养学价值和发展前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鱼类肌肉组织是蛋白质主要的来源,同时也是机体中最重要的蛋白质库。
在鱼类的肌肉组织中,蛋白质主要由肌纤维蛋白和肌球蛋白组成,而且肌纤维蛋白数量比肌球蛋白多。
肌球蛋白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在不同种类的鱼类中具有相似的氨基酸组成和序列。
而肌纤维蛋白具有更加多样的氨基酸组成和序列,这与其在不同的肌肉类型中的表达有关。
例如,快肌组织中肌纤维蛋白的含量较高,含有更多的XX氨基酸,在肌肉的疲劳和收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比之下,慢肌组织中肌纤维蛋白的含量较低,其XX氨基酸含量也不同,这与慢肌组织的功能有关,其主要是维持鱼类的基础代谢活动。
鱼类的氨基酸和蛋白质代谢是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进行的。
在这个过程中,氨基酸先经过转氨酶的催化,与α-酮酸形成相应的酰基化物。
这个过程是可逆的,可以根据氨基酸的相对浓度进行调节。
同时,这个过程还涉及到氨基酸的运输和转运。
从细胞角度来看,氨基酸和蛋白质在细胞膜上通过载体蛋白进行运输。
其中,载体蛋白被分为两个基本类型:靶向细胞表面和细胞内的载体蛋白;同时,这些载体蛋白也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氨基酸载体蛋白、肽载体蛋白和蛋白质载体蛋白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载体蛋白根据其在不同组织和细胞中的存在和表达而有所不同。
细胞内的氨基酸运输和代谢也是分为各种不同的通路和途径的。
其中,通过蛋白质降解产生的氨基酸可以进入肝细胞,被转化为尿素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此外,氨基酸还可以通过进入肝细胞进行氧化代谢,生成甘氨酸,进而转化为葡萄糖和脂肪酸等。
另外,适量的氨基酸也可以直接进入细胞质,作为新的蛋白质合成的前体,或作为能量来源进行利用。
饲料氨基酸平衡性的评价及应用(水产)

饲料氨基酸平衡度的评价及应用天津通威饲料有限公司肖伟平博士、副总经理鱼虾生长主要通过分解利用饲料的蛋白质从而合成自身体内的蛋白质,而生物体的运动和物质合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饲料能量物质和一部份蛋白质提供。
鱼类利用饲料中的蛋白质就是利用饲料适量的氨基酸,饲料不同种类的氨基酸与鱼体氨基酸组成和需求越接近,鱼类利用饲料氨基酸的效率就越高,也越有利于鱼体的生长,因此,探讨饲料氨基酸的合理组成即氨基酸平衡度对于饲料配制和原料选用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不同蛋白质饲料原料的必需氨基酸组成饲料氨基酸组成主要与蛋白质原料关系最密切,最常用的蛋白质原料主要有鱼粉、豆粕、棉粕、菜粕、花生粕、DDGS、玉米蛋白粉、大豆浓缩蛋白、虾壳粉、蚕蛹等,在进行鱼类饲料配制时,通过这些蛋白质饲料原料的适当配比,达到饲料氨基酸组成的适度平衡和饲料的最佳性价比,最终有利于鱼体的生长。
鱼体氨基酸分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是鱼体不能自身合成或合成不能满足自身需要的氨基酸,在进行饲料配制时,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是影响鱼体生长最主要的氨基酸,也是评定饲料氨基酸平衡主要的依据。
鱼类饲料的主要蛋白质原料的必需氨基酸组成如下表所示(表1)。
表1 主要蛋白质饲料的必需氨基酸组成饲料原料名称粗蛋白赖氨酸蛋氨酸蛋+胱精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结氨酸必需氨基酸秘鲁鱼粉65 4.43 1.45 2.21 3.41 1.97 0.78 1.57 2.61 4.41 2.39 2.94 26.51 豆粕44 2.15 0.52 1.30 2.66 1.46 0.68 0.91 1.72 2.58 1.39 1.57 16.19 花生粕48 1.00 0.31 0.81 3.68 0.72 0.45 0.62 1.35 1.41 0.84 0.92 11.58 菜籽粕38 1.16 0.47 1.48 1.77 0.91 0.43 0.72 0.79 1.78 0.91 1.18 11.00 棉籽粕40 1.31 0.32 1.27 4.10 0.99 0.44 0.38 1.09 1.83 1.26 1.57 14.10 小麦面筋78 1.51 1.21 2.92 2.92 2.07 0.70 1.61 4.12 5.43 3.32 3.82 26.35 血粉92 9.0 0.80 1.40 4.00 3.60 1.20 7.50 7.10 0.60 13.4 9.20 57.00 玉米蛋白60 0.85 1.18 2.38 2.60 1.04 0.98 0.69 1.30 1.88 1.29 1.72 14.33 玉米7.8 0.19 0.05 0.30 0.25 0.20 0.06 0.14 0.15 0.59 0.16 0.18 1.96 小麦13 0.29 0.18 0.49 0.55 0.19 0.15 0.23 0.53 0.76 0.23 0.43 3.54此表中未考虑氨基酸的消化率和非必需氨基酸的组成。
虹鳟亲鱼养殖与管理

鱼 = .: 56 1即参加繁殖的雄鱼 , 其总体重只需亲鱼总体重 的 l%即可 。为了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 , 5 使受精率在任何
情况下都能得到保证 , 故雌 、 亲鱼饲养 比例( 雄 重量 ) 可掌握在 1 : 73左右。
按上述计算结果 , 再根据采卵群体的平均体重和成熟率 , 即可确定所需 的饲养数。在亲鱼培育 良好 , 成熟率达 9 %的条件下 , 0 要实现年产卵 10万粒 , 0 就需饲养总重量为 70 g的亲鱼 , 0k 其中雌鱼 5 0 g雄鱼 10 g 5k , 5 k 。即体重为
量换算成每克氮 中含氨基酸毫克数 , F 与 AO评 分模 式和鸡蛋蛋 白模式 进行 比较 , 计算 出 A S C A 、 S和 E A 。计算 AI 列表 6 一龄哲罗鱼必需氨基酸 的氨基酸评分 A S除赖氨酸和苏氨酸外均小于 1化学评分 C , A , S除( 蛋氨酸 +胱 氨 酸) 均大于 05 这表示一龄哲罗鱼肌 肉必需 氨基酸组成相对 比较平衡 , 外, ., 且含量丰富。一龄哲罗鱼肌肉中赖氨 酸
的 A S和 c 均 为最高 , S s 提示对于 以谷物食品为主的膳食来说 , 以弥补谷物食 品中赖氨酸 的不足 , 可 还可 以提高人 体对蛋 白质的利用率 。
根据表 6 评分项 目A S和 c A s两个指标 综合分析 , 一龄哲罗鱼肌 肉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 +胱氨酸 , 二限 第 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 。必需氨基酸指数 ( A I为 7 .0 低于野生哲罗鱼 (28 )明显 高于 2龄山女鳟 f . ) E A ) 09 , 8.9 , 64 、 3 4 施 氏鲟( 88 ) 1龄 山女鳟(75 ) 5 .9 、 5 . 和大眼师鲈 (68 )表明氨基酸含量十分丰富 , 2 5 .1 , 是人们极好 的营养佳品。
鱼类的品质鉴别方法及应用

鱼类的品质鉴别方法及应用鱼类的品质鉴别对于鱼类加工和销售过程中非常重要。
合适的品质鉴别方法可以保证鱼类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同时也确保了消费者的健康。
本文将介绍鱼类品质鉴别的方法及其应用,并对每种方法进行详细讨论。
一、感官鉴别法感官鉴别法是最直观和常用的鉴别鱼类品质的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闻嗅、尝味等感官刺激,来判断鱼类的新鲜度和品质。
具体方法如下:1. 观察:鱼类的外观可以反映其新鲜度和品质。
新鲜的鱼类通常有明亮的眼睛,光泽的鳞片,紧密的鱼肉质地,没有划伤和变色。
2. 闻嗅:通过闻嗅鱼类的气味来判断其新鲜度。
新鲜的鱼类应该没有异味,如果有腥味则说明鱼类不新鲜。
3. 尝味:尝味可以通过嘴巴对鱼肉进行品尝,判断其鲜嫩度和口感。
新鲜的鱼类应该有鲜美的味道,肉质鲜嫩,没有异味。
感官鉴别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无需特殊设备和实验条件。
但是,这种方法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无法准确测量和分析鱼类的营养成分。
二、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通过分析鱼类的化学组成,来鉴别其品质。
常用的化学方法有:1. 氨基酸分析:氨基酸是鱼类肌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鱼类的氨基酸含量可以反映其新鲜度和品质。
新鲜鱼类的氨基酸含量较高,而质量较差的鱼类则氨基酸含量较低。
2. 挥发性盐基氮(VBN)分析:VBN是由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氮化合物,可以用于评价鱼类的新鲜度。
新鲜鱼类的VBN含量较低,而不新鲜的鱼类则VBN含量较高。
3. 水分含量分析:水分是鱼类肌肉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可以通过测量鱼类的水分含量来评价其新鲜度。
新鲜的鱼类水分含量较低,而变质的鱼类则水分含量较高。
化学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定量分析鱼类的化学成分,结果更加客观准确。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专业的实验设备和技术,不适用于实际的销售环境。
三、微生物测定法微生物测定法是通过测量鱼类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来鉴别其卫生状况和品质。
常用的微生物测定方法有:1. 总菌落计数(Total Plate Count, TPC):TPC是通过培养鱼类样品中的细菌并计数,来评估鱼类的微生物负荷。
鱼类肌肉必需氨基酸模式的聚类分析

定 的 共 同 性 ? 如 果 部 分 种 类 肌 肉 必 需 氨 基 酸 模
的 分析 结果 。 ຫໍສະໝຸດ 丝 氨酸 和酪 氨 酸含 量 与 真实 值 其
有 一定 差异 , 色氨 酸 只能 采用 其 他 方法 进行 专 项
叶 元 土 : 州 大 学 医学 部 基 础 医 学 与 生 物 科 学 学 院 苏 理 学硕 士 , 授 。 教 蔡 春 芳 : 位 同 第一 作 者 。 单
公 开 发 表 的 有 关 鱼类 肌 肉 营养 分 析 主 要 是 氨 基
养 价 值 的设 置 最为关 键 的是 1 必需 氨 基 酸模 O种 式 与 养殖 鱼 类 所 需 要 的必 需 氨 基 酸模 式 的接 近
程 度 , 就是 营养学 上 所讲 的必需 氨 基酸 的平衡 这
酸 组 成 的 资料 , 行 了初 步 的 整 理 和分 析 , 到 进 得 了一些有 一定 参考 价值 的资料 。本 文提 供 的是采
组 成 的论 文 资料 , 进行 了整理 。
共 有 10个 鱼 类 肌 肉氨 基 酸 组 成 的资 料 样 3
本 , 中所 列 的 必 需 氨基 酸 只有 9种 , 表 缺少 色 氨
酸 的数据 。鱼体 肌 肉氨基 酸 的分析方 法一 般是采
用 盐 酸 水解 法 , 过氨 基 酸 自动分 析 仪进 行 定 量 经
测定 , 本 用 酸水 解后 , 样 色氨 酸全 部 被分 解破 坏 , 谷 氨酰 胺 和 门冬 酰胺 的 氨基 被水 解 , 分含 羟 基 部 氨 基 酸 ( 氨 酸 和 酪 氨酸 ) 破 坏 , 丝 被 因此 , 能 得 只
到 组 成 蛋 白质 的 : 2 0种 氨 基 酸 中 的 1 7种 氨 基 酸
麦溪鲤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麦溪鲤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作者:王少冰,洪孝友,朱新平,等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2013年第15期王少冰,洪孝友,朱新平,潘德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亚热带水产种质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80)摘要:利用常规肌肉营养检测方法测定了麦溪鲤肌肉营养成分。
结果表明,麦溪鲤肌肉中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6.50%、14.81%、6.85%、1.11%。
麦溪鲤肌肉中检测出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占鲜样重的13.05%,其中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总量为5.09%,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EAA/TAA)比例为38.31%。
根据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麦溪鲤肌肉限制性氨基酸为甲硫氨酸+半胱氨酸。
麦溪鲤肌肉共检测出脂肪酸25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SFA/UFA)含量比为0.64:1,富含的十六碳酸(C16∶0)和油酸甲酯(C18∶1n9c)占到全部脂肪酸含量的70%以上。
关键词:麦溪鲤;肌肉;营养成分中图分类号:S965.2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5-3609-03收稿日期:2012-12-11作者简介:王少冰(1958-),女,广东广州人,助理实验师,主要从事水质分析和重金属检测等研究,(电话)020-81616509(电子信箱)hongxiaoyou1216@163.com;通讯作者,朱新平,(电话)020-81616509(电子信箱)zhuxinping_1964@yahoo.com.cn。
麦溪鲤产于广东省高要市大湾镇的麦溪和麦塘池塘,故名麦溪鲤,又有“鱼中之王”的称号。
其头细嘴小,背脊凸隆,鱼身柔软,肉质嫩滑,两侧隐约见金线,脂肪丰富,味道鲜美。
鱼类蛋白质的价值极高,有关鲤鱼营养成分分析已有报道[1,2],本研究对麦溪鲤肌肉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旨在全面了解麦溪鲤特征,为其推广提供参考。
淡水鲑鱼的肌肉组织结构和生物化学指标

淡水鲑鱼的肌肉组织结构和生物化学指标淡水鲑鱼,又被称为三文鱼,属于鲑科。
它们是一种高度受欢迎的食用鱼类,因其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而受到全球各地的食客青睐。
淡水鲑鱼肌肉的结构和生物化学指标对其品质和营养价值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淡水鲑鱼的肌肉组织结构和生物化学指标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淡水鲑鱼的肌肉组织结构是其品质评估的重要因素之一。
鲑鱼的肌肉主要由肌纤维构成。
每个肌纤维又由许多肌节组成,肌节由一系列肌原纤维组成。
每个肌原纤维则包含许多肌纤维蛋白,如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
这些肌纤维蛋白相互交错排列,形成肌纤维。
肌纤维的收缩和放松带动了淡水鲑鱼肌肉的运动。
除了肌肉纤维本身,肌肉细胞周围的胶原纤维和脂肪组织也对淡水鲑鱼肌肉的结构和质地起着重要作用。
胶原纤维的存在可以增加肌肉的弹性和储存水分的能力。
而脂肪组织则能够影响鱼肉的油脂含量和口感。
其次,淡水鲑鱼的生物化学指标是评估其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据之一。
淡水鲑鱼富含高质量的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Omega-3脂肪酸。
这些脂肪酸对人体有益,被认为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改善大脑功能,并有助于免疫力的提升。
此外,淡水鲑鱼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包括维生素D、维生素B12、钙和锌等。
对于淡水鲑鱼的生物化学指标,重要的评估指标包括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灰分含量和水分含量。
脂肪含量是影响鱼肉口感和储存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蛋白质含量是鱼肉的主要营养组分,其含量高低直接影响到鱼肉的营养价值。
灰分含量主要由无机盐类组成,可以用来评估鱼肉的矿物质含量。
水分含量则是评估鱼肉保存性和新鲜度的重要因素。
此外,淡水鲑鱼的生物化学指标还包括氨基酸组成和肌肉酶活性。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其组成和含量可以对鲑鱼肉的品质进行评估。
肌肉酶活性则是指肌肉中各种酶的活性水平,它可以反映出鱼肉的新鲜度和质地。
为了保障淡水鲑鱼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对其肌肉组织结构和生物化学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大西洋鲑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大西洋鲑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作者:满庆利曹永芬杨质楠刁海生来源:《河北渔业》2014年第01期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4.01.003摘要:利用常规方法测定大西洋鲑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检测。
结果表明:大西洋鲑肌肉鲜样中水分含量为73.62%,粗蛋白含量为19.40%,粗脂肪含量为4.52%,灰分含量为1.93%,,无氮浸出物含量为0.53%。
大西洋鲑肌肉(干样)蛋白质中含有氨基酸16种,氨基酸总量为73.69%,必需氨基酸7种,必需氨基酸总量为31.40%,鲜味氨基酸4种,鲜味氨基酸总量为30.29%,蛋白质,鲜美程度优于草鱼、白甲鱼和鳙鱼,略低于鳜鱼和黄鳝,是一种具有较高开发养殖价值的水产优良品种。
关键词:大西洋鲑;肌肉;营养成分前言大西洋鲑(Salmon salar)属鲑科(Salmonid)鲑属(trout)的冷水性鱼类,分洄游型和陆封型,主要分布在加拿大、挪威、日本和美国等高纬度地区的冷水鱼类,是世界著名的淡水鱼类之一,也是一种世界性的养殖鱼类,目前已经成为世界水产品中贸易量最大的一个群体。
野生的大西洋鲑资源非常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世界市场的要求,因此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大西洋鲑的养殖热潮,自从20世纪60年代挪威人海水网箱试验并成功后,40年来,海水网箱养殖大西洋鲑得到迅猛发展,截止到1999年底,养殖产量已达7 815万t。
由于价格优势,市场开发潜力大,具有突出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我国对大西洋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养殖、生态等方面。
夏重志[1]、陆九韶[2]等对大西洋鲑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曹红梅[3]、赵树波[4]等对大西洋鲑的疾病进行了研究,刘澧津[5]等对大西洋鲑育种进行了研究。
迄今为止,对养殖大西洋鲑营养价值的研究尚不全面。
本实验对大西洋鲑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评价,以期为大西洋鲑资源的开发利用、营养需要研究以及人工饲料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on Cnr DssP v tn Cn lSa i 320, a Sa i et f ia rei a ot , on 1 0 Ci ) xg e o e e no n r e d r h xg 0 o h n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巧 卷增刊 , 0 年 1 月 第 23 1 0
J r l hig vs oSic ad hog o aoZea Uirt f n n Tcno u f n nei c e e ly n j y e
V l1 S , 20 o. O N 5 - 0 3
助鱼肌肉氨基酸含量及组成的分析
20一 .% ( = ) Te iu dei l i s 2 g Te h is p , cre ri l . 33 n 6, h mn m cn it . k/. mt d i l a u ta eae im e tg i00 g h eo s e c a n lb . t m m d
表 2 妒 鱼 肌 肉 中必 需 氨 基 醉织 成 f f例
9D -
组 成比
赖氨酸
异亮氨酸
精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
亮氨酸
领氨酸
蛋氨酸
组氨酸
3 9 3 .6 3 8 0 . 31 .
9 6 2.7 1 19 .6
人手提式灭菌锅中1 9 1C 5 灭菌1 , 后再次放人离心机中离心, h取出 取上层清液, 4 l 用。 5 r m的水相滤膜过滤
后待用。
1 . 氨基酸组成分析 美国瓦里安 P sr 0 .3 3 rt2 高效液相色谱仪和 PR氨基酸柱后衍生系统( BT84- oa 3 C G /l26
收稿 日期 : 03 0 一 5 20 一 9 2 作者简介 郑重莺(96 17- )女 , , , 硕士 浙江人 , 从事水产品质量监测工作
万方数据
增
刊
王若燕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脱氢乙酸含量的研究
27 方法的适用性检测 . 检侧了不同品牌的腐乳、 、 酱油 什锦酱菜样品共 I 份, I 其中9 份为未检测, 2 有 份检测有脱氢乙酸, 浓度
分别为。 4 g . gk。与国 . gk和。 5 g 0 / 0 / 标法气相色谱法结果一致。
是呈味氨基酸[ 6 肌肉中以 51 - 上四种氨基酸含量即占妒鱼肌肉氨基酸含量相对来说也较高, 因此妒鱼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氨基酸种类 天冬 氨酸 苏氨酸 丝氨酸 谷氨酸
脯氨酸
表 1 鱼体中肌肉氨基酸含量
A s at A w t d dt tg 州m ct ai ir oe. r a i , ao , sm l ii bt c: e m h f e cn dh aec d e rd A e etco f ri t a p s r n eo o ei e r i c s t f x tn i tn h p t r l t e e n jt ia m nl PC u n s a t wl Te i pa imx romt nl am n m e e n i os Cs L c m ad re e. mbe s s te e aoad oi a- c d D a i t H o l n e a d h o l h e iu f h p n m u c et 1:8 = ) U dt t iape w h a . a r e vrws 0 一 65 w h o te 28, 69 . V e o s ld 20 Te a r o y 9 .% 9.% i RD a ( p H . ec r p i i 9 m h v g e e a 2 t e c ,t S f
2 1 .0 14 .4
3 结
论
从本文的结果看, 在妒鱼的氨基酸组成中, 呈味氨基酸含量高( 如天冬氨酸、 谷氨酸等) 占氨基酸重量的
4.%, 2 5 因此妒鱼的确是一种味道鲜美. 营养价值丰富的名贵经济鱼类, 是一种值得大力发展的养殖鱼类
现有的人工养殖配合饲料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满足实际饲料的需要, 但是还是在必需氨基酸组成模式上存在 着一些问题 , 如何改进人工配合饲料的成分, 使其能充分满足妒鱼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 ; 通过饲料中氨基酸 的互补得出理想氨基酸蛋白质模式是我们以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 下转第9 9页)
参考文献 :
仁一 杨惠芬 . 1 食品卫生理化检验标准手册「 I 北京 : M. 中国标准出版社, 9. 1 2 1 73 - 9 6 3 6
[〕 陈启荣 . 2 食品添加剂化学【 杭州市食品工业协会 杭州市食品研究所 联合出版, 9. 6 1 幻. 1 01 - 9 3 3 8
Suy dt mi t n dhdoct ai i fo wt H L td o e r n i o eyraec d od h C f e a o f i c n i P
郑重莺‘ , 斌2 郑
(. l 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浙江 杭州 301: 浙江海洋水产研究所, 1 22 0 浙江 舟山 360) 11 0 摘 要: 用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谙技术咧定护鱼肌肉氛基睦的含圣, 分析了其羲基酸的种类及比例, 并时它的营养
成分进行 了评价 。结果表 明 妒鱼肌 肉中氮基 酸总量 比例 为 138 , 中呈味 氛基 酸含 蚤 高达氛 基 酸总 k的 0% 其
K y r : C dhd aec df d s H L ;eyr ct ai; o ew d P o o i c o
( 上接 第 7 4页) 参考文献 : [1 1 .洪惠馨, 林利民, 陈学豪, . 等 梦鱼人工配合饲料中脂肪的适宜含量研究〔3 集美大学学报, 9,() 1 4. J. 1 942: 一 3 9 4 [ 张 本, 2 陈国华. 四种石斑鱼氨基酸组成的研究[]水产学报, 9,: 1 1 . J 1 661 一 1 9 1 9 [j 清木隆子 . 3 六种天然鱼与养殖鱼的成分比较〔 日 J 本水产学会志, 9, 0 ) 2 一94 ] 1170 : 7 1 9 5 1 9 3
养后, 对鱼体肌肉中种类和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 目的在于能揭示妒鱼鱼体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模式、 妒 鱼对氨基酸的需求及平衡问题, 为进一步开展妒鱼配合饲料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促进妒鱼人 以 工养殖生产的发展。
I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 .
实验用鱼直接从养殖户手中购得, 饲养在浙江海洋水产研究所西轩育苗养殖基地室内水泥池中。平均 每条1 g 0 左右, 1 条。 0 共 0 0
1 h 2 M re hrs er I t toZeag v c, huhn 60 , n ) . i F ee Rs c n i e h i P i e Z osa 3 10 C ia an i i e a h t f jn r n s su o
[] 张显鹃 牙奸稚鱼对蛋白质 、 4 脂肪及碳水化合物营养需求的研究工〕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J. 第三届世界华人鱼虾营养研讨
会论文集) 1 ,(up u) 1 ,987Sp Ag : 一 0. 9 l 9 8 3 [_ 段青a, 5 钟惠英, 斯列刚, . 等 网箱养殖大黄鱼与天然大黄鱼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 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1, () 5 j 21 1 2 : 00 9 1 2
4 5 . 2. %
关键词; ; 妒鱼 氮基酸; 高效液相色 语
中图分类号:68 05 文献标识号 A 女童偏昙 " 7 _ 78 20 ) 0 7 - 1 1 89 103 S - 3 2 F O 0 0
妒鱼(aobx nu 俗称花妒, lr joc ) Lea a a is t p 在我国沿海水域皆有分布。 其肉质细嫩, 味道鲜美, 具有药用价 值, 已经成为名贵经济鱼类之 一 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近几年来, , 人工养殖妒鱼蓬勃发展, 但是迄今为止较 为完整的有关妒鱼肌肉中氨基酸含量分析的资料尚 未见报道。本文对 1 条1 g 0 0 左右的妒鱼进行驯化饲 0 0
万方数据
、一 一
20 ) 00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弟
卷 i
2 结果与讨论
21 鱼体肌肉氨基酸组成 .
已经发表的研究报告二 4 ,7 - 普遍认为分析鱼体肌肉的氨基酸组成非常重要, 1 从表 我们可以看出妒鱼肌
肉中A基酸的种类和含量大小。 -
在妒鱼的肌肉共检出 1 种氨基酸( 7 其中色氨酸在酸水解过程中已被破坏, 经脯氨酸在鱼体内含量底于 检测线, 故检测不出) 。由表 1 可以看出, 在妒鱼的肌肉中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含量远远大于其他的氨基酸 含量, 而这两种氨基酸为呈鲜味的特征性氨基酸, 它们的高含量决定了妒鱼肌肉的鲜美。甘氨酸和内氨馥也
0 2 9 09 门
甘氨酸
丙 氨酸 半既氨酸
撷氨酸 蛋 氨酸 亮 氨酸
总 量 必需 氨基 酸总里 呈 味 氨基 酸总量
鲜 味 氨基 酸总量
1 t 5 r i 59 6 5. 6 5 4. 3 0
22 必需氮基酸组成比例 . 由于色氨酸数据的缺乏, 我们以9 种必需氨基酸来分析其组成模式, 以含量最低的组氨酸含量作分母, 其它氨基酸含量作分子, 9 求得 种必需氨基酸间的比值。比值的大小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它们的组成关系, 见 表2 。每个生物种类普遍存在的必需氨基酸组成比例通常被称之为必需氨基酸组成模式或比例模式。必需 氨基酸组成模式的研究在鱼类营养学和人工配合饲料配方设计上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可根据此必需氨基酸 的组成比例关系, 对现有的妒鱼饲料进行深人研究。
12 样品处理
将妒鱼喂饱后, 每隔四小时取样分析, 共取样六次。养殖鱼类鱼体肌肉的采集是活鱼上岸后用针刺大脑
的 方法立即 处死, 用纱布 抹干体表水 均匀 分, 取鱼体两侧轴上肌和轴下肌1 少j 0 , 0 用组织捣碎机捣碎鱼肉,
以测定它们的氨基酸含量。 13 分析测定法 .
. 1 1 . 肌肉中 3 氨基酸含量测定的前处理方法 样品的前处理采用盐酸水解法: 将样品用粉碎机粉碎后, 放 入试管, 加人6 l 的优级纯盐酸, m/ oL 经超声和抽真空后封口, 1 9烘箱内水解 2 h放人蒸发皿蒸干, 于 10 0 4 , 移 入容量瓶定容过滤, 最后上机分析: 1 . 游离 .2 3 氛基酸含量测定的前处理方法 将血液样品 解冻后在高速离心机中离心 巧mn取上层清液放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