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
十三五能源规划

十三五能源规划一、背景介绍能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十三五能源规划是指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制定的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期间(2016年至2020年)的能源发展规划。
该规划旨在提高能源供给质量和效率,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促进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根据国家发展需求,十三五能源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能源供需平衡、结构优化、安全保障和绿色低碳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费强度、提高能源供给结构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2. 原则:制定十三五能源规划的原则包括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市场化运作、法治化管理、创新驱动和绿色低碳。
三、主要内容1. 能源供给侧结构改革:通过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快清洁能源发展,提高能源供给结构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具体措施包括:加大煤炭行业去产能力度,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加强天然气和油气管网建设,提高天然气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
2. 能源消费侧结构调整:通过推进能源消费侧结构调整,提高能源消费效率,降低能源消费强度。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能源管理,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能源消费方式转型,鼓励发展清洁能源消费,减少高耗能和高污染产业。
3. 能源安全保障:加强能源安全保障,提高能源供应能力和应急能力。
具体措施包括:建设和完善能源基础设施,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加强能源储备和调配能力,确保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加强能源信息监测和预警能力,及时应对能源市场波动。
4. 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减少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能源环境政策法规制定和实施,促进能源与环境的协同发展;加强能源技术创新,推动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鼓励低碳生活方式,提倡节能减排意识。
四、实施路径和政策措施1. 实施路径:制定十三五能源规划的实施路径包括完善能源管理体制、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推动市场化改革、加强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等方面。
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发布 提出建设现代能源体系

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发布提出建设现代能源体系2016年03月18日09:54 来源:人民网-能源频道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3月17日新华社授权全文播发。
《十三五规划纲要》在第三十章建设现代能源体系中指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着力推动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同时,提出“十三五”期间能源领域八大重点工程。
未来五年,中国能源行业发展的风向标都在这里。
第六章第一节推动战略前沿领域创新突破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核心技术第十三章第二节推进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放开电力、石油、天然气、交通运输、电信等领域竞争性环节价格。
理顺医疗服务价格。
完善水价形成机制。
完善居民阶梯电价,全面推行居民阶梯水价、气价。
健全物价补贴联动机制。
建立健全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政府投入与价格调整相协调机制。
规范定价程序,加强成本监审,推进成本公开。
第十三章第三节维护公平竞争严格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能源消耗、环境损害的强制性标准,建立健全市场主体行为规则和监管办法。
第二十二章第五节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实现市场出清。
建立以工艺、技术、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为约束条件的推进机制,强化行业规范和准入管理,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盘活资产,加快钢铁、煤炭等行业过剩产能退出,分类有序、积极稳妥处置退出企业,妥善做好人员安置等工作。
第二十二章第六节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完善国际国内能源价格联动和煤电价格联动机制,降低企业能源成本。
第二十三章第一节提升新兴产业支撑作用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绿色低碳、高端装备与材料、数字创意等领域的产业发展壮大。
国家能源十三五规划解读

一、实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目前,我国能源战略从保供给为主,开始向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转变。这意味着敞开式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将受到控制,控制手段可以采取行政强制措施,也可以通过提高能源价格、减少补贴来实现。
四、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仍将得到大力发展
在非化石能源占比20%的目标下,能源生产和消费“飘绿”进程预计加快。
根据相关规划信息,2020年力争常规水电装机达到亿千瓦左右。2020年前重点开发雅砻江、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等河流,2020年后重点开发怒江和雅鲁藏布江。
按照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重、集中送出与就地消纳相结合的原则,2020年,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分别达到2亿和1亿千瓦以上。风电价格与煤电上网电价相当,光伏发电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
除此之外,现代煤化工是煤炭清洁利用的方式之一,由此实现煤炭由燃料到原料的过渡。受环境保护、水资源约束等限制,国家在煤化工产业发展上始终保持谨慎态度,再者受现代煤化工技术所限,煤化工商业化和大规模发展预计短期内不会出现,作为战略补充和技术储备,仍然以稳健的项目示范为主。
1/2
1
2
下一页
尾页>与“十三五规划”有关的1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2西安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3十三五规划纲要:能源部分4京津冀十三五规划全文5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明确10方面重点任务6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全文72017年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8十三五规划的10个目标解读9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理念是什么10十三五规划的五大发展理念是什么11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理念12五大发展理念的“十三五”规划新征程分享到:
能源十三五规划

能源十三五规划能源十三五规划是指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6年发布的关于能源发展的政策文件。
该规划提出了在2016年到2020年期间,中国能源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以下是能源十三五规划的主要内容:一、能源发展目标:1. 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使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更加合理,降低能源消费强度。
2. 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的环境友好性,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3. 加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提高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对进口能源的依赖程度。
二、主要任务:1. 推进能源生产方式的转变。
加快传统能源替代和清洁能源发展,加大新能源、核能、天然气等领域的投资力度,提高清洁能源比重。
2. 加强能源供应和消费体系建设。
完善电力、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供应链,提高供应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加快建设新型能源综合利用厂、智能电网等能源基础设施。
3. 提高能源技术创新能力。
加强技术研发和示范,推进能源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培育和发展能源技术创新企业,加强人才培养。
4. 加强能源监管和政策支持。
加大对能源领域的监管力度,推进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能源安全保障体系,提供政策和财政支持。
三、政策措施:1. 加大对清洁能源的资金支持。
加大清洁能源发电补贴,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清洁能源项目,提高清洁能源的经济竞争力。
2. 提高能源资源的价格。
逐步取消能源价格补贴,建立健全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提高能源资源的市场化程度。
3. 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
促进电力市场交易的规范化和透明化,加强电力市场监管,提高市场参与者的竞争能力。
4. 完善能源环境管理制度。
加强对能源环境的监管和治理,改善能源消费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总之,能源十三五规划旨在推动中国能源发展向清洁、高效、可持续的方向转变,实现能源供给的安全和可靠,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加强能源技术创新、改革能源市场、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等手段,能源十三五规划为实现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设定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能源“十三五”发展规划

能源“十三五”发展规划一、引言能源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制定了能源“十三五”发展规划。
本文将介绍该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二、主要内容1. 能源结构调整: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尤其是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同时,逐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2. 能源节约和效率提升:通过推行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措施,降低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加强对能源利用的监管和管理,促进能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3. 电力发展: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对电力领域的投资,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推动电力市场的改革,鼓励竞争,提高电力供应的质量和效益。
4. 新能源汽车推广:为了减少对传统石油资源的依赖和改善环境质量,我国将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
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创新,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
三、发展目标根据能源“十三五”发展规划,我国在未来五年的发展中将追求以下目标:1. 提高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2. 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和环保性。
3. 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4. 推动能源产业的创新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
5. 构建现代化能源体系,满足人民对能源的多元化需求。
四、结论能源“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实施将为我国能源领域带来重要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应积极响应和支持该规划,努力实现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十三五能源规划

十三五能源规划一、背景介绍十三五能源规划是指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关于未来五年能源发展的规划。
该规划旨在指导中国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1. 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协调发展,提高能源供应保障能力。
2. 优化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比重,降低煤炭消费比重。
3. 加强能源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减少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5. 实施能源政策和市场改革,促进能源行业健康发展。
三、能源结构调整1. 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到2022年,清洁能源(包括水电、风电、太阳能、核能等)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20%以上。
2. 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到2022年,煤炭消费比重降至58%以下,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发展天然气和油气资源:加大天然气和油气资源的开辟力度,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四、能源供应保障1. 保障能源供应:加强能源生产和供应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能源供应保障能力。
2. 稳定煤炭供应:加强煤炭生产和运输,确保煤炭供应的稳定性。
3. 提高油气资源储备:增加油气资源的储备量,提高应对突发能源供应紧张的能力。
五、能源利用效率提升1. 加强能源技术创新:加大对能源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加强对高效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工业、建造、交通等领域的能源利用效率。
3. 加强能源管理: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加强对能源消耗的监测和控制。
六、能源绿色低碳发展1. 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加大对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辟和利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2. 加强环境保护:加大对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的管理力度,减少大气污染和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3. 推广低碳生活方式: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七、能源政策和市场改革1. 完善能源政策体系:制定和完善能源政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发改委、能源局印发《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doc

发改委、能源局印发《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年能源发展主要目标是:——能源消费总量。
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 亿吨标准煤以内,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1亿吨以内。
全社会用电量预期为6.8~7.2万亿千瓦时。
——能源安全保障。
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增强能源安全战略保障能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能源清洁替代水平。
——能源供应能力。
保持能源供应稳步增长,国内一次能源生产量约40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39亿吨,原油2亿吨,天然气2200亿立方米,非化石能源7.5亿吨标准煤。
发电装机20亿千瓦左右。
——能源消费结构。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以上,天然气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0%,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58%以下。
发电用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到55%以上。
——能源系统效率。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 年下降15%,煤电平均供电煤耗下降到每千瓦时310克标准煤以下,电网线损率控制在6.5%以内。
——能源环保低碳。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
能源行业环保水平显著提高,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显著降低,具备改造条件的煤电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
——能源普遍服务。
能源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实现基本用能服务便利化,城乡居民人均生活用电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频道编辑推荐:金融行业含金量高的五大资格证书证券公司另类投资子公司管理规范全文证券公司私募投资基金子公司管理规范《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发布证券投资顾问和证券分析师注册登记程序及要求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考试时间备考辅导证券从业考试题库。
十三五能源规划

十三五能源规划十三五能源规划是指中国政府在2016年制定的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中关于能源领域的规划。
该规划旨在推动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结构性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一、背景介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能源需求的大幅增长,对能源资源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为了应对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挑战,中国政府制定了十三五能源规划。
二、总体目标根据十三五能源规划,中国在2020年前将实现以下目标:1. 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
2.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
3. 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较2005年下降60%以上。
4. 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能源消费强度下降15%以上。
三、能源结构调整1. 加快清洁能源发展: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和水能等清洁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2. 优化煤炭消费结构:推动煤炭消费从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领域向高效清洁利用转变,鼓励煤炭行业进行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
3. 发展天然气和油气资源:加大天然气和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力度,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4. 促进能源互联互通:加强与国际能源市场的合作,推动能源互联互通,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能源技术创新1. 推动能源技术创新:加大对清洁能源技术和高效能源利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能源技术水平。
2. 加强能源智能化建设:推动能源系统智能化建设,提高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智能化水平,实现能源的高效管理和优化配置。
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加强环境保护: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绿色化,减少环境污染物排放,提高环境质量。
2. 推动可持续发展:注重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六、政策措施1. 完善能源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能源法律法规,加强对能源行业的监管和管理。
2.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清洁能源发展,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言近年来,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我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力提升能源供给保障能力,着力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推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应用,加快实施能源行业节能减排,逐步形成适应无锡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圆满完成“十二五”期间的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无锡市经济转型发展、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的关键期,是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绿色惠民的深化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
根据《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江苏省《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5-2020年)》《江苏省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方案》《江苏省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目标责任管理实施方案》等,编制《无锡市“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
本规划所涉及的范围为无锡市所辖全部行政区域,包括江阴、宜兴2个下辖县级市和梁溪、锡山、惠山、滨湖、新吴5个市辖区域,总面积4627平方公里。
本规划基准年为2015年,规划期为2016年至2020年。
第一章发展基础第一节发展现状我市地处苏南用能负荷中心,下辖江阴、宜兴两个县级市,能源资源较为贫乏,能源供需矛盾突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主要依赖外地调入,可再生能源仅太阳能具备较大规模利用条件。
“十二五”以来,无锡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提升能源供给的保障能力,持续推进能耗结构的优化调整,加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形成了适应无锡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
一、能源供应平稳有序电力供应安全可靠。
“十二五”末,以大电厂和500千伏变电站为依托,全市电网已形成220千伏输电网和变电站为骨干,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为支撑的网架结构,供受电能力全面增强。
电厂统调机组总装机容量为565万千瓦,非统调机组83.8261万千瓦。
江苏国信协联燃机热电联产工程和无锡蓝天热电联产项目均已投产运营,清洁能源占比逐步提升,供应能力持续加强。
煤炭储运能力不断加强。
“十二五”末,煤炭供应能力已达到3100万吨左右,全市不断加强本地区煤炭资源中转储备能力建设,有效保障全市煤炭供应。
油品总量稳中有升。
“十二五”以来,全市按照部、省成品油管理工作的统一部署要求,加强成品油市场监管,成品油市场消费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速保持在2-5%之间。
天然气稳定供应。
管道天然气和LNG同步发展,目前全市拥有两家管道输气单位,分别为中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及江苏省天然气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气源来自新疆(西气)和四川(川气)。
2015年,“西气”供气规模为5.1亿Nm3/a,“川气”供气规模为1.9亿Nm3/a。
当管输气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时,以LNG作为补充气源。
2012年底,如东LNG正式投运,更加保障我市天然气市场的稳定供应。
二、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按照“供需并重、内外兼顾”的基本思路,着力推进生产结构、消费结构、区外受电同步优化。
2015年全市一次能源生产量489万吨标准煤,其中非化石能源28.75万吨标准煤,占5.55%,比2010年提高1.54个百分点。
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3800万吨标准煤,“十二五”期间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6.7%。
其中原煤消费量2278万吨,比2010年减少400万吨。
从规模工业耗能结构看,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综合能源消费量(当量值)为2354.08万吨标准煤,2015年达到2322.63万吨标准煤,其中七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从2010年的1858.90万吨标准煤到2015年1786.57万吨标准煤,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的比例从79%降到76.9%,七大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仍然占据着工业能耗主体地位,但2015年综合能耗已呈现下降趋势。
从七大高耗能行业耗能占比看,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耗能占比均呈下降趋势,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耗能占比降幅较大。
图1-1 “十二五”期间全部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及七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图数据来源:无锡市统计局。
2010年:2015年:图1-2 2010年和2015年七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比分析图三、节能减排取得实效“十二五”期间,全市万元GDP能源消耗量由2010年的0.612吨标煤下降到2015年的0.444吨标煤,五年累计下降27.45%,能耗数值苏南最低,下降幅度苏南第一。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从2010年的0.90下降到2015年的0.74,累计降幅达27.6%。
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有序推进,关停企业823家(其中小化工279家),整改企业852家,淘汰落后产能水泥757万吨、印染24460万米、化纤10万吨、皮革30万标张、造纸19.5万吨、钢铁28万吨、蓄电池106万千伏安时、铸造20万吨;化解钢铁产能337万吨、水泥产能71万吨。
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提前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新建建筑节能面积累计10646.14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累计达2956.61万平方米,节能量累计105.02万吨标准煤。
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28%,较“十一五”期末提高了3个百分点,市区内公交站台500米覆盖率达到99.27%,公交盲区进一步消除,全面使用国Ⅴ车用汽油。
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较2010年累计削减27.26%、25.25%、32.32%和31.56%,全面超额完成“十二五”削减任务。
四、新能源稳步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市新能源产业总体呈平稳发展态势。
其中,风电产业发展最快,光伏产业发展较为平稳,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也正在积极推进。
其中,风电产业已基本形成风电成套机组、风电特钢、轮毂、塔座、主轴、塔筒、法兰、齿轴、轴承座、变桨轴承、机舱罩、特种涂料等关键零部件相互配套发展的风电装备产业格局,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风电产业链。
“十二五”末,全市光伏装机容量达到 134.91兆瓦。
无锡益多环保热电有限公司、无锡惠联垃圾热电有限公司、光大环保能源(江阴)有限公司、光大环保能源(宜兴)有限公司等四家垃圾发电厂日处理垃圾约3702吨,年发电量约39457.66万千瓦时。
第二节存在问题在全面总结“十二五”成就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市能源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困难和矛盾,需要在“十三五”期间逐步解决。
一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刚性需求依然存在。
“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控风险”各项措施逐步落实,全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用能比重和品质要求都将提高,保供仍然是能源改革发展的基本任务和首要任务。
二是资源对外依存加剧,短缺风险依然存在。
虽然太阳能开发利用步伐加快,走在全国前列,但电量占比小,替代能力弱。
煤炭、原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主要依赖外地调入,加之储备能力较为薄弱,导致长期保供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三是环境约束继续凸显,绿色发展势在必行。
大气、水污染防治行动相继实施,能源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不断提高,要求全市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逐步扩大天然气利用,优化利用区外来电,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加快能源绿色发展进程。
四是产业结构依然偏重,提升效能势在必行。
虽然2015年三产占比超过二产,但二产内部重化工业比重仍较大。
虽然能耗强度低于江苏省及全国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倒逼产业转型,持续提高能效,是我市确保能源安全的根本途径。
五是体制约束有待破解,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能源行业行政垄断、自然垄断、竞争性垄断和无序竞争现象并存,电价、气价、热价定价机制亟待完善。
虽然当前国内煤价持续低位、国际油气价格大幅下滑,但因改革相对滞后,导致天然气利用受堵,供热价格倒挂,制约集中式热电联产发展,影响分散小锅炉整治。
深化改革,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成为能源发展的重大课题。
第三节面临形势一、发展形势(一)能源转型发展符合国家能源三步走战略的总体要求展望未来,我国2050年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对能源的需求还将显著增加。
但是,如继续当前的能源发展方式,化石能源供给缺口逐步增大。
要破解能源资源约束,唯有大力推动以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大幅度提高能源效率为核心的能源转型,以更为高效的能源开发和利用方式、更少的能源需求总量以及更有竞争力与经济效益的新兴能源产业来保障“三步走”战略目标实现。
能源转型发展符合国家能源三步走战略的总体要求。
(二)能源转型发展是无锡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这是党中央对中国发展目标提出的新要求。
无锡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必须加快实施能源转型发展,从根本上改变高强度利用化石能源的状况,才能够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适应人们生产生活要求的同时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三)能源转型发展是适应供给侧改革的重大举措新常态下能源发展面临传统能源产能过剩、可再生能源发展瓶颈制约、能源系统整体运行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能源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
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能源发展方式要从粗放式发展向提质增效转变,能源工作方式要从审批项目为主向推进改革和技术创新转变。
创新能源发展体制机制,化解过剩产能,推进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提高能源系统整体运行效率,促进无锡市能源转型发展,是无锡市适应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
二、发展机遇(一)“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能源发展带来的重要机遇《无锡市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排出67项重点任务,到2017年,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建设项目、经贸结构、服务贸易、人文交流等方面均取得突出发展,成为全省融入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城市。
这为无锡市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是十大重点突破发展领域。
坚定不移发展先进制造业,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是无锡市实现产业强市、推动经济迈上新台阶的现实途径。
(二)碳减排目标为能源发展带来的巨大动力中国提出碳减排目标,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按照《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未来中国的碳减排之路将主要从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加强能源节约、增加森林碳汇以及控制工业、交通和城乡建设等多个重点领域入手。
给无锡市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带来转型压力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