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标准资料

合集下载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标准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标准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标准1 课程定位商品流通企业是指从事商品购销的行业,是工业和农业之间、城市和乡村之间、生产和消费之间以及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的纽带。

而《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是对商业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的专业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它与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但由于商业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其经营活动的特点和管理要求也不同,导致其在会计处理方法上也有差别。

是自《会计基础》与《财务会计实务》后的又一门专业课,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2 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2.1 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通过本专业岗位需求分析,确定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并针对成本核算的具体内容,设计出初步认识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货币资金和应收款项的核算、零售企业商品流通业务的核算、批发企业商品流通业务的核算、农副产品流通业务的核算、进出口商品流通业务的核算、材料物资、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核算、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核算、负债的核算和期间费用、利润和利润分配的核算等十个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以学习情境为载体所设计的综合化情境中学习,完成其工作过程,并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以满足其实际工作的需要。

表2-1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2.2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讲述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核算程序,包括批发企业、零售企业、农副产品的核算等。

使学生在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掌握各种方法的核算要点,能够胜任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实务中不同的核算工作。

根据课程面对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1. 知识目标(1)熟悉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特点和核算方法;(2)掌握其他货币资金和应收款项业务的核算;(3)掌握零售企业商品流通业务的核算;(4)掌握批发企业商品购进、销售、储存业务的核算;(5)掌握农副产品的购进、销售、挑选整理和储存业务的核算;(6)掌握进出口商品流通业务的核算;(7)掌握商品流通企业材料物资、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业务的核算(8)掌握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业务的核算;(9)掌握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业务的核算;(10)掌握期间费用、利所得税和利润分配业务的核算。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标准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标准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标准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是指对商品流通行业中企业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经营决策等方面进行规范和指导的会计课程。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涉及到商品销售、采购、库存管理、费用控制、经营分析等内容,是商品流通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规范和指导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定了相应的《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标准。

1.课程目标和任务:明确培养学生在商品流通企业会计领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掌握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和技巧,具备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实务的基本能力。

2.课程内容和要求:涵盖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经营决策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包括商品流通企业的特点和分类、会计科目设置、账簿记录和编制、财务报表分析和评价、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等内容。

3.教材选用:选择适合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教学的教材和学习资料,保证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4.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地考察、模拟经营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5.教学评价方法:通过考试、作业、实验和平时成绩等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6.考试要求:确定考试的内容、形式和标准,以确保学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平。

7.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实际企业的会计核算实训和实际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可以促进商品流通企业的规范经营和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核算准确性和经营效率。

同时,也能为培养具备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能力的专业人才提供规范的培养方案,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第二版课程设计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第二版课程设计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以第二版《商品流通企业会计》为基础,通过系统性、实践性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商业企业会计核算的理论与实践,适合会计、财务、金融等专业的学生学习。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制度;•掌握商业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熟悉商业企业会计的各种凭证和账簿;•理解和分析商业企业的财务状况。

2.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和解决商业企业会计实际问题;•能够独立编制商业企业会计账簿;•能够利用财务报表分析商业企业的经营状况;•能够按照财务制度和法律法规要求编制财务报表。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严谨思维和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养。

三、课程大纲第一章会计的基本概念1.1 会计的概念及其作用1.2 会计的基本特征1.3 会计的分类及其应用第二章会计的原则和制度2.1 会计的基本原则2.2 会计的制度2.3 会计的程序和资料第三章商业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3.1 会计基础工作3.2 商业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3.3 商业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方法第四章商业企业的财务会计4.1 商业企业的收入和成本核算4.2 商业企业的库存和期末处理4.3 商业企业的财务报表第五章商业企业的管理会计5.1 成本管理会计5.2 经济效益分析及其应用5.3 经营预算和控制四、教学方法与考核1. 教学方法本课程使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提供真实的商业企业企业会计案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2. 考核本课程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出勤率、小组讨论等因素,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

五、参考资料1.民族出版社,财务会计,北京:民族出版社,2018年版。

2.吕京珂,商业企业会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3.王赤琦,会计原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9年版。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概述”教案讲义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概述”教案讲义

价金额核算法”,即在“库存商品”账户核算商品的售价,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
的差额通过“进销差价”账户核算,期末再将进销差价在已销商品与期末结存商
品之间进行分配,以确定本期销售商品成本与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
第二节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职能与任务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任务
本章小结
• 1、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涵义 • 2、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特点 • 3、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职能 • 4、商品流通企业会计任务
第一节 商品流 通企业会计的 涵义和特点
一、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涵义
是以商品流通企业为基础,通过一系列专门的 会计方法对其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 、综合的核算与监督,并为有关方面提供所需信息的专业 会计
适用范围
(从事商品 流通,独立 核算的企业)
• 二、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特点
组织商品流通,即商品的购进、销售、调拨和储存,将 社会产品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以促进工农业生产 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从而实现商品的价值并获 得盈利。
货款支付时间
离岸价:
国内购进
进口商品
商品购进采购成本的确定
收购农副产品
委托代理商品
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
• 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
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概述
(Excellent handout training template)
期末考试80% 平时出勤20%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这门课程呢?
学习目标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第八版课程设计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第八版课程设计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第八版课程设计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针对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职业发展所设计的课程。

在本课程中,学生将能够学习掌握商品流通企业的基本会计知识和实务技能,为个人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其能够在商品流通企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课程内容第一章概述本节课程主要介绍会计概念、会计发展阶段、会计职业道德等内容。

学生将了解会计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以及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和素质。

第二章民间小额贷款企业会计本章主要介绍民间小额贷款企业会计的基本知识,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和重要原则,以及会计核算中的一般经济业务。

第三章经济业务的特殊性质本节课程将回顾商品流通企业的基本概念,以及在此背景下经济业务的存在、发展和特殊性质进行探讨,为后续课程内容打下基础。

第四章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特点和会计处理本章主要介绍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特点和会计处理,包括商品流通企业的收入、成本、毛利润等概念,以及如何对其进行会计处理。

第五章商品流通企业的经济业务本节课程主要探讨商品流通企业的经济业务,包括存货的收发管理、应收应付款管理等内容,以及如何针对这些业务进行会计记录。

第六章商品流通企业的财务报表本章将介绍商品流通企业的财务报表编制方法和要点,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第七章税务会计及报表本节课程将介绍商品流通企业的税务会计和税务报表,包括会计师事务所的角色和职责,以及税务会计的主要核算项目和报表。

第八章财务造假本章将探讨财务造假的相关问题,包括企业财务造假的类型、造假行为的危害性,以及如何进行财务造假防范和审计。

教学计划本课程总共教学时间为40个课时,每周2个课时,共计20周。

具体的教学计划如下:章节课时数授课内容章节课时数授课内容第一章 2 会计概念、会计发展阶段、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章 4 民间小额贷款企业会计第三章 2 经济业务的特殊性质第四章 5 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特点和会计处理第五章 6 商品流通企业的经济业务第六章 6 商品流通企业的财务报表第七章 4 税务会计及报表第八章 1 财务造假教学方法本课程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电子课件展示、实际操作等。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会计专业第4版)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会计专业第4版)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会计专业第4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基本知识
第二节商品流转基本知识
第二章货币资金、转账结算和应收款项核算
第一节货币资金
第二节转账结算
第三节应收款项
第三章数量进价金额法核算
第一节批发商品购进
第二节批发商品销售
第三节批发商品储存
第四章售价金额法核算
第一节零售商品购进
第二节零售商品销售
第三节零售商品储存
第四节进价金额核算
第五章其他业务核算
第一节委托加工商品
第二节代购、代销及出租商品
第三节包装物
第四节低值易耗品
第六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核算
第一节固定资产
第二节固定资产取得
第三节固定资产折旧
第四节固定资产的修理、出租与盘点
第五节固定资产处置
第六节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
第七章负债核算
第一节流动负债
第二节非流动负债
第八章所有者权益核算
第一节所有者权益概述
第二节实收资本
第三节资本公积
第四节留存收益
第九章费用、税费、利润和利润分配核算第一节费用
第二节税费
第三节利润和利润分配
第十章财务报表编制
第一节财务报表概述
第二节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利润表。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教学教案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教学教案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使学生掌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核算程序和具体操作。

3.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商品流通企业会计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基本概念2.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原则3.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科目设置4.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程序5.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报表编制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核算程序和操作。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模拟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商品流通企业会计》2. 教案3. 课件4.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模拟实践资料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介绍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讲解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科目设置及核算程序。

4. 分析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会计核算过程。

5. 布置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模拟实践任务,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6.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7. 课后辅导:解答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六、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2. 培养学生分析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报表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会计报表进行企业经营决策。

七、教学内容:1.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2.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及分析3. 利润表的编制及分析4.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及分析5. 会计报表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及分析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报表的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会计报表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教学教案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教学教案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内容。

2. 掌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能够运用会计知识对商品流通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和分析。

二、教学内容1.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基本概念: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内容。

2.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会计科目的设置。

3.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的方法:记账方法、账户的运用、会计分录的编制。

4. 商品流通企业的经济业务核算:销售业务的核算、采购业务的核算、库存业务的核算。

5. 商品流通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基本概念、核算原则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商品流通企业的经济业务核算和财务报表。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编制会计分录和财务报表。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教材。

2. 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案例。

3. 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讲解:讲解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商品流通企业的经济业务核算和财务报表。

4.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操作,编制会计分录和财务报表。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核算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要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解答学生的疑惑。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会计核算方法和财务报表分析的掌握情况。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介绍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标准
1 •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1课程定位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专业课程,它是学生学完《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后进行行业会计教学的特色课程。

目标是通过教师课堂讲授、实物演示、学生自主学习等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批发企业会计、零售企业会计及一些特殊业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会计核算方法进行账务处理,编制会计报表,具备一定的会计核算的实操能力。

1 . 2设计思路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重点,根据就业导向和中职应用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通过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访谈校友和一线会计人员,对岗位与能力进行调查,对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进行分析。

设计理念的出发点是抛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会计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做中学,注重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把握重要的专业知识,给学生一种拓展能力发展的空间。

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育高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
2 .课程目标
2 .1 知识目标
1)了解商品流通会计的概念、对象和特征;
2 )了解商品流转环节及商品流转核算方法;
3)掌握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下批发商品购进、销售及储存业务的会计核算;
4)掌握批发企业发出商品成本的计算和成本的结转方法;
5)掌握售价金额核算法下批发商品购进、销售及储存业务的会计核算;
6)掌握零售企业进销差价率的计算以及已销商品进价成本的计算和结转;
7)了解进价金额核算的有关会计核算的内容;
8 )熟悉商品流通企业加工、代购、代销及出租商品的核算;
9)掌握商品流通企业材料物资、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的核算。

2 .2 能力目标
1 )能够规范的开展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工作;
2 )能联系实际掌握批发企业会计核算的一般操做方法;
4 )能联系实际掌握农副产品购销的会计核算;
5 )能联系实际掌握零售企业会计核算的一般操做方法;
6 )能联系实际掌握鲜活商品业务的会计核算;
7 )能按要求正确核算商品流通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

2 .
3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习惯;
(2)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和敬业精神;
(3)学生遵纪守法的思想观念和廉洁自律的会计品格;
(4)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

3.教学内容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过程中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做到讲练结合。

在课堂教学时间内安排适当数量的习题,同时指导学生按时完成规定的作业,以便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以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条件的情况下,安排学生下企业参观,熟悉利用其他有关信息来记账、算账、定期编制报表等知识,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按照学习领域课程的要求,设计了五个模块的教学内容。

一.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基本理论;二.批发企业的核算;三.零售企业的核算;四.其他业务的核算;五.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报告的编制。

课程以培养学生技能能力为重点设计,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设计能力项目训练。

详见附页:
学习模块、能力训练描述:表1
4 •教学设计
为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由原来的满堂讲授变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指导、咨询者,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主导,采用多媒体教学,同时对实践性强的学习模块采用讲授法、实践训练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法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注重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现将各学习情境的内容加以细化,教学设计如下:
表2 学习模块教学实施方案设计
5 •考核与评价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学习模块考核评价表
一、教材尽量选择:
(1)突出中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材。

(2 )突出典型工作任务和会计工作过程的实用性教材。

(3)体现最新会计制度和准则的前沿教材。

(4)具有仿真性,企业真实的业务资料教材。

(5)内容实出行业特点。

(6 )实训资料的内容与会计实务相衔接的教材。

二、教学条件配备建议
本课程建议采用多媒教室,教师应该根据最新的教材内容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制作必
要的多媒体课件。

同时,结合实操的需要以及提高学生实际技能的需要,运用手工实训室创设
工作情景进行模拟实训,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以促进学生的能动性,从而提高实际技能操作
能力。

三、教学考核与评价建议
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

平时考核通过课堂纪律、课堂提问、课外作业、
随堂实训、单元测试(一学期不少于两次)等形式进行,成绩评定
应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

期末考试提倡采用模拟实训题的形式,侧重技能考核。

其成绩根据卷面作业情况评定。

每学期期末,根据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按照学校确定的比例折算为学期总评成绩。

制定人:林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