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看待中国南海问题
对南海问题的个人见解

南海问题的个人见解我对南海问题的一点建议:立足于打,争取谈。
打的目的是为谈。
一来就想谈是没人会认真听你讲的。
只有打着谈,或打了再谈,效果才出得来。
怎么打?办法只有一个。
以海监船维权为先导,进行领海监管。
对一切外国船只在中国领海内违法作业的船只进行驱逐,驱逐不听就扣押、抓捕。
辅之于高额罚款处理。
来一次扣一次罚一次,来多少整多少。
如果有使用武器反抗者,立即自卫还击,击毁甚至击沉违法船只。
官方宣传机构利用所有宣传机器做正面报道,获得国民支持。
历来战争没有国民支持是赢不了的。
所以必须大力正面宣传。
对外机构也一定想办法在所驻国进行大量宣传,说明我们的海洋执法是维护国家利益,冲突是自卫还击。
听不听由他们,但我们的机构必须说,反复说,不间断的利用一切渠道说,说多了总有人在听的。
不要妄想把世界舆论一下拉到我们这边,但对外宣传也不能因为这个而停止。
这就是宣传战。
记住一点,朝鲜战争、对印反击战、对越反击战中世界舆论都不在我们一边,但我们也没怕过。
该怎么做还得怎么做,自己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他国指手画脚算不得什么。
如果在冲突中遇到对方军舰出动阻拦,海监船要有与敌同归于尽的气概在命令其离开中国领海的喊话中勇敢靠过去,拦截、逼停、驱离敌舰。
甚至不惜牺牲也要做个现代邓世昌勇敢撞击敌舰。
同时,尾随巡逻的海军舰船必须迅速接近敌方军舰进行武装对峙,并严厉警告敌舰已经侵犯中国领海,请立即退出中国领海,否则就是战争。
如果敌舰仍然死不退让,在敌方未先开枪的情况下,我军舰应该勇敢冲撞敌舰,他们如果能够承受损失,我们也能够承受。
就是我们的被撞沉了也行。
只要是我们主动撞击的就是好样的,就是保家卫国的立功表现。
如果敌人沉不住气先开枪了,那就像1988年那次海战那样,击沉它!这就是擦枪走火。
擦枪走火不是一定要全面战争,而是必须向周边国家,向世界表明我们保卫领土领海完整的一个决心。
为了国家安全,我们不惜牺牲一切,直至生命!如果敌人还要全面升级冲突,那就奉陪到底,直至打到他们打不起为止。
说说你南海问题的看法

说说你南海问题的看法南海问题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地区争议,涉及多个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中国拥有南海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并将其视为自己的领土。
然而,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也声称对南海部分地区拥有主权。
这些争议存在已久,并导致了地区紧张局势的升级。
解决南海问题需要各方通过对话、对抗和谈判达成共识。
国际法应该作为解决争端和纠纷的基础和指导原则。
中国提出通过双边和三边对话来寻求和平解决办法,与其他国家保持直接对话,避免第三方干预。
南海是一个重要的航运通道和海上贸易要道,具有重大战略地位。
国际社会应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推动共同合作,促进区域发展。
通过合作,各方可以共同开发南海地区资源,维护航行自由和海洋安全。
应该注意南海问题不应被国际政治和地缘战略所操控。
各方应本着公平、公正和平等原则行事,并避免采取单方面行动,以免加剧紧张局势和破坏地区稳定。
国际社会应呼吁相关各方克制和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议。
南海地区应遵守国际法的规定,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中国一直主张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南海争议,反对通过冲突和武力来解决问题。
双方应通过直接对话和和平谈判找到可接受的解决方式,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为加强南海地区的信任和合作,各方应积极推动建立和平机制和海洋合作框架。
国际社会可以发挥重要的调解和协调作用,帮助各方尽早解决争议。
南海问题的解决应符合国际法原则和精神,坚持和平、公平和正义的原则。
各相关方应减少紧张和冲突,为解决南海问题创造有利条件。
南海问题的解决需要各方以开放和建设性的态度来进行对话和协商。
通过对话和协商,各方可以达成共识,并为和平解决南海争议创造良好的氛围。
各国应尊重各自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并遵守国际法规定的义务。
南海问题不仅对当事国家重要,也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稳定产生影响。
通过多边合作机制加强各方间的沟通和协商,有助于解决南海问题。
各方要坚持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议,避免使用武力或恶化紧张局势。
我对南海问题看法

南海问题之我见一、现状:好岛屿被周边瓜分殆尽,海疆“九段线”名存实亡目前南海诸岛的情况是,越南占了29个,占据最多;菲律宾占了8个,占据最早;马来西亚占了5个,占据得最肥。
还有印尼和文莱分别占了2个和1个。
中国实际控制9个,大陆8个,台湾1个。
每一次看到这些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心底非常气愤,同时对现在的南海现状感到很无奈。
现在看来此地已被掠夺得支离破碎,海域被分割,岛礁被侵占,资源被掠夺的情况非常普遍,中国版图上传统疆界九段线已名存实亡。
最近,中国南海争端又起,风云突变。
菲律宾通过《领海基线法》,将黄岩岛和南沙部分岛屿划入自家版图;马来西亚总理登陆南沙弹丸礁“宣示主权”;越南政府先是抗议我旅行团前往西沙群岛,又任命了西沙群岛主席。
美国调查船被围堵事件一波未平,驱逐舰“钟云”号赶来护航一波又起,短短一个月内,中国海疆频频告急,围绕南海岛屿、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明争暗斗,让这一海域的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和诡异。
纵观今日越南菲律宾之嚣张气焰,咄咄逼人,在争议海域大搞动作,原因何在?1.经济价值,南沙海域是聚宝盆。
从地图上看,这些岛都很小,很多小岛小到只有在退潮时才能露出海平面,黄岩岛也是小到搭一个平台都很困难的程度。
但根据国际法,有了这个小岛,就可以控制12海里的领海,再占据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这里是中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鱼场,散布着范围最广的珊瑚礁群,美丽和富饶足以比肩马尔代夫。
更重要的,石油储量约为350亿吨,号称第二个波斯湾。
越南曾是贫油国,通过南沙油气一跃成为石油出口国,创汇近20亿美元,文莱更是靠南沙的资源跻身于世界富国的行列。
当文莱酋长用南沙石油赚来的美元豪赌时,我们的渔民在自己的领海却处于一种提着脑袋捕鱼的状态。
到上世纪末,在南沙上千口油井中,没有中国的一口油井。
随着陆地能源的枯竭,未来能源靠海上,海上能源靠深水,对于南海丰富的油气资源,在未来20年内只要开发30%,每年可为中国GDP增长贡献1-2个百分点。
浅谈如何看待中国南海问题

浅谈如何看待中国南海问题张宗云南海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南海第一是交通问题。
第二是主权问题,第三是石油资源问题。
南海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通道,就好比美国在加勒比海的利益一样。
一、南海的地理和历史情况1、南沙群岛海鸟群集,盛产鸟粪,两栖生物丰富,水产种类繁多,是我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渔场,共有1500多种鱼类,全世界独有的鱼类300多种。
如果合理利用,每年能捕2000万--3000万吨鱼。
2、南沙群岛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矿藏资源,有石油和天然气、铁、铜、锰、磷等多种。
其中油气资源尤为丰富,地质储量约为350亿吨,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
3、南沙群岛风光秀丽、地貌惊险。
南沙群岛地貌复杂多样,象个蚂蜂窝。
据史籍记载,中国早在公元前两世纪的汉武帝时代,通过航海实践发现了南沙群岛。
唐、宋以来,中国人民已在南沙群岛生活和从事捕捞等生产活动。
宋代,中国将南沙群岛命名为万里石塘;在此之后至清代,又有万里长沙、千里石塘、石塘等名称。
1932年和1935年,中国参谋本部、内政部、外交部、海军部、教育部和蒙藏委员会共同组成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专门审定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名称共132个,分属西沙、中沙、东沙和南沙群岛管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其中包括了南沙群岛。
而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
在此后的一系列国际会议和国际实践中,美国一直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大量历史事实证明,中国是历史上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利用南沙群岛,最早管辖南沙群岛的国家,国际社会也对此长期承认。
二、南海问题的由来20世纪50年代,“东亚和东南亚沿岸和近海地学计划委员会(CCOP)”在南沙海域进行地质和地球物理勘探,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南海问题讲座的心得体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南海问题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南海问题的讲座,通过专家的深入讲解和案例分析,我对南海问题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此次讲座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南海问题的背景和现状1. 南海问题的历史渊源南海问题源于我国古代对南海的领土主张。
自古以来,我国就对南海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然而,在近代以来,由于历史原因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南海问题逐渐成为国际争端。
2. 南海问题的现状目前,南海问题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文莱等东盟国家,以及美国、日本等域外国家。
南海问题主要包括岛礁主权争议、海洋划界、渔业资源争端等方面。
二、我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1. 我国对南海的领土主权我国对南海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早在秦汉时期,我国就已经对南海进行了有效管辖。
在历史上,我国历代王朝都对南海进行了明确的领土主张和实际控制。
2. 我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我国在南海问题上坚持“和平解决争端、共同开发资源”的原则。
我国政府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谈判等方式解决南海争端,坚决维护我国的主权权益。
3. 我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主张我国主张“双轨思路”,即有关争议由直接当事国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南海的和平稳定和有关争议的最终解决由本地区国家共同维护。
三、南海问题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背景1. 国际法对南海问题的制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解决南海问题的重要法律依据。
我国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坚决维护公约的权威和效力。
2. 国际关系对南海问题的影响南海问题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关系对其产生重要影响。
我国在处理南海问题时,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四、我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应对策略1. 加强海上维权我国在南海问题上,始终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
通过加强海上维权力量,提高海上执法能力,确保我国在南海的权益不受侵犯。
谈谈对中国南海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谈谈对中国南海问题的认识和看法谈谈对中国南海问题的认识和看法近年来,南海局势的发展令人瞩目。
以下是小编今天整理的谈谈对中国南海问题的认识和看法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南海海域作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拥有丰富的资源,也是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与之邻近的菲律宾,一直对南海虎视眈眈,企图将南海部分地区及海域归于自己领土的一部分。
菲律宾多次在南海地区与我国巡逻船只发生摩擦,其目的是让国际舆论更加支持他们。
而在2013年,菲律宾将南海问题单方面提交国际仲裁,请求其将南海仲裁给自己。
就在今年7月12日,菲律宾当地仲裁庭做出非法无效的裁定。
对于这个结果,我国多次发表声明,菲律宾政府的做法违反了国际法的.相关条例,而当地的仲裁庭没有对于南海的相关管辖权,我国的态度就是不接受也不承认。
南海事件虽是菲律宾的单方面行为,但此事件一出,也引起了来自全世界的关注,目前有90多个国家都公开表示是站在中国这一边的,支持南海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中国政府一向是反对一些国家对于领土的非法侵占以及干涉中国相关海域的管辖权,不管菲律宾,还是前段时间日本与中国的钓鱼岛问题。
中国愿意与相关的当事国在历史基础上,并且根据国际法的相关规定,通过一系列措施解决南海争端的问题。
中国愿意同相关当事国进行友好的沟通,做出最有利于双方的安排,对南海海域进行开发,实现国家的互利互赢,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此次南海事件一出,立即引发了国内外各大网站网民热议,其中一部分表示我国应该奋起反击,不要畏畏缩缩,拿出实际行动来捍卫我国领土的尊严;另一部分网民表示在和平的基础上绝不退让,领土问题不能协商,南海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决不可能让其它国家夺走;还有有一小部分人对此没有明确态度。
其实个人觉得,不管菲律宾如何宣扬,都无法更改南海属于中国领土的事实。
对于我们来说,需要做的是坚定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而不是在出了这些事之后,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打着爱国、保护国家的名号,抵制外货,危害同胞生命安全、损害同胞利益。
南海问题之我见

南海问题之我见近期以来南海地区局势受到外界的普遍关注,域内外媒体也是连篇累牍地进行报道,进一步助推了国际社会对南海局势的关注程度。
南海局势总体上保持稳定。
南沙海域局部地区发生的海上摩擦事件尽管引起了南海问题的升温,甚至一度导致南海局势骤紧。
但总体而言,南海局势仍然是稳定可控的,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南海地区和平、稳定的发展大局。
一、南海对中国的重要性南海的重要性,它对于我们国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它是国家安全的天然屏障。
如果我们守住了南海,就等于增加了1000多公里的战略纵深。
第二,我们国家要成为海洋强国,必须要有出海通道,南海有可能在未来成为我们唯一的出海通道。
第三,南海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是我国未来重要的后续能源供应基地,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二、南海问题升温的背景及影响因素南海问题升温的背景是多方面,受到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的交织影响,在区域内外力量交互作用下,南海问题升温的影响因素如下:1、美国“重返”东南亚,实质介入南海问题随着美国、日本、印度等区域外大国,通过加强与东盟有关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保持对东南亚地区的战略关注和投入,对南海地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并以多种方式介入南海,使南海地区安全局势趋于复杂多变。
“9〃11事件”之后,美国借反恐之名加强对南海地区的军事干预力及影响力,表明了美国在1992年将苏比克军事基地移交菲律宾并全面退出东南亚后,再次重返这一区域的战略意图。
美国战略意图明显,在南海地区确立霸权地位,向东北可穿越台湾海峡,伸入到日本海,今年美韩军事演习几次声称要进入黄海,就说明了美国的这一意图;向南可覆盖南太平洋地区,强化美澳南太平洋同盟体系;向西可穿越马六甲海峡,有利于美国在印度洋和波斯湾地区的利益;向北更可直接遏制中国向南拓展;美国利用非传统安全因素谋求在东南亚各国的影响力。
利用非传统安全因素加强与东南亚各国的影响是美国的惯用手法。
美国对印度洋海啸中受灾的东南亚国家的救援是著名例子,美国把灾后援救被看作是发展关系、扩大影响的一种外交手段,此外,还利用武器援助、情报交流、人员训练等手段帮助东南亚国家打击海盗等方式加大渗透力度。
形势与政策高分论文-谈谈你对南海问题的看法及解决措施

谈谈你对南海问题的看法及解决措施近年来南海频频出现领土争端,尤其在最近一段时间,中菲针对南海问题矛盾日益尖锐,菲律宾不顾自身实力,依靠海外强国支撑派出其国内最大军舰与我国在南海对峙,不断挑衅我国。
做为一名在校大学生,针对南海问题,我想浅谈自己的看法。
南海,又称南中国海,自古以来,南海都是属于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远在秦汉时代,中国已经有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南海已成为重要的中国海上航路。
从此,中国人民频繁航行于南海之上,穿越南沙诸岛,最早发现了这些岛屿礁滩,并予以命名。
为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
随着我国全球战略地位的提升,特别是油气资源的相继发现,“南海问题”出现。
“南海问题”是指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围绕南沙群岛的岛屿和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划分而引起的国家间的主权争端,包括领土和海洋划界所有权两个内容。
之前,我国对南海问题的对外称“主权在我,合作开发”,但是主权只是个虚名,周围资源的利益才是真的。
实质上,开发权一直在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几个国家手中,尤以越南和菲律宾掌握的岛屿最多,而中国掌握的仅仅是少数岛屿,情况堪忧。
如今,两国更是变本加厉的加速开发,甚至公然宣称南海是其领土,使南海问题逐步的凸显。
原因1.南海地区资源丰富,在未来建设上有着重要作用。
南海海域及其海底蕴藏着丰富的海洋油气资源和渔业资源等,石油储量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
在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的步伐下,越菲马等国也正是看中了南海丰富的油气和渔业资源才会…..2.南海争端有一定的历史因素。
中国在南海的治权长期无法落实,使中国在南海问题中陷入被动。
国际海洋法的不完善。
1982年制定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忽视了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进行明确的界定。
如此埋下了隐患。
据在本国利益的驱动下,菲律宾采用有利于本国利益的解释方式,提出非法的主权要求。
3、战略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看待中国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南海第一是交通问题。
第二是主权问题,第三是石油资源问题。
南海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通道,就好比美国在加勒比海的利益一样。
南海问题如何解决,国人议论纷纷,意见不一,有人主张打,有人认为我们应该师法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尔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先发展后打仗,等待中国实力够强才摊牌,至少要和美国能够分庭抗礼时。
我把前一种人称为决战派,把后一种人称为发展派,那么中央政府是一种什么样的意见呢?我注意到中国外交部回应菲律宾是用到入侵二字,并且解放军,国防大学高级将领表态主张打菲律宾,甚至提出了用兵具体办法,那么这些是不是代表中国政府准备接招应战呢?
我认为南海问题,错综复杂,各方利益纠结缠绕,要想快刀斩乱麻实非易事。
因此何以看出军方发表强硬表态不一定意味着要打菲律宾,为什么呢?原因有二,其一、菲律宾既然是入侵我国领土,并且在民间引起极大反响,中国应该有人发表强硬的表态以顺应民意,不然中国政府这次是不好对全国人民交代的,其二、中国军方的表态也同菲律宾,日本一样是互相试探的一个过程,我们政府也在评估各国的态度,据此来确定下一步的行动。
众所周知。
中国是杆指挥枪,军人以打仗为天职,所以中国军人说要打仗,是理所当然的,不怕出什么篓子,对国外是相当好解释的,不会有什么误判。
那么真的不会打吗,也不见得,关键要看事态发展。
南海问题是美国人意图对抗中国崛起的阴谋已经是共识,日本也跟菲律宾勾勾搭搭,日本三菱公司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有一个说法,说中国政府有转向强硬的倾向,建议菲律宾,美国加紧解决南海问题,意图非常明显。
日本媒体又称印度搞富国强兵实为剑指中国,这些东西之间有没有关系值得警惕,是不是加紧对中国的围堵暂且不论,但我们必须注意到这些现实,这些言论确确实实的发生了。
2010年以来,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动作不断,先是希拉里国务卿在2010年7月东盟地区论坛上高谈“南海关乎美国家利益”,紧接着美越在南海举行联合军演,2010年9月24日美国又与东盟举行“10+1”峰会、发表“关切南海航行自由”的联合声明。
对于美国的“搅局”,应心中有数、有效化解。
首先,美国高调介入南海争端在某种程度上源自中国全方位加速崛起。
金融危机后中美在全球尤其是东亚的影响力呈现“美消中长”之势,特别是今年中国与东盟建成自由贸易区、中国海军“突破西太平洋第一岛链”、GDP总量呈现“坐二望一”等,美国深
感其世界霸权与亚太主导权面临挑战,却又绝不甘心,遂借助南海问题等强力介入东亚,对中国崛起展开系列“绝地反击”。
其次,当前美国介入南海争端对中国暂以“敲打”为主,以实质地缘遏制为辅。
奥巴马政府对华战略既有美国一贯的两面性与双重性,即遏制防范与借助合作交织,也有新的发展,即软硬兼施与扬长避短的“巧实力”。
受制于金融危机余波未了、全球性挑战突出与中美经济深度相互依赖的大背景,美国对华政策两面下注与两手并用的“基本盘”未变,但遏制面与借助面各自所占“权重”处于不断调整之中。
当前,美国对华政策遏制面有所上升,但难以走向“全面遏制”,中美关系仍有“机遇”。
美国将南海作为对华政策的“战略抓手”,其介入南海问题带有藉此测试中国对外与对美战略意图的“战略试探”含义,即中国是要挑战美国的主导地位并取而代之?还是不挑战美国的主导地位?美国对华及南海政策将视中国的反应而定,中国应心中有数。
再次,美国对华着力利用南海问题,乃因该问题具有低“成本”与高“收益”特点,美国企图一举多得:
一是美国在海洋问题上具有巨大的“比较优势”,而海洋对中国却是劣势与“短板”,加之海洋亦是中国今后可持续发展与国家安全的重点拓展方向,美国“以海制华”既是“扬长避短”之举、也是长久对华之计;
二是美国有机可乘,利用越南、菲律宾等对美借重心态,插手中越、中菲南海争端,企图利用矛盾、从中渔利;
三可满足美国将其地缘战略“重心”东移亚太的需要。
美国急于摆脱伊拉克与阿富汗战争“两场噩梦”的困扰,力图搭上世界地缘政治经济重心东移亚太的“末班车”,加紧“重返”东南亚与“布局”东亚,企图藉南海问题等遏制中国的区域影响力、分化离间中国与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
四是出于维系美国海洋霸权的需要。
“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国战略竞争趋于“高端化”,重点角逐海洋、网络、太空三大“全球公地”,美国自视为三大领域的霸主,视中国为“主要竞争者”与“挑战者”,极力遏阻中国拓展“新边疆”与“高边疆”,当前又以强化美国海洋霸权、遏制中国海上崛起、破解中国“反介入”与“区域拒止”军事战略为重点。
美国以“公海航行自由”为幌子,在南海问题上公然对中国发难,企图将中国海军“龙困浅滩”。
最后,美国介入南海争端是中国崛起面对的“新考验”,中国应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
应认识到,中国的和平发展与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既不意味着绝对地排斥战争,
中国有权并应时刻作好反军事挑衅与反侵略作战的准备,以维护主权统一、领土完整等“核心利益”与国家尊严;也不意味着放弃必要的斗争,但也应讲究斗争策略,实现“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对美国高调介入南海争端与美越等“联手对华”之势,中国仍应沉住气与着眼长远,从“大周边”与中美关系“全局”出发,保持足够的战略耐心与战略自信,以我为主,不随着美国起舞,既不上美国分化搅局与刺激中国做出过激反应的“当”,又创新解决南海问题的思路、改进斗争策略、刚柔并济、有效捍卫自身权益及形象。
南海为题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心病,现在中国人都有莫谈国事的悲观情绪了。
那如何解决南海问题呢?我认为到底打不打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中国要有准备,在南海问题上要争取主动。
南海的问题,现在中国能不能打,我们应该冷静思考,南海问题牵扯到美国,菲律宾,中国,日本,俄罗斯,马来西亚,越南,中国台湾等地区,如果真要打首先要考虑的是政治外交等方面的问题,中国必须通过俄罗斯来牵制日本,俄罗斯和日本有岛屿争议,虽然俄罗斯近年来有倾向西方的倾向,但我们有必要争取一下俄罗斯,然后是中国台湾,我们政府很有必要和台湾合作一下了,然后是马来,文莱,印尼,新加坡,要恩威并施,不要让这些国家乱动,连小动作都不许,然后是越南,越南要注意了,越南海军近年来扩军备战,厉兵秣马,尤其是海军,越南军人也是坚韧无比的,不可小觑,也需要敲打敲打,要告诉他们这样一个道理:妄作凶,然后是美国了,当中国发展的越来越强大,我们就会越来越敬畏美国,这是怎样的一个庞然大物啊,他是一个超级巨人,却反应敏捷,头脑灵活,美国对付其他国家的绝不是美国的主要军事力量,美国的大部分军力在对付我们,所以中国跟美国爆发在冲突不是不可能的。
总之,南海是一个困局,这个局部要放在我国整个海防危机的大环境里去考虑,对于南海问题,重要的是冷静的思考和保持积极主动,有时一声令下,三军出动要比约束自我来的容易的多,匹夫之怒,拔剑相向,中国没有理由软弱,中国政府是不是肉食者都是值得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