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南海问题
关于南海问题的看法

关于南海问题的看法南海问题主要是指中国与某些东南亚国家在南海主权归属问题上的争议。
其主要包括:一,南沙群岛的主权归属问题;二,领海、大陆架、专属经济区的划分问题。
其中两个问题中南沙群岛的归属是南海问题的核心。
南海问题由来已久,近年来南海问题持续升温,尤其是近段时间来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在南海问题上表现得越来越强硬,美国介入南海问题,干预亚洲地方事务,使得南海问题形势发展非常不乐观,南海周边局势也变得日趋复杂紧张化。
如何解决南海问题,维护南海主权,成为中国政府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
南海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一,经济因素。
南海的大量海底石油及天然气与海上贸易的重要通道,同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提升了南海的价值,使某些东南亚国家宣称对南海诸岛或其中一部分拥有主权。
二,自身因素。
在幅员辽阔的中国,海洋意识的淡薄和自身力量的制约使中国忽略了对南海的关注、经营。
三,战略因素。
南沙群岛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咽喉,是东亚通往南亚、大洋洲、非洲、欧洲的重要航道和多条国际海运线和航空运输线的必经之地,也是扼守马六甲海峡、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巴拉巴海峡的关键所在。
因此各国都想要为维护自己国家利益而进行争夺。
长期以来,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一向提倡“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因为我国目前需要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来发展社会经济,但是近年来印度、越南、菲律宾等部分东南亚国家频繁地在南海问题上于我国发生纠纷和冲突,致使我国在南海问题上越来越被动化。
印度、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一直以来与我国在经济上都有重要的合作南海问题频发使得我国与印度、越南、菲律宾等部分东南亚国家关系恶化,不利于双方的长期合作发展。
另一方面南海主权争端加剧,影响我国的海洋主权安全和国防安全。
2011年9月2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东盟各国领袖在纽约就加强美国和东盟关系举行会谈后,发表了联合声明,呼吁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的主权争议,强调南海的航行自由很重要。
2012年4月10日在中国与菲律宾再次发生南海问题争端后,美国与菲律宾举行“肩并肩”联合军演。
南海实质问题与挑战感想

南海实质问题与挑战感想摘要:1.南海问题的背景与现状2.南海问题的实质与挑战3.我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与应对策略4.对南海问题的未来展望正文:南海问题的背景与现状南海,位于中国南部,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和丰富资源的海域。
南海诸岛及其周边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然而,自20 世纪中后期以来,南海问题逐渐成为国际政治关注的焦点。
一些周边国家对南海诸岛提出主权要求,甚至非法侵占部分岛屿,导致南海地区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升级。
南海问题的实质与挑战南海问题的实质是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争端。
这一问题涉及到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等多个方面,具有极大的敏感性和复杂性。
南海问题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领土主权争端:一些周边国家在南海问题上提出主权要求,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2.海洋权益争夺:南海地区的海洋资源丰富,周边国家在海洋权益方面存在激烈的竞争。
3.地缘政治因素:南海问题背后,存在着各大国在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博弈。
4.军事安全风险:南海地区的矛盾和冲突,可能导致地区军事化,威胁到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我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与应对策略我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坚决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南海问题,同时加强在南海地区的实际管控,采取多种措施捍卫国家利益。
1.坚定维护国家主权:我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领土主权侵犯行为,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
2.加强外交努力:积极开展与有关国家的对话与合作,寻求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
3.推动地区规则建设:积极参与南海地区的规则制定,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地区秩序。
4.强化实际管控:加强在南海地区的军事、执法、科研等方面的存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对南海问题的未来展望南海问题短期内难以完全解决,但随着地区国家间合作不断加强,和平解决争端的基础将逐步巩固。
未来南海问题的解决,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秉持平等、互信、合作的原则,推动地区局势持续稳定。
南海问题浅析

应对南海问题南海是中国海域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海,渤海、黄海、东海加在一起还不如南海大。
南海面积近360万平方公里。
世界上面积超过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只有3个,南海排在南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印度洋的阿拉伯海之后,是世界第三大海。
所谓南海问题,指的是南海周边的6国7方,即中国大陆和台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菲律宾,在南海岛礁归属和海域划分上存在分歧和争端。
目前,我在南海面临的矛盾和挑战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我海洋发展战略与南海主权争议久未解决之间的矛盾;二是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与有关国家搁置中国、排斥中国开发之间的矛盾;三是我把南海问题留待未来解决的期待与各有关国家相继争夺资源、时不我待之间的矛盾。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
根据这一精神,中国已同绝大多数的陆地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
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南海。
中国是政治大国,但还不是强国。
中国崛起所遇到的阻力和困难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
大国的遏制乃至围堵,一些中小国家的戒备和防范,都给我和平解决海洋权益之争带来了负面影响。
但这并不等于说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应持消极等待或无动于衷的态度。
基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爱好和平的传统,在建设和谐社会和构建和谐世界的大背景下,中国处理南海问题的思维取向一定是冷静、和平、友好的,而不是锋芒毕露、穷兵黩武的。
现今中国需要的南海,是和平的南海而不是战争的南海。
但善良的愿望不能被某些国家所利用,友好的政策不能成为一些国家得寸进尺的机会或工具。
为此,在维护南海主权权益问题上也需要采取一些新思维和举措。
解决南海问题首先是要强化主权观念和主权行为,并加强有关立法。
“主权属我”应作为“共同开发”的前提条件。
没有“主权属我”的前提,就很难“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目标也无法真正实现。
其次是加快我国领海基线勘定。
这对我与其他国家的交涉以及增加谈判桌上讨价还价的筹码至关重要。
浅谈南海问题的现状和解决策略

浅谈南海问题的现状和解决策略浅谈南海问题的现状和解决策略南海问题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包括中国、文莱、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在内的“五国六方”争议。
以下是小编今天整理的浅谈南海问题的现状和解决策略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南海问题涉及国家多,关切的国家利益复杂,近年来有持续升温的发展趋势。
特别是美国重返亚太地区,越南、菲律宾将问题国际化、多边化的举措,加剧了南海的不稳定性。
面对复杂的南海问题,各国之间的利益博弈需要我国在南海问题上,一是要坚持南海群岛及其海域是中国固有领土的主张;二是坚持和平解决的战略方针;三是强调南海问题不应国际化,区域外势力的介入无益于南海问题的和平解决。
一、新时期南海问题所面临的挑战我国是海洋大国,日益突显的海洋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我国主张管辖的海洋面积300万平方公里,在广泛的海洋利益背后,面临着严峻的海洋问题。
南海问题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五国六方”的海洋争端。
虽然南海局势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但近年来,区域外势力的干涉,不稳定因素的增多,让南海问题的不可控性增加。
因此,维护南海稳定、和平是新时期中国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一)海洋利益冲突加剧,周边国家强化了南海主权声索南海问题出现以来,南海岛礁一直处于争议的状态。
各当事国家纷纷发布主权声索,宣誓南沙岛礁主权。
并且,随着海洋战略利益的日益凸显,南海争端的“争议”状态也逐步发生转变,转而以“管辖权”的争议发展。
无论是2012年的“黄岩岛事件”,还是2012年越南将“南海”纳入所谓的主权范围,都说明南海问题越演越烈。
各周边国家对南海岛礁及附近海域的主权声索,甚至是主权管辖,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南海局势的不稳定性。
(二)美、日等的介入加剧了南海的政治竞争近年来,南海问题有升温的趋势,特别是美国等区外势力的介入,让区域性的南海问题国际化。
美国区域战略的调整,同盟战略关系的缔结,无形中加剧了南海的政治竞争。
美采取“分而治之”的亚太政策,在防范与排挤中国的同时,进一步扩大自己在亚太的军事影响力,进而使南海问题成为牵制并制约中国和平、稳定发展的重要“抓手”。
说说你南海问题的看法

说说你南海问题的看法南海问题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地区争议,涉及多个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中国拥有南海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并将其视为自己的领土。
然而,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也声称对南海部分地区拥有主权。
这些争议存在已久,并导致了地区紧张局势的升级。
解决南海问题需要各方通过对话、对抗和谈判达成共识。
国际法应该作为解决争端和纠纷的基础和指导原则。
中国提出通过双边和三边对话来寻求和平解决办法,与其他国家保持直接对话,避免第三方干预。
南海是一个重要的航运通道和海上贸易要道,具有重大战略地位。
国际社会应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推动共同合作,促进区域发展。
通过合作,各方可以共同开发南海地区资源,维护航行自由和海洋安全。
应该注意南海问题不应被国际政治和地缘战略所操控。
各方应本着公平、公正和平等原则行事,并避免采取单方面行动,以免加剧紧张局势和破坏地区稳定。
国际社会应呼吁相关各方克制和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议。
南海地区应遵守国际法的规定,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中国一直主张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南海争议,反对通过冲突和武力来解决问题。
双方应通过直接对话和和平谈判找到可接受的解决方式,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为加强南海地区的信任和合作,各方应积极推动建立和平机制和海洋合作框架。
国际社会可以发挥重要的调解和协调作用,帮助各方尽早解决争议。
南海问题的解决应符合国际法原则和精神,坚持和平、公平和正义的原则。
各相关方应减少紧张和冲突,为解决南海问题创造有利条件。
南海问题的解决需要各方以开放和建设性的态度来进行对话和协商。
通过对话和协商,各方可以达成共识,并为和平解决南海争议创造良好的氛围。
各国应尊重各自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并遵守国际法规定的义务。
南海问题不仅对当事国家重要,也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稳定产生影响。
通过多边合作机制加强各方间的沟通和协商,有助于解决南海问题。
各方要坚持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议,避免使用武力或恶化紧张局势。
浅谈如何看待中国南海问题

浅谈如何看待中国南海问题张宗云南海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南海第一是交通问题。
第二是主权问题,第三是石油资源问题。
南海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通道,就好比美国在加勒比海的利益一样。
一、南海的地理和历史情况1、南沙群岛海鸟群集,盛产鸟粪,两栖生物丰富,水产种类繁多,是我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渔场,共有1500多种鱼类,全世界独有的鱼类300多种。
如果合理利用,每年能捕2000万--3000万吨鱼。
2、南沙群岛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矿藏资源,有石油和天然气、铁、铜、锰、磷等多种。
其中油气资源尤为丰富,地质储量约为350亿吨,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
3、南沙群岛风光秀丽、地貌惊险。
南沙群岛地貌复杂多样,象个蚂蜂窝。
据史籍记载,中国早在公元前两世纪的汉武帝时代,通过航海实践发现了南沙群岛。
唐、宋以来,中国人民已在南沙群岛生活和从事捕捞等生产活动。
宋代,中国将南沙群岛命名为万里石塘;在此之后至清代,又有万里长沙、千里石塘、石塘等名称。
1932年和1935年,中国参谋本部、内政部、外交部、海军部、教育部和蒙藏委员会共同组成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专门审定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名称共132个,分属西沙、中沙、东沙和南沙群岛管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其中包括了南沙群岛。
而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
在此后的一系列国际会议和国际实践中,美国一直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大量历史事实证明,中国是历史上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利用南沙群岛,最早管辖南沙群岛的国家,国际社会也对此长期承认。
二、南海问题的由来20世纪50年代,“东亚和东南亚沿岸和近海地学计划委员会(CCOP)”在南沙海域进行地质和地球物理勘探,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南海问题讲座的心得体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南海问题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南海问题的讲座,通过专家的深入讲解和案例分析,我对南海问题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此次讲座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南海问题的背景和现状1. 南海问题的历史渊源南海问题源于我国古代对南海的领土主张。
自古以来,我国就对南海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然而,在近代以来,由于历史原因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南海问题逐渐成为国际争端。
2. 南海问题的现状目前,南海问题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文莱等东盟国家,以及美国、日本等域外国家。
南海问题主要包括岛礁主权争议、海洋划界、渔业资源争端等方面。
二、我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1. 我国对南海的领土主权我国对南海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早在秦汉时期,我国就已经对南海进行了有效管辖。
在历史上,我国历代王朝都对南海进行了明确的领土主张和实际控制。
2. 我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我国在南海问题上坚持“和平解决争端、共同开发资源”的原则。
我国政府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谈判等方式解决南海争端,坚决维护我国的主权权益。
3. 我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主张我国主张“双轨思路”,即有关争议由直接当事国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南海的和平稳定和有关争议的最终解决由本地区国家共同维护。
三、南海问题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背景1. 国际法对南海问题的制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解决南海问题的重要法律依据。
我国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坚决维护公约的权威和效力。
2. 国际关系对南海问题的影响南海问题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关系对其产生重要影响。
我国在处理南海问题时,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四、我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应对策略1. 加强海上维权我国在南海问题上,始终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
通过加强海上维权力量,提高海上执法能力,确保我国在南海的权益不受侵犯。
浅谈中国南海争端问题

浅谈中国南海问题一、南海的历史与现状南海又称南中国海,是一个半封闭的海域,总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濒临中国大陆和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泰国和柬埔寨。
南海诸岛分在我国海南岛以南和以东的南中国海上,按其分布形势,分为四大群岛,即东沙群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目前西沙群岛归中国大陆管辖,东沙群岛归中国台湾管辖,中沙群岛基本处于海平面以下,最大岛屿黄岩岛由菲律宾控制。
南沙群岛是我国南海四大群岛中分布最广、位置最南的群岛。
南北长500多海里,东西宽400多海里,总面积24.47万平方海里,现属海南省辖区。
南沙西邻越南东濒菲律宾南临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向北是西沙、中沙群岛与海南岛相望,是中国传统海疆的最南端。
从历史上看南海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最早可上溯至秦汉时期就已经发现并命名南海诸岛,汉朝中期中国人已经发现了经南沙群岛到印度洋的航线。
此后,历代政府不间断地对南沙群岛行使实际管辖。
唐朝时南沙群岛划归琼州府管辖。
到清朝时中国人民在南沙海域捕鱼并居住,清政府将南沙群岛划入中国版图。
从最早发现到拥有主权,再到开发和利用,中国都远远早于其它国家,对此我们都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其中就包括南沙群岛。
1943年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它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日本窃取的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
在此后的一系列国际会议和国际实践中,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也一直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20世纪70年代以前,英、法、美、苏等国出版的《世界地图集》,以及各种文献和权威的百科全书均清楚地将南沙群岛标属于中国。
目前南海诸岛的现状是,被越南强占的岛屿有29个,占据最多;菲律宾有8个,占据最早;马来西亚占据了5个。
还有印度尼西亚和文莱分别抢占了2个和1个。
实际上,被中国控制的岛礁只有9个(大陆8个,台湾1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国家为什么敢和中国争夺南海诸岛
面对挑衅,如果中国不退让,便会与 东南亚国家发生冲突,而这些国家力量薄 弱,最后只有求助于美国,美国的势力便 又重返东南亚。一旦打起来,美国不但可 以兜售军火;还可以充当国际警察,表面 上进行调停,实际上大获渔翁之利,于是 美国不光让菲律宾打头阵还直接派出海军 高调参加美菲海上军事演习。这既有敲山 震虎之意,又在暗示与中国有海权之争的 另外四个东盟国家:你们别怕,放心大胆 与中国对着干,由我老美为你们撑腰!
The谢谢大家end清政府设立在南沙的界碑
相关国家为什么敢和中国争夺南海诸岛
1、我国海军远洋控制与作战能力有限。 中国取得 1974 年西沙保卫战、 1988 年南沙之战的胜利后,很是宽容地“搁 置”了主权之争,一心一意谋发展。实 际上,采取这种策略也实属无奈之举。 虽然南海都是中国必争之地。然而,鞭 长莫及。
相关国家为什么敢和中国争夺南海诸岛
相关国家为什么敢和中国争夺南海诸岛
3、大国的干预。 解决海岛争端绕不开美国,随着两岸 关系缓和,中美角逐的焦点正从台海移至南 海。现在南海问题,就是美国“借力打力” 一个阴招,借东盟之手挑起中国边疆危机。 而东南亚国家对崛起的中国怀有一种潜在的 忧虑,所以在共同应对中国的问题上两者一 拍即合,在南海问题上美国得以乘虚而入。 美国这样做可以一举多得。
相关国家为什么敢和中国争夺南海诸岛
日本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南海问题久拖
不决,越闹越乱,不可开交。日本曾对 自己未来的安全环境做出预测,认为到 2015年南中国海可能变成“中国海”, 将会极大威胁日本海上运输生命线的安 全,这对日本将是致命打击。只有保持 群雄割据,南海的区域安全才不可能被 中国一家控制,日本的海上生命线才不 会握在中国的手里。
严 峻
的 形 势
南海的近几十年的状况
赤瓜礁
南海的近几十年的状况
3
我国南海主权的 姐夫解解乏 法理依据
1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 并列入中国版图,实施主 权管辖。 2 、中国一直对其进行长 期开发和利用。 3 、中国政府对其管辖是 一系列持续和有效的政府 行为,自唐朝到明清,直 至本世纪初,一直在没有 争议的情况下对其行使和 平管辖。
浅谈 中国南海 问题
讲述人:
目录
1
争端因何而起
3
我国南海主权的 法理依据
南沙群岛控制权 历史纷争
2
解决南海问题的 主要对策
4
思考题:
1
争端因何而起
姐夫解解乏
南海地理位置
南沙群岛丰饶的物产
南 沙群岛海水 水产资源极 其丰富,是 东南亚最大 的渔场,合 理利用,每 年能捕2000 万--3000万 吨鱼。 南 沙群岛石油、 天然气资源 极其丰富, 是世界巨型 油气田,已 探明石油储 量350亿吨。
中国南海问题的立场
中国政府还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的主张,愿意在争议解决前,同有关国家暂 时搁置争议,开展合作。中国政府不仅是这 样主张的,也是这样做的。对话取得不同程 度的积极进展。在中国-东盟高官磋商、中 国-东盟对话会中,双方也就南海问题坦诚 交换意见,一致赞同以和平方式和友好协商 寻求问题的妥善解决。
相关国家为什么敢和中国争夺南海诸岛
澳大利亚以及某些欧盟大国以“南
海航行权”关系到其国家利益为由,表 示不能对此视而不见,这些大国插手南 海事务,削弱中国、混水摸鱼的意图十 分明显。
中国南海问题的立场
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中国已同一 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 友好地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这一立场同样 适用于南沙群岛。中国愿同有关国家根据公 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包括1982年《联 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 制度,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有关南海争议。 这已明确写入1997年中国-东盟非正式首脑 会晤发表的《联合声明》中。
中国在发展,其他相关周边国 家也没有闲着,这些国家也在加强武 备,而且他们已经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通过南海数百口油井带来的滚滚财富, 再投入巨资扩充海空力量,南海战场 建设逐步实现“驻军常态化、工事永 久化、阵地纵深化”。
1.首先,落实南海行政建制刻不容缓。 从现在开始,中国必须痛定思痛,定 方略、施重手,加强对南沙群岛的管 理与开发。
2. 统一我国的海上执法队伍,建设一 支强有力的海上执法力量,是维护我 国海洋权益的当务之急。在关系到主 权的问题上,必须要有一个被赋予全 权的负责单位代表国家并承担责任。 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3. 解决海权争端,立法要跟上来。我 国的相关法律比较陈旧,不太适应新 的形势,执行度也比较小。菲律宾通 过立法加紧对南海岛屿的争夺,反衬 出中国在通过立法保护海洋权益方面 的不足。外国常用国内立法来侵犯我 国主权,我们也应针锋相对,就像当 年出台的反分裂国家法一样。
4. 建设强大的海军。这是和平解决南 海问题的根本保证。无论是和平方式 或者不得已的战争选择,都离不开强 大的海洋实力。建设强大的海军,就 是为保卫我国海疆安全,为解决海上 纠纷提供后盾。加大海上防御纵深, 实施全方位保卫海疆战略,脱海入洋 迫在眉睫。涉足浅水者得鱼虾,涉足 深水者得蛟龙。
作为一名大学生, 要相信我们党的领导、相信 我们的政府,拥护我们解决 南海问题的立场、主张和态 度,南海一定会成为和平之 海、合作之海、友谊之海、 希望之海!
这种以一敌十的不利情况,也是南沙问 题久拖不决的重要因素。但我们也不能坐以 待毙,东盟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谁做老大, 印尼、马来西亚都想争一争。我们要选准时 机,集中力量突破一国或者数国,力争实现 看住强国、拉住大国、管住小国。这有点像 战国时期,东盟各国拼命的合纵,我们要争 取连横,为的是减轻南海问题上的压力,赢 来战略缓冲期。
南 沙群岛各种 矿产资源相 当富有。铁 矿、锰结核、 水精石等等 矿储量巨大。
南海问题产生原因
南海问题产生原因
南海问题产生原因
南海问题产生原因
2
南沙群岛控制权 姐夫解解乏 历史纷争
南海的近几十年的状况
南海的近几十年的状况
我国在南海占了8个。主要有华阳 礁、永署礁、南熏礁。 台湾当局占领太平岛。太平岛是 南沙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退 潮时,露出水面0.43平方公里。 越南占29个,菲律宾占8个,马 来西亚占2个。
4
解决南海问题 姐夫解解乏 的 主要对策
目前我国在南海处于“谈不拢, 打不了,拖不起”的境地,谈不拢, 都说是自己的,打不了,要明白,以 我国现在的军事实力,打败周边小国, 收复南沙岛屿不成问题,最大的问题 是政治问题,不是军事问题,而等不 起,首先是时不我待,时间对中国并 不绝对有利。
目前这些国家不光在继续蚕食 中国的岛礁和领海,等下去,不光我 国宝贵的海上石油资源会大量流失, 根据国际法,被占五十年的岛屿会被 认为丧失主权,而我们南沙很多岛屿 已经被占领二三十年了。
2、中国面临多国部队———东盟集体因素。
在南海诸岛争夺上,东南亚国家有 巨大的共同利益。1994年东盟公开宣布 “今后东盟成员对外将以集体名义而不 以双边名义接受谈判”,它们一致对外, 使我国解决南沙问题变得十分复杂。我 们要尽力防止在争岛屿时,出现一国带 头,多国起哄的局面。
相关国家为什么敢和中国争夺南海诸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