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主题:大家喜欢我 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大家喜欢我》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大家喜欢我》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大家喜欢我》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受到被人喜欢和接纳的愉悦心情。

2.培养幼儿与人友好相处,主动与人交流的能力。

3.培养幼儿自信、独立的个性。

二、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让幼儿体验与人相处的快乐,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2.活动难点:引导幼儿主动与人交流,培养自信、独立的个性。

三、活动准备1.课件:动画片《大家喜欢我》2.玩具:小熊、小兔子、小鸭子等3.画纸、画笔4.音乐《好朋友》四、活动过程(一)热身活动1.教师带领幼儿做《好朋友》手指游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主题活动1.教师播放动画片《大家喜欢我》,引导幼儿观看并提问:a.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画片里的谁?为什么?b.小熊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他?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a.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怎么样才能让大家喜欢自己呢?b.如果别人不喜欢我们,我们应该怎么做?4.游戏环节: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有一个玩具(小熊、小兔子、小鸭子等),要求幼儿通过合作、交流,让玩具喜欢自己。

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5.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喜欢别人的原因。

(三)实践活动1.教师发放画纸和画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角色,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2.教师播放音乐《好朋友》,引导幼儿相互拥抱,体验与人相处的快乐。

1.教师邀请幼儿谈谈在活动中的收获。

五、活动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关注幼儿的社交能力培养。

2.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好朋友墙”,展示幼儿的画作和照片,营造友好、温馨的氛围。

3.区域活动:在角色区设置“好朋友之家”,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六、活动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师播放动画片《大家喜欢我》后,引导幼儿讨论:“小熊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他?”“小熊是怎么对待他的朋友的?”小朋友甲:“因为他很友好,总是帮助别人。

”小朋友乙:“他还会分享玩具和食物。

”2.游戏环节,教师可以这样引导:“我们一起来玩‘让玩具喜欢我’的游戏,每个人都要想办法让小熊、小兔子或者小鸭子喜欢自己,想想你们会怎么做?”小朋友丙:“我会给小熊讲故事。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大家喜欢我》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大家喜欢我》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大家喜欢我》含反思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大家喜欢我》含反思「篇一」【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温柔、优美的旋律,学习用连贯和跳跃的方法唱歌。

2.会看懂图谱,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演唱歌曲。

3.感受歌曲内容带给我们的快乐。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1.月亮婆婆头饰。

2.幼儿用书:《月亮婆婆喜欢我》。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

(教师头戴月亮婆婆头饰,与幼儿共同做游戏,帮助幼儿熟悉歌曲和歌词)1.教师:晚上,天上有什么呀?2.教师:月亮婆婆会洒下月光,和小朋友玩游戏。

现在,我来当月亮婆婆,我们一起来玩“月亮走我也走”的游戏吧!3.教师:这个好玩的游戏老师还把它变成了一首很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朗诵一下吧!4.教师:好听的儿歌如果能唱出来就更好听了,你们听!(教师清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5.教师:歌曲里的月亮婆婆喜欢谁呀?她是怎么喜欢小朋友的?6.教师一边带幼儿学唱前两句歌词,一边带幼儿做与歌词相应的动作。

7.教师完整地范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

幼儿欣赏,再一次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与歌词内容。

(二)幼儿完整地学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

1.教师带领幼儿随歌曲伴奏唱歌。

教师:演唱歌曲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听前奏。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脚印图谱。

根据图谱的暗示,选择不同的演唱方法。

教师:小朋友看,图谱上有什么?这些脚印一样吗?代表什么意思?3.在教师帮助下,个别幼儿指图,集体演唱。

4.学习用连贯和跳跃两种方法学唱歌曲。

5.游戏:月亮走我也走。

(三)幼儿欣赏视频傣族舞。

教师: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月亮婆婆喜欢我》,是一首有着傣族风格的歌曲。

傣族人能歌善舞。

现在请小朋友欣赏傣族舞。

【活动延伸】1.家园共育:家长可以与幼儿共同玩“月亮走我也走”的游戏,即家长跟着音乐的节奏向某个方向走,幼儿向同一个方向走,前后左右都可以,步伐也可以变化。

2.日常渗透:迁移在其他领域的活动中观察图示、标志的经验,提高幼儿理解、应用图示和标志的能力。

中班心理健康教案 大家喜欢我

中班心理健康教案 大家喜欢我

中班心理健康教案大家喜欢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需求,学会关心他人。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情感需求: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被关心、被理解的情感需求。

2. 自信心:培养学生自我肯定的意识,增强自信心。

3. 友好相处: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包容他人,与人友好相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情感需求,学会关心他人。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信心,引导学生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2. 游戏法: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情感交流的重要性。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情感需求、自信心、友好相处等相关内容。

2. 游戏材料:如拼图、卡片等。

3. 情境道具:如小动物玩偶等。

一、情感需求:介绍情感需求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被关心、被理解的需求。

二、自信心:讲解自信心的含义,培养学生自我肯定的意识,增强自信心。

三、友好相处:讲解与人友好相处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包容他人。

五、实践活动:设计相关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人沟通、友好相处。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引出主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故事中的角色让大家喜欢。

2. 情感需求:讨论每个人都有被关心、被理解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经历。

3. 自信心:讨论自信的重要性,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成就。

4. 友好相处:讨论与人友好相处的原则,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情感需求、自信心和友好相处的理解。

2. 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检验他们与人友好相处的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反思日记或口头反馈,了解他们对所学内容的认同和应用情况。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大家喜欢我》 (2)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大家喜欢我》 (2)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大家喜欢我》课题名称:大家喜欢我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和良好的人际关系;3. 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和优点,并鼓励他们相互欣赏。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和优点,并鼓励他们相互欣赏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角色扮演教具准备:图片、PPT等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一些有关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图片中人物的特点和表达出的情感。

Step 2: 角色扮演(1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班级中的学生,扮演导演和观众的角色。

导演向观众描述自己的优点和闪光点,观众则要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Step 3: 小组合作(15分钟)学生继续保持小组合作的形式,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人物,成员相互讨论该人物的优点和闪光点,并用图片或文字形式进行展示。

然后,其他小组的成员可以补充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Step 4: 分享和总结(10分钟)每个小组向全班分享他们选择的人物的优点和闪光点,并给予积极评价。

最后,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Step 5: 课后延伸(5分钟)学生回到座位上,写下自己的优点和闪光点,并鼓励他们相互欣赏和支持。

可以将这些写下的内容悬挂在教室的墙上,以提醒学生们相互间的积极评价和支持。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设计,学生在合作中进行角色扮演,培养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同时,学生可以相互欣赏和鼓励,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友好关系。

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评价和鼓励他人,避免批评和伤害他人的行为。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大家喜欢我》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大家喜欢我》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大家喜欢我》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增强自我认同感。

2. 培养幼儿团队意识,学会与他人相处和合作。

3. 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和沟通能力。

4. 通过游戏和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1.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2. 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和沟通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树立自我认同感,增强自信心。

2. 培养幼儿团队意识,学会与他人相处和合作。

教具准备:1. 大型拼图。

2. 干净的纸张和彩笔。

3. 花朵模板和颜料。

4. 音乐播放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创设情境:教师领着幼儿围成一个大圈,每个幼儿都面向圈中的其他幼儿。

教师给每个幼儿递上一个小镜子,让他们观察自己的脸,并问幼儿:“你看,自己漂亮吗?自己喜欢自己吗?”鼓励幼儿积极回答,并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特点,例如,“你的眼睛很明亮”,“你的笑容很可爱”等。

然后教师说:“你们还知道吗?大家都喜欢你们,因为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2. 幼儿参与互动:每个幼儿将镜子递给旁边的同学,并说出他们喜欢同学的什么地方。

例如,“我喜欢小明的眼睛很明亮”,“我喜欢小红的笑容很可爱”等。

教师可以给予肯定和鼓励。

例如,“太棒了,你们都是最棒的!”、“你们都是班级里最可爱的小朋友!”3. 美术创作活动:教师分发花朵模板和彩笔,让每个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出一朵属于自己的花朵。

教师鼓励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花朵,并说出为什么喜欢。

4. 游戏活动:教师带领幼儿玩“找朋友”游戏。

教师将大型拼图切割成若干块,分发给每个幼儿。

教师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幼儿围成一个大圈,手持拼图块。

音乐停止时,每个幼儿需要找到自己的“朋友”——能组成完整拼图的另一个拼图块的幼儿。

然后,教师鼓励幼儿互相夸赞对方,并欣赏拼图的完美。

第二课时:1. 创设情境:教师邀请幼儿围坐在一张大桌子旁,每个幼儿面前放一个小钥匙和一张纸。

教师问幼儿:“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钥匙,但是你们知道吗?你们的小钥匙都是别人送给你们的。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大家喜欢我》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大家喜欢我》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大家喜欢我》教案名称:大家喜欢我教学目标:1.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班级的凝聚力。

2.培养学生自信、合作、交流的能力。

3.促进学生对不同个体的认知和尊重。

教学内容: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大家喜欢我》(二)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首先,老师带领学生回顾班级中过去的集体活动和班级氛围,引导学生思考在班级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我们对彼此的认知和尊重对班级的发展有多重要。

Step 2:活动介绍(5分钟)告诉学生今天将进行一个“大家喜欢我”的活动,每个人都有机会去表达自己的特点和优点,让大家更好地认识你,也更好地尊重和欣赏你。

Step 3:准备活动素材(10分钟)学生分组,并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纸和一支笔。

Step 4:活动进行(20分钟)每个学生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在下面写出自己认为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之后,学生将自己的纸交给组员,组员需要站起来,大声宣读出自己组员的名字,并高声说出他认为组员的特点和优点。

其他组员也可以补充自己对这个学生的了解。

Step 5:小结(5分钟)学生回到座位上,班主任引导学生一起讨论和总结今天的活动。

帮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优点,也需要被别人尊重和欣赏。

同时,通过互相了解,班级的凝聚力和友谊也会增强。

Step 6:展示和分享(5分钟)让学生可以自愿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体会。

可以让一些学生上台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组员说了什么,让其他的学生也能学到更多。

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了解和分享。

2.情感教育: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和班级凝聚力。

3.体验式学习:通过活动的进行,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被他人欣赏和尊重的感觉。

教学资源:1.纸张和笔2.学生自己准备的“大家喜欢我”活动素材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互动、听取学生的分享以及学生的自评,来评估学生是否达到了活动的目标。

拓展延伸:学校可以组织更多类似的社会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自信、合作和交流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大家喜欢我》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大家喜欢我》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大家喜欢我》简介这个社会教案适合在幼儿园小班教学中使用,主题为“大家喜欢我”。

本教案旨在通过增强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幼儿们积极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并能够积极地参与社交活动。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幼儿们将更深刻地理解“大家喜欢我”这个核心概念,并能够把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目标1.增强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2.培养幼儿积极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的能力;3.培养幼儿积极参与社交活动的意识;4.让幼儿理解“大家喜欢我”这个核心概念,并掌握如何运用它。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贴有不同像素的彩纸或色卡;2.教师准备一个圆形雏菊花瓣图案,大小适当;3.教师准备一些丝带(颜色多样);4.教师准备一张白色纸,写上“大家喜欢我”。

教学过程第一步:介绍“大家喜欢我”这个概念采用幼儿喜欢的小游戏方式,利用教师贴上不同像素的彩纸或色卡制造氛围,让幼儿自由选择三张色卡,并由教师用指数标出数字。

随后,教师引导幼儿相互展示自己选择的彩卡,让每个孩子都说出喜欢彩卡的理由,最后强化每个孩子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教师在结束这个环节时,可以引出“大家喜欢我”的观念,指出这是积极向别人表达自己想法和情感的好方法。

第二步:欣赏教师制作的图案教师介绍一下自己刚刚制作的圆形雏菊花瓣图案,并怀疑是否是因为自己很棒才制作出来的。

面对这样的提问,幼儿们都会点头确认教师的想法。

教师借此机会强调“大家喜欢我”这个概念,并表示自己也需要感受到别人的喜欢和支持。

随后,教师将图案与学生分享,企图在学生身上找到一些类似的品质。

第三步:制作讲台上的大花环教师建议将这个图案放大并制作成一个巨大的花环。

幼儿们需要配合这个想法,帮助教师完成这个任务。

教师为幼儿们分配不同的任务,例如:选出合适的丝带配色,紧绷丝带,为花环涂颜色等等。

幼儿们将分成不同的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难度不同的技能来完成这个花环。

完成这个花环后,教师可以与幼儿庆祝,共同欣赏师生共同的努力成果。

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大家喜欢我》教案

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大家喜欢我》教案

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大家喜欢我》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自信心。

2.帮助幼儿学会与人友好相处,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让幼儿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培养幼儿与人友好相处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引导幼儿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帮助幼儿掌握与人友好相处的技巧。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大家喜欢我》,引导幼儿思考:歌曲里的小朋友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他?2.主题活动一:发现自己的优点(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自我介绍,让幼儿说出自己的优点。

(2)教师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发现他人的优点。

3.主题活动二:学会与人友好相处(1)教师创设情境,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与人友好相处的快乐。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在与人相处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4.主题活动三: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2)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做到自信、友好、勇敢。

五、作业1.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本次活动的收获。

2.家长协助幼儿记录自己在活动中的亮点,鼓励幼儿持续努力。

六、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教师与幼儿对话: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自己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吗?”幼儿A:“我知道,我画画很好。

”教师:“很好,画画是你的优点,那还有其他优点吗?”幼儿B:“我对朋友很友善。

”教师:“这也是一个很大的优点,我们每个人都要发现自己的优点哦。

”2.教师与幼儿互动:教师:“如果你们在游戏中看到一个小朋友跌倒了,你们会怎么做?”幼儿C:“我会去扶他起来。

”教师:“嗯,这样做很棒,帮助别人也是友好相处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1.教师引导对话:教师:“小明,你觉得自己有什么不足呢?”幼儿D:“我有时候会害羞。

”教师:“害羞是正常的情感,关键是我们如何面对它。

你可以尝试多和朋友们交流,慢慢就会变得更好。

”2.教师情境模拟:教师(模拟与幼儿E对话):“如果你看到一个小朋友拿了你的玩具,你会怎么说?”幼儿E:“我会说,这是我的玩具,但是我们可以一起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实际任务,幼儿学会跟客人主动打招呼,会用适当的语言行为跟人商量着玩,当别人接受时,能从表情动作表示高兴。

从而培养幼儿愿意运用这些方法,主动与人交流,并友好相处。

一、教学性情境
活动名称:交朋友
活动要求:让幼儿学会用友好的态度对待别人,当别人不接受自己时,会想办法让别人喜欢自己。

活动准备:木偶剧表演,课前学习表演《拉拉勾》。

活动指导:
(一)创设情境《哑巴老虎》,幼儿观察交流。

1.小动物们愿意和老虎威威交朋友吗?为什么?
2.老虎威威想了一个不说话的办法来跟小动物们交朋友,你们想一想不说法这个办法好不好?为什么?(可用表情、动作,好听的声音)(幼儿尝试)。

3.除了用这些方法交朋友,还有什么好办法能交朋友?(幼儿商量,教师巡迥指导)。

4.小朋友们想了这么多好办法,看看老虎威威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
5.它终于交上了朋友,老虎威威是怎么交上朋友的?
(二)小结:关心帮助别人,别人就会和你交朋友。

(三)游戏《拉拉勾》,体验交上朋友的快乐。

(实践操作)
二、实务性活动(一)具体内容
1.接待客人
2.外出作客
3.结伴游玩
4.打电话
(二)具体方法
1.时间:可利用节假日。

2.交往对象:成人、孩子(熟悉的、陌生的)。

3.鼓励幼儿在家里自己给老师打电话,并能找话题与老师交谈。

(三)活动重点:积累交流经验。

(四)活动指导:
1.请爸爸、妈妈反馈活动情况。

2.幼儿完成任务,老师与他们个别交流。

并加以鼓励。

(你和谁一起玩的?玩得怎么样?为什么……)
三、分享交流活动
(一)活动要求:通过运用已经学会的适合的交往方式,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励小朋友以后再次使用这些交往方法。

(二)活动准备:设置“借东西”的情境障碍:1.老师正在上课,门关着;
2.我的老师不在;
3.老师说:“哎呀,你们要借的东西我没有,在其他老师那里”;
4.老师正与别人谈话。

(三)分享交流:
1.创设“借东西”的真实情境,从中观察孩子的反应。

(1)我想请小朋友帮忙,向其他老师借一些东西,谁愿意帮助我?
(2)我非常需要这些东西,请小朋友一定要想办法借到这些东西。

2.根据幼儿的实际反应,进行交流讨论。

(1)你们是怎么借到东西的?(笑咪咪,有礼貌,不打扰别人……)
(2)你们在借东西时碰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3.实务性经验的联想,幼儿交流分享。

(1)今天我们学会借东西的本领,那么平时你们遇到事情是怎么与人打交道的?
(2)是不是也用过这些好方法呢?
4.幼儿得到的体验:如果我们有事情,应该主动地告诉别人,让别人明白,看看别人是不是愿意帮忙,当别人给了我们帮助,我们要感谢别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