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案例完整版
儿科护理案例版范文

儿科护理案例版范文引言: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病情严重,治疗过程中需要给予患儿全方位的护理。
本文将结合一个实际案例,详细介绍儿童脑膜炎的护理过程。
案例背景:小明,5岁,男性,来自农村地区。
因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被家人带到医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脑膜炎。
患儿父母年事已高,经济状况一般,且从未接触过类似疾病,对护理不了解。
护理过程:1.安静环境:为了减轻患儿的不适感,必须确保安静的环境。
护士应协助家人保持病房内的安静,减少噪音和照明。
2.体温管理:脑膜炎患儿常常发热,体温管理是护理过程中关键的一环。
护士应定时测量患儿体温,并根据医嘱合理给予退热药物或物理降温,以确保体温稳定。
3.水电解质平衡:患儿呕吐是常见症状之一,容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
护士应监测患儿的入量出量情况,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以维持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
4.饮食护理:脑膜炎患儿对食物的味道常常感到恶心,消化功能减退。
护士应关注患儿的饮食情况,根据患儿的需要提供易消化的食物,并确保患儿充足的饮水。
5.皮肤护理:脑膜炎患儿在长时间卧床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皮肤问题,如疱疹、潮红等。
护士应每日检查患儿皮肤状况,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更换床单、衣物,避免摩擦和压疮的发生。
6.情绪护理:脑膜炎患儿疼痛和不适常常导致情绪的波动,护士应给予充分的关心和安慰,提供心理支持,减轻患儿的恐惧和焦虑。
7.导尿护理:一些情况下,脑膜炎患儿可能需要膀胱导尿。
护士应娴熟操作,定时检查导尿管通畅情况,避免感染的发生。
8.定期观察:护士应定期观察患儿的意识状态、神经系统状况、瞳孔反射、肌力等情况,并记录下来。
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进一步处理。
结语: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儿科疾病,患儿需要全方位的护理。
护士在护理脑膜炎患儿时,应确保安静的环境、管理体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提供适宜的饮食、重视皮肤护理、给予心理支持、进行导尿护理并进行定期观察。
通过综合护理手段,可以帮助患儿尽早康复。
儿科护理学案例

儿科护理学案例Virtue carries wealth. On the morning of November 2, 20221.患儿,男,12个月,因哭闹、多汗、夜惊1个月来院就诊;体检:前囟2 cm× cm,枕秃,乳牙未出,胸部有肋骨串珠,心肺未见异常,肋缘外翻,肝肋下2 cm,质软,脾未触及,轻度膝外翻;血生化检查:血钙正常、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升高;问题:1该患儿可能的医疗诊断是什么2引起本病的原因是什么2.患儿,男,15个月,人工喂养,平时烦躁易惊,多汗,方颅,枕秃,鸡胸;血钙磷乘积<30,碱性磷酸酶增高;x线检查:临时钙化带消失;临床诊断为佝偻病;问题:1目前该患儿处于临床哪一期2如何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指导3.患儿,女,3个月,人工喂养,体温正常,因抽搐入院,抽时两眼上翻,神志不清,清醒后活泼如常;查:血清离子钙/L,血清总钙为/L;问题:1该患儿可能的医疗诊断是什么(2)目前首要的护理问题是什么1.足月新生儿,男,第1胎,出生后第3天,母乳喂养,出生后24h出现黄疸,皮肤黄染渐加重;血液检查:血红蛋白110g/L,母血型O,予血型B;问题:1该患儿最有可能的诊断是什么2若该患儿出现嗜睡、尖声哭叫、肌张力下降,胆红素上升至386μmol/L,该患儿可能出现了什么情况2.男性早产儿,出生4d,因哭声低微、拒乳2d、发绀、呼吸不规则2h入院;查体:体温不升,呼吸不规则,口鼻中少许血性泡沫,全身凉,皮肤呈紫红色,双下肢、臀部、会阴、下腹部、面颊皮肤发硬,压之微凹陷,双肺闻及中细湿啰音;问题:1考虑患儿的医疗诊断是什么目前存在哪些护理问题2如何对该患儿进行复温3.早产儿,出生后ld,有窒息史,患儿烦躁不安,突然高声尖叫、拒乳、呕吐,肢体痉挛,前囟紧张饱满,36h后变为嗜睡、肌肉松弛,体温与血常规正常;问题:1该患儿最可能的疾病是什么2为了明确诊断,你还需进一步做什么检查4.患儿,男,12d,因拒乳,发热3d而入院;3d前,患儿烦躁哭闹,吃奶减少;体检:体温38℃,精神萎靡,面色,皮肤黄染,肝右肋缘下3cm,脐部发红,有脓性分泌物;初步诊断:新生儿败血症;问题:1该患儿最可能感染的病原菌是什么2提出护理问题;5. 34周早产儿,自然娩出,Apgar评分Imin 3分;第2天出现嗜睡,拒乳,呼吸快而不规则,阵发性发/;查体:体温35℃,呼吸62/min;面色发绀,刺激后四肢抖动,肌张力略高,前囟饱满,心率156/min,双肺听诊无异常;经头颅CT检查初步诊断为新生儿颅内出血;问题: 1该患儿有哪些护理问题2制订出该患北的护理措施;1.患儿,4个月,近1个月来流涎多;吃奶好,口腔黏膜无异常发现;应考虑小儿属于什么情况2.患儿,3个月,母乳喂养近两天口腔黏膜上有白色状及乳凝块样物,不痛;问题:该患儿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什么3.患儿,1岁,呕吐、腹泻稀水便5d,ld来尿量极少,精神萎靡,前囟及眼窝极度凹陷,皮肤弹性差,四肢发凉,脉细弱,血清钠128mmol/L;问题:1请判断该患儿脱水程度与性质;2根据患儿脱水程度和性质,应首先补充哪种液体3患儿经输液6h后,脱水情况好转,开始排尿,但又出现精神萎靡,心音低钝,腹胀,肠鸣音减弱,应首先考虑什么岁患儿,呕吐、腹泻3d,大便为蛋花汤样,量多,每天10余次;体检:精神稍差,方颅,前囟、眼窝明显凹陷,口唇黏膜干燥,皮肤弹性差,血清钠135mmol/L;经补液后该患儿脱水体征基本消失,但突然出现惊厥,可能出现了什么情况5.患儿,8个月,11月中旬入院,1d前突然发热,咳嗽,随后呕吐3次,大便稀黄色水样,每天10余次,黏液少,无腥臭;体检:体温39℃,精神萎靡,前囟及眼窝凹陷,哭泪少,咽稍充血,心肺一,腹软,皮肤弹性略差,大便检查一,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1.患儿,男,9个月;因发热、咳嗽、气促3d,加重ld入院;体温℃,心率150次/分,呼吸50次/分,口周发绀,两肺可闻及中细湿啰音,诊断为“肺炎”;,问题: 1此时应立即采取的护理措施是什么2如何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指导2.患儿,男,4个月,因咳嗽、咳痰2d、气急伴发绀2h入院,体检:体温℃,呼吸80次/分,心率180次/分,心音低钝,肝肋下;诊断为“支气管肺炎伴心力衰竭”;问题:1该患儿现存的首要护理问题是什么2患儿休息宜取何种体位3.患儿,8个月,因肺炎入院,现病情加重,明显呼吸困难,面色发绀,出现点头样呼吸,意识模糊,心率160次/分,血气分析:Pa02 ,PaC0254mmHg;问题:1该患儿现在可能发生了什么2该患儿目前首要的护理问题是什么1.患儿,女,2岁;自幼发绀,生长发育落后于同龄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现因发热、咳嗽3d入院;查体:体温℃,口唇发绀,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哆音,心率136次/分,胸骨左缘2~4肋间可闻及Ⅱ~Ⅲ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指趾端发绀明显,有杵状指;问题:1你认为该患儿可能患的疾病是什么2患儿入院后1h,因哭闹后突然晕厥、抽搐,可能出现了什么情况此时护士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什么2.患儿,男,2岁半;多汗、消瘦、生长发育落后于同龄小儿,哭闹时出现下半身发绀,现因发热、咳嗽、气急2d入院;查体:体温℃,口唇发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细湿啰音,心前区隆起,心率140次/分,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粗糙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问题:1该患儿可能患的疾病是什么2该患儿已出现了什么并发症3.患儿,2岁,男孩,曾患肺炎多次,每次患肺炎时出现发绀,肺炎痊愈后发绀消失;平时少活动,活动后有气促、心悸,已确诊患有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2d前因发热,咳嗽,以上呼吸道感染收入院,体温℃,呼吸28次/分,心率130次/分;问题:为防止友绀再度出现及心力衰竭发生,作为护理人员应该从哪些方面开展工作1.患儿,男,7岁,晨起眼睑水肿伴尿少1周,发现肉眼血尿ld,病前7d有咽痛;查体:体温℃,血压120/80mmHg,发育营养好,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血液检查显示:血红蛋白112 g/L;血尿素氮/L,血总蛋白52g/L,清蛋白32g/L;血胆固醇/L;尿常规显示:蛋白++,红细胞2个/HP,白细胞1~4个/HP,比重;问题:1该患儿诊断首先考虑什么病护理包括哪些内容2患儿入院后突发抽搐1次,体温℃,血压150/90mmHg,考虑出现了什么并发症2.患儿,男,5岁;因全身水肿,以肾病综合征收入院;查体:面部、腹壁及双下肢明显,阴囊水肿明显,囊壁变薄透亮;化验检查:尿蛋白++++,血胆固醇升高,血浆白蛋白降低;1该患儿目前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什么2目前主要的护理措施有哪些3若病情好转,出院时健康指导应强调哪些1.患儿,男,12个月,面色逐渐苍白4个月,无发热及出血现象;系早产,单纯母乳喂养至今;体检:面色苍白,皮肤、巩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双肺呼吸音清,心率l00/min,心前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肝右肋下4cm,脾左肋下3cm;血白细胞×109/L,淋巴细胞0.395,中性粒细胞0. 568,红细胞× l012/L,血红蛋白47g/L,MCV 70. 4fl,MCH ,MCHC %,血小板l94×l09/L,网织红细胞;问题:1该患儿贫血由何种原因引起2属于哪一种类型2.患儿,男,11个月,单纯母乳喂养;出生冶4~5个月会笑,能认人,6个月会独坐,近1个月来,面色苍白、轻度水肿、表情呆滞、反应迟钝,少哭不笑,智力和体格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独坐不稳,时有不自主颤抖,肝、脾轻度大,红细胞数×1012/L,血红蛋白75g/L;问题:对该患儿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1.患儿,男,2岁,因“抽搐3次伴意识不清”入院;家长诉抽搐时表现两眼上翻,四肢抽动,起病前有“感冒”;体检:体温℃,嗜睡状,咽稍红,巴宾斯基征+;脑脊液检查:外观清亮,WBC 200×l06/L,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稍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问题: 1该患儿可能的医疗诊断是什么2写出护理问题;2.患儿,女,1岁半,因发热4d,抽搐2次入院;病程中曾呕吐1次,为喷射性,量多;查体:体温℃,精神烦躁,前囟已闭,颈项强直;初步诊断化脓性脑膜炎;问题: 1该患儿确诊应做什么检查有何特点2在治疗中,如使用抗生素,则抗生素使用的原则是什么疗程多长。
儿科优质护理案例(全心全意为孩子健康)

儿科优质护理案例全心全意为孩子健康“接待热心、护理精心、治疗细心、解释耐心,征求意见虚心”是市二医院儿科开展优质护理的“五心”服务理念,儿科护理团队以将“我们用心,母婴放心”作为具体行为标准,针对儿科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为患儿提供多层次、多形式、创新型的人文化、个性化护理服务。
步入儿科病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富有童趣的环境,墙上的各种卡通形象,减轻患儿的恐惧心理,同时也让家属感受到医院对患儿的关爱。
一天之计在于晨,美好的一天从交班开始。
床头交接班时,医护热情地向每一位住院的患儿及家长道一声“早上好,昨晚睡得好吗?宝贝今天好乖啊!”亲切与患者家属交流,以及与患儿互动,消除陌生感,简单的话语和动作,营造了融洽的护患关系,使原本平静的病区充满了稚嫩的童声和欢乐的笑语。
然而到了输液扎针的时候,总有小朋友因为恐惧而哭喊。
“如果把幼儿园的奖励机制搬到病房里,会不会给小患儿带来不一样的就医感受呢?”这个想法得到了团队的一致赞同,大家从网上订制了一些小贴纸,为配合治疗的患儿送上奖励的贴纸,给予表扬与鼓励。
这一举措有效缓解了孩子扎针、做治疗时的恐惧,配合度大幅提高。
渐渐地,病房里的哭闹声越来越少,家长们也对这个充满善意和温暖的小举动赞不绝口。
护理安全,细节是关键。
团队集思广益日常护理工作中最易发生差错事故的流程环节进行改进,如对放置备用药的抽屉做了小改动以增加用药安全;准备特殊急救盘以缩短惊厥病人的抢救时间;改良输液夹方便核对及美化病房等。
依托儿科党支部“一缕阳光、温暖成长”的支部品牌,团队开展党建引领优质护理服务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塑造优质护理服务特色,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爱与关怀。
用爱真正成为患儿心中的一缕阳光,让温度护理永不停歇。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
儿科团队用“五心”,全力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多措并举,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儿科护理学案例

患儿,女,8个月主诉:发热3天,呕吐伴抽搐1次。
现病史:3天前患儿开始发热,体温38℃~40℃,持续不降,伴有流涕、咳嗽,烦躁不安。
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量多,喷射状。
1天前突然抽搐1次,表现为意识丧失、双眼上翻、四肢强直,持续20分钟。
患病以来精神萎靡,大小便正常。
体查:T39.5℃,P155次/分,R 42次/分,W 8kg。
精神萎糜,嗜睡状。
皮肤粘膜未见淤点、淤癍。
前囟1×1cm2,彭隆。
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
鼻通气顺畅,外耳道净,咽红。
颈抵抗,双肺呼吸音粗,心音有力无杂音,肝脾不大。
脊柱四肢未见异常。
颅神经未见异常,四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
Kernig征(±)、Brudzinski征(±)、巴氏征(+)。
脑脊液检查:脑压220mmH2O,外观浑浊。
白细胞数1580×106/L,多核0.83,单核0.17。
蛋白800mg/L,糖2.24mmol/L,氯化物100mmol/L。
血常规:白细胞16×109/L,多核0.72,单核0.28。
问题:1. 该患儿最可能医疗诊断是什么?2. 请对患儿进行护理评估?3. 写出患儿存在的主要护理诊断与措施?患儿,男,10岁主诉:间断浮肿、尿少2月。
现病史: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色苍白,眼睑、双下肢浮肿,尿量少,呈浓茶色,院外检查尿常规示:蛋白+++,红细胞++,给予青霉素、中药及利尿剂等治疗,肿渐消、尿量增多,1周前因感冒,再次出现眼睑及双下肢水肿,且程度加重,尿呈洗肉水样,尿量明显减少。
体检:T 36.5℃, P 78次/分, R 24次/分,Bp 130/100mmHg W 31Kg,一般情况尚可,眼睑浮肿,咽无充血,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四肢活动可,双下肢水肿,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蛋白+++,红细胞++。
肝功:谷丙转氨酶28u/L,血浆蛋白 38g/L,白蛋白18g/L,胆固醇 9.1mmol/L。
儿科康复护理案例展示

儿科康复护理案例展示一、案例主角:小萌宝小明。
小明呀,是个超级可爱但又有点小可怜的3岁小娃。
为啥说小可怜呢,这小家伙之前生了一场大病,病好之后呢,身体就像个小懒虫似的,很多动作都比别的小朋友慢半拍。
比如说吧,别的小朋友都能跑能跳了,他还走不稳呢,就像个小醉汉,摇摇晃晃的。
而且呀,他的小手也不怎么听使唤,拿个小玩具都费劲。
二、康复护理初期:状况百出。
1. 抗拒护理。
刚开始做康复护理的时候,那简直就是一场“大战”。
护士姐姐们一靠近,小明就像看到大灰狼似的,又哭又闹。
每次给他做肢体按摩的时候,他就把小身子扭得像个麻花,小手还不停地挥舞,想要把护士姐姐推开。
护士姐姐们哄他就像哄一个小祖宗,又是拿小玩具,又是讲小故事,可小明就是不买账。
2. 护理难度大。
因为他还小,不太能理解为什么要做这些康复护理。
他的肌肉又很紧张,就像拉紧的小皮筋。
给他做关节活动的时候,稍微动一下,他就疼得直咧嘴。
而且他的注意力就像小蝴蝶一样,一会儿飞到这儿,一会儿飞到那儿,很难让他配合完成一整套康复训练。
三、康复护理策略:见招拆招。
1. 趣味引导。
护士姐姐们想了个超棒的主意。
她们把康复训练变成了游戏。
比如说,在训练小明走路的时候,就把他放在一个像小火车轨道一样的彩色步道上。
护士姐姐在前面拿着他最喜欢的小火车模型,一边走一边说:“小火车呜呜呜,小明宝宝追上来。
”这一招可灵了,小明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开始努力地跟着小火车走。
虽然还是走得歪歪扭扭的,但是比之前好多了。
2. 奖励机制。
每次小明完成了一个小的康复任务,比如顺利地拿起一个小积木,护士姐姐就会给他一颗小糖果或者一个小贴纸。
小明可喜欢这些小奖励了,为了得到更多,他开始变得越来越配合。
而且他还会把自己得到的小贴纸贴在一个小本子上,骄傲地给其他小朋友看呢。
四、康复护理进展:小步快跑。
1. 肢体功能改善。
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护理,小明的变化可大了。
他的小胳膊小腿变得越来越有力气。
之前走不稳的他,现在已经能慢慢地跑起来了,虽然还不是跑得很快,但已经像个小超人一样了。
儿科护理典型案例

儿科护理典型案例
《儿科护理典型案例》
哎呀,跟你们说啊,儿科护理那可真是不一般!就说有一次吧,我们科室来了个特别小的宝宝,才几个月大呢。
那小脸蛋红彤彤的,就像个小苹果,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想去亲一口。
(把宝宝的脸蛋比作小苹果)
宝宝一直哭个不停,孩子家长急得团团转。
我就轻声对宝宝说:“宝贝呀,别哭别哭啦,阿姨在这呢。
”这时候宝宝居然好像听懂了一样,哭声小了一些。
(拟人化的写法,表现出与宝宝的互动)
我们开始给宝宝做各项检查,那真是小心翼翼啊,生怕弄疼了他。
同事小王在旁边一直轻声哄着:“乖宝宝,一会儿就好了哦。
”宝宝的家长也是满脸的心疼和担忧。
等到检查结果出来,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的护理更是要格外用心,每天给他量体温、换尿布,就像照顾自己家孩子一样。
(类比像照顾自己家孩子一样)
有一天晚上,宝宝突然又哭了起来,怎么哄都不行。
我心里那个着急啊,心想这可怎么办呢?难道是哪里不舒服?我赶紧叫来医生,经过仔细检查,原来是宝宝饿了。
哎呀,我们都哭笑不得。
在我们的精心护理下,宝宝一天天地好起来,小脸也越来越有精神。
看着宝宝健康的样子,我们所有医护人员都特别开心,那种成就感真的没法用言语来形容!
儿科护理可不就是这样嘛,每一个小生命都需要我们格外用心地去呵护。
我们就是这些小宝贝们健康的守护者,看着他们能茁壮成长,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啊!这就是我想说的,儿科护理充满挑战,但也有着满满的爱和感动!。
儿科优质护理典型案例范文

儿科优质护理典型案例范文在儿科病房里,每天都在上演着各种故事,有欢笑,有泪水,而我们护士就像是一群守护小天使的精灵,在这片小小的天地里播撒着爱与关怀。
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一个我们科室的优质护理典型案例。
我们科室来了一个叫小阳的小男孩,才三岁,长得虎头虎脑的,特别可爱。
不过他可被一场肺炎折磨得不轻。
小阳刚入院的时候,哭得那叫一个惊天动地,小脸憋得通红,两只小手在空中乱挥,就像一个小旋风似的。
他的妈妈在旁边也是满脸的焦急和无奈。
我们的护士小丽一看到这情况,立马就像个超级英雄一样冲了过去。
她没有丝毫的不耐烦,反而满脸笑容地蹲下身子,眼睛和小阳平视,温柔地说:“小阳呀,你看阿姨这里有个超级神奇的小贴纸哦,只要你不哭,这个小贴纸就会跑到你的小手手上去。
”小阳被这个新奇的说法吸引住了,哭声渐渐小了下来,眼睛里还带着泪花,好奇地看着小丽手中的贴纸。
小阳住院期间,最让他害怕的就是打针了。
每次一看到护士拿着针管进来,他就开始往妈妈怀里躲,嘴里喊着:“不要,不要针针。
”这时候我们的护士们可就费了不少心思。
护士小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她把打针的过程编成了一个小故事。
她一边准备打针的东西,一边讲:“小阳呀,你的身体里现在有小怪兽(病菌)在捣乱,这个小针针呢,就是一个超级厉害的小战士,它要坐着小火箭(针管)冲进你的身体里,把小怪兽都赶跑,这样小阳就能快快好起来,去玩小火车啦。
”小阳听得入神,虽然还是有点害怕,但是不再像之前那样抗拒了。
除了在治疗上用创意的方法减轻小阳的恐惧,我们在生活护理方面也是无微不至。
小阳生病没什么胃口,饭吃得很少。
负责照顾他饮食的护士小红可着急了。
她就像个美食小侦探一样,到处打听小阳平时爱吃什么。
知道小阳喜欢吃鸡蛋羹后,小红专门跑到医院的营养食堂,和大厨商量能不能做一份特别的鸡蛋羹给小阳。
大厨被小红的用心感动了,做了一份加了小虾仁和蔬菜末的鸡蛋羹。
小红端着这份充满爱心的鸡蛋羹来到小阳床边,像哄小宝宝一样说:“小阳,看这是超级美味的鸡蛋羹,里面有小虾仁在游泳呢,吃了它你就会变得和超人一样强壮哦。
儿科护理学案例范文

儿科护理学案例范文背景:一名8岁的男孩,名为小明,前几天因跌倒而造成右手骨折,需要手术进行复位和固定。
手术后,小明开始出现肩膀和手臂的疼痛和不适感。
小明的家人非常关心他的疼痛,但是由于年龄的限制,小明难以准确描述他的疼痛。
因此,儿科护士根据小明的情况决定使用疼痛评估工具来帮助他评估和管理疼痛。
疼痛评估工具的选择:根据小明的年龄和发育阶段,选择了Visual Analog Scale(可视模拟量表),这种评估工具对于6岁以上的儿童是非常适用的。
研究表明,可视模拟量表在儿童疼痛评估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实施:儿科护士首先向小明解释了可视模拟量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该量表由一条水平线组成,两个端点分别代表“没有疼痛”和“最糟糕的疼痛”。
小明被要求选择自己目前的疼痛程度并指出对应的位置。
此外,儿科护士还提醒小明每过两个小时使用一次量表,以便及时评估和处理疼痛。
小明在术后的第一个小时表示他的疼痛程度为7分,护士立即给予小明30毫克的口服儿童安痛丸来缓解他的疼痛。
两个小时后,小明的疼痛程度下降到5分,护士再次给予他20毫克的口服儿童安痛丸。
结果和讨论:持续使用可视模拟量表,在术后的48小时内,小明的疼痛程度逐渐降低。
第一天的平均疼痛程度为6分,第二天为3分,第三天为2分。
小明的疼痛得到了有效的管理,不仅减轻了他的痛苦,也有助于他的康复。
结论:儿科护士在儿童疼痛管理中应用可视模拟量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该评估工具让小明能够自行评估自己的疼痛程度,帮助护士了解疼痛的强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减轻疼痛。
通过持续的评估和药物管理,小明的疼痛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促进了他的康复进程。
不过,在进行疼痛管理时,儿科护士还需注意儿童年龄和发育阶段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估工具,并充分与儿童和家庭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切。
只有针对儿童个体差异进行全面评估和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才能充分满足儿童的需求,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护理学案例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案例一
患儿,女,8个月
主诉:发热3天,呕吐伴抽搐1次。
现病史:3天前患儿开始发热,体温38℃~40℃,持续不降,伴有流涕、咳嗽,烦躁不安。
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量多,喷射状。
1天前突然抽搐1次,表现为意识丧失、双眼上翻、四肢强直,持续20分钟。
患病以来精神萎靡,大小便正常。
体查:T39.5℃,P155次/分,R 42次/分,W 8kg。
精神萎糜,嗜睡状。
皮肤粘膜未见淤点、淤癍。
前囟1×1cm2,彭隆。
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
鼻通气顺畅,外耳道净,咽红。
颈抵抗,双肺呼吸音粗,心音有力无杂音,肝脾不大。
脊柱四肢未见异常。
颅神经未见异常,四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
Kernig征(±)、Brudzinski征(±)、巴氏征(+)。
脑脊液检查:脑压220mmH2O,外观浑浊。
白细胞数1580×106/L,多核0.83,单核0.17。
蛋白800mg/L,糖2.24mmol/L,氯化物100mmol/L。
血常规:白细胞16×109/L,多核0.72,单核0.28。
问题:1. 该患儿最可能医疗诊断是什么?
2. 请对患儿进行护理评估?
3. 写出患儿存在的主要护理诊断与措施?
案例二
患儿,男,10岁
主诉:间断浮肿、尿少2月。
现病史: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色苍白,眼睑、双下肢浮肿,尿量少,呈浓茶色,院外检查尿常规示:蛋白+++,红细胞++,给予青霉素、中药及利尿剂等治疗,肿渐消、尿量增多,1周前因感冒,再次出现眼睑及双下肢水肿,且程度加重,尿呈洗肉水样,尿量明显减少。
体检:T 36.5℃, P 78次/分, R 24次/分,Bp 130/100mmHg W 31Kg,一般情况尚可,眼睑浮肿,咽无充血,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四肢活动可,双下肢水肿,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蛋白+++,红细胞++。
肝功:谷丙转氨酶28u/L,血浆蛋白 38g/L,白蛋白 18g/L,胆固醇 9.1mmol/L。
问题:1. 该患儿最可能医疗诊断是什么护理措施包括哪些?
2.患儿入院后突发抽搐1次,T38.5℃,BP150/90mmHg,考虑出现了什么并发症?
案例三
男性早产儿,出生4d,因哭声低微、拒乳2d、紫绀、呼吸不规则2h入院。
查体:体温不升,呼吸不规则,口鼻中少许血性泡沫,全身凉,皮肤呈紫红色,双下肢、臀部、会阴、下腹部、面颊皮肤发硬,压之微凹陷,双肺闻及中细湿啰音。
问题:
1.考虑患儿的医疗诊断是什么患儿存在哪些护理问题
2.如何对该患儿进行复温?
案例四
患儿,男,1岁半,因发热咳嗽3天入院。
患儿3天前开始发热,体温39℃左右,伴咳嗽,伴阵发性干咳,非痉挛性,同时伴有轻度喘憋,咳剧伴呕吐,无腹泻未抽搐,大小便正常,在家予以口服药物(具体不详)2天无效,近日咳喘加重来诊。
患儿平素食欲不好,睡眠不安,多汗,经常患感冒。
自生后一直人工喂养,8个月添加辅食,一直未加钙剂及鱼肝油。
患儿3个月会抬头,8个月会做,1岁会站,1岁2个月出牙,现有乳牙3枚,1岁4个月会走,现仍走不稳。
体检:体温35.5℃,脉搏160次/分,体重9kg,身高76cm。
发育稍落后,身材矮小,营养较差,神志清,精神不振,呼吸急促,轻度喘憋状,前囟1X1cm,平软,咽红,扁桃体一度肿大,胸部呈漏斗胸,可见串珠肋、肋膈沟,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密集水泡音。
心率160次/分,律齐,腹部膨隆,肝肋下2.5cm,质软,四肢肌张力偏低,可触及手镯及脚镯,病理征未引出。
辅助检查:1.血常规 HB 100g/L,RBC 3.5X1012/L,WBC 5.0X109/L,N 46%,L 54%
2.血生化 Ca2+1.9mmol/L,P3+0.6mmol/L,碱性磷酸酶300U/L
3.双腕部X线片: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呈毛刷样,骨骺软骨明显增宽,骨质普遍稀疏,密度减低。
4.双肺纹理粗、乱,可见小斑片状阴影。
问题:
1.考虑患儿的医疗诊断是什么?
2.患儿目前存在哪些护理问题?
案例五
张小毛,女,1.5天,发现皮肤黄染20小时入院,系第一胎,足月平产,于生后12小时发现患儿皮肤黄染,不发热,不呕,无抽搐,吃奶尚可,解胎便1次,尿色深。
PE:T37℃(肛),R35次/分,心率120次/分,足月新生儿貌,哭声宏亮,全身皮肤及粘膜中度黄染,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巩膜明显黄染,口唇不红,咽部正常,心肺正常,腹平软,肝右肋下1.0cm,脾未及,脐干燥,脊柱四肢无畸形。
血常规:Hb 100g/L,WBC 14.0×109/L,N 0.35,L0.45,Pt 350×109/L
血生化:肝功正常,HbsAg(-),血清总胆红素,18mg/dl (307.8umol/L),直接胆红素 1.0mg/dl(17.1umol/L)。
问题:
1. 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
2. 最可能的病因是什么?
3. 患儿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什么如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