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提亚家庭治疗法案例修订稿
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的案例分析与探讨

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的案例分析与探讨导言:在现代社会中,家庭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传统的个体心理治疗方法已经显得力不从心。
而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和探讨,来探究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一、案例分析:家庭关系的重建小明是一个十七岁的高中生,他的父母离异已有多年。
在父母分开后,小明一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但他对父亲的缺失感一直存在。
小明在学校表现出明显的自卑和沮丧情绪,成绩也逐渐下降。
他的母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寻求帮助。
通过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的介入,治疗师与小明及其母亲进行了一系列的会谈。
治疗师通过询问和倾听,了解到小明对于父亲的渴望和不满。
治疗师提出了一种家庭关系重建的方案,包括与父亲重新建立联系和共同参与家庭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鼓励小明和父亲进行沟通,帮助他们解决彼此之间的误解和隔阂。
治疗师还通过家庭治疗的方式,促使小明和母亲之间建立更加健康的沟通模式。
在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小明逐渐恢复了自信,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二、探讨: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的特点和优势1. 系统性: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将家庭视为一个系统,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通过改变家庭系统中的某个部分,可以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2. 多元化: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采用了多种治疗方法和技巧,包括结构化治疗、戏剧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
这种多元化的治疗方式可以根据不同家庭的需求和问题进行灵活调整,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客观性: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强调治疗师的客观观察和评估,避免了主观臆断和误导。
治疗师通过客观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和问题所在,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4. 参与性: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强调家庭成员的主动参与和合作。
治疗师通过鼓励和引导,使家庭成员能够主动参与治疗过程,并积极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萨提亚家庭治疗案例

萨提亚家庭治疗案例萨提亚是一位40岁的男性,他在家庭中扮演着丈夫和父亲的角色。
最近,他向家庭治疗师寻求帮助,因为他感到自己在家庭关系中遇到了一些困难。
在治疗过程中,萨提亚逐渐展现出了他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挣扎。
萨提亚描述了他与妻子之间的紧张关系。
他说他们经常因为家务事和孩子的教育方式发生争吵。
萨提亚感到自己在家庭中承担了过多的责任,而且他觉得自己无法得到妻子的支持和理解。
他描述了自己感到被忽视和孤独的情绪,这使得他越来越远离家庭。
在治疗过程中,萨提亚逐渐意识到了自己在家庭中的期望和需求。
他表达了对妻子更多的支持和关注的渴望,同时也希望能够得到妻子的理解和尊重。
家庭治疗师帮助萨提亚和妻子一起探讨了他们之间的沟通问题,并引导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萨提亚也谈到了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他承认自己经常因为工作压力而忽视了孩子,而且在与孩子相处时常常表现出暴躁和不耐烦。
萨提亚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他希望能够更多地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并建立起更加亲密的关系。
在家庭治疗的过程中,萨提亚和妻子学会了更好地沟通和理解对方。
他们学会了倾听对方的需求和想法,同时也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期望。
萨提亚也开始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他们一起参加了一些户外活动,并建立起了更加紧密的亲子关系。
最终,萨提亚在治疗结束时表达了对家庭治疗师的感激之情。
他说在治疗过程中学会了更好地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学会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他表示,通过家庭治疗,他的家庭关系得到了改善,他也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
总之,萨提亚家庭治疗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家庭治疗在改善家庭关系中的重要性。
通过家庭治疗,萨提亚和他的家人学会了更好地沟通和理解对方,建立起了更加健康和和谐的家庭关系。
这个案例也启示我们,家庭治疗不仅可以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也可以帮助家庭成员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
希望更多的家庭能够通过家庭治疗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建立起更加和谐幸福的家庭关系。
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的实践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的实践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导语:家庭治疗在心理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作为其中的一种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实践效果。
本文将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分享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的应用经验和效果。
1. 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简介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萨提亚(Satir)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她认为家庭是一个系统,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沟通方式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该技术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表达和互动,通过改变沟通模式和家庭动力学,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和个体的成长。
2. 案例分析:夫妻关系冲突的治疗小李和小王是一对夫妻,他们结婚已经五年,但最近几个月,两人的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冲突。
小李感到小王不够关心她,而小王则抱怨小李经常无理取闹。
他们的争吵越来越频繁,已经影响到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在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的指导下,治疗师首先与小李和小王进行了个别会谈,了解他们各自的感受和需求。
在会谈中,小李表达了她对小王关心不够的不满,而小王则透露了他对小李情绪化的困扰。
接下来,治疗师组织了一次夫妻会谈,目的是促进双方的情感表达和理解。
在会谈中,治疗师鼓励小李和小王互相倾听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支持。
通过这种方式,小李和小王逐渐理解了对方的需求和困扰,并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随后的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引导小李和小王重新建立起积极的互动模式。
他们学习了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情感和理解对方的立场。
同时,治疗师还帮助他们认识到夫妻关系中的权力平衡和角色分配对关系稳定的重要性。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小李和小王的夫妻关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他们学会了更好地沟通和理解对方,解决了之前的冲突和矛盾。
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也恢复了正常,重新建立了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
3. 经验分享: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的有效性和应用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在夫妻关系冲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的实际案例及使用体会分享

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的实际案例及使用体会分享导言:在当今社会,家庭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家庭治疗技术应运而生。
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家庭系统的观点,帮助家庭成员解决问题、改善关系。
本文将分享一些实际案例,并探讨使用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的体会。
案例一:夫妻关系危机小明和小红是一对已婚夫妻,他们的婚姻关系出现了危机。
小明在工作上的压力很大,总是把情绪带回家,对小红发脾气,两人之间的沟通也越来越少。
他们决定寻求家庭治疗的帮助。
在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的指导下,治疗师首先与小明和小红进行个别会谈,了解他们各自的感受和需求。
接着,治疗师组织了一次夫妻会谈,让他们共同面对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
通过治疗,小明和小红逐渐认识到彼此的压力和困惑,并学会倾听对方的感受。
他们开始学习沟通技巧,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并尊重对方的感受。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小明和小红的夫妻关系得到了改善,他们重新建立了信任和亲密感。
体会分享:通过这个案例,我深刻体会到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的有效性。
治疗师通过引导和支持,帮助夫妻双方重新认识彼此,增进理解和信任,从而改善夫妻关系。
在治疗过程中,夫妻双方也学会了更好地沟通和表达自己的需求,这对于维护家庭和谐至关重要。
案例二:亲子关系问题小李是一位单身母亲,她的儿子小明在学校表现出了问题行为,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
小李非常担心儿子的行为会对他的未来产生负面影响,于是决定寻求家庭治疗的帮助。
在治疗中,小李透露自己在儿子小时候经历了离婚,这对小明的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治疗师通过与小李的对话,帮助她认识到自己对儿子的过度保护和控制,以及对儿子行为的过度焦虑。
治疗师还组织了一次亲子会谈,让小明和小李一起面对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小明逐渐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小李也学会了放手,给予儿子更多的自主权。
体会分享:通过这个案例,我认识到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在解决亲子关系问题上的独特之处。
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适用的案例分析

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适用的案例分析引言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治疗方法,旨在帮助家庭成员解决彼此之间的冲突、改善沟通,并增强家庭的凝聚力。
本文将通过分析两个案例,探讨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的适用性及其在解决家庭问题中的作用。
案例一:夫妻关系破裂的家庭李先生和王女士已经结婚十年,他们的婚姻关系在近年来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李先生工作繁忙,长时间的加班使他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家人。
而王女士则感到被忽视和孤立,她开始抱怨李先生的冷漠,并逐渐与他疏远。
这种破裂的夫妻关系也影响到了他们的两个孩子,孩子们开始表现出情绪问题和学业下降。
在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的指导下,治疗师首先与李先生和王女士进行了个别会谈,了解他们各自的感受和期望。
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发现李先生对家庭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但他缺乏时间和情感投入。
而王女士则希望得到李先生的关注和支持,她也承认自己在沟通上存在一些问题。
接下来,治疗师组织了一系列的家庭会谈,旨在改善夫妻之间的沟通。
治疗师引导他们学习倾听和表达的技巧,并鼓励他们互相分享内心的感受和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还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起夫妻之间的情感联系,提醒他们重视彼此的存在和需求。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李先生和王女士的夫妻关系得到了改善。
他们学会了更好地沟通和理解对方,重建了彼此之间的信任和亲密关系。
孩子们也逐渐恢复了正常的情绪状态,学业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案例二: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家庭张先生和刘女士的十五岁的儿子小明最近表现出了一系列的行为问题,包括逃学、与同学打架和偷窃等。
这些问题不仅给小明自己带来了麻烦,也给整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张先生和刘女士对此感到无措,他们不知道如何应对儿子的行为问题,也担心他的未来。
在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的指导下,治疗师与张先生、刘女士和小明进行了一系列的家庭会谈。
治疗师首先与小明进行了个别会谈,了解他的内心感受和行为背后的原因。
治疗师发现小明在学校中遭受了欺凌,这导致了他的行为问题。
萨提亚家庭治疗案例

中国心理应用行业引导者 至愚蠢的决定。我们要做得应该是通过上述分析,引发自己的自我觉察,有意识地打破惯用的 不健康的模式,达到自我疗愈的效果,成为一个真正和谐一致的人。
萨提亚模式是一种心灵体验过程。最大特点是着重提高人的自尊、改善沟通,及帮助人活 得更“人性化”,而非只求消除“症状”。她帮助我们认识,每一个生命都有着独特的成长脉 络,无论旧有的成长模式带给我们什么样的经历和感受,都值得尊重,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个人 达致“身心整合,内外一致”,实现个人潜能的最大发挥。
中国心理应用行业引导者
部分著作 《滋养生命的动力火车—打造健康的家庭》 《面对逆境的动力火车—培养孩子的挫折忍受力》 《接触两性的动力火车—与孩子谈性说爱》 《互动交流的动力火车—亲子沟通》 李世庆老师自 1977 年始从事助人工作,38 年心理助人工作经验,心理辅导课程与辅导训练 团体带领超过 10000 小时,曾在一百多所学校、几十家机构及企事业单位担任讲师。
40 7800 孟沛欣 24 3980 张日昇 24 4800 李世庆
李文清 32 22800 廖阅鹏 24 4800 李世庆
李文清 24 3760 岳晓东 16 3980 陈伯炜 24 3760 林祺堂 32 3760 董艳菊 24 3760 谢政廷 24 6800 刘锋 24 3360 谢政廷 24 3760 吴秀碧 24 3980 张日昇 24 4980 张日昇 30 4980 蔡仲淮 30 6800 蔡仲淮 24 4980 张雯
29-31 心众筹:心理咨询师基本功 30-31 OH 潜意识图像卡牌治疗师研修班(初阶)第 6 期-总第 124 期 8 1-3 心众筹: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 4-7 心众筹:心理健康教师骨干培训 8-10 心众筹:游戏治疗 9-11 心众筹:心理画像 11-13 心众筹:团体心理咨询实务 11-13 心众筹:走出人生失落经验:哀伤咨询 14-16 箱庭疗法治疗师研修班(初级)第 34 期-总第 127 期 18-20 箱庭疗法治疗师研修班(中级)第 35 期-总第 128 期 18-21 国际催眠治疗师(IHNMA)认证培训班第 12 期-总第 129 期 22-25 国际临床催眠治疗师(高级)师资研修班第 03 期-总第 130 期 22-24 箱庭实操应用技能课程
个案工作-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感谢您的观看
通过冥想和自我觉察,家庭成员可以更好地处理情绪和压力,增强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家庭问题和挑战。
冥想与自我觉察
反馈和评估是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了解治疗效果和自身成长情况。
通过反馈和评估,治疗师可以了解家庭成员的需求和期望,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技巧,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家庭成员也可以了解自己的成长情况,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积极改进。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认为个体的心理社会发展受到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模式和个体在家庭中的角色会影响个体的心理社会发展。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由维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创立。
起源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逐渐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心理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学校、企业和社区等领域。
总结词
案例二:解决青少年问题的个案
通过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家庭成员学会了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彼此,从而改善了家庭氛围。
家庭成员之间存在情感疏远和沟通障碍,导致家庭氛围紧张和不和谐。通过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家庭成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同时也学会了如何理解和接纳其他成员的情感和需求。这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和和谐,家庭氛围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06
参考文献
[2] 约翰逊, P. M. (2004).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 张天安. (2015).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在个案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
[1] 萨提亚. (2010).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final【可编辑全文】

家庭雕塑的四种角色
一般而言家庭雕塑中常出现的角色为:雕塑者〔或个案〕、催化者〔或治疗师〕、角色扮演者〔被雕塑者选出来扮演原生家庭成员者〕、观众〔观察并给反响〕,假设团体成员很少而需扮演的角色很多,那么可以椅子、枕头或填充动物来充当角色。
雕塑的可能焦点
进展雕塑时要将雕塑扣住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如: 〔一〕特定的问题或难事, 〔二〕危机时期或事件 〔三〕家庭关系中的某一向度如:权利。
家庭雕塑
家庭雕塑意指在空间中摆置家庭成员的肢体,由其中一位家庭成员扮演导演,来决定每个人的位置,所形成的生动场面代表这个人对家庭关系的象征观点。 最明显的功能:增加对自我与家庭动力的觉察 优点:a.透过肢体行为的示范能将家庭沟通准确显现出来 b.将过去的家庭经历于此时此刻重现 steps: 1.建立物理的间隔 与隐喻的间隔 之间的图像 2.建构此雕塑 3.探究此雕塑的过程
人本主义与积极存在主义 认为人性本善 相信人类潜能 注重人的价值与人格的开展 强调人的成长
萨提亚家庭治疗形式的理论来源
萨提亚家庭治疗形式根本假设
人类可以成长和开展,可以进展各种转变;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成长的资源; 家庭是一个系统,成员之间是互相影响的,不能将问题的原因归咎于某一个家庭成员; 与人本主义相似,萨提亚认为治疗是本人机所持有的理念比专业技术更重要,是有力的治疗工具。
冥想:由接纳而改变
家庭重塑
带出觉察 翻开冰山
目的:与过往连接 释放情绪 更新经历 发现未知 认出惯性形式 转化能量 运用资源 去除纠结 自我负责 整合 工具:家谱图 家庭生活编年史 影响轮 步骤: ①雕塑主角的原生家庭〔引导描绘离家前创伤性事件,询问感受) ②雕塑父母原生家庭〔引导接纳,分享深层感受、建立联结、触碰渴望〕 ③雕塑父母约会、求爱与婚礼场景(重演、询问感受) ④重新雕塑主角家庭〔成认、表达未实现的渴望与预期,接纳自己和父母,改变应对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萨提亚家庭治疗法案例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萨提亚家庭治疗法案例
这是从我身边真实故事中提炼的并加以修色的一个案例:一位来自南京本地的小学五年级学生,是我在某专修学校兼职做助教时所认识的小男生。
因为是我所负责的班级,从刚开始做辅导员时就发现不论是上课还是课间,他总喜欢在别人面前做一些特殊的行为,平时成绩一般,又不按时交作业且上课喜欢捣乱,经常受到任课老师的点名批评。
后来多次与其父母打电话反映此事,其父亲都说不管孩子的事,让我们联系母亲,而其母亲则虽说会回去教训这孩子,但是多以工作忙的理由敷衍了事。
后来,学校将其情况向心理老师反映,在学校心理老师多次的邀请下,小旭父母终于和孩子一起来就诊。
家庭成员:张先生、张太太、小旭
治疗过程:
第一阶段:接触期
1、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针对这个家庭的特点,布置一下接待室,使其有家的感觉,让案主无拘束感。
2、营造一个祥乐的氛围,例如将接待室中摆一些鲜花,灯光适当打得柔和一些。
3、案主家庭进入接待室
第一次会谈
师(起身迎向这个家庭,以表示自己的热忱):张先生,张太太还有可爱的
小旭,欢迎你们。
(然后他们一家落座在安排好的沙发上。
师环顾了这个家庭,父母走在前面,儿子东张西望的跟在父母后面;父母坐下后几分钟才坐在父母旁边,不过中间有些许的间隙。
时不时的小旭还会东摸摸西摸摸,看似很不专心,被母亲打断后才不情愿的坐好。
)
母亲(很严厉地唤着儿子):小旭,别乱动,见了老师也不打招呼?不知道是谁教你的啊,这么没礼貌。
小旭(别过头去,很不情愿的对着另一边,故意很大声的):老师好!
母亲(见小旭不听话的样子,瞪了一眼,忙对老师笑着说):老师,这孩子就这样,您别介意啊!
师(微笑着):没关系的。
现在我们可不可以请小旭来讲下你希望自己的家庭
将来有什么样的改变呢?
(小旭不理老师,继续玩边上的东西,张先生急躁起来,眼睛瞪向小旭)
师:(观察到张先生的变化,在他发货之前抢先转变话题)那妈妈能不能先回答这个问题,然后再由小旭说,可以吗最后轮到爸爸,好吗
(小旭听到这话,转过头来,停下手中的动作,看向妈妈。
)
母亲(顿了顿,很激动的说):作为母亲,我当然最希望的是这孩子能听话,不要老给我们添麻烦,学习成绩要好,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占用我们时间;作为妻子,我最渴望的是他能把生意做大,但同时也要关心这个家,而不是把孩子的事情都交给我管,我还要管家里的杂事。
小旭(有点愤怒,过了3mins后才深呼吸说):你以为我想这样吗你们老觉得我是给你们添麻烦,怎么不想想我为什么要这样(指着母亲)你说希望爸爸多关心这个家,那你呢你有真正的关心过我吗
(治疗师观察到了小旭情绪较为激动,母亲表情很为震惊,显然不知道自己的之前的行为会引起孩子如此大的反应,师便借此机会问小旭他心中的家庭是怎样的才不会像现在一样)
小旭(本来很激动,听到师的问话后,吸了吸鼻子):我希望爸爸妈妈不是一味的认为满足了我的物质需求就是对我好,我虽然还是个孩子,但是我也是有感觉的,我想让父母真的关心我,除了问我学习外,还可以问问我生活和感情。
更希望我们一家三口可以经常一起吃饭、一起陪我做作业,父母可以不是每次都为了谁来管我的学习或是为了工作而吵架忽视我。
每当看到别的父母做着自己的饭菜带到中午陪同学吃饭,而我要么吃学校定的饭菜,要么是妈妈带过来的快餐,你们知道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吗?你们根本就不把它当回事。
(治疗师观察了父母的表情,父母听了这些话后都有点尴尬,有点落寞、伤心)
父亲(吸了吸鼻子):我一直认为作为一个男人,让妻儿衣食无忧是我最大的责任,我要做的就是保证他们在经济上要有什么就有什么这样才是幸福,才是爱他们。
而今我才发现原来我对自己的孩子有多么的不了解,有多么的忽视他,我希望妻子能够多体谅我,给我点力量,我们一起为孩子的学习和关心孩子做奴隶,而不是一味的为了谁管孩子、一味的多做自己的事业而争吵,也希
望我们的宝贝儿子能够正常的生活、听话、好好学习,给予爸爸空间,我会努力的改正。
师总结:你们对爱家人各有各的方式,张先生和张太太可能觉得物质更重要,而小旭纯粹地想要父母的关爱而做出异常的行为来得到父母的注意,但你们的谈话始终围绕着“想凝聚这个家庭”的一个话题,是这样吗?
第二个阶段:蜕变期
第二次会谈:
(治疗师开始运用各种技巧,帮助张先生一家改变原来的互动方式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现在从爸爸开始,谈谈你们对妻子(丈夫或孩子)说的话有什么感受?
父亲:我知道自己对家庭和孩子过于疏忽,但我真的是想家人过得好些,想好好保护家人,想小旭将来能有出息,没想到会出现那么多的问题,小旭甚至为了得到我们的关注而愿意耽误自己的学业,完全与我的初衷事与愿违……
母亲:其实我是特别不会把事情憋在心里的人有很自我,总觉得自己又要工作(虽然工作不如老公)又要忙家里的事情,还要管孩子的学习,而老公就只要工作,之前认为这孩子老给我惹事,我又是怕多事的人,所以心里特憋屈,所以只要一触及孩子的学习管理,就会和老公吵架,同时也会无意识的去不想管孩子的事情。
虽然心里很急孩子的学习,但越急越心烦就越不想管,没想到还是给孩子带来了影响,唉!我一直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着,没有因为成家而为先生和孩子改变些什么。
(张太太转过头看向张先生,眼睛湿湿的,治疗师示意张先生递上了纸巾)小旭(语气也开始缓和,有点无奈、委屈):其实我很依赖父母的,也知道父母忙、让我参加那么多的辅导班,其实是为了给我的未来提供保障,以前我成绩也是很好的,但是父母却不曾多管我;但是后来有几次我成绩不好后,他们反而管我,虽然也只是有时会以骂骂我的形式管我,但我却认为这至少也是在关心我,哪怕在忙的时候偶尔来说说我,我也觉得开心,因为我是特希望得到他们的关爱,所以便开始做一些特别的行为来引起他们的注意……
(治疗师示意父亲给儿子点安慰、关心下孩子,父亲起身坐到儿子身边,用手环住了儿子)
师总结:你们都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儿,所以今后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想法
说出来,对孩子的教育要以爱为主线,多给予孩子关爱,了解孩子真心希望父母如何对他,而不是以自己的想法来代替孩子的想法,父亲要多关心这个家庭,如果这个家庭散了,最重要的两个家人都离开你,你赚那么多钱也没办法兑现你的诺言,妈妈要心平气和的和丈夫说清楚自己承担那么多角色的压力,同时也要多和孩子交流,分享彼此的心事与对对方的愿景,你们说这样好吗?
(小旭开心地点头,一家三口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了)
(此外,在这个阶段中,治疗师又与他们进行了三次会谈,一个月一次)
第三个阶段:巩固期
第一步:治疗师和张先生一家回顾治疗的过程使他们了解已有的改变,并记录这些改变,以便将来有需要的时候,知道怎样继续改变。
第二步:治疗师可以选择小旭作为这个家庭中的观察者和反馈者,因为孩子的敏感性特别强这样可以提高一家人对家庭状态的敏感度。
评估
治疗师对张先生一家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治疗效果的评估:
1、张先生一家人是否已经以开放式的互动模式进行交流。
2、三个人不同的意见、提法和决定能否获得彼此的尊重与关注。
3、一家人是否开始顾及自己、别人和情境的需要。
4、父母是否真正去关心孩子内心的需要,真正的了解孩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