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守则

合集下载

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模版(三篇)

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模版(三篇)

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保障学生在课间安全,促进学生成长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学生。

第三条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共同监管学生课间安全工作。

第四条学生课间安全包括校园安全、人身安全、心理安全等方面。

第五条学生课间安全工作以预防为主,及时处置为辅。

第二章校园安全第六条学校要加强对校园安全工作的管理,建立健全安全意识和应急预案。

第七条学校要定期进行安全防范演练和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八条学校要加强校园安全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校园环境安全。

第九条学校要制定校园安全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

第十条校园内禁止任何形式的暴力行为、欺凌行为和非法活动。

第三章人身安全第十一条学校要加强学生人身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和辨别危险能力。

第十二条学生要自觉维护自己的人身安全,禁止私自离校、集会或聚众闹事。

第十三条学校要加强对师生交往的管理和教育,杜绝任何形式的骚扰行为。

第十四条学校要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第四章心理安全第十五条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第十六条学校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

第十七条学校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

第十八条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共同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

第五章家长责任第十九条家长要关心和支持学校的课间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十条家长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第二十一条家长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第二十二条家长要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第六章课间安全值班制度第二十三条学校要建立课间安全值班制度,确保课间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十四条班主任要负责本班级的课间安全工作,指导学生维护课间秩序。

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确保我校学生在课间活动的安全,加强课间活动安全管理,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学校安全管理条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学校成立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安全主任、班主任、辅导员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全校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工作。

2.各部门、各班级要高度重视课间活动安全管理,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确保学生课间活动安全。

三、安全管理1.课间活动时间,学生应在教室、功能室、操场等指定场所进行活动,不得在楼道、楼梯间、走廊等狭小空间聚集、追逐、打闹。

2.学生在校内活动时,应遵守交通规则,不得骑行自行车、电动车,不得在校园内驾驶滑板车、滑冰鞋等交通工具。

3.学生不得在校园内吸烟、饮酒,不得携带危险化学品、管制刀具等违禁物品。

4.学生不得擅自离开校园,确需离校的,必须向班主任请假,经批准后方可离校。

5.学生在课间活动期间,应遵守公共秩序,不得大声喧哗、吵闹,不得影响其他班级正常上课。

6.学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体育活动,不得擅自进行高风险体育活动,如攀岩、跳高等。

7.学生在实验、实践活动过程中,应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设备,防止意外伤害。

8.学校应定期对校园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施安全可靠。

四、应急预案1.发生突发事件时,学生应立即向老师报告,老师应迅速采取措施,组织学生撤离现场,确保学生安全。

2.学校应制定火灾、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学生自救互救能力。

3.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社区的沟通合作,共同做好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工作。

五、监督与考核1.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定期对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班主任、辅导员要加强对学生课间活动的管理,及时发现并制止不安全行为。

3.学校将课间活动安全管理纳入对班级、教师的考核体系,对安全管理不到位的班级、教师进行通报批评。

课间活动安全制度范本

课间活动安全制度范本

课间活动安全制度范本课间活动是学生们放松身心、活跃思维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学校保障学生安全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课间活动的安全,我们制定了以下课间活动安全制度:一、全面监管:1. 确保安全人员到位:学校将安排足够数量的安全人员在课间活动时段到场,负责监督和维持秩序。

2. 严格入校出校管理:学校设置专门的入校出校口,并配备工作人员负责管理,确保外来人员进出校园时进行身份确认,并保证学生的安全离开学校。

3. 清楚规定禁止区域:学校将明确规定禁止学生进入的危险区域,如水塘、高墙等,确保学生远离危险,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二、安全教育:1. 加强安全教育:学校将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学生对自身安全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教育他们在课间活动中注意安全。

2. 定期演练应急处理:学校定期组织火灾逃生演练和其他紧急情况处理演练,让学生熟悉应对应急情况的方法和技巧,增强他们的逃生自救能力。

三、设施维护和检查:1. 定期检查设施安全:学校安全部门将定期对课间活动区域的设施进行安全检查,以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2. 及时修理设施问题:一旦发现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学校将立即修理或更换,确保学生在课间活动中不会因设施问题导致意外发生。

四、秩序维护:1. 加强巡视和管理:安全人员将进行定期巡视,维护学生课间活动的秩序。

对于违反规定的学生,将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2.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学校将在禁止区域和危险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学生远离危险区域。

五、家长合作:1. 强化家校合作:学校将积极与家长沟通并征求意见,共同制定和落实课间活动的安全制度,共同关心和保护学生的安全。

2. 家长监督保护:学校鼓励家长在适当时间到校观察学生的课间活动,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六、及时报告处理:1. 及时上报安全问题:学校要求教师、学生和家长对于课间活动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及时上报,以便及时处理。

2. 快速处理安全事故:学校将建立健全安全事故快速处理机制,对安全事故及时进行处理、报告和教训,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小学校园课间管理制度内容

小学校园课间管理制度内容

小学校园课间管理制度内容一、课间操1. 每天上午10:05-10:30、下午15:30-16:00为课间操时间;2. 老师领队带领全班学生到操场进行课间操;3. 学生必须按时参加课间操,不得缺席;4. 课间操期间,学生要保持队形整齐,严禁乱跑乱闹;5. 课间操后,学生要迅速回到教室,不得延误课程。

二、进出校门管理1. 学校正门设专人负责管理,学生必须在监护人的带领下进出;2. 严禁学生在校门口扎堆游荡,不得影响周围居民和交通;3. 学生进出校门时要保持队形整齐,不得推搡和打闹;4. 学生外出时必须携带学生证或出校证明,否则不得外出。

三、进出教室管理1. 课间进出教室时,学生要保持队形整齐,有序进出;2. 课间不得在教室内大声喧哗,不得在教室内奔跑;3. 学生在进出教室时要尊重老师和同学,不得横冲直撞;4. 教室门窗必须保持关闭,不得随意敞开。

四、就餐管理1. 学生就餐时间为12:00-13:00;2. 学生要按照就餐时间有序排队,不得挤推;3. 学生就餐时要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4. 就餐后,学生要自觉将餐具、餐桌整理干净,不得乱扔食物;5. 就餐后,学生要按时回到教室,不得拖延时间。

五、指定活动区域管理1. 学生课间活动必须在指定的活动区域进行,不得越界;2. 学校设有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室等活动场所,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活动;3. 学生在活动区域内要保持安全,不得进行危险行为;4. 各个活动区域设有专人进行管理和督导,学生必须服从管理人员的引导。

六、安全管理1. 学生在课间不得进行危险游戏,不得攀爬栏杆和墙壁;2. 学生发现校园内有危险物品或危险情况,要及时报告老师或管理人员;3. 学生在课间不得私自离校,不得离开指定区域;4. 学生要自觉遵守校园交通规则,不得在校园内乱骑车、跑步。

七、纪律管理1. 学生在课间要遵守纪律,不得擅自离开教室或活动区域;2. 学生不得在课间打闹、打架,不得言语攻击同学;3. 学生要尊重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不得对其进行侮辱和挑衅;4. 学生要自觉遵守学校规定,不得擅自行为。

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障学生在课间活动期间的安全,规定了相关的管理措施和制度。

1. 课间活动场所安全管理:明确课间活动的场所应具备安全要求,如消防设施完善、地面无障碍、无尖锐或危险物品等。

2. 课间活动行为规范:规定学生在课间活动期间的行为规范,如禁止奔跑、打闹、抢夺等危险行为。

3. 监督责任:明确教师或监督人员的监督责任,确保学生遵守规定,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 急救处理:规定学校应配备急救设备和专业急救人员,并指导教师和学生急救知识和操作技能。

5. 安全教育:进行课间活动前,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醒学生课间活动的注意事项和可能的危险。

6.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灾害事件、意外事故等,明确相关责任人和处置措施。

7. 安全检查和定期维护:定期检查课间活动场所和设备的安全性,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修理。

8. 事故报告和处理:要求学校及时报告和处理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事故分析和改进措施。

通过建立和执行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明确责任,提高教职工和学生的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的安全。

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二)是为了保障学生在课间活动期间的身体安全和心理健康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的范例:1. 活动场所安全:- 确保课间活动场所的地面平整、无明显障碍物。

- 检查并修复场地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尖锐物、松散地板等。

2. 活动器材安全:- 检查并保障使用的活动器材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 配备足够数量和适应学生年龄的安全护具,如头盔、护膝、护腕等。

3. 活动时段安排:- 合理安排课间活动的时间,避免与其他课程活动时间冲突。

- 活动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避免学生长时间过度运动。

4. 活动监督:- 派遣专门的活动监督员或教师负责监督和指导课间活动。

- 监督员应随时保持对学生的关注,确保他们的安全和秩序。

5. 突发事故处理:- 根据学校的突发事故处理程序,及时处理和报告发生的事故。

课间活动安全制度范文

课间活动安全制度范文

课间活动安全制度范文为了保障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的安全,维护学校的秩序与正常运转,我们特制定了以下课间活动安全制度。

希望学生、教职员工和家长共同遵守,确保每个人的安全。

一、入园操行规定1. 学生应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和地点集合,不得提前或迟到。

2. 学生在集合时应安静有序,不得嬉闹或喧哗。

3. 学生应保持队伍整齐,严禁抢跑、插队或挤压。

4. 学生进入教室前应等待老师指令,不能随意进入他人教室。

二、上课铃与下课铃规定1. 学生在听到上课铃响后,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迅速回到教室,准备上课。

2. 学生应在课后铃响后,有序、安静地离开教室,不得逗留或耽搁其他同学。

3. 学生在教学楼内行走时,应靠右侧行进,并遵守交通规则。

三、教室安全规定1. 学生进入教室后应立即就座,并保持安静和秩序。

不得随意走动、打闹或玩耍。

2. 学生应保持教室内的物品整洁有序,不得随意涂写或损坏教室设备。

3. 学生不得将私人物品带入教室,特殊情况需提前向班主任申请。

4. 学生应遵守课堂纪律,不得打扰他人学习,不得携带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

四、校园安全规定1. 学生应遵守学校的交通规则,不得乱穿马路或从窗户爬出。

2. 学生应尊重校园绿化,不得破坏花草树木,不得乱丢纸屑或果皮。

3. 学生应遵守校园禁止吸烟规定,不得在学校内吸烟。

4. 学生应随身携带校园卡,并在校园内佩戴好,以便工作人员辨识。

五、食堂用餐规定1. 学生应按队伍有序进食,不得推搡、争抢食物。

2. 学生应注意餐具的使用,保持餐桌干净整洁。

3. 学生在餐前和餐后应洗手,确保个人卫生,不得拖延时间。

六、活动场所安全规定1. 学生在课间活动时,应遵守指定的活动区域,不得进入禁止进入的区域。

2. 学生在活动场所内如有行为不当或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向教职员工报告。

3. 学生应尊重他人的权益和隐私,不得进行恶作剧或侵犯他人安全。

以上是我们学校制定的课间活动安全制度,希望每一位学生、教职员工和家长都能认真遵守。

学校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篇一」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学生宿舍安全管理,特制订住宿学生安全管理办法。

1.学生宿舍是学生集体居住的场所,全体同学必须自觉做好集体安全工作,发现不安全的情况应及时报告,积极主动采取防范措施,杜绝一切案件和事故的发生。

2.在宿舍区发现可疑的人和事,学生都有义务报告宿舍管理人员或学校有关科室,并要机智的控制可疑人员。

3.男、女生不准串访宿舍,任何学生不准将外人留在本宿舍内过夜。

4.学生除父母外,一律不准在宿舍内接待外来客人。

5.上课时间学生宿舍实行封闭式管理,未办理请假手续的一律不准私自留在宿舍里。

6.学生宿舍实行楼层、房间安全值日生制,值日生必须按时关锁门窗,管好钥匙不得乱借乱丢,负责安全检查。

7.学生宿舍严禁使用明火,禁止烧电炉、热得快,点燃蜡烛,严禁吸烟,严禁私拉乱接电源。

及时收好晾晒衣物,夜间不得将衣物晾挂室外。

8.宿舍区内的消防设施、器材,任何人不准乱动,无故损坏照价赔偿并严加处理。

学校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篇二」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的用电管理,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提高教职工的安全用电意识,特制定安全用电管理规定。

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使电力更好地为师生学习和生活服务,希望老师和同学们切实加强安全意识,不违章用电,共同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和学习氛围。

特制定本制度1、办公室、教室用电必须做到人走灯灭,责任到人,杜绝浪费电能,控制长明灯,严禁在教室和办公室使用电炉、微波炉等家用电器。

2、严禁在空调,灯具、电扇、电视、配电箱等电器上悬挂覆盖饰品等易燃物品。

多媒体设备、照明灯、饮水机等使用完后应及时关闭电源,避免引起火灾。

3、教室安全用电由班主任负责管理,电器设备的使用,必须由老师亲自操作,严禁学生开关电器和拆卸教室的电器接线、开关、插座等。

4、严禁用湿布擦洗电器,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5 、凡电器或线路出现问题,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学校总务处或电工,严禁自行处置。

学生课间管理制度

学生课间管理制度

学生课间管理制度学生课间管理制度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需要使用制度的场合越来越多,制度就是在人类社会当中人们行为的准则。

那么拟定制度真的很难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生课间管理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生课间管理制度1一、当堂上课教师是下课后课间安全责任人,下课后组织学生有序出入教室,不拥挤、不追赶,做好课间安全监护工作。

二、上下楼梯不抢先、不追赶、推拉,不滑扶手,不在楼梯上玩耍。

三、不扒、翻越阳台栏杆,不再阳台追逐、嬉戏,做危险性游戏。

四、不做危险性活动,不携带,不玩耍小刀、剪、钳、棒、弹弓等危险器具。

五、不在教室玩耍,不推拉桌凳,不乱动开关、插座、电灯,不损坏公物。

六、课间不准出校门。

未经老师允许不能随意离开校园,更不能跟陌生人出走。

七、不拉楼梯墙壁上的电闸,以防触电发生意外。

八、不喝生水,不捡、买不卫生食品,不乱花零钱。

九、课间做有益的游戏,不做危险性游戏、活动。

十、课间不得打架、骂人。

放学立即回家,不得在校园内外逗留、玩耍。

以上各条师生严格遵守,否则一切安全事故,责任自负。

学生课间管理制度2为了让每个学生能有较好的课间休息的时间与空间,懂得课间礼仪,特制定此管理细则。

一、下课后及时整理好上节课的学习用品,并准备好下节课的'学习用品(课本、练习本、练习册、笔等)。

二、下课后,如需要喝水、上厕所等,要遵守秩序,排队等候。

三、值日生及时擦黑板、整理好粉笔盒,做好教室保洁工作。

四、课间可开展有益的小游戏,可以看书、下棋等,不在教室、走廊处追跑打闹,不大声喧哗;因休息时间不长,建议不到一楼架空层打兵乓球。

五、在走廊休息时,不乱敲墙壁、墙角,不拨弄走廊栏杆的不锈钢圈。

六、课间时间不串班,进老师办公室前先敲门报告,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

如有需要借用办公室电话,需征求老师的同意后方可使用。

七、上下楼梯靠右走,相互礼让。

下楼时不顺着扶手向下滑,不与他人争抢楼道。

八、铃声响后,迅速进入教室,班干部维持好秩序,进行课前诵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在每天紧张的学习过程中,课间活动能够起到放松、调节和适当休息的作用。

为了把课间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防止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下课铃声响后,同学们首先收拾好本节课用过的学习用品,并准备好下节课需要的课本用品,对齐桌凳。

二、下课后要轻步走出教室,参加课间轻松愉快的健体益智活动,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三、进出教室靠右行走,不得拥挤,不推人、撞人,人多时等会再走。

四、不得在教室内打闹。

禁止互相追逐、狂奔乱跑,防止互撞,不得怪声喊叫。

五、课间活动时不准随意推打同学或突然使拌,不准搞恶作剧伤害同学。

六、未经许可,不得进办公室,不在办公室周围喧哗,不随意串班。

七、严格禁止学生攀爬教室窗台和教室内桌椅,不得攀爬栏杆等危险物。

任何人不得从窗户往外扔任何东西。

八、严禁学生到升旗台、花池内、食堂区域玩耍。

学校健身器材处,学生活动须在老师带领下进行,没有老师带领,学生不得到此区域活动。

九、严禁学生触摸电器设备,不损坏消防设施、设备。

十、不得将有危险的刀具等带入学校。

不向他人投掷危险物品,不在校园内拿棍棒等物品追逐同学,不准用笔、刀、棒、雨伞头等危险物刺、打同学,不玩火。

十一、课间不允许出校门,不许私自翻越围墙出校园。

生病出校门须由父亲或母亲持有班主任老师的出门证明,值周教师才能开门放人。

十二、同学之间应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不许打架骂人,做文明学生。

相互之间要谦让、有礼貌。

十三、发现有校外野狗等小动物进入校园,切不可追打、玩耍,要报告值周教师。

十四、班主任在课间要随时观察该班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教育。

对屡教不改的学生,通知家长到校配合教育。

十五、值日教师课间巡视校园学生活动情况时,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作好记载,将情况通知班主任,并按有关规定,给予通报和扣分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