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数学四年级上册青岛版

数学四年级上册青岛版

数学四年级上册青岛版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一、数与代数1. 大数的认识•在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中,学生开始深入学习大数。

大数的读写是重要内容。

例如,读一个数时,要先分级,从高位读起。

像123456789读作一亿二千三百四十五万六千七百八十九。

写数时也是从高位写起,哪一位上没有数字就写0占位。

•比较大数的大小,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如果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2. 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是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例如:123×45,先计算123×5 = 615,再计算123×40 = 4920,最后615+4920 = 5535。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根据乘法的意义来列式。

如,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4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就是求4个60是多少,列式为60×4 = 240千米。

3.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是除法计算中的关键步骤。

例如计算196÷28时,我们把28看作30来试商,因为196里面大约有6个30,所以试商6,28×6 = 168,196• 168 = 28,余数等于除数,说明商小了,改商7,28×7 = 196,正好除尽。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如将240个苹果平均分给30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列式为240÷30 = 8个。

二、图形与几何1. 角的度量•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度”,用符号“°”表示。

量角器是度量角的工具。

量角时,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例如,一个角的一条边与量角器的0°刻度线重合,另一条边指向80°,这个角就是80°。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点主要有以下内容:
1. 数的大小比较:学习数字0-999的大小比较,正确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

2. 添减法运算:学习两位数和两位数之间的添减法运算,包括没有进位和有进位的情况。

3. 分数的认识:学习认识分数,了解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4. 打乱的数系:通过观察一系列打乱的数字,培养发现规律的能力。

5. 延续性的认识:通过延续性的认识数的增减,或者在数轴上认识数的增减。

6. 长度的认识:认识、测量长度,使用单位米和厘米。

7. 加减法应用:学会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8. 分数的比较: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比较同分母和异分母的分数大小。

9. 分数的加减法:学习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包括同分母和异分母的情况。

10. 时间的认识:认识小时、分钟和秒,学习读写时间和计算时间差。

以上是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其中涵盖了数的大小比较、加减法运算、分数的认识和运算、长度和时间的认识等内容。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五四制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是对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数学上册涉及的各个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旨在帮助学生理清数学知识脉络,更好地掌握这一学期的数学内容。

以下是本文的知识点汇总内容:一、整数的认识与运算1. 整数的概念2. 整数的绝对值与相反数3. 整数之间的大小比较4.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5.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二、数的四则运算1. 一百以内的数的加减法2. 一百以内的数的乘法和除法三、长方形和正方形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3.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四、容量和毫升1. 容量的认识2. 毫升的概念和计量3. 容量的换算五、时间的认识1. 一天的划分2. 一天内的时间顺序3. 时间的表达和读写六、几何图形的认识1. 直线、曲线、折线的认识2. 点、线、面的关系3. 圆的认识和特点七、大数乘法与除法1. 大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 大数乘法的应用3. 大数除法的计算方法4. 大数除法的应用八、数表和图表1. 数表的认识和运用2. 图表的认识和运用九、长短、厘米和分米1. 长短的认识和比较2. 厘米和分米的认识3. 厘米和分米的换算十、三角形和四边形1. 三角形的特点2. 三角形的分类3. 四边形的特点4. 四边形的分类通过以上的知识点汇总,我们对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练习,巩固和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年级上册数学书青岛版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书青岛版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书青岛版知识点
1. 认识数字和数的大小关系:包括认识0-99以内的数字,认识数的比较大小,认识数的顺序关系。

2. 位数与数的意义:理解个、十位数的概念,并能用公式表示出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与个位数。

3. 正整数的加法与减法:学习超过十的两位正整数的加法与减法,包括不进位、进位的运算。

4. 相邻数与数的估算:学习相邻数及相邻数的关系,利用相邻数进行数的估算。

5. 两位数的乘法与除法:学习带有0的乘法和除法,解决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法问题。

6. 变量与算式:学习带变量的算式,理解不同常量与变量的关系。

7. 分数的认识与简单运算:了解分数的概念,进行简单的分数计算。

8. 分数的比较与转化:学习分数的比较,通过比较将分数转化为相同分母的分数进行比较。

9. 长度的认识和测量:学习常用长度单位,进行长度的测量与换算。

10. 重量的认识与测量:学习常用重量单位,进行重量的测量与换算。

11. 时间的认识与折算:学习钟表的读时与写时,进行时间的换算和相关问题的解决。

12. 周期的认识与折算:学习每个周期的概念,进行周期的换算和相关问题的解决。

13.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学习收集数据的方法,进行数据的整理和简单的统计。

14. 几何图形的认识: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分类。

15. 方位与方向的认识:学习方位词和方向词的含义,了解方位与方向的关系。

这些是四年级上册数学书青岛版的主要知识点。

具体的章节和内容会根据教材的具体安排有所不同。

新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材料(完整资料).doc

新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材料(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材料第一单元: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本单元在认识计数单位、数位、十进制计数法的基础上,会读写万以上的大数,会改写整万、整亿的数,会根据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

具体要点如下:1、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这些计数单位所在的位置叫做数位:个位、十位、百位……是(数位)。

在解决一些填空和判断题时,一定注意进行区分,如:在数位顺序表中,第九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亿);个、十、百、千……都是数位。

(错误,这些是计数单位)2、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这里需要注意相邻二字。

数位顺序表3、读数:“读万以上的数,先分级;从高位读起;读亿级或万级时,先按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或“万”字;数中间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

都要写成汉字的形式,不要汉字和数字掺和。

如:30503050305 读作:三百零五亿零三百零五万零三百零五21000102010 读作:二百一十亿零十万二千零一十4、万以上的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如:三千零五亿零五十万零五十先写亿级的3005,再写万级的0050,最后写个级的0050,合起来就是:300500500050。

5、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大于位数小的;2、位数相同,从最高位看起,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6、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把万位后面的4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

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把亿位后面的8个0去掉,加上一个“亿”字。

求一个大数的近似数,要看尾数的最高位是几,用“四舍五入”法确定是“舍”(0 1 2 3 4)还是“入”(5 6 7 8 9).数的改写与求近似数的区别:相同点:都要写成用“万”或者“亿”做单位的数。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帮助。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1.直线、射线、角直线: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线,直线无端点。

射线:能像一个方向延伸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

线段:不能延伸的线,线段有两个端点。

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2.直线、射线与线段的联系和区别1)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

2)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3)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3.角的特征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四年级上册数学练习知识点一、填空。

1、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和()。

2、两条直线相交成()度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3、平行四边形具有()。

4、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

相对的两条边互相()。

5、以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为底,能作出()条高,这些高的长度都()。

6、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7、()和()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8、等腰梯形()一组对边平行。

9、平行四边形()轴对称图形。

10、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度。

二、选择。

1、从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可以引()垂线。

A、一条B、两条C、无数条2、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

A、平行四边形B、梯形C、长方形3、下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长方形B、圆形C、平行四边形D、等腰梯形4、长方形中有()组对边平行。

A、1B、2C、4三、判断。

1、两个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有四个角是直角的图形一定是长方形。

()3、过一点可以画一条直线。

()4、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一定是梯形。

()5、只要不相交就一定是平行线。

()6、两条直线相交就一定是垂直。

()四年级技巧一、让活动带领学生走进数学殿堂。

兴趣是的老师,兴趣是的动力。

学生的求知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专心倾听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而兴趣也是专心倾听的根本。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一)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另一种说法:十万里面有10个一万,一百万里面有10个十万,一千万里面有10个一百万,一亿里面有10个一千万)(二)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万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亿级一个数从右边起,每4个数位是一级。

(三)计数单位: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四)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五)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末尾去掉4个0,加一个“万”;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末尾去掉8个0,加一个“亿”。

(六)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位数求近似数:看千位,千位大于4,进1,后面省去,加一个“万”;千位小于或等于4,后面直接省去,加一个“万”。

省略亿位后面的位数求近似数:看千万位,千万位大于4,进1,后面省去,加一个“亿”;千万位小于或等于4,后面直接省去,加一个“亿”;第二单元线和角(一)线段有2个端点,可以度量;射线有1个端点,无限长;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

(二)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例如∠1,读作“角一”。

(三)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

”表示。

(四)锐角大于0度,小于90度;直角是90度;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平角是180度;周角是360度。

1平角=2直角1周角=2平角=4直角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除以几。

第四单元平行与相交(一)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二)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两条直线的交点叫作垂足。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本单元在认识计数单位、数位、十进制计数法的基础上,会读写万以上的大数,会改写整万、整亿的数,会根据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

具体要点如下:1、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这些计数单位所在的位置叫做数位:个位、十位、百位……是(数位)。

在解决一些填空和判断题时,一定注意进行区分,如:在数位顺序表中,第九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亿);个、十、百、千……都是数位。

(错误,这些是计数单位)2、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这里需要注意相邻二字。

3、读数:“读万以上的数,先分级;从高位读起;读亿级或万级时,先按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或“万”字;数中间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

都要写成汉字的形式,不要汉字和数字掺和。

如:30503050305 读作:三百零五亿零三百零五万零三百零五21000102010 读作:二百一十亿零十万二千零一十4、万以上的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如:三千零五亿零五十万零五十先写亿级的3005,再写万级的0050,最后写个级的0050,合起来就是:300500500050。

5、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大于位数小的;2、位数相同,从最高位看起,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6、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把万位后面的4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

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把亿位后面的8个0去掉,加上一个“亿”字。

求一个大数的近似数,要看尾数的最高位是几,用“四舍五入”法确定是“舍”(0 1 2 3 4)还是“入”(5 6 7 8 9).数的改写与求近似数的区别:相同点:都要写成用“万”或者“亿”做单位的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一)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另一种说法:十万里面有10个一万,一百万里面有10个十万,一千万里面有10个一百万,一亿里面有10个一千万)(二)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万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亿级一个数从右边起,每4个数位是一级。

(三)计数单位: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四)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五)改写用“=”号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末尾去掉连续4个0,加一个“万”;例: 5600000=560万 45000000000=4500000万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末尾去掉连续8个0,加一个“亿”。

例: 82000000000=820亿(六)四舍五入法:用“≈”号省略万位后面的位数求近似数:看千位千位大于4,进1,后面省去,加一个“万”;65270≈7万 898300≈90万千位小于或等于4,后面直接省去,加一个“万”。

64270≈6万 8733200≈873万省略亿位后面的位数求近似数:看千万位千万位大于4,进1,后面省去,加一个“亿”;178680000≈2万 388888000≈4万千万位小于或等于4,后面直接省去,加一个“亿”;148889000≈1亿 5948565425≈59亿(七)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小的一位数是1。

(八)编码身份证号370204************,出生于()年()月()日年龄()岁,性别()。

第二单元线和角(一)线段有2个端点,可以度量;射线有1个端点,无限长;直线有0个(没有)端点,无限长。

射线和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二)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了一条射线,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过两点可以画1条直线。

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三)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例如∠1,读作“角一”。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或把半圆分成180等分),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记作“1°”(四)用量角器量角时,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在量角器上所对的刻度就是角的刻度。

(五)锐角大于0度,小于90度;直角是90度;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区别:钝角大于90度√/ 大于90度的角是钝角×)平角是180度;周角是360度。

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六)一副三角板的度数为:45度,45度,90度。

30度,60度,90度。

三角板有两条边互相垂直。

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和是180度。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一)口算: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素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

例: 20×600=12000(二)估算:估算无定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估算的方法。

一般按照“四舍五入”估成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

与钱有关的估算,要估大。

例:羽毛球拍每副97元,买4副大约需要多少钱?(97估成100)网球拍每副202元,买3副大约需要多少钱?(202估成210)(两个数只估一个数即可)(三)笔算:1、三位数在上,两位数在下。

相同数位要对齐。

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因数,乘积的末尾跟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乘积的末尾跟十位对齐;两次的乘积相加就是最终的乘积。

5 3 2× 2 84 256 8×5321 0 6 4 20×532=106401 4 8 9 6 4256+106402、末尾有0的乘法(优化算法)5 3 0 2 6× 2 3 × 5 0 01 5 9 1 3 0 0 01 0 6虚线不画1 2 1 9 0(四)积的变化规律初级版:在一个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例:10 × 5 = 5010 ×(5×5)= 50×5在一个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除以几。

例: 10 × 5 = 50(10÷5)× 5 = 50 ÷ 5中级版:在一个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乘a(a为任何数),另一个因数乘b(b 为任何数),得到的积是原来的积乘a再乘b。

例: 10 × 5 = 50(10×3)×(5×2) = 50×3×2在一个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除以a(a是不为0的任何数),另一个因数除以b(b是不为0任何数),得到的积是原来的积除以a再除以b。

例: 10 × 5 = 50(10÷ 2)× (5 ÷ 5) = 50 ÷2 ÷5高级版:在一个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乘a(a为任何数),另一个因数除以b (b是不为0任何数),得到的积是原来的积乘a再除以b。

例: 10 × 5 = 50(10×2)×(5÷5)= 50×2÷5特殊情况:在一个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积不变。

例: 10 × 5 = 50(10×5)×(5÷5)= 50(积不变)第四单元平行与相交(一)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或平行。

或者: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要么平行要么相交。

(二)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两条直线的焦点叫作垂足。

(三)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自己画出图)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自己画出图)(另一种说法:在同一平面内,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四)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就是两点间的距离。

或者: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五)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作点到直线的距离。

或者: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直线段最短。

(六)两条直线相交有1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四条直线相交最多有6个交点。

(七)在长方形、书本、课桌中,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有4组垂直线段,相对的两条边互相平行,有2组平行线。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二)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三)商的变化规律初级: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例: 30 ÷ 6 = 5(30×2)÷(6×2)= 5(30÷3)÷(6÷3)= 5中级: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商就除以几。

例:60 ÷ 6 = 1060 ÷(6 ×2)= 10 ÷2被除数不变,除数除以几,商就乘几。

例:60 ÷ 6 = 1060 ÷(6÷3)= 10× 3被除数乘几,除数不变,商就乘几。

例:60 ÷ 6 =10(60×2)÷ 6 =10×2被除数除以几,除数不变,商就除以几。

例:60 ÷ 6 = 10(60÷2)÷ 6 = 10 ÷ 2高级:(稍难,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性理解)被除数乘几,除数除以几,商就分别乘几再乘几。

例:60 ÷ 6 = 10(60×2)÷(6÷3)= 10×2×3被除数除以几,除数乘几,商就分别除以几再除以几例:60 ÷ 6 = 10(60÷5)÷(6×2)= 10÷5÷2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一)像“每分钟行驶900米”可以写作“900米/分”,读作“900米每分”,属于速度。

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

(二)速度×时间= 路程路程÷时间= 速度路程÷速度= 时间(三)新课堂95、96页1、2、3、4四种典型题看懂★★★(四)相遇问题常见类型1.相向而行 = 相对而行求路程:速度和×时间(相遇时用的时间)=路程2.相背而行=相反而行求路程:速度和×时间(同时用的时间)=路程3.同向而行(速度有快有慢)求相距的距离:速度差×时间(同时用的时间)=相差的路程例: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开往B地,甲车每小时行89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7千米,12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4.同向而行(相遇一次)求路程:速度和×时间(同时用的时间)÷2例:两辆车同时从A地开往B地,甲车每小时行5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42千米,甲车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两车行驶6小时后第一次相遇。

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第七单元混合运算(一)在一个算式里,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

(二)单价×数量= 总价总价÷数量= 单价总价÷单价= 数量第八单元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需要注意的地方:1.横轴、纵轴各代表什么;2.一个格表示多少个单位;3.注意单位名称;4.分析时,需分析最多的一项和最少的一项各是什么;5.合计,就是把所有的项目加起来;算平均数,就是用合计的总数除以有几个项目。

6.作图时,注意纵轴的单位数量,把格子涂实。

智慧广场植树问题(一)两端都栽的情况:间隔数+1 = 棵数(二)一端不栽的情况:间隔数= 棵数(圆形花坛,封闭图形属于一端不栽)(三)两端不栽的情况:间隔数- 1 = 棵数(锯木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