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率—发电煤耗关系
火力发电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与释义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1发电煤耗 b f发电煤耗是指统计期内每发一千瓦时电所消耗的标煤量。
发电煤耗是反映火电厂发电设备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
计算公式为:b f = B b /W f×106 (1) 式中:b f——发电煤耗,g/(kW•h);B b——发电耗用标准煤量,t;W f——发电量,kW·h。
1.2生产耗用标准煤量 B b生产耗用标准煤量是指统计期内用于生产所耗用的燃料(包括煤、油和天然气等)折算至标准煤的燃料量。
生产耗用标准煤量应采用行业标准规定的正平衡方法计算。
计算公式为:B b = B h-B kc (2) 式中:B b——统计期内生产耗用标准煤量,t ;B h——统计期内耗用燃料总量 (折至标准煤),包括燃煤、燃油与其他燃料之和,同时需考虑煤仓、粉仓等的变化,t ;B kc——统计期内应扣除的非生产用燃料量 (折至标准煤),t 。
应扣除的非生产用燃料量:a)新设备或大修后设备的烘炉、煮炉、暖机、空载运行的燃料;b)计划大修以及基建、更改工程施工用的燃料;c)发电机做调相运行时耗用的燃料;d)厂外运输用自备机车、船舶等耗用的燃料;e)修配车间、副业、综合利用及非生产用 (食堂、宿舍、生活服务和办公室等)的燃料。
1.3全厂热效率ηdc全厂热效率即电厂能源利用率,是电厂产出的总热量与生产投入总热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ηdc = 123/b f×100 (3) 式中:ηdc——全厂热效率,%;123 ——一千瓦时电量的等当量标煤量,g/(kW•h)。
1.4生产厂用电率 L cy生产厂用电率是指统计期内生产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值。
计算公式为:L cy = W cy/W f×100 (4) 其中:W cy = W h–W kc(5)式中:L cy——生产厂用电率,% ;W cy——统计期内生产厂用电量,kW·h;W f ——统计期内发电量,kW·h;W h ——统计期内生产总耗电量,kW·h;W kc——统计期内应扣除的非生产用厂用电量,kW·h。
发电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与释义

发电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与释义火力发电厂节能技术经济指标释义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节能技术经济指标定义与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发电厂纯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和供热汽轮发电机组的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和评价。
燃机机组、余热锅炉以及联合循环机组可参照本标准执行,并增补指标。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1发电煤耗 b f发电煤耗是指统计期内每发一千瓦时电所消耗的标煤量。
发电煤耗是反映火电厂发电设备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
计算公式为:b f = B b /W f×106(1)式中:b f——发电煤耗,g/(kW•h);B b——发电耗用标准煤量,t;W f——发电量,kW·h。
1.2生产耗用标准煤量 B b生产耗用标准煤量是指统计期内用于生产所耗用的燃料(包括煤、油和天然气等)折算至标准煤的燃料量。
生产耗用标准煤量应采用行业标准规定的正平衡方法计算。
1.31.4生产厂用电率 L cy生产厂用电率是指统计期内生产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值。
计算公式为:L cy = W cy/W f×100(4)其中:W cy = W h–W kc(5)式中:L cy——生产厂用电率,% ;W cy——统计期内生产厂用电量,kW·h;W f ——统计期内发电量,kW·h;W h ——统计期内生产总耗电量,kW·h;W kc——统计期内应扣除的非生产用厂用电量,kW·h。
应统计的生产用厂用电量包括:a)励磁机的电量(发电量电度表之外);b)属于发电生产单元需用的运行设备,如燃料堆取设备、灰管线、循环水泵站等耗用的电量;c)购入动力。
应扣除的非生产用厂用电量包括:a)发电机作调相机运行时耗用的电量;b)厂外运输用自备机车、船舶等耗用的电量;c)输配电用的升、降压变压器 (不包括厂用变压器)、变波机、调相机等消耗的电量;d)计划大修、技改工程施工耗用电量;e)修配车间、副业、综合利用(干灰分选、供应热水等)及非生产用(食堂、宿舍、生活服务和办公室等)的电量。
火力发电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与释义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1发电煤耗 b f发电煤耗是指统计期内每发一千瓦时电所消耗的标煤量。
发电煤耗是反映火电厂发电设备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
计算公式为:b f = B b /W f×106 (1) 式中:b f——发电煤耗,g/(kW•h);B b——发电耗用标准煤量,t;W f——发电量,kW·h。
1.2生产耗用标准煤量 B b生产耗用标准煤量是指统计期内用于生产所耗用的燃料(包括煤、油和天然气等)折算至标准煤的燃料量。
生产耗用标准煤量应采用行业标准规定的正平衡方法计算。
计算公式为:B b = B h-B kc (2) 式中:B b——统计期内生产耗用标准煤量,t ;B h——统计期内耗用燃料总量 (折至标准煤),包括燃煤、燃油与其他燃料之和,同时需考虑煤仓、粉仓等的变化,t ;B kc——统计期内应扣除的非生产用燃料量 (折至标准煤),t 。
应扣除的非生产用燃料量:a)新设备或大修后设备的烘炉、煮炉、暖机、空载运行的燃料;b)计划大修以及基建、更改工程施工用的燃料;c)发电机做调相运行时耗用的燃料;d)厂外运输用自备机车、船舶等耗用的燃料;e)修配车间、副业、综合利用及非生产用 (食堂、宿舍、生活服务和办公室等)的燃料。
1.3全厂热效率ηdc全厂热效率即电厂能源利用率,是电厂产出的总热量与生产投入总热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ηdc = 123/b f×100 (3) 式中:ηdc——全厂热效率,%;123 ——一千瓦时电量的等当量标煤量,g/(kW•h)。
1.4生产厂用电率 L cy生产厂用电率是指统计期内生产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值。
计算公式为:L cy = W cy/W f×100 (4) 其中:W cy = W h–W kc(5)式中:L cy——生产厂用电率,% ;W cy——统计期内生产厂用电量,kW·h;W f ——统计期内发电量,kW·h;W h ——统计期内生产总耗电量,kW·h;W kc——统计期内应扣除的非生产用厂用电量,kW·h。
可门电厂节能基础问答

可门电厂节能基础问答1.什么是负荷率与出力系数负荷率是平均负荷与最高负荷之比,用以说明负荷的均衡程度。
负荷率=(计算期平均负荷/计算期最高负荷)某100%对于发电厂更多关心的是机组在运行时接带负荷的情况,故电厂用出力系数来反应发电厂的出力情况,出力系数(及负荷系数)是指平均负荷与发电机额定容量之比,因此严格讲,出力系数与负荷率不同。
出力系数=(计算期利用小时/计算期运行小时)某100%一般来说,出力系数越高,机组的经济性能越好。
2.什么是供电煤耗,主要影响因素是?供电煤耗率是指火电厂每供出1KWh电能所消耗的标准煤量(g/kwh)。
供电煤耗率(g/kwh)=发电标准煤量(T)/计算期内供电量(kwh);主要影响因素:(1)发电煤耗率高①锅炉热效率低。
②汽机热耗率高。
③煤质差。
④季节因素(不可控)。
⑤管道效率低。
⑥机组负荷率低。
(2)厂用电率高①运行方式不合理,辅机设备效率低。
②机组公用系统运行方式不合理。
③煤质差。
④机组负荷率低。
(3)能源计量不准确。
(4)管理原因①供电煤耗率数据不准确。
②不重视耗差分析,未实现机组优化运行。
③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④煤质监督管理不到位。
⑤煤位、粉位未按规定交接班,计算机组煤耗存在系统误差。
⑥贮煤场管理不严,堆放不合理,煤场储煤损耗大。
⑦燃烧非单一煤种时,未进行合理的配煤掺烧。
⑧节能降耗计划不合理,改造力度不够。
⑨管理不到位,设备可靠性差,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多。
3.经济煤粉细度的定义,经济煤粉细度的选取主要考虑哪些因素答:随着煤粉细度R90的减小、煤粉变细、飞灰含碳量降低。
考虑固态未完全燃烧热损失与厂用电(制粉单耗引起),对于煤粉细度存在一个经济煤粉细度。
经济煤粉细度是指锅炉的不完全燃烧损失与制粉系统电耗之和,即q4+qzf为最小时的煤粉细度。
经济煤粉细度的选取主要考虑以下三个因素:1)煤的燃烧特性。
一般来说,挥发分高、灰分少、发热量高的煤燃烧性能好,煤粉细度可以适当放粗。
影响火力发电厂供电煤耗的主要影响因素

影响火力发电厂供电煤耗的主要影响因素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影响火力发电厂供电煤耗的主要因素展开分析和讨论,通过根据供电煤耗正、反平衡经验计算公式进行逐步推理,得出相关因素的影响程度,提出了相关调整和控制措施,进一步为火力发电机组经济运行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同时为火电机组设计、建设和调试运行提供了经验借鉴。
一、概述火力发电厂每向外提供1kWh电能平均耗用的标准煤量,它是按照电厂最终产品供电量计算的消耗指示,是国家对火电厂的重要考核指标,根据计算方法的不同供电煤耗分为正平衡供电煤耗、反平衡供电煤耗两种方法。
近些年来,国家鼓励相关火力电力企业继续担当我国的主体能源重任,加快清洁高效技术改进,进一步推进“上大压小”和“能源利用节约”政策,不断淘汰高耗能、高污染机型,保证火电机组容量等级结构持续向大容量、高参数、低耗能方向发展,促使供电标准煤耗等主要耗能指标大幅下降,同时各大电力企业正努力向污染零排放、提高发电设备利用率、保证发电煤耗低于310g/kW.h的目标全力进军,争取是火力发电在国家绿色发展的整体形势中迎来新生机。
二、影响供电煤耗的主要因素(一)发电煤耗的正平衡计算公式bf=Bb/Wf (式一)式中:bf—发电煤耗,g/kW.h;Bb—发电标煤耗量,t;Wf—发电量,kW.h;bg=bf/(1-η)(式二)式中:bg—供电煤耗,g/kW.h;η—厂用电率,%;Bb=By×Qy/29307(式三)式中:By—发电原煤耗量,t;Qy—原煤入炉煤热值,kJ/kg;综合上述发电煤耗正平衡计算公式可知,影响发电煤耗的因素主要有负荷率,原煤的发热量、厂用电率。
1、负荷率对供电煤耗的影响通过对比锡林发电两台机组一年生产指标来看,在燃煤煤种不变情况下,机组平均负荷在机组容量50%以上时,供电煤耗平均在306g/kW.h;机组平均负荷在机组容量80%以上时,供电煤耗平均在295 g/kW.h;机组满负荷运行时,供电煤耗平均在287 g/kW.h。
深度调峰下燃煤机组运行方式对能耗的影响分析

150研究与探索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工艺流程与应用中国设备工程 2023.06 (下)基于不变的全厂负荷机组容量和数量越大,在日常的调峰时间下,通过启停两班制调峰运行方式的运用,能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在负荷率不断降低的情况下,该种运行方式还能够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
因此本文就以某机组为例,在参考具体的变工况计算模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预测了在低负荷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能量消耗状况,并且分析了所得到的结果进行结论的探究。
机组负荷与机组发电标准的煤耗量之间,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
因此,在运行阶段,如果长时间保持在机组的低负荷运行,那么则会显著地降低其运行效率。
如果负荷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那么也会在机组数量增加的基础上,带来机组容量的增多,同时延长调控时间,所以通过启停两班制调峰运行方式,能够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1 燃煤机组的特征当前,我国加大了对雾霾治理力度,因此,在这一背景下,也对电网的调峰能力做出了较高的要求。
但是当前在调峰的过程中,参与其中的机组数量存在严重的不足,因此这也就使用电峰谷差不断地增加。
如果依旧采用传统的调峰方式,那么也无法符合当前的实际需要。
所以就要通过加大燃煤机组的参数和容量,从而在深度调峰之中参与。
现阶段,相较发达国家,我国在燃煤机组的调峰能力上依然有待增强。
这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的燃煤机组在设计的过程中,一般都是根据调峰运行来开展,不仅具有较快的启动速度,同时还能够降低负荷。
但当前我国的机组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的依据就是基本负荷,启动速度不快,同时负荷变化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根据设计工况进行燃煤机组的运行,能够实现较高的效率,但是基于调峰新常态,相较设计的高效区,实际的运行工况往往会存在着一定的偏离,严重影响机组经济性的实现,带来了较大的供电煤耗。
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质,要想对其进行有效地控制,也有着较高的难度。
还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更高的污染深度调峰下燃煤机组运行方式对能耗的影响分析张飞(国能陈家港发电有限公司,江苏 盐城 224631)摘要:为了应对不断增加的电网负荷峰谷差,针对大型的火力发电机组而言,一个必然的选择就是进行电网调峰。
根据经验值影响机组供电煤耗的几个系数关系简略说明

根据经验值影响机组供电煤耗的几个系数关系简略说明1、综合厂用电率与综合供电煤耗的关系:综合供电煤耗=统计期内的供电标煤量/发电量(1—综合厂用电率),若综合厂用电率增加0.1%,则分母减小0.1%,既上网电量减少0.1%的发电量。
假设有用下列公式表示上述关系:——A=B/(1-n)C其中A—综合供电煤耗B—统计期内的供电标煤量C—发电量n—综合厂用电率若B、C不变的情况下,n增加01.%变为n’,则比较A的变化A’有2、影响发电煤耗的主要因素有如下经验关系:1)一般情况下,机组负荷率每变化10%,发电煤耗将变化3~6克/千瓦时。
2)一般来讲锅炉热效率对发电煤耗的影响约为1:1,即锅炉热效率相对变化1%,发电煤耗相对变化1%。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锅炉热效率越高,机组发电煤耗越低。
3)汽机热耗率对发电煤耗的影响也是1:1的关系,即热耗率相对变化1%,发电煤耗同样变化1%。
同样情况下机组热耗率越低、机组的发电效率越高、机组发电煤耗越低。
3、一般300MW燃煤机组负荷率每变化10%,发电厂用电率约变化0.3%左右。
4、入厂煤与入炉煤的热值差应控制在502J/g之内。
5、提高热效率的几个因素:直接影响锅炉热效率的指标有:排烟温度、锅炉氧量(排烟氧量)、飞灰可燃物含量和炉渣可燃物含量。
一般情况下300MW燃煤机组锅炉排烟温度每升高10o C,影响机组供电煤耗1.5g/(kW·h)左右;锅炉烟气含氧量每升高1%,影响机组供电煤耗升高0.9 g/(kW·h)左右;飞灰可燃物含量每升高1%,锅炉热效率降低0.3%,机组供电煤耗升高1.1 g/(kW·h),对于电站煤粉锅炉一般飞灰占总灰量的90%,炉渣占总灰量的10%。
6、锅炉主蒸汽参数对供电煤耗的影响。
一般锅炉主蒸汽压力每增加1MPa,热耗将降低0.55~0.7%,机组供电煤耗降低 1.5~2.2 g/(kW·h),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主蒸汽压力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范围应在±0.2MPa;一般锅炉主蒸汽温度(也叫主蒸汽温度,指锅炉末级过热器出口的过热蒸汽温度)每升高1 o C,热耗将增加0.03%,机组供电煤耗增加0.1 g/(kW·h),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过热器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范围±5 o C。
电厂效率煤耗及热电厂供热供电厂用电率计算

电厂效率煤耗及热电厂供热供电厂用电率计算电厂效率是指电厂在发电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即发电量与消耗的能源之间的比例关系,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煤耗是指电厂在发电过程中所消耗的煤炭数量,通常以吨标准煤为单位。
热电厂供热率是指电厂在发电过程中所产生的余热利用于供热的比例。
电厂用电率是指电厂自身所消耗的电力与发电总量之间的比例。
下面将分别对这四个指标进行详细介绍和计算。
1.电厂效率的计算电厂效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电厂效率=发电量/耗煤量*100%其中,发电量一般以千瓦时(kWh)为单位,耗煤量一般以吨(t)为单位。
除了煤耗外,其他能源如天然气、燃油等的消耗也要计入。
2.煤耗的计算煤耗是指电厂在发电过程中所消耗的煤炭数量,一般以吨标准煤(tce)为单位。
煤耗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煤耗=耗煤量/发电量*1000其中,耗煤量是指电厂在一定时间内所消耗的煤炭数量,一般以吨为单位。
发电量一般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3.热电厂供热率的计算热电厂供热率是指电厂在发电过程中所产生的余热利用于供热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热电厂供热率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热电厂供热率=供热量/(供热量+发电量)*100%其中,供热量是指电厂所产生的余热用于供热的热量,一般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发电量一般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4.电厂用电率的计算电厂用电率是指电厂自身所消耗的电力与发电总量之间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电厂用电率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电厂用电率=电厂自用电量/发电量*100%其中,电厂自用电量是指电厂自身所消耗的电力,一般以千瓦时(kWh)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