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说课稿

合集下载

《荷花》说课稿

《荷花》说课稿

荷花说课稿一、教材分析陶先生的作品。

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的事,赞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机盎然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但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

课堂教学以情感为纽带,变得更富诱惑力,使学生的好学精神得到培养,促使学生在好学、乐学中逐渐懂得爱,懂得热爱崇高,追求美好。

这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荷花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具有独特吸引力。

我所教的三年级的孩子们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较快,但因为生活在城镇,对荷花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巧妙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荷花那不同寻常的美。

三、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和教材特点,确定教学目标:l、学习本课的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通过观察画面、创设情景、深入感知课文,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展开合理想象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机整合语文教学,将课文重点部分的文字形象化、音效化。

促动学生借助多媒体自主、个性化的阅读。

从而达到感受荷花之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这样的教学目标。

五.教法和学法教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感觉如临其境,易于理解。

2、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突破教学难点。

3、以读代讲法。

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学法:1、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学生采用:看、听、读、品的方法学习。

2、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使学生在阅读后自主探究合作。

六、教学过程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设定,我把荷花第二课时的教学设定为四大环节:(一)录象引入,整体感知(在初读课文和激发动机中——入情)叶圣陶先生说:“入境始于亲。

2022年《荷花》说课稿15篇

2022年《荷花》说课稿15篇

2022年《荷花》说课稿15篇《荷花》说课稿1一、说教材这篇__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昨日战争”中的一篇。

本单元有三篇讲读课,分别是《烛之武退秦师》,《荷花淀》和《赤壁之战》。

这三篇课文《荷花淀》描写的是现代战争,其他两篇描写的是古代战争,《烛之武退秦师》表现的是个体英雄形象,《荷花淀》表现的是群体形象。

与其他三篇相比,《荷花淀》中的战争环境是清新的,宁静的,它的情节不事雕琢,语言的简洁清丽,恰如湖面上亭亭玉立的一株荷花,带给人们以清新的美感,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说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家孙犁及“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能力目标:1、学习运用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2、理解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生活、爱家乡、爱祖国的伟大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理解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在表现人物和推动故事发展方面的作用。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我把教学的主要内容确定为“两处人物对话,一处细节描写,两处景物描写”。

课堂上主要采取分角色朗读和问题探究的方式来对这些内容进行解读和赏析。

教学过程如下:三、说过程1、导入新课战争,在人们的心中往往是残忍的、恐怖的。

许多作家在描写战争时,总是不惜笔墨浓笔重彩铺写硝烟弥漫的景象,但也有部分作家用别样的方式来写战争,孙犁便是其中一位。

《荷花淀》就是这样的优秀作品2、整体感知,理清情节⑴学生朗读课文,概述__故事情节,列出小标题(对学生来说,大体概括小说的情节不成问题,在这里要求用四字小标题概括,更进一步训练学生语言的概括能力。

)夫妻话别(开端)--探夫遇敌(发展)--助夫杀敌(高潮、结局)--成立队伍(尾声)⑷就整篇__发问:主人公是谁?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订正,明确: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农村青年妇女,描写的是“群像”。

(此问题主要关系到对全文主旨的理解,只有认识到主人公是群像,才能更好的理解全文的主旨。

小学语文荷花说课稿14篇

小学语文荷花说课稿14篇

小学语文荷花说课稿小学语文荷花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的《荷花》。

本单元所安排的课文学习都是与生活相紧密联系,既写景,又透露出情,很好地做到了人与自然的情景交融。

让学生在接触自然、感悟自然的同时,能够更加地热爱生活、热爱自然。

《荷花》这篇课文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经典的一篇记叙式写景课文,本文写了作者叶圣陶爷爷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的事。

作者寥寥400个字,把满池荷花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作者因景美而入情,以情深而观景,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突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教学目标:(1)能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3)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让学生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重点、难点:(1)理解荷花开放时的种种姿态,体会荷花的美。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说教法和学法:在讲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会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身理、心理特点和一些教学理念,特设计如下教法、学法。

教法:我是这样来教这篇课文的。

本堂课以情感为纽带,在这里,我就会注重以读为本,顺学而导,品词析句,读中体验,读中想象,读中悟写,读写迁移。

通过多种形式、多个层次的朗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学法:关于在学生如何学的方面,我会以学生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阅读,圈圈点点,批批注注。

在读、说、想、写、背的语文实践中不断夯实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荷塘美景,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要教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帮助理解。

《荷花》说课稿【精品】

《荷花》说课稿【精品】

《荷花》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荷花》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说教材《荷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按看荷花的顺序展开,写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并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抒发了作者对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丰富语言积累的好教材。

为此根据课程改革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确定以下教学目标:l。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能力目标:以学定教,引导学生读懂课文。

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目标:通过创设情景、借助媒体,品味词句,深入感知课文,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荷花的神韵,和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符合本课特点,能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使语文学习具有趣味性、审美性,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

二、说教学重、难点其中1、2两个目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体会荷花的`神韵,体会大自然的美,深化学生的阅读感受则是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学程序根据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发达的特点,我打算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情感,使他们投入课文所设置的情景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第一课时:设置形象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在语境中认识10个生字,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的生字“蓬、梦”,多音字“骨”;指导生字的书写时,重点注意“蓬”是上下结构的字,“翩”字要写紧凑。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设问激趣。

针对本课生字的发音特点出示重点新词组织学生认读,读好后鼻音、儿化音以及叠词。

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荷花》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荷花》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荷花》说课稿3.《荷花》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

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赞美了荷花的美丽。

再现了如诗如画的大自然美景。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

作者以观察的程序为线索叙写。

课文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3节),写的是作者从看荷花的角度,对荷花进行直接记叙描写。

作者由‘“闻”到“清香”,来到荷花池边。

乍看荷花,有的“初放”,有的“盛开”,有的“含苞欲放。

”再细看,那亭亭玉立的荷花姿势各不相同。

接着通过假设“一大幅活的画”,围绕一个“活”字,展开想象,转入对荷花动态的描绘,这是课文的第二部分(4—5节)。

作者从想象的角度,对荷花进行比喻性描写。

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美丽。

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变融。

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佼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根据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的特点,要充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进行美的教育。

同时也要紧扣教材的训练重点,练说自然段的大意,学写总分段式的一段话。

二、教学目标根据大纲要求,三年级阶段着重进行段的训练。

学会用总分的方法写一段话。

课文第二自然段就是用总分方法写的一段话,教学时可作学法迁移,安排学生练笔。

围绕教材和单元的特点《荷花》第一教时可设定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1.自学为主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2.按提示分析指定的句子。

3.理解并概括1、3自然段的大意。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二自然段。

5.初步了解荷花的美丽、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概括1、3自然段的大意。

教学难点:理解荷花开放时的种种姿态,体会荷花的美。

三、教程设计及指导思想(一)激趣导入一堂新授课,导语的设计至关重要。

所谓“万事开头难”也就是这个道理。

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心距的桥梁。

通过桥梁,师生的心拉近了,正如俗话所说的“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

一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荷花》

一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荷花》

一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荷花》一. 教材分析《荷花》是一年级上册的美术教材,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了解荷花的形态特征,掌握绘画荷花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荷花形态的描述,也有绘画实践,既能让学生了解自然美,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喜欢观察事物,但对于绘画技巧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荷花的特点,逐步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荷花的形态特征,掌握绘画荷花的基本技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培养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绘画创作的乐趣,增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观察到荷花的形态特征,并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出来。

2.教学难点:学生掌握绘画荷花的顺序和技巧,创作出富有特色的荷花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践、评价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展示荷花图片,实物展示荷花,以及绘画工具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荷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荷花的形态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荷花的形态特征,如花瓣、花蕊、荷叶等,以及绘画荷花的基本技巧。

3.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荷花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4.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荷花绘画的要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荷花的形态特征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终结性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作品质量。

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反思提供依据。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3课《荷花》的说课稿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3课《荷花》的说课稿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3课《荷花》的说课稿一、说教材《荷花》是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中的第3课。

这篇课文主要描述了荷花的美景和作者的感受,以及荷花在文学中的意义。

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和优美的比喻,描绘了荷花的多姿多彩和生命的顽强,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热爱和赞美。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阅读、理解、背诵课文,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理解作者对荷花的热爱和赞美。

教学难点是通过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形容词,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荷花的美丽。

二、说教法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荷花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荷花的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朗读教学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形容词,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说学法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本课的知识点,我将采用以下几种学习方法:1. 自主学习法:通过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方式,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等方式,让学生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 实践学习法:通过观察、实践等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荷花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 学习新课:通过朗读课文、讲解重点词句、分析比喻和形容词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巩固练习:通过背诵课文、填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本课的知识点。

部编版《3.荷花》说课稿(附教案)

部编版《3.荷花》说课稿(附教案)

《3.荷花》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荷花》。

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等几个方面来具体解说我对这一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荷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第3课,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的事,赞美了荷花生机盎然的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课文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课文。

二、说学情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并形成自己的感悟。

但他们对文中描绘的荷塘美景,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去欣赏荷花那不同寻常的美。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并结合上述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如下的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挨挨挤挤”、“冒”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

3.欣赏荷花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学习重点:学习作者有序观察,抓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体会文章中想象部分出现的景象及其对动态美的叙述。

四、说教法本篇课文的作者、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两种教学方法:1.以读代讲法:展示一个以读为主线的课堂,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美和语言美。

2.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展示图片,播放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说学法由于本课的主题是赞美了荷花生机盎然的美,所以本课的学法,我以“美”字为纽带,通过创设情景、朗读品味、想象体验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美景。

并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设计“走进美”、“积蓄美”、“感悟美”、“深化美”和“我写美”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

六、说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花》说课稿
琵琶庄联办小学小学马洪旗
一、教材分析:
《荷花》这篇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荷花盛开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

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荷塘美景,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要老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帮助理解。

三、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的语言。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荷花美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教学难点:
理解“我”看着荷花展开的美妙想象。

四、教法和学法:
根据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设
计了如下教法、学法:本节课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创设情景、朗读品味、想象体验等方法,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美景。

引导学生在读中自悟、读中自得、读中展示。

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

五、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为基础,让学生在读、悟、议的氛围中学习。

作为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去深入地感受。

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激发兴趣、初识美
在这节课的开始,我播放了精美的荷花课件,以直观的画面美吸引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请学生观赏后说感受,以荷花的美为主线展开教学。

二、理解课文、感悟美
学生自读描写荷花的重点段,找出自己认为最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

我和学生共同讨论他们找出来的词句,体会“挨挨挤挤”在文中的意思及作用,感受“冒”字用得好,从而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

播放课件,欣赏荷花的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这些白荷花,从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以后说了什么?领略到荷叶的多、荷花的千姿百态,让学生们带着美的感情,美美的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在课文第四段的教学中,我请同学们展开想象。

将自己想象成一朵荷花,让学生带着
自己的感受诵读课文,入情入境,受到美的熏陶。

三、拓展练习、表达美
新课标对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中提到:能写下感受和想象。

这节课上,优美的文章,精美的图片,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当我提到:看到这么美的荷花,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赞美时,学生们大胆的表达了对荷花的赞美,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了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