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参与全流程可回溯,持续提升病理质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实践案例

合集下载

【医疗管理案例】:用心护理,传递光明,协和医院案例

【医疗管理案例】:用心护理,传递光明,协和医院案例
制定眼科特色的人文关怀标准
一、创氛围 ——打造“重人文”的工作氛围
制定眼科病房人文关怀礼仪规范
一、创氛围 ——打造“重人文”的工作氛围
打造温馨的护士值班室
一、创氛围 ——打造“重人文”的工作氛围
推行绩效改革、提高护士积极性
二、重培训 ——搭建培训与沟通平台
二、重培训 ——关怀理论的学习
二、重培训 ——关怀论文的学习
术前体位练习
G18 护眼组
提 高 患 者 术 后 舒 适 度
三、强实践 ——突出亚专科关怀特色
创新发明
G19 慧眼组
做 好 患 者 的 精 细 管 理
三、强实践 ——突出亚专科关怀特色
医护关怀一体化
G20 亮眼组
做 好 移 植 患 者 的 护 理
三、强实践 ——突出亚专科关怀特色
延伸服务
20
G20 亮眼组
二、重培训 ——关怀礼仪的学习
二、重培训 ——角色扮演法的应用
二、重培训 ——情景模拟法的应用
二、重培训 ——每月进行人文关怀护理查房
二、重培训 ——每两月进行人文关怀故事分享
二、重培训 ——每年进行人文关怀技能竞赛
二、重培训 ——举行人文关怀情景剧展示
三、强实践 ——落实“5分钟”关怀沟通
学历结构
系列1, 大专, 12, 21%
系列1, 硕士 研究生, 4,
7%
系列1, 本科, 41, 72%
硕士研究生 本科 大专
层级结构
系列1, 新护 士, 2, 4系%列1, 护士
长, 4, 7%
系列1, 初级 护士, 27, 47%
系列1, 中级 护士, 16, 28%
系列1, 高级 护士, 8, 14%

病理科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与控制流程

病理科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与控制流程

病理科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与控制流程一、背景和目的病理科是医院中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病理标本的收集、处理、检查和诊断等,对于正确诊断患者病情和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病理科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与控制流程应运而生。

本方案的目的在于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不断的改进和优化,提升病理科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质量管理原则和方法1.全员参与:病理科全体员工应参与质量管理,并且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工作质量负责。

2.规范标准:病理科工作应按照相关的规范标准进行,如《临床病理学质量控制指标》等。

3.数据分析:通过对病理数据的分析,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流程、提高质量。

三、质量管理具体实施措施1.建立质量管理团队:由病理科主任或负责人带领团队成员,负责病理科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2.制定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规程:病理科针对不同的工作环节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审查和更新。

3.定期进行内部质量评审:病理科应定期进行内部质量评审,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确保各项工作按照质量管理要求进行。

4.强化培训和教育: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病理科全体员工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质量意识,使其能够熟练掌握规范标准和工作流程。

5.采集和分析病理数据:病理科应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对病理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工作流程。

6.配置先进设备和工具:病理科应配备先进的设备和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7.定期进行外部质量评估:病理科应定期参加外部质量评估,通过与其他医院的比对,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工作质量。

8.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与协作:病理科应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与协作,及时了解临床科室的需求和意见,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和及时的诊断结果。

四、持续改进流程1.问题识别:通过数据分析和内外部质量评估,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难题。

2.问题分析: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了解问题根源和原因。

病理科工作总结优化病理检查流程提高鉴定准确率

病理科工作总结优化病理检查流程提高鉴定准确率

病理科工作总结优化病理检查流程提高鉴定准确率病理科工作总结优化病理检查流程提高鉴定准确率病理科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支撑部门之一,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优化病理检查流程并提高病理鉴定的准确率,对于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人员培训、设备更新、质控监管等方面探讨如何优化病理检查流程,提高病理鉴定的准确率。

一、人员培训与团队协作人员培训是病理科优化工作的基础。

病理医师、技术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定期组织执业医师进行学术研讨会、病例讨论会,加强知识更新与交流,提升专业能力。

此外,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提高病理操作技术。

团队协作也是病理科优化工作的关键。

建立高效的团队合作机制,医师、技术人员、护士之间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

注重信息共享、协同工作,确保病理检查结果准确及时。

推行病理会诊制度,鼓励多学科医师参与,提高鉴定准确率。

二、设备更新与资源配置先进的设备是病理检查流程优化的重要保障。

定期更新设备,引进先进的数字化病理学技术,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远程会诊、远程教学,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合作,促进病理知识的传播和交流。

同时,合理配置资源也是优化流程的关键。

根据病理检查的需求,合理分配人力、设备和材料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不必要的等待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质控监管与质量评估质控监管是确保病理鉴定准确率的基础。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制定规范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定期进行内部质量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此外,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外部质量评估,不断提高病理科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与其他医疗机构进行对比研究,分享经验,借鉴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

总结:病理科工作对于临床医学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优化病理检查流程并提高鉴定准确率,是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必然要求。

通过人员培训、设备更新、质控监管等措施,可以提高病理鉴定的准确性和效率,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诊断结果。

《DRGDIP病种精益运营管理实操手册》笔记

《DRGDIP病种精益运营管理实操手册》笔记

《DRGDIP病种精益运营管理实操手册》读书札记目录一、书籍概述 (2)1. 书籍简介与背景 (3)2. 作者介绍及贡献 (3)二、DRGDIP病种介绍 (5)1. DRGDIP病种定义与特点 (6)2. 疾病分类及严重程度划分 (7)三、精益运营理论概述 (8)1. 精益运营理论简介 (10)2. 精益运营理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11)四、DRGDIP病种精益运营管理实操指南 (12)1. 管理流程优化 (13)(1)患者管理流程优化措施 (14)(2)医疗资源配置流程优化 (16)(3)医疗质量控制流程优化 (17)2. 成本控制与效益分析 (18)(1)病种成本控制要点及方法 (20)(2)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估方法 (22)(3)病种收益优化策略 (23)3.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及实施要点 (24)(1)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框架 (26)(2)质量监测指标及评价标准 (27)一、书籍概述在浩瀚的医疗管理领域中,《DRGDIP病种精益运营管理实操手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系统而实用的病种精益运营管理指南。

这本书不仅是对DRGDIP(疾病诊断相关组预付费)支付方式改革背景下,医院如何实现精益化、高效化运营管理的全面解析,更是一部助力医疗机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备工具书。

本书以DRGDIP病种为核心,深入剖析了其内在运作机制,结合大量实际案例,详细阐述了精益运营管理的核心理念与实操技巧。

从病种成本核算到诊疗流程优化,从资源配置到风险控制,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智慧与策略。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仿佛找到了提升医院运营效率、增强医疗服务质量的金钥匙。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作者团队来自国内知名医疗机构,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

在书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前沿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更能感受到他们对医疗事业的热爱与执着。

无疑为我们每一位读者树立了榜样,激励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进取,为医疗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及持续质量改进价值评价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及持续质量改进价值评价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及持续质量改进价值评价发布时间:2021-11-11T07:06:00.679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8期作者:陈璐婕[导读] 研究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采取持续质量改进的影响陈璐婕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610041 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采取持续质量改进的影响。

方法:在2021年1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分析管理前后病理标本管理质量及医师满意率。

结果:实施后满意率为100.00%,高于实施前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对实施前后的病理标本管理质量进行对比,实施后观察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采取持续质量改进可优化病理标本管理质量情况,另外医师满意率较高,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手术室;病理标本;持续质量改进病理标本在临床中作为诊断患者病情的金标准,加强质量管理,对于预后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临床中确保病理标本管理的科学性,有益于医务人员掌握患者病情,加大对治疗和诊断的效果[1]。

在管理中,应当注重各个环节的质量管控。

在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病例标本在采集、储存、检查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对此,如何实施安全有效的管理措施成为提高病例标本质量的重中之重。

基于此,本文对持续质量改进展开深入研究,分析其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共63名,学历:本科45名,大专18名;工作年限为1~24年。

科室共设有手术间25间,手术室平均每天75台手术,平均每天处理标本总数为50份。

自2021年1月对我院对手术室病理标本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通过统计分析数据,评估改进后病理标本的质量。

并分别于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前后各抽取18名医生进行满意度调查,所抽取的医生在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病理科工作总结优化病理诊断的流程与质量

病理科工作总结优化病理诊断的流程与质量

病理科工作总结优化病理诊断的流程与质量病理科工作总结:优化病理诊断的流程与质量在病理学领域,病理科是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科室,负责对疾病进行鉴别、分类及诊断。

为了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与效率,优化工作过程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病理科工作的优化方案,旨在提高病理诊断的流程与质量。

一、实验室管理与标本处理在病理科中,实验室管理与标本处理是整个工作流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对实验室中的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与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作,减少人为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针对病理标本的处理,建立规范流程,确保标本的采集、保存、运送等环节符合严格的要求,以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二、数字化病理学的应用随着科技进步,数字化病理学成为病理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通过数字化技术,将病理标本的图像数字化,可以实现远程会诊,提供多学科医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此外,数字化病理学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辅助病理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与效率。

三、质量控制与培训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与质量是评估病理科工作的重要指标。

为了提高工作质量,病理科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设置质量监控指标,定期对各项指标进行监测与评估。

同时,病理科还应定期组织医术交流与学术讨论会,提供持续的教育培训,提高医生的专业水平与诊断能力。

四、与临床科室的紧密合作病理科与临床科室之间的紧密合作是保障病理诊断准确性的关键。

病理科医生应积极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与交流,了解患者的临床信息,以便更准确地进行病理诊断。

同时,病理报告中应包含详细的结果解读,以帮助临床医生理解并更好地指导患者的治疗。

五、继续改进与创新在工作中,病理科应保持持续改进与创新的态度。

不断探索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与诊断准确性。

同时,病理科还应定期总结工作经验,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确保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病理科工作的优化主要集中在实验室管理与标本处理、数字化病理学的应用、质量控制与培训、与临床科室的紧密合作以及继续改进与创新等方面。

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计划

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计划

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计划一、前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行业的发展,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成为我国医疗行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病理服务是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可以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本工作计划旨在推进我国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病理诊断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二、工作目标1. 构建完善的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实现病理诊断、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智能化。

2. 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3. 促进病理学科的发展,提升我国在国际病理学领域的地位。

4. 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病理人才队伍,满足数智化病理服务需求。

三、工作内容1. 制定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规划(1)明确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阶段任务和保障措施。

(2)制定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3)制定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和标准。

2. 构建病理数据中心(1)建立病理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应用的全流程管理体系。

(2)整合各类病理数据资源,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换。

(3)搭建病理大数据平台,为病理诊断、教学、科研、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3. 推进病理诊断智能化(1)研发智能病理诊断系统,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2)推广人工智能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实现病理诊断的自动化、智能化。

(3)开展病理诊断远程会诊和协同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4. 提升病理学科研创新能力(1)加强病理学科研团队建设,培养高水平病理学科研人才。

(2)开展病理学科研项目,推动病理学科研成果转化。

(3)加强与国际病理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病理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5. 加强病理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1)制定病理人才培养规划,优化病理人才队伍结构。

(2)加强病理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病理人才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3)完善病理人才激励机制,激发病理人才创新活力。

病理全流程数字化系统需求说明

病理全流程数字化系统需求说明

病理全流程数字化系统需求说明
一、项目概况
近十年来,随着病理科的快速发展,区域化、集团化、标准化的病理医疗体系需求越来越大。

现我院病理科亟需建设一套病理科全流程信息管理系统,且应用满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病理医疗信息互联互通,能与医院现有HIS等信息系统对接交互,能确保各类诊疗资料有效地互联互通和务实应用,便于促进医院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提升,加快推进智慧医院相关工作开展,全面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

通过本项目建设实现长期、动态、实时的病理工作过程和质量的监督管理,实现信息化管理和精细化质控,深度集成常规病理、分子病理等综合业务模块,完善科室试剂耗材、设备等整体管理,要求该系统具备良好的升级能力,使用临床、教学、科研等领域,满足医院未来高水平的医疗管理需求,打造区域信息化龙头医院。

二、技术参数
三、配置清单(一)软件模块
(二)硬件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视MDT交流,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6
5
1.分工合作,全员参与质控管理
建立病理科分级授权管理模式,全员参与管理。
6
1.分工合作,全员参与质控管理
按照工作环节和技术平台设立质控小组,由组长定期负责召开质控总结 会议和技能比赛。
U 武汉协和医院 nion hospital
2.重视制度规范制定实施,提高团队执行力
U 武汉协和医院 nion hospital
全员参与 全流程可回溯 持续提升病理质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实践案例
目录
一 二 三 四 五
医院简介 病理科简介 案例内容
成果成效 总结体会
2
医院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是扎根武汉 历史最悠久的卫计委直管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已 有1 5 0年历史,由本部、肿瘤中心、西区及国际 医院组成,形成“1+3”四位一体立体化布局。
U 武汉协和医院 nion hospital
4.特殊通道颜色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U 武汉协和医院 nion hospital
5.严格准入培训制度,完善资质考核流程
5.严格准入培训制度,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U 武汉协和医院 nion hospital
5.严格准入培训制度,完善资质考核流程 关键资质授权考核表
U 武汉协和医院 nion hospital
3.加强信息化建设,降低医疗隐患 全流程可回溯信息化管理,降低医疗隐患
U 武汉协和医院 nion hospital
3.加强信息化建设,降低医疗隐患
病理科报告痕迹查询记录
U 武汉协和医院 nion hospital
3.加强信息化建设,降低医疗隐患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网上上报
2015年病检量:58026例 术中快速:7389例 院际会诊:4978例 分子病理检测量:1686例
4
案例内容-全员参与,注重细节
• 分工合作,全员参与质控管理 1 2 • 重视制度流程制定实施,提高团队执行力
• 加强信息化建设,降低医疗隐患 3
• 特殊通道颜色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4
• 严格准入培训制度,完善资质考核流程 5
3.加强信息化建设,降低医疗隐患
病理科实现从申请单填写、标本登记、取材、记录、制片、诊断到档 案管理各环节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疗隐患。
退回临床 门诊自助查询 补取
技术医嘱 特检医嘱 免疫组化 特殊染色 分子病理 FISH HPV ……
术中冰冻申请 标本不合格
门诊条码回执
临床发出病理检查 申请
制定编写《病理科职责·制度·流程·预案》(5.1万字)和《诊疗常规·SOP文 件》(5.6万字),覆盖病理各环节和全流程,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并不断 更新,持续改进。
8
2.重视制度规范制定实施,提高团队执行力
制定病理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应急预案,防范差错事件发生。
U 武汉协和医院 nion hospital
U 武汉协和医院 nion hospital
6.重视MDT交流,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病理科积极组织MDT交流,充分了解临床需求,互相学习,不断发展, 促进医院疑难重症及少见疾病的综合诊疗水平的提高。
U 武汉协和医院 nion hospital
6.重视MDT交流,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病理科在手术室设置流动工作站,指导临床医师规范切开标本,及时 固定,以保护标本蛋白质和DNA质量,提高病理检测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胃癌HER2免疫组化质控评价项目
EGFR突变检测室间质评证书
KRAS突变检测室间质评证书
胃癌HER2免疫组化质控评价
组织单位
中国病理学工作 者委员会
EMQN 国家卫计委病
理质控评价中心
国家卫计委病理 质控评价中心
国家卫计委病理 质控评价中心
国家卫计委病理 质控评价中心 卫生部临检中心 国家卫计委病理 质控评价中心
编制床位:4600张 临床科室:43个 医技科室:14个 研 究 所:7个 治疗中心:15个 实 验 室:103个 在职职工:6487人 执业医师:1609人 执业护士:3134人 药 检 技:324人 行政管理:559人
3
病理科简介
我院病理科集临床病理、教学和科研 为一体,拥有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和先 进的空气通风净化系统,拥有独立楼 层的科学布局,为湖北省首批专科医 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及远程会诊试点中 心,采用全流程信息化管理。
U 武汉协和医院 nion hospital
成果成效-参加室间质控,完善能力验证
2011-2015年室间质控目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时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3年 2013年 2013年 2013年 2014年
质控项目
全国免疫组化质控活动质量控制活动 认证证书(ER、CD30、HMB45、 Vimentin) 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 全国免疫组化室间质控证书(CD20、 CD3、AE1/AE3、ER、Ki-67) 乳腺癌HER2免疫组化检测质控评价项 目
外院会诊申请
标本验收 标本合格
病例登记
医师取材
冰冻切片
重切深切等
技术制片流程 (脱水、包埋、切片)
诊断依据不足
医师阅片 形成初诊意见
上级医师阅 片、复核
特检结果返回
诊断意见确认并打 印报告
报告发放 报告签收
HIS接口 临床浏览
入库归档 借还片管理
手术室冰冻结果查 询 冰冻报告发放 冰冻阅4年 EGFR、KRAS/BRAF突变检测认证证书 EMQN
10
2014年
11
2014年
12
2014年
13
2015年
14
2015年
15
2015年
负责人:主任助理
全国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FISH检测室 间质评证书
EGFR突变检测室间质评证书
KRAS突变检测室间质评证书
全国免疫组化质控活动质量控制活动 认证证书(CD117、CDX2、CK20、 DOG1)
U 武汉协和医院 nion hospital
5.严格准入培训制度,完善资质考核流程 分子病理诊断流程-示例
U 武汉协和医院 nion hospital
5.严格准入培训制度,完善资质考核流程 规培生规培管理信息化
U 武汉协和医院 nion hospital
5.严格准入培训制度,完善资质考核流程
规培医生完成一天的工作与学习后,点击主界面“统计报表”中的“复片明细” 将自己的所有初诊记录和最终诊断进行直观对比,纠正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