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心理学
简介人本主义心理学

第五组: 王留成 田 静 玉苏普 斯婷 王 毅 孙丽娟 王丽丽 孙墅磊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简介 二、主要代表人物 三、罗杰斯关于人格与行为的 部分观点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主张
目 录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简介
•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近30年代兴起的一种心 理学派,它自认为是在精神分析学派和行 为主义学派之外的第三种力量。 • 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认为,人有决定自己 行为的力量己生活方 式的自由。
谢谢观赏!
二、主要代表人物
• 罗杰斯的主要观点:在 心理治疗实践和心理学理 论研究中发展出人格的 “自我理论”,并倡导了 “患者中心疗法”的心理 治疗方法。人类有一种天 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 即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 熟的趋力,它是一个人最 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 能的趋向。
• 马斯洛的主要观点:对人 类的基本需要进行了研究和 分类,将之与动物的本能加 以区别,提出人的需要是分 层次发展的;他按照追求目 标和满足对象的不同把人的 各种需要从低到高安排在一 个层次序列的系统中,最低 级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这 是人所感到要优先满足的需 要。
三、罗杰斯关于人格与行为的 部分观点
1.强调个人与个人的主观经验; 2.有机体有努力实现、保持并提高自己 的倾向; 3.自我结构不断发展是人 与环境尤其是与人交往 的结果。 4.关于教育的部分观点, 不指导学习。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主张
<一>开放学校和开放课堂 <二>人本主义的教学原则: A教学更注重情感发展而不是知识的获 得; B强调发展自我观观念; C强调交往; D强调发展价值观。
<三>人本主义的教学目标: A增加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 B帮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C增加创造性; D发展对艺术的兴趣; E增强好奇心。
人本主义心理学完整版

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与语言教学的关系一、定义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它是以人为本研究人的本性、经验与价值的心理学,亦即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意向性、创造力、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的科学。
简而言之,因强调以人为本体的价值观而得名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宗旨,整体人观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方法论。
二、特点因其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只研究人的行为,不理解人的内在本性,又批评弗洛伊德只研究神经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因而被称之为心理学的第三种运动。
三、代表人物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
Maslow),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其理论基础包括三个方面:性善论(或人性本善论),潜能论(或机体潜能论)和动机论或需要层次论。
主要观点是对人类的基本需要进行了研究和分类,将之与动物的本能加以区别,提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发展的;他按照追求目标和满足对象的不同把人的各种需要从低到高安排在一个层次序列的系统中,最低级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这是人所感到要优先满足的需要。
而另一代表人物罗杰斯(C。
R.Rogers),罗杰斯的人格自我心理学,包括人格理论、以人为中心疗法和会心团体治疗。
其主要观点则是在心理治疗实践和心理学理论研究中发展出人格的“自我理论",并倡导了“患者中心疗法”的心理治疗方法。
人类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即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力,它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趋向。
四、主张1. 心理学应当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是将人的心理肢解为不完整的几个部分。
并且正常的人,重视人的心理活动,强调影响个人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心理。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和价值观,使学生注意研究自己的情感,学会正确阐明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
当然,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有助于学习者展示其真实的内心世界,促进学习的发展。
2. 强调人的因素,以学习者为中心。
人本主义心理学

四、评价 (一)马斯洛几乎创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 的所有主要理论,像人性本善论、需要 层次论、存在价值论、自我实现论、高 峰体验论、超越自我论、Z管理学说等。 (二)马斯洛开创了西方心理学研究的新 取向。马斯洛从人本主义的立场出发, 以现象学的整体论方法,研究了健康人 的心理特征和理想发展模式。在方法论 上,主张采取开放、兼容和综合的态度, 突出人的主体和主观作用,强调整体分 析的方法论意义。
(二)强调健康人格的培养,重视人 格中自我的作用,发展了心理学的 人格理论。
(三)他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 张,冲破了传统教育模式,把尊重、理 解、相信学生提到了教育的首位。
他的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学会适应变化 和学会学习的思想,倡导内在学习与意 义的理论,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创造最佳教学心理氛围等观点,促进了 当代西方教育改革运动的发展。
(二)现象学 现象学哲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有 力地支持了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的发 展。 许多人本主义心理学者都受到现象学 哲学的影响
﹙三﹚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 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重 要流派 ,存在主义者认为哲学的根本 任务是要描述人的本质的存在。人的 本质存在主要是指非理性的意识活动 的“存在”,强调“生存”、“主观 性”、“自由”等心理状态,才属于 人的本真状态
三、受辅者中心疗法 罗杰斯的心理治疗方法原称非指导性疗 法 ,它与精神分析和行为治疗不同,不 是靠探究潜意识领域或改变反应形式来 纠正不正常的行为,而是动员受辅者主 体内在的潜能进行自我理解,改变对自 己和对他人的看法,产生自我指导的行 为,达到自我治疗的目的。 三个条件: 真诚一致 无条件积极关注 设身处地的理解
要经历勤奋的付出精力的准备阶段。 高峰体验时刻短暂,既可失去这些体验,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念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念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种以人类为中心的心理学取向,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人的尊严和价值、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人类的积极潜能。
这一理念强调人的个体独立性和自由意志,并关注人的意义和目的,提倡人们追求自我发展和幸福。
本文将深入探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特征、基本原则以及相关理论和应用。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特征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以下几个核心特征:1.以人类为中心: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是心理学研究的核心。
其目标是帮助人们理解自己、实现自我价值,并发掘自身的潜能。
2.强调人的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最高目标是实现自我发展和个体的潜能。
它鼓励人们追求自我实现和个性发展,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3.关注人的尊严和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每个个体都是独特而有价值的,应受到尊重和重视。
它反对人对个人的评判和评价,主张人的平等和自由。
4.重视人际关系: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相互联系的重要性。
它鼓励人们改善人际关系,寻求友善和支持,并认为人的幸福和满足来自于良好的人际关系。
5.发掘人的积极潜能: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拥有积极的潜能和内在的力量。
它关注人的成长和个性的独特性,强调积极性和乐观主义。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人本主义心理学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自我意识: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自我意识是个体理解自己、接受自己和实现自我发展的基础。
它促使人们注意自己内在的感受、需求和目标,并帮助人们追寻个体的真实自我。
2.主观体验: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个体的主观体验,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个人意义。
它认为人的经验由个体解释和评价,个体对自己的经验和现实的认知和理解是独特且有意义的。
3.个体的内在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内在的价值和尊严,应受到尊重和尊重。
它主张人的平等和自由,反对人对个人的评判和评价。
4.自由意志: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具有自由意志的能力,可以主动选择和决定自己的行为和命运。
人本主义心理学

理论体系
自我实现
需要层次
高峰体验
按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 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
首先,他尊重个人,强调自我实现,主张以最简单的方式,对人类劳动、生活和谋生的方式进行合适的管理, 认为合适的管理是一种理想化的或革命性的技巧。
其次,他认为,推进健康管理和协同管理,要修改在大型组织里一直在起作用的那种顺从性的行为,让人们 在一个公司里保持自己的个性,使工作不成为一种工作,而成为自己喜欢的娱乐。
罗杰斯提出的个人中心治疗和同理心等治疗理论。
Rogers的在人本主义的治疗中特别重视治疗师必须要有三个成分:真诚一致、无条件正向关怀与同理心。
创立者
人本主义心理学(3张)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1926年进入纽 约市立学院攻读法学专业,但由于对于学习法律没有兴趣,第二学期转至麦迪逊大学攻读心理学,在著名比较心 理学家哈洛的指导下,1934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3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助理。1937 年任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副教授。1951年被聘为布兰迪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1969年离任,成为加利福尼亚 劳格林慈善基金会第一任常驻评议员。在布兰迪斯大学任职时,开始对健康人格或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 究。曾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7),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 >>两个杂志的首任编辑。
人本主义名词解释心理学

人本主义名词解释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学学派,强调个体的主观经验、意义和目的。
它将个体视为有独特价值和尊严的存在,并强调理解个体的真实体验和内心世界对于理解和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性。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成长的潜能,并提倡积极的人际关系、自我接纳和自我实现的价值。
它与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相比,更加关注个体独特的体验和内在的潜能,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人的目标是追求个体的自我实现与成长,以实现自身的潜力和价值。
人的行为和生活经验被认为是由个体自身的选择和意义构成的,而不是外部环境或内在冲动的结果。
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注重个体的自我探索、自我认知和个人成长,以发展个体的内在潜能和个性的完整性。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包括自我实现、人的价值、人的自由选择、存在性、人际关系等。
它重视通过积极和真实的人际关系来促进个体的成长和认同感,通过自我探索和自我接纳来发展个体的潜能和增强个体的幸福感。
总之,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人的主观体验和个体的主动性,以实现个体的自我实现和成长为核心目标。
它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尊严,并鼓励积极的人际关系和自我探索,以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人格心理学--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Maslow 和罗杰斯(C。
R.Rogers 。
人本主义的学习与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
目录1。
基本理论2。
差异3. 分类4. 自然人性论5. 自我实现人格论及其患者中心疗法6. 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7。
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8。
学生中心的教学观9。
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评价(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贡献(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缺陷一、基本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的。
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产生深远影响的有两个著名的心理学家,分别是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
Maslow 和罗杰斯(Carl R。
Rogers,1902-1987 。
人本主义主张,心理学应当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是将人的心理肢解为不完整的几个部分,应该研究正常的人,而且更应该关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如热情、信念、生命、尊严等内容。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研究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发展出对世界的理解,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有别于精神分析与行为主义的心理学界的“第三种力量”,主张从人的直接经验和内部感受来了解人的心理,强调人的本性、尊严、理想和兴趣,认为人的自我实现和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创造才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目标是要对作为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的人进行全面描述。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行为主义将人类学习混同于一般动物学习,不能体现人类本身的特性,而认知心理学虽然重视人类认知结构,却忽视了人类情感、价值观、态度等最能体现人类特性的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观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回归个体的心理探索概述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上半叶出现的一种心理学流派,旨在回归个体的心理需求和人类的主观体验。
与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相比,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的价值、自由意志和个人成长。
本文将讨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人的自发性和积极性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是积极主动的存在,强调个体对自己生活的选择和决策具有自由意志。
与传统心理学派别相比,人本主义心理学将个体视为能够通过积极的努力实现自我实现和成长的。
人们具有自我推动的力量,追求个体目标和价值。
2.个体的主观体验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和内在经历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与行为主义关注外部行为和精神分析关注潜意识驱动力不同,人本主义心理学更注重个体意识和自我确知的过程。
个体意识的探索和发展对于形成自我认同、解决内外部冲突以及实现个体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3.个体的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自我实现”概念,即个体通过追求自己潜在的能力和目标来达到内心满足感。
自我实现需要个体发挥自己的优势、承担责任,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实现自我发展。
个体的自我实现是一种不断变化和向上的过程,其目标是实现个体的最高潜力。
4.现时经验的重要性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现时经验对个体的重要性超过了过去和未来的经验。
现时经验是指个体当下的情绪、感受和意义的体验。
人们应该关注和体验当前的经验,而不是过于依赖于过去的经验或对未来的预期。
通过专注于现在,个体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内心的需求和真实的情感状况,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满足自己。
5.关系和社会联系的重要性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个体需要与他人建立积极的、真实的关系,并通过互动和合作来实现自身潜能的发展。
人际关系提供支持、表达和认同的环境,促进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
结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的自由意志、主观体验和自我实现,通过关注个体内部的潜能和价值,推动心理健康和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
⏹人本主义心理学(h u m a n i s t i c p s y c h o l o g y)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当代西方心理学中的一种革新运动。
60年代初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成立后,这一运动有较大发展,1971年在荷兰举行过国际会议,影响扩及欧洲和亚洲
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
⏹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一种运动是由许多具有类似观点的心理学者共同发起的,主要有:
⏹人格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h.a.默里、g.墨菲
⏹新精神分析学家k.霍妮、e.弗罗姆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r.梅
⏹机体论者k.戈尔德施泰因;发展心理学家c.比勒、j.f.布根塔
⏹比较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a.h.马斯洛
⏹心理咨询家和教育改革家c.r.罗杰斯等
其中马斯洛、罗杰斯和梅是这一运动公认的领袖人物
人本主义心理学特点
⏹关注人的经验,将人作为处在其整个生活过程中的一个整体进行理解⏹强调人类独有的特性,如选择性,创造性,和自我实现
⏹强调选择产生出意义,所以应选择有意义的研究问题而非为求客观牺牲命题的意义性
⏹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关心人的潜能和发展
研究和理解整体的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普遍同意的一个原则。
人本主义心理学特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他们既反对s.弗
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把意识经验还原为基本驱力或防御机制,又反对行为把意识看作是行为的副现象。
⏹关于人的价值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都同意柏拉图和卢梭的理想主义观点,
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恶是环境影响下的派生现象,因而人是可以通过教育提高的,理想社会是可能的。
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方面,他们继承了19世纪末w.狄尔泰和m.韦特海默
的传统,主张正确对待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反对用原子物理学和动物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类心理,主张以整体论取代还原论。
人本主义治疗的特点
⏹1、强调人的责任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可以自由的改变自己的生活,如果不能够改变,只是身体有局限。
所以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2、此时此地过去经验会形成和影响我们是谁和怎么做,但是这些经验并没有明确指出我们能够变成什么样。
人如果被困在过去的阴影中,就不能够生活在今天;
⏹3、个体的现象学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
别人的建议只是参考,自己必须作出自己的决定,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4、人的成长当一个人眼前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他们不会感到满意,而要积极地寻求发展;除非有困难阻碍,我们会不断朝着满意的状态前进。
马斯洛观点
⏹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和动机是一种层级结构,高级动机的出现有赖于低级需要的满足
⏹他并用比较心理学的资料论证,不论低级或高级的基本需要和动机都具有本能的或者说是类似本能的性质,即都有自发追求满足的倾向
而高级的需要和动机如友爱、认知、审美和创造的满足,即人的价值的实现或人性的自我实现
罗杰斯的观点
⏹罗杰斯以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经验论证了人的内在建设性倾向
⏹这种内在倾向虽然会受到环境条件的作用而发生障碍,但能通过医师对患者的无条件关怀、移情理解和积极诱导使障碍消除而恢复心理健康
他并把这一理论用于教育改革,强调教育中建立师生亲密关系和依靠学生自我指导能力的重要性。
罗杰斯的观点
⏹罗杰斯说:“个人中心疗法学派主要是一种存在观点,寻找适当的态度和行为的表达,而这些态度和行为乃是能够创造出促成成长的气氛。
它是一种重要的生活哲学,而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或方法。
当事人中心疗法(P e r s o n-c e n t e r e d t h e r a p y)
⏹治疗者应具备的三种态度:
真诚一致(c o n g r u e n c e),即治疗者所表达的内容与他自己内在的体验是一致的,不说言不由衷的话,不摆专家的架子和说教者的姿态,而是坦诚交流。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u n c o n d i t i o n a l p o s i t i v e r e g a r d),即积极的非批判性的接纳态度,但不可与赞赏混淆。
共情(e m p a t h i c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即能够准确地感受到当事人所体验的情感和个人意义。
罗洛.梅
⏹梅把欧洲存在主义心理学和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引入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处境虽然带有悲剧的性质,但能通过勇气的培养、焦虑的克服和自我的选择趋向光明的未来。
存在主义治疗(E x i s t e n t i a l p s y c h o t h e r a p y)
基本假设:我们是自由的,我们不是环境的牺牲品,我们大多是自身选择的结果,因此,我们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有责任。
治疗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当事人自我察觉,帮助其充分地认识自己的存在和实现自己的潜能。
治疗的目的:激励当事人去发现各种替代方法并从中选择,要成为自己生活的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