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与控制作业
生产作业计划流程和控制管理

生产作业计划流程和控制管理引言生产作业计划流程和控制管理是在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它涉及到对生产计划进行制定、执行和监控的过程,通过合理的计划和控制,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生产作业计划流程和控制管理的关键要点,包括计划制定、执行和监控。
一、计划制定A. 了解需求在制定生产作业计划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
通过市场调研和客户需求分析,确定产品的种类、规格和数量,并确定生产的时间表和优先级。
B. 编制生产计划根据需求的了解,制定生产计划是下一步。
生产计划包括产品的排产顺序、生产工艺和设备的配置。
针对不同的产品种类和规格,制定相应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配置方案,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C. 制定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是生产作业的依据,包括工序的流程和操作步骤。
根据生产计划和产品工艺,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确保生产作业按照要求进行。
二、计划执行A. 物料准备在执行生产计划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物料和零部件。
通过物料清单和库存管理系统,准确掌握物料的存货情况,及时补充不足的物料,确保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B. 设备配置根据生产计划的要求,确保生产线上的设备配置完善。
保养和维修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如果需要更换设备或增加设备,提前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确保设备的可用性。
C. 生产作业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生产作业。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监控产品的质量,并及时处理生产中的问题,确保产品达到质量标准。
D. 生产数据记录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及时记录生产数据,包括生产量、良品率、不良品率等。
通过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计划监控A. 生产进度监控通过生产数据的记录和监控,及时了解生产进度的情况。
如果发现生产进度出现延迟或偏差,及时调整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进程的顺利进行。
B. 资源管理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资源进行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物料资源和设备资源等。
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管理

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管理引言在制造业中,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涉及到生产能力的优化利用,确保生产过程的高效运作,并且能够及时响应市场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管理的概念、目标以及实施方法。
1. 生产作业计划管理1.1 概念生产作业计划管理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合理安排生产作业的时间、资源和人力等方面的工作。
1.2 目标生产作业计划管理的目标是优化生产资源的利用,提高生产效率,确保按时交付产品,满足客户需求。
1.3 实施方法•分析市场需求:通过市场调研和销售预测,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和规模,为生产作业计划提供参考。
•确定生产能力:评估企业的生产能力,包括设备、人力和原材料等方面的能力,为生产作业计划提供依据。
•制定生产作业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合理安排生产作业的时间、资源和人力等方面的工作。
生产作业计划要考虑到产品的优先级、批量生产、生产周期等因素,并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
•跟踪和监控生产进度:对生产作业计划进行实施过程中,及时跟踪和监控生产进度,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2. 生产作业控制管理2.1 概念生产作业控制管理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各项活动进行监控和控制的管理工作。
2.2 目标生产作业控制管理的目标是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并满足交货日期。
2.3 实施方法•设定生产作业标准:制定生产作业的工艺标准、质量标准和安全标准,明确要求和规范,为控制生产过程提供依据。
•制定生产作业流程:根据生产作业标准,制定生产作业的流程和步骤,明确各项工序和岗位的职责和要求。
•监控生产过程:通过生产作业控制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收集生产数据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正。
•实施质量控制:通过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测和监控,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追踪物资流动:对原材料的进货、加工以及半成品和成品的库存和出货等流动进行追踪和控制,确保物资供应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管理

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管理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资源的情况,制定出可行的生产计划,并通过科学、有效的控制手段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
本文将从计划和控制两个方面来介绍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管理。
一、生产作业计划管理1.生产作业计划的内容和要求(1)生产任务的数量: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生产能力,确定生产任务的数量,即确定需要生产的产品数量。
(2)生产任务的周期:根据生产任务的数量和生产能力,确定生产任务的周期,即确定生产任务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完成。
(3)产品品种: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种类,确定生产任务的产品品种,即确定需要生产哪些产品。
(4)生产顺序:根据产品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确定生产任务的顺序,即确定产品的先后顺序。
生产作业计划的要求主要包括准确性、可行性和灵活性。
准确性是指生产作业计划要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符合生产任务的需求。
可行性是指生产作业计划要符合企业的生产能力,能够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
灵活性是指生产作业计划要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生产资源的变动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生产需求。
2.生产作业计划管理的方法和工具(1)MRP(物料需求计划):MRP是一种以物料为中心的计划方法,通过对物料需求的计算和分析,确定所需物料的数量和时间,并制定具体的生产计划。
MRP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的生产工艺,自动地计算物料需求量,并根据生产资源的情况进行调整,以确定合理的生产计划。
(2)ERP(企业资源计划):ERP是一种以企业为中心的计划方法,通过对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和协调,帮助企业实现全面优化和全面协调。
ERP能够将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料资源、设备资源、财务资源等进行整合和协调,以实现生产作业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3)APS(高级计划与调度系统):APS是一种综合型的计划方法,通过对整个生产过程的综合考虑和调度,实现生产作业计划的优化。
APS 能够结合市场需求、生产能力、生产资源等多个因素,通过模型和算法进行计算和分析,以确定合理的生产作业计划,并进行调度和优化。
生产与作业计划与控制战略决策的内容

生产与作业计划与控制战略决策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现高效生产、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探讨生产与作业计划与控制战略决策的内容。
一、生产与作业计划的重要性生产与作业计划是企业实现生产目标的核心工作,它涉及到资源的合理配置、生产能力的优化利用以及生产过程的精细管理。
一个有效的生产与作业计划能够保证企业按时按量地完成生产任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二、生产与作业计划的内容1. 生产需求分析:通过市场调研和销售预测,确定产品的需求量和需求趋势,为生产计划提供依据。
2. 生产能力评估:评估企业内部的生产能力,包括设备状况、人力资源、原材料供应等,确保生产计划与实际生产资源相匹配。
3. 生产排程安排:根据客户订单和产品销售计划,制定生产排程安排,明确生产时间表和生产顺序。
4. 资源调配和协调:合理安排生产资源的使用,确保原材料、人力、设备等资源的有效协调和利用。
三、生产与作业计划的控制生产与作业计划的控制是指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整,保证生产过程按照计划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
生产与作业计划的控制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生产过程监控:通过信息化技术和现场管理手段,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生产异常并采取措施解决。
2. 生产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提高产品合格率。
3. 生产成本控制: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进行精细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4. 生产安全控制:关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加强安全管理,预防事故的发生。
四、生产与作业计划的战略决策在日常生产与作业计划的基础上,企业还需要进行战略决策,以适应市场环境和实现长期发展目标。
生产与作业计划的战略决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技术创新: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资源整合与优化:通过合作、并购等手段,整合和优化生产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生产计划与控制第7章生产作业计划

Fe——日有效工作时间(min)
Kt——定额完成系数
Tse ——准备结束时间
零件工序生产周期
生产周期的计算:
To = ∑ TOPi + (m-1)tα
01
m——工序数
01
tα——零件在工序之间移动的平均间断时间。 零件的工艺阶段时间还取决于零件在工序之间的移动方式。
01
2)工艺阶段生产周期
生产周期
01
ts=相邻两个工序同时工作时段长度;
02
Se 、Sl=分别为前后工序的工作地数目;
03
te 、tl=分别为前后工序单件加工时间。
各时间段的最大周转在制品占用量计算公式如下:
周转占用量变化情况
工序号
工序时间(min)
周转用量形成地点
看管周期初周转占用量
最大周转占用量
20
40
60
80
100
120
1
各车间应完成的投入量:
期末投入 计划期初已 累计号数 投入的累计号数 计算各车间在计划期内产品出产量和投入量;
生产周期
生产间隔期
T/R
进度
批量
在制品平均占用量
在制品期末占用量
上旬
中旬
下旬
T=R
10
101Leabharlann 202020
T<R
5
10
0.5
20
10
20
T<R
5
10
0.5
20
10
0
T>R
20
10
2
20
40
40
T>R
25
10
2.5
20
生产作业计划与生产控制

生产作业计划与生产控制首先,生产作业计划是确定产品需要的数量和交付日期的计划。
它需要考虑市场需求,以及生产能力和资源的限制。
通过合理分配生产资源并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和准时交付产品,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
其次,生产控制是确保生产过程按照计划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它包括跟踪生产进度,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以确保产品按时交付,并且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
它还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生产计划。
生产作业计划和生产控制的有效实施,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交付周期,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持续增长。
因此,制造企业必须认真制定生产作业计划和有效实施生产控制。
它们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生产环境。
企业也可以利用先进的生产计划和控制系统,如ERP系统和生产计划排程系统,来提高生产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通过合理规划和有效控制生产活动,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实现持续增长。
生产作业计划和生产控制是制造企业日常运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们的有效实施对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生产效果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生产作业计划和生产控制的相关内容,包括其关键功能、影响因素和实施策略。
首先,让我们来谈一谈生产作业计划在制造企业中的重要性。
生产作业计划的主要功能是确定生产所需的各种资源,如原材料、人力、设备等,并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和资源调配方案。
这一过程需要考虑市场需求、生产能力、生产周期、库存水平等因素。
只有当企业拥有一个合理的生产作业计划,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库存、准时交付产品,并提高生产资源的利用率。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需要考虑市场需求的变化、产品生命周期、原材料供应、生产能力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限制。
制造企业应该利用市场预测、销售订单、库存状况等信息来制定合理的生产作业计划。
同时,需要考虑到生产资源的稀缺性和成本效益,以便制定出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能最大化利润的生产计划。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与生产作业控制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与生产作业控制引言在现代制造业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优化生产流程,生产作业计划和控制成为了关键的工作。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包括确定生产任务、合理安排生产时间和资源,生产作业控制则涉及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调整,以保证计划的顺利执行。
本文将介绍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和生产作业控制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编制和控制的实用方法。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是制定生产任务并安排生产时间和资源的过程。
一个好的生产作业计划能够合理分配资源,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以下是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流程:1. 确定生产需求首先,需要明确生产的目标和需求。
根据市场的需求和销售部门的预测,确定要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量。
2. 评估可用资源根据生产需求评估可用资源的情况。
包括生产设备、人力资源和原材料等。
确保资源足够以满足生产需求,如有不够的情况,需要及时补充。
3. 制定生产计划根据生产需求和资源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包括生产任务的安排、生产时间的确定和所需资源的分配等。
4. 分解生产任务将生产计划分解成具体的生产任务。
生产任务可按产品种类、工序进行划分,以便更好地组织和管理。
5. 确定生产工序根据生产任务,确定具体的生产工序和工序之间的顺序。
这有助于合理安排生产时间和资源。
6. 安排生产时间根据生产任务的工序顺序和所需资源,合理安排生产时间。
考虑到生产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7. 跟踪和调整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跟踪生产任务的进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相应的改进。
生产作业控制生产作业控制是保证生产作业计划顺利执行的过程,它涉及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调整。
合理的生产作业控制能够确保生产活动按计划进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以下是生产作业控制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1. 监控生产过程通过监控生产过程,实时获得生产情况。
这可以通过物理检查、数据收集和设备监控等手段实现。
及时发现生产异常和问题,以便做出相应的调整。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与生产作业控制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与生产作业控制1. 引言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与生产作业控制是制造企业生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涉及制定生产计划、安排生产资源、控制生产进度和质量等方面,对于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以及优化生产流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与生产作业控制的一般流程和方法。
2.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资源状况,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安排生产任务和生产资源。
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主要步骤如下:2.1 确定生产目标在编制生产作业计划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生产目标。
生产目标可以包括产量目标、交货期限、质量要求等。
只有明确了生产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生产计划。
2.2 分析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情况,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产品需求量。
可以通过市场调研、销售数据分析等方法来获取客观的市场需求信息。
2.3 确定生产能力对企业的生产能力进行评估,包括设备能力、人力资源等方面。
根据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生产计划。
2.4 制定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制定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可以按照产品、工序、时间等进行划分,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2.5 调配生产资源根据制定的生产计划,进行生产资源的调配。
包括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原材料供应等方面。
确保生产过程中各项资源的协调和顺畅。
3. 生产作业控制生产作业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计划的执行进行监控和控制。
主要包括生产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资源协调等方面。
3.1 生产进度控制生产进度控制是指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控,确保生产进度的顺利进行。
可以采用生产进度表、生产报表等方式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生产进度偏差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3.2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生产作业控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制定质量标准和质量检查流程,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控和控制。
可以通过抽样检验、工艺控制、专业人员的质量检查等方式进行质量控制。
3.3 资源协调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资源不足或者过剩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1、某零件批量为4件,有4道工序。
各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为t 1=15min ,t 2=20min ,t 3=5min ,t 4=5min ,试计算该批零件在三种移动方式下的加工周期。
解:(1)1T =mi i nt =∑顺=4×(15+20+5+5)=180min(2)1=(1)mi Li T t n t=+-∑平=(20+15+5+5)+(4-1)×20=105 min(3)1111=n(1)min(,)m m ijj i j T t n t t-+==--∑∑平顺=4×(15+20+5+5)-(4-1)×(15+5+5)=105min2、北京双菱牌拉锁的历年销售记录如下: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销售量198207225262275280207353420456试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二次移动平均法(取n=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二次指数平滑法(取ɑ=0.1,0.3),预测2001~2005年的销售量。
解:选用二次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计算1991~2000年各年的一次指数平滑值和二次指数平滑值(表1所示),例如:依据公式[1][1]1[2][1][2]1(1)(1)t t t ttt SA A SA SASASAαααα--=+-=+-得[1][1]199219921991[2][1][2]199219921991(1)0.1207(10.1)198198.9(1)0.3198.9(10.3)198198.27SA A SA SA SA SA αααα=+-=⨯+-⨯==+-=⨯+-⨯=表1 拉锁市场销售量及指数平滑值年份 销售量 SA t [1] SA t [2] 年份 销售量 SA t [1] SA t [2] 1991 198 198 198 1996 280 220.87 210.12 1992 207 198.9 198.27 1997 207 219.49 212.93 1993 225 201.51 199.24 1998 353 232.84 218.90 1994 262 207.56 201.74 1999 420 251.55 228.70 1995275214.30205.512000456272.00241.69计算参数值,利用预测方程式进行预测:[1][2]2000[1][2]2000=22272241.9302.31()0.3/0.7(272241.69)12.991t t t t a SA SA b SA SA αα-=⨯-==-=⨯-=-预测方程为t T t tSF a bT +=+ SF 2001=302.31+12.99×1=315.3 SF 2002=302.31+12.99×2=328.29 SF 2003=302.31+12.99×3=341.28 SF 2004=302.31+12.99×4=354.27 SF 2005=302.31+12.99×5=367.263、某公司1970年1月至12月份的盈利数见下表。
试取a=0.1,0.2,0.3用一次指数平滑法逐月进行预测,并比较其结果。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盈利/千元51.335.727.932.348.254.652.047.542.345.843.947.2解:一次指数平滑预测公式为: SA t [1]=aA t +(1-a)SA t-1[1]令SA 0=A 1利用公式得出下表中的一次指数平滑值 月份盈利SA t [1](a=0.1)SA t [1](a=0.2)SA t [1](a=0.3)月份盈利 SA t [1](a=0.1)SA t [1](a=0.2)SA t [1](a=0.3)1 51.3 51.3 51.3 51.3 7 52.0 47.58 46.68 47.32 2 35.7 49.74 48.18 46.6 8 47.5 47.57 46.85 47.373 27.9 47.56 44.12 40.99 9 42.3 47.04 45.94 45.85 4 32.3 46.03 41.76 38.38 10 45.8 46.92 45.91 45.83 5 48.2 46.25 43.04 41.33 11 43.9 46.62 45.51 45.25 6 54.647.0945.3645.311247.246.6845.8445.843、某工厂在计划期内安排生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两种产品,这些产品分别需要在A 、B 、C 、D 四种不同的设备上加工。
按工艺规定,产品和产品在各设备上所需要的加工台时数见下表。
已知各设备在计划期内有效台时数分别为12、8、16、12.该工厂每生产一件产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分别可得利润2元和3元。
问应如何安排生产计划,才能使得到的利润最多?单位产品消耗台时数表设备种类ABC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 1 4 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 2 0 4解:设分别生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产品各x 、y 件,可使利润最大 目标函数:Z=2x+3y 约束条件2x+2y ≤12 x+2y ≤8 4x ≤16 4y ≤12x 、y都是自然数求解得出x=4,y=2Z=2x+3y=144、某设备组全年总有效工时为62500台时,生产A 、B 、C 三种产品,全年计划产量分别为100台、250台、150台,单位产品加工时间分别为90台时、80台时和140台时。
要求: (1)以假定产品为计量单位计算设备组的生产能力; (2)计算该设备组的负荷能力;(3)若将完成计划产量后剩余的加工能力用来生产B 产品,则能够多生产多少台B 产品? 解:(1)ni i=1=t 1002501509080140100250150100250150100250150100it θ=⨯+⨯+⨯++++++=∑ 假台时M=F/t 假=62500/100=625(2)设备组的负荷能力=(100+250+150)/625×100%=80% (3)62500×(1-80%)/80=156台5、某设备公司每年要按单价4元购入54000套轴承组合件。
单位维持库存费为每件轴承9元,每次订货费用为20元,求经济订货批量和年订货次数。
解:经济订货批量2254000204909DS Q H ⨯⨯===套年订货次数:54000/490=111次6、某自行车公司计划下年度生产特种轮胎40000只,生产率为每天200只,一年按250天计算。
一次生产准备费用为200元,提前期为5天。
单位生产费用为15元,单位维持库存费为11.5元,求经济生产批量和订货点。
解:d=40000/250=160只/天22400002002002638()11.5(200160)DSp Q H p d ⨯⨯⨯===-⨯-只RL=L T ×d=5×160=800只7、某电机厂需要对物料号为202001的29寸高清晰度电视机编制主生产计划表。
现有库存量180台,安全库存量50,生产批量100,批量增量100,生产提前期是2。
计划开始日期是2001年6月1日,计划时段单位是周,计划展望期为11周,需求时界3,计划时界8,销售预测第1周到第11周均为200,实际第1周到第11周签订的合同量依次为280、200、190、230、190、150、250、230、170、160、110。
编制该项目的主生产计划表。
解: 主生产计划报表物 料 号: 202001 计划日期:2000/05/30 物料名称: 电视机 安全库存量:50 计划员:xxx 提前期:2 周 批量:100 需求时界:3 现有库存量:180 批量增量:100 计划时界:8时段当期123456789101106/01 06/08 06/15 06/22 06/29 07/06 07/13 07/20 07/27 08/03 08/10 预测量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合同量280200190230190150250230170160110毛需求量280200190230200200250230200200200计划接受量预计库存量180 100100110808080130100100100100净需求量 150 150 140 170 170 170 220 150 150 150 150计划产出量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300 200 200 200 200计划投入量 200 200 200 200 200 300 200 200 200 2008、已知A 产品(其结构如下图所示),第8周的总需要量为10台,第11周为15台,成品库存为0,元件B 现有数为13;元件C 现有数为5,第二周预计到货10;A 、B 、C 的提前期分别为2周、1周和2周。
求元件C 的计划发出订货量与时间(不考虑安全库存量与批量)。
解: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毛需求量 10 15 可用库存量 0 0 净需求量LT=2 10 15 计划交货量 10 15 计划投入量 10 15 B 毛需求量 10 15 可用库存量 13 3 净需求量LT=1 0 12 计划交货量 0 12 计划投入量 12 C 毛需求量 20 24 30 可用库存量 15 0 0 净需求量LT=2 5 24 30 计划交货量 5 24 30 计划投入量52430AB (1)C (2)D (2)D (3)E (1)C (2)D (3)E (1)E (3)9、五个工件二机流水车间问题。
加工车间与交货期如下表,试用Johnson算法求F max工件加工时间M1 M21 1 32 2 53 4 14 3 25 6 4解:用Johnson算法进行作业排序:1-2-5-4-312543M1加工开始013912结束1391216M2加工开始1491316结束4913151710、试决定以下五个工件三机流水车间进度计划问题的使F max最小的最优进度计划,并求F max的值。
工件加工时间J1 J2J3J4J5M1 3 5 6 5 7M2 2 3 3 1 2M3 5 3 4 2 6解:由于mintM1i≥maxtM2i因此可以用仿约翰孙算法可将三台机床的排序转化为两台机床排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