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2024年狐假虎威识字教学设计模板(通用6篇)

2024年狐假虎威识字教学设计模板(通用6篇)2024年狐假虎威识字教学设计模板(通用6篇)1(约3004字)教材分析:课文是一个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通过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狐狸和老虎,狐狸以狡猾闻名,老虎则凶猛无比,两者相遇后发生什么事就很让人期待。
故事中的对话,性格鲜明,表现力强,词语运用恰当传神,十分有可读性。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由于是初次见面,师生之间不熟悉,必有交流障碍,我首先作自我介绍融洽关系,同样让学生代表介绍自己,这样更有助课堂顺利展开。
2.谜语导入,生动形象,激发兴趣。
尖尖的嘴,细细的腿,狡猾多疑拖大尾。
(狐狸)像猫不是猫,身穿花皮袄,山中称霸王。
(老虎)3.狡猾的狐狸遇上了山中霸王老虎,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课文来一看究竟。
4.首先我们来看课题,齐读课题,解释课题。
通过“假”字意思的探究来引出后文,明白是借着、借用的意思。
二.认读生字、生词,复习所学。
1.课件出示会认生字威、违、派、骗,学生认读并练习组词。
2.出示我会读,通过关键词语把握__大意。
茂密的森林食物窜过命令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一愣蒙住了威风神气野猪纳闷撒腿就跑百兽三、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寓意。
1、课件出示: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
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
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2、同学朗读,再次熟悉课文。
3.这一段里,狐狸是怎样经过老虎身边的?书上用了哪一个字?4.点出“窜”,板书,读5.狐狸为什么要“窜”呢?(因为狐狸害怕老虎,想早一点溜走。
)6.老虎又是怎样反应的呢?注意老虎动作7、狐狸被逮住了,这下狐狸死定了,老虎回家可以蒸着、煮着饱餐一顿了?是这样的吗?我们接着往下看学习第二、三段,感受狐狸的狡猾、老虎的糊涂。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教案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狐假虎威》的故事情节。
2. 使学生了解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其他动物的行为。
3. 引导学生理解“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含义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1.2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复述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中华民族传统故事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故事中的幽默与智慧。
3. 教育学生诚实守信,不欺骗他人。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课文《狐假虎威》的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
2. “狐假虎威”成语的含义和运用。
3. 故事中的道德教育。
2.2 教学难点1. 对成语“狐假虎威”的理解和运用。
2. 故事中隐含的道德教育意义。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成语意义。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故事情节,分享心得体会。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体验故事情节。
3.2 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播放故事动画,增强课堂趣味性。
2. 图片展示:展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帮助学生理解。
3.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复述故事,巩固所学内容。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播放《狐假虎威》动画片段,吸引学生注意力。
2. 引导学生谈论动画中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2 讲授新课1. 详细讲解课文《狐假虎威》,阐述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
2. 解释成语“狐假虎威”的含义,举例说明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4.3 课堂互动1.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故事中狐狸为何能吓跑其他动物。
2. 分享心得:邀请学生谈谈对“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理解和感悟。
4.4 课后作业1. 让学生课后复述《狐假虎威》的故事情节。
2. 运用“狐假虎威”这个成语,写一个简单的句子。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其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教学设计1课时目标:1.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
2.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3.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学生开火车读,并选择合适的词语说说故事大意。
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全文,并说说“狐假虎威”的意思。
二、抓住重点,读中感悟1.引导学生轻声朗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思考并交流: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句子,感受老虎和狐狸的心理,指导朗读。
(1)思考并交流:狐狸在被抓时,是怎么做的?(2)“眼珠子骨碌一转”是什么样?他为什么要“扯着嗓子问”?(3)指导朗读第二、四自然段。
(4)老虎为什么会“一愣”?(5)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2.自由读文章第5~8自然段,思考:老虎真的被骗了吗?狐狸是怎么做的?(1)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老虎被骗了?(2)狐狸的哪些动作表现出他骗人成功后的得意?(3)森林里大大小小的野兽真的怕狐狸吗?3.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对话。
4.引导学生想象狐狸和老虎还会想些什么,并加上适当的`表情、动作进行表演。
三、认真观察,指导写字1.指导书写生字:“爪”“神”“活”“猪”。
(1)指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导“神”字的写法。
左窄右宽。
顶部“礻”低,底部“申”低;第二笔横撇与第三笔竖相交于横中线;最后一笔竖在竖中线右侧。
指导“活”字的书写。
“氵”第二点偏左,收在横中线上;“舌”下面的“口”上宽下窄。
2.反馈评议。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1.根据图画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2.请家人帮忙,收集一些成语故事,把它们变成自己的话在“寓言故事会大赛”上讲给大家听。
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3个多音字“转”“闷”;理解“狡猾、违抗”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优秀7篇】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优秀7篇】《狐假虎威》教案篇一课题名称:狐假虎威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2、了解“狐假虎威”的含义;3、丰富词语“得意洋洋”“摇头摆尾”“东张西望”“半信半疑”;4、启发幼儿大胆运用动作、表情、语言来表演故事。
活动准备:1、《狐假虎威》ppt;2、字卡“狐假虎威”“摇头摆尾”“东张西望”“半信半疑”“得意洋洋”;3、狐狸、老虎、小白兔、小松鼠等小动物头饰。
活动流程:一、谜语导入: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你们猜一个谜语,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到“远看像只猫,生来脾气暴,张开大嘴一声吼,吓得百兽都发抖。
”(老虎)师:老虎被称为什么?(山中之王)师:森林里的动物怕不怕老虎?师:可是在森林了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有一只动物比老虎还厉害,小动物们见了它都跑了,想不想知道它是谁?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二、出示《狐假虎威》ppt,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结合每一幅图片有感情的讲解,语言生动,表情丰富,激发幼儿兴趣。
2、讲解过程中可适当让幼儿来猜想故事内容,如:老虎扑的把狐狸给抓住了。
让小朋友猜一猜老虎会不会把狐狸吃了?若是没有,狐狸会怎样对老虎说呢?(进一步激发兴趣),同时可以大胆让幼儿来表演。
3、讲解故事的同时,出示相应的字卡“摇头摆尾”“东张西望”“半信半疑”“得意洋洋”,让幼儿对词语了解并用丰富的表情表演。
4、提问:(1)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见到狐狸跟老虎过来了是怎样做的?小动物们为什么要逃跑呢?(2)�(3)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一只怎么样的老虎呢?总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随便轻信别人的话,也不要随便欺骗别人,欺骗自己。
更不要仗着别人的威风来灭自己的威风,否则会害人又害己。
2.结合图片,头饰,字卡表演:大胆运用表情,动作,语气来表演故事。
1.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让幼儿带狐狸跟老虎头饰来表演。
2、请小朋友表演狐狸跟老虎之间的对话。
表现出狐狸眼珠骨碌碌一转想坏主意的样子。
语文教案《狐假虎威》原文+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狐假虎威》原文+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课文,《狐假虎威》。
该文讲述了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里的百兽,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熟读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成语“狐假虎威”的含义;学习生字、新词;体会课文中动物形象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学会用“如果……就……”造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狐假虎威”的含义;通过角色扮演,培养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借助别人的力量欺压人是不光彩的,树立自信、勇敢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含义,体会狐狸与老虎的形象特点。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插图、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2.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课文插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插图中的动物形象,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问题:“狐狸为什么能吓跑百兽?”3. 课堂讲解: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讲解生字、新词,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体会狐狸与老虎的形象特点。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狐假虎威”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教育学生树立自信、勇敢的品质。
6. 例题讲解:讲解“如果……就……”句型的用法,并进行随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狐假虎威》2. 生字、新词:狐狸、老虎、百兽、神气、威风、欺压等。
3. 成语:狐假虎威4. 句型:如果……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用“如果……就……”造句。
2. 答案示例:如果狐狸没有老虎的威风,它就吓不跑百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相关成语故事,如《画龙点睛》、《掩耳盗铃》等,丰富成语积累。
2024年部编版语文《狐假虎威》一等奖精彩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部编版语文《狐假虎威》一等奖精彩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七单元《狐假虎威》。
教学内容包括:熟读课文,理解词语,体会成语的含义;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表达能力;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培养阅读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及成语的含义,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掌握寓言故事的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自信勇敢的品质,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读课文,理解词语及成语的含义,体会寓言故事的特点。
难点: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自信勇敢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狐狸、老虎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特点,进而导入新课《狐假虎威》。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出生字词,思考寓言故事的特点。
3. 课堂讲解(1)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解释成语“狐假虎威”的含义。
(2)分析课文结构,讲解寓言故事的特点。
(3)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排比等。
4. 实践情景引入学生分组讨论,设想自己遇到类似情景,如何运用“狐假虎威”这一成语。
5.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让学生分析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课后练习题。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狐假虎威2. 寓言故事特点:寓意深刻、形象生动、以小见大3. 修辞手法:拟人、排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答案:课后练习题答案见课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根据课堂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乌鸦喝水》等,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教学设计6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故事《狐假虎威》2、板书课题:8狐假虎威3、学习课题中生字。
狐:左边反犬旁,右边瓜假:左边单人旁,右边不是段威:半包围结构4、齐读课题。
二、初读指导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有几段。
板书:眼到手到心到2、指名分段读课文。
3、正音。
4、齐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1、学习第一段。
(1)师述故事: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
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
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2)生演故事情节。
通过动作演示,生理解窜为逃跑、乱跑的意思。
(3)问:听了故事,看了表演,你知道老虎厉害还是狐狸厉害?(老虎厉害)老虎为什么要逮住狐狸?(肚子饿了)(4)齐读第一段。
读出紧张味。
板书:狐、虎、逮(5)学习词语:寻找过渡:饥饿的老虎有没有马上吃掉狐狸,看图二上的狐狸与老虎。
2、学习第八、九段(1)图上的老虎怎样?狐狸怎样?其他小动物怎样?(2)课文哪一段写的?(第八段)(3)学习第八段。
a.问:哪里写狐狸、老虎,百兽找出读一读。
b.指导朗读。
大摇大摆,读得慢些。
呀!一只大老虎。
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读得快些。
c.找出不理解的词,小组讨论纳闷、大摇大摆、撒腿就跑,通过读来总结,生跟读。
d.学习词语:百兽、吓跑过渡:百兽怕不怕狐狸?(不怕)百兽不怕,为什么逃走?(4)学习第九段a.读课文。
老虎怎样了?(受骗)b.百兽为什么逃走?(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板书:吓跑百兽c.学习词语。
借助(过渡:狐狸是怎样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老虎的反应如何?)3、学习第二至七段(1)请学生自由读文二至七段。
(2)在学生读文后的基础上自己找。
(3)请学生在小黑板上将二至七段排列,老虎的反应及狐狸的几次欺骗。
a.理解第一次对话(第二段、第三段)(1)说说老虎说话时的表情(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2)全班试做眼珠子骨碌一转,做的好的示范试读扯着嗓子的说话样子,小组试读(3)老虎的反应如何?(一愣,为什么不敢)说明什么?(感到奇怪愣住)板书愣敢吃我b.理解第二次对话(第四、五段)(1)老虎说了什么?(指导朗读:重读:我、老天爷、违抗、多大)(2)老虎又作了何种反应(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理解蒙(说明由奇怪到胡里胡涂)板书:管百兽被蒙、松(3)学习词语:派来、违抗、胆子c.理解第三次对话(第六、七段)(小组讨论解决)(1)狐狸又怎样说的?为什么这样说?老虎的反应如何?为什么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有点相信,有点怀疑)板书:走一趟信疑、张、望(2)学习词语。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公开课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公开课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公开课教案第【1】篇〗学习目标:1.认识“假、威”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会写“眼、爪”等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并试着把“神气活现、大摇大摆、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等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3. 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课前准备:玩一个木头人的小游戏情境导入师:老虎,你还饿吗?在森林里继续接着走,碰见了一只狐狸。
老虎和狐狸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读一个小故事《狐狸分奶酪》。
(板书课题)初读课文,纠正字音(一)老师范读,深入情境过渡:请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标注出这个故事的自然段。
师:本文一共有9个自然段,同桌相互检查看看是否标对了?(二)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过渡:这个小故事全文都有拼音,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词可以划下来,多读几遍,注意:要读正确。
老师巡视:学生朗读、借助拼音识字情况。
(三)指名学生范读,评价正音过渡:谁愿意尝试读一读故事?1名学生:第1自然段1名学生:第2-6自然段1名学生:第7-9自然段师:其他人都是小老师,认真听听他们读得怎么样?学生互评,老师正音,比较难的句子可以反复请不同学生来读一读。
(四)全班齐读课文借助语境,识记生字过渡:哇塞,你们读得那么整齐、流利,是不是真的?我也愣住了,要半信半疑地要考考你们!(一)巩固生字,读准轻声出示PPT:狐狸、扯着嗓子、爪子、尾巴师:你发现了什么?要怎么读?学生开火车读。
出示PPT: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
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狐狸摇了摇尾巴。
师:你可以带着动作来读一读,注意把轻声的词语读准确,把句子读流利。
[设计意图]把词语回归课文,反复进行朗读练习。
讲解多音字“转”。
(二)巩固生字,读准字音过渡:轻声读准了,可有更难的词语等着你们!PPT出示:逮住、违抗、走一趟、神气活现、野猪、纳闷、受骗学生开火车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理解“神气活现”等四字词语的意思,了解狐狸的狡猾与老虎的愚昧。
3.能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
教学难点:通过对狐狸、老虎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感受狐狸的狡猾和老虎的愚昧。
教学准备:希沃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要带大家到动王国看一看,可是通往动物王国的路被石头堵住了,大家需要团结起来,读对石头上面的词语才能把石头搬走,大家有信心吗?
1.课件出示本课词语,学生认读。
2.师:恭喜大家顺利的清楚了障碍,来到了动物王国。
(课件出示狐狸和老虎的图片)
3.师:在我们的印象中,老虎威风八面,狐狸狡猾奸诈,当狐狸和老虎在森林里相遇,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1课《狐假虎威》。
4.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想学到什么呢?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过渡:同学们想知道的这些答案,还都得要从他们的相遇说起。
(一)学习第1自然段,体会“虎之威”
1.自由读第1自然段。
思考:当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时,老虎怎么样?狐狸被老虎逮住了,它的处境如何?
2.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老虎很饿,狐狸被老虎逮住了,逃脱不掉,随时会被老虎吃掉,非常危险。
3.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究竟是狐狸厉害还是老虎厉害?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4.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窜”“扑”。
明确:窜,逃窜;扑,拍打。
“窜”说明狐狸本来是很害怕老虎的,想很快逃走。
“扑”表示时间短,动作快,说明老虎是很厉害的。
5.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老虎的威风来,“窜、扑”重读。
(二)学习第2-6自然段,体会“狐之猾”
过渡:面对饥饿、凶猛的老虎,狐狸的生命危在旦夕。
它被老虎逮住以后怎样了呢?下面我们学习第2-6自然段。
1.同桌间用喜欢的方式读第2-6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狐狸说的话。
2.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
(1)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探究哪种读法更合适。
(2)“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是怎样的?谁会做这个动作?教师可指名表演。
(3)思考:“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这时候的狐狸在想什么?
(我想脱离虎口……想办法对付老虎……)
(4)想一想: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问老虎?
(5)狐狸为什么说“你敢吃我?”,而不是“你不能吃我”或“你别吃我”?
(“你敢吃我?”有威吓的语气,说明狐狸装腔作势,同时也在试探老虎。
而“你不能吃我”或“你别吃我”则是向老虎下命令或求饶,会加速死亡。
)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①让学生先扯着嗓子读一读,指几名学生读一读,其余学生点评。
②教师示范朗读。
(瞪着眼睛,一手握着拳,一手的大拇指指向自己)
③学生加动作齐声朗读。
3.引读:作为森林之王的老虎,吃一只小小的狐狸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于是老虎说——(为什么不敢?)理解“一愣”。
体会老虎又诧异、又吃惊,也正是这一愣,让狐狸觉得有机可乘,更加自信了。
它对老虎又说了什么?
4.出示第4自然段,自由读读狐狸说的话。
明确:这一段话讲老虎不敢吃狐狸的理由:“我”是老天爷派来做你们百兽的首领的。
狐狸为了保住性命,把老天爷搬出来吓唬老虎。
在朗读时,要突出狐狸表达的意图,重音放在“老天爷”“违抗”“命令”“多大的胆子”等关键词语上。
(1)指导学生练习朗读,注意狐狸说话的神情、动作,还可以配上动作表演读。
(2)百兽有没有包括狐狸和老虎?为什么?
(不包括狐狸。
因为它是“老天爷”派来做百兽的首领的;老虎在“百兽”之内,是在狐狸的“管理”之下的,说明狐狸很狡猾。
)
过渡:就是在这样一番吹嘘之下,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5.出示第5自然段,想一想:
(1)“蒙住”是什么意思?(吓住、骗住。
)
(2)出示练习:狐狸真()!老虎放了狐狸,是因为老虎被()。
(3)发挥你的想象,想一想:这时老虎会怎么想?
预设:我还真不能吃它,吃了它老天爷会怪罪我的。
狐狸说的是不是真的?
煮熟的鸭子会飞走吗?
唉!到口的美餐吃不着了!
(4)老虎松开了爪子,狐狸为什么不立刻逃走?
(当时老虎还不太相信狐狸的话,可以随时逮住狐狸,
狐狸只好继续骗老虎,不然难以虎口脱险。
)
6.出示第6自然段,思考:
(1)狐狸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想证明自己的话是对的。
)
(2)狐狸为什么说“我带你”而不是“我跟你”?
(“我带你”说明狐狸拿出了统领百兽的架势,与下文老虎跟着狐狸相呼应。
)
指导:狐狸“摇了摇尾巴”,可以体会它已经有了十足把握让老虎上当受骗。
因此,朗读时可引导学生联系提示语,猜测狐狸的想法,读出炫耀的语气。
7.学生分角色朗读第2-6自然段,师生共同评议。
(三)学习第7、8自然段,明白“谁之威”
过渡:(出示课文插图)狐狸和老虎就这样,一前一后的走进森林小动物们有什么反应呢?请同学们默读第7、8自然段,圈一圈:狐狸、老虎的表情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1.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词语。
(摇头摆尾、神气活现、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大摇大摆)
(1)想一想,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
(2)引导学生简单分类,看看哪些词语是写狐狸的,哪些词语是写老虎的。
(3)鼓励学生做动作来理解这些词语。
2.仔细观察课文的第二幅图,在文中找出描写狐狸、老虎、小动物的词语并加以理解。
3.指名表演。
请五位同学戴上头饰分别扮演狐狸、老虎、小白兔、野猪、梅花鹿。
其他同学当导演,看看他们表演得对不对。
通过表演理解: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
4.体会老虎、狐狸和小动物的不同表现,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5.出示练习。
()走在()的前面,摇头摆尾,神气活现,百兽并不怕(),而是看到()才跑的。
所以说,()是借着()的威风把()吓跑的。
三、揭示寓意,拓展升华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思考:老虎对狐狸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从文中找出来,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从想吃狐狸,到“一愣”,再到“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接下来“半信半疑”,最后“信以为真”,说明狐狸的谎言完全欺骗了老虎。
)
2.交流:动物们到底是怕谁?老虎看到动物们逃走了,会怎么想?
小结:我们不仅从语言上,也从动作、神态上感受到了狐狸的狡猾。
它假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
生活中,人们就用“狐假虎威”这个词语比喻那种自己没有本领,却仗着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的人。
3.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你喜欢它吗?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
斗争,但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或者借着别人的威风来欺负他人。
4.续编:后来,老虎明白了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如果再遇到狐狸,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展开你的想象,续编一个新的寓言故事——《新狐假虎威》。
相信在同学们丰富的想象下,一定会创造出一个个更加精彩的故事!
四、板书设计
21.狐假虎威
狐狸
威风
百兽
鸡冠乡中心小学
管晶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