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教学设计(优质课)
22狐假虎威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2狐假虎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狐假虎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半信半疑"“神气活现”“东张西望"等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知道狐狸是借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4、让学生明白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别人的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根本没有真本事。
教学重点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知道狐狸是借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教学过程1、分角色演一演,读好对话。
2、懂得成语故事含义,明白故事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狐假虎威》这篇课文课文,齐读课题。
2、释义课题:“狐”指的是?“虎"指的是?在你的印象中,狐狸是怎样的?(狡猾)老虎呢?(威风)过渡:今天咱们就继续学习课文,体会老虎的威风和狐狸的狡猾。
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狐之狡猾”“虎之威风"自由读第一小节,从这小节中找一找答案。
交流:(1)你觉得狐狸害怕老虎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生1:窜过。
师:那“窜”到底什么意思呢?窜:逃跑,乱跑;(2)狐狸跑得那么快,还是被老虎逮住了,说明老虎?(很厉害)(3)你能从哪里看出老虎的厉害?生2:扑过去中“扑"字可以看出老虎的厉害。
师:“扑”说明时间短,动作快,可见老虎是很厉害的。
请你读出老虎的厉害。
(4)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读出狐狸的害怕和老虎的威风。
2、过渡:可是,狐狸不甘心被老虎吃掉,那它会怎样做?请你们自读2-5小节,看看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
(1)读完后,你觉得这是只怎样的狐狸?从哪里看出来的?生1: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从“眼珠子咕噜噜一转"可以看出(2)我们都来做一做这个动作师:它眼睛咕噜一转在想什么?(它又在想坏主意了。
)(3)想出办法的狐狸扯着嗓子问老虎。
“扯着嗓子”应该怎么读?指导学生朗读。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通用11篇)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通用11篇)《狐假虎威》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狐假虎威》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篇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狐假虎威”的寓意。
2、认读文中2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掌握多音字“闷”。
3、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认读文中20个生字并朗读理解韵文是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是难点。
教学方法:故事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头饰、布景、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熟练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识字形。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识记字形。
教学难点: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含义。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小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我们今天学习<狐假虎威>(板书:<狐假虎威>)这一课的2比较少,通过预习,认识了没有?好。
现在我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把生字读正确。
(指名读课文。
老师纠正了“呀”读音,告诉小朋友,在课文中应读第一声,并领读,另外告诉小朋友,“纳闷”的“闷”应当儿化。
二、学习课文1、小朋友读的不错,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小朋友一定很喜欢,谁能看着图,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师出示图画)小朋友自己先练习说一下。
2、谁来给大家说说呢?(学生到前台给大家讲故事)3、(表扬学生讲的不错。
)谁能用一句话来把这个故事讲出来。
别看讲的少,课不那么容易啊!大家可以默读一下课文,想一想。
(学生默读)仔细读课文,课文中有一句话就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概括出来了,也就是说,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出来了,谁能找到,请划下来。
4、根据回答出示:“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狐假虎威》(2篇)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狐假虎威》【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明白“狐假虎威”的寓意。
2、丰富词汇“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3、尝试用语言、神态、动作表现角色特征,感受经典成语故事的魅力。
【活动准备】课件、音乐、头饰。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体会“虎之威”和“狐之猾”。
【活动难点】尝试用语言、神态、动作表现“狐之猾”,明白”狐假虎威”的寓意。
【活动过程】一、出示“狐”和“虎”,谈话导入课题。
“你能用一个词说说对狐狸和老虎的感觉吗?”“森林里的小动物害怕狐狸还是老虎?”二、完整讲述,幼儿倾听,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小动物到底害怕谁?老虎认为小动物害怕谁?”三、播放课件,分段讲述,理解感受角色特征。
1、“狐狸被老虎逮住了感到怎么样?”2、“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喊?”3、“狐狸和老虎走起路来什么样?”幼儿分角色表演。
四、梳理线索,引出题目,理解“狐假虎威”的本意。
狐狸:害怕—谎言—神气活现—得逞老虎:凶猛—蒙住—半信半疑—上当五、、配乐讲述,发表看法,引导健康的价值取向。
“你认为故事中的狐狸是狡猾的还是聪明的?为什么?”六、借助“申公豹”,理解寓意,激发对成语故事的兴趣。
“申公豹借着谁的威风吓唬谁?”“狐假虎威”是一个成语故事,类似的成语故事你还知道什么?附故事:狐假虎威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它的肚子饿得咕咕叫。
“噌”,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
老虎扑过去,一把就逮住了狐狸,“哈哈,我可以美餐一顿了!”狐狸害怕极了,它眼珠骨碌一转,嗯,有办法了!狐狸扯着嗓子喊:“你敢吃我?”“嗯?不敢?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
“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所有的小动物,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
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难道它真的是老天爷派来的?”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狐狸松了口气,摇了摇尾巴,说:“你要是不相信,我就带你到动物们面前走一趟,保证它们见了我,没有一个不赶紧逃命的,到时候让你看看我有多威风!”狐狸真有那么大的威风?老虎不太相信,可是,看着狐狸的神气劲儿,又有点相信。
最新《狐假虎威》优秀教案(精选10篇)

最新《狐假虎威》优秀教案(精选10篇)最新《狐假虎威》优秀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最新《狐假虎威》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狐假虎威》优秀教案篇1【教材分析】本文是根据《战国策·楚策一》改写的。
课文讲述了一只狐狸狡猾地骗过老虎,不仅使自己逃脱危险,还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其他动物的故事。
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老虎抓住了狐狸;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讲狐狸蒙骗老虎的过程;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讲述老虎跟着狐狸去森林的场景;第四部分(第9自然段)讲述老虎被骗的结局,揭示事情的真相。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特别是对狐狸、老虎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可以看出两者的不同特点——狐狸的狡猾和老虎的愚昧。
例如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神气活现、大摇大摆”和老虎的“一愣、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形成鲜明的对比,读起来趣味盎然。
文章语言生动有趣,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本文所蕴含的哲理,并以此敦促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文中有许多成语,也需要学生去积累并反复体会揣摩。
【单元解读】本单元教学的一个教学重点是“借助提示,复述课文”。
《狐假虎威》课后习题要求先给词语分类,再分角色表演故事,表现词语的意思。
教学时,给词语分类后,还需引导学生根据两类词语感知它们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并借助对话中的提示语帮助学生体会角色的心理活动,在此基础上将分角色表演落实到位。
【教学目标】1.能借助提示语,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练习分角色朗读。
2.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点】能借助提示语,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练习分角色朗读。
【教学难点】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准备】PPT、头饰【教学过程】板块一故事导入,揭题释义1.师: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在寻找食物,突然,一只狐狸从身边窜过,这时,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接下来会发什么呢?2.师: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狐假虎威》。
2024年部编版语文《狐假虎威》一等奖精彩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部编版语文《狐假虎威》一等奖精彩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七单元《狐假虎威》。
教学内容包括:熟读课文,理解词语,体会成语的含义;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表达能力;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培养阅读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及成语的含义,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掌握寓言故事的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自信勇敢的品质,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读课文,理解词语及成语的含义,体会寓言故事的特点。
难点: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自信勇敢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狐狸、老虎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特点,进而导入新课《狐假虎威》。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出生字词,思考寓言故事的特点。
3. 课堂讲解(1)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解释成语“狐假虎威”的含义。
(2)分析课文结构,讲解寓言故事的特点。
(3)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排比等。
4. 实践情景引入学生分组讨论,设想自己遇到类似情景,如何运用“狐假虎威”这一成语。
5.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让学生分析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课后练习题。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狐假虎威2. 寓言故事特点:寓意深刻、形象生动、以小见大3. 修辞手法:拟人、排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答案:课后练习题答案见课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根据课堂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乌鸦喝水》等,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人教部编版《狐假虎威》区优质课获奖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狐假虎威》区优质课获奖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人教部编版《狐假虎威》这篇课文进行深入学习。
该课文位于教材第五单元,主要讲述狐狸借助老虎威风吓跑其他动物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将详细讲解课文中词语、句子和段落,并深入探讨其寓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对课文寓意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课文中句子和词语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寓意,学会运用课文中词语和句子进行表达。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生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兴趣。
我给学生讲述一个发生在学校里故事:有一天,学校里一只小猫被一只大狗追赶,小猫害怕极。
这时,一位同学勇敢地站出来,吓走大狗。
这个故事引出本节课主题——《狐假虎威》。
2. 课文学习(1)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生词,掌握课文基本知识。
(3)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寓意。
3.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课文中例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例题1:请用课文中词语描述狐狸和老虎关系。
例题2:请分析课文中对话,体会狐狸和老虎心理。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课文中词语和句子进行口头表达。
(2)让学生模仿课文中对话,进行角色扮演。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狐假虎威》2. 重点词语:狐狸、老虎、威风、吓跑、其他动物3.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4. 课文寓意:借助他人力量欺压他人,最终不会有好下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用课文中词语和句子,编写一个关于《狐假虎威》故事。
(2)分析课文中对话,体会狐狸和老虎心理,写一篇短文。
2. 答案:(1)故事示例:在森林里,有一只狐狸,它一直想称霸森林。
2024年部编版语文《狐假虎威》一等奖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部编版语文《狐假虎威》一等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七单元《狐假虎威》。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故事梗概、词语解析、句子赏析、主题探讨等。
具体章节为第五册P4749。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狐假虎威》的内容,把握故事情节,能复述故事大意。
2. 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词,如:狐、假、虎、威等,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通过对句子和对话的赏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词语的含义,体会句子中的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情节,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展示故事图片、生字词、句子赏析等。
2. 黑板:板书设计。
3. 学具:生字卡片、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狐狸和老虎的寓言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故事:详细讲解故事内容,分析故事角色,引导学生了解狐假虎威的含义。
3. 生字词学习:学习本课生字词,让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并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4. 句子赏析:挑选故事中的典型句子进行赏析,分析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诚信、勇敢等主题,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复述故事,用生字词造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狐假虎威》2. 内容:a. 生字词:狐、假、虎、威等b. 句子赏析:典型句子、修辞手法c. 主题:诚信、勇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复述故事《狐假虎威》。
b. 运用本课生字词造句。
c. 结合故事内容,谈谈你对诚信、勇敢的理解。
2. 答案:a. 故事复述:略b. 造句:略c. 诚信、勇敢的理解: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寓言故事,提高阅读兴趣,拓展知识面。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诚信、勇敢等现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2024年部编版语文《狐假虎威》一等奖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部编版语文《狐假虎威》一等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七单元《狐假虎威》。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故事情节的梳理、词语的积累、句式的运用以及课文背后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明白“狐假虎威”的含义,学会尊重他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背后的道理,能够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狐假虎威”的现象。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黑板、粉笔、课文朗读录音。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则关于狐狸和老虎的动画短片,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 讲解课文: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式,如“威风凛凛”、“摇头摆尾”等。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探讨“狐假虎威”的现象。
5. 课堂实践:学生上台表演课文中的角色,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6.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回答。
7.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狐假虎威》2. 重点词语:威风凛凛、摇头摆尾、狐假虎威3. 句子: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学到的词语和句式,写一段话描述你身边的一个“狐假虎威”的现象。
2. 答案示例:我的同桌小明,总是喜欢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欺负同学。
他仗着自己成绩好,经常对同学指手画脚,让人很不舒服。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狐假虎威”现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课文讲解、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狐假虎威”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课题 狐假虎威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课是一篇十分有名的寓言故事,讲的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吓跑百兽的故事。在教学时,我用表演读、默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寓言的兴趣,引导学生读文悟情,让学生在品读课文中明白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字;掌握多音字“转、闷”。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用时:5分钟)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 1.学生齐读课题。 2.质疑预设:“假”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2.小组交流生字词学习方法。 3.课件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自主识字。 (1)引导学生用合适的方1.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自学生字词。 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 3.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描红、1.我会拼写词语。 shí wù yǎn zhū ( ) ( ) lǎo tiān yé zhuǎ zi ( ) ( ) shén qì huó xiàn ( ) 法自主识字。 (2)引导学生用组词的方法巩固识字。 4.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书写。 5.小组成员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yě zhū ( ) 2.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3.我会读。 食物 爪子 神气活现 往常 身后 信以为真
三、自读课文,感知内容。(用时:20分钟) 1.自由朗读课文。 2.标出课文自然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 (1)课文共几个自然段? (2)故事中的狐狸是怎样狡猾的?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 (3)第2自然段中,“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表现了狐狸怎样的心理活动? 1.朗读课文,感受狐狸的狡猾之处。 2.研究描写狐狸狡猾形态的句子,小组讨论应该怎样读出狐狸的神气。 4.辨字组词。
四、巩固生字,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 1.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巩固本课所应该掌握书写的生字词。 2.布置作业。 1.同学间相互交流本课学习所得。 2.继续描红、抄写生字词。
教学反思 这是个有趣、深刻的故事,理解难度不大,重点在于理解“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能让学生正确地运用到 交流和写作中去。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朗读的时候加入表演,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学习重点 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狐假虎威”这一成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生字词。 2.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3.导入新课。 1.学生读生字、新词。 2.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5.给加点字注音。 嗓.子( ) 违.抗( ) 受.骗( ) 纳.闷( )
二、精读课文。(用时:25分钟)
1.指导学生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2.思考“假”的意思,并深入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再用“狐假虎威”造句。 3.再读课文,师指导朗读。
1.分角色表演,感悟狐狸和老虎的动作神态。 2.文中的“狐狸”代表自己没有本领,却仗着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的一类人。 3.学生朗读课文。
6.《狐假虎威》这则寓言写了________借助________的威风吓跑________的故事。我想对那只狐狸说:“________。”我还想对那只老虎说:“________。”
三、总结课文,感悟拓展。(用时:10分钟) 1.教师小结:《狐假虎威》是一个有趣、深刻的故事。大家在生活中既不要当那只狐狸,也不要当那只老虎。 2.请同学们猜想接下来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小组讨论,说一说。 1.总体感悟课文。 2.续编《狐假虎威》,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续编故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个故事形象生动,适合孩子们表演,所以在设计课堂环节上,我就尽可能多的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表演。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对故事情节以及成语意思的把握。
《狐假虎威》教学片段 ◆情景带入,明白事理(教学重点)
师: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了,老虎也相信了狐狸的话,没敢吃他。那你们喜欢狐狸吗? 生1:我不喜欢狐狸,因为它太狡猾,专门骗人。(常规思维) 生2:我也不喜欢狐狸,因为它自己没本事,靠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 生3:我喜欢狐狸,因为它很聪明。 师:(作惊吓状)你和别人想得不一样,狐狸明明在骗老虎,只能说它狡猾,为什么说它聪明呢? 生3:因为老师以前教育过我们,遇到坏人被威胁时,如果我们打不过它,可以智斗。老虎想吃狐狸,狐狸打不过它,就用智慧战胜了老虎,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所以我说它很聪明。 师:你真聪明,说得也很有道理。我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坏人,也应该像狐狸一样用智慧战胜他们,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但是大家记得《狐狸与乌鸦》这个故事吗?能说那只狐狸聪明吗? 生:(齐说)不能,那叫狡猾。 师:为什么? 生1:因为它靠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食物。 生2:因为它不劳动,骗乌鸦嘴里的肉吃,害得乌鸦没食物给孩子吃。 师:(总结)大家说得真好,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但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这样才是人人喜欢的好孩子。 赏析: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教师没有用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没有用常规的思维限制学生,而是真正地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引领、点拨,启发学生思考,明白事理。这样的教学有着潜移默化的功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求异思维。
精彩片段(二) 师:狐是指? 生:狐狸。 师:虎是指? 生:老虎。 师: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描述一下狐狸和老虎吗? 生:狐狸很狡猾。 生:老虎很粗暴。 师:读读这个故事,看看故事中的狐狸和老虎是怎样的? 生自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书的习惯真好,有很多生字朋友,我把它拿出来: 百兽 寻找 骨碌一转 扯着嗓子 窜过去 走一趟 违抗 蒙住 纳闷 受骗 爪 最后一个字是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是zhǎo,组个词:张牙舞爪,课文中在哪句话中,请你读一遍。 学生齐读。 开火车读。 师:生字没问题了,现在谁愿意单独给大家读一遍课文?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生:我知道狐狸骗了老虎。 师:现在你知道“狐假虎威”的假是什么意思了吗? 生:借。 师:你从哪知道的? 生:课文中说,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所以是借的意思。 师:你真会读书。 生齐读。 师:是的,假在这里就是借的意思,板书:借。那狐狸是怎样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呢?读读课文,找出来。 生读。 师:谁愿意把你划出来的读一读,读给大家听。 生读:为什么?……老虎一愣……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师:你读得都是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前面有补充吗? 生读。 师出示对话。 师:读读狐狸和老虎的对话,看看哪里能读出狐狸的狡猾? 生:眼珠子骨碌一转。 师:做一下这个动作。 生:你敢吃我。 师:说出来。 生读。 师:板书:扯,看这个字,你觉得怎样是扯? 生:大声地喊。 师:那你来扯着嗓子喊一喊。 生读。 师:想想当时的情景,谁来试试。 生:你敢吃我? 师: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 师:老虎心里在想什么? 生:他感觉狐狸又是在骗它。 生:他会想,狐狸为什么说不敢吃它。 师:因为我是―― 生:大老虎。 生:狐狸拿老天爷骗它。 师:一起读读这句话:老天爷…… 生齐读。 师:谁厉害? 生:老虎。 师:谁比老虎更厉害? 生:老天爷。 师:那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 生读。 师:带着表情,带着动作,读得好。这时候老虎被蒙住了 而且,狐狸做了动作―― 生:摇摇尾巴。 师:做做动作。晃晃身子。 师:你是什么感觉。 生:像有个尾巴。 师:舒服吗? 师:自由吗? 生:自由。 生:高兴。 生:在想鬼点子的感觉。 师:此时此刻,你觉得狐狸现在在想什么? 生:我快要成功了。 师:这时候狐狸是什么样的语气。 生读。 师:真好,用一个词语,是什么样的语气? 生:威风。 生读。 师:更威风,还会怎样地说? 生:大胆。 生读。 师:刚才,大家把狐狸和老虎的话读得非常有滋味,谁来分角色读。 分角色读。 同桌男女生分角色读。 师:他们向深处走去,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生:神气活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