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2狐假虎威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2狐假虎威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狐假虎威》教学设计【教材简析】《狐假虎威》是根据《战国策楚策一》改写的。
《狐假虎威》既是寓言故事,又是成语故事。
它讲述了一只狐狸如何狡猾地骗过老虎,不仅使自己逃脱危险,还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其他动物的故事。
故事讽刺生活中有些人自己没有本事,却仗着别人的势力欺压别人。
“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继续学习默读"和“借助提示,复述课文”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求知欲比较旺盛,在对狐狸和老虎有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容易被故事中的主人公和情节吸引,因此读懂故事内容很容易,但要挖掘深含其中的寓意却有一定的难度。
本课的语言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基于学生朗读和表演的欲望很强这些特点,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为辅助,让学生在生动、形象、愉悦的情境中品读、表演,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悟内涵,要弄明白故事的寓意就变得容易了。
【教学目标】1.认识“假、威"等15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会写“食、物"等8 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3.能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并试着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理解“狐假虎威"的故事以及该成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分角色表演故事,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
【课时安排】1两课时【教学准备】PPT、微课(视频、音频)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假、威"等15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写好“食、物"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识字,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过程】板块一大脑运动操一、上课准备师:同学们。
想要学得好,习惯很重要。
你做2好上课准备了吗?请你看看要求。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教案

《狐假虎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假、威”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会写“食、爷、活、神”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3.理解课题“狐假虎威”意思,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理解课题“狐假虎威”意思。
教学过程:活动一:慧猜1.小朋友们,你们一定读过不少的寓言故事。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游戏,叫做“看图,猜故事”。
准备好了吗?出示寓言故事图片:乌鸦喝水、拔苗助长、刻舟求剑[你来猜,你也来猜,给你来猜!]看来同学们读过的寓言故事可真不少,一下子就猜对了!2.这些寓言故事讲述的都是简单的小故事,但可不要小瞧这些故事哦,它们能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大道理。
哪位小朋友选择一个故事说说明白的道理?你不仅读懂了故事,还明白了道理。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寓言故事,叫做——(板贴课题:狐假虎威)3.你们知道这个故事从哪里来的吗?翻开书,快去找一找吧,看看哪一位小朋友有一双慧眼!哪位同学找到了?(我在99页页面左下部分找到了)没找到的小朋友我们跟着一起找。
请你给大家读一读,你读书读得可真仔细!4.小朋友们,这叫做注释,一般是在书本页面左下部分,字体比较小,它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些不知道的内容。
以后我们再读文章时,可以读一读注释,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
5.知道了故事从哪里来的,谁来读好课题?真不错,你把课题中的生字宝宝都读对了!我们一起来读?课题中,“狐”指的是?“虎”指的是?(板贴图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主人公,你能猜一猜题目是什么意思吗?6.猜得对不对呢?答案全藏在课文中,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一探究竟吧!活动二:慧读(一)慧读题1.请小朋友自由朗读课文,认真地读一读这个故事。
遇到生字要多读几遍,看谁记得快,记得牢。
边读边找,课文哪句话直接告诉了我们“狐假虎威”的意思,用横线画出来。
读好、画好的小朋友请坐正。
2.刚刚读书时,李老师发现小朋友们很会读书。
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教学设计1课时目标:1.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
2.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3.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学生开火车读,并选择合适的词语说说故事大意。
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全文,并说说“狐假虎威”的意思。
二、抓住重点,读中感悟1.引导学生轻声朗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思考并交流: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句子,感受老虎和狐狸的心理,指导朗读。
(1)思考并交流:狐狸在被抓时,是怎么做的?(2)“眼珠子骨碌一转”是什么样?他为什么要“扯着嗓子问”?(3)指导朗读第二、四自然段。
(4)老虎为什么会“一愣”?(5)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2.自由读文章第5~8自然段,思考:老虎真的被骗了吗?狐狸是怎么做的?(1)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老虎被骗了?(2)狐狸的哪些动作表现出他骗人成功后的得意?(3)森林里大大小小的野兽真的怕狐狸吗?3.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对话。
4.引导学生想象狐狸和老虎还会想些什么,并加上适当的`表情、动作进行表演。
三、认真观察,指导写字1.指导书写生字:“爪”“神”“活”“猪”。
(1)指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导“神”字的写法。
左窄右宽。
顶部“礻”低,底部“申”低;第二笔横撇与第三笔竖相交于横中线;最后一笔竖在竖中线右侧。
指导“活”字的书写。
“氵”第二点偏左,收在横中线上;“舌”下面的“口”上宽下窄。
2.反馈评议。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1.根据图画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2.请家人帮忙,收集一些成语故事,把它们变成自己的话在“寓言故事会大赛”上讲给大家听。
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3个多音字“转”“闷”;理解“狡猾、违抗”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优秀7篇】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优秀7篇】《狐假虎威》教案篇一课题名称:狐假虎威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2、了解“狐假虎威”的含义;3、丰富词语“得意洋洋”“摇头摆尾”“东张西望”“半信半疑”;4、启发幼儿大胆运用动作、表情、语言来表演故事。
活动准备:1、《狐假虎威》ppt;2、字卡“狐假虎威”“摇头摆尾”“东张西望”“半信半疑”“得意洋洋”;3、狐狸、老虎、小白兔、小松鼠等小动物头饰。
活动流程:一、谜语导入: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你们猜一个谜语,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到“远看像只猫,生来脾气暴,张开大嘴一声吼,吓得百兽都发抖。
”(老虎)师:老虎被称为什么?(山中之王)师:森林里的动物怕不怕老虎?师:可是在森林了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有一只动物比老虎还厉害,小动物们见了它都跑了,想不想知道它是谁?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二、出示《狐假虎威》ppt,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结合每一幅图片有感情的讲解,语言生动,表情丰富,激发幼儿兴趣。
2、讲解过程中可适当让幼儿来猜想故事内容,如:老虎扑的把狐狸给抓住了。
让小朋友猜一猜老虎会不会把狐狸吃了?若是没有,狐狸会怎样对老虎说呢?(进一步激发兴趣),同时可以大胆让幼儿来表演。
3、讲解故事的同时,出示相应的字卡“摇头摆尾”“东张西望”“半信半疑”“得意洋洋”,让幼儿对词语了解并用丰富的表情表演。
4、提问:(1)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见到狐狸跟老虎过来了是怎样做的?小动物们为什么要逃跑呢?(2)�(3)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一只怎么样的老虎呢?总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随便轻信别人的话,也不要随便欺骗别人,欺骗自己。
更不要仗着别人的威风来灭自己的威风,否则会害人又害己。
2.结合图片,头饰,字卡表演:大胆运用表情,动作,语气来表演故事。
1.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让幼儿带狐狸跟老虎头饰来表演。
2、请小朋友表演狐狸跟老虎之间的对话。
表现出狐狸眼珠骨碌碌一转想坏主意的样子。
统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统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教学设计《狐假虎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生字,理解“假”“威风”“扯”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5自然段,读出狐狸和老虎的不同语气。
3.指导书写生字“就”和“物”,机动安排“食、爷、爪”三个字的书写指导。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教师准备板贴和课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1.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那就竖起你的小耳朵,仔细听: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
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
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2.小朋友们,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你从哪里感受到的?那狐狸看到老虎心里怕不怕?你从哪里感受到的?3.窜得这么快的狐狸还是被老虎给逮住了,说明老虎真的太厉害了。
但是这么厉害的、凶猛的一只老虎最后却没能吃了狐狸,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板贴课题,齐读。
4.课题中躲着两个生字宝宝,瞧第一个生字“假”,平时我们经常读第四声,说放假、暑假、寒假,但在这儿读第几声?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它的朋友,一起读。
5.还有一个生字——出示“威”:虎威指的是老虎很?(出示词语:威风)——生活中你还看到什么也是很威风的?指名多个说。
二、整体感知,梳理字词1.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请你翻开书本97页,再认真地读读课文,想一想:最后狐狸为什么没被老虎吃掉?计时三分钟。
2.小朋友们读得这么认真,瞧,森林的大门向我们慢慢打开了,虎大王说了,谁能闯过三关,谁就能到达森林的深处和小动物们做朋友啦。
你们有没有信心闯关成功?好,我们一起出发吧。
(1)出示“第一关”词语:扯着嗓子爪子野猪受骗哪位小老师能带大家读一读?你们发现红色的字在读音上有什么特点?是的,它们都是翘舌音,你们真厉害!(2)出示“第二关”词语:骨碌碌一转纳闷派人违抗一趟借给A 直接开火车读行不行?B 我们来看骨碌碌一转——什么“骨碌碌一转”?谁来转给大家看看?指名上前表演——你们也来转一转眼珠——诶,发现没有,骨碌碌一转时,眼珠围绕一个中心点在打转,一起读读这个词:转眼珠——再看,邵老师在干什么?转圈,也是绕着一个中心点转动——来,一起读读词语。
部编版《狐假虎威》教学设计两课时(公开课详案)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他们对课堂活动的参与程度和兴 趣。
课堂氛围
评估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和谐,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思考。
存在问题诊断
教学内容难度
部分学生可能对故事寓意和角色特点理解不够深 入,需要调整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呈现方式。
教学方法有效性
部分教学方法可能不适用于所有学生,需要针对 不同学生的特点调整教学方法。
部编版《狐假虎威》教学设计两课 时(公开课详案)
contents
目录
• 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 • 学情分析与教学方法 • 第一课时:导入与初读感知 • 第二课时:精读品悟与拓展延伸 • 板书设计与课堂小结 • 教学反思与改进策略
01 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
教材内容及特点
教材内容
《狐假虎威》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 讲述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欺压其他动 物的情节,揭示了权力与威势的滥用 以及弱者如何应对强权的主题。
课堂组织形式探讨
小组合作学习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小 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师生互动交流
教师在课堂上要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和交流,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师 生互动交流有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 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 的教学支持和辅导,确 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进 步和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特点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情节紧凑、有趣, 适合儿童阅读和理解。同时,文章所蕴 含的深刻道理对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道德观具有重要作用。
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教学设计6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故事《狐假虎威》2、板书课题:8狐假虎威3、学习课题中生字。
狐:左边反犬旁,右边瓜假:左边单人旁,右边不是段威:半包围结构4、齐读课题。
二、初读指导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有几段。
板书:眼到手到心到2、指名分段读课文。
3、正音。
4、齐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1、学习第一段。
(1)师述故事: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
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
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2)生演故事情节。
通过动作演示,生理解窜为逃跑、乱跑的意思。
(3)问:听了故事,看了表演,你知道老虎厉害还是狐狸厉害?(老虎厉害)老虎为什么要逮住狐狸?(肚子饿了)(4)齐读第一段。
读出紧张味。
板书:狐、虎、逮(5)学习词语:寻找过渡:饥饿的老虎有没有马上吃掉狐狸,看图二上的狐狸与老虎。
2、学习第八、九段(1)图上的老虎怎样?狐狸怎样?其他小动物怎样?(2)课文哪一段写的?(第八段)(3)学习第八段。
a.问:哪里写狐狸、老虎,百兽找出读一读。
b.指导朗读。
大摇大摆,读得慢些。
呀!一只大老虎。
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读得快些。
c.找出不理解的词,小组讨论纳闷、大摇大摆、撒腿就跑,通过读来总结,生跟读。
d.学习词语:百兽、吓跑过渡:百兽怕不怕狐狸?(不怕)百兽不怕,为什么逃走?(4)学习第九段a.读课文。
老虎怎样了?(受骗)b.百兽为什么逃走?(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板书:吓跑百兽c.学习词语。
借助(过渡:狐狸是怎样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老虎的反应如何?)3、学习第二至七段(1)请学生自由读文二至七段。
(2)在学生读文后的基础上自己找。
(3)请学生在小黑板上将二至七段排列,老虎的反应及狐狸的几次欺骗。
a.理解第一次对话(第二段、第三段)(1)说说老虎说话时的表情(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2)全班试做眼珠子骨碌一转,做的好的示范试读扯着嗓子的说话样子,小组试读(3)老虎的反应如何?(一愣,为什么不敢)说明什么?(感到奇怪愣住)板书愣敢吃我b.理解第二次对话(第四、五段)(1)老虎说了什么?(指导朗读:重读:我、老天爷、违抗、多大)(2)老虎又作了何种反应(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理解蒙(说明由奇怪到胡里胡涂)板书:管百兽被蒙、松(3)学习词语:派来、违抗、胆子c.理解第三次对话(第六、七段)(小组讨论解决)(1)狐狸又怎样说的?为什么这样说?老虎的反应如何?为什么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有点相信,有点怀疑)板书:走一趟信疑、张、望(2)学习词语。
《21.狐假虎威》(第1课时)教学设计(精品范文).doc

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狐假虎威”的“假”是什么意思?
三、汇报交流,学习生字。
1、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学情况。字音认读、字形识记、生字组词。
2、全班汇报交流:出示生字词语,指导认读。
四、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狐假虎威”的“假”是什么意思?
精品范文,下载后可编辑
崔庄小学“每周一课”校本教研材料
《21.狐假虎威》(第1课时)教学设计
学校崔庄小学教师朱燕年级学科二年级语文时间年月日
课题
21、狐假虎威
课型
识字阅读课
教材分析
《狐假虎威》是一篇根据成语改编的有趣的寓言故事,是一篇十分有名的寓言故事,讲的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吓跑百兽的故事。《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阅读目标中指出:指导学生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由于课文的插图生动逼真,形象地再现了课文的内容。本教学设计根据文本特点,按照课程目标要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词,借助课文的插图感知故事的内容,图文结合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初步了解,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这节课是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是识字、学词、写字,感知内容。教学难点是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
四、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狐假虎威”的“假”是什么意思?
请大家拿出笔,画出相关的语句,多读一读。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小结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讲了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里的百兽。“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着”的意思
五、指导写字,规范书写。
1、出示要写生字,学生观察,了解笔顺(课件演示,学生书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狐假虎威
【设计理念】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合作探究与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
现代教育理念又要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在疏通文本的基础上,联系自身经验,对文本进行了个性化解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
【教材分析】
《狐假虎威》本文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三单元的第3篇课文。
《狐假虎威》是一篇成语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森林中百兽的经过,说明了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助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本事,也启发我们看问题要看实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蒙住了自己的视线。
课文对于狐狸和老虎的情态描写,形象生动,十分逼真。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孩子的朗读特别重要,特别是多种朗读形式,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在朗读中不光要求学生的朗读貌似,而且更要求神似。
需要学生不仅会读课文中的对话,而且要学会联系上下文揣摩课文中人物的心情。
我在教学中确实注重让学生听录音,在听的过程中把故事记下来,再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复述下来,这对孩子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最后补充成语故事,让学生知识得到扩展。
【学情分析】
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大部分学生能认识常用的汉字,能识记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和偏旁部首。
但是,由于识字量的不断增加,音近字、形近字的大量出现,学生经常会出现混淆,识字的准确性不够,在作业中经常出现错别字。
另外他们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对学校的一切充满好奇,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的兴趣较浓,但是他们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大部分学生已经自觉地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比如,认真书写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自觉的阅读习惯、一定的积累习惯、大声的朗读习惯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
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寓意,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寓言的内容,练习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理解寓意。
【教学方法】
1.教法:
2.学法: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课时安排】
2课时(80分钟)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板题导入。
1.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猜谜游戏:
(1)黄袍袍,黑斑斑,龇牙咧嘴瞪眼睛;森林里面称大王,捕食野兽本领强。
(老虎)
(2)模样像狼脸儿长,三角耳朵猫儿黄,昼伏夜出捕肉吃,毛皮好做女士装。
(狐狸)他们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2.板书课题:“狐假虎威”领读课题。
问:“假”有几个读音?(两个读音:jiǎ、jià)在这里应读jiǎ,为什么这样读,是什么意思呢,这就需要大家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了,大家加油啊!
3.出示目标:
(1)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寓意,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二)自学指导
师:“狐假虎威”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想不想自己读一读?
1.初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画出生字带出的词语。
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尝试理解词语的意思。
(2)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字词。
(1)出示生字,这些生字是我们读书的拦路虎,要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就要先把它们清除。
①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生字,你觉得难读的字可以看着拼音多读几遍。
②检查:你觉得哪个字难读,会读了吗?(指名读)重点提醒学生注意“扯、兽、爪”是翘舌音,“闷、窜、胆”是前鼻韵母,“趟、抗”是后鼻韵母,“蒙住”的“蒙”读mēng,不读méng.,齐读。
③去掉拼音读一读,同桌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开火车读。
④分析字形并描红
(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狐假虎威、茂密、扑过去、半信半疑、猴子、野猪、梅花鹿、害怕、威风胆子吓跑寻找爪子借着、骨碌、违抗、窜过、一趟、狡猾、百兽
(3)生字组成的词语会不会读?自由练读,抢读词语卡片。
(4)小结:只一会儿功夫,就把字音读得那么准,同学们多不简单哪!自己夸夸自己吧!
3.读通课文。
(1)现在我们再读读课文,你觉得哪句话难读就在这句话前面画上“”,并把这句话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了,再接着往下读。
(2)指名汇报练读的效果。
(3)采用老师范读、学生示范、个别练习等多种形式练习朗读,直到把课文难读的句子读通为止。
(4)小结:大家真不简单,这么长的句子都读通顺了,太棒了!
4.再读课文。
(1)同学们选自己能读好的一节认真练读,要求把它读流利,等会儿请你读给大家听。
(2)采用多种形式分小节读课文。
(3)各自把课文完整地朗读一遍后,指名分小节朗读全文。
(4)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六、板书设计
狐假虎威
狐狸狡猾骨碌扯神气活现老虎威风被蒙骗左右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