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狐假虎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狐假虎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狐假虎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背景《狐假虎威》是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材中的一篇寓言故事。

这篇故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正义感,让学生认识到弱小者也有自保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2.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主人公的性格与行为能力目标1.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思维能力情感目标1.让学生学会关爱弱小者2.培养学生的正义感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复习故事情节与主要人物。

问一下学生记住了哪些关键词,如“狐狸”、“虎”、“羊”等。

2.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理解“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引导学生猜测故事即将发生的事情。

讲解环节(20分钟)1.教师以课件形式展示《狐假虎威》故事的文字和图片,并讲解文中生词和词语,如“假装”、“气势汹汹”等。

2.教师带领学生详细描绘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心理描写,并让学生理解故事中主人公启示的道理。

教师可以问学生以下问题以检验学生的理解:•狐狸为什么要假装自己是虎?•狼和老虎对狐狸的气势是否有所怀疑?•羊为什么敢出来讲话?小组活动(3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故事中的细节,并思考引导学生表述故事的核心思想。

2.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话,教师可以采用“轮流发言”的策略,鼓励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总结反思(10分钟)1.请学生总结故事中所传达的哪些思想?2.让学生了解下一堂课中将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设计1.故事题目:《狐假虎威》2.要点内容:狐狸假装自己是虎狼和老虎对狐狸的气势怀疑羊敢出来讲话3.思想:弱肉强食,正义保护弱小者教学评估1.教师在小组活动中观察学生们的讨论,以此来了解是否达到了知识目标。

2.教师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结果的基础上,发表个人意见的时候提问,以此来检验是否达到了能力目标。

3.教师可以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一些相关作业,如写一篇寓言故事等,以此来检验教学效果。

《狐假虎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狐假虎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狐假虎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小朋友,我们已经听过“狐假虎威”这个故事了,看,老师今天把故事中的狐狸和老虎都带来了。

(师贴出老虎图、狐狸图)2、师指老虎图问:你觉得老虎怎么样?(凶猛、很威风)3、师指狐狸图问:你觉得狐狸怎么样?(狡猾、奸诈或机灵)(师评:你还觉得他挺机灵?)4、师:现在就请小朋友认真朗读课文第一小节,仔细想想老虎和狐狸,谁更厉害?还要说说为什么?二、精读第一小节。

1、生自由朗读第一小节。

思考上面的问题。

2、指导朗读,抓住“窜”、“扑”“逮”等词体会老虎的凶猛、威风,为理解下文铺垫。

(生:我觉得狐狸挺厉害的,他跑起来特别快。

)你从哪儿读懂的?(生读文: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

)逃得还不够快。

你能再“窜”快些吗?(生再朗读这一句。

)哪位小朋友也觉得狐狸跑得特别快,来读一读?(再指名读。

)师评:狐狸逃得可真快,真的很厉害。

老虎更厉害,谁已经读出来了?(生:狐狸虽然跑得快,但最后还是被老虎抓住了。

)师:你说得不错,来,把书上的句子读一读,让大家一起来看看老虎的凶猛、厉害。

(生读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师:老师也觉得老虎威风凛凛的,想来读一读。

故意将“逮”读成“捉”。

引导学生体会用“逮”更能表现老虎的威猛。

师:发现咱们班的男生就像一只只小老虎,挺威风的,请男生一起读好这句话!(男生齐读)师:狐狸和老虎之间的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

来,我们一起读好第一小节。

(生齐读第一节)三、精读2——5小节。

1、过渡:威风凛凛的老虎逮住了狐狸,正想着饱餐一顿。

可万万没想到,又会亲自把到嘴的食物放掉,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同桌两个人分角色读读2——5小节,试试能不能读懂,能不能读好?2、同桌分角色朗读。

3、指名一组同桌读。

4、抓“骨碌”、“扯着嗓子”、“一愣”、“蒙住”等词理解内容,用评价法指导朗读体会。

师:哎呀,老虎居然松开了爪子,他被什么蒙住了呢?(被狐狸的话)师:狐狸刚开始说了什么话?(你敢吃我?)师(小黑板出示句子)狐狸这样问是什么意思?(你不敢吃我。

《狐假虎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狐假虎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狐假虎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试着表现出“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重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

难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进行角色扮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理解课题。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动物朋友,一位是狐狸,一位是老虎,初步学习了课文《狐假虎威》知道狐假虎威的意思是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今天我们就继续走进第21课。

(板书课题)故事是怎么开始的呢?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2、你觉得老虎厉害还是狐狸厉害?从哪儿看出来的?3、理解“窜”,指导朗读三、精读课文:老虎有没有吃掉狐狸?老虎不仅没有吃掉狐狸,还让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狐狸是怎样一步一步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一)、学习狐狸和老虎的第一次对话1.自读课文2——6小节。

思考:狐狸和老虎共有几次对话?把狐狸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把老虎说的话用横线画出。

2指名回答:三次。

3.狐狸第一次是怎样说的?(你敢吃我?) 它是怎样说这句话的?找出关键词: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

4.谁来做一做骨碌一转的动作:你在想什么(我在想,怎样逃命)所以你怎样做了(扯着嗓子说:你敢吃我?)5.扯着嗓子什么意思(就是大喊)谁来扯着嗓子喊一喊?评价:你喊的声音很大。

为什么你要喊这么大声?(为了吓唬老虎?老虎被吓到了吗?它什么反应?6.老虎一愣。

这是狐狸和老虎的第一次对话。

老虎愣住了。

谁来做一做愣住的动作。

7.老虎愣住了,说:”为什么不敢?指导读出老虎疑惑的语气。

8、指名分角色读(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狐狸和老虎的第二、三次对话1.看到愣住的老虎,狐狸趁热打铁。

狐狸和老虎又展开了怎样的对话?它们分别是怎样做的?2.指名汇报:第二次狐狸说:“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3.这一次,老虎(蒙住了)(理解蒙住,做一做表情)4.因为被蒙住了,所以老虎:松开了爪子5.狐狸能不能趁机溜走呢?指名回答(不能,它要是溜走的话,前面的努力就白费了,老虎就知道自己上当了)6.所以此时的狐狸继续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22 狐假虎威 第二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22 狐假虎威 第二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22 狐假虎威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狐假虎威》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狐假虎威"的寓意。

2、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成语的意思,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丰富有趣。

3、激发学生阅读动物寓言故事的兴趣和表演故事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丰富有趣。

2、难点:理解“狐假虎威”的寓意。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体会“虎之威"1、复习巩固。

通过“狐狸过河”、“生字开门"两个小游戏复习第一课时生字。

(1)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大森林里看一看,好吗?(2)狐狸过河:有一只小狐狸也想和我们一起去,但是一条小河挡住了它的路,正确读出河面上的词语,就能帮助小狐狸过河。

生认读词语。

(3)生字开门:小狐狸终于来到了森林的入口,可是,两个生字宝宝又把它拦住了。

谁能正确、工整的写出这两个生字,森林大门就能开启啦!引导学生复习第一课时生字。

展示评价。

2、图片导入。

(1)过渡:小狐狸终于来到了森林。

你看!发生了什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说一说。

(2)导入课文:课文中那段话描述了这幅图,请找一找。

(3)用三角符号标出老虎的动作。

读一读,体会老虎的凶猛。

(二)读出品味,感受“狐之猾”1、过渡:老虎真可怕,如果你是狐狸,这时,你会想什么?2、课文中的小狐狸想了什么办法呢?画一画:自由读课文2-6自然段,把狐狸说的话用“——"画出来。

生汇报。

3、出示狐狸第一次说的话。

(1)请学生带表情动作试读。

(2)在读中、评价中体会“扯着嗓子”。

(3)对比“你敢吃我?"、“你不敢吃我”、“你别吃我"三句话,体会狐狸的狡猾与虚张声势。

(4)多种方式朗读。

4、出示狐狸第二次说的话。

(1)过渡:狐狸还说了什么?指名答。

(2)小组讨论:你相信狐狸的话吗?为什么?小组代表汇报。

《狐假虎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狐假虎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狐假虎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根据提示语想象画面,练习朗读角色对话。

2.在表演中体会“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词语的含义。

3.学习用一句话概括,理解“狐假虎威”的寓意。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表演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件头饰等【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课件1)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狐假虎威》。

请大家伸出右手跟老师书写课题。

请大家大声齐读课题。

2. 这里的狐是指——狐狸,虎是指——老虎。

(板书)在你的印象中,狐狸和老虎分别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课件2)狐狸:坏馋狡猾老虎:凶猛威风百兽之王过渡:接下来我们复习几组课文的词语,看看课文中写的狐狸和老虎是不是这样子的?二、复习旧知(一)复习词组1.出示第一组词串。

(课件3)窜过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1)师:刚才读课题的时候大家读的声音那么响亮,老师也很想来读一读。

现在请大家听老师读一读上面这组词语,待会请大家给老师评一评,好吗?师读词语,生评议。

(2)这组词是描写谁的?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出示: 狡猾的狐狸)(3)指名读,齐读。

2.出示第二组词串。

(课件4)逮住一愣被蒙住松开爪子半信半疑东张西望(1)指名读。

这组词是描写谁的?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呢?(出示不威风的老虎)(2)对,这是一只不威风的老虎,想象它的样子来读好这些词。

(生齐读。

)3.出示第三组词串。

(课件5)纳闷吓得撒腿就跑(1)齐读。

这组词是写谁的? (野兽)(2)对,是写大大小小的野兽的。

(出示:大大小小的野兽。

生齐读。

) (二)复习故事起因:老虎逮住狐狸过渡: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这个故事的起因是“老虎逮住狐狸”。

(课件6)狐狸被老虎逮住了,处境会怎么样?(老虎很饿,狐狸被老虎逮住,逃不掉,随时会被老虎吃掉,非常危险。

)狐狸那么狡猾,它甘心被吃吗?它会想什么办法摆脱被老虎吃呢?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

《狐假虎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狐假虎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狐假虎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的基本概念,了解《狐假虎威》的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2.通过分析细节,掌握用“假传”、“假面具”、“假象征”等手法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和道德情操。

3.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优秀人格与劣秀人格的区别,提高品德修养。

4.通过朗读、编讲、表演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认识并理解字词语境及简单的寓言文本;2.初窥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I. 导入1.问候学生,简单说一下本节课的主题:阅读寓言《狐假虎威》。

2.呈现寓言《狐假虎威》:请引导学生静下心来,仔细地朗读本课的寓言《狐假虎威》,在听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有这样一个寓言。

II.阅读、理解与分析1.全员朗读:把课文分成三段,首先由老师朗读一遍,然后由学生跟读,调整语音语调。

2.试读课文,答疑解惑:请学生朗读课文并解释理解不足的地方。

3.讲解问答:“虎威”狐怎么假德性等问题相续展开,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4.文化知识图解:设计简单的PPT,向学生呈现比如“狐假虎威”成语的起源、其他的寓言故事等,让学生简单了解。

III.人物性格特点1.分析“虎”、“狐”的性格特点:让学生通过课文分析,“虎”、“狐”的形象、行为对其性格特点的显露。

2.分析文章中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们参考课文资料和文字表述,分析“狼”的形象如何呈现了“聪明”这一优点,“兔”的形象如何呈现了“胆小”这一缺点的性格特点。

IV.道德寓意1.讨论人生哲理:学生讨论文章的寓义,纠正学生常见的错解。

2.人物道德进行评判:学生听我读取课本《狡猾的老狐狸》,并将其中的主人公评判其人品之好坏。

然后,让学生说出评判依据。

V.写作训练1.作文来练习:使用寓言故事作为教材,引导学生写出一封信,告诉朋友们一个寓言故事所向我们传达的哲理。

2.检查作业:收集学生作业,并指导学生讨论和改进。

VI.实践运用1.演绎故事:教育者可以安排一场独特的表演,主题是过去课程中学生学到的故事。

《狐假虎威》第二课时优秀教案(精选

《狐假虎威》第二课时优秀教案(精选

《狐假虎威》第二课时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狐假虎威》第二课时,详细内容包括:1. 对寓言故事《狐假虎威》的深入解读;2.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及寓意;3. 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如成语、词汇、句型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狐假虎威》的故事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 培养学生分析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及寓意的能力;3. 通过故事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寓意,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2.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内容,学习相关语文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第一课时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解:详细讲解故事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及寓意;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表演故事情节,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4. 例题讲解:结合故事内容,讲解成语“狐假虎威”的用法;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成语进行造句;7.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避免“狐假虎威”的现象。

六、板书设计1. 《狐假虎威》第二课时;2. 内容:a. 人物形象:狐狸、老虎、其他动物;b. 情节发展:狐狸借虎威、动物们屈服、结局;c. 寓意:借助他人力量欺压他人,不可取;d. 成语:狐假虎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造句:用成语“狐假虎威”造三个句子;b. 写作:结合故事寓意,写一篇关于正确对待权力的作文。

作业答案:1. 造句:a. 他总喜欢狐假虎威,欺负弱小的同学;b. 在团队中,我们不能狐假虎威,要互相尊重;c. 面对困难,我们要勇敢面对,不能狐假虎威,依赖他人。

2. 写作: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寓意和成语的掌握情况;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寓言故事,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辨能力。

《狐假虎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狐假虎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狐假虎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的情节,熟悉人物角色形象。

2. 掌握故事中的常用成语和词语。

3.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幅图片,引导学生猜测故事内容并提出相关问题。

2. 让学生先自由思考,然后集体分享。

(二)讲授(30分钟)1. 教师运用多媒体,呈现故事情节的流程图和人物形象的图片,介绍故事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角色。

3. 分组讨论故事真正的意思,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和想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教师针对学生的理解程度,适时地让学生回答问题和发表个人看法。

1. 教师出示相关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故事中的成语和词语,检测学生的理解能力。

2. 师生互动,加强学生的思维深度。

1. 布置语文作业,包括阅读故事和整理故事中的成语和词语。

2.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和完成情况的反馈。

五、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多媒体、课堂讲解、小组讨论、个人练习等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呈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图片,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内容;通过多角度、多方面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故事中的成语和词语;通过分组讨论故事真正的意思,让每个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总的来说,教学效果良好,学生们对于故事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

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个别学生不够活跃,需要教师更加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引导;同时,由于时间有限,也未能充分发挥小组讨论的效果。

因此,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中获得进步和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狐假虎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s版第五册寓言两则
14全科2班李晓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会用简单的方法积累喜欢的成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

难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进行角色扮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理解课题。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动物朋友,一位是狐狸,一位是老虎(在黑板上画出狐狸和老虎的简笔画)。

两位动物朋友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继续走进第8课。

(板书课题)
2.你知道这个课题的意思吗?其实答案就藏在课文里。

打开书,大声读读课文,相信你会找到答案。

3.指名说课题的意思: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4.课题中的“假”字怎样解释呢?出示“假”的几个意思,选出“假”的意思:借着。

5.过渡:理解了课题,我们再一起读读最后一小节。

6.齐读最后一小节。

二、精读课文:狐狸是怎样一步步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一)、学习狐狸和老虎的第一次对话
1.自读课文2——6小节。

思考:狐狸和老虎共有几次对话?把狐狸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把老虎说的话用横线画出。

2指名回答:三次。

3.狐狸第一次是怎样说的?(你敢吃我?)
4.它是怎样说这句话的?找出关键词: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

5.谁来做一做骨碌一转的动作,随机采访:这只狐狸:你在想什么(我在想,怎样逃命)所以你怎样做了(扯着嗓子说:你敢吃我?)
6.扯着嗓子什么意思(就是大喊)谁来扯着嗓子喊一喊?评价:你喊的声音很大。

为什么你要喊这么大声?(为了吓唬老虎?老虎被吓到了吗?它什么反应?
7.老虎一愣。

这是狐狸和老虎的第一次对话。

老虎愣住了。

谁来做一做愣住的动作。

8.老虎愣住了,说:”为什么不敢?指导读出老虎疑惑的语气。

(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狐狸和老虎的第二、三次对话
1.看到愣住的老虎,狐狸趁热打铁。

狐狸和老虎又展开了怎样的对话?它们分别是怎样做的?
2.指名汇报:第二次狐狸说:“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3.这一次,老虎(蒙住了)(理解蒙住,做一做表情)
4.因为被蒙住了,所以老虎:松开了爪子
5.此时的老虎已经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狐狸能不能趁机溜走呢?指名回答(不能,它要是溜走的话,前面的努力就白费了,老虎就知道自己上当了)
6.所以此时的狐狸继续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7.此时的老虎会怎么想(看来狐狸真是老天爷派来的)
8.就这样,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

出示它们走路时的动画。

引导:走在前面的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相机板书:神气活现、摇头摆尾。

跟在后面的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相机理解词语。

9.演一演狐狸和老虎走路的样子。

(三)、森林里的百兽什么反应呢
1.看到大摇大摆走来的狐狸,森立里的小鹿啦、兔子啦觉得很(纳闷)什么叫纳闷?(就是感到很奇怪)
2.随机采访:你现在就是森林里的百兽,你为什么感到纳闷(以前狐狸走路不是这个样子的)那是什么样子呢?(小心翼翼,很害怕的样子)
3.今天为什么不一样呢?,再往狐狸身后一瞧,呀,一只大老虎。

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相机理解撒腿就跑的意思就是跑的很快)
4.随机采访:刚刚你为什么跑那么快?(因为我看到老虎了,怕被老虎给吃掉)
三、点题,加深理解“狐假虎威”
1.百兽被吓跑了,是被狐狸吓跑的吗?(不是,是被老虎吓跑的)
2.出示最后一小节: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齐读
3.小结:这就是课题狐假虎威的意思。

4.学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狐狸自己没有本事,是借着老虎的本领吓跑百兽的)
5.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现象:有的人自己没有本领,借着别人的本领耀武扬威,这是我们不能学的,做人一定要有真才实学。

四、拓展积累,课外延伸。

1.这是一篇和动物有关的成语故事,你还知道哪些和动物有关的成语(拓展与12生肖有关的成语)
2.刚刚我们一口气说了那么多的成语,其实,每个成语的背后都包含着有趣的故事,可以搜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明天在课上交流。

【板书设计】
狐假虎威
神气活现半信半疑
摇头摆尾东张西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