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两种清洗消毒方法的效果对比

合集下载

手术器械不同清洗方法的清洗效果比较

手术器械不同清洗方法的清洗效果比较

意有无大便带血或便后滴血现象 , 指导患者多饮水 , 多食新鲜蔬 菜 和瓜 果 , 便秘者 口服润肠通便药 , 避免活动性出血。③ 轻度血 尿, 多饮水 , 无需特殊处理 ; 如 肉眼血尿 明显 , 可用保 留导尿或膀 胱冲洗 , 必要 时遵 医嘱使用 止血齐 j 『 。本组 发生 血尿 1 0例 , 血便
有 血液、 脓液、 体液等 并带有大 晕的细菌 微生 物, 若不彻底清洗,
将 严重影 响灭菌效 果 , 也 是 医务 人员 职业感 染 的危 险 因素… 。 消毒供应 中心承担医院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及物品 的 清洗 、 消毒 与灭菌工作 , 同时也是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本院消 毒供应中心每 日器械清洗 总数量 ( 6 6 0 0 4 - 1 0 0 0 ) 件, 笔者自2 0 1 0
文章编号 : 1 0 0 6 — 6 4 1 1 ( 2 0 1 4) 0 2 — 0 1 1 0 — 0 2
文献标识 码 : B
手术器械 的清洗质量 直接影 响灭菌效 果 , 外科手术 器械沾 工作单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1 3 0 0 3 常州 江 苏省常州 市第二 人 民医院 阳湖院
区消毒供应 中心 张玉花 : 女, 本科 , 主管护 师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0 9 - 2 8
2 . 3 并 发 症 的 护 理
显者 , 适 当给予镇痛 剂缓解 。本 组 2例 患者穿刺后 出现 明显 的 疼痛不适 , 1 4例未行 特殊处理疼痛 自行 缓解 , 4例患者经 口服 止
药、 必要时行直肠镜 电凝止血 。②术 后密切 观察尿 量 、 尿色 , 注
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是前列腺癌诊断 的有 效方法 , 前列腺穿刺 活检术虽然是一项有创检查 , 但只要围手术 期护理得 当 , 可以增加手术 成功率 , 降低术后并 发症 的发 生 , 不

医疗器械的清洁消毒和灭菌处理方法

医疗器械的清洁消毒和灭菌处理方法

医疗器械的清洁消毒和灭菌处理方法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器械在各个医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于医疗器械的清洁消毒和灭菌处理非常关键,它直接关系到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疗器械的清洁消毒和灭菌处理方法。

一、清洁消毒清洁消毒是医护人员管理医疗器械的基本要求,也是常见的清洗方式,可有效去除表面附着的有机质、油污、灰尘和细菌。

1.手动清洁消毒手动清洁消毒是常见的清洁方式,通常先将器械表面沾湿,加入去污剂,搓洗以去除摆脱的污物,之后使用肥皂水或中性清洁剂洗净,最后使用清水冲洗表面,继续用洁净干净的纱布擦拭,以消除残留物,完成后再用飘散碘或十氧化二大到2%浓度(适用于硬质表面)进行消毒。

2.机器清洁消毒医院通常采用的高压蒸汽清洗消毒机、工业洗消机等可以非常有效地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洁消毒。

这种方式具有清洁消毒速度快、效率高、消毒程序精确可控、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但对于医疗器械的切割力、镀层、或遇水易生锈的器械不适宜使用机器清洁消毒。

二、灭菌处理方法1.高压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是医院中最常见有效的灭菌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将器械放入高压蒸汽锅内,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灭菌。

该方式能够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一些塑胶制品容易开裂或者脆化,某些手术手套、防护服等材料不能使用高压蒸汽灭菌。

2.低温等离子灭菌法低温等离子灭菌法是一种相对新型的灭菌方式,它克服了高压蒸汽灭菌方式的局限性,可以对复杂型、高切割力的器械和敏感性较强的高粱器械进行灭菌。

使用这种方法灭菌可以减少器械损坏的风险,免去握器械的人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时被高温伤害的风险,同时也减少了在灭菌过程中污染环境的可能性。

3.臭氧灭菌法臭氧灭菌法是对部分敏感器械的灭菌效果较好,例如呼吸机、呼吸管、呼吸过滤器、人工肺等,臭氧灭菌做每次需要40分钟左右,常温下使用。

由于臭氧具有强氧化性能和灭菌效果好等特点,因此臭氧灭菌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灭菌。

消毒供应中心器械不同清洗方法效果分析

消毒供应中心器械不同清洗方法效果分析

消毒供应中心器械不同清洗方法效果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所有重复使用并需要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的诊疗器械、器具、物品等集中处理和消毒灭菌的供应部门。

是再生无菌物品供应周转的物流中心,是临床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部门。

消毒供应中心已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领域,依据消毒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去除和杀灭病原微生物,其工作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和病人安全[1]。

清洗是去除热原、微生物及有害离子的关键,用后的医疗器械污染严重,许多器械带有血迹、脓迹、干燥的排泄物和分泌物,若清洗不彻底会影响灭菌效果甚至造成灭菌失败。

所以清洗是减少医院感染的一个重环节,只有选用适当的洗涤液,采用正确的洗涤方法,才能保证医疗器械的灭菌效果,清洗彻底是保证消毒或灭菌成功的关键[2]。

现就我院消毒供应中心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中性多酶清洗液(由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中性洗涤剂清洗液(由上海和黄白猫有限公司提供),潜血测试纸,金属器械:弯盘150个、手术剪40把、刀柄30把、持针钳20把、止血钳100把、镊子120把。

1.1.1污染程度判定:轻度污染:器械表面的斑点状血迹或污迹污染;中度污染:器械表面有明显血迹或污迹;重度污染:器械表面全部被血迹或污迹污染。

1.1.2清洗效果判定:干净:清洗后的样品表面光亮,无任何污迹;一般:清洗后的样品表面发污或肉眼可见斑点状污痕;不净:清洗后样品表面有较明显片状污迹。

1.2方法:将回收待处理的中度污染的金属器械420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10件按常规清洗方法,将金属器械关节打开,充分浸泡于洗涤液,3/1000浓度清洗液中10分钟,然后再用毛刷刷洗有关节、缝隙、齿槽的器械,用小方巾擦洗弯盘的各面壁,再用清水反复冲洗最后用纯水漂洗后放入1/10000浓度器械保养液浸泡5分钟、洪干、包装高压灭菌。

观察组210件,用样将所有金属器械关节打开清水冲洗后放入1:200比例配制的多酶清洗消毒剂浸泡10分钟,再用毛刷刷洗各关节、齿槽、缝隙等处,用小方巾擦洗弯盘各面壁,再用清水反复冲洗,最后用纯水漂洗后用样放入1/1000浓度的器械保养液浸泡5分钟,洪干、包装高压灭菌。

医疗器械两种清洗消毒方法的质量分析

医疗器械两种清洗消毒方法的质量分析

医疗器械两种清洗消毒方法的质量分析范淑嘉【摘要】目的:比较2种不同方法清洗医疗器械的清洗效果.方法:将回收的350件医疗器械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75件采用多酶清洗剂浸泡加超声波清洗机清洗,对照组175件采用人工机械清洗.结果:器械清洗洁净度目测观察组为97.71%,对照组为57.71%,光源放大镜观察组为90.85%,对照组为3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器械表面、关节轴和齿槽的污渍清洗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波加酶清洗器提高清洗质量,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期刊名称】《华夏医学》【年(卷),期】2015(028)005【总页数】3页(P122-124)【关键词】医疗器械,清洗;医院感染【作者】范淑嘉【作者单位】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广西桂林 54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2.1医疗器械清洗是医疗用品再处理的一个必要过程,是关系到患者安危、保证医疗护理质量与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1]。

清洗是消毒灭菌必要的前期工作,是去除热原、微生物及其他污染物的关键[2]。

如果清洁不彻底,手术器械上残留的任何有机物都会在微生物的表面形成保护膜,影响消毒和灭菌的效果[3]。

近几年医疗器械精密程度的提高,更加大了器械清洗消毒的难度,也对器械的清洗提出更高的要求。

现将我院消毒供应室对2种医疗器械清洗方法的质量比较分析如下。

选取我院2014年1~10月常用医疗器械3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5例。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350例,材料有超声波清洗机,低泡快速多酶清洗液,常用的医疗器械有临床各科室的各类操作器件及检查包,常用手术器件:血管钳、气管撑开器、镊子、持针钳、手术剪等。

对照组175例应用传统人工清洗法实施清洗消毒,具体步骤为:初步冲洗器械;配制清洗剂中浸泡;酶液面下认真刷洗;漂洗、终末漂洗、消毒并干燥。

观察组175例用超声波清洗机进行洗涤。

医疗器械两种清洗消毒方法的效果对比

医疗器械两种清洗消毒方法的效果对比

医疗器械两种清洗消毒方法的效果对比目的探析两种清洗消毒方法进行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的效果。

方法采用机械清洗和人工清洗两种方式,对于我院的4000件常规使用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并按照清洗消毒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以机械清洗消毒为主,对照组以人工清洗消毒为主,观察两种方式的清洗消毒效果。

结果实验组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合格率为99.4%,对照组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合格率为91.7%,两组对比,实验组清洗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较为突出。

实验组医疗器械清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机械清洗消毒方式进行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不仅清洗消毒合格率比较高,并且清洗消毒速度效率也比较突出。

标签: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效果;机械清洗;人工清洗;分析对于污染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处理,是实现医疗器械灭菌、消毒的重要过程和有效措施,对于医院灭菌处理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根据相关研究的结果显示,对于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不彻底,不仅会直接导致灭菌消毒失败,并且会导致更为严重的感染发生,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1]。

下文将以我国的4000件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为例,通过对于两种不同清洗消毒方式的效果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我院2014年11月~12月使用的4000件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为例,其中主要包括各种手术器件以及不同科室的临床检查器件与操作器械。

按照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0件,其中,实验组以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为主,包括临床使用血管钳420把、镊子230把、鼻镜180把、手术剪350把、持针钳220把、气管撑开器120把以及人工血液污染的金属器械血管钳480把;对照组以人工清洗消毒为主,包括临床使用血管钳450把、镊子220把、鼻镜190把、手术剪320把、持针钳210把、气管撑开器120把以及人工血液污染的金属器械血管钳490把。

两组医疗器械的污染程度以及清洗消毒复杂程度等差异不大,具有比较意义。

口腔科常用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效果的评价

口腔科常用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效果的评价

口腔科常用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效果的评价口腔科器械是医学领域中重要的诊断和治疗工具,其清洗和消毒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本文将对口腔科常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效果进行评价,以提高口腔科器械清洗消毒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一、口腔科器械的清洗消毒重要性口腔科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特别是牙科手机、注射器、钻头、镜子和探针等器械,它们与患者的唾液、血液和口腔组织接触,容易传播疾病。

因此,对这些器械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至关重要。

二、清洗消毒方法的评价1.手工清洗:手工清洗是口腔科器械清洗消毒的常用方法,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然而,手工清洗的效率和效果受到操作者技术水平、清洗器械的形状和结构等因素的限制。

手工清洗过程中,应先将器械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残留物、润滑剂和有机物等,然后使用清洗剂进行清洗,最后通过流动水进行冲洗和干燥。

为了提高手工清洗的效果,可以采用超声波清洗机进行辅助清洗。

2.机械清洗:机械清洗是利用清洗设备对口腔科器械进行清洗和消毒的方法,具有清洗效果好、效率高、减轻医护人员劳动强度等优点。

常用的机械清洗设备有超声波清洗机、喷射清洗机和真空清洗机等。

这些设备通过机械振动、喷射水流和真空吸力等方式,将器械表面的污垢和微生物清除干净。

机械清洗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清洗剂和消毒剂,并根据器械的材质和形状进行合理的摆放和固定,以确保清洗效果。

3.化学消毒:化学消毒是利用化学消毒剂对口腔科器械进行消毒的方法,具有消毒效果好、速度快等优点。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过氧乙酸、碘酊、酒精等。

化学消毒过程中,应根据消毒剂的浓度和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将器械浸泡在消毒剂中一定时间,以确保消毒效果。

然而,化学消毒剂的使用需要注意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三、清洗消毒效果的评价指标1.微生物清除率:微生物清除率是评价口腔科器械清洗消毒效果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微生物检测方法进行测定。

手术器械不同清洗方法效果比较

手术器械不同清洗方法效果比较

探讨手术器械不同清洗方法的效果比较【摘要】目的探讨2种不同方法清洗手术器械的效果。

方法将140件同质污染的手术器械按随机分配原则,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件。

实验组用超声震荡加酶清洗,对照组用传统手工加酶浸泡清洗。

结果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超声震荡加酶清洗能有效清除手术器械的血液污垢,特别适合有轴节的金属器械和金属管腔内的血液污垢的清洗。

【关键词】手术器械;手工加酶清洗法;超声加酶清洗法;效果观察手术器械使用后进行彻底的清洗处理,去除附着在上面的血迹、脓迹、干燥的排泄物和分泌物是预防医院感染,保证手术安全的重要环节。

如果清洁不彻底,手术器械上残留的任何有机物都会在微生物的表面形成保护膜,影响消毒和灭菌效果。

据报道[1],美国每年有1500万例次由于内镜清洗消毒不当而引起的医院感染,主要是由绿脓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和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感染。

因此,如何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将污染在器械上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清除到安全的水平,对保证灭菌的成功和控制交叉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2]。

现将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对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观察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鲁沃夫无泡多酶清洗剂、除锈剂、水溶性润滑剂、ks-600e11超声波清洗机、杰力测试纸、回收待处理的污染手术器械,包括手术剪、止血钳、持针钳和穿刺针等。

将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一月内回收的同质污染的手术器械,随机抽取140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1.2方法1.2.1实验组清洗方法将穿刺针的内套针抽出,弯止血钳、持针钳、手术剪等呈“人”字形打开,均匀摆放入超声震荡清洗机专用蓝筐内,底部和槽的距离为2 cm,机内盛有按1:200比例配好的多酶液,水温40~45℃,超声震荡清洗时间为5 min。

使用前应空载运行5~10min排除空气,每次运行时应将超声机的盖盖严,防止产生气溶胶。

停机后取出器械在流动常水下按常规人工清洗,再用流动纯化水反复冲洗干净洗涤剂。

清洗后的手术器械若有锈迹,则将器械关节完全打开浸泡在稀释比例为1:7的除锈剂中浸泡2 min,对锈蚀严重的地方可用刷子沾着稀释的除锈剂刷洗。

对污染器械应用不同清洗方法的效果比较与探讨

对污染器械应用不同清洗方法的效果比较与探讨

对污染器械应用不同清洗方法的效果比较与探讨目的观察对比不同清洗方法对污染器械的清洁效果。

方法将620件中度污染程度的器械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清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多酶清洗消毒剂浸泡清洗。

结果研究组隐血检测的阳性率为3.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8%(P<0.05)。

结论医疗器械在常规清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多酶清洗,效果显著,适于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标签:污染器械;不同清洗剂;效果比较医疗器械应用完毕后会处于严重的污染状态中,上面存有大量的微生物、致热源、有害离子等,可以说清洁是消毒灭菌的有效保障。

有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中,器械清洁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因此,选择适当的清洗用品及方法是保证器械清洗质量的关键。

为探讨影响器械清洗质量有因素,有效纠正不正确的清洁方法,本文对郑州大学附属郑州市中心医院医联体托管单位康复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污染器械应用不同清洗剂清洗,观察对比不同清洗剂及方法对器械的清洁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清洗液选用含氯消毒剂(由北京万金兆元消毒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安必洗快速多酶清洗液(由安徽先科四环消毒用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金属器械,潜血试纸;手术剪40把、弯盘120个,持针钳40把,刀柄40把、镊子130把,止血钳250把。

1.2污染程度评估轻度器械污染:医疗器械表面有污染或有斑点状血迹;中度器械污染:医疗器械表面有明显的污迹或血迹;重试器械污染:医疗器械表面均被污迹或血迹污染。

1.3清洗效果评估清洗干净:实验样品在规定时间后,表面无任何污迹,光亮如初;清洗一般:实验样品到规定时间后,表面可见斑点状污痕;清洗不净:实验样品至规定时间后,表面有十分明显的污迹。

1.4方法选择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待处理金属器械620件,所有器械均为中度污染,将620件器械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10件。

对照组采用常规清洗方法,即打开器械的关节,浸泡于含氯消毒剂2000mg/L中,时间控制在30min,完毕后以清水反复冲洗,通過毛刷将器械缝隙、关节、齿槽刷洗干净,再以蒸馏水冲洗,有效烘干,上油包装后给予高压灭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器械两种清洗消毒方法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析两种清洗消毒方法进行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的效果。

方法采用机械清洗和人工清洗两种方式,对于我院的4000件常规使用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并按照清洗消毒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以机械清洗消毒为主,对照组以人工清洗消毒为主,观察两种方式的清洗消毒效果。

结果实验组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合格率为99.4%,对照组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合格率为91.7%,两组对比,实验组清洗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较为突出。

实验组医疗器械清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机械清洗消毒方式进行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不仅清洗消毒合格率比较高,并且清洗消毒速度效率也比较突出。

标签: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效果;机械清洗;人工清洗;分析
对于污染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处理,是实现医疗器械灭菌、消毒的重要过程和有效措施,对于医院灭菌处理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根据相关研究的结果显示,对于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不彻底,不仅会直接导致灭菌消毒失败,并且会导致更为严重的感染发生,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1]。

下文将以我国的4000件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为例,通过对于两种不同清洗消毒方式的效果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院2014年11月~12月使用的4000件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为例,其中主要包括各种手术器件以及不同科室的临床检查器件与操作器械。

按照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0件,其中,实验组以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为主,包括临床使用血管钳420把、镊子230把、鼻镜180把、手术剪350把、持针钳220把、气管撑开器120把以及人工血液污染的金属器械血管钳480把;对照组以人工清洗消毒为主,包括临床使用血管钳450把、镊子220把、鼻镜190把、手术剪320把、持针钳210把、气管撑开器120把以及人工血液污染的金属器械血管钳490把。

两组医疗器械的污染程度以及清洗消毒复杂程度等差异不大,具有比较意义。

1.2方法两组医疗器械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其中,实验组以机械清洗为主,应用型号为8668的清洗消毒机进行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处理,清洗消毒过程主要包括初步冲洗、清洗剂清洗和漂洗、润滑、消毒、干燥等。

清洗消毒过程严格按照清洗消毒机的使用要求进行,清洗消毒过程由清洗消毒机控制系统控制且自动实现。

其中,进行医疗器械润滑保养使用的润滑剂为鲁沃夫润滑剂。

对照组采用人工清洗消毒方式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清洗消毒过程主要包括初步清洗、清洁剂泡洗以及刷洗、漂洗、干燥等。

1.3 效果评价标准在进行医疗器械清洗消毒质量检测评价中,主要结合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清洁度与隐血检测结果进行质量评价。

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清洁度检测通过目测与5倍放大镜放大检测两种方式进行检测,检测范围包括医疗器
械的表面以及齿槽、关节等位置,以检测部位的污渍残留、颗粒和血渍为检测内容;医疗器械隐血检测以清洗消毒的医疗器械表面、轴节和齿槽检测为主,通过在上述部位滴加联苯胺试剂加双氧水,在对于试纸变化观察情况下,完成对于清洗消毒医疗器械清洁度的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将清洗消毒后的金属医疗器械表面以及外观清洁光亮、无各种污渍;玻璃医疗器械表面洁净光亮,无酸碱PH值,且干燥;导管类医疗器械无异物阻塞、无酸碱PH值,且保持干燥;橡胶类医疗器械不存在粘连、老化的情况,评定为清洗消毒合格。

将进行清洗消毒后,金属医疗器械表面存在有明显污渍,玻璃医疗器械表面不通透且有酸碱PH值、不干燥,导管类医疗器械存在异物阻塞、酸碱PH值和不干燥情况,橡胶类医疗器械存在老化、粘连情况,评定为清洗消毒不合格。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百分比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对比,实验组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合格数量达到1988件,约占比率为99.4%;对照组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合格数量达到1834件,约占比率为91.7%,实验组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此外,在对于两组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时间对比中显示,实验组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意义。

见表1。

3 讨论
进行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是医院消毒、灭菌处理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重要手段。

通过对于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不仅能够对于附着在医疗器械表面的细菌、污渍进行清除,进而对于医疗器械中的病菌传播与滋生过程进行控制,以起到较好的病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中,清洗消毒的质量效果直接关系医院灭菌、消毒的效果,对于患者以及医务人员安全也有着极大的作用和影响[2]。

因此,进行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处理效果的分析,对于医疗管理与医疗安全都有着积极作用和价值意义[3]。

采用人工清洗与机械清洗两种方式进行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后显示,机械清洗的清洗消毒合格率明显比人工清洗合格率高,且进行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所需要的时间也比较短,清洗消毒效率比较高。

在通过机械清洗方式进行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处理中,应注意随着消毒时间的增加,清洗消毒机中积存的锈斑污渍也会相应增加,因此需要在对于清洗消毒机中的锈斑污渍进行处理后,再进行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应用,以保证清洗消毒的质量效果。

此外,注意定期进行清洗消毒机清洗剂甭管堵塞情况排查,保证清洗消毒过程中能够准确进行清洁剂添加使用,还应注意对于清洗用水进行定时更换,避免产生二次污染,保证清洗消毒效果。

总之,清洗消毒机进行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应用,不仅能够实现清洗消毒时间的有效缩
短,同时通过专业化的清洗消毒设计,实现清洗消毒处理,质量效果也比较好,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程裕.QPQ500型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在供应室的应用观察[J].医学信息,2012,25(7):163-164.
[2]郝保华,申玉英.酸性氧化电位水用于复用鼻镜清洗消毒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1,25(31):2889.
[3]郭玉蘭.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在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中的重要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4(35):307-308.编辑/叶致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