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间分布规律大
致是_____ _____ 东部多西 部少从_____ 东南 _____ 沿海 西北 内 _____向_____ 陆递减。
10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4.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原因(1)
1. 影响我国的夏季降水,
太平 洋的_____ 东南 既有来自_____
低气压 低气压
季风,也有来自______ 印度 洋
西南 季风。 的_____ 2.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 东部 地区,西南季风主 的____ 西南地区、 要影响我国____ 华南 ____地区。
11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4.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原因(2)
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 大兴安 岭 、 ___ 阴 致以 ________
山、贺兰 ____ 山、 ________ 巴颜喀拉
冈底斯 山、_ _____山为界。
4、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受 不到夏季风影响的主要 原因远离海洋和山脉阻隔 _______________ 所 以 西 北 干 旱 。
12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什么地方?它与 1月份的哪条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哪些地方? 找出年降水量超过 1600毫米及低于200毫米的地区。 能否大致确认学校所在地的年降水量是多少毫米? 等温线大体上一致? 400毫米
6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2.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2)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夏秋多,冬春少且雨热同期
7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3.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1)
(1)年降水量超过 1600毫米的地区大 多在东南沿海地区 __________。 (2)800毫米等降 秦 岭、 水量线通过___ 淮 青藏 高 __河附近至_____ 原东南边 缘。它与 我国一月份的0 ___ ℃等 温线大体是一致的。
6.2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课件(25张PPT) 2023-2024学年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

合作探究
3.在课本图6-2-9中找出长江、黄河、湄公河、锡尔河和阿姆河, 依据其发源地和流向分析亚洲主要河流的流向特征。
七年级·地理· 商务星球·下册
第六章 亚洲
第二节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学习目标
1.通过读图和阅读课本中的文字内容,说出亚洲地形和地势的特 征,了解主要地形区。 2.结合亚洲的地理位置分析亚洲气候的主要特征和成因。 3.知道亚洲河流的特征,能够在图上指出亚洲主要的河流。 ◎重难点:掌握亚洲地形、气候的特征及自然要素间的关系。
预习导学
我们亚洲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三毛流浪到北回归线西 岸的阿拉伯半岛,口渴了却找不到水喝,然而当他流浪到同在北 回归线上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时却要帮忙防洪。三毛不解,同 在亚洲为啥会不同?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亚洲的自然环境,共同感受这块沃土的 神奇与秀美。
预习导学
山地高原为主 地势起伏大 1.亚洲地形多种多样, 高原和山地 是主体,约占四分之三。 2.亚洲地势 中部高 , 四周低 。 青藏高原 和帕米尔高原是“世界屋 脊”。 3.亚洲地势 起伏大 ,既有世界最高峰—— 珠穆朗玛峰 ,也有世 界最低点—— 死海 。
合作探究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合作探究
(1)在图中适当位置填注太平洋、印度洋,热带季风气候、亚热 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分析亚洲气候有 哪些特点?(课本P10读图题也一起完成)
填图略。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 特点。
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评课稿

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评课稿一、引言《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是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的一篇重要教材。
本文主要通过对该教材的评析,探讨其内容的合理性、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以此判断其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材内容分析《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从多个角度介绍了地球上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水域、植被等方面。
该教材通过案例和实例引入,生动地展示了各个自然环境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帮助学生理解地球上存在的多样性。
教材的内容设计非常合理,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要,采用了分层结构和渐进式展示的方式。
每一部分的内容都有明确的目标和重点,层层递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材给予了足够的实例,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增强了学生的理解。
三、教学设计评析1. 教学目标本篇教材明确了教学目标,即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地球上的多样化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这一目标与七年级地理课程的核心素养和要求相符,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材明确了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了气候、地形和水域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并通过案例和实例展示这些特点。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的深入理解和学习。
3. 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教材的内容编排清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既有对基本概念的介绍和解释,又有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探讨,使学生能够在具体问题中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示范解释、小组讨论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合理,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掌握知识。
例如,通过讲解和实例引入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地理概念和现象;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材中注重运用多媒体技术,如音频、视频等辅助教学手段。
七年级地理下册6_2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第2课时教学案1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1

第二节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教学目标】1、利用亚洲气候分布图和有关资料归纳总结亚洲气候特征。
(重点)2、利用亚洲地形图、亚洲主要河流分布图和有关资料归纳亚洲河流特征。
(重点)3、简述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
(难点)4、通过复习亚洲的世界地理之最,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
【教学模式】诱思自学,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精当点拨”,当堂达标。
【教学方法】地图导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具准备】多媒体素材及教学课件读图析图探究新知使用多媒体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一)气候复杂多样【自主读图】读课本图6—2—6和P10内容,思考回答下列各题:(1)读图找出亚洲的气候类型,说说分布最广的是哪一种?(2)对照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找出亚洲缺失的气候类型。
(3)读图分析亚洲气候的特点。
(4)分析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成因。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巡视。
【精当点拨】教师对疑难问题引导点拨1、游戏:我说你指要求:教师说出亚洲的任一气候类型,学生在图上快速的指出,看谁指的即对又快。
2、点拨:亚洲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影响因素: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地形的影响,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
【板书】亚洲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教师语: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我们来探究(二)季风气候显著。
(二)季风气候显著。
使用多媒体展示亚洲季风气候示意图【读图析图】1、读图说出亚洲冬季风、夏季风的风向。
2、找出冬季风、夏季风分别从哪里吹来?3、找出亚洲的三种季风气候类型,说说它们的分布特点。
(一)气候复杂多样【自主读图】学生读课本图6—2—6和P10内容,思考回答下列各题:(1)全球共有12种气候类型,亚洲有种,分布范围最广的是气候。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自然环境第2节复杂多样的气候第1课时气温课件晋教版

造成我国南北方穿衣不同。
10.下列对太原人们冬季日常生活的描述,与实际情况 比较吻合的是( C ) A.居民喜欢吃“火锅”和辛辣的食物驱寒祛湿 B.人们正忙着早稻插秧 C.老人们穿着羽绒服、戴着皮帽悠闲地在公园散 着步 D.一年四季,孩子们经常在海滩上嬉戏、游泳
读图2-2-9,回答11题。 11.造成图中我国东部山桃花盛开
4.我国南北气温差异最大的季节是( B ) A.夏季 B.冬季 C.春季 D.秋季
【中考•青岛】读中国温度带图(图2-2-7),回答5~6题。 5.下列温度带与作物熟制对应正确的是( )
A.甲:一年一熟 B.乙: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C.丙:一年三熟 D.丁:一年两熟到三熟
图2-2-7
【点拨】读图可知,图中甲为亚热带,乙为暖温带, 丙为中温带,丁为高原气候区;亚热带地区作物熟制 为一年两熟到三熟,A错误;暖温带地区作物熟制为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B正确;中温带地区作物熟制 为一年一熟,C错误;高原气候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一 熟,D错误。 【答案】B
6.下列温度带与其主要农作物对应正确的是( ) A.甲—水稻、油菜 B.乙—春小麦、花生 C.丙—冬小麦、棉花 D.丁—青稞、甘蔗
【点拨】图中甲为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主要农作 物有水稻、油菜、甘蔗等;乙为华北地区,属于暖温 带,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花生、棉花等;丙为东北 地区,属于中温带,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甜菜、玉 米、大豆等;丁为青藏地区,属于高原气候区,主要 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故选项A符合题意。 【答案】A
4.1月份,下列两城市温差最大的是( A ) A.哈尔滨、海口 B.哈尔滨、北京 C.郑州、武汉 D.北京、广州
5.我国划分温度带的依据是( A ) A.活动积温的大小和农业生产实际 B.耕作制度 C.植被类型 D.生长期
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1.第六章 亚洲 6.2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教学目标】
1.利用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有关资料归纳总结亚洲气候特征。
2.观察亚洲地形图、亚洲主要河流分布图和有关资料归纳亚洲河流特征。
3.简述亚洲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亚洲气候和河流特征
难点:季风气候的成因及影响
【教学方法】情景导学、问题导学、独立探究、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复习-图说地形。
候?同位合作尝试。
过渡:解释小雨的困惑,让我们大体了解了亚洲气候,很庞大的气候信息量,下面我们小组内群策群力,对这些气候信息一块再来梳理归类认识。
过渡:解释小雨的困惑,让我们初步了解了亚洲河流,下面我们小组内群策群力,一块再来归类梳理气河流息。
合作探究
河流
五、合作探究-归纳特点
归纳导引1.分析P12表格11条
世界长河有条在亚洲,形成亚洲
河流的一个特点①亚洲是世界上
长河的大洲。
思考特点①与面积、地形的关
系。
:A.11条世界长河7条在亚洲,
亚洲是长河最多的大洲,这记为特
点①。
B.上节课学习了亚洲面积广、地
形复杂多样,特别是雪山融水常形
成大河水源;刚刚了解了气候复杂
五、分组合作-探究归纳
1.再看P12段1分析表格,借助
归纳导引1.归纳探究河流特点①,
及其与面积地形气候的联系。
A.在P12段1上标画特点①
B.理解面积、地形气候对特点①
与的影响。
2.再次阅读P12段2,观察河流
分层
递进
再学
归纳
切块
归纳
化难
为易
案例。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复杂度样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中图版地理上册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知识点一、中国的地势1.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高or低)地形:地表形态。
→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山区2/3 VS山地1/3)2.我国地势、地形各有什么特征?答: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划分依据:平均海拔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答:(1)气候: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极为有利。
(2)河运和航运:西高东低的地势,也使我国的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陆的经济联系。
(3)水能资源:而当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增大,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阶梯交界处建水电站)二、中国的地形5.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山脉因此成了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
北回归线穿过的山脉:横断山脉、台湾山脉主要山脉阶梯②东南丘陵中的江南丘陵竹子种类繁多,是我国著名的竹区之一【“三山夹两盆”描绘的是新疆的地形。
】7.填表: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填表(P64)沿36°N 地形剖面图,此类型题目多加注意。
1.气温:大气的冷暖程度。
(时刻变化且有规律)2.(2)年变化:如4季。
(气温年较差)3、1月0℃等温线:大致沿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分布,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日温差大、年温差大)藏袍一日三穿:西藏自治区(日温差大,年温差小)青藏高原高寒区。
(区分地球五带)划分依据:各地热量状况的总体差异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中温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天山山脉青藏高寒区与暖温带、亚热带的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北京:暖温带 河南:大部分位于暖温带 、半湿润区5、降水: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固态或液态的水。
降水也存在明显的时间、空间的变化。
6.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什么?(P76)※※※答:规律大致是:东部多西部少;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商务星球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自然环境的复杂多样性,认识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和生态系统。
2. 掌握自然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
3. 进修珍爱环境、珍爱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2. 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和生态系统。
3.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
4. 珍爱环境、珍爱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和意义。
三、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看一段自然环境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环境的复杂多样性,并激发对自然环境的兴趣。
2. 进修内容讲解:介绍什么是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包括不同的生物种类、各种生态系统的构成等内容。
通过图片、图表等形式展示,让学生对自然环境有更直观的认识。
3. 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讨论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包括维持生态平衡、提供食物资源、药物来源等方面。
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干系。
4.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珍爱环境、珍爱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可以选择一些成功的生物多样性珍爱项目进行介绍,激发学生的珍爱认识。
5.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进修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珍爱环境、珍爱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维护自然环境做出贡献。
四、导学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生物多样性珍爱的短文,表达对自然环境的珍惜和珍爱之心。
2. 收集一些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资料,了解不同生物的特点和生存环境。
3. 参与学校或社区的环保活动,亲身体验珍爱环境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对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对生物多样性珍爱的认识。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实地考察、生物多样性展览等形式,进一步拓展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环保认识和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候复杂多样? 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带、 温带、热带,加上距海远近 不同以及地形的差异。
P10 读图6-2-6
1.找出亚洲的气候类型,说说分布最广的是哪一种。
温带大陆性气候
2.找出亚洲的三种季风气候类型,说说它们的分布特点。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部和 南部,从南向北依次是热带 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和温带季风气候。
1.读图6-2-8,找出非洲的气候类型,说说气候 类型的分布规律。
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以 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2.对照图6-2-6,比较非洲气候类型与亚洲有什 么不同。
非洲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亚 洲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非 洲有热带草原气候,亚洲有季 风气候。非洲以热带气候为主, 亚洲以温带气候为主。亚洲气 候类型复杂,非洲气候呈南北 图6-2-8 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对称分布。
河流众多 呈放射状向四周流动
亚洲排名世界前11位的七条河流
河流 项目
长度 6397 (千米) 5464 4500 4370 4320
长江 黄河 湄公河 黑龙江 勒拿河 叶尼 塞河 鄂毕河
4130
4070
世界 排名
3
5
6
8
9
10
11
亚洲是世界长河最多的大洲,长江是亚洲第 一长河;湄公河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是亚洲 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
山地高原为主 地势起伏大
平原、丘陵、 盆地25%
高原和山地75%
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图
W
Z.x.x. K
E
喜 珠穆朗玛峰 马 拉 雅 山 脉
特点?
低
死海
高
低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亚洲的地形特点
地形复杂多样 , 高原山地为主。
北纬30°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地势起伏大。
P9 活动
描述北美洲的地形特点
第六章 亚洲
第二节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亚洲的世界地理之最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的山脉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
死海——世界最低的洼地
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半岛
乞拉朋齐——世界的雨极
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
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泊
西西伯利 亚平原 蒙古高原 帕米尔高原 伊朗高原 青藏高原 华北平原
大 平 原
北美洲大陆沿40°N地形剖面 W E
高
低
高
地势高低起伏的大致趋势:中部低,东西高。 主要地形类型及大致比例:平原占2/5,山地、高原占3/5.
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状况: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和拉布拉多 高原;中部—大平原;西部—落基山脉。
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亚洲没有热 带草原气候和温 带海洋性气候。
亚 洲 的 海 陆 位 置
临位 太于 平亚 洋欧 和大 印陆 度东 洋部 。, 濒
季 风 气 候 显 著
有利
雨热同期,
利于作物生长。
不利
旱涝灾害
亚 洲 的 广 深居内陆 大 的 远离海洋 内 陆 地 区大 的 温 带 大 陆 性 气 候 区
P11 活动
认识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太
黄河
平 洋
长江 恒河
亚洲的中部和西部地 区,深居内陆,气候 干旱,降水稀少。
印
度
洋
湄 公 河
结束
读图6-2-9 1.找出亚洲排名世界前11位的 七条长河,说出亚洲河流从多 的主要原因。
北
冰 洋
勒拿河 鄂毕河 叶尼塞河
亚洲面积世界第一。 中部地势高,气温低, 山区终年多冰川、积 雪,给河流提供水源。 流经地区降水较多, 给河流提供水源补给。
2.找出阿姆河、锡尔河,对照 图6-2-6,说出亚洲中部和西部 河流稀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