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说端午话习俗

合集下载

写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1篇

写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1篇

写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1篇写家乡的端午节作文(篇1)端午节,是一个人人知晓的传统节日,可是它的来历又有多少人知道呢?端午节,是一个关于屈原的故事,他的主人见他聪明,于是想让他当官,去说服别的国家一起对付邻国,他本来很乐意,因为这是为国而去,可是有一次他路过皇家林子,听到他们只是来利用自己,于是他不再当官,皇上听了立马去叫人抓他,于是屈原走到江边,一气之下跳入江中。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不想让屈原的尸体被鱼虫吃,于是为江中放入粽子和柳叶,让鱼虫去吃粽子和柳叶,不让鱼去吃屈原的尸体,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一说起我见过的端午,那还是去年的好玩,因为我们班在玩“包”粽子大比赛,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不是真的在包粽子,而是用纸板做粽子的芯,然后用线再一圈一圈缠起来,最后就做好了。

我来讲一下我的亲身经历:第一次刚绕好第十圈,我正在高兴的时候,不小心一拉线头,线又掉了。

第二次我有了恒星,一圈一圈的在慢慢缠,当我以为我可以的时候,他又一次对我开了个玩笑……当我绕了,不知道多少圈,总算弄好了,于是我把“头”和“脚”弄好,然后大功告成了,我把我“智慧的结晶”放到了观赏台上,经过很长时间的选举,于是我成功获得了第二的光荣称号……在回家的路上,我高兴的心脏都快跳出来了!你以为这就结束了?不,回到家后,我看见粽子好了,于是拿了一个就吃,那真是人间的美味!端午节是对我来说快乐的,美味的,我只希望明年的端午能“闹”得更欢!写家乡的端午节作文(篇2)今天是我期望已久的端午节,我早早就起床等待着美味的粽子。

一进厨房,厨房里飘散着令人垂涎欲滴的糯米香,妈妈正和姥姥、姥爷包粽子呢,我奇怪的问老爷是什么时候来的。

“起床了”老爷转过头。

“嗯,老爷,您什么时候来的?您也会包粽子啊!”老爷看出我的心思说:“想包吧,来,老爷教你!”。

“先把竹叶卷成锥状,把卷好的粽叶卡在手虎口。

”老爷也拿起竹叶给我做起示范,我也忍不住学起来。

“舀一勺泡好的糯米倒入粽叶卷中,再舀上拌好的馅放在米上,然后盖上一层米将叶尾盖上,捏拢,最后用细绳系牢。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范文(10篇)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范文(10篇)

【导语】端午节,⼜称端阳节、龙⾈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

采撷艾叶挂门前,避邪驱蚊过夏天。

⾹甜粽⼦端桌上,甜甜蜜蜜共团圆。

馥郁醇酒共举杯,端午佳节乐开怀!以下是⽆忧考为⼤家带来的关于端午节的作⽂范⽂,欢迎⼤家阅读。

关于端午节的作⽂范⽂篇⼀ 今天是端午节,我们⼀家到⽞武湖划“龙⾈”。

我们租的“龙⾈”是⼀艘电动游船。

上了船,我就提出,今天让我⾃⼰来开船,爸爸妈妈欣然同意。

⼀开始,我还不会开,本来想把船往右边开,船头却向左边去了。

在湖⾯上我没有⽅向,没有⽬标,不知道要把船开到哪⼉去。

后来,我才确定⽬标:把船开到翠洲岛。

翠洲岛在我们的正前⽅,于是,我寻找到了浮标围成的航道,沿着这条航道到翠洲岛是直线距离最近。

湖⾯风很⼤,吹得船头⼀会⼉偏向航道的左边,⼀会⼉偏向航道的右边。

我握着⽅向盘不断地向左向右调整⽅向,尽量让船直线⾏驶。

我费尽了⼒⽓,才使船靠近了我的⽬标。

在湖⾯⾏船的不正像我对待学习吗?⾸先要树⽴⼀个明确的⽬标,再向着这个⽬标前进。

前进的路上,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只有不断地改正⾃⼰的缺点,克服困难,才能达到树⽴的⽬标。

关于端午节的作⽂范⽂篇⼆ 今天中午,我们教室⾮常⾹,不是⾹包的⾹,也不是⾹⽔的⾹,⽽是粽叶和江⽶的清⾹。

整个⾹味仿佛织成了⼀个巨⼤的天,把我们的教室包围住了,空⽓中弥漫的都是清⾹。

原来我们班举⾏了⼀次活动——包粽⼦。

我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江⽶、粽叶和红枣,到⽔池旁把带来的粽叶冲了冲,然后飞快的奔回教室。

同学们激动的都快要哭了,我的⼼⾥也似揣着⼀个⼩兔⼦似的,砰砰直跳。

⽼师似乎看出了我们的⼼思,微笑着对我们说:“请同学们不要太激动,要平静下来,我们要把这次活动做好,现在开始包吧!”只见我拿了两⽚粽叶,右⼿拿着粽叶的头,左⼿拿着粽叶的中间,然后右⼿把粽叶卷成圆锥形,⽤左⼿拿着,右⼿抓⼀⼩把江⽶放进⼩洞⾥,再放颗蜜枣,再抓⼀⼤把江⽶放进⼩洞⾥,然后把多出的粽叶盖在粽⼦上,再拿出⼀根⽩绳⽤嘴咬着,然后再缠到粽⼦的外⽪上,⼀道。

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范文10篇

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范文10篇

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范文10篇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1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

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

但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

传说那天爱国诗人屈原听到自己的国家快要灭亡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抱起一块石头纵身跳入江河里。

直到现在,人们一到端午节就吃粽子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每当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

今年端午节我还学会包粽子呢!刚开始,我学着外婆的样子,拿出两张粽叶,把它平摊在桌子上,放一些糯米,再放一二块排骨和板栗,然后放一些糯米盖好,最后拿筷子搅匀折好。

可是我用力太猛,叶子碎了,还好糯米没漏出来。

我就用绳子把粽子捆紧,结果太紧了,叶子全碎了,米也漏了。

在这慌乱之中,我没把粽子包好,却把糯米洒了一地。

但是我没有放弃,想起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我又小心翼翼地包起了粽子。

在外婆的指导下我终于包好了。

香喷喷的粽子煮好后。

我找出了自己包的那个粽子,咬了一口,真香啊!这种味道真是让我回味无穷。

我喜欢吃粽子,所以我很喜欢端午节。

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2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可多了,又喜气洋洋的春节,有团团圆圆的中秋节,有祭亲人的清明节……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热热闹闹的端午节,因为端午节不但有我喜欢的龙舟赛,还有我最喜欢吃的美味粽子。

谈起端午节,大家一定不陌生,端午节要吃粽子,说起吃粽子,让我就想起一件难忘的事。

那是去年端午节,太奶奶在客厅里包粽子,只见她把粽叶卷成一个尖筒,把尖的角上方一个枣,再放米,为了不让米调出来,要把粽叶折过来,包住米,只见太奶奶一手拿粽子,一手拿着线的一头,另一头必须用牙咬住才能把粽子系住,太奶奶的牙都掉光了,只能用牙床吃力地咬住纸线的一头,把粽子紧紧系住。

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原来包粽子这么简单呀,我马上加入了包粽子的行列。

我把粽叶卷成一个圆锥行,然后放枣和米。

哈哈,很容易,但高兴得太早,我也学着太奶奶的样子用线把粽子系住时,一下子粽子散了架,坚持系了几回,还是系不住,还一不小心纸线把我的一颗牙給牵掉了。

【五年级】关于端午节作文300字 端午节

【五年级】关于端午节作文300字 端午节

【五年级】关于端午节作文300字端午节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它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也是航海家对水神的祭祀。

这个节日有很多有趣的习俗。

首先,人们会在端午节的时候吃粽子。

粽子是一种用糯米和其他食材制成的包裹着肉或其他馅料的美食。

据说,粽子在屈原葬礼时起了作用,使他的葬礼变得温暖。

所以,人们在端午节时吃粽子也是为了纪念他。

其次,人们也会赛龙舟。

龙舟是一种长长的、窄窄的船,它可以容纳多名划手一起划行。

在龙舟比赛中,两条船手持桨划动龙舟,争夺优先顺序。

最终,第一只到达终点的龙舟将获胜。

除此之外,人们还会挂艾草和蒲公英,在房间里和门口制作菖蒲和艾草束,赛龙舟,放五色丝线等等。

端午节的习俗非常丰富有趣,它不仅能够让人们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够让家人和朋友们一起欢度这个节日。

端午节中文 1000字: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

长久以来,端午节一直是中华民族最具有文化特色的节日之一。

端午节有很多文化内涵,也有很多有趣的习俗。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人们都会表达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他是楚国的忠臣,致力于维护国家繁荣。

但是,他却遭到了国王的不信任和流放。

最终,他决定跳进江中自尽。

在他的死亡后,人们以赛龙舟、吃粽子和挂菖蒲、艾草来纪念他。

现在,端午节已经成为了一种民间传统。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做好各种食品来庆祝这个节日。

最著名的当然是粽子。

粽子是用糯米包裹肉或红枣的美味食品,也代表了人们对屈原的怀念。

除了粽子,还有很多其他美食如鲜蛋、五彩糕点等等。

人们也会在端午节期间结伴到户外野餐,以此来享受这个节日。

除了吃粽子,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赛龙舟起源于屈原时代,是人们纪念他的方式之一。

在现代,龙舟竞赛已经成为了一项专业性的运动。

但是,在传统习俗中,龙舟比赛还保持着浓厚的民间色彩。

端午节满分作文600字(7篇)

端午节满分作文600字(7篇)

端午节满分作文600字(7篇)端午节优秀作文600字(篇1)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我们中国民间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相传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着名爱国诗人屈原。

我们老家过端午节的时候,家家都在门的两旁挂上艾草和菖蒲,用来避邪,小孩子胸前还要挂上染红的咸鸭蛋,戴上用彩色丝线缝制成各种形状的香囊,以求吉祥。

过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南方各地共有习俗,只不过粽子的做法,各地都不相同,有的地方用芭蕉叶包粽子,有的地方用荷叶包粽子,江浙这边有些地方用芦苇叶包粽子,而大多数地方都是用一种专门可以用来包粽子的竹叶,这种竹叶除用来包粽子,以前还用来做斗笠和渔舟上的雨篷。

粽子的形状也有差异,有些地方做成长方形,像个小枕头,大多数地方都是做成四棱形。

我太婆说过,做成四棱形是喻指古代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神灵,护佑屈原大夫平安。

包粽子除了用上等圆糯米,里面的馅也是不一样的,有枣泥的、豆沙的、咸蛋黄的、肉馅的……我们家包粽子是用肉馅加花生米做的,十分好吃。

每逢端午节,家家还要把屋子打扫干净,洒上雄黄水,防止毒虫兹生。

我听爷爷说,过端午节还要喝雄黄酒。

因为爷爷曾经看到过一条资料,说喝雄黄酒对人体有害,所以,我们家不再喝雄黄酒了。

过端午节那天,我国南方各地还要举行赛龙舟活动。

我们老家江西抚州的风俗是每年农历五月初八,都要在抚河举行一次临近乡村的龙舟大赛,冠、亚军还要颁发奖状和证书,同时还有一些物质奖励呢。

赛龙舟可有意思了,每条船上除了20人左右的桨手和一个舵手外,我们老家龙舟的船头上还要放一面大鼓,船尾放一面大锣,用锣鼓指挥桨手们行动一致,鼓声,锣声“嘭”落桨。

因此,划龙舟比赛时,河面上锣鼓喧天,加上两岸观众的呐喊声,真可称得上热闹非凡。

我们抚州市临川区的河西乡女子龙舟队,还在国际比赛中得过冠军呢!端午节优秀作文600字(篇2)今天是端午节了,已经习惯了在早上看新闻的我,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视,今天新闻节目上的互动话题就是”端午节”,主持人也是微笑着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在家乡里过端午节时候的事情。

描写端午节风俗习惯作文8篇

描写端午节风俗习惯作文8篇

描写端午节风俗习惯作文8篇1.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习俗。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等。

吃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习俗。

端午节吃的粽子通常是用糯米、肉、豆沙等包裹在竹叶里,口感香甜,是人们喜欢的小吃之一。

赛龙舟则是体现团结和合作精神的一项活动,每年端午节都会有各种比赛活动举行。

挂菖蒲则是一种驱毒驱邪的传统习俗。

除此之外,人们还会在端午节前后进行其他活动,比如晒艾草,将蒿条和艾草挂在家门口、摆放五色丝线等。

这些习俗都是人们欢度端午节的方式,也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

2. 端午节的历史渊源及习俗端午节,又称重阳节、龙舟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那时候,吴国的大臣屈原因为祖国被灭而投江自尽。

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以表达对他的怀念和敬仰。

端午节有很多习俗,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吃粽子和赛龙舟。

吃粽子的原因是因为屈原投江后,人们担心鱼虾会吃他的尸体,于是就在江边放下粽子,引开鱼虾的注意。

赛龙舟则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让人们体验龙舟竞渡的乐趣和体育精神。

此外,端午节还有很多其他的习俗,比如挂艾叶、月下推杯、拜祖先等等,都是为了祈求健康、平安和幸福。

这些习俗,不仅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也让我们更加了解和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3. 端午节的粽子文化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习俗,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吃粽子了。

端午节吃粽子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在古代,人们为了纪念楚国大臣屈原,会用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偷食屈原尸体,于是就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粽子是我国传统的汉族食品之一,通常是用粘性较强的糯米加上各种馅料包裹在竹叶中蒸煮而成。

馅料有很多种类,包括咸肉、豆沙、蛋黄、红枣等等,口味也因地而异,北方粽子通常比较咸,南方则更多地采用甜馅。

在端午节期间,各地的粽子有着各自的特色,比如浙江的咸肉粽、广东的荷叶粽、江苏的甜粽子等等。

中华传统文化节日作文7篇

中华传统文化节日作文7篇

中华传统文化节日作文7篇“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

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要插艾枝,悬艾虎。

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带在身上,驱虫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节要画门符。

端午节这天,人们将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纸做门符。

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

端午节要带香包、系五彩丝线。

香包是用棉制品和丝线绣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

五次丝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节要吃粽子。

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

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

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

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九月遇重阳,菊花分外香。

”又是一年重阳节,一个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时节。

时逢周末,我和爸爸妈妈例行去爷爷奶奶家。

尽管离奶奶家只几百米的间隔,但由于平时学习紧,却只能周末去去。

我是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奶奶早已准备好了我最喜欢吃的红烧牛肉,爸爸爱吃的鱼,妈妈爱吃的蒜苔,等等一大桌丰富的菜肴。

吃饭时,爷爷问我说:“最近又学会了什么诗词文章呀呀?背给给爷爷听听。

”“又来了,孩子吃饭呢!”奶奶对爷爷有些不满。

端午节风俗的介绍作文400字(通用36篇)

端午节风俗的介绍作文400字(通用36篇)

端午节风俗的介绍作文400字(通用36篇)端午节风俗的介绍作文400字(通用36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风俗的介绍作文4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风俗的介绍作文400字篇1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我从书上知道,这是纪念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

屈原是楚国人,他在流放期间,楚国被秦国攻破,他很难过,投了汨罗江。

老百姓很感动,就把饭团、鸡蛋丢进江里,吸引鱼儿,不让他们吃屈原的身体。

所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我们就有了吃粽子和茶蛋的习惯。

端午节早上,我的早餐就是粽子加鸡蛋,还吃了大蒜子呢!说到吃大蒜子,那是因为端午节也被称为“五毒日”,是古代的一个卫生节,我听广播了解到,五毒是指五种有毒的动物:蛇、蜘蛛、蟾蜍、蜈蚣、蝎子,如果接触到它们,我们很容易就会中毒。

所以端午节前后,人们洒扫庭院,插艾条、播洒雄黄酒,杀菌防病,强身健体。

记得爷爷在的时候,爷爷就做过雄黄酒。

不过,妈妈也带我去中药店做了一个香包,里面有五种中药:冰片、白芷、丁香、藿香、菖蒲,有驱虫的功效呢,而且很香。

晚上睡觉的时候,我把香包放在枕头边,蚊子也不来找我了。

每一个节日都可以互相祝福,而这个节日是纪念故人的,所以只能说“端午安康”,这个节日,我涨了不少知识呢!祝大家端午安康!教师评语:孩子的思路很清晰,条理清楚,结合自己的经历给我们介绍了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让我们大人也涨了不少知识呢!端午节风俗的介绍作文400字篇2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源自一个传说。

在古时候,有位名叫屈原的人,他在国家衰败之时,想为国家出力,却怀才不遇,愤而跳江。

他当官时,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百姓念及他,怕鱼虾吃了屈原的尸体,就用粽叶包上糯米,投入江中,希望鱼虾不去吃屈原的尸体。

因此,五月初五这天,人们就吃粽子悼念屈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说端午话习俗1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山东农村老家过端午,印象有四:一是吃粽子。

粽子实际上头天晚上就做好了。

家乡的粽子和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家乡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数用苇子叶做,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还用竹筒做,我们家乡除用苇子叶外,还用类似薄罗叶那样的粽子叶做,且两个粽子对着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见。

家乡农村人过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没说纪念什么,只是学校的老师说是纪念屈原投汨罗江,更没人去考证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劝谏,还是和楚怀王的后宫私通,而遭嫉恨放逐。

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粽,才把那棉袄扔”,那时人穷,没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单衣和棉袄两者之间选择。

就是说,过了端午节,就可完全脱掉棉袄了。

二是插艾蒿。

天不亮就赶到远处的山野,去采苗高叶壮的艾蒿,回来后就插在门框上,据说可避邪。

实际上是,家中有人得个疮疖什么的疾病,就把那干过后的艾叶采下来,揉成一个个圆锥型的小团,用香点着,让艾烟来熏患部,在中医学上叫“灸”。

再就是多割一些晒干,拧成“烟绳”,夏天用来熏蚊子,因为那时多数人家没有蚊帐。

没有象四川人在端午节扎艾狗挂在门上,是为了让张献忠识别是穷人家,起义军不杀。

三是扎五丝。

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丝线拧成一股细绳,捆在手脖、脚脖上,据说可以辟邪保平安。

刚扎上的时候,色彩很鲜艳。

时间一长,被水湿了,掉了颜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鲜了。

五丝不能随意剪掉,必须等到下雨,剪掉后扔到水里,据说可以变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

老家叫香布袋、荷包。

男孩戴大锄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

里面装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里刨回来晒干的。

那时一种长在沙地里的草,根部象个黑色的枣核,用手掰开,里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

这时的小伙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着荷包互相扯来抢去嬉闹调情。

家乡的习惯是,戴着香囊,不能去瓜地,说一去就把瓜给轰了,光开花不结瓜。

作文说端午话习俗2今天就是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就是相同的。

端午节就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呢!上午,大家家就开始包粽子,准备好喂我肚子里的“蛔虫”了。

说道端午,大家一定不知道端午节的知识,就让我这个大博士来告诉你们有关端午节的知识吧!说起端午,大家还得请出一位诗人让他来帮大家先开头说起他吧,可此人到底就是何方神圣?他就就是大名鼎鼎的爱国诗人——屈原呀!屈原就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

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就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

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

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

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

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

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

这就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还就是再来说说端午节赛龙舟的故事吧。

当时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就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作文说端午话习俗3"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酒。

龙船下水喜洋洋。

"大家一听到这首童谣,一定会想到端午节。

今天,我就来讲一下端午节吧!端午,又称为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等。

但是,要说大家最熟悉的,还是端午节这个名字呢!有的人甚至听都没听说过这些别称。

要说能代表端午节的,当然无过于吃粽子了。

端午节这天,大家有的自己做,有的上街买,在端午节,几乎没人不吃粽子。

当然了,作为吃货,我怎能不吃呢?每到端午节,我们家还举行吃粽子比赛!买上两袋粽子,下令开吃,我们就一起狼吞虎咽,但是最后获胜的往往不是我……我还听过一个关于粽子来历的故事:在古代,有一个人叫屈原,他向皇帝提了利国利民的建议,但是那昏庸的皇帝并没有采纳,他很愤,就投河自尽了。

人们为了纪念他,做了一个透明棺材,放进了水池里。

为了能给屈原贡一些贡品,就把用糯米做的竹筒粽子一一扔进水池里。

过了几天,人们才发现水池里有鱼,那些粽子都被鱼吃掉了。

人们很生气。

这时,有一个人叫道:“大家伙,鱼最怕菱角,可以用干净的草叶去包糯米,做成菱角的!”以后,人们将包好的粽子扔进水池,鱼一看到糯米粽子,以为是菱角,就不敢吃了。

久而久之,人们就把它叫成“粽子”了。

再来讲一讲赛龙舟的来历吧!当时,人们因为舍不得屈原死去,就都乘着小船,来打捞屈原。

他们争先恐后,但是当追到洞庭湖时,却不见了踪影。

此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会举行划龙舟庆祝。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这个风俗,吴国、越国等等都最先采纳。

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也曾经主持过友谊赛呢!一直到现在,台湾也仍旧在保持着每年五月初五赛龙舟的端午节习俗。

此外,端午节还有挂艾叶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门前都会有许多艾叶放在门口,有些心灵手巧的人,还会做荷包哩!将一块布剪出各种各样的形状,在里面塞满艾叶,小朋友们最喜欢佩戴了!据说,佩戴荷包还可以僻邪驱瘴呢!。

用菖蒲作剑,插在门楣里,还有驱魔祛鬼的神奇效果呢!端午节的习俗可真多呀!作文说端午话习俗4又是粽叶飘香时,世间处处盈满了喜悦的气氛。

“节分端午谁自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是凝聚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传统节日,深邃而又悠久。

每当这时孩子们会在手臂系上五彩线,带上漂亮的香包,与父母一同去踏青。

对于北方的人们来说,端午节是个踏青的好时机,这时果园中,草地上,路边,田野中处处生机勃勃,满眼的绿,漫山遍野的绿,为这个节日增添了色彩。

古往今来就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习俗,而人们也不禁陶醉在山水之乐中。

今年,我同父母一起去了舅舅家果园,绿色出现在眼帘,依稀可以看到一两抹红色,走进才发现是娇红欲滴的樱桃,小巧玲珑的挂在枝杈间煞是可爱。

将它们摘下洗净后,一股脑的放在嘴里,甜意用上心头,不禁让我感受到端午很甜。

接着,我们去了太奶家,在太奶家吃到了香喷喷的粽子,粽子中的果味浓香穿梭在唇齿间,黏黏软软的口感令人陶醉。

这时,我不禁想到了屈原,那个吟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伟大诗人。

屈原投汨罗江后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避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而古来就有“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的诗句,这也印证了端午节的悠久历史。

原来,端午很淳浓。

据资料说,香包也叫香囊或荷包,内装的香料通常是用苞白术、白芷等植物的根茎碾碎混合均匀制成的。

而每到此时,孩子们都会带着自己喜爱的香包和小伙伴们一起展示,玩耍,淡淡的香气在风中荡漾,令人沉醉其中,原来端午很香。

香包中也蕴含着一缕春风,两滴夏雨,三片秋叶,四朵冬雪,做成五颜六色的礼盒;打着七彩八飘的丝带,用九分真诚,十分热情,父母和老人对子孙的无限爱。

“淡淡烟雨淡淡愁,淡淡明月上西楼,淡淡鱼儿水中游,淡淡蝴蝶落绣球,淡淡胭脂淡淡酒,淡淡酒解淡淡愁,淡淡思念赠与友。

”牵着亲人的手围坐一桌感受端午的滋味,凝神品味节日的气息。

作文说端午话习俗5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

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

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

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

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

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

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

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我来讲一讲赛龙舟的来历吧!当时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小孩还要挂香囊的。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

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

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