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故事—《沟通从心开始》
沟通从心开始作文

沟通从心开始作文《沟通从心开始》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和别人说话时,总觉得词不达意,或者对方根本没理解你的意思,然后一场交流就变得尴尬又无奈。
我就有过,而且还不少。
但有一次特别的经历,让我深深地明白了,沟通这件事儿,真得从心开始。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决定去商场给自己挑一双新鞋子。
一进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让我有点眼花缭乱。
我在一家鞋店前停下了脚步,店里的鞋子款式新颖,一下子就吸引了我。
我走进店里,一位导购员小姐姐马上热情地迎了上来。
“您好呀,欢迎光临,看看有没有喜欢的鞋子?”她脸上挂着职业性的微笑。
我点了点头,开始在货架上挑选起来。
不一会儿,我看中了一双白色的运动鞋,款式简洁大方,我觉得很不错。
“能帮我拿双 37 码的试试吗?”我对导购员小姐姐说。
“好嘞!”她迅速地从货架底层找出了我要的尺码,递给了我。
我坐在椅子上,开始试穿。
可穿上之后,总觉得有点挤脚。
“这双好像有点小,不太舒服。
”我皱着眉头说道。
导购员小姐姐连忙说:“新鞋刚开始可能会有点紧,穿穿就松了。
”我心里有点不太乐意,这双鞋明明就是小了嘛,怎么能说穿穿就松了呢。
“不行,这真的小了,我想要再大一码的试试。
”我坚持道。
小姐姐的脸色微微变了一下,但还是去拿了 38 码的给我。
我穿上后,又觉得有点大,走路感觉不太跟脚。
“这双又大了,哎呀,怎么这么难选!”我有点不耐烦地抱怨着。
这时,我明显感觉到导购员小姐姐的态度也变得有点冷淡了。
“那您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呀?”她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满。
我一听她这话,心里的火“噌”地一下就冒了起来。
“我就是想选一双合脚的鞋,这有错吗?你这是什么态度!”店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其他顾客也纷纷侧目。
导购员小姐姐可能也意识到自己的态度不好,她深吸了一口气,说:“不好意思,我可能有点着急了,咱们再好好看看。
”我也冷静了下来,心想:我是来买鞋的,不是来吵架的,得好好沟通才行。
“其实吧,我平时走路比较多,所以想要一双既舒适又合脚的鞋。
沟通从心开始作文

沟通从心开始作文《沟通从心开始》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似乎变得越来越匆忙和表面。
我们常常在忙碌中忽略了沟通的本质,那就是从心开始。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因为一件小事闹得很不愉快。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本应是温馨惬意的时刻,却被我们的争吵打破了宁静。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妈妈看到我的房间乱糟糟的,忍不住唠叨起来:“你看看这房间,乱得像个猪窝,也不知道收拾收拾!”我当时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被她这突如其来的指责搞得心烦意乱,随口就回了一句:“我等会儿会收拾的,你别啰嗦了!”妈妈一听,火气更大了:“等会儿等会儿,你每次都这么说,哪次真的收拾了?”就这样,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起来。
妈妈觉得我不懂事,不懂得保持房间整洁;我觉得妈妈不理解我,我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安排。
争吵声越来越大,情绪也越来越激动。
我气呼呼地坐在沙发上,心里满是委屈和愤怒。
妈妈则站在一旁,脸色阴沉。
那一刻,整个房间仿佛被乌云笼罩,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就在这时,我不经意间抬头,看到了妈妈眼角的泪花。
那一瞬间,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狠狠地刺了一下。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态度有多么恶劣,妈妈不过是希望我能养成一个好习惯,而我却这样顶撞她。
我慢慢地站起身,走到妈妈身边,轻轻地拉了拉她的衣角,小声说道:“妈,对不起,我不该跟您顶嘴。
”妈妈转过头,看着我,眼神里既有生气,又有欣慰。
我们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聊了起来。
我向妈妈解释了我最近学习压力比较大,有时候回到房间就想放松一下,所以没来得及收拾。
妈妈也跟我分享了她的想法,她并不是想刻意指责我,只是担心我这样的习惯会影响到以后的生活。
在聊天的过程中,我仔细地观察着妈妈的表情。
她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脸上的阴霾也逐渐散去。
我能感觉到,我们之间的距离在一点点拉近,那堵因为争吵而筑起的墙正在慢慢崩塌。
我们聊了很久,从房间的整洁聊到了未来的规划,从生活的琐事聊到了彼此的梦想。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只要用心去倾听,用心去表达,很多误会都可以消除,很多矛盾都能够化解。
沟通从心开始

沟通从心开始在生活中,母爱无处不在。
而母爱的表达就常转变为一句句唠叨在我耳畔,萦绕在我心里。
每天早上,我出门前,妈妈会经常问我:“孩子,水带了没有?”我摸摸我书包的侧面,不耐烦地回答了一句:“带了!快点走吧!”这样我才能上学去。
到了学校,妈妈帮我背上书包,看见水瓶,又唠叨地嘱咐了一句:“多喝水啊,放学我检查,”我那时已经跑了老远,隐约听见妈妈的唠叨,我会拖长声地回答:“哦,知道了!”于是就向校门,敬了个礼进去了。
至于这些嘱咐也像我的耳旁风,左耳进,右耳马上就出去了。
经过一天的学习,放学妈妈来接我,她不像其他家长问孩子:“今天考得怎么样?”,而是问:“孩子,水都喝了吗?”我不敢回答。
妈妈拿出水瓶,掂了掂,晃了晃,听见水的声音,又唠叨地“驾”了我一句:“不听话!早晨不是刚嘱咐你吗?多喝水,看嘴唇开的,都暴皮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帮我妈妈打开水瓶盖,递到我面前,说:“快,把水都喝了!这样就不容易生病。
”我就只好接过水瓶,喝了一小口,还给妈妈。
妈妈又生气地递过来:“快都喝了,一天人必须喝一升水,喝了这些,把今天的都补回来!”我又被喝完这几口水,这样妈妈才能安心地把水瓶盖上。
而我也早已厌倦妈妈司空见惯的唠叨。
有一次,妈妈依然放学来接我,见我很无精打采的样子,连忙问我:“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我点点头。
脸色枯黄,脸蛋通红的我被妈妈连忙送到医院,经医生诊断,酮体三个加号,嗓子很红,妈妈问问医生病的原因,是没多喝水造成的。
妈妈又在我耳边唠叨:“你看,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吧!叫你多喝水,你就是不听,这下好了,病了吧!”我很难受。
不光是病的痛,不停的吐,还要验血、打针、输液、做皮试,这下双重的痛,使我感到喝水时多么的重要。
我躺在病床上,回想起妈妈的那些被我忽略的唠叨,才体会到它们是多么重要。
我真后悔当时没听妈妈的话,现在真的是好难受!通过这件事,我终于体会到了唠叨的重要性和这里面深深的母爱。
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想想,唠叨其实是母爱的表达。
沟通从心开始作文(通用13篇)

沟通从心开始作文(通用13篇)沟通从心开始篇1沟通是一座桥梁,它连接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父母与儿女,老师与学生,领导与员工……之间都需要沟通。
沟通的方法也有很多种,眼神上的,手势上的,语言上的,心灵上的……但是,它们的目的都只有一个:建立一个和谐美好,和睦相处的大家庭。
曾经有一个这样的故事:在一个冬天,一个被老师认为的坏孩子之一的学生,那天,他又因为种种原因被老师留下来了。
教室里冷冷清清的,天花板上有的日光灯一闪一闪的,像是在眨着眼睛,窥视这宁静安逸的气氛。
远远望去,教室中坐着一个身影,原来是他在等着老师来找他谈话,他一脸的倔强和漫不经心。
过了一会儿,老师朝班级方向走去,在走廊上想起他的种种劣迹,老师酝酿着情绪,想给他来一场雷霆之怒的爆发。
刚等老师走到教室门口,就有一个学生气喘吁吁地跑来找老师帮忙,说是一个学生的车钥匙不见了,要去帮忙把锁撬开,于是老师赶忙跑去为他们排忧解难了。
等到老师弄得满头大汗把锁撬开后已是暮色四合。
老师长长吁了一口气,嘱咐那个学生路上小心,然后自己也想骑车回家。
就在开锁时刻,老师忽然想起他,想他大概早就跑得没影了,不过还是走回那教室,向那边望了望。
出乎意料的是,在暗暗暮色里,那个小小的影子还站在那儿。
老师见了,怒气随之烟消云散了。
老师走到他跟前,摸着他的头,和气地跟他说:“谢谢你还在这儿等我,天黑了,我送你回家,好吗?”他猛然抬起头来,支支吾吾地说:“不……不用了,我妈妈没有下班。
”老师笑着说:“我只想送你回家而已。
”他没有说话,跟在老师身后,坐上了老师的自行车。
当他到家附近,老师按照他的指点停下车,“谢谢老师!”他一边大声说着,一边飞快地跑了。
很快老师就发现:他再没有出现没做作业的名单中,任课老师表扬他上课认真听讲……在课堂上,老师表扬了他。
从此他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期中考试成绩竟前进了十多名。
开家长会那天,老师见到了他的爷爷,这才知道他父母离婚了,妈妈不要他,爸爸在外地工作,他只好和爷爷过……老师听到后,心里不惊一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即使是心灵上的,因为这件事情让我看到,心灵上的沟通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
沟通从心开始作文

沟通从心开始作文《沟通从心开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沟通是无处不在的。
无论是与家人、朋友、同事还是陌生人,有效的沟通都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石。
但真正走心的沟通,并非只是言语的交流,更是心灵的交融。
我想起了之前在一家小餐馆里遇到的一件事儿。
那天,餐馆里人满为患,服务员们忙得脚不沾地。
我刚坐下,就听到旁边一桌传来了激烈的争吵声。
原来是一位顾客点的菜半天没上,他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对着服务员大声抱怨:“这都多久了,我的菜还没上,你们这效率也太低了!”服务员是个年轻的小姑娘,被这突如其来的指责弄得满脸通红,她赶忙解释:“不好意思,今天客人太多了,厨房有点忙不过来,我再去帮您催催。
”可顾客显然不买账,声音更大了:“催催催,我都等这么久了,你们就是这么服务的?”小姑娘眼里噙着泪花,又急又委屈。
这时候,餐馆老板闻声赶来。
他没有急着道歉或者解释,而是先给顾客倒了一杯水,然后微笑着说:“大哥,真是对不住,让您等这么久。
您看您大老远来我们这吃饭,是对我们的信任,结果没让您满意,是我们的错。
”说完,他轻轻拍了拍顾客的肩膀。
这一拍,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顾客的怒火瞬间消了大半。
老板接着说:“我刚才去厨房看了,您点的菜再有五分钟就好。
今天确实是我们没安排好,这样吧,这道菜算我请您的,就当给您赔个不是。
”顾客的脸色缓和了许多,语气也不再那么强硬:“唉,其实我也不是故意为难你们,就是等得太着急了。
”老板连忙点头:“理解理解,您着急吃饭的心情我们懂。
以后我们一定改进,保证不让这样的情况再发生。
”一场眼看就要愈演愈烈的冲突,就这么被老板巧妙地化解了。
他没有和顾客针锋相对地争论,而是从对方的角度出发,用真诚和理解去沟通。
再看看那个年轻的服务员小姑娘,她在一旁默默地看着老板处理这一切,眼神里充满了敬佩和感激。
后来我发现,她对待其他顾客的时候,也变得更加耐心和贴心了。
其实,沟通不就是这样吗?如果一开始顾客能够心平气和地询问,而不是一味地发火;如果服务员能够在顾客等待的过程中多去安抚几句,而不是只说一句“再去催催”;如果老板没有用真心去化解矛盾,而是敷衍了事,那么这可能就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结局。
沟通从心开始

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故事是《沟通从心开始》。
记得一年前开学的那一天,我新接手任初三(2)班班主任,面对陌生的班级与学生,我满怀期待,在课室里等候着每一个学生的到来。
由于刚刚分了班,很多学生找不到自己的班级,我就想找一个学生去叫其他同学进入教室。
这时我留意到一个穿着便服,头发散开的女孩和同桌在课室内大声说话,并不停的发出阵阵笑声,我虽觉得不妥,但还是面带微笑地走近她,轻声对她说:“同学,可以麻烦你去叫我们班的其他同学进入教室吗?”她看了看我,说了句“我又不认识他们,哪知道哪些是我们班的?”然后继续和同桌说话。
我顿时火冒三丈,很想冲着她发脾气,但想到刚接手这个班,我要给全班同学留一个好印象,我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只是叫她下课到办公室找我。
她来到办公室后,我笑着问她:“你觉得刚刚的表现怎样?”但她态度傲慢,直接无视我。
当时的我有点不知所措,只得静静的等她开口和我说话。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终于,她熬不住了,向我低下了她那高傲的头,心不甘情不愿地向我道歉。
这是我们的第一次交锋,从此我便认识了她,蔡凤娟。
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这位同学头脑灵活,能歌善舞,自尊心极强,但自视甚高,成绩忽高忽低。
对此做为班主任的我,深感忧虑。
通过多方面了解,得知蔡同学在单亲家庭长大,母亲在外打工,在家无人看管且母亲非常溺爱她,而她对自己又过分自信,养成了狂妄自大、轻浮冲动的性格。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她,我主动接近她,试图走进她的内心世界。
然而当她第一次看到我时,便打从心底里不服我。
如何才能走进她的内心世界呢?我思前想后,决定用爱去感化她。
每个星期我主动找时间和她聊天,从聊天中得知她母亲对她的期望很大,要求很高,而她姐姐却对她没信心,一直在打击她,这使她变得不想学习,觉得自己考不上理想的高中。
当她面临这些烦恼时,我主动去开解她,不断的激励她,让她重拾自信。
当她违反纪律时,我多以退为进,让她好下台阶之余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当她每次考试受挫时,我及时给她关心,提供建议。
沟通从心开始

《沟通从心开始》1. 导入小故事:误会了五十年一对老夫妻,在她们结婚五十年后,准备举行金婚纪念。
就在这天吃早饭的时候,老太太想:“五十年来,每天我都为丈夫着想,早餐吃面包圈时,我都把最好吃的面包圈的头让给他吃。
今天,我该自己好好享受这个美味了。
”于是,她切下了带奶油的面包圈的头给自己,把剩下的给丈夫。
不料,她丈夫很高兴,吻了吻她的手,说:“亲爱的,你今天给了我最大的享受。
五十年来,我从没有吃过面包圈的底部,那是我最爱吃的,我一直想你也一定喜欢吃那个。
”问学生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体会?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说出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不仅要有沟通,还要有好的沟通方式。
2.讲授(1)沟通的定义沟通字面上的意思是①挖沟使两水相通。
②指使彼此通连;相通。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2)沟通的重要性“撕纸”活动给每个学生下发一张同样大小的纸张,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按老师的指令操作,并且在完成指令的过程中不能提任何问题。
老师指令“请把手中的纸对折再对折,又对折,把右上角撕下来,转90度,把左上角也撕下来。
”学生睁开眼睛,把纸打开展示,让学生比较所撕出的图形之间的区别,发现每个人撕出来的图形差别很大。
再给每个学生发一张同样大小的纸,要求每个学生睁开眼睛按老师指令操作,允许在操作过程中提出任何疑问。
重复刚才的指令,学生提出问题(如怎样对折,哪个右上角,撕多大,什么形状,怎样旋转……)老师明确指令要求,学生按要求操作。
让学生比较图形之间的相似性。
前后桌讨论为什么两次活动的结果不一致?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总结:相同的话语,有没有沟通呈现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沟通是人们交往的桥梁,在生活中缺少沟通你就不能表达你的需要,他人也不能理解你的需要,缺少沟通有时还会造成彼此之间的误解。
因此沟通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3)人际沟通的原则双向性原则,设身处地原则以及真诚原则是人际沟通的三个重要原则。
沟通从心开始—小故事

沟通从心开始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
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
铁杆奇怪地问:“为什麽我费了那麽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 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
感悟:每个人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
唯有了解心,才能把自己变成一只细腻的钥匙,进入别人的心中,了解别人。
钥匙是开锁的工具,它熟悉事物的机理,最了解锁的心,所以能够灵活机动,只轻轻一转就‚轻而易举地打开了锁。
对于一般的事物、问题而言,这里的心是指事物的关键之处、问题的症结所在;对于人的思想、情感而言‚心是指思想的实质和情感的隐秘之处。
铁棒天生不是开锁的料,只会砸、锁、撬锁——但这样一来,锁就变形了‚心就受到伤害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沟通从心开始
2012年9月,学校迎来一批七年级新生,我被安排担任七(6)班的班主任工作。
开学的工作千头万绪,班上来了一个名叫小满的学生,调皮、好动、不爱学习、作业乱七八糟、课堂上常常因讲话捣乱被科任老师点名批评。
经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多次个别谈话教育仍不见好转。
无奈之下我决定打个电话给家长,希望能够得到家长的配合。
于是,小满成了我班入学以来第一个因违纪需要与家长沟通的学生。
“喂,你好!是小满的家长吗?
“是的,你是谁?什么事?”
“不好意思,打扰一下,我是小满的班主任苏老师,我想向你反映一下入学以来小满在校的表现。
”
“你说吧。
”
于是,我把小满入学以来的种种违纪向家长描述了一番,还没等我说明家长需要配合的事项,对方抢先说话了:“好了,我知道了,他回到家后我说他。
”然后就把电话挂了。
之后的两三天,该生表现有所收敛,上课不讲话了,但出现新的问题:每节课几乎都在趴台,有时还睡着了。
找他谈话,他的回答就是:我又不影响老师上课和同学听课。
无论老师怎么说也不愿改正。
于是,我再次去电家长。
“喂,你好!我是小满的班主任。
”
“有什么事?”
向家长反映了该生在校出现的新问题后,他还是那句:“好了,我知道了,他回到家后我说他。
”
按照日常处理学生问题的步骤,我习惯性地提醒家长:“小满日常违纪较多,我也是第二次打电话向你反映他的情况了,如果下次再出现类似情况,不听教的话,家长可能需要来校一趟,听听科任老师和同班同学的反映,一起对小满实行谈话教育。
”还没说完,对方接了一句:“以后再说吧。
”电话挂了。
过后一个星期,小满的违纪依旧。
一天,上数学课,小满又趴台睡觉,数学老师多次提醒不听,还向数学老师发脾气、说脏话。
于是,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本想跟他了解一下数学课上的相关情况,谁知他不配合,也不吭声,消极应对,我实在没招,只好跟他说:“你不配合,我就请你家长过来学校了。
”他听了不屑一笑,说:“你想怎样就怎样,反正每次都是这样的。
”
于是,我当着小满的面拨通家长的电话,电话接通后,还没等我自我介绍,小满的家长先发话:“那小子又违纪?”
我说:“是的,而且态度差了很多,还当堂向老师发脾气,叫到办公室又不吭声、不配合,现在想请家长过来学校一趟,配合处理此事。
”
家长马上接一句:“说也说他了,我都没办法,去了学校也是一样的,况且,我现在没空。
”
我说:“没空的话,那这两天你什么时候有空过来,我们老师顺你的时间。
”
“都没时间,他爱怎样就怎样,以前小学也是这样,我不想管了。
”咔,电话挂了,之后我试图再次拨打,不接。
因为之前没遇见过类似家长不配合的情况,所以我也气急了,对着小满说:“你家长的态度你也感受到了,怎么办?你家长不管你,我班主任也没办法了。
”
小满这时发话了:“我自己做的事我自己负责,小学的时候我爸就是这样了,他从不过问我的学习和生活,家长会他也从不参加,要是有老师打电话向他反映我在校有违纪,那等我回家就是打骂一顿。
”说完,他的眼睛有些湿润了。
听了小满的一席话,我仿佛有所感悟,趁着小满也有所感触的同时,我问:“你以后真能自己对自己负责吗?”
他回答:“以后我不敢保证不再犯错误,但是请你不要那么着急告诉我的家长,尤其是我爸爸。
我自己的事自己负责,你怎么罚我都行。
”
之后有一段时间,我也没再打电话给小满的家长反映相关他在学校的违纪表现。
正像小满说的,第一学期的家长会,他的家长果然没出现。
后来,借着学校组织课外访百家的时候,我决定去他家看看。
大片的菜地里有一处小屋,是由原来的猪圈改搭的,柴火煮饭,连一张沙发都是穿了洞的。
简陋的环境让我吃惊,小满和妈妈、奶奶在家,交流中,我感觉他们都很友善,说小满在家挺懂事,总会帮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还要感谢学习老师的教育之恩。
期间,小满的爸爸在门口露了一下脸,接着又忙着干活去了,虽然没有正面与他交流,但我仿佛又感悟了一些。
家访过后,科任老师普遍反映,小满的表现转变较大。
趁此机会,我拨通了小满家长的电话,无需自我介绍,家长先是冷冰冰的一句:“什么事?”我表明了通话用意后,家长态度忽然转变:“这小子有进步,主要是老师们的功劳和他自身的努力成长。
我之前之所以不愿去学校:一是生活所困,确实没时间;二是我想让他学会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凡是都让父母为他操心负责。
”一席话,道出了之前家校联系中存有的所有误会,我仿佛再一次有所感悟。
虽然小满的家长依旧没来参加历次的家长会,但比起之前,我理解多了,抱怨少了。
每次家长会前后,我总会主动去电家长,汇报小满近期的情况,着重说有点和进步。
家长的态度也一次比一次有人情味,还会询问:“老师吃饭了吗?预祝你节日快乐!做景那天欢迎你和家人到我家来,人多热闹……”
如今,小满的表现也一天天有进步,班务工作中,总能看见他积极的身影,学习干劲也越来越足,初二第二学期已为自己初三毕业后的去向订了明确的目标,而且信心满满,干劲十足。
两年多与小满的师生沟通和家校联系,让我明白:用心沟通,家长才会信任你,敬重你,才会与你心连心地教育孩子;用心沟通,学生才会尊重你,佩服你,才会与你肩并肩地快乐成长。
所以,我想说:沟通从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