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讲义清华讲义
清华大学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3讲 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

IU>0
E
IU<0
I0
AD=A0+by
C=a+by
F
y
Y0
•消费—投资法:
AD线与45线在E点相交,E点称为均衡点, 表明国民收入在上E点达到均衡(总供给等 于总需求),这时国民收入为Y0。 Y=AD Y=A0+bY (1-b)Y=A0
y0 A0 1 b
均衡国民收入,AS=AD
•储蓄-投资法
A
450
y 0
y0
Y
0
y0
本讲结束!
1.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C=a+bY
C为消费支出, Y为收入, a为自发消费,即收入Y为0时的消费, b是消费对收入的变化率, bY称为引致消费,即收入增加引起的消 费。
2.消费倾向
( 1 ) 边 际 消 费 倾 向 (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MPC) 指消费增量和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
S ds MPS (1 b) y dy 可见 MPC+MPS=b+(1-b)=1 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ing, APS) S a APS (1 b) y y
所以,APC+APS=1
三、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决定
(一)两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二)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三)国民收入的决定 (四)乘数理论
(二)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2.从需求方面看,一国的国民收入是一定时 期内国内用于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的总和。 AE=Y=消费需求+投资需求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 =C+I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4章)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清华大学出版社
目
• • • • • • • • • • • • • •
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三章 消费与储蓄理论 第四章 投资与货币理论 第五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第六章 扩展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IS-LM模型 第七章 国民收入决定的AD-AS模型 第八章 失业理论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第十章 经济周期理论 第十一章 经济增长理论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十三章 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BP模型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学流派
r1 r2
i=i(r)
o
i1
i2
i
非线性投资需求曲线
第四章 投资与货币理论
三、资本边际效率
(一)资本边际效率的含义 资本边际效率(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简称MEC) 是由凯恩斯首先提出的。它是指使一项资本物品在使用期内 各年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 本的贴现率。 所谓现值,就是现在的价值;所谓贴现,就是把未来的 价值折算为现在的价值的做法。那么,这个折算的比率就是 贴现率。
第四章 投资与货币理论
【专栏4-1】 美国、英国和我国货币供应量计算的比较
(6)隔夜欧洲美元,是指支付利息并且明天到期的存款,由美国银行 的加勒比支行持有; (7)货币市场共同基金(MMMF)股份,是指投资于短期资产的共同基 金中的生息支票存款,某些MMMF股份不包括在M2中,但包括在 M3中; (8)货币市场存货账户(MMDA),由银行经营,最高保险金额可达10 亿美元; (9)储蓄存款,是指在银行或其他储蓄机构的存款,它不能转换为支 票,但通常记录在储蓄者持有的独立存折上; (10)小额定期存款,是指能生息的存款并有特定的到期日,在到期 日之前提取现金必须支付罚金的存款,一般存款额度1万美元以下;
宏观经济学讲义全

第六章消费第一节确定情况下的消费: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第二节不确定情况下的消费:随机游走消费理论/随机游走股票价格理论第一节确定情况下的消费: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1.1两个基本模型我们的理论出发点是两个基本的模型,拉姆齐模型和迭代模型,他们提供了宏观经济学大多数优化模型的框架。
1.1.1拉姆齐模型●拉姆齐1(1928)提出,卡斯(1965)和库普曼斯(1965)发展。
●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第一个基本模型,旨在确定社会的最优储蓄率。
●大量相同的竞争性厂商租用资本雇佣劳动以生产并销售产品,大量相同的长生不老家庭供给劳动、持有资本、消费并储蓄。
●不考虑市场的不完美性以及由异质家庭和代际关系造成的所有问题。
1Ramsey Frank P.(1928),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Saving.” Economic Journal 38, No.152 (Dec), Pp543-559.1、行为人最优化 行为人的效用函数:0'',0',)(0<>=∑∝=u u C u U t t t β其中,β代表主观贴现率,10<<β。
行为人面对的生产函数: 0'',0'),(<>=f f K f Y ttttt K I K )1(1δ-+=+其中,δ代表资本折旧率,10<<δ。
行为人面对的预算约束为: ttttI C K f Y +==)(行为人的最优化:tt t t t t t K K C K f t s C u )1()(..)(max 10δβ--+=+∝=∑转化为:}])1()([])1()([max{])1()([max 1211110⋅⋅⋅+-+-+-+-⋅⋅⋅-+-++++++∝=∑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K K K f u K K K f u K K K f u δβδβδβC O F ..(对1+t K 求偏导))]1()('[)(')('11δβ-+=++t t t K f C u C u经济含义:(1)跨期消费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行为人主观收益率和资本实际收益率的乘积。
清华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第十五章

清华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第十五章第十五章总支出本章要点:当你学完本章后,你将能够1、区分自发性支出和引致支出,并且能够解释实际GDP如何影响支出计划。
2、解释实际GDP如何调整以实现均衡支出。
3、描述和解释支出乘数。
4、从均衡支出推导出AD曲线。
经济增长带来更高的生活水平,持续的通货膨胀导致持续上升的生活成本。
但是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速度并不是不变的。
相反,它们在一个经济周期中有高涨也有衰退。
例如,我们在1991年就经历了经济衰退,当时实际GDP收缩了9个月。
而在1990年代的其他时间里经济处于强劲的扩张过程。
从2001年3月开始,我们又进入了一次衰退。
联邦储备局多次降低利率试图维持消费增长和避免衰退,但是企业仍然减少雇员,一场衰退真正开始了。
在本章中我们将通过学习总支出模型——该模型描述了造成总需求波动的各种力量——来继续研究经济周期。
我们还将探讨总支出和总需求之间的联系。
简要复习和新知识预览在研究总支出模型之前,我们先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并预习一下将要学的新知识。
充分就业时的经济充分就业时,实际GDP等于潜在GDP,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
潜在GDP和自然失业率由实际变量决定而不受价格水平的影响。
货币供应量和潜在GDP决定价格水平。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影响价格水平而对潜在GDP没有影响。
上述关于实际GDP和价格水平决定力量的表述仅仅适用于充分就业时的经济。
当经济偏离潜在GDP时,实际GDP和价格水平由实际变量与名义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
潜在GDP像一个稳定的支点,经济活动围绕着它周期性地波动。
偏离充分就业状态在第十四章中我们学习了总供给和总需求以及AS-AD模型。
总供给和总需求决定了均衡状态下的实际GDP和价格水平。
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波动使得经济围绕着充分就业水平波动。
我们的经济就像海洋,充分就业时经济的运动就像潮水,而围绕充分就业的波动就像波浪。
形成潮水的力量——月球的位置及其引力所产生的拉力——就像决定潜在GDP和价格水平的实际变量和货币变量;形成波浪的力量——月球和风的相互作用——则类似导致经济波动的实际变量与货币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清华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第一章

第一篇导言第一章经济学预览本章要点:当你学完本章后,你将能够1、了解经济学的定义,区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解释宏观经济学的问题。
2、描述经济学家的工作和他们遇到的问题。
3、对描述经济学家思考经济学问题方式的四个核心思想做出解释。
4、解释为什么有必要学习经济学。
你现在学习宏观经济学时,正赶上一个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
MP3音乐、DVD电影、移动电话、掌上电脑以及其他各式各样的新型发明、工具与玩具改变了我们的工作与娱乐方式。
而“9·11”恐怖袭击和接之而来的反恐战争又给我们的经济带来冲击,并对未来产生巨大的不确定性。
在美国以外,世界上63亿人口中尚有10多亿人每人每天靠不到一个美元来维持生存。
由于对同时存在的财富增长与持续贫困感到不满,一些人把全球化视为经济日益不平等的根源。
你将要学习的宏观经济学课程会帮助你理解那些改变世界的巨大力量,帮助你解释那些影响你的生活与工作的宏观经济学事件。
1.1 定义与问题所有经济学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可供人们使用的资源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我们需要健康的身体和持久的寿命;我们需要良好的学校和管理有序的幼儿园;我们需要和平与安宁的世界;我们需要宽敞舒适的家;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运动与娱乐器材——从运动鞋到滑雪板;我们需要时间来观看精彩的体育比赛、玩电子游戏、读书、听音乐、看电影、旅游、与朋友聚会。
在政治领域生活的人们容易不自觉地认为,获得这一切是理所当然的。
政治家们常常告诉我们他们准备向我们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而同时又能减免我们的税收,使我们能够有更多的钱用于我们所喜欢的方面。
尽管有政治家的这些承诺,我们其实并不可能获得所有这一切。
我们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受到时间和我们所获得的收入与购买所需物品价格的限制。
这些限制使得每个人都有一些需要得不到满足。
整个社会满足全体公众需要的能力则受到现有生产资源的限制。
这些资源包括大自然给我们的恩惠、我们自己的劳动与创造、我们已经生产出来的工具与设备。
2024版曼昆《宏观经济学》课件讲义

总需求曲线表示不同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中商品和劳 务的需求量。它通常向右下方倾斜,表明价格水平与总 需求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基于货 币数量论、利率效应、财富效应等因素。
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总需求曲线的因素包括物价水平、收入水平、利率 水平、消费者信心等。物价水平上升会导致实际货币供 应量减少,进而降低总需求;收入水平提高会增加消费 和投资支出,从而增加总需求;利率水平下降会降低储 蓄倾向,增加消费和投资支出,提高总需求;消费者信 心增强会促进消费和投资支出增加,推动总需求上升。
经济秩序紊乱
通货膨胀会破坏正常的经 济秩序,使价格信号失真, 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
经济增长因素、模型及政策含义
劳动力投入
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重要推动作用。
资本积累
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
经济增长因素、模型及政策含义
• 技术进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是提 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 素。
同时,汇率变动还会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和国内物价水平。
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及分析方法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构成
包括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错误与遗 漏账户等。
经常账户分析
主要分析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收益和经常 转移等项目的变动情况。
宏观经济学讲义

Robert E. Lucas 但是,从前面的图可以看出,不管是中国、美国还是世界经济,经济增长 都是波动上升的,围绕着平均水平的这种波动,被称为短期波动或商业周 期。
1
在图上,美国的平均增长率为 3%。和中国经济一样,美国经济也表现出围 绕着这一长期增长率上下波动的特征。什么因素决定美国 3%的经济增长率? 美国经济为什么没有达到中国的 10%的增长率?
2
我们从 2000 年开始的世界经济的数据中依然能够看到长期增长和短期波 动的特征。但是,甚至在发达国家之间,增长率有差异。
国民收入=GDP=国民支出
16. 计算 GDP 的方式:增值法
经济中所有企业所实现的增值(value added)。
中间品价值 销售收入=产出价值
农民,小麦 0 元
○1 元
E
A增Biblioteka 1元面粉厂,面粉 ○1 元
A
E
A
△3 元
A
E
A
2元
面包店,面包
△3 元
A
E
A
合计
最终商品与服务的价值
◇7 元 A
E
A
4元
中国在 2014 年实现的 GDP 为 63.6 万亿元。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24版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课件讲义

目录•宏观经济学导论•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均衡•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选择•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及其政策应用宏观经济学导论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及其相互关系。
任务宏观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经济总体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和国民经济收入决定的基本规律,并对宏观经济现象的变化、发展和结果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及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特点宏观经济学具有综合性、总量性、长期性、政策性和阶段性等特点。
研究方法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等。
宏观经济学发展历程及主要流派发展历程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和现代货币主义等阶段。
主要流派古典主义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作用,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主张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新古典主义则主张恢复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原则,强调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现代货币主义则强调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方法生产法通过核算一定时期内各生产单位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总量来计算GDP,即各生产单位的总产值减去中间投入后的余额。
支出法通过核算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计算GDP,包括个人消费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四部分。
收入法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来计算GDP,包括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模型与扩展模型简单模型基于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认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且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因此,国民收入由消费和储蓄决定,而储蓄又受到利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