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节能技术(1)

合集下载

汽车节能技术

汽车节能技术

汽车节能技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全球能源供应的紧张,汽车节能成为了一种迫切的需求。

汽车行业正积极寻求创新和科技进步,以提高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主要的汽车节能技术,包括燃料经济性改善、电动化、轻量化以及智能化等方面的创新。

一、燃料经济性改善燃料经济性是评估一辆汽车节能性能的关键指标。

为了提高汽车的燃料经济性,汽车制造商采取了多种技术手段。

1. 发动机技术的改进现代汽车发动机采用了诸如直喷、涡轮增压、可变气门正时等技术,以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

这些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燃烧过程,减少能量的浪费。

此外,采用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调整气门的开启时间和持续时间,从而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

2. 燃油改进研发更高质量的燃料也是提高汽车燃料经济性的重要途径。

例如,使用添加剂改进燃料的点火性能,减少不完全燃烧和沉积物的产生,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

3. 换挡逻辑优化自动变速器的换挡逻辑优化可以使发动机保持在有效工作区域,提高汽车的燃料经济性。

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发动机负载和转速,选择最佳换挡时机,以降低燃油消耗。

二、电动化电动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电动汽车通过电池储存能量,驱动电动机产生动力,从而实现零排放和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

1. 纯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使用电池组作为能源储存装置,不使用任何传统燃料。

它们不会产生尾气排放,对环境零污染。

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也在不断提高。

2. 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结合了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的优势。

它们可以利用发动机产生的电力为电池充电,从而减少燃料的消耗。

在启动/停止、超车等需要额外动力的操作时,电动机可以提供更高的马力输出,提高汽车的整体性能。

三、轻量化汽车的重量直接影响着其能源消耗。

轻量化技术可以减少汽车的整体重量,从而降低燃料消耗。

1. 材料创新采用更轻、更坚固的材料是实现轻量化的关键。

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第一章前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生活上的极大便利,然而,同时也伴随着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这些都给人类及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为了保护环境、提高能源利用率,汽车工业开始着手研究和应用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

第二章汽车节能技术1. 常见的汽车节能技术目前,汽车节能技术已有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1)燃油供应技术:采用先进的节油技术,如缸内直喷、柴油共轨喷射等,可以有效提高燃油利用率;(2)热利用技术:如启停技术、能量回收技术等,可以减少油耗;(3)轻量化技术:使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如铝、碳纤维等,达到减轻车身重量、降低油耗的效果;(4)先进的车轮传动技术:如双离合器变速器、CVT无级变速器等,可以通过优化传动系统,提高发动机功率输出效率。

2. 新兴的节能技术(1)液化天然气(LNG)技术:LNG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汽油、柴油燃料,具有燃烧效率高、清洁环保等特点,可以作为替代燃料在汽车上使用;(2)燃料电池技术:利用燃料电池产生的电能,实现汽车的动力驱动,其优点是不产生污染,能源利用率高,但目前仍面临成本高、稳定性差等方面的技术难题。

第三章汽车环保技术1. 常见的汽车环保技术(1)废气排放技术:主要针对汽车废气排放问题,开发了如三元催化器、SCR排放控制系统等技术手段来限制尾气排放含量;(2)零排放技术:指完全不排放有害物质的车辆,如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3)低能耗技术:如LED车灯、高效空调等技术手段,可以减少汽车的能源消耗;(4)汽车废物回收技术:如废旧车辆回收、废旧轮胎处理等技术,可以减少污染环境。

第四章汽车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1. 国内汽车节能环保技术应用状况目前,中国的汽车企业也开始逐渐关注汽车节能、环保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例如,吉利汽车、长城汽车等企业都在逐步推行新能源汽车,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

同时,一些具有技术优势的国内汽车企业也开始加强与国际汽车企业的技术合作,引进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推动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汽车新技术分类

汽车新技术分类

汽车新技术分类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也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

本文将分类介绍汽车新技术,主要包括节能技术、动力技术、底盘技术、电子技术、智能驾驶、轻量化技术和安全技术。

1.节能技术节能技术是汽车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旨在降低汽车的能源消耗,提高燃油效率。

以下是节能技术的几种分类:(1)燃油节能技术:燃油节能技术主要通过改进发动机设计和制造工艺,提高燃油利用率和减少燃油消耗。

例如,缸内直喷技术、可变气门正时技术、涡轮增压技术等。

(2)新能源节能技术:新能源节能技术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

这些技术利用电池、燃料电池或其他可再生能源来减少对传统燃油的依赖。

(3)节能材料技术:节能材料技术主要通过采用轻质、高强度、高效率的材料来降低汽车的质量和能源消耗。

例如,高强度钢、铝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

2.动力技术动力技术是汽车技术的核心领域之一,直接影响汽车的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以下是动力技术的几种分类:(1)内燃机技术:内燃机技术是传统的汽车动力技术,主要通过改进内燃机设计和制造工艺来提高动力和经济性能。

例如,缸内直喷技术、可变气门正时技术、涡轮增压技术等。

(2)新能源动力技术:新能源动力技术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

这些技术利用电池、燃料电池或其他可再生能源来提供汽车的动力。

(3)动力系统技术:动力系统技术包括自动变速器、无级变速器、混合动力系统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汽车的动力和经济性能。

3.底盘技术底盘技术是汽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汽车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以下是底盘技术的几种分类:(1)悬挂系统:悬挂系统的设计和材料能够影响车辆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例如,双叉臂式悬挂、麦弗逊式悬挂等。

(2)制动系统:制动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直接影响了汽车的安全性能。

例如,盘式制动器、鼓式制动器等。

(3)转向系统:转向系统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决定了汽车的操控性能。

例如,机械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等。

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研究

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研究

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研究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然而,汽车的使用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汽车节能技术汽车节能技术是指通过改进发动机、车身结构、轮胎和传动系统等方面,减少汽车的能源消耗,降低汽车的排放量,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1. 发动机技术发动机是汽车最主要的能源消耗部件。

因此,改进发动机技术是实现汽车节能的关键。

目前,常见的发动机技术有以下几种:(1)缸内直喷技术缸内直喷技术是一种将燃油直接喷入汽缸内部进行燃烧的技术。

相比传统的喷油器喷油方式,缸内直喷技术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燃油的喷射量和喷射时间,从而提高燃油利用率,减少排放量。

(2)缸内混合式技术缸内混合式技术是一种将空气和燃油混合后再注入汽缸进行燃烧的技术。

相比传统的汽油发动机,缸内混合式技术可以降低燃油消耗量和排放量。

(3)电动化技术电动化技术是指将电动机和电池等电力设备应用于汽车中。

相比传统的内燃机发动机,电动汽车可以实现零排放,从而大大降低环境污染。

2. 车身结构技术车身结构技术是指通过改进汽车的外形设计和材料选择等方面,减少汽车的空气阻力和重量,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1)轻量化材料轻量化材料是指具有较高强度、较低密度的材料。

应用轻量化材料可以减轻汽车的重量,降低空气阻力,从而实现节能减排。

(2)空气动力学设计空气动力学设计是指通过改进汽车外形设计、减小空气阻力系数等方面,降低汽车的空气阻力,从而减少能源消耗。

3. 轮胎技术轮胎是汽车最主要的摩擦部件之一。

因此,改进轮胎技术也是实现汽车节能的关键。

目前,常见的轮胎技术有以下几种:(1)低滚动阻力轮胎低滚动阻力轮胎是指具有较低滚动阻力系数的轮胎。

应用低滚动阻力轮胎可以降低摩擦阻力,从而实现节能减排。

(2)宽胎设计宽胎设计是指采用较宽的轮胎。

相比较窄的轮胎,宽胎可以提高汽车的稳定性和操控性,从而降低燃油消耗量。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概述课程教案 (一)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概述课程教案 (一)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概述课程教案 (一)本教案针对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概述课程设计,通过国内外汽车新能源技术的概述,融入汽车能量管理结构的设计与优化思路,强化学生节能意识及技术应用能力。

本教案以汽车新能源发展历程为线索,围绕节能技术与环保意识,构建起完整的学习体系。

一、教学目标1. 系统掌握汽车新能源技术发展概况,掌握车用动力电池技术,车用电机及电控技术等原理和技术,把握新能源汽车各个系统的结构组成。

2. 掌握汽车能量管理结构的设计与优化思路,掌握新能源汽车运行过程的能量流转,运用汽车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3. 培养学生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为未来研究和应用新能源汽车提供基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的概述(1)新能源汽车简介(2)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及发展历程2. 车用动力电池技术(1)电池的基本概念(2)电池的组成和改进(3)常见车用动力电池技术3. 车用电机及电控技术(1)电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电机类型与特点(3)电机控制方法与技术4. 新能源汽车各个系统结构组成(1)先进传动系统(2)动力蓄能与制动回收(3)辅助驱动系统(4)车载电力系统5. 汽车节能技术与环保意识(1)汽车能量管理结构的设计与优化思路(2)新能源汽车的能量流转及热力学关系(3)汽车节能及环保技术的新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多媒体、图表、实物等辅助教具,系统掌握新能源汽车相关知识和技术。

2. 安排参观实践:安排学生参观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新能源汽车的具体体验,加深对新能源汽车的理解和认识。

3. 研究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挖掘新能源汽车潜力,探究新能源汽车技术提升和应用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四、考核方法1. 课堂表现:出勤情况、课堂问题解答、互动讨论等,占总成绩的20%。

2. 个人作业:针对新能源汽车相关问题及技术概述等作业,占总成绩的40%。

汽车节能原则

汽车节能原则

汽车节能原则1 概述随着汽车的普及和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升,购买节能型汽车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

如何让汽车更加节能,既能满足日常出行需求,又能保护环境,是我们需要关注和探究的问题。

本文将从汽车节能的原则、技术和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2 汽车节能原则汽车节能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轻量化:减轻汽车自身重量是一种有效的节能方式,因为汽车的能量消耗和行驶阻力成正比。

同时降低了汽车质量,还能够减少对硬件和零部件的磨损程度,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

(2)空气动力学:在汽车设计中加入空气动力学原则是降低汽车阻力的有效手段。

通过改变汽车的外形、透风口、减少气流的阻力等方式,最终实现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能量损耗的最小化。

(3)动力总成:现代的内燃机技术已经发展到了非常成熟的阶段,这里提供几个方向:(A)发动机技术的提升:小型化技术的发展,缸体、机头和转子的材料更新等方式,可以降低摩擦和热量损失,提高动力输出效率。

(B)能量回收:将刹车能量、发动机热量等损失的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C)混合动力车型:将传统的燃油动力装置与机电混合技术结合,可获得更高的能量回收效果。

3 汽车节能技术现代汽车技术的进步为汽车节能提供了很多可能,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汽车节能技术。

(1)缩减排量:随着现代车制造工艺的不断提高,发动机的缩减排量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它可以在保证动力输出的同时降低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2)智能启停:智能启停技术是现代汽车的常用技术之一。

在车辆停止的情况下,通过引擎暂时关闭的方式来达到降低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

(3)轻量化材料:轻量化技术是汽车未来节能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些最新的材料技术,例如碳纤维、铝合金、镁合金等,可以大幅度降低汽车重量,减少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4 汽车节能方法除了汽车节能原则和技术外,有一些实际的操作方法可以减少汽车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1)合理驾驶:在日常驾驶中根据路况、车速、车况、行驶距离等条件采取合理的驾驶方式,如少加速、避免急刹车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汽车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汽车节能技术浅析

汽车节能技术浅析

据世 界银 行 W I D 数据库 数据 显示 , 国 2 0 年能源 净进 口占能源 消费 比 我 06 重 由20 的44 0 5年 . %上升 至 6 9 , 国能源进 口量 占能 源消 费 比重 呈上 升趋 .% 我 势。 国家 能源局 统计 表 明, 0 7 世界 主要 国家 原油产 量合计 3 1 0 万吨 , 20 年 685 同 比下降 03 , . % 世界 能源 资源 日益 紧张 。 能成 为世界 经济 发展 的瓶颈 , 节 交通工 具 是石 油消 耗的 重要 工具之 一, 止 20 截 09年 8月底 中国机动 车保 有量 已经超 过 了 1 8亿辆 , . 因此 汽车 节能 环 保技 术越 来越 受 到人 们 的关注 。 ~ 1汽车 节能 硬件 技 术 ‘ 1 1发 动机 . () 动机 种类 1发 按使用 油种类 分, 发动机可 分为汽 油机和柴 油机, 由于柴 油机 因压 缩 比高, 燃 烧气 体膨 胀充 分, 燃料燃 烧所 发 出的热 能较 多地转 化成 了机 械功, 因而 柴油 机 比汽 油机 的热 效率 高, 油耗低 。 因而在 中小 型汽 车上装 用柴 油机 的趋 势越来 越 明显 , 日本 25 载货 汽车 9 % 如 —T 0 以上用 柴 油机 : 国 2 德 T以上载货 汽车 9 % 5 以 上装用 柴 油机 。 () 2 点火装 置 电子 点火装 置在 国外 汽车发 动机上 已普遍 使用, 国内一些新 兴汽车 上也逐 步采用 。 电子 点火装 置可 分为触 点式 和无 触 点式, 电子 点火装 置无 论是 有触 点 的还是无 触点 的, 都能 消除传统 机械 式点火系 统在 发动机 急加速和 高速运转 是 的断货 现象 , 并能提 高点 火能量 , 利于 点燃稀 混 合气, 有 提高燃 烧速 率, 从而有 效降低发 动机 的燃 油消 耗, 并改善汽 车 的加速性 能, 力性能 和排气净 化性 能。 动 ()S 技术 与 G I 术 3F I D技 F I 指燃 油分 层喷射 。燃 油分 层 喷射技 术是 电喷 发动机 利用 电子 芯片 S意 经过计 算分 析精确 控制 喷射 量进入 气 缸燃烧 , 以提 高使 发动 机混 和燃油 比例 , 进而提 高发 动机 效率 的一 种技 术 。G I 指缸 内直 喷技 术 。缸 内喷注式 汽油 D是 发动机与 一般汽 油发动 机的 主要 区别在 于汽油喷 射的位 置, 内喷注式汽 油发 缸 动机顾 名 思义是 在气 缸 内喷注汽 油, 它将 喷油 嘴安 装在 燃烧室 内, 将汽 油直接 喷注在气 缸燃烧 室 内, 空气则通 过进 气 门进入 燃烧 室与汽 油混合成 混合 气被点 燃作功 。 设计 缸 内直喷 的主 要 目的则是 为 了实现 稀薄 燃烧 , 而 因此 二者 走到 了 起 。 动机 的稀 薄燃 烧技术 是 为了让 混合 气更 加充 分燃烧 , 到减 低油 耗 而发 达 和排放 的 目的 。 () 4 可变 排量技 术 可变 排量 发动 机vD E 是使用 电脑控 制汽 缸的 工作状 态, 今天 的汽车 电脑 的

第5章汽车使用节能技术

第5章汽车使用节能技术

第5章汽车使用节能技术5.1 发动机起动升温与节油根据发动机温度和大气温度的不同,发动机起动分为常温起动、冷车起动和热起动。

当大气温度或发动机温度高于5℃时,起动发动机比较容易,一般不需要采取辅助措施,这种情况称为常温起动;当气温或发动机温度低于5℃时称为冷起动;发动机温度在40℃以上时的起动,称为热起动。

5.1.1 常温起动为了减轻发动机的磨损并减少油耗,常温起动后应待水温升至一定温度再行起步。

常温冷车起动升温的节油操作方法为:关闭百叶窗,不关阻风门,轻踩加速踏板起动发动机,使发动机保持低速运转,升高水温。

5.1.2 冷车起动汽车在低温条件下行驶时,发动机起动困难,润滑条件差,各运动机件磨损加剧,燃料消耗明显增加。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发动机起动困难。

2)冷却系与蓄电池易结冰。

表4-1 蓄电池充电程度、电解液密度与冻结温度的关系3)燃油消耗量增加。

4)行车条件恶劣。

目前低温下起动发动机采用的节油措施如下:①起动前预热发动机②加热水或蒸汽③烘烤油底壳,以减小曲轴转动阻力④改善燃油的蒸发和雾化,形成良好的可燃混合气⑤保持蓄电池有足够的容量与端电压⑥严寒时采用起动辅助燃料等1.预热发动机预热发动机包括热水预热法、锅炉预热法等。

(1)热水预热法(2)锅炉预热法图41汽车锅炉式预热器2.改善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图42螺塞式电阻点火预热器图43悬挂式电阻点火预热器3.提高点火能量4.增大起动机功率5.检查清洁点火系6.在严寒地区应使用起动辅助燃料5.1.3 热起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常有临时停车熄火后重新起动发动机的情况。

由于这种热车起动发动机的次数较多,所以做好热车起动可以节省较多的燃油。

为了热车起动省油,要求更轻的踩加速踏板,且做到起动发动机一次成功,起动后立即进入怠速运转。

正确地调整怠速和点火提前角,可以做到不踩油门起动发动机。

另外,夏季气温高,停车后再起动往往会出现“气阻”现象,需要采取局部降温或泄放汽油蒸气等措施后,再起动发动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汽车的节能技术
随着油价节节攀升和石油危机的到来,当今各国纷纷 制定出汽车的油耗标准,有的国家规定汽车油耗率必须 逐年降低,迫使汽车制造厂采取轿车小型化、减轻自重、 减小空气阻力、柴油机化、稀薄燃烧技术、分层燃烧技 术、润滑减磨、子午线轮胎、传动系统最佳匹配等许多 节油措施,使汽车的油耗大大降低。对我国而言,随着 汽车大规模进入家庭,私车保有量的日益增多,汽车节 油也显得越来越迫切。
dt
第一节 影响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经济性的因素
燃油经济性影响因素
各种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是有差异的,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 重要因素是发动机性能,但还有其它因素影响,包括汽车的构 造、驾驶技术和道路情况等。 (1)目前国内的轿车发动机都是高速汽油发动机,发动机的 热效率越高燃油利用率越高,也就越省油。而发动机的热效率 随压缩比的增加而增加,现在轿车汽油发动机压缩比一般在 9.3-10.5之间。同时,还采用配气系统可变装置(可变气门升 程、可变凸轮轴转角、可变进气管长度等)和稀燃技术,来达 到节油目的。
第一节 影响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以上所述是理论,下面我们看看显示生活中的什么 情况影响油耗。
1、进气系统的故障,会导致油耗的增加;如空气滤 清器经久不换,导致进气不够,油耗一定会增加的;还 有,节流阀体很久没有清理,也会让油耗增加。
2、点火系统的故障比如火花塞有积碳。 3、油路故障,比如喷油嘴脏了,供油系统有问题等。
汽车燃油消耗方程式
kg/100k
Q s3 .6 1 g e40c G C D 2 A .1 1 V a 2 5 g G d daV t m
式中: ge ——燃油消耗率,g/(kW·h) Va ——车速,km/(h) ηc ——传动效率 G ——汽车质量,kg φ ——滚动系数 CD ——空气阻力系数 A ——迎风面积,m2 dVa ——直线行驶加速度m/S2
第一节 影响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发动机负荷率与节能
发动机的节能途径可以归纳为以下两大类: 第一,提高发动机本身的燃油经济性。这是指降低发动机 在各种工况下的比油耗。从热力学角度来看,有几条途径可 循:提高过量空气系数(提高热效率);提高压缩比(提高 热效率);提高进气管压力(减少泵气损失);优化燃油喷 射(使燃烧更加完全);优化汽油机点火定时或柴油机喷油 定时(提高热效率);减少热损失(提高热效率);降低摩 擦损失(提高机械效率)。
循环行驶工况对汽车的速度、加速度、行驶时间和距离等作了 详细的规定,这种循环行驶工况包括有多种工况条件下汽车的 燃油消耗状况,例如轿车多工况燃油消耗的测定有25个工况循 环,称为轿车25工况试验,包括怠速、加速、换档、匀速、减 速、怠速等循环行驶工况,还有微型汽车10工况、载货汽车6 工况试验等,它们比较客观地反映汽车的实际耗油量,因此通 常以循环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作为汽车综合性评介指标。
第一节 影响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4、 磨合润滑不好,如车轮轴承部分缺少润滑油,致使磨擦 系数增加,从而油耗也会增加等。新车一开始的油耗一般不 如已跑了一段时间的车 5、 另外,一些电喷的发动机的关键传感器,比如空气流量 传感器、氧传感器若工作不正常也将影响ECU对喷油时间的 控制,造成油耗增加。当然,这个检测比较困难。
附注∶加仑分为美加仑(u.s.gal)和英加仑(gal),
1美加仑=0.8327英加仑=3.7853升
1英里(mile)=1.609公里(km)
燃油经济性的指标
等速行驶燃油消耗量是指汽车在额定载荷下,以最高档在水平 良好路面上等速行驶100公里的燃油消耗量。一般乘用车的燃 油经济性指标常以等速行驶的百公里耗油量来表示。
第一节 影响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最佳燃油经济性出现在柴油机和汽油机的较高负荷率区域, 因为此时的泵气损失较小。负荷率定义为在一个确定的发动 机转速下实际负荷跟该转速下的最大负荷的比值;
最佳燃油经济性出现在一个很小的发动机转速区域内,而 在此区域内燃油经济性最佳的负荷率大致为80-90%;
燃油经济性最佳的转速区域,在现代轿车柴油机中是 2500r/min上下的中速范围,在汽油机中则在较低的转速范 围,即2000r/min左右;
第一节 影响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第二,优化和转移发动机的工况点。这是指尽可能地使发动机运行在 最低比油耗的工况区域。此举的节能潜力不可小看。混合动力车之所 以节能效果明显,也与此有关。从BMW公司2001年产320d手动变速 轿车4缸2.0升TDI柴油机的万有特性曲线可见: 在整个工况范围内, 只有一个极小的区域能够 达到最低燃油消耗率; 在同一台发动机中, 最高燃油消耗率可以达到 最低燃油消耗率的一倍, 甚至更多;
第一节 影响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汽车燃油经济性是在保证汽车动力性、排放性的基础上, 以尽可能少的燃油消耗行驶的能力。 在我国和欧洲,燃油经济性通常用一定运行工况下汽车行驶百 公里的燃油消耗量或一定燃油量使汽车行驶的里程来衡量。 它表示汽车在一定使用条件下,以最小的燃油消耗量完成一定 行驶里程数的能力。 车燃油经济性有两种测定法:一是行驶试验法;另一种是在平 坦道路上和一定条件下进行等速油耗试验。
第一节 影响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中影响油耗的两个最根本因素是 空燃比和发动机负荷,这两个值都有一个理论上的最 佳值,汽车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空燃比和发动机负荷 的实际值越接近理论值,汽车就越省油。发动机在负 荷为90%、过量空气系统为1.05时燃烧效率最高。发 动机负荷大家都比较了解,我再稍微解释一下空燃比, 这个参数实际上就是衡量混合器浓度的一个量,1为标 准浓度混合气,大于1的为偏稀,小于1偏浓。
根据各国度量单位制及衡量习惯的不同,中国、日本和欧洲 大多数国家一般采用升/百公里(L/100km)表示法,以行 驶100公里所消耗的燃油量作为汽车燃油经济性的指标。美 英等国一般采用英里/加仑(mile/gal)表示法,简称MPG, 以消耗1加仑燃油量汽车所能够行驶的里程作为汽车燃油经济 性的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