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节能技术2(1)知识分享
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

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交通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是,汽车的高耗能和高排放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因此,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它的能效和排放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的节能和环保水平。
因此,节能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目前,汽车发动机的节能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直喷技术传统的汽车发动机采用的是喷油器雾化油气进入气缸中燃烧,会产生较多的烟尘和其他有害物质。
而直喷技术可以将燃油以高压的形式喷入气缸中,更好地控制燃油的量和喷射时间,从而实现更高的燃烧效率和更低的排放。
2. 燃烧控制技术燃烧控制技术是以EFI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进气变量阀门控制系统等电子控制系统为核心,通过计算机等智能化设备,实现更加精准的燃油供应和点火时间控制,从而达到更加高效的燃烧和能耗的降低。
3. 涡轮增压技术涡轮增压技术是通过增加进气压力,改善气缸内混合气的压力、温度和密度,增加燃油的燃烧效率,从而降低能耗和排放。
4. 停止启动技术停止启动技术是通过自动停机和启动技术,实现汽车在红灯等短暂停车时间内不消耗燃料,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当前,上述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发动机领域,尤其是在欧美国家和发达国家。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对汽车发动机技术的分析,到2025年,策略性技术的应用将能达到节省约4.5亿吨石油和减少700万吨碳排放的目标。
在国内,尽管上述技术已经在一些高端车型上得到了应用,但是总体还存在着应用水平低、推广难度大、需要更新专业技术等问题。
因此,汽车企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合作,共同推动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的发展。
三、未来展望随着全球节能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持续发展。
未来,节能技术应用将会更加广泛,技术水平也将不断提升,从而实现更加高效、节能、环保的汽车交通。
汽车节能技术试题

2.驾驶员的节油效果是否明显主要靠_____。
线路交通情况3.驾驶员节油的方法是_____。
高速行驶4.驾驶员为达到节油驾驶的目的应该首先_____。
树立节油意识5.汽车发动机在一定转速范围内,负荷率约在_____存在着最低燃料消耗率区域。
60%左右6.汽车经济运行指的是_____。
采用经济速度7._____的车更省油、更环保,也更经济。
自动挡小排量8.发动机空转时_____。
不耗油9.混合气变浓增加油耗,是由_____引起的。
汽油滤器堵塞10.汽车传动系效率越高,传递动力的过程中能量_____,汽车的油耗就越低。
保持不变11._____不属于发动机热管理系统。
冷却智能控制系统12.装有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车辆,不仅减少发动机摩擦,减少废气排放,还降低整车油耗_____。
1-5% 13.驾驶技术对汽车油耗的影响,贯穿在_____汽车运行过程中。
起步、换挡、转向14.预见性驾驶的方法是_____。
抬起油门踏板,踏下离合器踏板,视情踏下制动踏板15.应该用_____油门升温预热发动机利于降低油耗。
中偏大16.正确的热车时间为_____。
发动3至5分钟17.发动机空转_____分钟的油耗就可让汽车行驶1公里左右。
3 18._____踩加速踏板,缓抬离合器踏板才有利于降低油耗。
及时19.一般汽车怠速运转一分钟以上所消耗的燃油和重新起动所消耗的燃油相比_____。
一样20.停车超过_____秒时应关闭发动机。
30 21.切忌猛踩猛踏加速踏板,使发动机瞬间在_____下工作。
高速22.车辆起步时必须用_____起步档。
1档25.起步最初的5秒以时速_____Km为宜。
30 26.发动机转数超过规定很多后才加档,这样是_____的做法。
节省燃油27.驾驶大型客车加档时应将发动机转速控制在_____。
900-1200 28.行车中要尽量_____低速挡行驶。
避免29.道路通行条件允许时就用高速挡,并将车速保持在_____,此时最省油。
汽车节油技术汽车节油技术

汽车节油技术汽车节油技术汽车节油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来减少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燃油消耗,从而达到节约燃油、减少污染物排放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汽车节油技术可以从驾驶习惯、保养维护、动力系统、车身设计等多个方面入手,下面将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汽车节油技术。
1.合理驾驶习惯:良好的驾驶习惯是汽车节油的核心。
首先,避免急加速和急刹车,保持平稳的加速和减速,避免频繁变道,减少剧烈踩刹车的情况。
其次,合理控制车速,尽量保持匀速行驶,避免频繁变速。
此外,在等红灯或长时间停车时,及时熄火,减少不必要的怠速。
2.减少空调使用:空调系统对燃油消耗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空调系统会增加燃油消耗20%左右。
所以,在天气适宜的情况下,尽量使用车窗通风代替开启空调。
在使用空调时,可以选择较低的温度,逐渐调整到合适的温度,以减少能量消耗。
3.定期保养维护:定期进行汽车的保养和维护,包括更换机油、清洗空气滤清器、检查轮胎气压等。
机油的储存和更换要遵循厂家规定的周期和方法,以确保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空气滤清器可以有效阻止灰尘进入发动机,减少燃油的消耗。
正确调整轮胎气压,可以减少滚动阻力,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4.减轻车重:减轻车重可以降低车辆的阻力和燃油消耗。
平时可以清理车辆内部的杂物,减少不必要的装饰和车载用品。
另外,不要将汽车变成移动仓库,减少不必要的行李和物品的携带,以减轻汽车的负荷。
5.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现代汽车上配备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也可以起到节油的作用。
例如,智能限速系统可以根据道路情况自动调整车速,以适应最佳的节油模式。
智能巡航控制系统可以自动控制车速和跟车距离,减少不必要的加速和减速。
总的来说,汽车节油技术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来减少汽车燃油消耗。
从驾驶习惯、保养维护、动力系统、车身设计等多个方面入手,可以有效地实现节油的目的。
同时,汽车节油不仅可以减少燃料成本,还可以降低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因此,对于每个使用汽车的人来说,学习和应用汽车节油技术是非常有益的。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概述课程教案 (一)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概述课程教案 (一)本教案针对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概述课程设计,通过国内外汽车新能源技术的概述,融入汽车能量管理结构的设计与优化思路,强化学生节能意识及技术应用能力。
本教案以汽车新能源发展历程为线索,围绕节能技术与环保意识,构建起完整的学习体系。
一、教学目标1. 系统掌握汽车新能源技术发展概况,掌握车用动力电池技术,车用电机及电控技术等原理和技术,把握新能源汽车各个系统的结构组成。
2. 掌握汽车能量管理结构的设计与优化思路,掌握新能源汽车运行过程的能量流转,运用汽车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3. 培养学生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为未来研究和应用新能源汽车提供基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的概述(1)新能源汽车简介(2)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及发展历程2. 车用动力电池技术(1)电池的基本概念(2)电池的组成和改进(3)常见车用动力电池技术3. 车用电机及电控技术(1)电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电机类型与特点(3)电机控制方法与技术4. 新能源汽车各个系统结构组成(1)先进传动系统(2)动力蓄能与制动回收(3)辅助驱动系统(4)车载电力系统5. 汽车节能技术与环保意识(1)汽车能量管理结构的设计与优化思路(2)新能源汽车的能量流转及热力学关系(3)汽车节能及环保技术的新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多媒体、图表、实物等辅助教具,系统掌握新能源汽车相关知识和技术。
2. 安排参观实践:安排学生参观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新能源汽车的具体体验,加深对新能源汽车的理解和认识。
3. 研究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挖掘新能源汽车潜力,探究新能源汽车技术提升和应用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四、考核方法1. 课堂表现:出勤情况、课堂问题解答、互动讨论等,占总成绩的20%。
2. 个人作业:针对新能源汽车相关问题及技术概述等作业,占总成绩的40%。
节能技术分类

一、目前重点开发、推广的汽车节能技术1.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具有非常突出的节能效果,技术相对成熟,而且在国际上已经实现产业化和商业化。
此外,混合动力技术对所有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具有几乎可以实现在任何节能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幅度提高节能效果的可能性。
因此,国家应重点支持混合动力技术的开发、产业化和推广应用。
根据技术的难易程度,建议首先在城市公交客车上自主研发开发和推广应用混合动力技术,然后,利用自主研发和引进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在轿车上应用混合动力技术。
建议实现混合动力汽车的产量占汽车总产量的5%以上。
为此,国家需要在以下一个方面,予以支持:1)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池技术与专用电机的开发和产业化;2)发动机电控技术与电机控制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3)整车性能优化控制技术与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4)在起步阶段,给予混合动力汽车适度的政策激励。
2.高效汽油机、柴油机技术内燃机的技术进步是汽车节能的关键。
在内燃机节能技术方面,国家应重点支持以下几个方面:1)汽油机缸内直喷技术及稀薄、分层燃烧技术2)柴油机高压喷射技术(如:高压共轨燃油喷射技术等)3)柴油机多次喷射技术4)可变气门正时技术5)废气涡轮增压技术6)可变气缸技术3.高效载重汽车及发动机技术我国目前载重汽车品种短缺,技术相对落后。
发展高效的载重汽车,是在现代物流高度发展的形势下,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车用能源消耗的重要措施。
因此,国家应重点支持载重车用大功率高效率柴油机的开发和产业化工作,以及系列化载重汽车的开发和产业化。
4.轿车、轻型车的柴油化技术柴油化是实现节能的重要途径,随着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加快,轿车和轻型车等燃油消耗非常可观。
建议国家应重点支持,轿车和轻型汽车柴油化的工作,应关注以下两个方面:1)轻型高速柴油机技术的研究开发2)车用柴油品质的提高和质量保证。
5.整车轻量化技术整车轻量化是汽车节能的重要措施,应积极开展新型高强度、轻质材料(如:镁合金、非金属材料等)的研究和应用工作。
汽车节能原理与措施

汽车行驶 阻力有 空气 阻力 和滚动摩擦 阻力 两种 。 据研究 ,
一
般 车 速行驶 时 ,发动 机功 2 %~ 0 0 3 %消耗在 空气 阻力 上 ,
FG G1 vs N kc S+ 2 = 呻+i + t " n 3 詈
式中 。为道路滚 动阻力系数 ; f G为汽车 总量 , 即汽 车 自重 与装载重量 ,g k k ; 为空气阻力系数 ; A为迎面面积 ,即汽车行
2 主要节能措施
21 减小行驶阻力 F .
驶方 向的投影面积 , 2 为坡道 斜角 ,度 ; 为汽车旋转 质量 m; 1 3 S
() 2采用 内摆 线泵 。自动变速器 上采用 的定容积泵 主要有
成7 0度 、0度 , 8 因而具有耐磨 耐用 、 高速安 全 、 减振舒 适 、 操 燃油 消耗减少 了 05 。 .L 纵稳定 性和节省燃油等特点。 经许多试验表明 , 子午线轮胎 的 耐磨性 与普通斜交胎相 比提高 3 %~ 0 轮胎 的滚 动阻力下 0 7 %,
件, 减轻汽车 自重 , 有利 于提高燃油经济性 。奥迪 、丰 田、福
特等公 司都在制造铝车身,形成 了车身铝化 的趋势。 子午线轮胎与传统 的斜交尼龙轮胎相 比,其主要受力件 是缓冲层 , 冲层 多半 用钢 丝帘 线制造 , 线的倾 角与子午线 缓 帘
卓越 的效 率 , 这款变速 器与传统的 自动变速器相 比 , 10 m 每 0k
杨 英慧: 汽车节能原理 与措施
() 5 采用 闭缸 节油 技术 。 是指使发 动机 的排 量随负荷 的大
新能源汽车节能关键技术分析

新能源汽车节能关键技术分析【摘要】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而节能是其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通过对新能源汽车节能关键技术的分析,包括驱动系统技术、电池技术、车身轻量化技术、能源管理系统技术和智能化控制技术等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驱动系统技术是新能源汽车实现高效能转换的关键,电池技术能够提高能源储存效率,车身轻量化技术减轻整车自重,能源管理系统技术优化整车能量分配,而智能化控制技术使车辆更加智能化高效。
通过分析这些关键技术,可为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研发和推广提供重要参考,促进节能减排,推动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节能、关键技术、驱动系统、电池、车身轻量化、能源管理系统、智能化控制、结论、分析1. 引言1.1 新能源汽车节能关键技术分析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节能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
为了实现新能源汽车的节能目标,需要采用一系列先进的技术来提高能源利用率和降低能耗。
本篇文章将对新能源汽车的节能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以期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程中,驱动系统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驱动系统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动力传输效率和能源利用率,因此通过提高驱动系统的效率和优化设计,可以有效降低能耗,提高汽车的节能性能。
电池技术也是影响新能源汽车节能性能的重要因素。
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能耗和排放。
车身轻量化技术、能源管理系统技术和智能化控制技术也对新能源汽车的节能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降低车身重量、优化能源管理系统和提高智能化控制水平,可以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节能效果。
2. 正文2.1 驱动系统技术驱动系统技术是新能源汽车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驱动系统负责将电能转化为动力,推动车辆前进。
在新能源汽车中,常见的驱动系统技术包括电动机、逆变器、变速箱等组件。
电动机是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
新能源汽车节能关键技术分析

新能源汽车节能关键技术分析新能源汽车是一种以电能或氢能等替代传统燃料为主要能源的汽车。
为了满足环保政策和节能减排的要求,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已成为汽车产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降低能耗,开发出一系列关键技术成为必要的步骤。
首先,高效电池技术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
目前,锂离子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最广泛使用的电池类型,因其高能量密度和良好的性能而备受关注。
为了提高电池性能,一些新的电池技术正在研究和发展,如全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
其次,电机和电控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机的性能和控制技术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性能和能耗。
目前,永磁同步电机和电动机一般是新能源汽车所采用的动力源。
针对这一领域的问题,新型的电机控制技术也在不断研究和发展,如直驱电机和电机无刷化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性能和能源利用效率。
第三,节能降耗技术和轻量化技术是提高新能源汽车燃油经济性的重要手段。
当前,新能源汽车的重量有一定的优势,但也需要对车身、结构和材料等领域进行研究,设计出更加轻量化的车身,减少能源的消耗。
另外,采用轻量化材料和先进制造工艺,如3D打印技术,也能有效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效率和经济性。
第四,智能化技术也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趋势。
基于车载智能终端和云平台技术,新能源汽车可以实现车联网、自动驾驶和智能交互等功能。
这些技术将为用户提供更加舒适、便捷和安全的出行体验,并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应用。
总之,新能源汽车节能关键技术涉及多个领域,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经济性。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型工业产业的不断涌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必将越来越多元化和智能化,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为健康、环保和安全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燃油消耗方程式
kg/100k
Q s 3 .6 1 g e 4 0 c G C D 2 A .1 V 1 a 2 5 g G d d a V tm
式中: ge ——燃油消耗率,g/(kW·h) Va ——车速,km/(h) ηc ——传动效率 G ——汽车质量,kg φ ——滚动系数 CD ——空气阻力系数 A ——迎风面积,m2 dVa ——直线行驶加速度m/S2
第一节 影响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第二,优化和转移发动机的工况点。这是指尽可能地使发动机运行在 最低比油耗的工况区域。此举的节能潜力不可小看。混合动力车之所 以节能效果明显,也与此有关。从BMW公司2001年产320d手动变速 轿车4缸2.0升TDI柴油机的万有特性曲线可见: 在整个工况范围内, 只有一个极小的区域能够 达到最低燃油消耗率; 在同一台发动机中, 最高燃油消耗率可以达到 最低燃油消耗率的一倍, 甚至更多;
一般来说,提高发动机负荷率可以提高燃油经济性。
第一节 影响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普及型轿车对最高车速的要求较低,那怕是装备一台标定 功率只有30kW左右的发动机也可以勉强过得去,可是豪华 型轿车对最高车速要求很高,甚至超过220km/h,所以后 者装备的发动机功率可达前者的十倍,某些豪华型轿车装备 了12缸V型或W型发动机,功率超过300kW。但是,在城 巿行驶工况中,汽车怠速时间长,平均车速低,不可能达到 最高车速。即使是大功率豪华型轿车,在都巿中行驶时的功 率需求也只有7.5kW左右。此时,豪华型轿车只利用了发动 机标定功率的很小部分,甚至只有四十分之一。
循环行驶工况对汽车的速度、加速度、行驶时间和距离等作了 详细的规定,这种循环行驶工况包括有多种工况条件下汽车的 燃油消耗状况,例如轿车多工况燃油消耗的测定有25个工况循 环,称为轿车25工况试验,包括怠速、加速、换档、匀速、减 速、怠速等循环行驶工况,还有微型汽车10工况、载货汽车6 工况试验等,它们比较客观地反映汽车的实际耗油量,因此通 常以循环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作为汽车综合性评介指标。
根据各国度量单位制及衡量习惯的不同,中国、日本和欧洲 大多数国家一般采用升/百公里(L/100km)表示法,以行 驶100公里所消耗的燃油量作为汽车燃油经济性的指标。美 英等国一般采用英里/加仑(mile/gal)表示法,简称MPG, 以消耗1加仑燃油量汽车所能够行驶的里程作为汽车燃油经济 性的指标。
第一节 影响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最佳燃油经济性出现在柴油机和汽油机的较高负荷率区域, 因为此时的泵气损失较小。负荷率定义为在一个确定的发动 机转速下实际负荷跟该转速下的最大负荷的比值;
最佳燃油经济性出现在一个很小的发动机转速区域内,而 在此区域内燃油经济性最佳的负荷率大致为80-90%;
燃油经济性最佳的转速区域,在现代轿车柴油机中是 2500r/min上下的中速范围,在汽油机中则在较低的转速范 围,即2000r/min左右;
第一节 影响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发动机负荷率与节能
发动机的节能途径可以归纳为以下两大类: 第一,提高发动机本身的燃油经济性。这是指降低发动机 在各种工况下的比油耗。从热力学角度来看,有几条途径可 循:提高过量空气系数(提高热效率);提高压缩比(提高 热效率);提高进气管压力(减少泵气损失);优化燃油喷 射(使燃烧更加完全);优化汽油机点火定时或柴油机喷油 定时(提高热效率);减少热损失(提高热效率);降低摩 擦损失(提高机械效率)。
dt
第一节 影响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燃油经济性影响因素
各种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是有差异的,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 重要因素是发动机性能,但还有其它因素影响,包括汽车的构 造、驾驶技术和道路情况等。 (1)目前国内的轿车发动机都是高速汽油发动机,发动机的 热效率越高燃油利用率越高,也就越省油。而发动机的热效率 随压缩比的增加而增加,现在轿车汽油发动机压缩比一般在 9.3-10.5之间。同时,还采用配气系统可变装置(可变气门升 程、可变凸轮轴转角、可变进气管长度等)和稀燃技术,来达 到节油目的。
附注∶加仑分为美加仑(u.s.gal)和英加仑(gal),
1美加仑=0.8327英加仑=3.7853升
1英里(mile)=1.609公里(km)
燃油经济性的指标
等速行驶燃油消耗量是指汽车在额定载荷下,以最高档在水平 良好路面上等速行驶100公里的燃油消耗量。一般乘用车的燃 油经济性指标常以等速行驶的百公里耗油量来表示。
第一节 影响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中影响油耗的两个最根本因素是 空燃比和发动机负荷,这两个值都有一个理论上的最 佳值,汽车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空燃比和发动机负荷 的实际值越接近理论值,汽车就越省油。发动机在负 荷为90%、过量空气系统为1.05时燃烧效率最高。发 动机负荷大家都比较了解,我再稍微解释一下空燃比, 这个参数实际上就是衡量混合器浓度的一个量,1为标 准浓度混合气,大于1的为偏稀,小于1偏浓。
第一节 影响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以上所述是理论,下面我们看看显示生活中的什么 情况影响油耗。
1、进气系统的故障,会导致油耗的增加;如空气滤 清器经久不换,导致进气不够,油耗一定会增加的;还 有,节流阀体很久没有清理,也会让油耗增加。
2、点火系统的故障比如火花塞有积碳。 3、油路故障,比如喷
4、 磨合润滑不好,如车轮轴承部分缺少润滑油,致使磨擦 系数增加,从而油耗也会增加等。新车一开始的油耗一般不 如已跑了一段时间的车 5、 另外,一些电喷的发动机的关键传感器,比如空气流量 传感器、氧传感器若工作不正常也将影响ECU对喷油时间的 控制,造成油耗增加。当然,这个检测比较困难。
汽车节能技术2(1)
第一节 影响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汽车燃油经济性是在保证汽车动力性、排放性的基础上, 以尽可能少的燃油消耗行驶的能力。 在我国和欧洲,燃油经济性通常用一定运行工况下汽车行驶百 公里的燃油消耗量或一定燃油量使汽车行驶的里程来衡量。 它表示汽车在一定使用条件下,以最小的燃油消耗量完成一定 行驶里程数的能力。 车燃油经济性有两种测定法:一是行驶试验法;另一种是在平 坦道路上和一定条件下进行等速油耗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