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节能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应用研究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应用研究随着能源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
为提高新能源汽车的能效,采用节能技术对新能源汽车进行优化设计,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本文从新能源汽车及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方面进行阐述。
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指利用非传统能源的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
随着能源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被视为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重点。
1、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是指利用电力驱动电机转动车轮的汽车,其主要优点是能够完全消除尾气排放和噪音污染。
电动汽车的电能可以通过电池储存,也可通过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来获得。
与传统汽车相比,电动汽车的能效更高,性能更稳定,维护成本更低。
目前,电动汽车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市场上有多款成熟的电动汽车品牌,如特斯拉、比亚迪等。
2、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是指将传统燃油发动机与电动机相结合的汽车,其主要优点是既可以使用传统燃油发动机提供动力,也可以使用电动机进行驱动,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混合动力汽车的燃油效率比传统汽车高,减少了尾气排放和噪音污染。
目前,丰田、本田等大型汽车公司已经推出了多款成熟的混合动力汽车。
3、氢燃料电池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指利用氢气和氧气在氢燃料电池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能,从而驱动车辆的汽车。
氢燃料电池汽车不需要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减少了传统汽车排放的废气和噪声,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汽车。
目前,丰田、本田等大型汽车公司已经推出了多款氢燃料电池汽车。
目前,汽车能源消耗量占全球总能耗量的20%左右,汽车的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汽车节能技术研发的目标是提高汽车的能效,减少车辆的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降低汽车的运营成本。
1、轻量化技术轻量化技术是指在保证汽车安全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轻汽车重量的技术。
轻量化技术可以通过材料选择、结构优化和工艺改进等手段来实现。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应用研究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应用研究随着全球能源危机愈发凸显,汽车新能源和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成为了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
新能源汽车和节能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还可以缓解能源紧缺问题。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主要指采用新型能源替代传统燃油的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府的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已经开始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
纯电动汽车是一种新型动力总成技术,它利用电池储存电能,并通过电机驱动车辆前进。
相比传统燃油汽车,纯电动汽车无尾气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在满足日常通勤和城市出行的需求上也日益成熟。
而混合动力汽车则是将内燃机和电动机结合,利用两种动力源相互协调工作,降低了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
而燃料电池汽车则是通过氢能源来提供动力,不仅零排放,还具有高效能的特点。
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将有望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二、节能技术应用除了新能源汽车,节能技术的应用也是汽车行业的重要研究方向。
汽车的节能技术主要包括轻量化设计、动力总成优化、车辆智能化等方面。
轻量化设计是指在不影响车辆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车辆自身的重量,采用轻量化材料和结构设计,从而降低车辆的能耗和尾气排放。
动力总成优化则是通过引擎、传动系统、底盘等部件的优化设计,提高整车的燃油利用率和动力性能。
而车辆智能化则是通过智能驾驶系统、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对车辆的精准控制和能源的高效利用。
节能技术的应用将有效降低车辆的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实现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新能源汽车与节能技术的前景新能源汽车与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将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和对环境的影响,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于缓解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汽车节能技术:汽车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

汽车节能技术:汽车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
汽车节能技术是指通过技术手段降低汽车燃油消耗,减少
CO2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参考内容:
1. 轻量化技术:使用轻量化材料,如铝、镁、碳纤维等,以降低汽车的整体重量,从而降低汽车的油耗和排放量。
2. 燃油喷射技术:采用电子喷油系统,通过精确控制喷油量和喷油时间,使燃油充分燃烧,从而提高燃油效率。
3. 启停技术:利用电子系统控制引擎启动和关闭,当汽车停车或者缓慢行驶时,自动关闭发动机,以减少无用燃油消耗。
4. 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可以通过自动控制车速、加速、制动等行驶方式,以提高汽车燃油效率。
5. 新能源汽车技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等新能源汽车,通过采用蓄电池、超级电容、电动机等技术,从根本上减少了油耗和排放。
总之,汽车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不仅可以降低用户的运营成本,同时也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应用研究

设备管理与维修2021翼4(下)0引言随着国家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汽车作为代步工具进入千家万户,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便利。
传统汽车能源主要以汽油为主,汽油是石油经过提炼加工而成的,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汽车的污染问题已经被越来越重视,节能减排将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现在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未来新能源汽车将会极大提升市场竞争力,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在研发和应用方面将具备极大潜力。
1发展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的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工业污染逐渐加剧,各国也逐渐重视起环境友好型工业的发展,解决污染问题的最根本途径,就是重视能源转型。
以汽车工业为例,全球汽车保有量在发展中国家的数量持续上升,这加剧了石油的消耗过程,可能会超过60%。
加上石油供应不太稳定,国际油价起起伏伏,这也使新能源汽车发展更具现实意义。
由此可见,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的发展未来有巨大推广意义。
新能源汽车主要有氢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气动力、混合动力汽车等类型。
其中,混合动力汽车以日本汽车企业生产的为主,技术相对成熟,且在日本、欧洲与北美市场反应良好;纯电动汽车、氢能源汽车、燃气动力汽车等各项关键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突破,在部分试点取得了较好的反响。
2汽车新能源技术2.1汽车氢动力技术氢动力技术是很多汽车品牌推崇的理想节能技术之一,该技术主要是强化对性能较好储气装置的应用,可以对多层复合金属材料进行中空设计,在维持液态状态的同时储存氢气燃料,使生产成本更加可控,也无需扩大机械内部结构空间。
如果氢动力技术趋向成熟,则汽车最终的污染排放物是水,可以真正实现污染零排放,体现了无污染的特征,彰显了汽车技术的环境友好型发展趋势。
2.2电力驱动技术纯电动车核心可以利用电力驱动,实现对各装置的控制,在驱动动力上以车载电源为主,应用电机完成对车轮的驱动。
以电力驱动技术为主生产的纯电动汽车,不会产生过多的废气污染,而且电机在振动过程中不会出现较大噪声,从而避免对人体产生的噪声伤害。
新能源汽车技术及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技术及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了人们的首选。
新能源汽车采用的是新型的能源,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而在这其中,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则是关键所在。
本文将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能源汽车技术现状1、电动车电池技术电池是电动车的心脏,其性能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汽车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目前,大部分电动车电池都采用锂离子电池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充电速度快、污染小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
不过,在电动车行业,锂离子电池仍然存在重量大、使用寿命短、冬季低温性能差等问题,尚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电动车的需求。
2、充电技术充电技术是电动车行业的核心技术之一。
相较于传统的内燃机车,电动车需要长时间定期进行充电。
在充电效率,安全性等方面,充电技术的不断完善对于电动车来说相当重要。
如今,在市面上,充电桩已经非常普及,同时也有不少超级充电站、换电站和家用充电器。
未来,充电技术将更加便捷和快速。
二、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趋势1、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在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期望值也不断加高。
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将会改变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全新认识。
2、开发新型电池技术为解决锂离子电池的问题,各大企业目前正在积极开发新型电池技术,如铝空电池、钠离子电池等。
未来新型电池技术的逐步应用,将大大提升了新能源车辆的里程、充电速度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性能。
3、智能网联技术随着新一代网络与通信技术的进步,未来新能源汽车将更加智能化。
新车将拥有异构多核嵌入式智能驱动能力,在车联网互动方面也将更加便捷和便利。
三、新能源汽车技术未来展望1、低碳环保新能源汽车采用的是清洁能源,与传统内燃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排放更少的废气、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能够有效地保护大气环境,推动环保低碳出行。
2、节能减排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重大问题之一。
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对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进行探讨,从发展历程、技术创新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发展历程为了适应环保要求和能源紧缺的现状,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不断得到发展和创新。
1.1 传统节能技术传统的汽车节能技术主要包括发动机优化、车身轻量化和空气动力学设计等方面。
发动机优化主要通过提高热效率和燃烧效率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车身轻量化则通过采用高强度材料和结构优化来减轻整车重量,降低能耗。
空气动力学设计则通过改善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减少风阻,提高燃油经济性。
1.2 新能源技术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节能与环保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
这些车辆利用电能或氢能代替传统燃油,实现零排放或低排放的目的,减少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有效缓解了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
二、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创新。
2.1 混合动力技术混合动力技术是传统燃油汽车与电动汽车的结合,通过内燃机和电动机的协同工作,实现能量回收和再利用,提高燃油利用率,降低尾气排放。
混合动力汽车既能满足长途行驶的需求,又能在城市环境下实现零排放,成为当前汽车行业的热点技术之一。
2.2 轻量化技术轻量化技术是指通过采用新型材料和新工艺等手段来减轻汽车整车重量,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轻量化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汽车的能耗,提高燃油经济性,并减少尾气排放。
例如,采用铝合金替代钢材,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替代金属材料,都可以有效降低汽车的自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3 智能化技术智能化技术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和通信技术等,实现对汽车系统的智能控制与管理。
通过智能化技术,可以精确监测和控制汽车的能耗和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适应性。
例如,智能驾驶技术可通过智能导航和自动驾驶系统,优化车辆行驶路线,减少能耗和排放。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应用研究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应用研究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汽车新能源和节能技术逐渐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改善交通拥堵和空气质量,提高城市运输效率和人民生活质量。
节能技术的应用也可以降低燃料消耗,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汽车新能源和节能技术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究现状(一)电动汽车技术电动汽车是一种利用电能储存和驱动汽车动力的新型汽车,其主要特点是零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非常小。
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两种类型。
纯电动汽车主要依靠电能驱动,可完全零排放;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则同时具备内燃机和电动机两种动力形式,能够在不同的工况下调节动力输出比例,实现更高效的能源利用。
目前,国际上电动汽车技术研究非常活跃,各大汽车厂商纷纷投入到电动汽车的开发和生产中。
特斯拉公司推出的电动汽车在性能和续航里程上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和市场的高度关注。
国内也有一些汽车企业投入到电动汽车的研发和生产中,逐渐形成了与国际市场一定竞争力的产品。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一种利用氢气和氧气反应产生电能,从而驱动电动机的新型汽车。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优势在于零尾气排放,燃料电池组装置结构简单,能量转换效率高,对环境的污染极小。
氢能源的储存和使用也相对安全,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新能源汽车。
目前,国际上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和发展非常活跃,各国政府和企业纷纷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氢能源的研究和应用。
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的汽车厂商也相继推出了氢燃料电池汽车产品,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市场推广。
我国也在加快氢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进程,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创新成果,逐步在该领域崭露头角。
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池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是电动汽车主要的动力源,但其能量密度、安全性、寿命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环保节能汽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环保节能汽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环保节能汽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
环保节能汽车技术研究的现状目前,环保节能汽车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高汽车动力系统的效率和环保性能,二是推广新型能源汽车技术。
在动力系统方面,目前最主要的技术包括电动汽车技术、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氢燃料汽车技术和柴油汽车技术等。
电动汽车技术是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环保节能汽车技术之一。
电动汽车采用纯电动驱动系统,能够实现零排放、静音行驶和高效能利用,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性能。
目前市场上最为常见的电动汽车主要是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纯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完全采用电动机,需要连接充电电源进行充电。
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则同时采用电动机和内燃机驱动,同时支持充电和加油。
这类车型在短途城市驾驶中能够更好地充分利用纯电动驱动,同时还能够在长途行驶中依靠内燃机进行驱动,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是另一种非常常见的环保节能汽车技术。
混合动力汽车采用电动机和内燃机相结合的驱动方式,使得汽车加速、行驶和制动的能量更好地得到利用,同时减少了油耗和排放。
这种车型通常采用在内燃机和电动机之间设置控制器以实现转换。
氢燃料汽车则是另外一种尝试应对环保和能源问题的汽车技术。
这种技术采用氢能作为燃料,不会产生尾气和碳排放。
这种技术比起电动汽车在使用时更加方便,因为氢气充电需要时间更短,而也不受气温冷热影响,但目前因为氢气的贮存条件比较苛刻以及存储和运输成本比较高,氢燃料汽车的应用仍然面临一定的困难。
柴油汽车技术则是另外一种节油高效的技术,因此也能够应付环境和能源问题。
柴油汽车通常采用燃油喷射和涡轮增压等技术实现更好的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
同时,柴油汽车的工作温度比汽油车更高,也使其能够更好地防止部分的污染物产生。
环保节能汽车技术应用的前景环保节能汽车技术广泛的应用已经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了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汽车节能技术的应用与展望系(分院)汽车工程系学生姓名郭嘉琦学号09183014专业名称汽车电子指导教师罗富坤2012年 3 月10日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分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意见表汽车节能技术的应用与展望郭嘉琦摘要:随着油价的一路走高,用车养车的成本越来越高,而准备购买新车的人们现在更多关注的是他们准备购买的车是不是够环保、够省油,保养维护是不是方便和便宜,而汽车的节能技术也在现代汽车中的应用显得更加重要。
关键词:汽车节能高效环保随着国内的近几年来的汽车市场的火爆,我国汽车产销量达到了世界第一。
而日益升高的油价让准车主养车成本越来越高的同时,也让不少目前有买车想法的人们有些彷徨,按照自己的经济情况买辆车不是什么问题,但随之带来较高的养车成本有些承担不起了。
伴随着这个问题,当消费者在选择一辆车的时候,这辆车是不是省油、环保,也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很多汽车厂家也看到了市场的需要,开发出了更多的环保车型。
例如大众的Blue Motion蓝驱车型、奔驰的Blue EFFICIENCY和hybrid车型。
随着这些应用了各种汽车节能技术的车型陆续在国内市场上市,汽车节能技术也开始慢慢进入了大众视野。
汽车节能技术是用于改进汽车能源消耗的技术。
汽车节能措施涉及方方面面,就目前的现状而言,有效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公路与交通设施的合理配套,车型及油品按需生产配置,运营的合理等非技术问题。
技术方面,保证产品质量,按照规范使用和维护机器,改变汽油机燃烧方式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
在现有的燃烧方式下,可以采取以下手段进行节能:改进供油系统,汽油机改气缸燃油喷射,可提高汽油燃烧效率;改进点火系统,提高汽油机运转稳定性;减少发动机附件损失,合理的使用配件,进行相应的改装。
本文主要从技术方面探讨汽车节能技术的应用与未来。
一、普通车辆的节能技术普通车辆的节能技术主要是缸内直喷发动机、智能启停系统、车身轻量化技术、节能型绿色轮胎、可变气缸技术等。
(一)缸内直喷发动机大众高效的1.4TSI发动机高效直喷发动机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汽车节能技术, 缸内直喷又称FSI,FSI(Fuel Stratified Injection)燃料分层喷射技术代表着传统汽油引擎的一个发展方向。
传统的汽油发动机是通过电脑采集凸轮位置以及发动机各相关工况从而控制喷油嘴将汽油喷入进气歧管。
但由于喷油嘴离燃烧室有一定的距离,汽油同空气的混合情况受进气气流和气门开关的影响较大,并且微小的油颗粒会吸附在管道壁上,所以希望喷油嘴能够直接将燃油喷入汽缸。
FSI就是大众集团开发的用来改善传统汽油发动机供油方式的不足而研制的缸内直接喷射技术,先进的直喷式汽油发动机采用类似于柴油发动机的供油技术,通过一个活塞泵提供所需的100bar 以上的压力,将汽油提供给位于汽缸内的电磁喷射器。
然后通过电脑控制喷射器将燃料在最恰当的时间直接注入燃烧室,其控制的精确度接近毫秒,其关键是考虑喷射器的安装,必须在汽缸上部留给其一定的空间。
由于汽缸顶部已经布置了火花塞和多个气门,已经相当紧凑,所以将其布置在靠近进气门侧。
由于喷射器的加入导致了对设计和制造的要求都相当的高,如果布置不合理、制造精度达不到要求导致刚度不足甚至漏气只能得不偿失。
此外,FSI技术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注油模式,即分层注油和均匀注油模式。
发动机低速或中速运转时采用分层注油模式。
此时节气门为半开状态,空气由进气管进入汽缸撞在活塞顶部,由于活塞顶部制作成特殊的形状从而在火花塞附近形成期望中的涡流。
当压缩过程接近尾声时,少量的燃油由喷射器喷出,形成可燃气体。
这种分层注油方式可充分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因为在转速较低、负荷较小时除了火花塞周围需要形成浓度较高的油气混合物外,燃烧室的其它地方只需空气含量较高的混合气即可,而FSI使其与理想状态非常接近。
当节气门完全开启,发动机高速运转时,大量空气高速进入汽缸形成较强涡流并与汽油均匀混合。
从而促进燃油充分燃烧,提高发动机的动力输出。
电脑不断的根据发动机的工作状况改变注油模式,始终保持最适宜的供油方式。
燃油的充分利用不仅提高了燃油的利用效率和发动机的输出而且改善了排放。
(二)智能启停系统智能启停系统工作过程智能启停系统旨在发动机怠速时关闭发动机。
发动机停止运行后,将不再消耗燃料和产生排放。
当车辆处于静止状态时,车内所需的电力将改由AGM电池供应,而耗电较大的空调系统也将转为送风机制,因此若静止时间过久,不免会影响冷房效果或造成车内闷热,手动将启停系统关闭;即便是在启停系统启动的状态下,若车辆静止过久而导致AGM电池电量不足时,仪表板右侧的黄色“ECO”灯号也会亮起,车辆自行停止启停系统运作,待电力充足后绿色“ECO”灯号亮起,系统便会重新运作。
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驾驶员坐在驾驶舱内,前方路口的红灯亮起,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停车摘挡。
这时候,Start/Stop系统自动检测:发动机空转且没有挂挡;防锁定系统的车轮转速传感器显示为零;电子电池传感器显示有足够的能量进行下一次启动。
满足这三个条件后,发动机自动停止转动。
而当信号灯变绿后,驾驶员踩下离合器,随即就可以启动“启动停止器”,并快速地启动发动机。
驾驶员挂挡,踩油门,车辆快速启动。
在高效的蓄电池技术和相应的发动机管理程序的支持下,启停系统在较低的温度下也能正常工作,只需短暂的预热过程便可激活。
(三)车身轻量化技术&车身节能设计奥迪A6车身轻量化技术车身轻量化技术即采用现代设计方法和有效的手段对车身进行优化设计,或使用新型材料(质量更轻但是强度不减),以达到减重、降耗、环保、安全的综合目标。
在节能、环保和安全成为当今世界汽车工业关注的重要课题的大背景下,汽车轻量化技术的现实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研究表明,车重每减轻10%,油耗可降低6%到8%。
车身重量降低100千克,意味着百公里油耗减少0.3升,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也将相应减少7.5克到12.5克。
而车身质量占整车质量的1/3,空载情况下,约70%的油耗用在车身质量上。
这意味着:只要通过科学的方式,将车身轻量化后,就可以有效减少燃油消耗。
实际上,降低了汽车重量,碰撞时整个需要被吸收转移的能量就会减少。
同时,轻的汽车制动效果好,便于主动安全控制。
即便如此,自汽车轻量化这一伟大创意诞生以来,人们对于此项技术是否会牺牲车辆安全性的猜忌,似乎从未停止过。
在钢板越厚就越安全的惯性思维左右下,这种猜忌在很多时候就源自部分人对新材料技术缺乏信心。
而实际上在新材料方面,轻量化技术的目标已经由最初单纯致力于铝材研究,逐渐扩展至对型材、高强度钢材、加固塑胶及镁材料的应用;与此同时,轻量化设计也被系统地运用于车身、发动机、悬架等各个领域。
综合应用了新材料和新设计两项轻量化技术改进过的汽车,能够在省油和安全之间寻找到“黄金分割点”,以达到在保证整车高性能、安全的前提下,显著降低油耗的目的。
对于轻量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全球的汽车制造商从几十年前就开始尝试。
例如,早在1985年马自达汽车公司就在其生产的RX-7上用铝作为机盖材料。
1990年,本田公司在其生产的NSX赛车上应用全铝技术,但是并未在量产车中推广。
奥迪是第一个真正将车身轻量化技术大规模应用到量产车身的品牌。
奥迪A8全铝轻量化车身框架轻质结构在奥迪及其被接管公司具有悠久的历史。
在1913年,NSU打造了一款全铝车身的Type 8/24车型。
10年后,奥迪 Type K继承了这种相同材料的试验型改良外观。
在20世纪30年代,来自Auto Union赛车部的专家们手工打造了铝制面板,从此开始为其引人入胜的赛车和屡创车速记录的汽车打造车身和流线形面板。
1936年款的 Auto Union Type C重量仅为 825千克,准备征战赛场。
凭借其V16超级增压发动机产生了280 千瓦的功率,其功率与重量的比率非常接近现代勒芒跑车原型车。
如今,奥迪汽车继续在赛道上驰骋。
1990年左右生产的拉力赛和赛道汽车车身上包含很多塑料部件。
当时有些汽车已经在使用碳素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万向轴。
该装置已经是奥迪90 Quattro上的标准配置。
目前的奥迪R18和A4 DTM用作CFRP的工作实验车辆。
投入量产时,首辆奥迪A8在1994年面世时引起了巨大反响。
由于采用了ASF车身,A8在传统的钢和铸件行业内引发了一场小革命,也给供应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从此以后,高强度钢的强度增加了5个因数,铸造厂的质量标准获得了明显提高。
奥迪ASF原理不仅使该品牌的客户受益,而且惠及整个行业。
轻质结构同样对未来的电动车发挥了重要作用。
牵引用蓄电池等新部件增加了大量的重量,智能轻质结构在很多领域可以补偿增加的重量。
Neckarsulm的工程师们已经致力于为未来的电动车辆开发全新的解决方案。
(四)节能型绿色轮胎某品牌绿色环保轮胎绿色轮胎是指由于应用新材质和设计,而导致滚动阻力小,因而耗油低、废气排放少的子午线轮胎。
在汽车行驶中,能量会被各种阻力所消耗,其中约20%的汽油被轮胎滚动阻力所消耗。
使用绿色轮胎就可以减少这方面的能量消耗,从而达到省油的目的。
绿色轮胎运用特殊的硅土混合技术、结构设计技术和生产技术,在不损失轮胎基本安全性能的情况下,使滚动阻力比普通轮胎下降20%,减少油耗5%以上,有效降低汽车燃油消耗,增强燃料使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环保型轮胎。
这种轮胎可使环境和驾驶者双双获益,一方面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化,另一方面可为消费者节省燃料费用。
车辆行驶时,轮胎受压变形,橡胶分子之间相互摩擦生热就会造成能量损失,产生滚动阻力。
“绿色轮胎”富含的二氧化硅就像是润滑剂,可以填平作为轮胎胎面胶的溶聚丁苯胶分子的间隙,减少橡胶分子之间的摩擦,这样就减小了轮胎与地面之间的阻力,减少油耗,达到控制汽车废气排放的环保效应。
同时,“绿色轮胎”还能有效降低噪音,提高轮胎的抓着力、舒适性、操控性等安全性能。
(五)可变气缸排量技术可变气缸排量技术一般适用于多气缸大排量车型,如V6、V8、V12发动机,因为日常行驶,大多数情况下并不需要大功率的输出,所以大排量多汽缸就显得有点浪费,于是可变汽缸技术应运而生,它可以在不需要大功率的输出时,控制关闭一部分汽缸,以减少燃油的消耗。
日前,大众针对1.4TSI四缸发动机推出了可变气缸技术,发动机会在低速行驶中关闭两个气缸,仅用两个气缸工作,大大提高燃油经济性。
本文以本田的VCM为例介绍可变气缸排量技术。
VCM的全称为Variable Cylinder Management,是本田公司研发的一种可变汽缸管理技术,它可通过关闭个别气缸的方法,使到3.5L V6引擎可在3、4、6缸之间变化,使得引擎排量也能在1.75-3.5L之间变化,从而大大节省燃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