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节能减排技术 第二章 燃油汽车整车节能技术
汽车节能减排技术解析

汽车节能减排技术解析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汽车尾气排放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
为解决这一问题,汽车节能减排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车辆轻量化、动力系统改进和新能源汽车三个方面对汽车节能减排技术进行深入解析。
一、车辆轻量化车辆轻量化是指通过采用更轻、更坚固、更节能的材料来降低汽车整体重量,进而减少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
最常见的轻量化材料是高强度钢、铝合金和碳纤维等。
高强度钢可以提高车身刚度,减少车身变形,从而达到减少能量损失的目的。
铝合金具有优良的强度和轻量化特性,能够减轻车身重量,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碳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同时又非常轻巧,可以用于制造车身结构和其他关键零部件。
通过车辆轻量化技术,汽车的油耗和尾气排放可以显著降低,环境效益也将得到极大提升。
二、动力系统改进动力系统改进是指通过改进发动机和传动系统,提高动力系统的效率和经济性,从而降低油耗和尾气排放。
一方面,可以采用高效率的内燃机来替代传统的燃油发动机,如混合动力系统和纯电动汽车等。
混合动力系统由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组成,通过根据不同的驾驶情况自动选择能量的来源,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
纯电动汽车则完全依靠电能进行驱动,不产生尾气排放。
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入节流措施,如启停系统、可变气门正时和废气再循环等。
启停系统可以在停车时自动关闭发动机,减少空转损耗;可变气门正时可以根据车速和负载情况实时调整气门的开启时间,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废气再循环则可以将一部分排出的废气重新引入燃烧室,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三、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是指使用非传统燃料或能源的汽车,如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
新能源汽车具有零排放、节能环保的特点,被认为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纯电动汽车以电能为动力源,采用大容量电池储存电能,驱动电动机带动车辆行驶。
燃料电池汽车则利用氢气与氧气反应产生电能,供给电动机提供动力。
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第一章前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生活上的极大便利,然而,同时也伴随着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这些都给人类及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为了保护环境、提高能源利用率,汽车工业开始着手研究和应用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
第二章汽车节能技术1. 常见的汽车节能技术目前,汽车节能技术已有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1)燃油供应技术:采用先进的节油技术,如缸内直喷、柴油共轨喷射等,可以有效提高燃油利用率;(2)热利用技术:如启停技术、能量回收技术等,可以减少油耗;(3)轻量化技术:使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如铝、碳纤维等,达到减轻车身重量、降低油耗的效果;(4)先进的车轮传动技术:如双离合器变速器、CVT无级变速器等,可以通过优化传动系统,提高发动机功率输出效率。
2. 新兴的节能技术(1)液化天然气(LNG)技术:LNG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汽油、柴油燃料,具有燃烧效率高、清洁环保等特点,可以作为替代燃料在汽车上使用;(2)燃料电池技术:利用燃料电池产生的电能,实现汽车的动力驱动,其优点是不产生污染,能源利用率高,但目前仍面临成本高、稳定性差等方面的技术难题。
第三章汽车环保技术1. 常见的汽车环保技术(1)废气排放技术:主要针对汽车废气排放问题,开发了如三元催化器、SCR排放控制系统等技术手段来限制尾气排放含量;(2)零排放技术:指完全不排放有害物质的车辆,如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3)低能耗技术:如LED车灯、高效空调等技术手段,可以减少汽车的能源消耗;(4)汽车废物回收技术:如废旧车辆回收、废旧轮胎处理等技术,可以减少污染环境。
第四章汽车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1. 国内汽车节能环保技术应用状况目前,中国的汽车企业也开始逐渐关注汽车节能、环保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例如,吉利汽车、长城汽车等企业都在逐步推行新能源汽车,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
同时,一些具有技术优势的国内汽车企业也开始加强与国际汽车企业的技术合作,引进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推动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燃油汽车的节能与排放控制技术

燃油汽车的节能与排放控制技术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汽车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燃油汽车的节能与排放控制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当前燃油汽车所采用的节能与排放控制技术,并分析其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一、传统的节能技术1. 空气动力学设计汽车的外形设计对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有着很大影响。
合理的外形和空气动力学设计可以降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空气阻力,减少油耗,提高燃油利用率。
2. 发动机技术改进发动机是燃油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对车辆的燃油消耗有着直接的影响。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厂商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改进。
例如,采用高压缩比设计、提高点燃温度、减小摩擦损失等措施,可以降低发动机的油耗。
3. 车辆轻量化车辆轻量化是目前广泛采用的节能措施之一。
通过采用高强度材料和轻量化设计,可以减小整车质量,从而降低车辆的能耗。
此外,还可以采用轻量化的零部件和辅助设备,进一步提高燃油利用率。
二、新型的排放控制技术1. 三元催化转化器三元催化转化器是燃油汽车中用于净化废气的主要设备之一。
它可以将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并将其排放到大气中。
三元催化转化器的普及和使用,有效地降低了车辆的尾气排放污染。
2. VVT技术可变气门正时(Variable Valve Timing,简称VVT)技术是一种通过调整气门开启和关闭的时机,以使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获得最佳燃烧效果和最高效率的技术。
VVT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减少废气排放,降低污染物的产生。
3. DPF技术柴油颗粒物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简称DPF)技术是用于柴油车辆的排放控制技术。
DPF技术可以有效地捕集并储存柴油车辆尾气中的颗粒物,防止其进入大气中,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再生,使颗粒物得到焚烧妥善处理。
三、节能与排放控制技术的影响燃油汽车的节能与排放控制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降低车辆的油耗,减少对有限能源的消耗,还可以有效地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汽车节能技术》课件 第2章 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

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因素相互制约☐图中显示完善的燃烧过程要求采用最佳的供油提前角方能使有效燃料消耗率最低,而此时NO x及HC排放并不是最低,推迟供油时间可以降低NO x及气缸最大爆发力,却使有效燃料消耗率、排气温度及HC排放增加。
一、影响汽车发动机热效率的因素☐汽油机定容加热循环的热效率:☐低速柴油机定压加热循环的热效率:☐高速柴油机混合加热循环的热效率:☐ε—压缩比,k—绝热指数,λ—压力升高比,ρ—预胀比。
影响汽车发动机热效率的因素☐三种理想循环热效率公式说明:⏹要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应尽量提高压缩比ε和绝热指数k;⏹在混合加热循环中,当加热量和压缩比不变时,应尽量提高压力升高比λ(此时预胀比ρ下降)。
和节流损失泄漏损失机械损失等不可避免损失的存和节流损失、泄漏损失、机械损失等不可避免损失的存在,发动机的热效率远远小于理想循环的热效率。
32p s定容加热理想循环(Otto 循环)与实际加热循环Q 1Q 2压力升高比,Q11-2的压缩过程:绝热压缩;2-3的燃烧过程:等压加热;3-4的膨胀过程:绝热膨胀;4-1的排气过程:等容放热。
Q2Q1’’Q1’Q2实际循环的热效率发动机的有效功率各参数依次:汽缸数;气缸工作容积;燃料低热值;化的表达式为: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气体质量的比值,用同样大小气缸容积下,进入气缸实际空气量增多。
混合☐在高速可压缩的流动系统中,决定气流流动性质的重要参数是马赫数Ma,气流流动平均马赫数是进气门气流平均速度与该处音速之比,即:☐进气中气缸内的质量平衡关系为:☐联立可见☐由于近似关系:☐可见气流流动平均马赫数与气门直径的关系:试验数据说明在正常配气相位条件下当>05☐试验数据说明,在正常配气相位条件下,当Ma m>0.5左右,充量系数急剧下降。
可以看出,马赫数是一个反映充气效率流动损失而受到影响的参数,充气效率的高低决定于马赫数的大小。
设计发动机时,尽可能使马赫数在最高转速时不超过0.5。
汽车节能与减排技术研究

汽车节能与减排技术研究章节一:引言在当今社会,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汽车的频繁使用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汽车尾气的排放,不仅污染了空气,还使气候变得更加恶劣,从而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尤其是近几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突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因此,研究汽车节能和减排技术,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章节二:汽车节能技术1. 轻量化技术轻量化是汽车节能的一个主要方向,因为汽车的重量越轻,所需的能量就越小。
轻量化技术一般包括:采用轻量的材料,如高强度钢、铝合金、碳纤维等;减少部件数量和重量,如采用一体化组件;优化车身结构,如车轮、减震器等。
在轻量化方案中,应注意保证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2. 发动机技术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分,其效率直接影响汽车的燃油消耗和排放量。
目前,研究发动机的技术主要包括: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如采用缸壁涂层降低热损失;优化进气和排气系统,如采用涡轮增压器;采用混合动力系统,如采用电动机辅助发动机。
3. 节能驾驶技术节能驾驶是指通过改变驾驶习惯,使汽车的燃油消耗降低。
具体包括:合理选择车型,如权衡车辆性能与燃油消耗;适时换挡,如使发动机转速处于更佳工作范围;减少急加速和急刹车,如在车流中保持平稳的加速减速。
章节三:汽车减排技术1. 排放控制技术排放控制技术是减少汽车尾气的一种措施。
主要包括三元催化器、颗粒捕集器和选氧催化器等。
三元催化器可将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挥发性有机物转化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颗粒捕集器可以捕捉机动车产生的颗粒物,如二氧化硫和有机碳;选氧催化器可以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氮和氧气。
2. 舒适性控制技术舒适性控制技术是指通过提高车内乘客的舒适度,降低舒适度对排放的影响。
具体包括:降低车内噪音,如采用隔音材料;提高车内空气质量,如采用高效过滤器;控制车内湿度,如采用除湿材料。
3. 新能源技术新能源技术是减少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碳排放的一种措施。
汽车动力系统的节能减排技术

汽车动力系统的节能减排技术汽车的快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和能源问题。
汽车排放的废气和能源的消耗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汽车动力系统的节能减排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汽车动力系统的节能减排技术,旨在为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做出一些努力。
一、智能启停技术智能启停技术是一项节油减排的创新技术,它可以在车辆停车等待红灯或者堵车时自动熄火,并在需要时迅速启动。
这样一来,汽车在长时间怠速的情况下不再浪费能源,大大减少了废气排放和油耗。
智能启停技术可以通过检测车辆的速度、车门开关、刹车踏板等信息来实现自动启停功能,给驾驶者带来更加智能和便捷的行车体验。
二、高效能源管理系统高效能源管理系统是指通过对汽车能源的有效管理来实现节能减排的一种技术。
这种系统可以根据车辆的行驶条件和驾驶员的需求,智能地控制发动机的工作和能源的使用。
例如,当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时,系统会自动启动经济模式,降低发动机的转速和燃油供应量,减少能源的消耗。
同时,系统还可以监测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并根据驾驶习惯和路况给出相应的节能建议,帮助驾驶员实现更加经济和环保的行车方式。
三、轻量化设计轻量化设计是一种通过减少汽车重量来达到节能减排的技术。
目前,许多汽车生产商正在致力于研发轻量化材料和结构,以减少汽车的整体重量。
轻量化设计不仅可以减少汽车的能量消耗,还可以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和动力性能。
采用轻量化设计的汽车具有更低的油耗和更少的废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更小。
四、新能源技术的应用新能源技术是解决汽车能源和排放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近年来,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迅猛。
这些车辆采用电动机作为动力源,相比传统内燃机具有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和更少的废气排放。
此外,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也正在逐渐增加,为汽车动力系统的节能减排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综上所述,汽车动力系统的节能减排技术是解决汽车排放和能源问题的关键。
汽车节能减排与环保技术

汽车节能减排与环保技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私家车辆的普及,汽车尾气排放也成为了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汽车节能减排与环保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从汽车的节能技术和减排技术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汽车节能技术1.发动机技术升级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其燃油利用效率直接关系到汽车的能源消耗量。
为了实现汽车的节能目标,发动机技术需要不断升级。
如目前流行的涡轮增压技术,通过增加进气压力,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从而降低燃油消耗量。
2.轻量化材料应用汽车的整车重量直接关系到车辆的能源消耗水平。
在减少车辆重量方面,可以采用轻量化材料,如高强度钢、铝合金等,来替代传统的重量较大的材料。
轻量化可以有效降低车辆的燃油消耗量,从而实现节能目标。
3.动力系统升级除了发动机技术的升级外,汽车的动力系统也可以通过升级来达到节能的目的。
比如,将传统的内燃机动力系统改造为混合动力系统,通过电力辅助系统的作用,减少能源的消耗。
此外,还有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车型的研发和推广,也是汽车节能的重要方向。
二、汽车减排技术1.尾气净化技术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排放是环境污染的一大主要来源。
为了减少尾气对空气质量造成的污染,汽车减排技术日益完善。
采用催化转化技术可以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如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氮和水等。
此外,颗粒物过滤器的应用也可以有效减少颗粒物的排放。
2.燃料技术改进燃料的质量和种类直接关系到汽车尾气的排放。
通过改进燃料的配方和质量,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和排放。
比如,在柴油中加入添加剂可以降低颗粒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此外,研发和应用新型清洁高效燃料,如氢能源和生物燃料,也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有效途径。
3.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使得交通拥堵减少,汽车行驶更加流畅。
交通拥堵是导致尾气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智能交通系统的实施,可以减少车辆的行驶时间和等待时间,从而减少尾气排放。
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第2章

具体而言,是在原有的10工况之上,再添加了 新的15工况。日本之所以采用10-15工况法,主要 原因是10工况法不能反映高速行驶状态。和10工况 法相比,在10-15工况法上,增加了怠速工况的运 转时间,又追加了高速行驶工况,如下图所示。
日本10-15工况
与欧洲行驶工况相似,日本工况也属于模态工况。 Japan10-15 工 况 运 行 时 间 是 660s , 最 高 速 度 为 70km/h,平均速度为22.7km/h,由三个10工况循环 和一个15工况循环构成。近年来,由于交通状况的 改变,日本正在开发新的工况,开发方法和最终的 的表现形式均有变化,预计在近年将得到应用。虽 然J10-15工况并未成为国际工况,但行驶工况的研 究在日本仍得到持续和深入 。 (5)我国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和工况 我国汽车燃油消耗量实验方法所使用的行驶工 况是参照欧洲的NEDC循环制定的。评价指标也是 百公里油耗。
汽车轻量化一直是企业降低油耗的主要技术方 向,各企业在轻量化方面主要采用了铝制隔音层, 采用质量轻的隔音棉、车身采用高强度薄钢板替代 原来的低强度厚钢板、铝制发动机部件等 。 传动系的改进主要表现在挡位数增加、应用连 续无级变速器等。挡位数的增加,使得发动机更多 地工作在高效率区域,进一步提高了汽车的燃料经 济性。无级变速器(CVT)可以使发动机工作在高 效区域的几率大大增加,整车的燃料经济性更好。 以上新技术的采用表明: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 的实施加快了各企业新技术的研发与引进进度,各 新认证车型技术得到了较大改进,汽车的燃料经济 性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我国乘用车燃料经济性水平
1 1 1 混合油耗 ECE+ 90km/h+ 120km/h 3 3 3
(4)日本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及工况 日本使用10工况法测量轿车的燃料经济性, 同 样是采用百公里油耗来评价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从1992年开始,日本对本国轿车执行了10-15 工况法。从1993年开始,对进口轿车也执行了1015工况法。10-15工况法是在原有的10工况法改进 而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
2消耗量Qa(mL/s)为:
或 加速区段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a(m)为:
二、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
3.等减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
第一节
活塞连杆汽组车故燃障油诊经断济与性修复
汽车燃油经济性是指汽车在一定使用条件下,以最小的燃料消耗量完 成单位运输工作的能力。燃油经济性是汽车的主要使用性能之一。
一、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
汽车燃油经济性通常用一定运行工况下,汽车行驶百公里的燃油消耗量或 一定燃油量能使汽车行驶的里程来衡量,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采用 L/100km,美国、英国等国家采用mlie/gal,日本、韩国等国家采用km/L。
等速行驶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指标,指汽车在一定载荷下, 以最高挡在水平良好的路面上等速行驶100km的燃油消耗量。常测出每隔 10km/h或20km/h速度间隔的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在图上连成曲线,称为 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曲线,用于评价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如图2-1所示。
图2-1 不同道路条件下汽车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曲线
,则
式中: Pe——发动机有效功率,kW; ηT——机械效率; G——汽车重量,N; f——滚动阻力系数; va——车速,km/h; CD——空气阻力系数; A——汽车迎风面积,m2; δ——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 m——汽车总质量,kg;
——汽车加速度,m/s2。
二、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
2.加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
二、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
2.加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
车速由(va1+1)km/h再增加1km/h所需的燃油量Q2(mL)为:
式中:Qt2——车速为(va1+2)km/h时,即t2时刻的单位燃油消耗量,mL/s。 因此,每个区间的燃油消耗量为:
式中:Qt3、Qt4、...、Qtn——t3、t4、...、tn各个时刻的单位时间燃油消耗 量,mL/s。
二、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
2.加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
图2-4 加速过程中燃油消耗量计算
二、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
2.加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
汽车行驶速度每增加1km/h所需时间Δt(s)为:
从初速度va1km/h加速(va1+1)km/h所需燃油量Qt(mL)为:
式中:Qt0——初速度为va1时,即t0时刻的单位时间燃油消耗量,mL/s; Qt1——车速为(va1+1)km/h时,即t1时刻的单位时间燃油消耗量,mL/s。
汽车节能减排技术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概述 燃油汽车整车节能技术 燃油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 汽车使用节能技术 汽车排放污染物及控制技术 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技术
第二章
活塞燃连油杆汽组车故整障车诊断节与能修技复术
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汽车消耗的石油资源与日俱增,因 此各国不断升级限制汽车油耗水平的法规。为满足严格的汽车排放法规要求, 汽车厂家不断加大技术革新投入力度,通过改变汽车动力传动系统设计、减 小汽车行驶阻力、使用整车轻量化技术和汽车能量再生制动技术等,推出一 系列汽车节能新技术来实现整车节能目标。未来汽车将通过网联实时获取车 辆自身信息以及与车辆相关的交通环境信息,对车辆内外部状态进行感知和 预测,实施高度智能化的精准控制,以最大限度降低汽车能耗。
计算由va1以等加速度加速行驶至va2的燃油消耗量,如图2-4所示。将加速 过程分隔为若干个区间,按每增加1km/h为一个小区间,每个区间的燃油消耗 量可根据其平均的单位时间燃油消耗量与行驶时间之积计算。各区间起始或终 了车速所对应时刻的单位时间燃油消耗量Qt(mL/s),可根据相应的发动机发 出的功率与燃油消耗率计算。
二、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
1.等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
根据等速行驶车速va及阻力功率P,在万有特性图上可确定相应的燃油消耗 率be,从而计算出以该车速等速行驶时单位时间内的燃油消耗量Qt(mL/s):
式中:be——燃油消耗率,[g/(kW·h)]; γ——燃油相对密度,汽油取6.96~7.15N/L,柴油取7.94~8.13N/L。
二、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
1.等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
整个等速过程行驶里程s(m)的燃油消耗量Q(mL)为:
折算成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Qs(L/100km)为:
二、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
2.加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
汽车加速行驶时,发动机还要克服加速阻力。若加速度为 发动机发出的功率Pe(kW)为:
汽油机万有特性曲线如图2-3所示,发动机转速为n,发出功率为Pe,则燃 油消耗率为be。为便于计算,以转速n和车速va的转换关系为横坐标画出汽车 (最高挡)的行驶车速比例尺。此外,计算时还需要等速行驶的汽车阻力功
率 效率。
,Pf为汽车滚动阻力功率,Pw为汽车空气阻力功率,ηT为机械
图2-3 汽油机万有特性曲线
一、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
等速行驶工况并没有全面反映汽车的实际运行情况,特别是在市区行驶中 频繁出现的加速、减速、怠速停车等行驶工况。因此,各国都制定了一些典型 的循环行驶实验工况来模拟汽车实际运行状况,并以百公里燃油消耗量评价相 应行驶工况的燃油经济性。
如图2-2所示,欧洲经济委员会(ECE)规定,要测量车速为90km/h和 120km/h的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以及按ECE-R.15循环工况的百公里燃油消 耗量,将三者各取1/3后相加,作为混合百公里燃油消耗量(1/3混合消耗)来 评定汽车燃油经济性。美国环境保护局(EPA)规定,要测量市内循环工况 (UDDS)及公路循环工况(HWFET)的燃油经济性,并按式(2-1)计算综 合燃油经济性:
一、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
图2-2 测量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行驶工况
一、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
我国制定了货车与客车的路上行驶循环工况,规定以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 量和最高挡节气门全开加速行驶500m的加速油耗作为单项评价指标,以循环工 况燃油消耗量作为综合评价指标。
二、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
1.等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