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空区干冰防灭火技术机理

合集下载

《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机理及装置研究》范文

《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机理及装置研究》范文

《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机理及装置研究》篇一一、引言采空区是矿山、地下工程等场所常见的区域,由于长期开采或工程活动,其内部常常出现大量的空腔。

这些空腔的长时间存在往往导致自燃、火灾等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了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

针对此问题,采用干冰相变防灭火技术逐渐成为了重要的解决途径。

本文将对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的机理进行研究,并对相应的装置进行设计和实验。

二、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机理1. 干冰相变原理干冰,即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会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这一过程称为升华。

在采空区中,利用干冰的这一特性,可以通过升华吸热来降低区域内的温度,从而减少火灾风险。

2. 干冰防灭火机理干冰相变防灭火主要是通过物理方式达到防灭火的效果。

一方面,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热量,能有效降低采空区内的温度,从而抑制火源的燃烧;另一方面,升华后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够迅速充满采空区,排除空气中的氧气,使火源因缺氧而熄灭。

此外,干冰还能吸附并固定空气中的悬浮颗粒,减少烟尘的产生和扩散。

三、装置研究1. 装置设计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装置主要包括干冰储存系统、输送系统、喷射系统和控制系统。

其中,干冰储存系统用于储存干冰;输送系统负责将干冰输送到喷射系统;喷射系统将干冰喷射到采空区;控制系统则负责整个装置的自动化操作。

2. 关键技术(1)干冰储存技术:为了保证干冰的质量和安全,需采用密封、保温的储存系统。

(2)输送技术:根据采空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输送方式,如管道输送、机械输送等。

(3)喷射技术:采用高压喷射技术,确保干冰能够均匀、快速地喷射到采空区。

(4)控制系统: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装置的远程控制和实时监控。

3. 实验研究通过在实验室和实际采空区进行实验,验证装置的防灭火效果和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有效降低采空区内的温度,迅速排除氧气,使火源熄灭。

同时,该装置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四、结论本文对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实用的防灭火装置。

浅谈采空区滞留干冰防止遗煤自燃技术

浅谈采空区滞留干冰防止遗煤自燃技术

浅谈采空区滞留干冰防止遗煤自燃技术作者:宋灵感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33期一、采空区滞留干冰防止遗煤自燃机理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相状态,不透明的块状结晶,呈雪白色,无光泽。

在一个大气压下,干冰的温度为-78.9℃;常温下,干冰直接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而不会变为液体。

干冰的密度约为1500~1700kg/m3,由不同的加工方式决定。

干冰降温作为一种有效的降温冷却方法,能够比其他方法更快的降低周围温度,效果明显,可靠度高。

干冰已被广泛的用于食品冷藏、人工降雨、生物制药、消防灭火等行业中。

由于干冰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二氧化碳气体对煤物理吸附氧过程的抑制作用,应用干冰进行遗煤自燃的防治,具有特殊的优势。

干冰防止遗煤自燃的机理主要体现在冷却、覆盖隔氧、吸附惰化三个方面。

1、干冰冷却机理干冰在常压的温度为-78.9℃,其汽化潜热为573kJ/kg。

干冰具有很大的吸热能力,是一种优秀的冷却剂。

干冰的吸热能力是水冰的2倍,且远大于液氮的吸热能力。

干冰由-78.9℃升华为0℃的二氧化碳气体时,其吸取的热量为636KJ/kg;而液氮由-196℃升华为0℃的氮气时,吸收的热量仅为420KJ/kg,仅为干冰吸收热量的三分之二。

因此,同质量的干冰和液氮,干冰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用于升华,而能更快的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

利用干冰的冷却作用,将其应用于采空区,防止遗煤自燃的发生。

其主要作用机理为:将干冰放入采空区后,干冰由于自身的升华作用,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甚至遗煤的温度迅速下降,在采空区中形成以放置干冰的为中心的低温区。

由于热交换的作用,低温区不断的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使低温的区域不断扩大。

低温的气体在采空区中渗流扩散,低温气体会和发生氧化的煤产生热交换,不断的将煤氧化产生的热量带走。

干冰的存在使采空区内的遗煤散失掉的热量大于自身氧化生成的热量,破坏了遗煤蓄热升温的条件,使遗煤的温度不能因升高而出现高温点,缩小了采空区氧化升温带的范围,控制遗煤自然发火的发生。

《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机理及装置研究》

《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机理及装置研究》

《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机理及装置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煤矿开采的深入,采空区的火灾风险逐渐增大,对于其灭火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干冰相变防灭火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灭火手段,因其独特的物理性质和高效的灭火效果,在采空区防火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研究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的机理及其装置设计,以期为采空区防火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二、干冰相变防灭火的机理1. 干冰的物理性质干冰,即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极易升华,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不留任何残渣。

其升华过程为吸热过程,能够降低环境温度,使周围物质表面降温并冷凝,从而阻止火灾的发展。

2. 干冰相变防灭火的原理干冰相变防灭火主要利用干冰的物理性质,通过其升华吸热和气体二氧化碳的窒息作用来达到灭火的目的。

首先,干冰在采空区迅速升华,吸收大量热量,降低空气温度和物质表面温度,从而抑制火源的发展。

其次,升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够覆盖火源,隔绝空气,使火源因缺氧而熄灭。

三、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装置研究1. 装置设计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装置主要包括干冰储存系统、输送系统、释放系统和控制系统。

储存系统用于存放干冰;输送系统将干冰输送到指定位置;释放系统将干冰均匀地释放到采空区;控制系统则负责整个装置的自动化操作和安全监控。

2. 关键技术(1)干冰的储存与输送:研究高效、安全的干冰储存容器和输送管道,保证干冰在输送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不受影响。

(2)释放技术:设计精确的释放装置,使干冰能够在短时间内均匀地覆盖到采空区各处,以达到快速灭火的目的。

(3)控制系统:研究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对干冰释放量的精确控制和灭火过程的实时监控。

四、实验研究及效果分析通过实验室模拟和现场试验,对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装置的效果进行评估。

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降低采空区的温度,迅速覆盖火源并使其熄灭。

与传统的灭火方法相比,干冰相变防灭火技术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安全性。

五、结论与展望通过对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机理及装置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干冰相变防灭火技术具有高效、环保、无残留等优点,适用于采空区的防火灭火。

《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机理及装置研究》范文

《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机理及装置研究》范文

《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机理及装置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采空区的火灾风险也日益加大。

采空区由于其特有的地质条件和复杂的环境,传统的防灭火方法往往难以有效控制火灾的蔓延和燃烧。

因此,探索一种高效、安全、环保的防灭火技术,对保障矿山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干冰相变防灭火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和效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对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的机理进行深入探讨,并研究相应的装置设计。

二、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机理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技术主要利用干冰的物理特性,通过干冰的升华过程来达到防灭火的目的。

其基本原理是:将干冰布置在采空区内,干冰在常温常压下迅速升华,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二氧化碳,这一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得采空区内的温度迅速降低,从而达到抑制火源和降低火势的目的。

具体来说,干冰的升华过程具有以下特点:1. 快速降温: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热量,使得采空区内的温度迅速下降,为灭火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2. 窒息效应: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一定比例时,可以产生窒息效应,有效降低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使火焰熄灭。

3. 气体驱替:升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够有效地驱赶空气中的氧气和易燃物质,防止火灾复燃。

三、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装置研究针对采空区的特殊环境,为了更好地实施干冰相变防灭火技术,需要研究和设计相应的装置。

以下为主要的装置设计和研究内容:1. 干冰储存与输送装置:该装置应具备储存大量干冰的能力,并能够安全、高效地将干冰输送到采空区。

同时,应考虑干冰的储存环境,防止其受潮和变质。

2. 干冰撒布装置:该装置应能够将干冰均匀地撒布在采空区内,确保干冰能够覆盖到每个角落。

同时,撒布装置应具备自动控制功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撒布量。

3. 监测与控制系统:该系统应能够实时监测采空区的温度、氧气浓度等参数,根据这些参数自动调整干冰的撒布量,以达到最佳的灭火效果。

同时,系统还应具备远程控制功能,方便操作人员对装置进行控制。

《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机理及装置研究》范文

《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机理及装置研究》范文

《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机理及装置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采矿业的快速发展,采空区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采空区内的火灾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矿山工人的生命安全和矿山的生产运营。

因此,研究开发有效的防灭火技术成为了采矿领域的重要课题。

干冰相变防灭火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防灭火手段,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重点研究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的机理及装置设计,以期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用技术。

二、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机理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技术是利用干冰在常温下迅速升华的特性,将干冰投放到采空区内,通过干冰的升华过程实现快速降温和灭火的目的。

其具体机理如下:1. 干冰升华吸热:干冰在常温下迅速升华,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二氧化碳,升华过程中吸收大量热量,使采空区内的温度迅速降低。

2. 降低氧气浓度:干冰升华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以降低采空区内的氧气浓度,使火源因缺氧而熄灭。

3. 抑制燃烧链式反应:干冰升华过程中产生的低温环境可以抑制火源周围的化学反应速度,破坏燃烧链式反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三、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装置设计为满足矿山现场的防灭火需求,设计了一种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装置。

该装置主要包括干冰储存系统、输送系统和投放系统等部分。

1. 干冰储存系统:用于储存干冰,保证在紧急情况下有足够的干冰供应。

该系统应具备较好的保温性能,以防止干冰在储存过程中过快升华。

2. 输送系统:将干冰从储存系统输送到投放系统。

输送系统可采用管道或输送带等方式,保证干冰在输送过程中不会发生泄漏或损坏。

3. 投放系统:将干冰均匀地投放到采空区内。

投放系统应具备精确的定位和投放控制功能,以确保干冰能够准确地投放到火源附近。

四、装置操作流程及优势1. 操作流程:首先,将干冰储存于专用储存系统中;然后,通过输送系统将干冰输送到投放点;最后,启动投放系统,将干冰均匀地投放到采空区内。

2. 优势:(1)环保:干冰相变防灭火技术使用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可自然消散于空气中,无二次污染。

《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机理及装置研究》范文

《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机理及装置研究》范文

《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机理及装置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采矿业的快速发展,采空区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采空区火灾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

传统的灭火方法在采空区往往难以奏效,因此,研究新型的防灭火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干冰相变防灭火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防灭火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重点研究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的机理及装置设计。

二、干冰相变防灭火机理干冰防灭火技术利用干冰在常温常压下的升华过程进行灭火。

当干冰颗粒被撒入火源中时,干冰迅速升华,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同时吸收大量热量,使火源温度迅速降低,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此外,干冰升华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窒息作用,进一步抑制火焰的燃烧。

三、采空区应用特性采空区由于其特定的地质条件和复杂的空间结构,给传统防灭火工作带来诸多挑战。

采空区环境密闭且易形成通风不良的死角,使得火源难以被及时发现和扑灭。

此外,采空区内的可燃物丰富,一旦发生火灾,火势极易蔓延。

因此,在采空区应用干冰相变防灭火技术时,需充分考虑其特殊的环境条件。

四、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装置设计针对采空区的特殊环境条件,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干冰相变防灭火装置。

该装置主要由干冰储存系统、输送系统、撒布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

1. 干冰储存系统:用于储存干冰颗粒,保证在紧急情况下有足够的干冰供应。

2. 输送系统:负责将干冰颗粒从储存系统输送到撒布系统,确保干冰能够及时有效地送达火源位置。

3. 撒布系统:通过特制的喷嘴或喷射装置将干冰颗粒撒入火源中,使干冰在火源上迅速升华并达到灭火效果。

4. 控制系统:对整个装置进行自动化控制,实现干冰的精确投放和灭火过程的实时监控。

五、实验研究及效果分析为了验证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技术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实验室模拟实验和现场试验。

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降低火源温度并有效扑灭火焰。

此外,干冰升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窒息作用,进一步抑制了火焰的复燃。

《2024年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机理及装置研究》范文

《2024年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机理及装置研究》范文

《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机理及装置研究》篇一一、引言采空区是矿山、矿井等地下开采作业中常见的区域,由于长时间开采,地下煤层或矿石层会出现空洞,形成采空区。

采空区易发生火灾事故,严重威胁矿工生命安全和矿山生产安全。

传统防灭火方法往往效果不佳且对环境有潜在影响。

近年来,干冰相变防灭火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研究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的机理以及相关装置的研发。

二、干冰相变防灭火机理干冰防灭火技术主要基于干冰的物理性质,即固态二氧化碳在常温下会迅速升华,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在升华过程中,干冰吸收大量热量,使得周围环境温度迅速下降。

这一特性在采空区防灭火中具有显著优势。

1. 降温效果干冰升华时吸收的热量可以迅速降低采空区内的温度,有效抑制火源的蔓延。

同时,低温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以迅速排出采空区,降低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从而抑制火势。

2. 窒息效应干冰升华后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窒息效应,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可以降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使火源因缺氧而熄灭。

此外,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更好地沉降至采空区的低处,形成有效覆盖。

三、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装置研究为了更好地利用干冰防灭火技术,我们设计了一套专用的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装置。

该装置主要由干冰储存系统、输送系统、发射系统和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

1. 干冰储存系统干冰储存系统负责储存和保持干冰的稳定性。

系统应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干冰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质量。

2. 输送系统输送系统负责将干冰从储存系统输送到发射系统。

该系统应具有高效的输送能力和稳定的输送速度,以保证干冰能够准确、及时地输送到目标区域。

3. 发射系统发射系统是干冰相变防灭火装置的关键部分。

该系统应能够精确控制干冰的发射方向和速度,确保干冰能够均匀地覆盖采空区,达到最佳的防灭火效果。

同时,发射系统还应具备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在操作过程中发生意外。

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整个装置的“大脑”,负责协调各部分的运行。

《2024年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机理及装置研究》范文

《2024年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机理及装置研究》范文

《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机理及装置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煤矿开采的深入进行,采空区内的火灾问题愈发严重,不仅对矿工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同时也给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巨大的损失。

传统灭火方法如化学药剂灭火和人工干预等方式存在局限性,如不能迅速有效扑灭火焰,同时易对环境和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近年来,干冰相变防灭火技术以其高效、环保的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的机理进行深入探讨,并研究相应的装置设计。

二、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机理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技术主要是利用干冰的物理特性,通过干冰的升华过程来达到灭火的效果。

具体机理如下:1. 干冰升华吸热: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升华,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这个过程会吸收大量的热量。

这一过程能够有效降低火场的温度,使得火源周围的空气迅速冷却。

2. 降低氧浓度:干冰升华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够覆盖在火焰表面,降低火焰周围的氧气浓度,从而抑制燃烧。

3. 消除燃烧链:干冰升华后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和导热性,能够迅速将火焰的热量传递到周围环境,从而破坏燃烧链,达到灭火的目的。

三、装置设计研究针对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装置设计。

该装置主要由干冰储存系统、输送系统、喷洒系统和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

1. 干冰储存系统:采用特制的干冰储存罐,确保干冰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发生泄漏和损坏。

2. 输送系统:采用高压气体输送技术,将干冰从储存罐输送到喷洒系统。

3. 喷洒系统:采用特殊的喷头设计,将干冰均匀地喷洒到火源上,确保干冰能够迅速覆盖火焰表面并达到降温效果。

4. 控制系统:采用智能控制系统,根据火源的大小和位置自动调节干冰的喷洒量和喷洒速度,确保灭火效果的同时避免浪费。

四、实验研究及结果分析为了验证采空区干冰相变防灭火技术的效果,我们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1. 干冰相变防灭火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降低火场的温度,有效抑制火焰的蔓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采空区干冰防灭火技术机理
随着采空区遗煤温度升高,产生的CO与CH4等可燃可爆气体混合,会降低其爆炸浓度下限;在供氧充足的情况下易引发爆炸,严重威胁矿井生产安全。

因此,急需控制火灾的进一步发展。

但依据目前的技术能力还很难精确的判断采空区火源位置及范围。

对高温点位置不确定但具备相关条件的情况,可采取施工钻孔注入液态惰化气体,并利用其吸热降温、高扩散性、抑爆阻燃等性能进行灭火。

但是,采用液态惰化气体直注防灭火技术需要施工多个钻孔,耗时较长,无法及时将火灾消除于萌芽初期。

干冰灭火技术机理
1)冷却降温作用。

在常温常压下,干冰通过吸收周围的热量直接升华;1kg干冰升华成气态CO2时,至少需要吸收573.6kJ的热量,其体积会增大约为原来的750倍。

堆置在采空区进风侧的干冰将迅速气化,吸收流动空气中大量的热,同时气态CO2向采空区深部运移过程中也会吸热,降低采空区遗煤温度,促使煤的氧化反应因燃烧条件的破坏而终止。

2)窒息效果好。

干冰升华成气态CO2后进入采空区深部,可快速降低高温点范围内的原有氧气的浓度,促使煤的氧化反应因持续供氧条件的破坏而终止。

3)抑爆阻燃性强。

相对于N2来说,CO2抑爆的临界氧气浓度(14.6%)要高,且火区熄灭的临界氧气浓度(11.5%)也要高。

这表明CO2的抑爆、阻燃性能明显优于N2。

气态CO2进入采空区高温点后,不但会不断降低可燃可爆气体和氧气浓度的同时,还不断增加该空间内混合气体的惰性,从而使采空区气体失去可爆性、可燃性。

4)成本低廉,易于操作。

与CO2直注技术相比,无需配套钻机、注液系统,成本较低。

同时,干冰具有运输方便安全,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

对于已经发生煤炭自燃的采空区,可以采用徐州吉安研发的普瑞特防灭火技术,该技术集凝胶、黄泥灌浆、三相泡沫、氮气和阻化剂的防灭火优点于一体,特别是继承了泡沫的扩散性能和凝胶良好的固水特性。

一方面,水浆生成泡沫之后,缓慢形成凝胶,能把大量的水固结在凝胶体内,避免了浆液中大量水流失或者溃浆的缺点,大幅度提高了浆水在采空区里的滞留率;另一方面,形成的凝胶能以泡沫为载体对采空区的高、中、低位火源或浮煤大范围全方位的覆盖,且能固结90%以上水分并形成凝胶层,防火时能持久保持煤体湿润并隔绝氧气,灭火时能长久地吸热降温,防止火区复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