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名句积累与运用试题回顾与预测

合集下载

2018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8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

河南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殷.勤∕踏.青咀嚼.∕咬文嚼.字风调.雨顺∕南腔北调.B.儒.雅∕懦.弱侍.奉∕恃.才傲物咄.咄逼人∕相形见绌.C.卡.片∕关卡.屏.障∕屏.气凝神置之度.外∕度.日如年D.譬.如∕偏僻.栅.栏∕姗.姗来迟前仆.后继∕赴.汤蹈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松驰慰藉天然气崭露头角记忆犹新B.馈赠涣散座谈会食不果腹源远流长C.精湛遨游俯卧撑谈笑风声通宵达旦D.彰显闲暇水笼头耳熟能详真知灼见3.古诗文默写(8分)(1)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白居易《观刈麦》)(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3)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

所以,困于战火的杜甫只能空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慨;归期不定的李商隐只能憧憬“,“(《夜雨寄北》)的幸福;兄弟分离的苏轼只能遥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祝愿。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1)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学习参考好帮手(2)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

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期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①悟彻菩提真妙理②尸魔三戏唐三藏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丁香花香得浓烈,桂花香得甜润,兰花香得清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里面藏着芳香油,①,所以香味也不同。

芳香油挥发的香味会吸引昆虫前来传授花粉。

颜色艳丽、花瓣大的花一般香味不浓,因为它们主要靠颜色来吸引昆虫;反之,②,因为它们主要靠花香来吸引昆虫。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8分)材料一:①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

(《荀子》)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江苏省无锡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中考)

江苏省无锡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中考)

2018年无锡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卷满分为13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符合。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

3.答主观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 根据课文默写。

①不愤不启,__________。

(《论语》八则)②纤纤擢素手,__________。

(《古诗十九首》)③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④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_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⑤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⑥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⑦刘禹锡《秋词》中一反前人悲秋之调,表明对秋天独特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不悱不发(2). ②札札弄机杼(3). ③感时花溅泪(4). ④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5). 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6). ⑥江山代有才人出 (7).⑦自古逢秋悲寂寥 (8). 我言秋日胜春朝【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默写时,要注意悱、札、杼、寂、寞、寥几个易错的字形。

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2018年中考语文名句积累与运用试题回顾与预测

2018年中考语文名句积累与运用试题回顾与预测

名句积累与运用中考回顾1. (2017天津)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⑶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7)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____ 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把塞外的冰雪世界想象成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

2. (2017四川南充)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两章》)〔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李白《月下独酌(其一)》〕(4)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玉垒浮云变古今。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⑹ ___________________ ,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⑺韦应物《滁州西涧》诗中,以飞转流动之势。

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句子(2)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杜甫《登楼》)(范仲淹《苏幕遮》)(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3. (2017四川眉山)根据提示,写出古诗文名句。

2018年全国各省市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默写真题精选含解析

2018年全国各省市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默写真题精选含解析

2018年全国各省市中考初中语文名篇名句默写真题解析考点梳理一、考点定位。

中考诗文默写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古代诗词作品与重点文言文作品为考试范围。

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准确默写,同时还要注意积累和运用。

二、常见考点。

1.直接性默写(根据前后句提示写出古诗文原句,即积累性默写)。

2.理解性默写(根据概括性内容提示写出古诗文原句)3.运用性默写(联系生活实际或根据特点情境写出相应的古诗文原句)4.归类性默写(根据要求写出带有“风”“花”“霜”“月”等字、表现某种意境或情感类的古诗文原句)三、常见考点答题方法。

1.直接性默写直接性默写即根据原文写出上句或下句。

针对该考点,熟记诗文原文是前提,理解句意是提升,只有熟记并理解原文,默写时才不会张冠李戴,才不会写错字。

2.理解性默写。

①看清题目的要求,确定是填写哪位作家的哪篇作品中的句子。

②进一步缩小范围,抓住题干中的关键提示语,准确理解题干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和思想感情,明确填写何种类型的句子。

义,我们可以通过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

③确定所填句子的类型后,筛选最佳句子填空,注意检查题目中的关键字眼与句子是否照应。

3.运用性默写此类题型常先叙说社会上的某种现象或某件事情,这种现象或事情说明的某个道理或引发的某种思考,通常能与古诗文中的某句或某几句话中表达的意思联系起来,要求学生填出符合要求的句子。

解答此类题一定要仔细阅读前面的题干和后面的提示,理解语境所要表达的意思,做到瞻前顾后,缜密思考,找出其“相通点”,然后筛选出相应的句子填写。

4. 归类性默写①首先注意平时的积累。

即将相关诗文名句按照不同的类别归类整理,如“送别类”“思乡类”“爱国类”“边塞类”“描写类(花、鸟、树、木,山、水,雨、雪,春、夏、秋、冬等)”,可把它们做成卡片,便于比较记忆。

②优先选写记忆最准确的课内诗文名句,其次写课外所学的诗文名句。

题型一:直接性默写 默写填空。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语言积累与运用试题(有答案)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语言积累与运用试题(有答案)

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语言积累与运用试题(有答案)5 第6讲句子的排序与衔接句子的排序与衔接重在考查对语句间逻辑关系的判断能力,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语言分析能力和组织表达能力。

尤其是排列顺序题,较全面地考查了考生综合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结合2018年中考试卷分析,这类题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其中以语序排列题居多。

如云南、随州、襄阳、毕节、益阳、黄冈、泰安等地考查了语序的排列,黄石、重庆、广安、东营等地考查了句子的衔接。

预计在2018年中考中,这一题型仍将会受到各地中考命题人的青睐。

这类试题以选择题居多,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横线处填入语句,要求与上下衔接最恰当;一种是给出几个语句,要求恰当排列语句顺序。

1句序调整技巧(1)找排列规律。

语段内部句子的排列次序是句子根据语意的需要进行的正确组合,这种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必然性,句序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一是按时间顺序组合,二是按空间顺序组合,三是按逻辑顺序组合(一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顺序,如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等;二是客观事物内部固有的逻辑关系,如由原因到结果,由轻到重等)。

(2)抓语言标志。

即要抓住关键字眼、总领句、总结句、相同句式等。

有些句子上句句尾与下句句首有相同词语相互承接,有些句子上下句有关联词语、指示代词、序数词以及“又、再、也”等语言标志。

比如“因此”表示总结或结果,应放在表示原因句子的后面。

(3)理写作思路。

①寻线索记叙段一般有明确的线索。

线索可从时间变化、地点转换、事发展、人物变换、情感变化等方面去寻找;②明结构总分总式、并列式、层进式。

(4)明排列方法。

先确定首句和尾句,然后再排列中间句。

也可。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考点汇编:语言积累与应用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考点汇编:语言积累与应用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考点汇编:语言积累与应用恩施州一、知识运用(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匀称(chèng)慰藉(jiè)扶掖(yè)广袤无垠(mào)B.追溯(sù)亵渎(xiè)谄媚(chǎn)即物起兴(xīng)C.狩猎(shòu)提防(tí)羸弱(léi)相形见绌(chù)))忍俊不禁(jīnD.段红(yān)懵懂(měng)差使(chā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暮色戈壁滩严惩不贷转瞬既逝B.诀窍口头禅入不敷出汗流浃背C.皈依笑吟吟苍海桑田殚精竭虑D.蓦然文绉绉不可各状眼花瞭乱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近年来,州委州政府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老百姓收入稳步增长。

B.是什么把全世界的中华儿女连接在起?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C.《天鹅湖》欧洲之旅今天完美收官,连续演出40场,场场座无..虚席..,一票难求,创造了一个演出奇迹。

D.骗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所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教师和学生精神成长而提供的图书,那就是学校了。

”②应该认识到,阅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孩子如果在十多年的教育历程中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一旦离开校园,很可能把书永远丢弃在一边,这样的结果一定是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不想看到的。

③对教育来说,阅读是最基础的教学手段,教育里最关键、最重要的基石就是阅读。

④但是现在,我们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够重视阅读,尤其是延伸阅读和课外阅读。

A.①④②③B.③①④②C.③12④D.④②③①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培训,大家懂得了责任重于泰山的道理,受益匪浅。

2018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8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

WORD 格式整理版河南省 2018 年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 分)A.殷勤∕踏青咀嚼∕咬文嚼字风调雨顺∕南腔北调......B.儒雅∕懦弱侍奉∕恃才傲物咄咄逼人∕相形见绌......C.卡片∕关卡屏障∕屏气凝神置之度外∕度日如年......D.譬如∕偏僻栅栏∕姗姗来迟前仆后继∕赴汤蹈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A.松驰慰藉天然气崭露头角记忆犹新B.馈赠涣散座谈会食不果腹源远流长C.精湛遨游俯卧撑谈笑风声通宵达旦D.彰显闲暇水笼头耳熟能详真知灼见3.古诗文默写( 8 分)(1)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白居易《观刈麦》)(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 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3)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

所以,困于战火的杜甫只能空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慨;归期不定的李商隐只能憧憬“,“(《夜雨寄北》)的幸福;兄弟分离的苏轼只能遥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祝愿。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1)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学习参考好帮手WORD 格式整理版(2)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 。

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期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①悟彻菩提真妙理②尸魔三戏唐三藏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 分)丁香花香得浓烈,桂花香得甜润,兰花香得清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里面藏着芳香油,①,所以香味也不同。

芳香油挥发的香味会吸引昆虫前来传授花粉。

颜色艳丽、花瓣大的花一般香味不浓,因为它们主要靠颜色来吸引昆虫;反之,②,因为它们主要靠花香来吸引昆虫。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 8 分)材料一:学习参考好帮手①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

2018年江苏徐州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

2018年江苏徐州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

省市 2018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一、累积与运用。

( 20 分)1 .古诗文默写。

( 10 分)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 .仁在此中矣。

⑶马作的卢飞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⑸_________________受.上赏; _________________.受中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下赏。

⑹民生乃国之本 .家安而民乐 .这类思想与杜甫在《茅舍为秋风所破歌》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表达的济世情怀一脉相承。

2 .以下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媲( p ì)美.B .剽(bi āo)悍.C.憎(zēng )恶.D .戏谑(xu è).对称( ch èn ).良莠(y ǒu ).缄(ji ān )默.着(zh áo)落.重峦叠障休养生息莫衷一是冲耳不闻人材济济心无旁骛藏形匿影穷途末路3 .依据上下文 .回答以下问题。

(4 分)人生在世 .不免不会有难过的经历和体验.与其悲观悲观、().倒不如振作精神、松开手脚.去突破拂晓前的黑暗。

抛弃心理包袱自然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我们能够微小低微.不被别人().可是绝不可以失掉信心和精神力量。

⑴为文中括号处选择适合的词语。

( 2 分)自怨自艾不务正业关注关心⑵文中画线句有语病 .请改正。

( 2 分)4 .以下对于文学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水浒》是我国第一部颂扬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格列佛游记》中叙述利立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是在隐射当时英俄两国之间的连年战争;《昆虫记》除真切记录昆虫的生活外.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句积累与运用中考回顾1.(2017天津)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2)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 (3)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 (6)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7)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两句,把塞外的冰雪世界想象成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

2.(2017四川南充)默写填空。

(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两章》) (2)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3)举杯邀明月,。

〔李白《月下独酌(其一)》〕(4),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楼》) (5)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

(范仲淹《苏幕遮》) (6),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7)韦应物《滁州西涧》一诗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句子是:,。

3.(2017四川眉山)根据提示,写出古诗文名句。

(1)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2),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3),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4)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5)任何事都不可能圆满,人生本来就充满了悲苦与欢乐,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写:“,。

”4.(2016天津)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3)不知细叶谁裁出,。

(贺知章《咏柳》) (4),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只恐双溪舴艋舟,。

(李清照《武陵春》) (6)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7)在杜甫的《望岳》一诗中,“,”化用孔子名言,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和气概。

5.(2016内蒙古呼和浩特)默写。

(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齐王纳谏后的结果是“,”。

(3)写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颔联:,。

(4)“左牵黄,右擎苍”后面两句是“,”。

6.(2016四川宜宾)默写。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3)《陋室铭》中表达了陋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思想情趣的中心句是“,”。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5)《雁门太守行》中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写出了守城将士威武雄壮的句子是“,。

”7.(2016浙江温州)古诗文名句默写。

(1)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 (2)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3),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4)子曰:“敏而好学,,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5)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陶渊明《桃花源记》) (6)李商隐《夜雨寄北》中,设想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的诗句是“,”。

(7)赵师秀雨夜约客,客人迟迟不至。

“,”两句生动描写了诗人深夜独坐、望灯而待的情景。

(8)在生死大义面前,孟子主张“舍生而取义者也”,文天祥慷慨陈词“?”。

古人的这些豪壮之语感召了多少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8.(2015天津)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2),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3)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4),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 (6)己所不欲,。

(《论语·卫灵公》) (7)《过零丁洋》中“?”两句诗表明了诗人文天祥以死明志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9.(2015青海)诗文默写填空。

(1),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2)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4)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7),,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8)王维《使至塞上》中,抓住沙漠典型的景物进行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9)请写出古诗词中有“雪”字的连续的两句:,。

10.(2015内蒙古呼和浩特)名句默写。

(1)在处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上,孔子主张“,”。

(2)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 (3)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可谓诗中有画的佳作,其中描写竹林寺景色的诗句是“,”。

(5),山岳潜形。

(范仲淹《岳阳楼记》) 模拟预测1.默写。

(1)开轩面场圃,。

(孟浩然《过故人庄》) (2),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3)?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4)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 (6)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 (7),不必藏于己。

(《礼记·大道之行也》) (8)人皆有之,。

(《孟子·鱼我所欲也》) 2.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②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④,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⑤,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⑥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⑦,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默写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后四句...。

3.填空。

(1)子曰:,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 (2)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许多仁人志士都抱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阐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林则徐在《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表达了“,”的报国志向。

(6)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诗,高适《别董大》中有两句诗正好与上述诗句中“无故人”意思相反,这两句诗是:“,。

”(7)古诗词中有很多体现亲情的名句,请写出上下相连的两句:“,。

”4.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子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二章》)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4)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夜泊秦淮》)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6)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5.根据提示填空。

(1)同样描写落日,王维的“”写出了落日的温暖壮丽,范仲淹的“”写出了落日的苍凉悲壮。

(2)花开美,白居易春行钱塘湖,把它描绘为“”;花落美,陶渊明虚构桃花源,把它描绘为“”。

(3)恶劣的环境可以激发人为生存发展而积极奋发,强大起来;安逸的环境容易消磨人的意志,导致最终衰亡,所以孟子说“”。

(4)自古以来,诗人以“酒”入诗,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

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以“,”表明酬答友人、借酒振作的心志;在《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以“,”抒发军功未成、归家不得的惆怅;在《醉花阴》中,李清照以“,”营造日暮独酌、幽香满襟的氛围。

(5)古人善借动物写景抒情。

李白借“”表达了对龙标离别的不舍,王安石借“”突出了飞来峰的高耸,而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借“,”两句,用“蝉”与“猿”的鸣叫创造了奇特而优美的境界。

6.根据提示填空。

(1)古代诗词中,有许多关于鸟的诗句,请写出连续的上下两句含有“鸟”字的诗句。

,。

(2)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上下两句来,并注明作者、出处。

,。

作者:出处:《》(3)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请写出唐诗中这样的诗句。

,。

作者:出处:《》(4)中国的酒文化享誉世界,请你写出古诗词中含有“酒”字的三组佳句。

①,。

②,。

③,。

(5)请从学过的古诗中选出一个含有“云”字的完整诗句。

,。

(6)关注民生,不仅是当今领导人心中的大事,也是古代名家骚客所关心的。

请写出古诗文中同情劳动人民的一联佳句。

,。

##名句积累与运用中考回顾1.(1)恨别鸟惊心(2)江入大荒流(3)病树前头万木春(4)浊酒一杯家万里(5)只有香如故(6)在乎山水之间也(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1)入则无法家拂士(2)带月荷锄归(3)对影成三人(4)锦江春色来天地(5)波上寒烟翠(6)峰峦如聚(7)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3.(1)江春入旧年(2)黑云压城城欲摧(3)国破山河在(4)奉命于危难之间(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4.(1)浅草才能没马蹄(2)风正一帆悬(3)二月春风似剪刀(4)马作的卢飞快(5)载不动许多愁(6)草色入帘青(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5.(1)窈窕淑女寤寐求之(2)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4)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6.(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7.(1)八十始得归(2)甲光向日金鳞开(3)月上柳梢头(4)不耻下问(5)芳草鲜美落英缤纷(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7)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8.(1)斜晖脉脉水悠悠(2)长风破浪会有时(3)铜雀春深锁二乔(4)忽如一夜春风来(5)引无数英雄竞折腰(6)勿施于人(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9.(1)潮平两岸阔(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4)帘卷西风(5)必先苦其心志(6)马上相逢无纸笔(7)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9)示例一: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示例二: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示例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10.(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玉盘珍羞直万钱(3)弓如霹雳弦惊(4)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5)日星隐曜模拟预测1.(1)把酒话桑麻(2)晴空一鹤排云上(3)日暮乡关何处是(4)燕然未勒归无计(5)物是人非事事休(6)切问而近思(7)货恶其弃于地也(8)贤者能勿丧耳2.(1)①星汉灿烂②草色入帘青③似曾相识燕归来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⑤山重水复疑无路⑥断肠人在天涯⑦伤心秦汉经行处(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