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基本情况简介演示教学

合集下载

村简介展板

村简介展板

村简介展板一、背景介绍在当代社会,城市化的发展迅速,农村地区逐渐被淡忘。

然而,农村地区作为中国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

为了弘扬乡村文化,增加人们对农村地区的了解,本文将详细介绍某村的简介展板。

二、村庄位置和概况•位置:某村位于中国某省某市某区,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地区。

•面积:某村占地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人口:目前某村有1000多户,总人口约3000人。

•自然资源:某村地势平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土壤肥沃,适合农业发展。

•历史文化:某村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乡土文化和传统工艺技艺。

三、村庄特色1. 乡村风貌某村的建筑风格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乡村的特点。

村庄里有古色古香的建筑,精美的花园和街道。

村民们热情好客,乡村风味的美食也吸引了许多游客。

2. 农业特色某村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

青山绿水环绕,村民们种植了各种农作物,如水稻、小麦和蔬菜。

某村还致力于有机农业的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3. 乡村旅游近年来,某村发展了乡村旅游,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游客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体验农村生活,品尝地道的农家菜,参与农事体验活动,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

4. 传统工艺某村还保留着许多传统工艺技艺,如竹编、剪纸和手工艺品制作。

村民们将这些技艺代代相传,为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村庄发展规划某村深知继承与创新并重的重要性,因此制定了村庄发展规划,以实现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1. 乡村文化保护某村要加强对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戏曲表演、传统节日庆祝等,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

2. 创新农业发展某村将注重农业的创新和现代化,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促进农民增收。

3. 发展乡村旅游某村将积极开展乡村旅游,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开发更多的旅游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4. 教育和医疗改善某村要加大对教育和医疗的投入,改善学校和医院的设施和条件,提高村民的教育和医疗水平。

村基本情况简介

村基本情况简介

村基本情况简介村名村位于地理位置,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特色的村庄。

村庄总面积约为具体面积平方公里,下辖具体小组数量个村民小组。

一、自然环境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分明。

村庄周边山峦起伏,森林覆盖率较高,空气清新,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

村内有一条清澈的溪流贯穿而过,不仅为农田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也成为了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村里的土地资源丰富,主要以耕地和山地为主。

耕地面积约为耕地面积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山地则主要种植果树和经济林木,如柑橘、核桃、板栗等,为村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二、人口与民族村名村现有常住人口约具体人数人,大多数为主要民族族。

村民们勤劳善良,互帮互助,形成了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但每逢节假日,他们都会回到村里,与家人团聚,为村庄增添了热闹的氛围。

三、基础设施1、道路交通村里的道路交通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近年来,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修建了宽敞平坦的水泥路,连接了各个村民小组和周边的村庄,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和农产品的运输。

同时,村里还开通了公交线路,村民们可以方便地前往县城和周边的乡镇。

2、水电通信水电供应稳定可靠。

村里实现了户户通电通水,保障了村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通信网络也覆盖了整个村庄,村民们可以随时与外界保持联系,获取最新的信息。

3、教育医疗村里设有一所小学,为适龄儿童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全,能够满足孩子们的学习需求。

此外,村里还有一个卫生所,配备了基本的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能够为村民提供常见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服务。

四、经济发展1、农业农业是村庄的主要产业之一。

除了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村里还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如有机蔬菜种植、花卉种植等。

通过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养殖业养殖业也在村庄经济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村民们主要养殖猪、牛、羊、鸡等家畜家禽,部分养殖户还发展了水产养殖。

村基本情况简介

村基本情况简介

***村简介及经济发展思路***村位于***北部,,总面积公顷,海拔米,无霜期天,年降雨量毫米且分布不均。

全村辖个村民小组,户人,现有党员人。

二、规划目标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具体目标是:(一)基层组织建设村党组织坚强有力,达到市级"双带"五个好村先进党组织标准;有设施较为完善的村党组织活动阵地;村级组织统一协调,村务管理民主规范,各项工作运转有序。

(二)经济发展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茶业产、供、销产业链的建设,大力扶持定潭机制名优茶协会,加大定潭无性系茶叶基地建设,按照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做好“茶”文章,提高茶叶的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到2008年底,全村社会总产值达到20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村组经济实力明显加强,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全村劳动力转岗培训400人,转移就业率90%以上,全村劳动力就业率达85%以上。

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千亩无性系茶园示范基地" 建设,提高基地科技含量,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整合现有集体资产,以租赁、承包等方式进行公开出让,以提高村级集体收入。

以"公司+基地+农户"形式发展订单农业,提高茶叶、蚕茧等农产品附加值。

2、村风民风群众文化生活丰富,有良好的社会风尚,达到市级以上文明村要求。

具有文明进步的村风民风,爱国守法,明礼诚信,赡养老人,家庭和睦;不赌博,不搞封建迷信,移风易俗;积极推行殡葬改革,不破坏生态环境;树立新型婚育观念,无政策外生育;社会治安良好,无违规上访,社会稳定。

3、村容村貌(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通村及村内道路布局合理,主次分明,道路顺畅,全面实施硬化;通过整治改造,宅间道路力求达到消防安全要求;疏通进出水渠,达到排水通畅;电视、电话入户率达95%以上;农户98%以上安装清洁卫生的自来水;农户普遍使用清洁能源。

农村基本情况PPT课件

农村基本情况PPT课件

农业生产经营户数
– 指主要经营和兼营农、林、牧、渔业,并以农林牧渔业收入 为主要来源的农户。 – 口径范围同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
A301
农业生产经营户(农普解释)
三 农 统 计 科 年 报 培 训 会
指在农业用地和单独的设施中从事农作物种植 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以及为本户之外提 供农林牧渔服务的户。具体的是指符合下列标 准之一的户:
主要指标解释
三 农 统 计 科 年 报 培 训 会
乡村人口
–指乡村地区常住居民户数中的常住人口数,即经常在 家或在家居住6个月以上,而且经济和生活与本户连 成一体的人口。 –外出从业人员在外居住时间虽然在6个月以上,但收 入主要带回家中,经济与本户连为一体,仍视为家庭 常住人口; –在家居住,生活和本户连成一体的国家职工、退休人 员也为家庭常住人口。但是现役军人、中专及以上 (走读生除外)的在校学生、以及常年在外(不包括探 亲、看病等)且已有稳定的职业与居住场所的外出从 业人员,不应当作家庭常住人口。
A301
五、平衡关系
三 农 统 计 科 年 报 培 训 会
(1)01=02+03 (2)05≥06 (3)07=08+09 (4)07≥10 (10)18=19+24+27 (11)19=20+21+22+23 (12)24=25+26 (13)27=28+29+30+31+32+33+34
(5)10≥11
年末经营耕地园地养殖水面面积在01亩及以上年末经营林地牧草地面积在1亩以上年末饲养牛马猪羊等大中型牲畜1头及以上年末饲养兔等小动物以及家禽共计20只及以上全年出售和自产自产自用的农产品收入在500元以上对本户以外提供农林牧渔服务的经营性收入在500元以上a301乡村人口指乡村地区常住居民户数中的常住人口数即经常在家或在家居住6个月以上而且经济和生活与本户连成一体的人口

村情简介.ppt

村情简介.ppt

文 农 明内风是明良未等较 老 为 在 南 “
明 村 建容俗凤小好出。高 爱 在 二 省 文
00
包等凰康,现年, 幼 我 委 明
方县村民群轻明 、 村 年 、 村
面今”风体人理 文 随 , 省 ”
。,





► 西牛小学

4、“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
邻七经 随 十 不 灌 独 村户另圾 我
风 景 线 。 由 于 今 年 来 我
菜 种 植 出 成 效 , 村 民 逐 年 增 收 , 家 家
都 盖 起 了 新 楼 房 , 到 处 一 片 欣 欣 向 荣 。
, 村 里 还 修 筑 其 了 两 座

, 村 民
们 养 成 了 良 好 的 卫 生 习 惯 , 使

处 处
干 净 整 洁 。
5、“管理民主”——健全村民自治制度
开篇
目录
一、村情简介
二、发展篇
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
(一)、科学谋发展,落实出成效
坚展支各贯真教平
持观两项彻正育、
我 村
以 科
为 指
委 认
政 策
落 实
做 到
、 发
群 众
始 终
学 发
导 , 村
真 传 达
, 积 极
到 位 ,
干 部 受
展 上 水
得 实 惠


西




▲村远程教育平台
重 要 内 容 。 在 州 、 县 、 镇 各
级 政
相 关 部 门 的 支 持 和 帮 扶 ,
使 村 民
仅 有 了 致 富 的 积 极 性 , 更

村基本情况简介

村基本情况简介

村基本情况简介村名:阳光村一、地理位置与环境阳光村位于华中某省的南部丘陵地带,东临绿林镇,西接碧水县,南界山河乡,北靠翠屏山脉。

全村占地面积约1200亩,其中耕地面积569亩,林地面积约为400亩,其余为居住区和公共设施用地。

阳光村自然环境优美,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

二、人口与社会结构总人口:现有村民307户,共计1138人,其中男性560人,女性578人。

年龄结构:青少年占比20%,成年人口占比60%,老年人口占比20%。

外来人口:约590人,主要为务工人员。

家庭组成:以核心家庭为主,平均每户人口为3.7人。

党员人数:党员33人,占总人口的3%。

三、经济状况集体经济收入:2023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5万元,人均纯收入约为13318元。

主导产业:电机制造、节日灯配件生产、水稻种植和蔬菜栽培。

合作社:成立有建国粮食机械化专业合作社,获得区级水稻高产示范方竞赛一等奖。

商业活动:村民以经商为主,部分从事农业生产和手工艺制作。

四、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交通:村内道路硬化率达到90%,与周边乡镇有公交线路相连。

教育:设有村级小学和幼儿园,服务本村及周边儿童。

医疗:建有卫生室,配备有基本医疗设备和药品,定期有医生坐诊。

休闲设施:建设有一个中心公园,内设健身器材和儿童游乐区,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五、社会发展与规划近期成就:完成村庄整治、村部大楼建设和生态公园建设。

未来规划:计划进一步完善粮食功能区,加大田园式生态公园建设力度,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上内容是阳光村基本情况的简介,展现了其地理、人口、经济、基础设施和服务的概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策的支持,阳光村正朝着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的目标迈进。

石塘铺村 PPT演示 091222

石塘铺村 PPT演示 091222

整治村容村貌、改善村域环境
村卫生室
村级投资2.4万元新建一所甲级村卫生室,内部设施和医疗设备以及药品都严格按照上 级卫生部门的要求标准来建设和使用的,有专业的医疗队伍,有专门的防保工作人员
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特色产业
羽鸽产业
以瓦湖组为中心的羽鸽产业,全村有100多户都参与养鸽,并逐步实施“人禽分离”, 大部分乳鸽已迁至建好的鸽棚内喂养,数量较上一年增加7200对,户平增收2800元 我们将原有的鸽农组织起来,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成立鸽业合作社 新建鸽业集中养殖小区,现在年产出可达5万羽
整治村容村貌、改善村域环境
沼气池
沼气池新建850个,入户率达到76.5% 在能源办的支持下,对旧沼气池改造19户,其中新装管道80米,硬化沼气池坪42平方 米,维修储气罐2个,维修导线柱3户
整治村容村貌、改善村域环境
垃圾处理
建有一个大型深埋垃圾场1个 小型垃圾分类收集池95个 添置户用环保型垃圾桶650个 垃圾清运车5辆 建设垃圾中转站9个 农田废弃物收集池40个 垃圾桶40个 建污水处理明沟1260米
激发爱心,提倡奉献精神
妇代会在全村开展“恒爱行动”,组织了30多位妇女同志编织毛衣,主动为村贫困小 学生和孤残儿童亲手编织毛衣,并为他们穿上,通过此次活动,我们让困难儿童们知 道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时刻有人关心和呵护他们
激发爱心,提倡奉献精神
为了让更多的家庭和睦,妇代会组织许多会十字绣的妇女同志绣“家和万事兴”,并 送给欠和睦的家庭,从此,这些家庭少了争吵,多了欢笑
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特色产业
鼓风机厂
2008年我们又引进了一个鼓风机厂,对我村的劳动力可解决30多人。

本村基本情况汇报

本村基本情况汇报

本村基本情况汇报我所在的村庄位于山水环抱的美丽乡村,四季分明,风景宜人。

村庄总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2000人。

村庄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村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一个宜居宜业的理想之地。

首先,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村的基本情况。

我们村有充足的自然资源,土地面积约为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占地总面积的80%。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等,村内还有果园和蔬菜种植基地。

此外,村庄周边还有丰富的林木资源,为村民提供了丰富的林业资源。

村内有多条小溪流经,水资源丰富,为村庄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

其次,我们村的交通便利,交通网络完善。

村庄内部有多条水泥路和柏油路连接各个村民小组,方便村民出行。

此外,村庄周边有多条省道和乡村公路穿过,便于村民出行和物资运输。

交通的便利为村庄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再者,村庄内的基础设施完善。

村内有幼儿园、小学、中学等教育设施,为村民子女的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村内还有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村民的医疗保健提供了便利。

此外,村内还有文化活动中心、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最后,村庄的环境优美,生活宜居。

村庄周围有着连绵起伏的青山,清澈见底的小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村内的居民大多从事农业生产,生活节奏缓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村民们勤劳朴实,相互之间关系融洽,形成了和睦的社区氛围。

总的来说,我们村庄基本情况良好,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生活宜居。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生产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稳定。

希望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能够关心支持我们村庄的发展,共同致力于打造美丽乡村,共创美好未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百湾镇西洼子村简介
【村庄概况】张百湾镇西洼子村位于张百湾镇东,滦河以北,东临周台子村,西与山前村交界,辖4个自然村,8个居民组,共531户,1653口人,村里共有耕地面积2800亩,有林地面积1600亩,荒山面积8630亩。

人均收入3500元。

【产业结构】西洼子村产业结构主要以铁矿采选、种植、养殖业为主。

其中有选矿2家,规模化牛场2处,养猪场1处,养鸡场1处。

现有民营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25个。

本村在经济发展中,存在严重资金不足的问题,因村没有集体企业,没有集体收入,集体经济收入匮乏,导致村经济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劳动力状况】全村共有1653人,其中男劳力1002人,女劳力651人,外出农民工123人,其中男性70人,女性50个。

一、基础设施不断加强。

西洼子村坚持把道路建设作为重点,加大支持村际道路和通组水泥路建设力度,提高公路安全水平和服务能力。

2012年自翟志臣任职村书记后首先修建外环2.5公里环村公路,垒坝1500米,主街道硬化,村庄亮化,安装路灯40盏,
修建了村民活动广场,卫生室建设,完成了村部和学校及幼儿园新建,清理河道等工程,共投入资金630余万元。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目标。

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义务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

村内设有小学和幼儿园,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9%以上。

(二)、医疗保障水平全面提高。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管理,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村级卫生室及配置合格村医,村内共有2处私人诊室,村西平地和新民居小区处各1处,现在广场就有村卫生室,方便村民就医。

(三)、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

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原则,巩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成果,逐步提高农村养老保险金。

其中合作医疗缴费不包括学生是1186人参保率达%99,养老保险缴费人员634人,以享受待遇203人,贫困人口医疗和养老参保率达%100。

百姓都过上了有病不愁,老而无忧的生活。

(四)、公共文化、广播影视服务体系基本完善。

村内有健身休闲广场,村民茶余饭后来广场跳跳舞,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

组织群众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特色文化、体育竞技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

三、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五清四化”
(一)、五清投资5万元共清理河套、街道2公里,清运垃圾900多吨,并成立清扫队,建立了长效机制。

(二)、四化
1、净化。

通过清理河套、街道、垃圾,净化了空气。

2、美化。

投资10万元,改造村主街两侧部分院墙800平方米,临街立面、可视面粉刷2000多平方米,绘制文化墙130平方米。

3、亮化。

投资13万元安装路灯40盏,实现了亮化,方便了村民夜间出行。

4、绿化。

投资15万元,对主街道、广场、学校及主要节点进行了绿化,共栽植金叶榆、国槐、垂柳等300多株。

四、乡风文明大幅提高。

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

农民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村民自治能力进一步提高。

到2018年,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率达到100%,村民自治、民主法制创建面均达到95%以上。

四、培养人才促发展。

工作组的帮扶是短期的,村今后的长期发展必须要依靠村干部,加强领导班子党建政治学习,注重村班子建设。

培养优秀党员后备干部,根据目前村“两委”班子的现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都是致富带头人,是名符其实的致富“领头雁”,但也存在为老百姓办实事干劲足、方法少的问题,因此,我们从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入手,共举办村干部培训班2期,外出参观考察3次,逐步建立健全各种村务管理规章制度,让村干部干事有方法,办事有能力,实现了综合素质的提高,打造了一支永驻西洼子村的高素质的两委班子,为村长远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同时,村邀请有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引导村民学科技,学文化,学政策,学法律以及市场经济知识,进一步提高致富能力。

西洼子的村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村级班子的直接带领下,西洼子村将会始终沿着“打造和谐新家园,建设文明新农村”的道路走下去,
真正实现“民富村美风气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