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走进物理世界练习题及答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同步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同步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工作人员手托的是“越王勾践剑”。
根据图片信息,对这把剑的长度估测合理的是()A.2m B.1.5m C.0.5m D.2.5m2、下列测量方案中,合理的有()A.测小铁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B.测小砖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C.测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D.测比赛用铅球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3、小蒋同学参加体育测试,下列结果最可能达到的是()A.铅球成绩为70m B.立定跳远成绩为10mC.200m跑步用时29s D.跳绳1s跳100次4、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四次,记录数据分别为6.10 cm、6.13 cm、6.12 cm、6.15 cm,则此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6.125 cm B.6.13 cm C.6.14 cm D.6.12 cm5、如图小桂测量一次性口罩的尺寸,记录下数据“175×95”,数据里略掉的单位应该是()A.μm B.mm C.cm D.dm6、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成年人走一步的距离约为0.7mB.一盒学生牛奶的质量约为500gC.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约为37℃D.我国国歌演奏一遍的时间约为5s7、小红参观博物馆时看到了祝融号模型,发现祝融号和一个初三的女学生一样高,请问这个祝融号有多高()A.0.9m B.1.8m C.3.6m D.7.2m8、下列关于误差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B.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避免和消除C.选用精密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D.误差其实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9、老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切”就是用手指把脉,根据脉象来诊断疾病,这是中国传统医学家独创的诊法,每次把脉的时间古人强调不应少于脉跳50次,据此可知中医把脉一次约不少于多长时间()A.50min B.5min C.1min D.10s10、如图是某单位组织党日活动时的合影,根据照片信息可判断出他们所用党旗的规格是()A.长96cm,宽64cm B.长144cm,宽96cmC.长192cm,宽128cm D.长288cm,宽192cm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如图甲中,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cm;图乙中,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cm。
2023年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复习检测题(沪粤版)

选择题下列工具中,不能用来测量时间的是A. 打点计时器B. 刻度尺C. 秒表D. 原子钟【答案】B【解析】在物理实验室中,刻度尺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打点计时器、秒表、原子钟用来测量时间长短。
故选B.选择题在测量过程中,一般我们会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A. 为了减小误差B. 避免产生误差C. 避免产生错误D. 提高准确程度【答案】A【解析】所谓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所测得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由于人的眼睛不能估得非常准,所以存在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所以,误差和错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只能减小误差,而不能避免误差,更不能避免错误.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选择题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A. 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 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C. 测量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开始量起D. 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测量单位.【答案】C【解析】由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可以知道A、B、D是正确的;C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测量时如果零刻线磨损,可以从较清楚的刻线处(一般选择整数)对齐测量,记录结果时从开始测量时对齐的刻线处量起.所以C选项是错误的.选择题一个同学正确测得铅笔的长度是16.34cm,从这个数据看,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A. 1mmB. 1cmC. 1dmD. 1m【答案】A【解析】由测量结果16.34cm可知,其精确值为16.3cm,最后一位为估读值,则倒数第二位的单位是mm,则其分度值为1mm,故A正确。
故选A.选择题我们初二物理教材的长度大约是()A. 2.581mB. 25.81dmC. 25.81cmD. 25.81mm【答案】C【解析】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初二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18cm,在26cm=260mm左右。
1.1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希望你喜爱物理 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

简单1、物理学是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_______和_______的一门科学.【解答】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电、力等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故答案为:规律;结构.2、在物理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不少前辈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惯性定律的科学家是()A.哥白尼B.牛顿C.爱因斯坦D.法拉第【分析】由我们了解的物理学史中不同科学家的贡献可判断此题的答案.【解答】A、哥白尼是日心说代表,不符合题意;B、牛顿建立了三大力学定律和发现了万有引力,符合题意;C、爱因斯坦是近代物理学代表,不合题意;D、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不合题意.故选B.3、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对近代物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述各项贡献中属于爱因斯坦发现的规律是()A.狭义和广义相对论B.单摆的等时性规律C.万有引力定律D.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根据我们对爱因斯坦及其在科学上主要成就的了解答题.【解答】爱因斯坦主要成就有:建立狭义相对论与广义相对论;单摆的等时性规律的提出者是伽利略;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发现了阿基米德原理.故选A.4、在自然界中,我们的身边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如雨后彩虹是________现象,闪电是________现象,冬天北方下雪是________现象.(填“力”、“热”、“电”或“光”)【分析】(1)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2)闪电属于摩擦生电;(3)雪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解答】雨后彩虹属于光学现象;闪电属于电学现象;冬天北方下雪属于热学现象.故答案为:光;电;热.5、科学探究主要方法以_______和_______为基础的科学.【分析】科学探究结论的得出离不开观察和实验.【解答】物理学就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的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的运动的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故答案为:观察;实验.6、纵观历史,物理学许多重要的发现,有力地推动了_______的发展._______ 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分析】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地发展,正在快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探究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解答】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物理学许多重要的发现,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许多物理规律是在大量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发现的,所以实验探究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故答案为:生产力;实验探究.7、课本《希望你喜爱物理》中展示了“日出奇观”“闪电”等一幅幅真实的照片,这些完全来自大自然的神奇景观,只是自然现象之一瞥,其展示目的是()A.感受神奇,激发了解自然界奥秘的渴望B.物理学是有用的,但令人叹止C.自然界奥妙无穷,但神圣而不可侵犯D.人类无法揭示自然的奥秘解析:大自然的神奇确实让人惊叹,但这些神奇的现象,通过人类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是可以解释的.因此,我们在感受神奇的同时,更应渴望了解自然界之奥秘.故选A.简单1、下面几个有趣的物理现象中,属于热现象的是()A.在地热喷泉架一个锅,能煮熟食物B.1988年在我国山东蓬莱海面出现一次奇特的日出现象,双日重叠,蔚为壮观C.下雨时,天上先出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D.每年八月,钱塘江口出现大潮,此时海水像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扑来【分析】自然界中与物体冷热程度(温度)有关的现象称为热现象,人对冷和热会产生生理上的感觉: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人感觉热;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人感觉冷.但温度并不是热,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利用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我们说物体吸热和放热,这里的热,指的是内能.【解答】A、在地热喷泉架一个锅,锅内的食物从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而被煮熟,属于热现象;B、奇特的日出(双日重叠)现象,属于光现象;C、下雨时,天上先出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速大于声速,不属于热现象;D、钱塘江口出现大潮,是重力势能与动能之间的转化,不属于热现象.故选A.2、17-18世纪,牛顿力学的建立和热力学的发展,导致了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________时代;19世纪,从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导致了发电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________时代.【分析】本题应掌握17-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19世纪,从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导致了发电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电器时代【解答】17-18世纪,牛顿力学的建立和热力学的发展,导致了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蒸汽动力时代,进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从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导致了发电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故答案为:蒸汽,电气.3、20世纪以来,物理学在更深的物质结构层次时空领域内和更广阔的智能化扩展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人类开始步入一个信息化、的_______新时代.【分析】本题应掌握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运用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兴起,它将人类社会带入了电子信息时代.【解答】20世纪四五十年代,物理学在更深的物质结构层次时空领域内和更广阔的智能化扩展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运用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兴起,它将人类社会带入了电子信息时代.故答案为:高科技.4、请把物理学发展过程中三位里程碑式的人物及他们所取得代表性的成就用线连接起来.伽利略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建立相对论爱因斯坦发现摆的等时性.【分析】根据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在科学上的贡献答题.【解答】伽利略发现了等时性原理,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建立了相对论,连线如下所示,故答案为:如上所示.难题1、我们生活在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现象的是()A.爆竹爆炸B.木炭燃烧C.钢水浇铸D.葡萄酿酒【分析】化学现象是指伴随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现象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A、爆竹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现象.B、木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现象.C、钢水浇铸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现象.D、葡萄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现象.故选C.2、在探索之路上,有众多的科学家披荆斩棘,铺路架桥,为后人留下了果实丰硕的知识园地.下列科学家与其贡献不相符的是()A.哥白尼(日心说)B.牛顿(量子力学)C.爱因斯坦(相对论)D.伽利略(论证和宣扬日心说)【分析】根据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伽利略对于物理学的贡献来作答.【解答】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牛顿的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定律;完整的《量子力学》体系和相对论及质能方程是爱因斯坦发现的;伽利略是最早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的人,有力的论证和宣扬日心说.故选B.3、“世界物理年”是哪一年()A.2004年B.2005年C.1905年D.2006年【分析】根据对物理学史中对联合国确定“世界物理年”的时间和理由的了解,做出选择.【解答】2005年被联合国定为“世界物理年”,以表彰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贡献,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贡献之一是创立“相对论”.故选B.4、以下哪一个物理学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A.伽利略B.牛顿C.爱因斯坦D.焦耳【分析】解答本题关键要知道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学家是牛顿.【解答】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不是伽利略、爱因斯坦和焦耳,故B正确.故选B.5、科学家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还为后人留下了永远高扬的科学精神.请根据下列文段中介绍的情况,填写后面的空格.(1)面对罗马教会的强权,哥白尼顽强地说自己终于推动了地球;伽利略坚持认为地球在转动.这体现了科学家们的实事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2)居里夫人(M.S.Cure,1867~1934),两次获得若贝尔奖.这些伟大的成功者皆源于她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以及长期勤勤恳恳的努力工作.她和丈夫发现的“镭”是在简陋的棚屋里辛苦工作四年提炼出来的.这体现了科学们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3)爱因斯坦和玻尔进行了长达二十余年的量子力学大论战,而这种学术之争并未影响两位科学泰斗的友谊.在解答爱因斯坦提出的一个个难题的过程中,玻尔等人逐渐完善了量子力学体系.这体现了科学家们善于_______,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也敢于_______自己的错误观点.【分析】根据科学家哥白尼、伽利略、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和玻尔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留下了永远高扬的科学精神进行解答.【解答】(1)面对罗马教会的强权,哥白尼顽强地说自己终于推动了地球;伽利略坚持认为地球在转动.这体现了科学家们的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真理的精神.(2)居里夫人,两次获得若贝尔奖.这些伟大的成功者皆源于她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以及长期勤勤恳恳的努力工作.她和丈夫发现的“镭”是在简陋的棚屋里辛苦工作四年提炼出来的.这体现了科学们孜孜不倦、刻苦认真、敢于坚持真理的精神.(3)爱因斯坦和玻尔进行了长达二十余年的量子力学大论战.在解答爱因斯坦提出的一个个难题的过程中,玻尔等人逐渐完善了量子力学体系.这体现了科学家们善于合作与交流,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也敢于修正或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故答案为:(1)尊重客观规律、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真理;(2)孜孜不倦、刻苦认真、敢于坚持真理;(3)合作与交流、修正或放弃.6、公元前300多年前,古希腊的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从高空落下的物体,重的要比轻的落得快!”2000多年来,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话都深信不疑.16世纪末伽利略对这位学者的话产生了怀疑,从逻辑推理和一些简单的实验使他确信: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自同一高度落下的轻重不同的物体是同时落地的.这个结论对于当时的人来说,真是一件天大的奇闻.许多人用谩骂的口吻说伽利略在胡说八道,伽利略便决心在比萨斜塔上进行公开实验,伽利略登上54.62m的斜塔,一手拿着一个10Ib(磅)的铁球,一手拿着一个1Ib的铁球,喊了一声“大家注意”,举在等高的双手一松,两球一齐开始下落了,差不多是平行地下降着,并一齐着了地!实验结果使原来迷信亚里士多德的人目瞪口呆!(1)阅读后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2)根据你的感受,你认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怎样去做?【分析】(1)根据实验结果使原来迷信亚里士多德的人目瞪口呆可知:实验探究的重要性;(2)正确理解伽利略正义、积极、进步的精神,说一下他对今后的学习生活的影响.【解答】(1)阅读后可知: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观点不同,通过实验让人们改变原来的观点,知道伽利略的观点是正确的,由此可知:不迷信权威、亲身和反复的实验,所以进行实验探究是非常重要的;(2)根据感受,认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做到: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真理、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等等.难题1、妈妈买碗时常把两只碗碰一碰,听一听,用这种听的方式来选碗是利用()A.声学知识B.光学知识C.热学知识D.力学知识解析:妈妈买碗时常把两只碗碰一碰,听一听碗所发出的声音品质好坏,若声音纯正、清脆、则是好碗;若声音沙哑,则是坏碗,主要是利用生足声学知识.故选A.2、关于对考场内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课桌高度约为80cmB.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所用时间约为5sC.一份理化试卷的质量约为80gD.考场内的气温约为50℃【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A、课桌的高度在80cm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B、课桌的高度在80cm左右,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所用时间不到1s.此选项不符合实际;C、一份理化试卷的质量约为8g,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考场内的气温比体温低,不可能为50℃.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A.3、感受神奇:点燃一支蜡烛,请你对着蜡烛吹,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再在蜡烛前放一玻璃瓶,请你先猜想一下:此时对着蜡烛吹,情况会怎样?实际做一做,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解析:点燃一支蜡烛,对着蜡烛吹,观察到蜡烛被吹灭.再在蜡烛前放一玻璃瓶,猜想:此时对着蜡烛吹,蜡烛不会被吹灭.实际做一做,观察到:蜡烛还会被吹灭.4、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利用宇宙飞船进行“模拟航天员“试验的是()A.“神舟二号”飞船B.“神舟三号”飞船C.“神舟四号“飞船D.”神舟五号“飞船解析: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利用宇宙飞船进行“模拟航天员“试验的是“神舟四号“飞船.故选C.5、你知道物理的应用有多广泛吗?你家里的各种家用电器都用到了物理知识,请你列举几例,并在今后的学习中了解它们应用了哪些物理知识.解析:电视机、电冰箱、电风扇、电热水器、空调等.6、请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出初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苍苍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注释:去:距离,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多智慧呢?这个故事写得生动而又寓意深刻,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填写下列空格:①他们探索自然现象时采用的方法___________;②他们探索自然现象时态度是___________;③他们在辩论中,各抒已见,不接纳对方观点,表现了他们___________;④他们对孔子的议论说明两小儿___________.【分析】科学探究来源于生活,我们通常根据生活经验对一些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分析辩论,严格根据科学原理进行分析解释.【解答】①他们把日初和日中进行比较,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对比法;②他们都根据自己的判断角度事实求是的回答自己的观点;③他们在辩争中不接纳对方观点,表现了他们认识上有片面性;④这两个小孩都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敢于向权威挑战,这种科学探索的精神值得学习;故答案为:①对比法;②实事求是;③认识上有片面性;④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
解析卷-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定向测试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定向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 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三条线段a 、b 、c 的长度分别为1L 、2L 、3L ,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A .123L L L <<B .123L L L <=C .123L L L ==D .123L L L =<2、如图。
用一木质刻度尺测量物体边长,下列四幅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3、下面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真实值和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B.误差可以减少,也可以避免C.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误差就越小D.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4、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只蝗虫的后翅长度,他先后五次测得的数据分别为4.40cm、4.43cm、4.42cm、4.41cm、4.81cm,则该蝗虫后翅长应是()A.4.46cm B.4.415cm C.4.494cm D.4.42cm5、小明学习了刻度尺的使用后,归纳了使用刻度尺的一些要点,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B.测量时,必须从零刻度线开始量C.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放歪斜D.记录测量结果时,可以不带单位6、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5.7cm B.5.65cm C.3.65cm D.3.6cm7、如图 A、B、C 表示三种测量木条 ab 长度的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正确B.B 正确C.C 正确D.都有错8、目前,自贡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最接近()A.1cm B.10cm C.20cm D.50cm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的大小与所用的单位有关系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只写数字不写单位是毫无意义的C.在记录测量结果时,估读的位数越多越精确D.在记录测量结果时,一般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0、估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估测中最接近事实的是()A.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kg B.同学们感觉舒适的室内温度约为36 ℃C.初中生跑100m所需的时间约为9s D.普通居民住房的房间门高约2m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s。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练习题含答案

1.1希望你喜爱物理一、夯实基础1、关于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书写一个数字所用的时间约为1sB.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2sC.升旗唱国歌用时约3minD.普通中学生跑lOOm用时约10s2、下列全是时间单位的是()A.小时、分钟、秒B.年、光年、月C.天、小时、米 D.小时、年、光年3、为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健康的小明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是()A.质量50kg B.身高160mC.体温37℃ D.步行速度1m/s4、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质的,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体来吸一下”,这时,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就“拿磁体吸了一下硬币”。
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A.论证 B.猜想 C.实验 D.分析二、能力提升5、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A.不断地发现并提出问题B.任何实验资料都要保密,不宜交流C.制定尽可能详细的实验计划D.大胆的猜想与假设6、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科学家们已得出结论就不应该再去怀疑B.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应提倡交流合作的精神C.对自己的猜想,应设计好相应的实验来加以验证D.实验时不但要看实验现象,还应认真做好实验记录三、课外拓展7、(多选)众多科学家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知识财富,这些财富是指()A.已经得出的物理规律 B.科学的探究方法C.制订尽可能详细的实验计划 D.大胆的猜想和假设8、巍巍雪山,高耸入云,为何一声喷嚏就可能导致雪崩?9、下述科学家和其主要贡献连线正确的是()。
A.哥白尼——万有引力B.伽利略——量子力学C.牛顿——运动定律D.爱因斯坦——浮力定律10、在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或数据)时,要把观察到的重要现象和数据记录下来,在数据记录时,要尊重事实,不要拼凑()A.不可杜撰B.美化数据,让数据符合实验的分析C.把不容易显示出的数据,根据要求添加和制作D.以上说发都不对参考答案一、夯实基础1、【答案】A【解析】A、正常情况下,认真书写一个数字的时间约1s,此选项正确;B、课桌的高度在0.8m左右,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1s,此选项错误;C、我国的国歌长度较小,升旗唱一遍国歌的时间在47s 左右,此选项错误;D、男子百米世界记录略小于10s,中学生跑100m的时间在16s左右。
沪粤版物理初二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练习题

沪粤版物理初二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练习题一、选择题1.小妮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时,记录的数据分别是:7.50cm、7.51cm、7.53cm则那个物体的长度是()A.7.50cmB.7.51cmC.7.513cmD.7.52cm2.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测量的结果是()A. 1.25cmB. 3.25cmC.0.225mmD. 2.25cm3.认真观看图片,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刻度尺测量长度B.读取量筒示数C.测质量加减砝码D.测电流量程的选择4.实验室里有四种规格的量筒,依照学习过的密度知识,小明同学想一次性准确测量出100g的酒精,他应该选择()A.最大测量值是100ml,最小分度是1ml的量筒B.最大测量值是200ml,最小分度是5ml的量筒C.最大测量值是250ml,最小分度是5ml的量筒D.最大测量值是400ml,最小分度是10ml的量筒5.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形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人体感受最舒服的温度约为37℃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6.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能够减小误差 B.误差确实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能够幸免误差 D.选用周密的测量仪器能够排除误差7.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A.身高约为160dmB.100m短跑成绩约为6sC.10s内走了10m的路程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刻约为1s8.人躯体上最接近15mm长度是()A.大拇指指甲的宽度B.拇指的长度C.头发丝的直径D.肩膀的宽度9.如图,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的读数示意图,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A. B.C. D.10.某同学5次测量一块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2.12cm 2.14cm 2.15cm2.13cm 2.33cm,则物体的长度应为()A. 2.135cmB. 2.14cmC. 2.13cmD. 2.15cm11.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测量值与真实值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B.误差与错误一样,差不多上能够幸免的C.测量工具越周密,误差就能够更小 D.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能够减少误差12.同步卫星绕地心转动一周,需要多少时刻()A.24h B.3 600sC.12hD.它在空中静止不动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s,14.将粗细平均的金属丝在笔杆上紧密绕30圈,如图所示,线圈长度是________cm,金属丝直径是________mm.15.王小东对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五次精确测量,记录如下:25.1mm、25. 2mm、27.3mm、25.3mm、25.3mm、依照记录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 _____,其中有一次测量值明显是错误的,它是________,此次测量最接近真实值的测量值是________.16.有五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他们测得的结果分别是:A、147.6 mm B.147.7 mm C.149.6 mm D、147.5 mm E、147.54 mm 其中有一位同学的测量结果是错误的,是________,有一位同学的测量结果是不合理的是________,测量该物体长度的平均是________17. 如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 _______cm.18.小明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19.如图1所示,所测纽扣的长度是________cm;如图2所示,汽车行驶速度为________km/h;如图3所示,停表的示数为________s.20.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mm,纽扣的直径是________cm.三、实验探究题21.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 .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B .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C .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 .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E .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n.(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3)铜丝直径表达式是________.22.我们明白,测量时总存在误差,通常将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叫做绝对误差.初中电学实验中所用电流表的准确度等级﹣般是2.5级的.2.5级电流表的含义是,用该电流表测量时的最大绝对误差不超过满刻度值的2. 5%.下表给出了用2.5级电流表测量电流时,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与百分误差(即最大绝对误差与电流表读数之比的百分数)之间的关系.(1)上表中的最后一空处相应的百分误差应是________%.(2)从上表中的数据能够看出,该电流表的指针偏转的角度越大,百分误差________(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3)假如用准确度等级是2.5级的电流表进行测量时要求百分误差小于3.75%.则该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应大于满刻度的________.四、综合题23.某同学用一把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是他观看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这位同学测量中的三个错误之处:(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24.利用周围的物品、廉价的材料进行物理实验,探究物理规律,是学习物理的好方法.给你一个透亮玻璃杯、一支铅笔、足够的水和一张白纸,请你利用这些器材或从中选用部分器材,设计一个小实验来研究(说明)相关的物理问题或现象.(1)要研究(说明)的物理问题或现象;(2)选用的器材;(3)简述实验过程及现象.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分析】在长度的测量中,我们要精确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分层能力提升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含答案)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分层能力提升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同样的力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出的音调。
下列做法中所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与此相同的是A.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都伴有次声波产生,而人耳听不到次声波,不能准确预测灾害的发生。
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也能接收到它们产生的次声波,处理这些信息,可以确定这些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B.人们用噪声监测仪来监测噪声的强弱等级,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噪声C.人们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D.取材质相同但质量与体积均不相同的松木块,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量筒量出它们的体积。
通过计算得出“同种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相同”的结论2.测量球形物体直径时,下列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A.B.C.D.3.小明用最小刻度是1mm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厚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0.71cm、0.73cm、0.84cm、0.71cm、0.73cm,则物理课本的测量值应取()C.0.74cm D.0.71cm4.关于刻度尺的使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测量前要选择量程、分度值适当的刻度尺B.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C.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必须让刻度尺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D.在记录数据后,在数值后面必须写出单位5.小明用刻度尺测得一支水性笔的长度为14.10,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A.cm B.km C.m D.mm6.下列图中,关于厚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B.C.D.7.在如图中,虚线表示在用量筒测盐水的体积时的视线,其中正确的是()A.B.C.D.8.某同学测量课本的宽度四次,记录结果为:17.29cm、17.32cm、17.30cm、17.31cm,则课本宽度为()A.17.31cm B.17.30cm C.17.305cm D.17.32cm 9.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10.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36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12.35cm B.12.34cm C.12.353cm D.12.36 cm二、多选题11.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不可避免,测量中产生的错误可以避免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12.国庆期间,李老师驾车去游玩,高速路上有段时间车上速度显示盘指针未动,下列图像中表示此段时间车运动的图像是()A.B.C.D.13.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B.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L/NC.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D.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14.以下列举是同学们做过的实验,其研究方法相同的是()①牛顿第一运动定律①研究压力产生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①通过比较同一个灯泡的亮度判断电流的大小①研究电压时把它与水压相比①研究导体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①通过研究墨水在冷、热水中扩散的快慢可以知道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三、填空题四、实验题20.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的猜想分别是接触面积、对接触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材料.在实验中得出了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大小无关的结论后,某小组同学继续探究滑动摩擦力和其他因素的关系,他们将质量不同的物块分别放置在水平的木板和橡胶板上,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块,如图所示.实验数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或4与5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时,.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或3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①在实验的过程中有同学发现,当拉力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变化时,拉力的大小也随之改变.为了探究拉动物体时拉力大小与拉力方向的关系,他们把质量为600克的物块放在木块上继续实验,并用更精密的仪器测量拉力.如图所示,实验中逐渐增大拉力与水平面的夹角α,匀速拉动木块,数据记录在表三中.分析表三中数据,可得初步结论:.①他们还猜想拉力最小时的角度α可能与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为验证这一猜想,他们应设计的实验步骤是:(请选填下列各项中的字母).A.将质量不同的物块放置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B.将质量相同的物块放置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C.将质量不同的物块放置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D.用力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块E.用力沿不同方向匀速拉动物块F.记录数据21.如图所示是研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强弱”的实验中,要判断通电螺线管周围的,可通过观察吸引小铁钉的数量来确定;图中的电磁铁上端是极。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 走进物理世界同步练习卷有答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走进物理世界》同步练习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分)1.下面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些物理现象,其中属于文明现象的是()A. 晚上,邻居家装修房子发出刺耳的电锯声音B. 自习课上,两位同学大声讨论问题C. 放学后,离开教室主动关灯断电D. 为了好玩用放大镜烧地上的蚂蚁2.小明在探究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的问题时,他估计应该放10枚左右吧。
就“他估计应该放10枚左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提出问题B. 猜想假设C. 进行实验D. 分析论证3.以下是同学们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 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是37℃B. 人步行的速度约是1.2m/sC. 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大约为300mmD. 一节课的时间大约27000s4.使用毫米刻度尺测一本书的长度,下列记录数据中正确的是()A. 18.40厘米B. 18.40C. 1.84分米D. 18.4厘米5.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下列要求不正确的是()A. 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 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线C. 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左端量起D. 记录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标明单位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测量要求的是()A. 测量前,应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B. 测量前,观察测量工具的最小分度值和量程C. 测量长度时,选择的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越好D. 要减小测量中的误差,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7.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点是否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砝码,使钢片受力而发生形变.其中可以对比得出结论的是()A. 甲和乙B. 丙和丁C. 甲和丙D. 乙和丁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9分)8.观察与实验是学习物理学的基本方法。
物理实验是指在______(填“自然”或“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对物理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粤版《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4分)
1.物理学是研究光、热、力、声、电等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杰出的_________学家。
世纪,由于法拉第等物理学家在电与磁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人类社会便由“蒸汽时代”进入“”。
4.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我国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神舟”号载人飞船,将首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
次日,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后成功返回。
这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载人航天成功的国家。
5.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符号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是。
6.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测量结果是由数字和_________组成。
7.一名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忘了写单位,请给他补完整:一张普通纸的厚度约60 ;活动铅笔芯直径是,人正常走路的一步长约800 .
8.某学生将10枚壹圆硬币整齐叠放后测得其高度为厘米,则该同学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一枚硬币的厚度是m.
9.测量时误差的产生跟和有关系,减小测量误差,常采用的办法是进行,然后取各次测量结果的 .
10.一根钢管,已测得管的内直径为;现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量钢管的
外径,读数如图所示.由此得钢管外径是cm,钢管壁的厚度
是mm.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1.有下列器材:a.白纸条;b.钟;c.大头针;d.刻度尺;e.重锤;f.圆柱体.若要测出圆柱体的周长,应选用的器材是()
12.木工小组的同学在修理桌子时,要测量桌子腿的长度,这种测量要达到的准确度是()
A.微米
B.毫米
C.厘米
D.分米
13.为了使测量长度的实验更准确些,应该()
A.在记录实验资料时小数点后多保留几位数
B.根据测量要求尽量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C.尽量使每次测量值相互相等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14.古代的“记里鼓车”利用齿轮传动装置,每当车轮转动150圈时,机械人就敲一次鼓(1里=500m),由此可见车轮的直径大约是()
D.都不对
15.以下是人们描述运动世界的几种方式,其中物理学家用的是()
A.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 B.用形态和色彩
C.用旋律和节奏 D.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以及实验方法16.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中的错误叫误差
B 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 产生误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
D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17.装配门窗玻璃时,应选用的刻度尺分度值是()。
A 1cm
B 1mm
C 1dm
D 1m
三、计算与简答题(共35分)
18.(5分)比较下列两个直角三角形面积大小。
19.(6分)怎样从一张比例尺为1 :600万的中国地图上估算出京广线(北京——广州)实际铁路的长度,写出所需器材及主要步骤。
(5分)
20.(8分)粗测一高度为L的酒瓶的容积,办法是先测出瓶底的直径D,再倒入大半瓶水(正立时近弯处),如图所示。
测出水面高度L1,然后堵住瓶口,将瓶倒置,测出水面高度L2,根据以上测量的数据,计算出瓶的容积。
21.(6分)右图展示的某人正在湖面上划独木舟的画面,请你观察图片,想象人划独木舟的情景,提出两个物理问题。
22.(10分)小玲、小红和小丽在操场上玩荡秋千。
小丽把小红、
小玲分别轻轻推一下,细心的小丽发现,她俩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
几乎一样。
那么,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三人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人的质量有关。
猜想2: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
猜想3: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摆动时离开中心线最大距离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她们来到实验室,找来刻度尺、细线、秒表、小球,依照物理学习中的科学方法,按右图进行实验,得到下表中数据。
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验证猜想1,应选用序号为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2)为验证猜想2,应选用序号为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3)为验证猜想3,应选用序号为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4)实验结论:小球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与有关,与无关。
沪粤版《走进物理世界》单元检测题
参考答案
1.物理现象
2.物理
3.电汽时代
4. 5
5.米 m 秒 s 6量程分度值单位 7.微米厘米毫米
8. 1 mm ×10-4 9.测量方法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平均值 10. 18.用刻度尺测量出三角形的底和高,计算出面积,然后进行比较。
19.棉线刻度尺将棉线与地图上的铁路线重合,测量出重合部分的棉线的长度,根据比例尺计算出实际铁路线的长度 20. π×(D/2)2×(L1+L-L2)21.船为什么漂浮在水面上;船为什么会动 22.(1)2、4(2)1、3(3)4、5(4)绳长小球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