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发展趋势【干货】
论文资料 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发展趋势

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发展趋势一、引言随着环保和能源问题的日益严重,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电驱动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发展趋势和技术走向对电动汽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系统高效化、电机高压化、高速化电机、电磁兼容性优化、集成化驱动系统、智能化控制策略等方面,对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
二、系统高效化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降低能源消耗,电驱动系统的系统高效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通过优化电机、控制器和传动系统等部件的设计,提高整个驱动系统的效率,是电驱动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
三、电机高压化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电机控制器和驱动电机的高压化成为了一种趋势。
采用高压电力电子器件,可以降低内阻和损耗,提高功率密度和效率。
同时,高压电机还可以减小电机体积和质量,为电动汽车的轻量化设计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高速化电机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加速能力,高速化电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高速电机具有较小的转动惯量和较高的响应速度,可以提高电动汽车的加速性能和行驶速度。
但是,高速电机需要解决一系列技术难题,如机械强度、冷却方式、轴承结构等,以保证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五、电磁兼容性优化电动汽车的电驱动系统需要与其它电子设备协同工作,因此电磁兼容性成为了电驱动系统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提高电驱动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需要对电磁兼容性进行优化。
具体措施包括采用屏蔽、滤波、接地等手段,降低电磁干扰对电驱动系统的影响。
六、集成化驱动系统随着电动汽车设计的紧凑化和轻量化,集成化驱动系统成为了电驱动系统的一个重要趋势。
集成化驱动系统将电机、控制器和传动系统等部件集成在一起,实现紧凑设计和轻量化。
这不仅可以提高电动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还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七、智能化控制策略智能化控制策略是电驱动系统的另一个重要趋势。
通过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传感器技术,可以实现电驱动系统的智能化控制。
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览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3)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1.4 论文结构安排 (6)二、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产业发展概述 (8)2.1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术发展历程 (9)2.2 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产业市场规模 (10)2.3 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产业竞争格局 (11)三、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3)3.1 驱动电机类型及技术路线分析 (14)3.2 驱动电机主要生产企业及产品分析 (15)3.3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情况分析 (16)3.4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分析 (17)四、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18)4.1 市场需求预测 (19)4.2 技术发展趋势 (20)4.3 政策环境展望 (21)4.4 产业链协同发展前景 (22)五、结论与建议 (23)5.1 研究结论总结 (25)5.2 对产业发展的建议 (26)5.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27)一、内容概览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作为低碳、环保的交通工具,受到了各国政府和市场的高度重视。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其中驱动电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其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备受关注。
本文档将对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包括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市场需求等方面的现状;同时,通过对国内外驱动电机产业发展趋势的研究,探讨我国驱动电机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选择。
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本文档还将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低碳经济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正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关注。
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特别是驱动电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整车的性能和经济性。
车用驱动电机技术及发展趋势

车用驱动电机技术及发展趋势1. 引言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汽车行业正经历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
你想想,没多少年之前,大家还在讨论着油价和加油站,而现在,电动车却逐渐成为街头巷尾的“新宠”。
这其中,车用驱动电机作为电动车的“心脏”,可谓是功不可没!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项技术的点点滴滴,顺便展望一下未来的那些“新花样”。
2. 驱动电机的基本概念2.1 什么是车用驱动电机?说到驱动电机,简单来说,它就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魔法师”。
想象一下,你踩下油门,电机就像听到号令的战士,迅速响应,给你源源不断的动力。
电机的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你能不能在赛道上狂飙,或者在城市里悠闲地溜达。
2.2 驱动电机的工作原理其实,驱动电机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
它主要是依靠电流在磁场中产生的力量来运转。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对“跳舞的朋友”,他们在舞池中转圈,配合得天衣无缝。
随着电流的变化,电机转速和扭矩也会随之变化。
就像开车的时候,你要是想快点,就得踩油门;要是想慢下来,那就得轻轻松开。
简单吧?3. 车用驱动电机的发展历程3.1 从无到有,逐步演变回顾历史,早在19世纪末,电动汽车就已经开始萌芽。
那时候的驱动电机可是个稚嫩的小孩,功能单一,效率也不高。
到了20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机技术开始突飞猛进,渐渐成了现代汽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就像一颗种子,慢慢发芽,逐渐长成参天大树。
3.2 现如今的高科技如今的驱动电机,早已不是过去那种“扭扭捏捏”的角色。
现在的电机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简直是汽车界的“超模”!尤其是永磁电机,因其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动车中。
像特斯拉这样的企业,正是凭借高性能的驱动电机,搅动了整个汽车市场的风云。
4. 未来的趋势4.1 智能化与电气化未来的车用驱动电机,将会更加智能化。
想象一下,电机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状态,自动调整工作模式,简直是个“聪明的助手”。
这样一来,驾驶体验将更加平顺,省电又省心。
电动汽车电力驱动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电动汽车电力驱动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电动汽车的出现对环境保护和能源消耗的优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堵塞的城市道路因电动汽车的出现更加环保和清静,消费的能源也比传统汽车更为节约。
然而,电动汽车的更多优化需要我们在电力驱动系统方面作出更多的努力。
现今的电动汽车主流驱动系统大多是电池与电动马达的组合,电池负责提供电能以及电能的存储,电动马达则将电能转化为动能,推动汽车的运动。
这一模式在实现无排放的同时,也提高了电动汽车的能效性,然而其存在着一些问题。
例如,电池寿命与电能密度的问题、电池的成本与功率输出的问题以及驱动系统在实际工况下的表现与寿命问题等。
因此,为更好地解决现阶段电动汽车的驱动问题,需要在电力驱动系统方面研究新的技术与方案。
一种新型的电力驱动系统是基于电能储存元件的驱动系统。
这种系统通过高温熔盐电池实现热电联供,将低品质的电池电能转化为高品质、高温、高压的电池电能,提高电能密度和电池的使用寿命。
这个新型的解决方案能够克服电池寿命短、电能密度低的缺陷,有效提高了电动汽车电池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然而这种技术实际还处于实验阶段,需要更多的实验与验证来获得更多的技术成熟度,才能应用于实际生产之中。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技术是液态电池,它可以对传统的固态电池进行优化。
该技术的特点是能够将电池包裹在保温材料之中,从而达到保温效果,可以更好地对电池进行温度控制,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同时还有助于提高电能密度。
同时由于液态电池的输入和输出电导率大,电池的功率输出更为稳定。
这一方面是使液态电池具有更高的能效性,另一方面又使得其能够在电气系统方面更好的支持汽车车身系统的服役。
目前,液态电池几乎被用在了所有电力发生器中,其适用的使用条件已经非常成熟。
总的来说,在电动汽车领域,驱动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更加灵活、智能和便于保养的,凭借高性能的电驱技术、更低的成本和更完善的汽车系统解决方案。
通过纵观电动汽车电力驱动系统发展的历程,也明白这一过程是一项漫长的迭代与升级,同时,它也必须关注庞大的技术生态,并承担起消费者、制造商和公共机构的责任。
电动车电机发展趋势

电动车电机发展趋势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发展趋势。
1、驱动电机本题永磁化
永磁电机具有高转矩密度、高功率密度、高效率、高可靠性等邮电。
我国具有世界最为丰富的稀土资源,因此高性能永磁电机是我国车用驱动电机的重要发展方向。
2、驱动电机高速化,回馈制动范围宽广高效化
通过提高电机的工作转速,减小电机的体积和质量,进而拓宽回馈制动的范围,采用适当的变速系统及控制策略,可以使回馈制动的允许范围拓宽而适应更多工况,使整车节能更加有效,延长行车里程。
3、驱动电机控制数字化,专用芯片及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出现,促进了电机控制器的数字化,提高了电机系统的控制精度,有效减小了系统体积,如采用高功能集成模块、新型薄膜电容一体化技术。
4、驱动电机系统继承化
通过电机集成(电机与发动机集成或电机与变速箱集成)和控制器集成,有利于建校驱动系统的重量和体积,可有效降低系统制造成本,如动力传动一体化部件,包括电机、减速齿轮、传动轴等等。
简述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发展的趋势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发展的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高效化:随着能源危机和环保问题的日益严重,提高驱动电机的效率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
未来驱动电机将更加注重高效、节能和环保。
2. 小型化: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空间紧凑、轻量化的需求,驱动电机将向小型化方向发展。
小型化的驱动电机不仅可以降低车辆的自重,还可以提高车辆的动力性能和续航里程。
3.集成化: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驱动电机与控制系统的集成度将不断提高。
这种集成化设计可以降低系统复杂度、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并有助于实现更好的节能和环保效果。
4.智能化: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未来驱动电机将与车辆的其他电子系统实现高度集成,实现智能控制和优化,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和竞争力。
5.多元化: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驱动电机的种类和应用范围也将不断扩大。
未来驱动电机将涵盖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多种类型,满足不同类型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总之,未来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发展趋势将是高效化、小型化、集成化、智能化和多元化。
这些趋势将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为汽车产业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4年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器市场前景分析

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器市场前景分析概述新能源汽车的兴起以及对环境保护的需求推动了电动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
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机及控制器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器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电机市场前景分析市场规模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电机市场也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电机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XX亿美元。
技术创新电机技术的不断创新也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随着永磁同步电机、感应电机和开关磁阻电机等新型电机技术的成熟,电机效率和功率密度得到了显著提升,满足了汽车制造商对高性能和高效能电机的需求。
政策支持各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也将促进电机市场的发展。
许多国家纷纷出台了购车补贴政策和减少尾气排放的要求,鼓励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
这些政策的推动将进一步推动电机市场的增长。
控制器市场前景分析市场需求电机控制器作为电机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确保电机的正常运行和性能优化起着关键作用。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对于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电机控制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技术发展电机控制器的技术发展也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现代电机控制器采用了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智能控制算法,能够更精确地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扭矩输出,提高了电机的效率和响应速度。
制造商竞争电机控制器市场竞争激烈,来自全球的电机控制器制造商争相进入市场。
这些制造商通过不断创新和研发,提供更高质量和更可靠性的电机控制器产品,满足消费者对电动汽车性能的要求。
结论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器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和技术的不断创新,电机及控制器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增加消费者需求将推动该市场的快速增长。
作为汽车制造业的核心领域之一,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器市场将继续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创新。
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随着环保主义的逐渐盛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推广。
其中,电动汽车是最受欢迎的一种,因为它非常环保、节能,并且可以轻松充电。
但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在于电池,这就需要更加先进和高效的电机驱动系统来实现车辆的高效运行。
本文将讨论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并探讨这个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电动汽车的电机驱动系统电动汽车的关键是电机驱动系统。
电机驱动系统通常包括电动机、电子控制器和电池组。
电动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用于驱动车辆。
电子控制器用来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和扭矩,以及电池组与电机之间的能量转移。
电池组则用来储存能量,为电动车提供动力。
目前,电动汽车的电机驱动系统分为两种类型:交流电机和直流电机。
直流电机简单、易于控制,但效率不高;交流电机则更加高效,但成本较高。
近年来,随着磁性材料、电子元器件和嵌入式系统的不断发展,交流电机逐渐成为了电动汽车的主流。
二、电机驱动系统的研究进展在过去的十年里,电机驱动系统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机设计和优化电机的设计是电机驱动系统研究的关键。
新型电机需要具备高效、高性能、轻量和紧凑等特点。
随着电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设计方法被提出,如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电磁场模拟、基于优化算法的电磁参数设计等。
2、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电力电子技术是电机驱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变换电压和电流的方式,使电动机运行在最佳性能点。
近年来,随着工艺制造技术和电子元器件的不断改进,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也逐渐普及。
3、能量管理系统的优化能量管理系统是指在电池组与电机之间控制能量转移的系统。
能量管理系统的优化可以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并减少电池的损耗。
目前,能量管理系统的优化主要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扭矩来实现。
三、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虽然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发展趋势【干货】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发展趋势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
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随着全球汽车电动化渗透率的不断提高,驱动电机行业将会迎来整体规模的迅速扩张。
在这一过程当中,具备规模效应和技术优势的第三方电机制造商将有机会迅速扩大市场份额,收获业绩的大幅增长。
全球驱动电机市场趋势
根据估测,随着全球汽车电动化快速推进,新能源汽车电机系统市场将随之快速扩张,市场规模有望从2015年的$23亿增长到2030年的$318亿。
新能源汽车电机系统主要包括电动机和逆变器两部分,虽然同其他大部分汽车零部件一样,这两部分部件长期都面临降价压力,但是由于新能源汽车总量的上升,行业总体还是具备较大上升空间。
我们预期到2030年市场规模年均增速将在18%-20%左右。
系统单价方面,电机系统整体往高功率方向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装配价格的提升。
根据估测,在中性假设条件下,2030年电动车销量将达到2000万台,约占当年乘用车总销量的16%-18%。
然而,如果放到乐观情景下,即电池价格大幅下滑,且环保政策更加严厉的条件下,电动车销量增长的速度有可能大幅上升,我们预期在乐观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年销总量有可能达到3000万台的水平,约占当年汽车销量的25%-27%。
预计单电机混动车的功率需求大约在30kw左右(平均价格约$200-$300),双电机插电混功率约为50-100kw(平均价格$800-$1000),纯电动车的电机功率约为200kw(平均价格$1000-$1500)。
电动机市场情况
我们预计到2030年电动机(不包括逆变器)的销量年均增速将达到18%,到2030年行业整体销量达到$195亿,相较2015年$12亿的水平扩展近17倍。
预期电动机的销量将从2015年的360万上升到2030年的4900万,同时,单车电机数量预计将有所下滑,从1.8下降到1.4,主要是由于单电机的纯电动车销量占比提升。
但电动机单价方面我们预期将进一步提升,从目前的$350上升至$380,主要是受高价大功率电机的更广泛应用所拉动。
从市场份额情况看,丰田集团在2016年的数据中遥遥领先(集团主要生产电机的公司包括电装公司和爱信精机),本田集团位居第二,而同时这两大集团也都在混动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
之后是比亚迪以及给特斯拉供货的台湾电机制造商富田电机。
电机行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第三方供应商崛起将是大势所趋。
如果我们观察当前日本汽车行业产业链情况,不难发现占据龙头地位的前三强(丰田、本田、日产)都倾向于自供电机产品,这除了和日本制造企业的传统基因相关外,也同行业发展的阶段有关。
如果对照一下PC和手机行业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这两个行业在初期都是高度上下游整合生产,无论是PC行业的惠普、苹果、硅图公司,还是手机行业的诺基亚、摩托罗拉都在产业链中高度整合生产,因为在初期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较快,需要上游零部件供应商迅速做出反应相互配合,所以整合生产的模式具备较高的性价比;
然而到了行业发展中后期,由于整个市场规模扩充,同时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不需要像初期那样快,此时第三方供应商以整个市场为客户对象的规模效应便体现出来,这也催生了富士康、美光、海力士等一系列第三方供应商的崛起。
新能源汽车电机行业也不例外,从当前时点看,本田已经宣布将与日立合作生产电机。
同时日产也在投资者交流会上提到将来可能开始外采电机。
2017年10月,三菱电机宣布将为戴姆勒奔驰提供电机和逆变器。
随着第三方电机厂商高效能、低成本产品的普及,电机行业市场份额从主机厂自供向第三方企业转移是大势所趋。
目前日本的电机企业已经相继开始对电动化所带来的趋势转变做出了应对。
我们预期电装和爱信精机将会首先利用他们现有的规模优势,用较低的成本占有市场份额,而紧随其后的电产和明电舍也将迅速跟进。
目前电机行业的平均毛利率在30%左右,而生产规模是决定毛利率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
逆变器行业情况
我们预测逆变器行业也将迎来高速增长,根据估测,逆变器市场销售收入规模将从2015年的$12亿上升至2030年的133亿。
从销量上来看,因为逆变器与电机的比例基本是1:1,所以预计其销售总量将从2015年的360万上升到2030年的4900万。
同时单车配套价格将从$300-$400下降到$200-$300,主要是来自于上量之后的成本规模效应。
与电机领域相似,在逆变器行业丰田集团目前同样也是居于领先地位。
同时丰田集团下属的电装集团目前正在大规模扩展其逆变器客户。
在丰田之后,三菱电机也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技术演变
从电机的分类来看,主要有直流、交流感应、永磁同步和开关磁阻四种,新能源汽车电机主要用到后三种。
目前,永磁同步由于其较优的性能,是主流的电机类型。
交流异步电机的价格适中,但性能稍差,在美国及中国有部分厂商使用。
而开关磁阻电机的主要优势在于其较低的价格,但同时也存在着杂音和震动的技术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能够解决的话,开关磁阻电机将具备很大的市场。
交流异步电机:虽然从目前看,交流异步电机(额定功率在79-85左右)相比永磁同步功率方面不具备优势,但是其成本较永磁同步电机低出不少。
在体积方面,交流异步电机比永磁同步电机更大,主要是受设计构造的限制。
永磁同步电机:电机内部有包裹永磁体的转子,整体系统功率较大(在90-92左右),同时体积较小。
造价方面较为昂贵,主要由于永磁材料价格较
高。
目前关于降低永磁体使用的研究正在开展,研究同时也关注提升磁体的输出效能。
永磁电机是当前电动车电机行业中应用广泛的电机类型。
开关磁阻电机:开关磁阻电机价格非常具有竞争力,主要由于其转子中没有高成本的永磁体,同时其功率适中(额定功率在80-86左右)。
由于是利用定子和转子的拉力来提供动力,过程中导致的震动和噪音是其主要问题。
由于电动车电机目前正处在迅速上量的时间段,我们相信需求的提升会加快技术的革新替代。
电机技术提升方向
通过研究过去20年电机的技术演进趋势,我们发现电机技术还有较大的继续提升的空间。
首先看机芯用钢的厚度情况。
对于定子和转子来说,其主要是由薄电磁钢层叠加组成,1997年第一代的丰田普锐斯使用的是0.35mm的钢层,随后减到0.3mm,近2016年降到0.25mm。
一般来说,薄钢层数的提升能够增加电机效率,同时也对控制电机温度有帮助。
目前,制造薄钢是行业的一大技术难题。
主要的难点在于控制压铸中的回弹,以及钢片材料的一致性保持。
从当前情况来看,旋锻加工技术由于其成本和生产效率方面的优势将会越来越成为行业的主流制造方式。
其次,在绕线密度方面,总体上定子中绕线的量是决定电机功率大小的重要因素。
而决定绕线量的则主要是在有限空间内铜线可以绕机芯的圈数。
技术
方面目前插入器的使用由于适合高功率的定子加工,并有逐渐成为行业生产标配的趋势。
而线圈类型方面,主要有方形和圆形两种,目前主流厂商使用的是圆形,但是方形技术由于具备较高的空间利用率,正逐渐替代圆形成为行业大方向,而丰田和本田目前已经开始批量采用方形绕线技术。
其他厂商这边,安川电机已经开始研发电子绕线技术,目的是提升控制和效率(马自达已经开始试用)。
在冷却系统方面,分电机和逆变器两部分:电机这块,由于随着电机温度升高永磁电机的磁力会减弱,所以冷却系统的效率对于电机高功率运行至关重要。
不从技术演变趋势看,主流的冷却技术已经从风冷、水冷,发展到目前油冷的阶段。
其主要技术手段是将电机浸入到油冷室中来达到降温的目的。
虽然有专家认为与油的摩擦会降低电机的效率,但是综合各方面情况,油冷依旧是目前技术条件下有效的冷却模式。
逆变器方面,冷却系统对于逆变器的表现也同样重要,日产近声称在聆风2017新车型中,依靠提升逆变器冷却系统,将电机的输出功率从80kw提升至110kw,而电机其他部分均和上一代相同。
这体现出了逆变器冷却系统的重要性。
虽然碳化硅的使用将会使得电机的抗热和抗压性有所提升,但是其较高的成本,其大规模应用的时间点可能很难在短期内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