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列传翻译
淮阴侯列传全文及翻译

淮阴侯列传全文及翻译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始为布衣时①,贫无行②,不得推择为吏③,又不能治生商贾④,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⑤。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①布衣:平民百姓。
以古代平民穿麻布衣服,因此以“布衣”指代平民。
②无行:品行不好。
③推择:推举选用。
④治生商贾:以做生意维持生计。
⑤晨炊蓐食: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室内床上吃掉。
蓐:草席。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①,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②。
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③,岂望报乎!”①母:对老年妇女尊称。
漂:在水里冲洗丝棉之类。
②竟:到底、完毕。
③王孙:公子,少年。
对年轻人敬称。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①,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②。
”众辱之曰③:“信能死④,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⑤。
”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⑥。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①屠:以宰杀牲畜为业的人。
②中情:内心。
③众辱:当众污辱。
④能死:不怕死。
⑤袴:通“胯”,两腿间。
⑥蒲伏:同“匍匐”,跪在地上爬行。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①无所知名。
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
②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与语,大说之。
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注①集解徐广曰:“戏,一作‘麾’。
”注②集解徐广曰:“典客也。
”索隐李奇云:“楚官名。
”张晏云:“司马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淮阴侯列传-全文及翻译

淮阴侯列传全文及翻译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始为布衣时①,贫无行②,不得推择为吏③,又不能治生商贾④,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⑤。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①布衣:平民百姓。
以古代平民穿麻布衣服,因此以“布衣”指代平民。
②无行:品行不好。
③推择:推举选用。
④治生商贾:以做生意维持生计。
⑤晨炊蓐食: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室内床上吃掉。
蓐:草席。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①,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②。
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③,岂望报乎!”①母:对老年妇女尊称。
漂:在水里冲洗丝棉之类。
②竟:到底、完毕。
③王孙:公子,少年。
对年轻人敬称。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①,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②。
”众辱之曰③:“信能死④,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⑤。
”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⑥。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①屠:以宰杀牲畜为业的人。
②中情:内心。
③众辱:当众污辱。
④能死:不怕死。
⑤袴:通“胯”,两腿间。
⑥蒲伏:同“匍匐”,跪在地上爬行。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①无所知名。
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
②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与语,大说之。
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注①集解徐广曰:“戏,一作‘麾’。
”注②集解徐广曰:“典客也。
”索隐李奇云:“楚官名。
”张晏云:“司马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淮阴侯列传全文及翻译

淮阴侯列传全文及翻译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始为布衣时①,贫无行②,不得推择为吏③,又不能治生商贾④,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⑤。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①布衣:平民百姓。
以古代平民穿麻布衣服,因此以“布衣”指代平民。
②无行:品行不好。
③推择:推举选用。
④治生商贾:以做生意维持生计。
⑤晨炊蓐食: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室内床上吃掉。
蓐:草席。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①,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②。
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③,岂望报乎!”①母:对老年妇女尊称。
漂:在水里冲洗丝棉之类。
②竟:到底、完毕。
③王孙:公子,少年。
对年轻人敬称。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①,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②。
”众辱之曰③:“信能死④,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⑤。
”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⑥。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①屠:以宰杀牲畜为业的人。
②中情:内心。
③众辱:当众污辱。
④能死:不怕死。
⑤袴:通“胯” ,两腿间。
⑥蒲伏:同“匍匐”,跪在地上爬行。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①无所知名。
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
②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与语,大说之。
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注①集解徐广曰:“戏,一作,麾?。
”注②集解徐广曰:“典客也。
”索隐李奇云:“楚官名。
”张晏云:“司马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史记淮阴侯列传翻译

史记淮阴侯列传翻译《史记·淮阴侯列传》全文与翻译淮阴侯列传胯下之辱韩信是淮阴人。
原来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家里很穷,由于平时缺乏管教,他的品行也不端正,经常四处游荡。
没有人选他当官,他也不会做买卖赚钱,生活很困难,无奈之下就常常到别人家白吃白喝,混日子,时间一长,大家都开始厌恶他。
有一段时间,他在南昌亭亭长家里吃住,过了几个月,亭长的妻子越来越讨厌他,可又不好直接说,她就每天早上很早起来做好饭,然后在床上把饭吃完。
等到韩信起床后来吃饭,饭早已没有了。
韩信知道他们嫌弃自己,一气之下,就跟他们断绝了关系,离开了亭长家。
从那以后,韩信就不再到别人家混饭吃了,他不愿意再看别人的冷眼。
有一次,韩信在城边河里钓鱼。
河边还有许多妇女在洗丝絮。
有位老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自己的饭给他吃,一连几十天都是这样。
韩信内心充满了感激之情,对老大娘说:“等我将来发达了,一定会重重地报答您老人家。
”老大娘说:“你一个堂堂男子汉,连自己都养不活,还说日后怎么样的大话!我是看你可怜才给你饭吃,不敢指望你来报答!”淮阴的屠户里有个年轻人,有一次当着许多人的面羞辱韩信,说:“你虽然个子很高大,还喜欢佩带刀剑,但实际上是个胆小鬼!这大家都知道。
你如果不怕死,就拿剑来刺我,要是怕死,就从我的裤裆底下爬过去!怎么样,你敢比试吗?”说着,那年轻人便站着不动,两脚叉开,双臂交叉抱在胸前,一副傲慢的神气。
他略微仰着头,眼神里充满了挑衅和取笑。
韩信见此情景没有说话。
他心里升腾起一股强烈的怒火,瞪大两眼,盯了那年轻人片刻,随后又从头到脚打量了那人一番。
韩信的嘴唇微微动了两下,与年轻人对视着。
此时,他们周围已聚满了看热闹的人,期待着这场战斗的结局。
人群里有人冲韩信大声喊道:“冲啊!冲上去!与他拼命!”随后一群人都跟着大声喊叫,“打啊!打!”“不能认输!不能败在这小子手里!”周围吵吵嚷嚷,你拥我挤。
可是韩信接下来的动作却令许多人大吃一惊。
淮阴侯列传 全文及翻译

淮阴侯列传全文及翻译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始为布衣时①,贫无行②,不得推择为吏③,又不能治生商贾④,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⑤。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①布衣:平民百姓。
以古代平民穿麻布衣服,因此以“布衣”指代平民。
②无行:品行不好。
③推择:推举选用。
④治生商贾:以做生意维持生计。
⑤晨炊蓐食: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室内床上吃掉。
蓐:草席.信钓于城下,诸母漂①,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②。
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③,岂望报乎!"①母:对老年妇女尊称。
漂:在水里冲洗丝棉之类。
②竟:到底、完毕。
③王孙:公子,少年.对年轻人敬称。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①,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②.”众辱之曰③:“信能死④,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⑤。
"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⑥。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①屠:以宰杀牲畜为业的人。
②中情:内心.③众辱:当众污辱。
④能死:不怕死。
⑤袴:通“胯”,两腿间.⑥蒲伏:同“匍匐",跪在地上爬行。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①无所知名。
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
②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与语,大说之。
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注①集解徐广曰:“戏,一作‘麾’。
"注②集解徐广曰:“典客也。
"索隐李奇云:“楚官名。
”张晏云:“司马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
古诗淮阴侯列传翻译赏析

古诗淮阴侯列传翻译赏析文言文《淮阴侯列传》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经商)。
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饮蓐(同褥)食。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
”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同匍匐)。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未得知名。
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
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与语,大说之。
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上曰:“若所追者谁?”曰:“韩信也。
”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
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顾王策安所决耳。
”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
”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
”王曰:“以为大将。
”何曰:“幸甚。
”于是王欲召信拜之。
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淮阴侯列传全文与翻译

淮阴侯列传全文及翻译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始为布衣时①,贫无行②,不得推择为吏③,又不能治生商贾④,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⑤。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①布衣:平民百姓。
以古代平民穿麻布衣服,因此以“布衣〞指代平民。
②无行:品行不好。
③推择:推举选用。
④治生商贾:以做生意维持生计。
⑤晨炊蓐食: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室内床上吃掉。
蓐:草席。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①,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②。
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③,岂望报乎!〞①母:对老年妇女尊称。
漂:在水里冲洗丝棉之类。
②竟:到底、完毕。
③王孙:公子,少年。
对年轻人敬称。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①,曰:“假设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②。
〞众辱之曰③:“信能死④,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⑤。
〞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⑥。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①屠:以宰杀牲畜为业的人。
②中情:内心。
③众辱:当众污辱。
④能死:不怕死。
⑤袴:通“胯〞,两腿间。
⑥蒲伏:同“匍匐〞,跪在地上爬行。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①无所知名。
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
②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与语,大说之。
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注①集解徐广曰:“戏,一作‘麾’。
〞注②集解徐广曰:“典客也。
〞索隐李奇云:“楚官名。
〞张晏云:“司马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假设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文言文淮阴侯列传翻译

原文:淮阴侯韩信者,齐人也。
始为布衣,贫无立锥之地,然其志不可夺也。
秦二世立,天下大乱,诸侯并起,魏豹自立为魏王。
信说魏豹曰:“公何不南渡河,与楚王项羽合从,攻秦,必可以得天下。
”豹不听,信乃亡去。
信至楚,说项羽曰:“公知天下所以归楚者乎?以楚虽强,卒非秦之敌也。
夫楚之所以强,以其地广人众,然而众非楚民也,多诸侯之遗民,故楚虽强,卒非秦之敌也。
今公诚能率诸侯之兵,西向秦,秦必破矣。
”项羽不听,信遂亡去。
信至齐,说齐王田荣曰:“齐与楚合从,可保无患。
”荣不听,信又亡去。
信至赵,说赵王张耳曰:“大王宜与楚、齐合从,共击楚,楚必破矣。
”耳不听,信又亡去。
信至燕,说燕王臧荼曰:“大王宜与楚、齐、赵合从,共击楚,楚必破矣。
”荼不听,信又亡去。
信至楚,复说项羽曰:“今大王虽欲听信,恐未可也。
夫天下所以归楚者,以其能从诸侯之谋,合从之利也。
今大王不用信之谋,而听信之言,是自绝于诸侯也。
”项羽怒,遂杀信。
译文:淮阴侯韩信,是齐国人。
起初是个平民,贫穷到没有立足之地,然而他的志向却不可动摇。
秦二世即位,天下大乱,诸侯纷纷起兵,魏豹自立为魏王。
韩信劝说魏豹说:“您为什么不南渡黄河,与楚王项羽联合,共同攻打秦国,必定可以取得天下。
”魏豹不听,韩信于是逃走。
韩信到了楚国,劝说项羽说:“您知道天下为什么归附楚国吗?因为楚国虽然强大,但终究不是秦国的对手。
楚国的强大,是因为其土地广阔,人口众多,然而这些人口并非都是楚地的人民,有很多是诸侯国的遗民,所以楚国虽然强大,终究不是秦国的对手。
现在您如果能够率领诸侯的军队,向西攻打秦国,秦国必定会被打败。
”项羽不听,韩信又逃走。
韩信到了齐国,劝说齐王田荣说:“齐国与楚国联合,可以确保没有忧患。
”田荣不听,韩信又逃走。
韩信到了赵国,劝说赵王张耳说:“大王应该与楚国、齐国联合,共同攻打楚国,楚国必定会被打败。
”张耳不听,韩信又逃走。
韩信到了燕国,劝说燕王臧荼说:“大王应该与楚国、齐国、赵国联合,共同攻打楚国,楚国必定会被打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如果给他们留有生路,就都跑了,怎么还能用他们取胜呢! 2.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 营勿与战。 希望您临时拨给我奇兵三万人,从隐蔽小路拦截他们的军用物资, 您就深挖战壕,高筑营垒,坚守军营,不与交战。 3.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汉家勋 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 假使韩信能够谦恭退让,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自恃自己的才能, 那就差不多了。他在汉朝的功勋可以和周朝的周公、召公、太公 这些人相比,后世子孙就可以享祭不绝。 4.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他没能致力于这样做,天下已经安定,反而图谋叛乱,诛灭宗族, 不也是应该的吗! 5.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 希望你报答吗 ! 6.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陛下不能带兵,却善于驾驭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俘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