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敕刘禅遗诏》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趣读精析精练(中):21 刘备敕刘禅遗诏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趣读精析精练(中):21 刘备敕刘禅遗诏

一、趣文导读窃槽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必以其说驾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

郁离子谓之曰:“昔者鲁人不能为酒,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

鲁人求其方,弗得。

有仕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

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

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粕也。

今子以佛夸予,可也;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

”【译文】有位喜好佛学的客人,每次和人谈论道学、理学时,一定搬出佛学来压倒对方,得意洋洋认为自己有十分独到的见解。

郁离子对那名客人说:“以前,鲁国人不会制酒,只有中山国的人善于酿造千日的酒。

鲁国人向他们请教酒方,但无法获得。

有个鲁国人到中山国当官,住宿在酒店,偷取店家的酒糟,回到鲁国,用鲁国的酒浸泡,然后对人说‘这是中山国的酒’。

鲁国人喝了,也认为是中山国的酒。

一日,那酒店的主人来访,听说有本国的酒,索要来喝喝看,才一入口就忍不住吐了出来,笑道:“这是用我家的酒糟泡出来的漕汁啊!现在您是可以用所学的佛理向我炫耀,但我想真佛会笑您不过是学到一些糟粕罢了。

”二、美文精读【作品卡片】《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受到后人推崇。

与《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并称前四史。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

他少好学,就有志于史学事业,对于《尚书》《春秋》《史记》《汉书》等史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刘备(161年—223年),字玄德,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帝,后人尊称其先主。

公元221年称帝,次年伐东吴兵败,损失惨重,退回白帝城。

公元223年因病崩逝。

刘禅(shàn)(207年—271年),字公嗣,小名阿斗(通常以扶不起的阿斗形容一个人没有用)。

即蜀汉后主,刘备的长子。

初三年级上学期文言文阅读训练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初三年级上学期文言文阅读训练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初三年级上学期文言文阅读训练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兴国一中初三年级上学期文言文阅读训练(一)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

天雨,解素衣,衣缁〔注〕衣而返。

其狗不知,迎而吠之。

杨布怒,将扑之。

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

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衣:雨:是:怪:2、将“迎而吠之”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3、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答:(二)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曹咎书抵栋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令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以是知其能。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

族矣!”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吴中人子弟皆已惮籍矣。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1.给文中加点字释义。

A.戮()B.俱()C.惮()D.族() 2.《陈涉世家》中,“”句抒发了干古志士之胸臆,此文中“”句表达了项羽的抱负理想,被人称颂,“史公极力描写。

”3.下列句中带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其季父项梁(小叔父)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被)B.学万人敌(抵挡)项氏世世为楚将(做)C.去学剑(前往)又不肯竟学(竟然))D.梁以此奇籍(认为奇异)与籍避仇于吴中(躲避)4.对本段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叙述项羽的远大抱负及成长过程。

B.叙述季父项梁的生平事迹。

C.叙述项籍与叔父的相识相知。

D.叙述项羽叔侄起义前的生活经历。

(三)害群之马黄帝将见①大(taì)隗(wěi)②乎具茨③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④焉,曰:“若⑤知具茨之山乎?”曰:“然⑥。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一、选择题(共1题;共2分)1.选出下列各复句中关联词使用不当的一项()A. 他初中毕业,就回山里参加劳动,所以思想进步,非常能干,且乐于助人。

B. 与会代表不仅自身专业知识很了得,而且见多识广,视野宽阔。

C. 尽管当地气候极端不利,探险队员最终也胜利地完成了预定任务。

D. 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以前一直怀疑过他的人,现在也渐渐开始信任他了。

二、字词书写(共1题;共1分)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鲜妍.美丽________②心无旁骛.________........③百花的冠miǎn你戴着________④xiè渎职业之神圣________⑤给它上上下下zhuì满宝石________三、其他(共1题;共5分)3.从诗歌风格看,下面三项中哪项是艾青的诗句?请在括号内打“√”并简述理由。

①“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②“母亲呵!……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③“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理由:四、诗歌鉴赏(共2题;共15分)4.阅读唐代边塞诗人高适的《塞上听吹笛》,回答问题。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三四两句属于虚写?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阅读课文《沁园春·雪》,完成下面小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用原词中的一个词概括北国风光的特点。

(2)联系上下文,写出“俱往矣”的主语并简述这三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豪情壮志?五、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5分)6.阅读下列材料,试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若干途径。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刘备托孤(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刘备托孤(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刘备托孤(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汉主病笃,命丞相亮辅太子。

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汉主又为诏敕太子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汉主殂,太子禅即位,封丞相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材料二谈君臣之交者,竞曰先主之于诸葛。

伐吴之举,诸葛公曰:“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东行。

”公之志能尽行于先主乎?悲哉!公之大节苦心,不见谅于当时,而徒以志决身歼遗恨终古,宗泽咏杜甫之诗而悲惋以死,有以也夫!公之心,必欲存汉者也,必欲灭曹者也。

不交吴,则内掣于吴而北伐不振。

此心也,独子敬知之耳。

孙权尚可相谅,而先主之志异也。

夫先主亦始欲自强,终欲自王,雄心不戢,与关羽相得耳。

故其信公也,不如信羽。

先主不死,吴祸不息,祁山之军不得而出也。

迨犹亭败矣,先主殂矣,国之精锐尽于夷陵,老将如赵云与公志合者亡矣:公收疲敝之余民,承愚暗之冲主①,以向北方,而事无可为矣。

公故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唯忘身以遂志,而成败固.不能自必也。

向令先主以笃信羽者信公,听赵云之言,辍东征之驾,乘曹丕初篡、人心未固之时,连吴好以问中原,力尚全,气尚锐,虽汉运已衰,何至使英雄之血不洒于许、雒②,而徒流于犹亭乎?张良遇高帝而志伸,宗泽遇高宗③而志沮;公也,子房也,汝霖④也,怀深情而不易以告人,一也,而成败异。

公怀心而不能言,诚千秋之遗憾与!(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材料三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注】①冲主:幼主。

②许、雒(luò):许昌、洛阳。

③高宗:指赵构。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期末复习阶段训练 课件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期末复习阶段训练  课件

② “练,练到有肌肉记忆”,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 第十四届中华技能大奖等荣誉的高级技师丁照民如是说。薄铝类金属焊 接难度高,极易被焊穿,而在他手中,厚度不超过0.3毫米铝制品上的小 孔也可以实现气焊焊补。丁照民三十余年如一日,钻研技艺、博采众长、 攻克难题,练就了精准焊接的高超技艺。
③ 长期坚持、刻苦训练、精益求精,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相关 人物都有共同特点,就是在本职岗位上尽责、热情、投入,以实际行动 诠释家国情怀、工匠精神。这映照着他们对工作的价值、责任的体认, 也彰显着一种作风、一种操守、一种境界。
H先生:太好了!那我们下周五下午在你们七年级(1)班教室见! (2) 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标语。(至少包含一种修辞手法)(3分)
示例:攀登书山与知识同行,遨游学海与真理为伴。(有修辞、适当对 称即可)
(3) 讲座中H先生谈到了名著,结合名著《西游记》选段,他提了几个问 题与学生互动,现在请你回答。(6分)
半明灯火话悲酸,此会情知后会难。 四海宦游多聚散,一生情事足悲欢。 鬓丝今夜不多黑,酒量彻明无数宽。 醉梦登舟都不记,但闻风雨满江寒。
[乙]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 陆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5. 《问月堂酌别》写“半明灯火话悲酸”,请结合全诗说说诗人有哪些 “悲酸”。(4分) 四海宦游有许多次的聚散;一生情事足够悲伤欢喜;鬓丝白了许多, 记不得梦中登船的情景,只听到风雨为江水增添了寒意。
镇元大仙(或:镇元子)
② 孙行者后来是怎么救活人参果树的?从选文可以看出孙行者怎样的性 格特征? (4分)
孙行者请来观音菩萨,菩萨用净瓶中的“甘露水”救活人参果树。 孙行者的性格特征:重情重义、自信好强。

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内外文言文:19 刘备敕刘禅遗诏(含答案)

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内外文言文:19 刘备敕刘禅遗诏(含答案)

19 刘备敕刘禅遗诏一、趣文导读教象棋两人对弈象棋,旁观者教不置口。

其一大怒,挥拳击之,痛极却步。

右手摸脸,左手遥指曰:“还不上士!”【译文】有两人下象棋,一个旁观的人教导不停,其中一个下棋的十分恼怒,便挥舞拳头揍那个旁观教导的人。

那人被打得十分疼痛,连连后退,右手捂着脸,左手比划说:“还不快上士!”二、美文精读【作品卡片】《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受到后人推崇。

与《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并称前四史。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

他少好学,就有志于史学事业,对于《尚书》《春秋》《史记》《汉书》等史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刘备(161年—223年),字玄德,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帝,后人尊称其先主。

公元221年称帝,次年伐东吴兵败,损失惨重,退回白帝城。

公元223年因病崩逝。

刘禅(shàn)(207年—271年),字公嗣,小名阿斗(通常以扶不起的阿斗形容一个人没有用)。

即蜀汉后主,刘备的长子。

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任皇帝,公元223年—263年在位。

后蜀汉被曹魏所灭,刘禅投降曹魏,被封为安乐公。

【文言原文】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染他病,殆不自济。

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

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

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汝父德薄,勿效之。

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之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

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选自《三国志》)【古今对碰】【作品赏析】先主刘备在弥留之际,希望阿斗能够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人教版九上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九上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总分:80分一、积累与运用(23分)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4分)鸿鹄.()所罾.()倾颓.()崩殂.()猥.()自枉屈攘.()除舴.()艋.()2、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6分)⑴发闾左適戍渔阳通⑵为天下唱通⑶将军身被坚执锐通⑷故不错意也通⑸欲信大义于天下通⑹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通3、填空(10分)⑴《陈涉世家》有陈胜两句豪言壮语:一句表达自己胸怀大志的原句;一句写男儿当自强的原句⑵,衡阳雁去无留意。

⑶过尽千帆皆不是,⑷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⑸人们常把愁怨比作连绵不断的江水,比作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创意出奇,以的词句,物化了自己内心的哀愁。

⑹鲁迅曾称誉我国古代名著《》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该书作者是。

(4)《出师表》中,最能体现诸葛亮一片赤诚忠心的名句是: ,。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战争激烈紧张场面的句子是: ,。

(6)《陈涉世家》中最能体现陈胜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

(7)莫道不消魂,,。

(8)《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引用典故表明自己壮志的句子是: ,,。

(9)范仲淹的《渔家傲》中揭示词人和征夫心理矛盾,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4、文化积累——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写出对应的作品及人物。

(3分)①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作品:《》人物:②天蓬元帅高老庄娶亲作品:《》人物:③解救金氏父女野猪林救豹子头作品:《》人物:二、阅读理解(49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6~23题。

㈠《出师表》(节选)(21分)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准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诸葛亮受遗诏阅读答案遗诏敕后主阅读答案

诸葛亮受遗诏阅读答案遗诏敕后主阅读答案
顿处。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3、用自己的话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本段文字记叙了刘备临死之前对诸葛亮的嘱托,找出遗诏包含的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5、从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信任,而诸葛亮对刘备父子的感情可用我们学过的《出师表》中的一句话概
括:。
6、对于三国时期的传奇人物诸葛亮,后人历来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去评价他,其实在现代史上也有许多这样的人物,试举出一例,并用一、两句话加以评论。
诸葛亮受遗诏阅读答案|遗诏敕后主阅读答⑶。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⑷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 “臣敢竭股肱⑸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先主又为诏敕⑹后主曰: “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 (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⑴章武:刘备的年号。三年:公元223年。⑵永安:即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北。⑶病笃:病重。⑷嗣子:此指刘禅。
嗣:继承。 ⑸股:大腿。肱:自肩至肘的部分,股肱:用以比喻辅佐之臣。 ⑹敕:告诫,嘱咐。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属:谓:
效:事:
2、通读文言文,把握句中的停顿,用
“/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
参考答案:
1.属:通“嘱 ”,嘱托;谓:对说; 效:献出 事:侍奉2.如其不
才/君可自取3.我一定尽一个辅臣应尽的力量,忠贞不二,一直到死(符合题意即可)4.①肯定(赞扬)诸葛亮的才干;②辅佐儿子治
理国家;③若儿子担当不了大任,取而代之。5.报先帝,忠陛下。6.(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备敕刘禅遗诏》阅读答案
《刘备敕刘禅遗诏》阅读答案
《刘备敕刘禅遗诏》
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染他病,殆不自济。

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

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

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汝父得薄,勿效之。

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

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注:[卿]旧时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谓,相当于“你”
[叹]赞叹
[增修]即“溢美”,意思是赞美的话说得很多。

修:美好。

[能服于人]能够使别人敬服。

于,这里表示行为的对象。

[道亡]在途中丢失。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朕初疾:人五十不称夭:
道亡:但下痢耳:
2、翻译下列句子
A.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B.汝父德薄,勿效之
3、文中提到的丞相是
4、文题的意思是
5、就“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谈谈你的感想
参考答案:
1.古代皇帝的自称寿命短丢失只是
2.A只有贤明、德行才能够使别人敬服B你的父亲德行浅薄,不要仿效。

3.诸葛亮
4.刘备临终下达给刘禅的诏令
5.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