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三大指标操作步骤
沥青三大指标实验

沥青针入度试验(一)试验目的:评定沥青粘滞性,确定沥青标号,并作为控制施工质量的依据。
(二)仪器设备:针入度仪、标准针、温度计等。
(三)试验步骤1、准备工作:加热、脱水、过筛、制模、养护。
2、将盛样皿放在试验温度±0.1℃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支架上。
3、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
拉下刻度盘的拉杆,使与针连杆顶端轻轻接触,调节刻度盘指针指示为零。
4、开动秒表5s,用手紧压按钮,使标准针自动下落贯入试样。
5、拉下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顶端接触,读取读数,准确至0.5(0.1mm)。
6、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3次,各测试点之间及与盛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少于10mm。
(四)结果整理1、同一试样3次平行试验结果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在表中规定偏差范围内时,计算3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取整作为针入度试验结果,以0.1mm为单位。
(五)注意事项1、标准针用蘸有三氯乙烯溶剂的棉花或布擦净、擦干,再进行第二次试验。
2、测定针入度大于200的沥青试样时,至少用3支标准针。
3、在沥青加热的次数不得超过2次,以防沥青老化影响试验结果。
4、灌模剩余的沥青应立即清洗干净,不得重复使用。
沥青软化点试验(环球法)(一)试验目的:沥青软化点是反映沥青温度稳定性的指标,测定该指标以便控制施工质量。
(二)仪器设备:软化点试验仪、加热设备、石棉网等。
(三)试验步骤1、准备工作:加热、脱水、过筛、制模、养护。
2、软化点测定试样软化点在80℃以下者:(1) 试样、试样环、金属支架、钢球、钢球定位环等养护(水温为5℃±0.5℃水中)。
(2) 烧杯内注入新煮沸并冷却至5℃的蒸馏水,水面略低于立杆上的深度标记。
(3) 将试样环放置在软化点试验仪中,调整水面至深度标记,并保持水温为5℃±0.5℃。
(4) 将盛有水和环架的烧杯移至放有石棉网的加热炉具上,并开始加热,使杯中水温在3min内调节至维持每分钟上升5℃±0.5℃。
在加热过程中,应记录每分钟上升的温度值。
沥青三大指标实验

沥青三大指标实验沥青作为一种常用的道路材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因此,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沥青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来评价其性能。
本文将介绍沥青三个重要的指标实验: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
一、针入度实验针入度是评价沥青黏度的一种方法,通过测量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标准试验针在一定时间内从负荷自由落下穿透沥青的深度来反映其黏度。
常用的实验方法是按照国家标准《公路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24)中的要求进行。
实验步骤:1.准备沥青试样:将所需测试的沥青样品放入试验钵中,加热至试验温度,待试样完全熔化后搅拌均匀。
2.温度设定和测定:将试验针和标准试验容器准备好,并分别测定它们的质量。
3.试验进行:将试验钵放入试验设备中,调整试验温度并等待沥青样品温度稳定。
然后将试验针放置在试验容器上,并快速释放负荷,使试验针自由垂直落下刺入沥青样品中。
等待一定时间后,将试验针取出,测量试验针刺入的深度。
4.实验数据处理:记录所得的试验针刺入深度,计算平均值。
根据国家标准中的表格,将针入度值转换为相应的黏度值。
二、软化点实验软化点是指沥青在一定温度下变软或不流动的温度,可以用来评价沥青的热稳定性和耐高温变形能力。
常用的实验方法是按照国家标准《公路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中的要求进行。
实验步骤:1.准备沥青试样:根据实验要求,准备沥青试样并放入软化点杯中。
2.实验设备准备:预热软化点仪,将试样杯放入软化点仪中,并将温度上升到指定温度。
3.软化点测定:将软化点杯放入软化点仪中,观察到试样开始变软并不再流动时停止升温,并记录此时的温度。
4.实验数据处理:记录所得的软化点温度。
三、延度实验延度是指沥青在一定温度下能够延伸的长度。
沥青的延度与其柔软程度和抗变形能力密切相关,常用来评价沥青的变形特性和耐水性能。
沥青的延度实验按照国家标准《公路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要求进行。
实验步骤:1.准备沥青试样:根据实验要求,准备沥青试样,并将其加热至试验温度。
沥青的三大指标试验步骤和要点

沥青针入度试验一、适用范围本试验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25℃,荷重100g,灌入时间5s,以计。
用本方法评定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改性效果时,仅适用于融混均匀的样品。
非经注明,标准针、沧州路仪试验仪器有限公司专业沥青设备制造商客服部针连杆与附加砝码的总质量为100±,试验温度问25℃,针入度贯入时间为5s。
根据需要入采用其他核试验条件是,应在试验结果中注明。
本方法适用于侧道路石油沥青、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或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针入度。
二、主要试验步骤1、把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
慢慢放下针连杆,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刻度调零。
2、开动秒表5s后读取刻度盘指针读数,准确至。
3、平行试验至少进行3次,各点之间及与试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0mm。
4、测定针入度指数PI时,按同样发在其他温度下分别测定沥青的针入度。
三、沥青三大指标(针入度试验/延度试验/软化点试验)计算用画诺模图法测出针入度。
四、应报告标准(25℃)沧州路仪试验仪器有限公司专业沥青设备制造商客服部时的针入度T以及其他试验温度T所对应的针入度P,及由此求取针入度指数PI、当量软化点T、当量脆点T的方法和结果,当采用计算法时,应报告按公式回归的直线相关系数R。
沥青延度试验一、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液体沥青蒸馏残留物和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等材料的延度。
试验通常采用的温度为25℃、15℃、10℃或5℃,拉伸速度为5cm/min±min.二、主要试验步骤1、准备好试模,灌模后保温在恒温水槽。
2、将试模固定在延度仪上,开动延度仪,试件拉断时,读取指针所指标尺上的度数,以厘米表示。
三、沥青三大指标(针入度试验/延度试验/软化点试验)报告同一试样,每次平行试样不少于3个,如每个都大于100cm,试验结果记作“>100cm”;若其中有一个小于100cm时,且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满足重复性试验精密度要求,则取3个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的整数作为延度试验结果,若平均值大于100cm,记作“>100cm”;沧州路仪试验仪器有限公司专业沥青设备制造商客服部若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不符合重复性试验精密度要求时,试验应重新进行。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沥青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建筑材料。
为了确保沥青的质量和性能,需要进行一系列指标试验。
下面将介绍沥青三大指标试验的内容。
第一个指标是软化点试验。
软化点是指沥青在升温过程中由固态转变为近似流态的温度。
软化点试验是测定沥青软化特性的一种方法。
根据国家标准,试验采用的方法是用软化点试验仪将沥青样品加热,然后在特定温度下进行试验。
试验时,将样品置于钢球基座上,并通过灯泡加热样品,同时通过温度传感器记录样品的温度。
当样品软化到足够程度时,钢球会开始陷入样品中,此时记录的温度就是软化点。
第二个指标是黏度试验。
黏度是沥青的粘度,也是衡量沥青流动性的一种指标。
常用的黏度试验方法有旧式黏度计试验和旋转黏度计试验。
旧式黏度计试验使用贝克尔黏度计,通过对沥青样品施加剪切力,测定在一定条件下沥青的黏度。
旋转黏度计试验则是在一定温度和剪切速率下,测定沥青的黏度。
通过黏度试验可以判断沥青的流动性和可处理性。
第三个指标是针入度试验。
针入度试验是用来测定沥青抗静态变形能力的试验方法。
试验过程中,将建立在特定温度下的针头垂直插入沥青样品中,然后测量插入力。
根据国家标准,试验应在25℃的温度下进行。
插入力的大小取决于沥青的粘度和塑性,从而反映出沥青的变形能力。
总结起来,沥青三大指标试验主要包括软化点试验、黏度试验和针入度试验。
软化点试验是通过测定沥青软化温度来评估其软化特性;黏度试验是测定沥青的粘度,判断其流动性;针入度试验则是用来测定沥青的变形能力。
这些试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评估沥青的质量和性能,为工程建设提供指导和保障。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沥青针入度试验一、适用范围本试验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25℃,荷重100g,灌入时间5s,以0.1mm计。
用本方法评定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改性效果时,仅适用于融混均匀的样品。
非经注明,标准针、针连杆与附加砝码的总质量为100±0.01g,试验温度问25℃,针入度贯入时间为5s。
根据需要入采用其他核试验条件是,应在试验结果中注明。
本方法适用于侧道路石油沥青、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或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针入度。
二、主要试验步骤1、把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
慢慢放下针连杆,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刻度调零。
2、开动秒表5s后读取刻度盘指针读数,准确至0.1mm。
3、平行试验至少进行3次,各点之间及与试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0mm。
4、测定针入度指数PI时,按同样发在其他温度下分别测定沥青的针入度。
三、计算用画诺模图法测出针入度。
四、应报告标准(25℃)时的针入度T以及其他试验温度T25所对应的针入度P,及由此求取针入度指数PI、当量软化点T800、当量脆点T1.2的方法和结果,当采用计算法时,应报告按公式回归的直线相关系数R。
沥青延度试验一、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液体沥青蒸馏残留物和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等材料的延度。
试验通常采用的温度为25℃、15℃、10℃或5℃,拉伸速度为5cm/min±0.255cm/min.二、主要试验步骤1、准备好试模,灌模后保温在恒温水槽。
2、将试模固定在延度仪上,开动延度仪,试件拉断时,读取指针所指标尺上的度数,以厘米表示。
三、报告同一试样,每次平行试样不少于3个,如每个都大于100cm,试验结果记作">100cm";若其中有一个小于100cm时,且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满足重复性试验精密度要求,则取3个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的整数作为延度试验结果,若平均值大于100cm,记作">100cm";若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不符合重复性试验精密度要求时,试验应重新进行。
试验十沥青三大指标试验

•试验十三、沥青(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三大指标试验••试验目的•检测沥青的针入度,用于划分沥青的标号,评价沥青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能否用于工程建设。
•检测沥青的延度,评价沥青的塑性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能否用于工程建设。
•检测沥青的软化点,评价沥青稳定性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能否用于工程建设。
•二、试验仪表•1、针入度仪、盛样皿、平底玻璃皿、秒表•2、延度仪、试模•3、软化点试验仪、耐热玻璃烧杯、秒表•4、恒温水槽、电炉、石棉网等•三、试验规定1、针入度:其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 25℃;针和连杆与砝码总重为100g,贯入时间5s。
2、延度:其标准的条件为温度 15℃,改性沥青:5℃;拉伸速度为5cm/min±0.25cm/min。
3、软化点:其常用试验条件为起始温度 5℃±0.5℃;加温速率:5℃±0.5℃/min。
•四、试验方法与步骤:•一)沥青针入度•1、将试样注入盛样皿中,稍高一点,盖上盛样皿防止灰尘,在15—30的室温中冷却1—1.5h后放入恒温水槽2h。
•2、取出试样皿移入水温控制在的平底玻璃器皿中,水深超过试样10mm。
将盛有试样的玻璃器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板上。
•3、慢慢放下针连杆,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
拉下刻度盘的拉杆与针连杆顶端轻轻接触,调节指示器的指针指示为零。
•4、开动秒表,在指针正指5s的瞬间,用手紧压按钮,使标准针自动下落贯入试样,经5s 停压按钮使针停止移动。
如采用自动针入度仪,计时与标准针下落贯人试样同时开始,至5s时自动停止。
•5、调节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接触读取指针指向的读数,准确至0.5mm。
•6、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三次,各测点之间与器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少于10mm。
每次试验后应换针或用三氯乙烯棉球擦净,再用干棉花擦干。
•7、结果评定•1)同一试样三次平行试验结果的极差在下列允许范围内:•针入度(0.1mm)允许差值(0.1mm)0—49 2;• 50—149 4。
沥青三大指标检验记录

沥青三大指标检验记录沥青是道路建设中常用的材料之一,而检验沥青的指标是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步骤。
以下是沥青三大指标检验记录的详细内容,以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第一大指标:黏度检验1.样品准备:取沥青样品约100g放入干净的试样瓶中。
4.重复性检验:对同一个批次的样品进行3次以上的重复测定,计算平均值,并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
5.结果记录:将每次的测定值、平均值和RSD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并与规定的标准进行比较,以判断样品是否合格。
第二大指标:软化点检验1.样品准备:取沥青样品约10g,放入软化点仪的铝杯中。
2. 加热:将铝杯放入软化点仪中,并通过燃气灯加热。
初始加热率应控制在5℃/min,直至样品软化。
3.搅拌:在样品刚开始软化时,用铝棒搅拌样品,以确保样品充分融化和混合。
4.检测:在样品完全软化后,用软化点仪的探针压入样品表面,记录下探针下沉的温度即为软化点。
5.重复性检验:对同一个批次的样品进行3次以上的重复测定,计算平均值,并计算RSD。
6.结果记录:将每次的测定值、平均值和RSD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并与规定的标准进行比较,以判断样品是否合格。
第三大指标:质量损失检验1.样品准备:取沥青样品约100g放入干净的烘盘中。
2.烘干:将烘盘放入恒温烘箱中,温度设定为163±5℃,并在烘干箱中保持至少5小时,以确保样品中的挥发分完全蒸发。
3.质量测定:将烘干后的烘盘取出,冷却至室温。
用天平将烘盘与残留样品质量进行称量,并记录。
4.质量损失计算:计算样品的质量损失百分比,通过计算公式((初始质量-残留质量)/初始质量)×100%。
5.重复性检验:对同一个批次的样品进行3次以上的重复测定,计算平均值,并计算RSD。
6.结果记录:将每次的测定值、平均值和RSD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并与规定的标准进行比较,以判断样品是否合格。
通过以上的检验步骤和记录,可确保沥青的质量和可靠性,以保证其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效果。
沥青三大指标检验记录

沥青三大指标检验记录沥青三大指标是指沥青的黏度、软化点和针入度这三个主要指标。
这三个指标是评价沥青质量的重要依据,通过检验这三个指标可以了解沥青的性能和适用范围。
下面将分别对沥青的黏度、软化点和针入度进行详细的检验记录。
一、黏度检验记录:在黏度检验中,首先准备好实验所需的设备和试验样品。
然后按照下列步骤进行检验:2.将热化好的试验样品倒入黏度仪的黏度管中,保持试验温度稳定。
3.开始计时,记录不同时间点的黏度值,并且在稳定后的每个时间点记录三次,取平均值。
4.按照试验要求和要求的温度范围,进行多次试验并记录结果。
在黏度检验记录中,除了记录黏度值外,还需要记录试验的开始时间、试验温度、试验时间和各次试验的平均值。
还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试验过程中要注意试验设备的使用和试验样品的处理方式,确保试验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
二、软化点检验记录:在软化点检验中,可以采用环球软化点仪或者球和环软化点仪进行检验,以下是具体的检验步骤:1.准备好软化点试验的设备和试验样品。
2.将试验样品放入软化点仪中的试杯中,保持试样的垂直和平稳。
3.将软化点仪加热到指定温度(通常为50℃),开始试验。
4.在试验过程中,观察样品的软化情况,当试样软化到一定程度时,自动或手动停止试验。
5.记录软化点仪显示的试验温度,并计算试验样品的软化点。
在软化点检验记录中,需要记录试验设备的使用情况、试验温度和试验结果。
还需要注意的是,试验样品的准备和试验温度的选择对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在试验前进行相关准备工作,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三、针入度检验记录:在针入度检验中,可以使用针入度仪进行检验,以下是具体的检验步骤:1.准备好针入度试验的设备和试验样品。
2.将试验样品放置在针入度仪的模具中,模具放置在试验设备的底部。
3.将试验设备加热到指定温度(通常为25℃),开始试验。
4.试验过程中,将试验设备的下部针插入试验样品的中央,并在一定时间内停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针入度试验沥青延度试验沥青软化点
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聚合物改
性沥青针入度以及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或乳化
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针入度,以0.1mm计。
其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25℃,荷重100g,贯
入时间5s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聚合物改
性沥青、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残留物和乳化沥
青蒸发残留物等材料的延度。
沥青延度的试
验温度与拉伸速率可根据要求采用,通常采
用的试验温度为25℃、15℃、10℃、或5℃,
拉伸速度为5cm/min±0.25cm/min,当低温
采用1cm/min±0.5cm/min拉伸速度时,应在
报告中注明。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聚合物改
性沥青的软化点,也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沥
青、煤沥青蒸馏残留物或乳化沥青蒸发残留
物的软化点。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针+针连杆+法码=100g±0.05g、盛样皿:金
属制,圆柱形平底。
小盛样皿内径55×深
35mm(适用于针入度小于200的试样),大盛
样皿内径70×深45mm(适用于针入度为
200-350的试样),对针入度大于350的试样
需使用特殊盛样皿,其深度不小于60mm,容
积不小于125mL,恒温水槽:容量不小于10L,
控温的准确度为0.1℃
延度仪:延度仪的测量长度不宜大于150cm,
仪器应有自动控温、控速系统。
钢球:直径9.53mm,质量:3.5g±0.05g;恒
温水槽:控温的准确度为±0.5℃
试验准备①盛有试样的盛样皿在15-30℃室温中冷却
不少于1.5h(小盛样皿)、2h(大盛样皿)、
3h(特殊盛样皿)后,应移入保持规定试验
温度±0.1℃的恒温水槽中,并应保温不少于
1.5h(小盛样皿)、2h(大盛样皿)、3h(特
殊盛样皿)。
②按试验要求将恒温水槽调节到
要求的试验温度25℃,或15℃、30℃(5℃),
保持稳定。
将隔离剂拌合均匀,涂于清洁干燥的试模底
板和两个侧模的内侧表面,并将试模在试模
底板上装妥;将准备好试样仔细自试模的一
端至另一端往返数次缓缓注入模中,最后略
高出试模,灌模时不得使气泡混入。
试验在
室温中冷却不少于1.5h,然后用热刮刀刮除
高出试模的沥青,使沥青面与试模面齐平,
沥青的刮法应自试模的中间刮向两端,且表
面应刮得平滑;将试模连同底板再放入规定
试验温度的水槽中保温1.5h。
将试样环置于涂有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的试样
底板上。
按规定方法将准备好的沥青试验徐
徐注入试样环内至略高出环面为止。
试样在
室温冷却30min后,用热刮刀刮除环面上的
试样,应使其与环面齐平。
试验步骤①、取出达到恒温的盛样皿,并移入水温控
制在试验温度±0.1℃(可用恒温水槽中的
水)的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支架上,试样表
面以上的水层深度不小于10mm;②、慢慢放
下针连杆,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将
位移计或刻度盘指针复位为零;③、开始试
验,按下释放键,这时计时与标准针落下贯
入试样同时开始,至5s时自动停止,读取位
移计或刻度盘指针的计数,准确至0.1mm;
④、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3次,各测试点
之间及与盛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0mm;
⑤、每次试验都应使平底玻璃皿中水温保持
试验温度;⑥、每次试验应换一根干净标准
针或将标准针取下用蘸有三氯乙烯溶剂的棉
花或布揩净,再用干棉花或布擦干;⑦测定
针入度大于200的沥青试样时,至少用3支
标准针,每次试验后将针留在试样中,直至
3次平行试验完成后,才能将标准针取出。
1.将保温后的试件连同底板移入延度仪的水
槽中,然后将盛有试样的试模自玻璃板或不
锈钢板上取下,将试模两端的孔分别套在滑
板及槽端固定板的金属柱上,并取下侧模,
水面距试件表面应不小于25mm;2.开动延度
仪,并注意观察试样和延伸情况,此时应注
意,在试验过程中,水温应始终保持在试验
温度规定范围内,且仪器不得有振动,水面
不得有晃动,当水槽采用循环水时,应暂时
中断循环,停止水流。
在试验中,当发现沥
青细丝浮于水面或沉入槽底是,应在水中加
入酒精或食盐,调整水的密度至与试样相近
后,重新试验。
3.试件拉断时,读取指针反
指标尺上的读数,以cm计,在正常情况下,
试件延伸时应成锥尖状,拉断时实际断面接
近于零,如不能得到这种结果,则应在报告
中注明。
试样软化点在80℃以下者:1.将装有试样的
试样环连同试样底板置于装有5℃±0.5℃
水的恒温水槽中至少15min;同时将金属支
架、钢球、钢球定位环等亦置于相同水槽中。
2.烧杯内注入新煮沸并冷却至5℃的蒸馏水
或纯净水,水面略低于立杆上的深度标记。
3.从恒温水槽中取出盛有试样的试样环放置
在支架中层板的圆孔中,套上定位环;然后
将整个环架放入烧杯中,调整水面至深度标
记,并保持水温为5℃±0.5℃。
环架上任何
部分不得附有气泡。
将0-100℃的温度计由
上层板中心孔垂直插入,使端部测温头底部
与试样环下面齐平。
4.将盛有水和环架的烧
杯移至放有石棉网的加热炉具上,然后将钢
球放在定位环中间的试样中央,立即开动电
磁振荡搅拌器,使水微微振荡,并开始加热,
使杯中水温在3min内调节至维持每分钟上
升5℃±0.5℃。
在加热过程中,应记录每分
钟上升的温度值,如温度上升速度超出此范
围,则试验应重做。
5.试样受热软化逐渐下
坠,至与下层底板表面接触时,立即读取温
度,准确至0.5℃。
报告同一试样3次平行试验结果的最大值和最小
值之差在下列允许误差范围内时,计算3次
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取整数作为针入度试验
结果,以0.1mm计。
针入度0-49,允许误差
2;针入度50-149,允许误差4;针入度
150-249,允许误差12;针入度250-500,允
许误差20;当试验值不符合此要求时,应重
新进行试验。
同一样品,每次平行试验不少于3个,如3
个测定结果均大于100cm,试验结果记作“>
100cm”;特殊需要也可分别记录实测值。
3
个测定结果中,当有一个以上的测定值小于
100cm时,若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
满足重复性试验要求,则取3个测定结果的
平均值的整数作为延度试验结果,若平均值
大于100cm,记作“>100cm”;若最大值或
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不符合重复试验要求
时,试验应重新进行。
同一试样平行试验两次,当两次测定值的差
值符合重复性试验允许误差要求时,取其平
均值为软化点试验结果,准确至0.5℃。
允许误差当试验结果小于50(0.1mm )时,重复性试
验的允许误差为2(0.1mm ),再现性试验的
允许误差为4(0.1mm )。
当试验结果大于或
等于50(0.1mm )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误
差为平均值的4%,再现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
平均值的8%。
当试验结果小于100cm时,重复性试验的允
许误差为平均值的20%,再现性试验的允许
误差为平均值的30%
当试样软化点小于80℃时,重复性试验的允
许误差为1℃,再现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