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炼字”能力形成性训练学案
古代诗歌鉴赏---“炼字”能力形成性训练学案

古代诗歌鉴赏---“炼字”能力形成性训练学案高三2010-10-28 08:54古代诗歌鉴赏---“炼字”能力形成性训练学案1、(2010年湖南)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好事近①陆游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
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
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1) 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
(4分)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有人说“都”、“惊”两字,准确生动,具有丰富的情感内蕴,请赏析之。
(2分)3、宿石邑山中(唐)韩翃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意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赏析“飞”字的妙处。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首诗颔联中“疾”“轻”二字用是极为微妙传神。
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狩猎的将军的形象?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6分)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7.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
分付: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
古代诗歌鉴赏---“炼字”技能检测性评估学案

古代诗歌鉴赏---“炼字”技能检测性评估学案高三2010-10-28 22:06古代诗歌鉴赏---“炼字”技能检测性评估学案1阅读下面宋词,按要求完成问题虞美人·寄公度舒宣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
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2)这首词中“涵”、“贴”、“寒”、“满”等字用得很好,请选择其中两个联系全诗分析其运用特点或表达效果。
(3分)2阅读下面宋词,按要求完成问题(7分)昭君怨•咏荷上雨(宋)杨万里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1)这首词的动词使用得生动别致,请以“跳”字为例分析说明。
(3分)答: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如梦令苏轼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
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
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注】玉堂,翰林院。
此词作于被贬黄州后又到京城做翰林学士时。
(2)“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词人为什么不用“一蓑烟雨”,而用“一犁春雨”?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8分)寄韩潮州愈①贾岛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②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③。
注:①贾岛因著名“推敲”故事,博得当时文苑巨擘韩愈赏识,与韩愈感情深挚。
②指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赴任途中写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③浪西楼:潮州的一座楼。
(1)第三联景物描写形象而生动,请从炼字的角度举两例赏析。
答: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0分)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舟中读元九诗白居易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简要回答“惊坐”与“暗坐”的不同表达作用。
(4分)答:两诗第四句都以景结情,但“情”有别。
高考诗歌鉴赏炼字导学案

高考诗歌鉴赏练字类导学案学习目标:学习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型的答题模式一、高考典题感知1、(2015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庸诗。
完成问题。
残春旅舍旅舍戌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成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意归净城,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执朝瞽待眼明。
[注]①(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
②咸京:这里侑指都城长安,③梁:它相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
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问题: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嗶里,并简要赏析(5分)【参考答案】①颔联巧妙之处在于用了“抱“”吹“两个动词。
②仰望绿暗红稀的树梢,蜜蜂抱着花须随花飞落;俯观柳絮飘坠的池水,鱼儿吞吐水沫,像是吹着柳絮游玩。
③飞花、落絮本是残春景物,而蜜蜂一“抱”鱼儿一“吹“,就平添了无穷兴趣与几分生机,故没有半点伤春伤别的落寞,一扫晚唐衰飒的诗风。
所以古人认为其为“晚唐巧句”。
2、(2015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张元千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
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千,宋代爱国词人问题: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
(4分)【答案】①湿,衣服沾湿,迷,迷失了归路。
②爽风夜露沾湿了衣服,行云书卷,沙溪上漂浮着淡淡的雾气,使小舟迷失了归路,③描绘出一副夜间泛舟归来的清幽静逸的画面。
二、炼字解题规律(一)常见的提问方式有: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地是哪个字?为什么?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③请结合诗句评析某字地艺术效果。
(二)这种类型题的答题模式是:第一步,首先表明自己的看法。
第二步,用一两句话准确表明该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
第三步,结合诗歌地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
第四步,适当展开联想和想象,说说该字营造了怎样地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
高考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复习导学案 新人教版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2、 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 (1) .主语后置。崔颢《黄鹤楼》诗: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2) .宾语前置。杜甫《月夜》诗: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 (3) .主、宾换位。叶梦得《贺新郎》词: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 (4) .定语的位置 a.定语挪前。王昌龄《从军行》诗: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b.定语挪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 (5) .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6)其他:第一、是声律的要求。 第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 (二)词语类型 1、动词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问: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评价说: “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境界全出。 ”请 分析其妙处? 参考答案: 闹,热闹。 (步骤一)当它在诗句中与“红杏”和“春意”组合在一起时,表现 的正是春意盎然 ,春光烂漫之意。 此处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光无限的意境 之美, (步骤二)表达了诗人对明媚春光的喜爱之情。 (步骤三)
(三)高考链接 关于炼字题高考问答模式--提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这首诗词中的哪个字是诗眼(词眼)? 提问变体: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或与其它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 三.方法小结(学生记录) : 释义、析景、表情
四.形成性检测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 “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 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 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步骤二)。只一 “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诗歌鉴赏之炼字炼句导学案

好风凭借力,炼字为诗工-----鉴赏诗歌语言之炼字【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中炼字题的类型,准确理解字词的内涵。
2、通过讲解和练习,归纳积累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鉴赏诗歌的能力【学习重难点】准确理解字词的内涵,掌握炼字题的答题步骤,并按要求准确表达。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一、定向导学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二、静心自学(比较学生答案与参考答案,分析失分原因,总结答题注意事项)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人们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
你认为本诗第二联的两句诗中,“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明确答案:“诗眼”分别是“引”“衔”。
(2分)“引”有“带走”的意思,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1分)运用了拟人手法,(1分),赋予柳条以人的情感动作,(1分)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带走的情境,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2分);“衔”有衔来、送来、带来的意思,(1分)形象地写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
(1分)总结思悟:三、挑战高考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骤雨华岳(宋)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西溪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5分)答:“卷”从视觉角度,(1分)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之势。
(1分)“吼”从听觉角度,(1分)写出骤雨声势之大。
(1分)视听结合,写出了骤雨来临时的壮观景象。
(1分)2、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8分)卜算子张元幹(注)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
诗歌鉴赏---炼字导学案

诗歌鉴赏专题----炼字【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总结诗句中所炼字的词性特点及表达效果。
2.通过合作探究归纳诗歌鉴赏炼字类试题的做题步骤。
3.通过反馈训练和能力提升检测诗歌鉴赏炼字类试题的掌握情况。
【重点难点预测】学习重点:通过合作探究,归纳诗歌鉴赏炼字类试题的做题步骤。
学习难点:通过反馈训练和能力提升检测诗歌鉴赏炼字类试题的掌握情况。
【知识链接】考纲鉴赏评价 D(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歌的语言高考考查三个方面:①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②炼字③炼句。
2.诗歌鉴赏炼字类试题设问方式:①某一联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赏析。
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③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
④诗歌的诗眼是什么鉴赏它的妙处。
⑤某个词语或某个字被认为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学法指导】预习法,讨论法,总结归纳法。
【学习流程】一.自主学习请找出下列诗句中用的传神的字,标出词性,分析其效果。
1.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4.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早梅》5.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6.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二.合作探究1.(2015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张元幹(注)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
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
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
(6分)2.归纳诗歌鉴赏炼字类试题的做题步骤。
三.反馈训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夜宴左氏庄杜甫林风纤月落,衣露静琴张。
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
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①。
注:①杜甫曾漫游吴越四年,江南水乡的秀美给他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请找出颔联中用的生动传神的两个字,分析其妙处。
古代诗歌鉴赏---“炼句” 能力形成性训练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炼句” 能力形成性训练教案高三2010-11-13 22:191、2010年辽宁卷雨陈与义①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
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
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
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
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
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
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
繁华地:指京城。
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5分参考答案: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
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
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
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心情。
答出两句意思的,给2分,答出什么感情的给3分。
第一句如理解为“燕子将要南飞,想到一别就是一年,以后对旧巢只能在梦中见到”也可给分。
(意思答对即可)2、2010年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定林①[宋]王安石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
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
②仍:又。
(1)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3分)(2)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3分)答案(1)运用拟人手法,诗人把“云”和“月”人格化。
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相寻,写出在定林留恋往返的愉悦心情。
(2)诗人罢官后,寄情自然,认为只要超越凡尘,便能随处寻到自己的快乐,及时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萍洲烟雨。
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注]![注]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去还乡,玄宗曾下诏将与镜湖相连通的一个小湖赐给他以示矜恤。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炼字)学案——教师版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炼字)学案学习要求:掌握鉴赏诗歌语言有关特点与鉴赏诗歌语言之题型,掌握鉴赏诗歌语言的答题模式,注意答题的规范性。
课前预习:一、自读《课堂新坐标》P124—125,解答:1、炼字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也涉及名词、________、副词、________。
2、小练习: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诗人的情感。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
(步骤1)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步骤2)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痛苦。
(步骤3)二、课堂探究1、分析归纳答题步骤步骤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释词意)步骤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作描述)步骤三: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析效果)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甘草子柳永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
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请简要赏析一下“乱洒衰荷”句中的“乱”字的妙处。
①“乱”有杂乱之意;②“乱”字既写出雨洒衰荷历乱惊心的声响,又写出跳珠乱溅的景色;③还显示了女主人公凭阑凝伫,寂寞无聊、内心烦乱的心理。
三、巩固练习: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杳杳寒山道寒山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欢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最能直接表现诗人情怀的两句诗是“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赏析这两句诗中叠词运用的艺术效果。
①“朝朝”“岁岁”表现出时间的悠长。
②这里写出了诗人长期置身于深山密林之中,经常见不到阳光,因而不知时序的变化,甚至分辨不出春去秋往的感受,③表达了他冷漠(孤寂)的心情,与前面寂静幽深寒冷的环境描写自然地融合为一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鉴赏---炼字能力形成性训练学案古代诗歌鉴赏---炼字能力形成性训练学案1、(2010年湖南)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好事近陆游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
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
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本词写于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
(4分)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有人说都、惊两字,准确生动,具有丰富的情感内蕴,请赏析之。
(2分)3、宿石邑山中(唐)韩翃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意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赏析飞字的妙处。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首诗颔联中疾轻二字用是极为微妙传神。
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狩猎的将军的形象?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6分)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7.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
【注】阑:阻隔;阻拦。
直饶:纵使。
分付: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
(3分)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4分)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送人归京师陈与义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
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2分)10、菩萨蛮北固题壁【清】郭麟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
侬也替江愁,山山不到头。
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
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无?(1)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
中住字的含义。
(2分)(2)词的上阕说依也替江愁,下阕说毕竟笑山孤,愁与笑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减字木兰花向子湮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
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
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向子諲yn(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
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
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运副使兼发运副使。
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
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
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
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
有《酒边词》二卷。
(1)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
(4分)12、月杜甫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闲居于此。
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故故:常常;频频。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诗后的题目。
晚泊岳阳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分析。
(6分)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寄远杜牧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注]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残照。
〔注〕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16、阅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徐凝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苏轼《东坡志林记游庐山》: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
……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
……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故古来惟有谪仙辞。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注]谪仙:李白。
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
……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
(2分)17、[2005湖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6分)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李德裕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两诗写作之时,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
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两诗都着一望字。
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
柳诗之望——————————————————————————————。
1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端居:闲居。
素秋: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19、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问: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2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潘大临(约1057一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
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l)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22、阅读下面的诗歌。
回答问题壬辰寒食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4分)23、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孤山[宋]谢枋得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
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25【2008年湖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龙标野宴李白王昌龄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