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盆栽记录及现象分析
玉米植物的生长变化观察记录表

玉米植物的生长变化观察记录表实验目的观察记录玉米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以了解其生长特征和发展情况。
实验材料- 玉米种子- 盆栽土壤- 盆子- 水壶- 标签实验步骤步骤一:种植玉米种子1. 准备一盆栽土壤和一些玉米种子。
2. 将栽土壤倒入盆子中,并使其均匀铺平。
3. 按照包装上的指示,将玉米种子均匀撒在栽土壤上。
4. 轻轻压实土壤,以确保种子与土壤接触。
5. 在盆子上贴上标签,以便识别。
步骤二:浇水和光照1. 每天用水壶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2. 将盆子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例如阳台或窗户旁边。
3. 确保植物可以获得适当的阳光。
步骤三:观察记录1. 每天观察玉米植物的生长变化,并记录下来。
2. 观察以下方面的变化:- 种子发芽的时间和方式- 幼苗的生长速度- 叶子的形态和颜色- 高度的增长- 根系的发展情况- 是否有病虫害的迹象结果与讨论根据观察记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玉米种子一般在播种后5-7天发芽。
2. 幼苗在发芽后的两周内生长迅速,高度增长明显。
3. 叶子最初呈绿色,随着生长逐渐变大且变得更加深绿。
4. 根系发展健全,有助于植物的稳定生长。
5. 通过观察,未发现病虫害的迹象。
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玉米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征。
这些观察记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研究玉米生长的规律,并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和指导。
注:此文档为观察记录表,不包含实验背景、实验设计和结论分析等详细信息。
详细的实验报告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编写。
玉米花的观察生长日记

玉米花的观察生长日记第一天:播种今天我在花园里播下了一颗玉米种子,希望它能茁壮成长。
我选择了一个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的地方,在地面上挖了一个浅坑,将种子小心地放入坑中,然后轻轻地盖上土壤。
我为它浇了一些水,希望它能在湿润的土壤中迅速生根。
第二天:发芽今天早上,当我起床的时候,发现玉米种子已经发芽了。
它在土壤中钻出了一个小小的绿芽,看起来非常可爱。
我感到非常欣慰,它一定是受到了土壤中的养分和阳光的滋养。
我细心地给它浇水,并确保土壤保持湿润。
第三天:茁壮成长今天的玉米花长得更高了,它的绿叶茂盛而健壮。
我发现它的根系深入土壤中,很有力量。
玉米花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得更加光彩夺目,我觉得它就像是我努力的结晶。
我每天都会给它喷洒水分,希望它能继续茁壮成长。
第四天:出现花苞今天我发现玉米花的顶部出现了一些小小的花苞。
它们还没有完全开放,但我可以清晰地看到它们是如何为未来的花朵做准备的。
我对玉米花的成长非常感兴趣,所以我每天都会仔细观察它的变化。
第五天:绽放今天早上,当我抵达花园时,玉米花已经完全开放了。
它们如同一朵朵金黄色的大花,绽放在玉米植株上,给整个花园带来了更多的色彩。
我感到非常骄傲,因为这是我自己种出来的。
我会继续照顾它,确保它们的生长。
第六天:授粉今天我观察到一只蜜蜂在玉米花间飞舞,它正在为花朵进行授粉。
这个过程非常精彩,我仔细地观察了一段时间。
我了解到蜜蜂的授粉对于花朵的受精和结实非常重要。
看到这个过程,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
第七天:结果今天我发现玉米花上结出了一颗颗小小的玉米粒。
它们如同果实一样挂在长长的穗子上,非常诱人。
我感到非常开心,因为我种下的种子终于结出了成果。
我知道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玉米粒才会成熟,我决定继续关注和照料它们。
第八天至第十四天:成长在过去的一周里,玉米粒逐渐长大并变得更加饱满。
它们从刚开始的小麦粒大小,逐渐变成了一颗颗可以辨认的玉米粒。
我每天都会检查和浇水,确保它们能够继续成长。
种玉米连续观察日记(通用12篇)

种玉米连续观察日记种玉米连续观察日记(通用12篇)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觉间结束了,这一天里,大家身边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见闻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日记了。
可是怎样写日记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种玉米连续观察日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种玉米连续观察日记篇1星期六阴第一天周末,我象往常一样来到乡下的爷爷家。
爷爷一见我,便神秘兮兮地对我说:“鑫鑫,今天爷爷带你去一个地方,你去不去?”“哪儿去?”“不告诉你,去了你就知道了。
”不知道爷爷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是好奇心还是驱使我跟在爷爷的屁股后面跑。
“到喽!”爷爷在一块空地前停下了脚步。
“鑫鑫,我们开始来种玉米吧!”“哦,爷爷万岁!”这可是我梦寐以求的事,今天终于被我盼到了。
爷爷挥动锄头,先在地面上挖了一条条小沟,然后把金黄色的玉米种子一颗颗撒了下去。
我当然也没闲着,也拿起一把把玉米往那沟里撒。
可是我总觉得还不过瘾,于是拿起一根小棒,在爷爷开垦的这块地的边上挖了三个小洞洞,接着小心翼翼地把三颗玉米种子放了下去,然后轻轻地盖上泥土,最后拿来水往上面浇。
这样就算大功告成了。
来到田野上,我先用小棒插了三个洞,接着轻轻把金黄的玉米种子撒下去,再浇上水。
这样就大功告成了。
星期六晴第十五天昨天爷爷已经打电话告诉我:“玉米发芽了!”今天我可是迫不及待地来到爷爷家。
还没到爷爷家,就拉着爷爷往地里赶。
还没有到地里,老远就看见一片绿色。
走到近处一看,那些小芽儿绿绿的,嫩嫩的,很像个“小棒棒”,特别惹人喜爱。
那尖尖的头儿直直的,似乎时刻准备着向敌人发起进攻。
星期天雨第十六天今天,我又去看我的“小宝贝”。
“啊……”我惊叫起来,“小棒棒”失踪了!原来,“小棒棒”长出了叶子,变成“大蜻蜓”了。
那“大蜻蜓”线条又长又细,像花边裙上的细线。
叶子是深绿色的,叶头跟“小棒棒”一样,也是尖尖的,犹如一把锋利的剑。
种玉米连续观察日记篇2星期一天气晴快乐播种今天我有一件特别的事要做。
“到家了!”我心里念着,我已经很累了,因为我家在五楼,而且又是“火箭式飞奔”上楼的,所以才会这样。
种植玉米的实验报告

种植玉米的实验报告1. 引言种植玉米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实验研究玉米的生长过程以及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可以为玉米种植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技术指导,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
本实验旨在探索玉米种植过程中的关键要素,通过对比实验和观察结果,获取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为玉米种植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2. 实验设计与方法2.1 实验材料和装置- 实验室提供的玉米种子- 盆栽土壤- 水分计- pH计- 氮磷钾肥料- 其他辅助工具2.2 实验步骤1. 准备盆栽- 选择具有良好透气性的盆或花盆。
- 在盆底放置石子或有排水孔的盆座,以保证良好的排水性能。
- 加入盆栽土壤,注意土壤的质量和肥力。
2. 播种- 在盆栽土壤中挖一定深度的沟槽,根据实验要求控制合适的间距和深度。
- 将玉米种子均匀地放入沟槽中,然后用土包裹并轻轻拍实。
3. 施肥与灌溉- 在播种后的适当时间内施入适量的氮磷钾肥料。
- 根据土壤干湿程度,合理调控灌溉的水量,并确保水分的均匀分布。
4. 环境控制- 确保相对稳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以及适宜的湿度和通风。
- 调整土壤pH值,确保合适的酸碱度。
5. 生长观察和记录- 定期观察玉米的生长情况,包括高度、叶片数量、叶片颜色、根长等。
- 记录生长过程中的观察数据,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病虫害等问题。
3.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我们观察和记录了玉米的生长情况,并进行了数据汇总和分析。
3.1 生长指标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测量了玉米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指标,并计算了均值和标准误差。
3.1.1 高度:环境平均高度(cm) 标准误差A条件20 1.5B条件18 2.0C条件12 1.23.1.2 叶片数量:环境平均叶片数量标准误差-A条件8 0.8B条件10 1.0C条件7 1.23.2 分析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环境对玉米的生长有着直接影响,不同条件下玉米的高度和叶片数量有所差异。
玉米植株分析报告

玉米植株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玉米(Zea mays)植株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生长情况、病虫害情况以及营养状况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玉米植株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玉米的生长特点,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2. 生长情况分析2.1 生长阶段根据观察,玉米植株经历了幼苗期、生长期和抽穗期三个生长阶段。
•幼苗期:玉米幼苗出土后呈淡绿色,叶片狭长呈箭头状。
幼苗期一般持续10-20天。
•生长期:玉米植株逐渐长高,叶片变宽,颜色由淡绿色转变为深绿色。
生长期一般持续40-60天。
•抽穗期:玉米植株开始形成穗,穗的长度逐渐增长,呈现黄绿色。
抽穗期一般持续15-20天。
2.2 幼苗生长情况观察发现,玉米幼苗期生长较为缓慢,叶片的生长速度较慢,株高增长较小。
这可能是由于幼苗期植株对养分的需求较低,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环境。
2.3 生长期生长情况在生长期,玉米植株生长迅速,叶片逐渐扩展,株高逐渐增加。
观察发现,生长期的玉米植株呈现出良好的生长势头,根系发达,叶片饱满,表现出健康的生长状态。
2.4 抽穗期生长情况抽穗期是玉米植株最重要的生长阶段之一,观察发现,玉米植株在此时表现出生长速度放缓的趋势,株高增长较小。
这可能是由于植株能量被转移到了花穗的生长上,导致植株整体生长速度减慢。
3. 病虫害情况分析3.1 病害分析经过对玉米植株的观察和病害检测,发现以下几种常见的病害:•玉米赤眼病:病叶往往呈长条状,叶片表面出现红色或橙色斑点。
•玉米锈病:病叶表面出现明显的黄褐色锈斑,锈斑逐渐蔓延并扩大。
•玉米秧苗腐烂病:病苗叶片逐渐变黄,并逐渐枯萎。
根部出现腐烂。
3.2 虫害分析观察发现,玉米植株的常见虫害主要有:•玉米螟:幼虫会在叶片上作出钻孔,导致叶片出现不同程度的褐色斑点。
•蚜虫:蚜虫会在叶片上吸食植株汁液,导致叶片变黄、卷曲甚至萎蔫。
4. 营养状况分析通过对玉米植株进行养分检测,我们可以了解其营养状况。
4.1 土壤养分分析根据土壤样品检测报告,玉米植株所处的土壤富含氮、磷、钾等重要的营养元素。
幼儿园案例分析:共同见证玉米的成长之路

幼儿园案例分析:共同见证玉米的成长之路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成长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以观察种植玉米为例,不仅能够让幼儿亲身感受到植物的生长过程,还能够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耐心和责任感。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们扮演着引导和辅助的角色,共同见证着玉米的成长之路。
一、种植玉米的准备工作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幼儿园开展了种植玉米的活动。
在这之前,教师们对活动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包括了解玉米的生长规律、准备种子和盆土等工作。
这些准备工作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幼儿的参与与观察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幼儿们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玉米种子的种植。
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将玉米种子埋入盆土中,并用水轻轻地浇灌。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幼儿们每天都会仔细观察玉米的生长情况,记录下玉米的高度、叶子的颜色等变化。
三、教师的引导和辅助在幼儿的观察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引导和辅助的角色。
他们会指导幼儿们如何正确地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见所闻。
教师还会借助图片、实物等教具,向幼儿们介绍玉米生长的过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四、共同见证玉米的成长之路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幼儿们逐渐发现了玉米的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成熟的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体会到了植物的生命力和成长规律。
他们的观察和记录成为了见证玉米成长的重要依据。
五、教学的反思与总结在活动结束后,教师们将幼儿们的观察记录进行了整理和分析,让幼儿们共同参与讨论玉米的成长经历。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们学会了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见所闻,培养了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们还结合幼儿的观察记录,向他们介绍植物生长的科学知识,让他们对玉米的成长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总结:种植玉米的活动不仅让幼儿亲身感受到了植物的生长过程,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耐心和责任感。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的引导和辅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共同见证着玉米的成长之路。
观察玉米日记3篇

观察玉米日记观察玉米日记精选3篇(一)玉米日记是一种记录玉米种植过程的工具,通常是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玉米植株、土壤状况和生长情况来进行的。
以下是可能的观察项目:1. 玉米植株的外观:记录玉米植株的高度、茎干粗细、叶片颜色和形状等。
观察是否有病虫害或其他异常情况。
2. 花序生长情况:观察玉米植株上花序的发育情况,记录每个阶段的细节,包括花序长度、粒数等。
3. 土壤状况:观察土壤的湿度、质地以及是否有杂草生长。
记录施肥情况、土壤pH值等。
4. 玉米生长阶段:记录玉米植株的生长阶段,包括播种后的发芽初期、苗期、抽雄期、抽雌期、抽穗期、抽粒期等。
5. 病虫害观察:记录是否有玉米的常见病虫害,如玉米螟、玉米象、玉米叶斑病等。
观察并记录任何病虫害的迹象和严重程度。
6. 气候观察:记录温度、降雨量、光照时间等气候因素,以及它们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7. 采收情况:记录玉米成熟的时间、产量、粒重等。
观察玉米颗粒的大小、颜色和质量。
通过仔细观察和记录这些信息,可以了解玉米的生长状况、确定适宜的管理措施,并提供参考以改进未来的种植计划。
观察玉米日记精选3篇(二)日期:2021年5月1日地点:家里花园今天,我开始观察我的玫瑰花。
它们已经开放了几天了,现在正处于最美丽的时期。
我每天都喜欢来花园中,仔细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
首先,我注意到玫瑰花的花瓣颜色非常鲜艳,都是一种深红色。
每个花瓣都很光滑,看起来非常迷人。
花朵中间的花蕊非常小巧,颜色稍微浅一些,但同样十分吸引人。
在花朵的底部,我发现了一些绿色的叶子。
这些叶子非常嫩绿,有一种新生命的感觉。
叶子上有一些细小的纹路,这使得它们看起来更加有趣。
我还注意到,每朵花都有一种淡淡的香气。
这种芬芳弥漫在花园中,使得整个空气都变得清新宜人。
每当我走近花朵,闻到花香,心情都会变得愉悦起来。
而在花瓣上,我看到了一些蜜蜂和蝴蝶。
它们在花朵上飞来飞去,有时停在花瓣上采蜜,有时轻轻触碰花朵。
它们的到来使得这个花园更加生机勃勃。
初中观察玉米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玉米生长观察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玉米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2. 学习观察植物生长的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观察能力。
实验时间:2023年3月15日-2023年5月15日实验地点:学校实验园地实验材料:1. 玉米种子若干2. 花盆若干3. 肥料、水、土壤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在实验开始前,挑选健康、饱满的玉米种子,准备足够的花盆和土壤,确保每个花盆中种植的玉米种子数量相同。
2. 种植玉米:将土壤均匀撒在花盆中,将玉米种子按一定的间距种植在土壤中,覆盖一层薄薄的土壤。
3. 浇水:每天定时给玉米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4. 施肥: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施一次肥料,以提供充足的营养。
5. 观察记录:每天观察玉米的生长情况,记录下玉米的生长阶段、叶子颜色、高度、茎粗等变化。
实验过程及观察记录:一、播种期(3月15日-3月25日)观察记录:- 种子播种后,土壤保持湿润。
- 3月20日,部分种子开始发芽,露出嫩芽。
二、幼苗期(3月26日-4月10日)观察记录:- 3月30日,大部分种子发芽,嫩芽逐渐长出。
- 4月5日,玉米幼苗开始展开叶片,叶子呈绿色。
- 4月10日,幼苗高度约10厘米,茎粗约0.5厘米。
三、生长旺盛期(4月11日-4月30日)观察记录:- 4月15日,玉米叶子开始展开,形成心形。
- 4月20日,叶子颜色逐渐变深,高度约20厘米。
- 4月25日,茎粗约1厘米,部分玉米植株开始出现穗。
四、成熟期(5月1日-5月15日)观察记录:- 5月5日,玉米植株高度约30厘米,茎粗约1.5厘米。
- 5月10日,部分玉米植株的穗开始变黄,预示着成熟。
- 5月15日,玉米植株全部成熟,穗颜色变为金黄色。
实验结果分析:1. 玉米种子在适宜的土壤、水分和温度条件下,可以顺利发芽生长。
2. 玉米幼苗期生长迅速,需定期浇水、施肥,以保证其正常生长。
3. 玉米生长旺盛期,叶子颜色逐渐变深,高度和茎粗不断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盆栽记录及现象分析
1 玉米盆栽记录
1.1 试验材料
(1)供试品种
供试品种为荣玉甜99,购于温江区公平镇农资店。
(2)材料及用具
营养土、花盆、小铁铲
1.2 试验方法
用小铁铲将适量营养土整细混匀并装于花盆中,浇足水分,以充分润湿营养土为宜,然后取3粒荣玉甜99种子播于花盆中,并覆盖塑料薄膜,以保持适宜温度,加速种子萌发。
最后,将播种好的花盆放于宿舍阳台上。
并在其生长过程中适时适量浇水(自来水)以及松土。
1.3 生长记录
(1)3月29日播种;
(2)4月1日两粒种子破土而出,长出约1cm幼苗,第三颗种子未出苗;(3)4月5日长出约3 cm幼苗,为两叶一心,植株形态正常,且第三粒种子也破土而出,大约1cm;
(4)4月9日其中两棵苗株高约5cm,三叶一心,第三棵苗株高约3cm,两叶一心,植株生长形态均正常。
(5)4月13日其中两棵苗株高约9cm,五叶一心,第三棵苗株高约7cm,除老叶枯死外,植株生长情况均基本正常。
(6)4月17日其中两棵苗株高约12cm,六叶一心,第三棵苗株高约9cm,植株矮小,生长缓慢,老叶枯死,茎秆红且较细。
(7)4月25日其中两棵苗株高约14cm,四叶一心,第三棵苗株高约11cm,植株矮小,生长缓慢,老叶枯死,茎秆红且较细,叶片形态瘦小细长且发黄,部分叶尖枯死,第三、四叶片失绿。
2 现象分析
(1)玉米幼苗前期生长速度较后期快,这是由于土壤营养物质丰富,能满足其
自身生长代谢需要。
(2)在生长过程中,玉米出现老叶枯死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叶片在生理上细胞衰老所引起的,另外一方面是由于缺素(如N、P)引起的。
(3)植株表现为矮小且生长缓慢,一方面是由于缺少N、P、K三种必须元素,尤其是N对幼苗的生长需求量最大,另一方面是由于光照不足,光合速率低,有机物的积累量少,自身呼吸作用消耗大。
(4)茎秆红且较细,叶片发黄,部分叶尖枯死,这是由于缺氮素引起的。
(5)叶片形态瘦小细长且第三、四叶片失绿,这是由于缺引起的。
缺铁也有可能引起失绿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