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论文
高支模支撑体系的设计与施工(论文1)

高支模支撑体系的设计与施工河南国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曲立新摘要:舞钢恒大华府首期工程项目综合楼工程为四层框架结构,结构标高复杂,其中一层大堂设计高度9.6米属超高的混凝土结构工程。
遵照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相关规范和以往工程经验,对高支模进行了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的设计,提出了具体的施工方法和构造措施。
同时对普通钢管支撑、扣件和立杆进行稳定计算。
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安全管理措施,保证了施工安全,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高大模板;设计;施工管理0前言综合楼工程为舞钢恒大华府首期工程项目之一,也是整个小区建设的重中之重。
该项目总工期80天,其中主体结构计划工期30天,又逢冬期施工,如何提高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可靠性,特别是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可靠性是建筑施工企业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课题。
1.工程概况舞钢恒大华府首期综合楼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地面以上四层,首层高度为5.1 m、局部6.3米,二层高度4.5米、局部4.3米,三层高度4.5米、局部6米,四层为高度5.3 m,总高度19.4m,局部21.6m。
建筑面积5200m2。
首层大堂架空层高度为9.6 m,模板安装属于高支模体系。
设计计算均以最不利的截面尺寸较大的框架柱(700mm×700mm)、框架梁(300mm×900mm)设计和计算。
楼板厚度0.1m。
综合楼大堂部分建筑剖面图如图1所示图1 建筑剖面图(单位:mm)2.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及构造2.1.支撑架立杆、水平杆设计:梁的横向、纵向的立杆间距900mm。
楼板下支撑架立杆纵横向布置间距均900mm,与梁下支撑架立杆纵距相一致,以方便连接形成整体;架体纵横向连系杆的步距为1500 mm。
架体垂直度必须保证≤1/1500。
立杆接头采用对接接头扣件连接,严禁搭接,相连接头部位必须错开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距离不小于0.5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高支模施工技术和规范控制论文

高支模施工技术和规范控制之我见【摘要】随着我国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越来越多,有关高支模施工出现的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如何加强高支模的施工技术和安全控制及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人结合建筑工程工作的实际,对工程建筑高支模施工技术和规范控制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明确高支模的概念。
本人以为,所谓高支模,就是大型框架结构的建筑运用高度长达5米及以上的钢管架设及模板工程施工的统称。
一般高支模是要经专家论证后进行实施的。
我在工程实践中时常接触高支模。
一方面从理论规定上讲,一有住建部的建质[2009]87号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中说明:搭设高度5m及以上;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m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的为“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注意:“此类需要专家论证”)。
二有住建部的建质[2009]254号文,《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的通知中说明: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另一方面从工程施工技术上讲,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
并经过专家论证方可实施。
明确高支模规范。
目前编制高支模施工方案的规范大致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2002年版);《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另外再加上不同地区的相关规定或行业标准就可以了。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论文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论文一、概括当我们谈论建筑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时,其实就是在探讨一种让建筑更加稳固、安全的施工技术。
这项技术在整个建筑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支模施工技术呢?简单来说它就是利用模板支撑系统来构建建筑结构的施工技术。
这种技术就像是给建筑物搭建一个坚固的骨架,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运用吧。
1. 阐述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首先高支模施工技术是确保建筑安全的关键,想象一下如果一栋大楼的支撑结构不稳固,那么整个建筑都会处于危险之中。
高支模技术就像是为建筑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平台,确保每一层楼都能稳稳地建立起来。
其次高支模施工技术对于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建筑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
高支模技术能够确保建筑的每一部分都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从而确保建筑的整体质量。
再者高支模施工技术对于提高施工效率也有着重要作用,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时间就是金钱。
高支模技术能够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避免因技术问题导致的工期延误。
有了高效的施工技术,整个工程的进度都会更加顺利。
高支模施工技术也是建筑工程中技术创新的重要体现,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进步。
高支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可以说高支模施工技术不仅是一项工程技术的体现,更是建筑行业技术进步的象征。
因此在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 简述当前高支模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当前高支模施工技术已成为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高层建筑、大型场馆等复杂工程项目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许多施工现场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够,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较多。
同时一些施工单位的设备和技术水平也制约了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不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建筑工程行业的持续发展,高支模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论文

关于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促使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出现,高层建筑的出现也给建筑施工带来了新的技术挑战,高支模技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高支模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很多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问题,可以说高支模施工技术是高层建筑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目前,高支模施工技术己经慢慢地成为了高层建筑施工中的一种核心技术,是其它施工技术无法替代的。
关键词: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前言高支模施工技术是模板施工技术的一个典型的代表,它是一种较高高度搭设模板的施工方式。
高支模施工技术具有危险系数高、施工难度大的特点,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地控制高支模施工的各个施工环节。
另外,要想保证高支模施工安全还要对施工进行全面的监督,并且要尽量地缩短施工周期。
1高支模施工流程及相关要求1.1高支模施工流程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施工技术,并且高支模施工有一个固定的流程,即高支模设计、高支模施工准备、高支模搭建、高支模的拆除。
每个施工流程都有一定要求和原则,比如说进行高支模设计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是模板的设计应该简单,这有利于制作和拆除的方便,而且模板要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良好的稳定性,设计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模板时,应考虑施加预应力后构件的弹性压缩、上拱及支座螺栓或预埋件的位移;高支模施工准备这个流程也是非常关键的,高支模施工准备要参照高支模施工设计进行,关键是要将预埋件埋好,特别是预埋件的位置选择非常重要,预埋件可以提升高支模架构的稳定性,高支模施工需要安排好施工的顺序,这都是施工准备要做的工作;高支模搭建是继高支模施工准备之后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支模施工要结合施工现场情况进行,而且还要注意高支模所需立杆之间的距离都是倍数关系,立柱的底部还需要设立大约五厘米厚的垫板,还需要设置剪力撑,并且剪力撑之间要间隔十米;高支模施工完成后还需要拆除高支模,高支模拆除过程中要按照从上到下、从小到大的原则进行,这是保证高支模拆除施工安全的重要前提。
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论文

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探讨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技术也不断更新和日臻完善。
高支模作为一项适应现代建筑大层高、大跨度的施工技术,广泛地出现在了现代建筑中。
高支模因其施工难度大,危险性也大,容易造成严重安全事故,因此,必须提高高支模施工的安全系数,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保证。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某工程的超高支模方案采用门式钢管脚手架支撑系统,梁板结构的门架采用满堂式布置,间距为900mm,设置纵横水平拉杆,主框架梁的水平拉杆应顶至已浇筑混凝土的墙、柱上,加强高支模的整体抗倾覆能力。
其构造设计参数均如下:梁侧模板采用18mm厚夹板,竖枋间距250mm,竖向设置一排穿梁螺栓φ12@500mm,第一排设在梁底以上400mm(当梁高≥750mm时才设穿梁螺栓);梁底模板采用18mm厚夹板,梁底设置二层木枋,横枋采用80×80mm木枋,间距200,纵枋采用80×80mm木枋,支顶采用门式架,排距为900mm;楼面模板采用18mm厚夹板,板底设置二层木枋,横枋采用80×80mm木枋,间距400,纵枋采用80×80mm木枋,支撑采用门式架,排距为900mm。
为了保证施工安全,施工过程中在以下几方面加强了安全管理。
1、支模架搭设时的安全管理支模架的搭设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控制环节,搭设的质量对下一步混凝土施工安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所以支模架必须由专业架子班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规范进行搭设。
1.1 支模材料质量的控制劣质钢管和扣件是这几年国内发生的几起高支模倒塌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选用合格的钢管和扣件是架体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因此,应建立材料查验制度,并由材料员和安全员共同进行实施。
脚手架钢管必须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规定的a3钢,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技术应用论文

浅析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技术的应用【摘要】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也随之加快,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涌现出了大批先进的施工技术,从而为现代的建筑工程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中通常会应用到高支模技术,高支模技术是一种能够充分利用自身承载力,并且能够节约材料的施工技术,随着高支模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使得现代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性能都有了大幅度提升,从而为我国的城市建设和促进建筑行业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然而由于高支模施工具有很高的难度,因此在实际的高支模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的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进行施工,从而才能够确保高支模施工的质量。
而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中高支模施工的质量和高支模技术的水平,加大对高支模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不仅意义重大,而且迫在眉睫。
本文通过对高支模技术的深入研究,然后对工程中高支模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高支模;技术措施0.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因此人们对建筑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随着我国的城市建设进程不但加快,在现代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各种高楼拔地而起,因此进一步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向前发展。
而随着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各种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还涌现出了大批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从而为现代的建筑工程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且还为我国的城市建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中,通常会应用到高支模技术,高支模技术是一种能够充分利用自身承载力,并且能够节约材料的施工技术,随着高支模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使得现代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性能都有了大幅度提升,从而为我国的城市建设和促进建筑行业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而所谓的高支模施工就是所谓高支模,就是大型框架结构的建筑运用高度长达5米及以上的钢管架设及模板工程施工的统称。
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研究论文

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研究论文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原材料质量、搭设方法对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承载能力起决定作用。
通过某学校高大梁板支撑体系设计计算,阐述了高大模板工程主要施工工艺与施工要点,提出高大模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务必要严把“四关”,为建筑工程超高、超重高大模板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要点高大模板工程施工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支撑体系失稳倒塌,会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给施工单位造成重大损失。
本文通过一个学校风雨操场梁板施工实例,阐述了高大模板工程施工管理的重点、难点及应对措施。
必须从模板支撑体系设计计算、原材料质量、施工工艺、安全管理几个方面加强施工管理,才能防范和遏制高大模板施工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
为类似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提供参考。
近期,一些地区在高大模板施工过程中接连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给建筑施工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是项目主要安全管理人员思想麻痹,对高大模板的施工重要性、危险性认识不足,安全检查流于形式,冒险作业,不按施工施工,发现安全隐患不及时整改落实等。
为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我们要科学合理组织施工,吸取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
只有对高大模板工程施工严把“四关”(严把方案编审关,严把方案交底关,严把方案实施关,严把工序验收关),才能确保高大模板工程的施工顺利进行。
3.1工程概况某学校工程总建筑面积为37510m2。
其中1号楼为6层,半地下室2层,-2层风雨操场部位底板结构标高-11.45m,顶板标高-0.1m,层高11.35m,主框架梁800×1500,局部最大框架梁800×2200,支模高度最高11.35m,最大跨度25.4m;-1层层高5.35m;最大楼板厚度200mm。
该工程的模板支撑体系大部分属于高大模板。
模板工程施工难点是梁跨度大,梁体较大。
毕业论文-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

工程实践研究报告高支模体系施工技术研究年级:姓名:专业:校内指导老师:校外指导老师:2014年6月院系土木工程系专业建筑工程年级2010级姓名题目高支模体系施工技术研究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章) 评阅人评语评阅人(签章)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年月日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物的大跨度和大空间倍受青睐,建筑结构日趋复杂化,高支模体系被广泛应用。
由于我国目前模板支撑体系设计规范不是十分完善,也缺乏工程经验,高大模板支架坍塌事故屡见不鲜,造成巨大损失。
因此,本文在现场调研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规范及建模分析,对模板支架稳定承载力计算、稳定性影响因素和施工安全控制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对高支模体系施工进行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关键词】高支模体系稳定性风险管理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our country,the structure of the large span and large space popularity, building structure is complicated,high formwork support system is widely used. Because our country is not perfect template support system design specification,also lack of engineering experience,large formwork collapse,causing huge losse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on the basi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combined with the relevant specification and modeling analysis,of the template support stable bearing capacity calculatio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tability and construction safety control and so on were studied, on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high safety risk managemen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工程12.8米高支模设计与施工分析摘要:本文结合河源市某教研楼大堂中空部位层高12.8m高大模板工程在材料选用、高支撑架设计验算、模板安装与拆除等方面进行阐述,并采用相应合理的施工工艺。
通过实践检验,模板与其支架安全、可靠,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
关键词:高支模荷载计算施工工艺0 前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出现了许多建筑规模较大的混凝土结构。
这种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空间跨度和自重比较大,在进行施工时要求高度较高和跨度较大的模板支撑,这无疑增加了对支模系统的强度和稳定性等的要求[1-3]。
高支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一旦发生坍塌事故,必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应当引起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工程实例,详细介绍高支模系统从设计到施工的技术过程,从而保证高支模工程的安全以及可靠性。
1 工程概况该工程为地上12层、地下1层的框架结构,建筑高度52.6米,总建筑面积22301.6平方米。
其中首层大堂中空部位层高12.8米,进行施工时模板及支撑系统属于高支模,必须考虑其施工安全性。
在模板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本工程材料采用:①板模板(扣件钢管高架),板底采用18mm支撑。
承重架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由扣件、立杆、横杆、支座组成,采用胶合面板钢管;②梁模板(扣件钢管架),面板采用18mm胶合面板60×80木方(内楞)现场拼制,80×80木方(外楞)支撑,采用可回收M12对拉螺栓进行加固。
梁底采用80×80木方支撑。
承重架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由扣件、立杆、横杆、支座组成,采用φ48×3.5钢管。
2 板模板及支撑计算2.1 参数信息横向间距或排距1 m;纵距1m;步距1.5m;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0.1m;模板支架搭设高度12.8m;采用的钢管Φ48×3.5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可调托座;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8mm;板底及托梁支撑采用方木;方木的截面80×80;;楼板的计算厚度(mm):120.00。
模板立面支架如图1所示。
图 1 板模板支架立面图2.2 模板面板计算面板面板为受弯构件,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取单位宽度1m的面板作为计算单元,模板面板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如图2、图3所示。
通过计算,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0.87 N/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3 N/ mm2;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019 mm 小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1 mm,满足要求。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图3 面板计算单元2.3 模板支撑的方木计算方木按照两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截面抗剪强度:τ = 3V/2bhn < [τ]最大挠度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通过计算,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2.754 N/mm2小于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3 N/mm2;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0.275 N/mm2小于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1.4 N/mm2;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16 mm小于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4 mm,满足要求。
2.4 托梁计算托梁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两跨连续梁计算,托梁的最大应力计算值12.911 N/mm2小于托梁的抗压强度设计值13 N/mm2;托梁的最大挠度为1.793mm小于1000/250,满足要求。
2.5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其中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 = 12.446 kN;φ----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o/i 查表得到;A ---- 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 = 4.89 cm2;[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 N/mm2;通过上式计算,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 65.094 N/ mm2小于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 N/ mm2,满足要求。
3 梁模板及支撑计算3.1 参数信息梁截面宽度B=0.3m;梁截面高度D=0.8m;混凝土板厚度120mm;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1m;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0.1m;立杆步距h=1.5m;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1m;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12.8m;梁两侧立杆间距0.6m;承重架支撑形式:梁底支撑小楞垂直梁截面方向;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单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0.80。
次楞间距350mm ,主楞竖向4根;主楞间距100mm,220mm,210mm;穿梁螺栓水平间距500mm;穿梁螺栓直径M12;主楞龙骨木楞80×80;主楞合并根数:2;次楞龙骨木楞60×80;次楞合并根数:2。
梁模板支架立面如图4所示。
图4 梁模板支架立面图3.2 梁侧模板内外楞计算本工程中,内楞(木或钢)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龙骨采用木楞,截面宽度60mm,截面高度80mm。
外楞(木或钢)承受内楞传递的集中力,取内楞的最大支座力8.455kN,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外龙骨采用2根木楞,截面宽度80mm,截面高度80mm。
内楞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σ = 0.541 N/ mm2小于内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7N/mm2,内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227mm小于内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2mm;外楞的受弯应力计算σ =9.007N/ mm2小于外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7N/ mm2,外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162mm 小于外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2mm,满足要求。
3.3 梁底模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挠度。
计算的原则是按照模板底支撑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底撑上的简支梁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
梁底模面板计算应力σ =5.194 N/ mm2小于梁底模面板的抗压强度设计[f]=13N/mm2;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0.474mm小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ν] = 300 / 250 = 1.2mm,满足要求。
3.4方木计算本工程梁底支撑采用方木,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11.756 N/ mm2小于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13 N/ mm2;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1.411 N/ mm2小于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1.7 N/ mm2;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 1.682 mm小于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ν]=4 mm,满足要求。
3.5 立杆稳定性计算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σ = 95.421 N/mm2小于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f] = 205 N/mm2,满足要求。
4 高架支模施工4.1 施工工艺高架支模施工工艺流程如图5所示。
图 5 高架支模施工工艺流程4.2 模板安装4.2.1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竖向结构钢筋等隐蔽工程验收完毕、施工缝处理完毕后准备模板安装。
安装柱模前,要清除杂物,焊接或修整模板的定位预埋件,做好测量放线工作,抹好模板下的找平砂浆。
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配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模板在现场拼装时,要控制好相邻板面之间拼缝,两板接头处要加设卡子,以防漏浆,拼装完成后用钢丝把模板和竖向钢管绑扎牢固,以保持模板的整体性。
4.2.2 板模板1、楼板模板采用80mm×80mm木方做板底支撑,中心间距250,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作为撑系统,脚手架排距1m,跨距1m,步距1.5m。
2、楼板模板施工时注意以下几点:(1)横板支撑钢管必须在楼面弹线上垫木方;(2)钢管排架搭设横平竖直,纵横连通,上下层支顶位置一致,连接件需连接牢固,水平拉撑连通;(3)模板底第一排楞需紧靠墙板,如有缝隙用密封条封孔,模板与模板之间拼接缝小于1mm,否则用腻子封条;(4)根据房间大小,决定顶板模板起拱大小:<4 开间不考虑起拱,4≤L<6起拱10mm,≥6的起拱15mm;(5)模板支设,下部支撑用满堂脚手架支撑下垫垫板。
顶板纵横格栅用压刨刨成同样规格,并拉通线找平。
特别是四周的格栅,弹线保持在同一标高上,板与格栅用50mm 长钉子固定,格栅间距300mm,板铺完后,用水准仪校正标高,并用靠尺找平。
铺设四周模板时,与墙齐平,加密封条,避免墙体"吃模",板模周转使用时,将表面的水泥砂浆清理干净,涂刷脱模剂,对变形和四周破损的模板及时修整和更换以确保接缝严密,板面平整;模板铺完后,将杂物清理干净,刷好脱模剂。
(6)从墙根起步300mm 立第一根立杆以后按900mm 和1200mm 的间距立支撑,这样可保证立柱支撑上下层位置对应。
水平拉杆要求设上、中、下三道,考虑到人行通道,在支撑中留一条通道,中、下两道水平不设(在顶板支撑完善之后拆除部分横杆形成人行通道)。
4.2.3 梁模板1、梁侧模板采用木方作为内楞间距227mm,木方作为外楞间距500mm,采用可回收的m12普通穿墙螺栓加固水平间距500mm,竖向间距同外楞。
梁模板采用150mm,150mm,150mm,150mm18mm作为面板,梁底采用胶合面板钢管(单钢管) :Φ48 ×3.5布置,间距横向。
300mm支承为钢管。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作为撑系统,脚手架梁跨方向φ48×3.5,梁两侧立杆间距1m,步距0.6m。
2、梁模板施工时注意以下几点:(1)横板支撑钢管必须在楼面弹线上垫木方;(2)钢管排架搭设横平竖直,纵横连通,上下层支顶位置一致,连接件需连接牢固,水平拉撑连通;(3)根据梁跨度,决定顶板模板起拱大小:<4不考虑起拱,4≤L<6起拱10mm,≥6 的起拱15mm;(4)梁侧设置斜向支撑,采用钢管+U型托,对称斜向加固(尽量取45°)4.3 模板拆除1、模板拆除根据现场同条件的试块指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的百分率后,由技术人员发放拆模通知书后,方可拆模。
2、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如下要求。
在拆除侧模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1.2MPa(依据拆模试块强度而定),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混凝土的底模,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下表规定后方可拆除。
3、拆除模板的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支的模板后拆,后支的先拆。
(1)墙模板拆除墙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损坏时方能拆除,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外墙后内墙,先拆外墙外侧模板,再拆除内侧模板,先模板后角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