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
一、教学内容
《写人要抓住特点》为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内容展开:
1.分析人物特点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从人物的外貌、性格、言行举止等方面抓住人物的特点。
2.人物描写的技巧: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帮助学生在写作中更好地展现人物特点。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能够提出有见地的观点,并且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这也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多地设置这样的讨论环节,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然而,我也意识到,在教学难点解析方面,可能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有些学生对人物特点的提炼和描写手法的选择仍然感到困惑,我需要寻找更生动、直观的方式,帮助他们突破这些难点。
-写作构思与表达: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缺乏整体构思和表达能力。
-难点解析:如何将观察和分析到的人物特点,有机地融入作文中,形成完整的写作结构。
-教学策略:开展写作指导,如列提纲、打草稿、修改润色等,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写人要抓住特点》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注意过身边的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抓住人物特点的奥秘。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物特点的基本概念、描写方法及其在写作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抓住人物特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用心去感受、用笔去描绘,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教学内容:
1.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总结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分析教材中的例文,学习如何抓住人物特点进行写作。
3.进行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现场完成一篇以写人为主的作文。
4.课后作业:结合所学内容,以身边的人或事为题材,写一篇写人作文。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尝试用生动的案例和具体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人物描写。从学生的反应来看,他们对于这些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还不错。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如何准确把握人物特点方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鼓励。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写作练习的积极性很高,这让我感到很欣慰。通过这个环节,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这对于提高写作能力非常有帮助。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偏离了主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因此,在以后的组织活动中,我要更加注意引导学生们围绕主题展开讨论,确保讨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让学生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成果分享来看,学生们对于人物描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讨论过程中,有些学生的发言机会较少,这可能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打算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表达。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写人作文的基本方法,学会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

2020-2021 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人要抓住特点》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经过本次习作指导,教会学生“抓住特点描绘人物”的方法,领会细节描绘关于塑造人物的特别表达成效。

2、学生经过学习,能够进行人物片段描绘。

3、学生经过写作训练,能够写出较完满的习作。

教课要点:有创意的表达,经过细节描绘反应人物个性。

教课难点:学生经过写作训练,能够写出较完满的习作。

教法指导: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资料进行自学,教师合时举例点拨,为实战写作确定基础。

2.学生利用资猜中的方法指导进行实践写作。

3.小组沟通,组内批阅,介绍优异作品全班显现。

4.班内沟通,教师评论。

5.学生自主改正。

6.教师批阅。

教课课时:一课时教课流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语文课本给我们显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各有特点,各具性格,给我们这些小读者留下了深刻而鲜亮的印象。

而我们学生笔下的人物形象常常都是一模一样,如:老师都有着满头鹤发,小伙子都是浓眉大眼,人物缺少活动,缺乏人物特点,所以针对学生刻画人物形象的单调性,空泛性,我设计了这节课的主题:察看人物的特点,写出人物个性,我确定这节课的教课目的是让学生经过肖像描绘,语言描绘,心理描绘和动作描绘去表现人物的人性特点。

二、新课:学习“肖像描绘,写出人物精神”。

(一)、导入:(1)显现照片,建立情境,指引学生进入课题。

(2)肖像描绘:就是给人物画像,即把人物的外面特点――身材、面貌、衣饰、姿态、神态、气质、风采等,像静物写真那样的写出来。

(3)肖像描绘的目的:以“形”传“神” 在写作过程中,正确的抓住人物的相貌特点加以描绘,关于刻画人物性格,显现人物精神世界有侧重要作用。

(二)、阅读片断、睁开课题:1.第一,请大家赏识以下出色片段,边读边想,为何这些形象不只没有被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所吞没,反而愈发清楚,似珍珠般熠熠生辉呢?A“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忧,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子,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是学生在学习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一章节旨在让学生掌握抓住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在写作中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教材通过理论讲解、例文分析、写作实践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但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忽略对人物特点的刻画,使得作品缺乏生动性和感染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如何抓住人物特点进行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抓住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抓住人物特点进行写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抓住人物特点进行写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抓特点的写作方法,创作出具有个性魅力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抓住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品中的人物特点。

3.实践训练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具有特点的作品。

4.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2.课件:教学PPT。

3.例文:优秀作品中的人物特点分析。

4.写作素材:人物图片、故事情节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组人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每个人物的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写作中抓住人物特点,使作品更具生动性。

2.呈现(10分钟)讲解抓住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在作品中表现人物的性格、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作品中的人物特点,并分析如何抓住这些特点进行写作。

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根据讨论成果,结合自己收集的写作素材,创作一篇以人物特点为主题的短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

《写人要抓住特点》【学习内容】教材:《写人要抓住特点》【学习目标】1.通过写作,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突显人物性格。

2.努力做到描写生动形象,评改习作,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学习重点】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突显人物性格。

【学习难点】努力做到描写生动形象,评改习作,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2020 年注定不平凡,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记住了无数最美的逆行者。

无数英雄用自己的爱国心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空,是他们日夜的坚守换来了人民的健康和幸福。

他们是时代的楷模。

如今祖国山河无恙,让我们向英雄们致敬。

同学们,你能用笔描写他们的形象吗?试一试吧!二、妙笔生花出示作文题目文题一: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带来了灾难,无数白衣勇士在危险的时刻迎难而上,负重前行,保卫人民。

请你以“最美逆行者”为题目,写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不少于500 字。

温馨提示:(1)先确定所要描写的“最美逆行者”,参加这场战“疫”行动的英雄有医生、警察、建筑工人、志愿者……(2)选取典型事例,例如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不怕牺牲,勇敢冲锋在前;警务人员坚守岗位,防控到位,避免疫情传播;等等。

文题二:你有自己的偶像吗?你的偶像也许是科学家,也许是军事家,也许是画家……请围绕“我的偶像”这个话题,题目自拟,写一篇以记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500 字。

温馨提示:(1)选定人物,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自己偶像的性格或者所做的贡献。

(2)恰当运用动作、语言、神态、外貌等描写方法刻画人物。

(3)选择人物的事例不用面面俱到,要详略得当。

怎么写好写人的文章?1. 首先确定好你要写谁。

2. 确定你要写的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和你对他/她的感情。

即确定主题。

3.围绕你所确定的主题,选取一两件能集中反映这个人的思想、性格特点的典型事例。

(注意事例不能过多,要注意取舍,只选最具有代表性的。

)4.展开细腻的描写刻画人物,突出个性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

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教学设计)

《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

2.掌握一般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3.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积累的习惯,并鼓励学生将这些信息准确、形象地表达出来。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掌握一般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2.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积累的习惯,并鼓励学生将这些信息准确、形象地表达出来。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请同学们看这两幅漫画,分别画的的是谁?预设:鲁迅、爱因斯坦2.为什么就可以一眼判断漫画中的人物,漫画突出了人物哪些特点?预设:鲁迅:浓发、浓眉、浓须(“一”字须),神情严肃,让人联想到“横眉冷对千夫指”这一诗句。

爱因斯坦:爆炸式的乱发(白发),白须,大鼻子,布满皱纹的消瘦的脸,凝望的眼神,都用凌乱的线条描绘。

师:漫画抓住并放大了人物特征,所以就特别传袖。

我们写作时首先要仔细观察描写对象,寻找人物特点,并将特征放大突出,也可以刻画出传袖生动的人物。

这一节课,我们就学习如何抓住人物特点,来刻画人物形象。

二、教学新课 阅读教材,把课本强调的重点内容画在书上,说一说你从中获取的信息。

1.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

有的头发浓密,有的头发散乱;有的眼窝深陷,目光深沉,有的目光清澈平和:这是 外貌 的差异。

有的活泼好动,有的老成持重;有的沉默木讷,有的幽默风趣:这是 性格 的差异。

2.要写好一个人物,首先要学会 细心观察 ,抓住人物的 特点 。

3.描写人物,要抓住人物区别于他人的 独特之处 来写。

4.要把人写“活”,写成“他自己”,就要把人放在 事件 中写,写他与别人的交往,写他富有个性的语言、动作行为和心理活动。

可写的事情较多,要选择 能够表现人物特征 的事来写,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几件事。

技法一:抓住外貌特征,做到写谁像谁1.阅读下面材料,看作者如何抓住外貌特征,做到写谁像谁的?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

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人物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特点,激发写作兴趣。
-通过讲述有趣的人物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写作奠定情感基础。
2.方法指导,突破难点:
-传授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开场: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生活实例引入人物描写的主题,如:“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注意过,我们身边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就像这位卖糖葫芦的老爷爷,他的外貌、动作、语言都让人印象深刻……”
2.提问: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引导他们思考如何用语言描绘这个人物。
-鼓励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4.拓展延伸,提高能力:
-鼓励学生阅读优秀的人物描写作品,吸收借鉴他人的写作经验。
-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如采访、观察等,让学生在实际中锻炼人物描写能力。
-创设展示平台,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5.情感态度,渗透教育:
3.导入: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会抓住人物特点进行写作。
(二)讲授新知
1.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教师讲解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并举例说明。
2.范文赏析:选取一篇优秀的人物描写范文,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如何抓住人物特点进行写作的。
3.技巧讲解:针对学生写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如何描绘人物外貌、如何表现人物性格等,进行详细讲解和指导。
提交方式:纸质版和电子版均可,鼓励家长参与评价,提出宝贵意见。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写人要抓住特点》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写人要抓住特点》教学设计

《写人要抓住特点》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写人要抓住特点》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写作专题,是对前两次作文教学的进一步细化。

该写作专题为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抓住人物自身特点提供了一个平台。

二、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对人物描写方法的知识都能基本掌握,但对于运用具体的人物描写方法进行细节刻画,表现人物的特点还存在不足,需要训练和提高。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以及本单元写作要求,我将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学会抓住特征刻画人物;2、初步掌握人物肖像、动作、语言、心理描写方法的要点,体会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3、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积累的习惯,并鼓励学生将这些信息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四、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学会抓住人物特征来表现人物特点;(重点)学会运用具体的方法进行人物描写,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难点)五、教法学法1、谈话法:用轻松的谈话方式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话说。

2、讨论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人物描写的实例各抒己见,总结归纳相应的知识要点。

“自主、合作、探究"是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

因此,本课我确定的学法是:1、即时练习法(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2、互评法(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六、教学过程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二)实例分析、明确方法(三)归纳总结、当堂演练(四)互评互译、反馈完善(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1】出示反面例子:(县官抓小偷)询问学生能否抓住小偷,通过反面例子使学生明白抓住人物特征进行刻画的重要性。

2】出示正面例子:(茨威格的《茨威格论列夫·托尔斯泰》片段)出示托尔斯泰、贝多芬、莫泊桑的图片让学生作答,从而引出课题——写人要抓住特点。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

要表现出某一个人,必须抓住他给予我们的特殊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材分析】统编教材写作专题的编写每个年级各有侧重,七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在此基础上初步培养写人记事的能力。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点是“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材主要从“学会细心观察”“展开具体描写”“在具体事件中把人写活”三方面进行指导,并配以三个“写作实践”,梯度清晰,便于学习掌握。

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

另外,教材上有很多“写人”的课文,经过老师的讲授个人的学习,学生体会较深,正是指导他们写作的最佳典例。

例如:《秋天的怀念》:课后第二题细节品味,第五题人物对话;《再塑生命的人》:人物心理描写;《走一步,再走一步》: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同时也有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植树的牧羊人》:对人物的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皇帝的新装》: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教学目标】1.结合范例归纳总结人物描写的角度和手法。

2.在写作练习中学会运用各种人物描写的方法,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3.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习惯,学会准确生动的表达。

【预习提示】1.想想自己从前是如何写人的,成功的地方在哪?不满意的又是什么?2.仔细的观察一个你比较喜欢或讨厌的人,想想喜欢在哪?讨厌在哪?【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老师想先给大家介绍两位朋友,大家猜一猜他们是谁?首先请看第一位人物的名片:(大屏)他们数量众多,是著名的动画形象;他们身材短粗,短胳膊短腿;他们拥有自己的独特语言和极丰富的表演能力;他们永远一条背带裤,一副钢铁质地的工程眼镜,最爱吃的食物是和自己肤色一样的黄黄的香蕉。

他们是谁?他们就是近几年风靡全球的喜欢搞怪的小黄人。

(大屏)下面请看第二位人物的名片:(大屏)他(她)是我们班的一位同学。

他(她)身材不高也不矮,满头的黑发梳得整整齐齐,弯弯的眉毛下面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不大不小的嘴巴,高高的鼻梁。

他(她)身上穿着一套运动服,脚蹬一双运动鞋。

他(她)是谁?大家猜不出来。

同学们为什么能在成千上百的动画形象中准确锁定小黄人,却无法从几十个同学中猜出这个他(她)呢?(大屏)(学生说完理由,教师适时小结,引入新课。

)我们对小黄人的准确判断缘自它们自身的特点,尤其是它们不同于其他动画角色的独特形象。

而这个他(她)却过于大众化、脸谱化。

可见,一个人物只有有特点,有个性,才会让人印象深刻。

而千人一面、众口同腔的人物就难以给人留下印象。

所以,我们要记住:写人要抓住特点,凸显人物个性。

(出示课题)二、经典共赏(大屏出示四个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描写片段)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严监生: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著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接一声的,总不得断气。

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著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奶妇抱著儿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惦念?”他听了这话,两眼闭著摇头。

那手只是指著不动。

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老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老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

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孔乙己: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皇帝:“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

“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骇人听闻了。

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配做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

“我十分满意!”学生自选感兴趣的片段谈自己的发现,总结出人物描写的常见手法。

(《红楼梦》中对王熙凤的外貌描写,“三角眼”“吊梢眉”体现了她的精明刻薄,“丹唇未启笑先闻”则体现她的泼辣;严监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出色的吝啬鬼形象,他临终之前伸出两根手指的经典动作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他的小气吝啬,嗜钱如命;孔乙己的语言神态体现了他当时的窘迫以及迂腐的特点;皇帝的心理活动很好地表现了他的心慌虚伪。

)教师适时点拨:读过之后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作家都笔功深厚,抓住了人物特征,或从外貌、或从语言、或从动作、或从心理,或者几方面相结合对人物进行细细地描摹,所以才塑造出这么多鲜活生动的形象。

那么,我们具体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笔下的人物也焕发出耀眼的光彩呢?下面,就跟随老师一起走进“写法指津”,推开成功写作的大门吧!三、写法指津(一)细心观察说一说1.先出示两幅名人肖像漫画,学生猜出人物,再简单描绘他们的外貌特征。

(例:鲁迅头发竖直,显得很精神,颧骨突出,显得很瘦,胡须很浓;爱因斯坦头发花白蓬乱,满脸皱纹,显得不修边幅。

)2.出示文学作品中作家对这两个人物的外貌描写。

(大屏出示)阿累的《一面》节选: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却一根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节选: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

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他抬起头,友好地冲女孩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

”说完,不等女孩回答,老人又低头向前走去。

女孩望着老人,但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

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作家们重点描绘了哪些外貌特征,突出了人物什么特点。

分享发现。

预设:(1)《一面》中,作者阿累运用了人物的肖像描写,如面孔黄里带白但精神很好,头发约莫一寸长直竖着,胡须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来表现鲁迅的顽强、正直。

(2)文学作品中,运用了人物肖像描写,如短而硬的胡须,深陷的眼窝,蓬乱的头发,刻画了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伟大而又平凡,同时又运用了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描写,表现了他关爱孩子,很有礼貌。

教师点拨:要成功写好一个人物,写作之前一定要细心观察,可先从观察人物的外貌入手。

(大屏出示)人物的外貌特征与人物的职业、教养、社会地位、生活环境、文化程度和性格特征有着极密切的关系,能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显示人物的独特个性,使人物生动形象。

3.教师继续引导:是不是外貌描写越多越能突出人物特点呢?出示两段同一个人物的外貌描写,让学生讨论交流:哪一段描写更能突出人物特点?为什么?(大屏出示)我浓密的眉毛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还有一张红红的小嘴巴能说会道,这就构成了一个可爱的我。

(外貌描写格式化,没有突出人物特点)我呀,短头发圆脸像妈妈,浓眉大眼像爸爸。

不够白净的脸上有许多褐色的雀斑。

由于读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我成了近视眼,这不,最近我的鼻梁上又多了一副眼镜。

别看我不漂亮,我可从来没为我的容貌烦恼过。

(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特征,具体形象。

)教师点拨:要善于通过对比发现被描写者不同于他人之处,切忌面面俱到,应该有所选择,有所侧重。

可以抓住人物的局部特征重点描绘,比如描写成龙、哈利波特……4.“我画你猜”片段写作游戏。

学生用三分钟描写人物外貌,然后选取代表读,同学们互猜互评。

(二)妙笔生花改一改1.先出示一个人物对话的小故事,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大屏)一个下雪天,庙里来了四个人,望着纷纷扬扬的大雪,秀才诗兴大发,随口吟道:“大雪纷纷落地,”县官乘兴接了一句:“正是皇家瑞气。

”富翁接了第三句:“再下三年何妨?”正在这时,同在庙里避风雪的流浪汉听得火冒三丈,大声骂道:“放你娘的狗屁!”学生分析这段对话为什么描写得精彩。

教师点拨:秀才是读书人,讲究文采,用了个比喻来形容;县官不忘为皇帝歌功颂德;财主不缺吃,不愁穿,把下雪看作是乐事;唯独穷人,饥寒交迫,当然要埋怨骂人。

这一段精彩的语言描写,抓住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心情、处境,使四个性格各异的人物跃然纸上,人物就“活”起来了。

(大屏出示)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应当切合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经历、处境,反映他的思想感情。

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点。

2.出示三段人物语言描写,学生小组合作,发现问题,讨论修改。

(大屏)①有一天,我去外婆家做客。

当车开到茶亭站时,上来一位约摸六七十岁的农村老奶奶。

她驼着背,拄着拐杖,颤巍巍的,手里提着半篮子鸡蛋,好像要去农贸市场出售。

一位佩戴红领巾的少年忙上前扶着老奶奶,坐到自己的座位上。

老奶奶激动地对旁边的乘客说:“现在的形势真是一片大好,学习雷锋蔚然成风,社会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你看,这位红领巾就是一个’活雷锋’……”②四岁的小明对爸爸说:“你给我好好听着,下了班就回家,不准去喝酒打牌……”③课堂上,小明着急地翻着书包,“语文书哪去了?”他大声喊道:“谁见我的语文书啦?”预设:①中人物语言不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她是一位农村老太太,一般情况下,农村老人都可能缺少文化,个性淳朴,老人看到孩子也会表现得很慈爱,所以大概只会质朴地说“真是好孩子”;②中人物语言不符合人物的年龄,四岁的孩子不能用命令的语气,可以用撒娇的口吻说“”,但如果在特定情况下,比如他一本正经地模仿大人;③中人物语言不符合情境,当时是课上,大声喊会影响课堂秩序,所以一般人只会小声嘟囔,但如果小明平时就个性鲁莽急躁,也有可能出现这种不顾他人的情况。

教师点拨:把握语言风格,避免众口同腔。

还要注意场合情境,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语言。

(三)佳作为例学一学1.(大屏出示)三段人物动作描写①父亲:戴着黑色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蹒跚地走到铁道边,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背影》)②葛朗台:老头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什么东西?”他拿着宝匣往窗前走去,“噢,是真金!金子!”他连声叫嚷……(《欧也妮·葛朗台》)③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

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学生分析这三段文字是如何对人物进行动作描写的?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小组讨论:《背影》中对父亲的描写“攀、缩、微倾”都体现了父亲年迈体胖的特点,同时也表现了伟大的父爱;葛朗台的动作“纵、扑、嚷”都体现出他对金钱的贪婪、狂热占有欲;《爸爸的花儿落了》中对爸爸打我的动作描写,体现父亲的气愤,对我的要求很严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