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四单元 写作 思路要清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四单元 写作 思路要清晰

所作之画慢慢得到老师的夸奖,我在同学中开始出彩 了。但我的目标不在于老师的一句表扬,我细心地将画作 封入牛皮纸袋中,用清秀的小楷写上目的地,恍若干涸多 年的土地渴望甘霖般,虔诚地将信封投入信箱。许久之后, 收到的却是短信中一句冷冰冰的退稿通知。我抬头仰望, 咽下内心苦楚,仍然潜心创作,然后把心血之作精心地折 起来,一如既往地装入信封,寄向远方……
思 路 要 清
明确写什么,怎么写。 选材有所侧重,根据中心做出详略的安排。 明确中心, 围绕中心选择直接可信、新颖独到的材料 果断取舍材料
晰 以写人记事、表情达意为主的记叙文。一件事,以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过程为
事情发展的顺序 序,对事件的来龙去脉具体描述
不止一件事,按几件事发展的先后顺序写
依据文体和题材, 空间顺序 确定写作顺序
④语言描写, 表现杨老师的 幽默,营造轻 松的采访氛围。
我们交流起各自喜欢的书籍和作家, 谈起读书,杨老师眉飞色舞,脸上焕发着 耀眼的神采。我不禁问道:“您平常工作 应该很忙,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读书呢?” 杨老师沉思了几秒,说道:“当你真正爱 上阅读时,不管多忙多累你都会挤出时间 读书,我哪天不读书就会觉得缺了点儿什 么。”听了杨老师的这番话,我不禁心生 惭愧,自己在读书方面还是太懒了。
动,社团指导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姓杨。 师的原因。“反
在活动中,她侃侃而谈,分享了很多新奇的想法,复自纠己结的”假“想打敌败” 这使我对她充满了好奇。社团活动结束之后,经 “鼓起勇气”说
过反复纠结,我终于打败自己的假想敌,鼓起勇 明这是一次勇敢
气,向她预约了一次访问。】①
的尝试。
第二天午后,我匆匆忙忙来到操场,杨老师 ②外貌描写,表 已经到了。【远远望去,她穿着一件粉色连衣裙, 现杨老师清新而 披着一件米色短款开衫,站在秋日清亮的阳光下, 安静的特点。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共42张PPT)--第四单元 写作:思路要清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共42张PPT)--第四单元 写作:思路要清晰
第二招 巧用倒叙法清晰化
(1)由眼前的事或物自然引出回 忆,顺此思路追叙往事;
(2)为了制造悬念,引人人胜; (3)为了强调今昔(前后)对比, 人为地把后发生的情况提前写。
我有妙招
第三招 巧用强调法清晰化
量,把无关重要的无须说的各点一齐丢开,把应该说的选择出来,再在其中理出
一个线索和次第,另取一张纸条,顺这个线索和次第用小标题写成一个纲要。
(1)审清题意,明确中心。 (2)确定顺序,定好详略。 (3)形成框架,列好提纲。
——朱光潜
请你想一想
思路要清晰
思路清晰方法一:想全文结构
中心是文章的灵魂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 么伟大啊!可是,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怎 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 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他 做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
文章的完整结构(最基本的要求)
开头 点题、引出下文
主体 多角度叙述,丰富内容
感悟 点明主旨
这四件事,你觉得哪件事先写,哪件事后写?
1.第一堂课,沈老师真诚地回答了学生的提问,博得
了学生的好感。
2.学生给沈老师起外号,他不仅不生气,而且将外号
加之以自己的理解,赢得了学生的尊重。
3.学生犯错了,校长正要发作,但幸得沈先生帮学生
解围。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或时
4.学生执笔写诗送别沈老师。间顺序来写作的一种构思方法。
我来列一列
题目:这天,我回家晚了 主题:我因助人为乐而晚回家。 主要情节:(1)到同学家写作业;(2)回家路上送迷路老人回家;
(3)回到家被父母责备,说清真相。 写作顺序:时间顺序 内容概述:首先写放学后我应同学的邀请去他家做作业,接着写在他家 与他一起玩,看电视,发现时间不早了,怕父母担忧就急忙往家赶,最后详 细写回家路上碰到一个老人迷路了,送他回家,之后我回到家,发现天都黑 了,父母很着急,到处找我,我将事情经过告诉了父母,得到了夸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写作教案 思路要清晰 佳作欣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写作教案 思路要清晰 佳作欣赏

写作思路要清晰【写作文题】1.以《这天,我回家晚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自定立意。

不少于500字。

2.你有勇气去访问你所在地区的一位名人,或者本校一位你不熟悉的教师吗?勇敢地尝试一次,你不仅会获得人际交往的经验,还可能收获满满的自信。

记得提前做点儿准备,列出你的访问提纲。

访问完成后,以《对________的一次访问》为题,写一篇作文,跟同学分享你访问的经过和感受。

【写作导航】作文是作者思维的展开,作者有怎样的构思过程和思路,文章就会有怎样的条理。

写前想得清楚,想得周到,作文思路自然清晰。

1.学会编写提纲。

提纲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纲领式”的,即只写内容的要点,以及文意的大致安排;或者只写内容的要点,连文意的安排,哪些先说,哪些后说,都留待动笔的时候灵活处理。

一种是“细目式”的,即不只写明内容的要点,还写明表述此内容的篇章结构的具体安排,如由哪里说起,中间怎样转折、过渡、联系,最后怎样收束等等。

就初学者来说,两种提纲之中,以“细目式”为好。

2.确定写作顺序。

记叙文,应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有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情节安排可以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的发展变化顺序、情感顺序等展开。

可以采用顺叙、倒叙或插叙。

3.注意分解层次。

文章主旨确立以后,就应该恰当地分解层次,使几个层次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如何分解层次主要取决于表现主旨的需要。

文章层次常见的外在形式有:小标题式、序号式、总分式。

4.注意过渡照应。

过渡,是指段内及段与段之间的衔接。

一篇文章在段与段之间的内容跳跃性很强,就需要用一两句话过渡一下,这样文章的思路就会很顺畅,没有断裂不衔接的缺陷。

照应,是指开头与结尾的照应,前后文内部的照应,各部分与题目之间的照应。

如果文章缺少照应,就会给人一种不完整或是偏离题意的感觉。

在写作时,必须注意过渡照应,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思路才是清晰的。

5.努力写好结尾。

结尾是全文主旨展开的最后完成部分,也是主旨的深化部分,决不可忽视。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写作指导思路要清晰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写作指导思路要清晰

【总评】这篇文章结构布局很完整,叙事顺序清晰简明,通过“我”的心理活动 来推动故事的发展,通过一个小误会来制造文章的波折。本文的精妙之处在于 语言和误会的设置,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准确传神的动作描写,身临其境的环 境描写,都是妙笔。
单元写作指导 思路要清晰
单元写作·巧指导 佳作示范·树标杆
单元写作·巧指导
方法一 明确顺序串线索 常用的写作顺序有时间、空间、逻辑三种,而记叙文又有顺叙、倒叙、插叙等 记叙顺序。我们要根据文章内容、主旨确定合理的写作顺序,同时力求用鲜明 的线索贯串全篇。线索可以是时间、空间、情感,也可以是人物、事物、表情、 动作、语言等。
时候,我赶紧将我智斗坏人的经历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爸爸。爸爸笑了一下,笑得 有些不自然。原来,那个身影就是爸爸,他忙完工作后看天色已晚,怕出什么事, 便来接我。⑥
之后每次讲到这件事情,爸爸都是苦笑,没想到被我当贼了……哈哈哈!但 是,通过这件事情,我明白了遇到困难和危险的时候,必须沉着冷静,勇敢应对, 不要畏畏缩缩的,这样更有可能给了歹徒可乘之机。
【佳作展示】 我家后面有座山。我经常登上山顶,向四面眺望家乡的景色。 往东看,不远处是新建设的城镇。城里有一排排高大的楼房,一条条宽阔的街道。 街道两旁,绿树成荫。往南看,满眼是美丽的田野。田野里长着玉米、高粱、稻 子、棉花,庄稼一片接着一片,在很远的地方跟蓝天连了起来。一条笔直的公路 穿过田野,通向远方。往西看,是一片果园。那里果树成林,枝叶茂密,红澄澄的 柑橘,黄灿灿的梨子压弯了树枝。往北看,一条大河伸向远方。河上架着铁桥, 一列火车从铁桥上通过;河里有汽艇、帆船,还有连成一串的小货轮,来来往往, 十分繁忙。我的家乡多美好啊!
尽管发誓不去想,脑子里还是不由自主地闪过那些在电视上播放的坏人,心 就更害怕了。那条平时看似普通的路,在此刻看来是那么漫长。那条本来奔跑 得很快的腿,在此刻跨出一步都是那么艰难。③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

写作思路要清晰1.梳理文章思路,体验思路清晰对于表现主题的重要性。

2.通过编写提纲和写作实践,学习使文章思路清晰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展开任务同学们,我们经常用“思路清晰”评价一篇优秀的文章,可是如何才能做到思路清晰呢?现在就让我们重温经典课文,开启思路的发现之旅吧!任务一:阅读《再塑生命的人》,填写下表,试着说说作者的思路。

【设计意图】二、合作探究,理清思路1.学生合作完成表格,展示交流。

2.明确作者思路,体会思路清晰的效果。

任务一示例:的教学由浅入深,突出表现了莎莉文老师充满爱心和善于教育。

任务二示例:《植树的牧羊人》通过牧羊人种树前后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赞扬牧羊人坚持种树的壮举,引发读者的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不同文章有不同的行文顺序。

思路的本质就是一种逻辑关系。

严密的逻辑关系可以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

那么如何构架这种逻辑关系呢?看看作家是怎样做的。

【设计意图】通过示例,让学生自主发现不同文章的行文顺序。

体会行文顺序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

引入学写提纲的环节。

三、学写提纲1.学生相互交流,说说该怎样列提纲。

技巧提炼:(1)明确题目要求,确定主题。

(2)“自由联想”相关内容。

(3)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4)按逻辑关系排列材料顺序。

2.整体构思训练。

围绕“他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的主题,编写提纲。

预设:A.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

B.他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C.他写完作业之后常常进行体育锻炼。

D.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

E.他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

F.他家离学校很远,但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学,从不让父母接送。

G.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排列顺序:B.他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A.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

G.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归纳思路:按照学习的规律排列材料,从课上到课下,从课内到课外,突出热爱学习的主题。

3.思路清晰训练。

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周记提纲,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评判一下他的提纲是否做到思路清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写作小专题思路要清晰练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写作小专题思路要清晰练习

写作小专题思路要清晰【写作导航】所谓思路清晰,就是指一篇文章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完整。

叙述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情节要完整。

事件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展开,必然存在着前后相继的衔接性。

因此,构思作文时要考虑情节的完整性和衔接性。

二、顺序要合理。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安排得恰当,才能叙述得清楚。

记叙的顺序一般分为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1.顺叙: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运用顺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

一般以时间、空间或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放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或过渡。

否则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

3.插叙: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

三、过渡要自然。

过渡,是指文章层次与层次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转换和衔接。

以下的情况需要过渡:1.在倒叙引入和结束的地方。

即当文章引入倒叙的时候,或者是倒叙完了,文章又回到了顺叙的时候,要运用过渡词、句或段,使文章连贯。

2.上文和下文的意思发生转折时。

如果没有过渡,上下文就会显得自相矛盾。

3.事件或场面转换时,以使文气贯通,浑然一体。

常用的过渡方法有:1.过渡段:即用一小段文字独立成段。

2.过渡句:即用一两句话放在上段的最后或是下段的开头。

3.过渡性词语:如用“因此、但是、然而、于是”等来表示段落间的各种关系转换。

四、前后要照应。

即前边写的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写的前面要有交代。

常见的照应方法有:1.文题照应。

就是文章的正文和标题相照应;2.前后照应。

即文章中前后内容之间的照应;3.首尾照应。

即文章的结尾与开头照应。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单元写作指导 思路要清晰课件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单元写作指导 思路要清晰课件

全文思路清楚,行文流畅,给人以无限美好。
• (三)

你有勇气去访问你所在地区的一位名人,或者本校一位你不熟悉的教师吗
? 勇敢地尝试一次,你不仅会获得人际交往的经验,还可能收获满满的自信。
记得提前做点儿准备,列出你的访问提纲。访问完成后,以《对 的一次访问 》为题,写一篇作文,跟同学分享你访问的经过和感受。
老妈对“我”的爱之深 欲扬先抑

【点评】环绕中心来组织材料,为了突出老妈对“我”的爱,先
写老妈对“我”细致入微的照料,在拟写提纲的时候,按照一定的写
作顺序来完成思路,列出提纲,让我们看到自己谋篇布局的构思:中
心是什么,材料是什么,哪件事详写,哪件事略写,怎样安排顺序等
。这样一目了然,使写作时思路清楚,行文有序。
④听了亚凌老师的回答,我不由得对眼前这位处世不惊、肃然淡 雅的女子多了几分敬意。
⑤随着与老师交流的不断深入,我更是被亚凌老师的人格魅力所 吸引,谈话也愈加自然。最终,我抛出了在心中埋藏已久的问题:“ 亚凌老师,您认为创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亚凌老师淡淡地笑 笑,向我娓娓道来:“写作者的心动了、心热了,语言自然细腻得铺 排成了画面,文字结构自然浑然天成。”
所思、所感为线索,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个下大雨的晚上,“
我”在放学回家的途中,和一群人一起帮一个卖梨的妇人捡梨的故事
。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了人间真情,即使天空下着雨,即使彼此很
陌生,大家一起雨中全力帮助妇人的情景仍然让“我”倍感温暖。这
是“我”回家晚归的原因,也是“我”备受感动的原因,值得铭记。
对点评析 开头介绍故事产生的环境。 第②段点明故事产生的时间。 引出主人公妇人。 通过对妇人的动作和衣着的描写,为下文作铺垫。 第⑥段写出妇人看到梨掉在地上时的担忧。 第⑦~⑨段详写大家对妇人的帮助。 第 段点明文章的中心,写“我”收获了真情。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一课时写作:思路要清晰》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一课时写作:思路要清晰》课件

写作导航
二、要肯定好写作的顺序。是依照时间、空间的顺序还是依照事理的逻辑顺序 去写,要根据文体和题材的特点来定。像《纪念白求恩》,作者对白求恩诸多 精神品行的评述,就依照重要程度的先后顺序来写,采取的是逻辑顺序;而 《植树的牧羊人》则依照时间顺序写了牧羊人以一已之力改变荒原的故事。 三、列提纲。文字总比头脑中的思路明晰,因此在头脑中形成作文的结构图后, 用提纲的情势固定下来,更有助于思路的条理化,也便于修改,使之臻于完善。
写作方法
方法点拨
杰出片断
标志词 提示法
叙事时用明确表示时间或地点 的标志词来交代清楚具体时间 或地点,让读者明确事情是什 么时候、什么地点产生的,这 样才能清楚地展现所叙之事。
这一天早上,天还没亮,谢达偷偷地走出房间,悄 悄爬向纳粹士兵的油库,可就在他准备点燃火柴时, 被纳粹哨兵发觉,一颗罪恶的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 谢达当即倒下,然后被拖出门外吊起来示众。第二 天中午,赛夫买通了关节,把谢达抱回家。他要给 谢达穿上新衣服再埋葬,为此,他几度昏厥。
写作导航
名师点评
小作者叙述了自己一次走夜路时误把吹到电线杆上的连衣裙当作“幽灵” 的经历,文章情节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小作者巧用比喻、拟人、夸张等 修辞手法,逼真地写出“我”看到的“幽灵”的样子,并写出了“我”当 时的心理和身体反应,使文章的语言更生动,内容更充实。
写作导航
经典范文
学校生活二三事
作文题目
二、以《我回家最晚的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很多于500字。 提示: 1.根据题目,以下内容可能要在作文中写到:为何这一天回家最晚?往常是怎 样的情形?这天回家前遇到了什么事?回家后产生了什么?你的心里又有怎样 的感受? 2.题目合适写记事文章,依照时间先后来写是最常见的一种顺序;如果反其道 而行之,先写“回家最晚”的结果,再倒叙之前产生的事件,可能更吸引人。 3.根据立意的不同,写作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如果要强调导致“回家最晚" 的原因,则回家后的情形可略写乃至不写;如果要强调“回家最晚”的后果, 则原因可以略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支支吾吾地回答:“我去同学家写作业并且玩了一 小会儿。”爸爸说:“以后晚回家一定要告诉我们, 不要让家里人为你担心好吗?”爸爸语气严肃,但并 没有严厉批评我。而我心里却无法平静,我只顾着自 己玩乐,竟没有顾及家里人的感受,我真是自私啊。
爸爸的话就像一盆冷水瞬间泼醒了我,这一次晚 回家的经历让我明白了父母对我的爱。对不起,爸爸 妈妈,我让你们担心了,我以后再也不会犯这种错误 了。④
当我走出小伊家,星星已挂满了天空,道路 上一片漆黑,隐隐约约传来怪叫声,那边的草丛 中好像有一个东西,会不会是……我不敢再想, 脚下的步子不由得加快了,我只想赶快到家。
③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刻画出了“我” 忐忑不安的心。
来到了楼下,我的恐惧消失了,但心情却没有半点放 松。爸爸会怎么做呢?是一脸愤怒的表情,还是在等着 我,要扬起大手掌打我呢?③我真想像孙悟空一样,有 七十二变,那样我就会拔下一根毫毛,让它变成我,去 见爸爸。幻想终究不能成为现实,我必须独自面对自己 犯下的错,心想爸爸要是打我就打吧,也算是给自己一 个教训。我敲了门,爸爸开了门,他一怔随后就一下子 将我搂在怀里:“宝贝,你上哪去了,担心死爸爸妈妈 了。妈妈出去找你,现在还没有回来呢。”
④首尾呼应,写出了自己不会再犯这 样的错。
点评:习作采用倒叙来组织文章,思 路清晰。开篇点题,首尾呼应,结尾点 明了中心。恰当的心理描写为下文做了 很好的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如果 习作语言再加修饰,文章就更完美了。
我与妈妈的二三事
我的妈妈是一位很普通的家庭主妇。她 的身材偏瘦,个子不高,眼睛大大的,鼻 梁高高的,嘴巴小小的,五官搭配起来十 分完美。①她非常勤劳,每天早晨等我起 来,她早已做好了早餐,吃完早餐后她总 会骑车送我上学。
技法点拨
如何让文章“条理清楚、脉络清晰呢?
大家要善于积累这方面的技巧和方法。
1.对写作的内容要有整体构思
先想清楚文章要写的中心是什么?并以
此为中心取舍材料。哪些为主,准备详写,
哪些为次,准备略写,都要心中有数。
中心
取舍材料
整体结构
2.确定好写作顺序
以记叙文为例,可以按时间顺序, 也可以是倒叙、插叙,无论采用哪 种顺序,都要注意条理清楚。如: 《植树的牧羊人》以时间顺序描写 牧羊人凭一己之力改变荒原的故事。
2.以《这天,我回家晚了》为题,写一 篇记叙文。自定立意。不少于500字。
3.你有勇气去访问你所在地区的一位名 人,或者本校一位你不熟悉的教师吗?勇敢 地尝试一次,你不仅会获得人际交往的经 验,还可能收获满满的自信。记得提前做 点儿准备,列出你的访问提纲。访问完成 后,以《对_____________的一次访问》为 题,写一篇作文,跟同学分享你访问的经 过和感受。
什么是文章的思路?
就是作者对整篇文章结构的一种 设计和安排。
思路的展开,具体的要求就是条理 清楚,层次分明。
我们学过的记叙文,大都有清晰的思 路。如《再塑生命的人》就是按时间顺序 展开思路的。
“我与莎莉文老师的 第一次见面: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 拥抱。 第二天早晨:莎莉文老师给我一个洋娃娃,并教 我拼写单词。 有一天:莎莉文老师给我一个更大的洋娃娃。 这天上午:莎莉文老师和我为杯和水两个字发 生来争执。 后来的井房经历:使我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
学习目标
1.了解一般文章的行文顺序,学会整体构思, 取舍材料,安排详略。
2.学会布局谋篇,并体验撰写提纲的作用, 认识到写作前拟提纲的重要性,养成用提纲 明确作文结构的习惯。
3.写作实践,在作文中注意把握行文线索, 脉络清晰,学会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和叙述 事情。
古人写文章很讲究“言有序,章有法”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指文章的思路。
写作要求
1.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内容组织材料,拟 写提纲。审好题,确定立意。立意不同,写 作重点也不同,各部分内容的详略也不同。
2.要确定好写作的顺序 是按照时间发展、空 间转换的顺序,还是按照事理逻辑去写,要根据 具体情况来确定。
3.先列提纲 写成文字往往比头脑中的构想 更明确,因此,想好文章的结构后,不妨用提纲 的形式明确下来。这样既有助于行文时保持思路 清晰,条理清楚,也便于写成初稿后修改完善。 正如老舍先生所说:“有了提纲,心里就有底, 写起来就顺理成章了;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
② 爸爸的叮嘱为情节的展开做 了铺垫。
一进小伊的家,那摆设得整整齐齐的书,映进 了我的眼帘,就在书架的旁边有个遇见亮光就会 说话的玩具海绵宝宝。她答应我,写完作业就让 我玩上一会。我和她写完作业一看表已经8点了。 啊!这么晚了爸爸会说我吗?唉,反正都晚了,何 不在这里玩个够呢,玩一会海绵宝宝再说。就这 样,在不知不觉中我忘写正文,叙事清楚, 经过具体,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列提纲时应侧重以下几点: (1)设计好整体结构 (2)安排好详略 (3)确定好写作顺序 (4)概括每个层次的意思
文题展示84页
1.如果以《______________二三事》为题, 写一篇记人的文章,你会写谁?请列出作 文的提纲,形式不限。
这天,我回家晚了
那一次的经历至今我都还牢牢记在心里, 因为那是我最晚回家的一次。我为我那一 次的行为感到非常后悔,但是我没有办法 改变我已经犯下这个错误的事实,我只能 让自己以后不要再犯这样的错了。①
①运用倒叙开头,设置悬念,引起了 读者的阅读兴趣。
那天下午放学,小伊对我说:“我家里没人, 我有些害怕,你能陪我一起写作业吗?”接到朋 友的邀请,我的心里高兴极了,但仍是很犹 豫——我的脑海里闪过爸爸平时一而再、再而 三叮嘱的话:“放学后不能在外面玩,一定要 回家!”②但我看到小伊那期待的目光,心便软 了下来,就陪她写一会吧,就一会,爸爸要是 知道我是为了帮助同学,一定不会批评我的。
联系本单元写作实践,提醒注意:
第一题提纲的形式可以用文字叙述,也可以
用图表加文字的形式,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第二题无论采用顺叙、倒叙还是插叙,都要注 意条理清楚、思路明晰。同时,立意不同,写作 的重点也可有所不同;
第三题访问时,留意被访问者的表情、动作、 手势,体会他当时的内心活动。写清访问的过程, 还可以写点自己的体会与感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