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时张龙等编制的八卦
朝阳三燕_北魏遗存中反映出的汉文化因素_周亚利 - 副本 - 副本

舆 服 志 》记 载 皇
,
、 、
化 已 渗透 到 三 燕 的 统 治机 构 中
五 文 化 方面
、
。
:
“
以 黄 金 为 山 题 贯 白珠
。
。
为 桂 枝 相缪 一 爵 ( 雀 ) 九 华 ( 花 ) 熊 虎 赤
黑 夭 鹿 辟 邪 南 山 丰大 特 六 兽
“
、
”
鲜 卑族
,
,
( 一 ) 文 字 三 燕 北 魏 在 文 化 方 面汉 文
、
。
朝阳前
垅⑥ ( 图 三 )
,
。
燕 后 燕 遗 存 出土 的五 株 与 中原 汉文 化 遗
牛 耕 画 面 的 出 现 反 映 出 鲜卑 族 到达
,
存 出 土 的 五 株 钱 相 同 足 见 前 燕 后燕 在 货
币 方 面 已 完 全 植 入 汉文 化
( 二 ) 牛耕
。 。
,
、
此 地 后 向 汉族 学 习 农 耕 技 术 以 适 应 当 地 的生 活 环 境 促 进 了 鲜 卑 族 畜 牧 经 济 向农
,
。
,
2 厘米
马 章”
、
。
印 面 阴 刻 车 骑大 将军 章 辽西 公章
”
。
“
”
、
“
大司
,
,
,
,
“
,
7 2
.
、
宽
1
.
2
厘米
”
。
龟 钮 印 在西 汉 时 已 出 现
。
西晋 时 仍 用
.
见 诸发 表 的 朝 阳 三 燕 时期的 带 钩 基 本
龟纽印
伏羲画卦传说记载事迹

伏羲画卦传说记载事迹伏羲画卦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故事。
相传八卦是伏羲画的。
他领导部族辛勤劳作,“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却依旧食不果腹,饥寒交迫。
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伏羲画卦传说记载事迹,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一、伏羲画卦历史记载《易·系辞下》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这里讲作为《易》的基础的八卦是史前时期的伏羲所创,这个说法是否成立,过去的易学家都照着讲,没有提出什么怀疑。
但是,到了近代以来,人们才渐渐对此表示疑问。
目前考古发现的有关《易》卦的材料,最早的是殷商时的筮数。
筮数是一连串的数字,有的是三个数字,有的是六个数字,这些数字可以按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原则,转译为《易》卦。
例如“一一六八八一”,便是下震上巽的《益》卦。
《易》卦源于筮数。
已知的筮数实例以殷墟出土的几件为最早,有的应用于器物,如陶器、石器、铸铜用的陶范等,有些见于甲骨,时代都不早于殷墟中期,即殷王武乙、文丁时。
在陕西等地的商末周初遗存中筮数的例子大为增多,说明周人可能比殷人更广泛地运用筮法,而且这种筮法已经比较复杂成熟。
顾颉刚在1929年撰《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一文,推定《周易》卦爻辞“著作年代当在西周初叶”,此说精确不磨,为学者所遵信。
以此见之,《易》卦不可能为伏羲所画,伏羲画卦仅是一种传说,况且伏羲仅是一个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在历史上是否实有此人还是一个问题。
但是,“伏羲画卦”的传说却由来已久,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就曾说:“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
”可见起码在秦汉间伏羲画卦的传说就已盛行。
那么“伏羲画卦”的传说是如何产生的?从伏羲到《易》卦,这其中包含着什么样的文化意蕴?本文试图从神话学的角度讨论之。
二、伏羲画卦历史历程《易·系辞上》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解析版)

19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基础知识梳理一、淝水之战相关成语典故: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东山再起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了解)北魏建国:386年,拓跋珪建立北魏,定都平城2.北魏统一: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北朝开始,经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政权。
439-581年3.北魏孝文帝改革(拓跋宏、元宏)——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是成功的(1)494年从平城迁都洛阳(2)汉化措施:①说汉语:禁用鲜卑语,统一说汉语②穿汉服③改汉姓④通汉婚⑤学汉礼(3)意义: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如何评价孝文帝?是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顺应了历史潮流,推动了社会进步,民族融合,三、民族融合的表现经济、习俗:内迁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农业技术,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接受胡人的食物(胡饼)、服装(裤褶服)、用具(胡床、椅子、方凳)政治:十六国统治者实行君主专制制度文化:汉语成为北方通用语言;少数民族乐器、舞蹈传入中原民族心理:“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隔阂和偏见逐渐减少影响: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基础测试一、单选题1.“将都城有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通婚。
”材料中的措施促进了()A. 民族融合B. 江南地区的开发C. 北魏政权的建立D. 民族政权并立局面的形成2.淝水之战的战争双方是()A. 西晋前秦B. 东晋北魏C. 西晋北魏D. 东晋前秦3.下列诗句能反映民族交融的是()A. “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B.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C.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D.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4.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二是“变”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战国历史的是()A. 商鞅变法B. 长平之战C. 楚王问鼎D. 合纵连横5.“……鲜卑族贵族集中在平城,保守势力顽固,推行汉化政策阻力大,于是孝文帝把都城迁到洛阳。
中国通史第40集~45集知识点

中国通史第40集~45集知识点中国通史第40集公元398年北魏统治了中原大部分地区,而后,跋鲜卑将国都迁至平城(今山西大同),为抵抗北部柔然攻击,在长城沿线设立一系列军镇(沃野、怀朔-高欢、武川-宇文泰、抚冥、柔玄)。
公元493年迁至洛阳后,北方六镇地位一落千丈。
留居京者,得上品通官。
六镇成为不安定的地方,六镇大起义中的高欢(东魏)、宇文泰(西魏)主宰了北魏王朝的命运。
新兴的突厥和不作为的南朝,中国陷入更为混乱的政治割据中。
公元541年,杨坚(后来的隋文帝)在西魏出生,身为父亲的同州刺史杨忠(后被宇文泰封为隋国公-隋朝的来历)将他交由智仙尼姑抚养,取佛教小名“那罗延”,意为金刚力士。
—宇文泰统治西魏,设置府兵制,设八大柱国,下有十二大将军(杨忠)。
此时西魏东魏的统治者分别为宇文觉和高洋,杨坚先后被赐予车骑大将军、骠骑大将军,娶独孤家族第七个女儿,岳父独孤信为八大柱国之一,也是鲜卑贵族,西魏开国功臣。
(独孤家族一门三皇后,长女嫁于北周皇帝,成为北周明帝皇后。
第四个女儿嫁给了八柱国李虎的儿子李昞-唐高祖李渊的父亲。
第七个女儿成为隋朝的文献皇后),杨氏被赐鲜卑族姓“普六茹氏”。
公元577年,北周(原西魏)灭北齐(原东魏),北方实现了统一,天下三分变成了南北对峙。
杨坚36岁上升为柱国,女儿杨丽华,被周武帝选为太子妃,即宣帝皇后,杨坚任大司马。
遭周宣帝猜忌,为化解,杨坚请求外调扬州,暂时远离政治中心,隐忍中等待。
公元580年,宣帝亡,静帝即位,隋王杨坚灭尉迟迥、司马消难、益州王谦等,还汉姓。
公元581年,废北周静帝,从外孙手中夺得皇位。
此时北突厥,南陈朝。
采用长孙晟建议远交近攻、离强和弱。
卫王杨爽大败突厥,突厥分为东西两部,东沙钵略可汗臣服于隋朝。
公元588年,隋文帝开始讨伐陈朝。
陈朝仍认为长江天堑,自古隔绝南北。
陈后主不理朝政,日日沉湎声色—妖姬脸似花寒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历史学基础(名词解释)模拟试卷11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名词解释)模拟试卷11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少康中兴正确答案:又称纶地中兴,是夏朝初期少康恢复夏朝统治世系的斗争。
太康失国后,夏政权被东夷族伯明氏成员寒浞所掌,他大肆消除亲夏势力。
夏后相之子少康在有虞氏的帮助下,怀着复国之志,以纶邑为根据地,收集夏众,纠合同姓,攻灭寒浞,恢复了夏朝的统治,从此,夏王朝开始了一段时期的政治稳定的兴盛局面,史称“少康中兴”。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史2.宗主督护制正确答案:北魏初期的基层政权组织。
北魏征服中原时,许多汉族豪强地主建立了“坞堡”,占有大量依附人口并拥有武装,北魏无力一一削平,只好承认既成事实,任命这些豪强地主为“宗主督护”,代行基层政权的职能。
大小坞堡的存在,威胁了国家的统一,大量的隐户,也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孝文帝改革时,宗主督护制被三长制取代。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3.祖冲之正确答案:南朝时期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
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演算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西方数学家在一千多年以后才获得同样的结果。
他编制的《大明历》,开辟了历法史的新纪元。
祖冲之还与他的儿子祖咂一起,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为了纪念祖氏父子发现这一原理的重大贡献,这一原理也被称为“祖暅原理”。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4.洛克正确答案:17世纪英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
主要思想有:(1)自由主义思想。
洛克将自由看做人类的自然权利之一,同时他又认为自由只能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行使。
(2)天赋人权思想。
洛克将生命权利、自由权利、财产权利和惩罚权利作为主要内容。
(3)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思想。
他坚决反对君主制政体,赞成实行立宪君主制政体,并明确表示国家的目的应该是保护人们的各种权利并为全体社会成员谋取社会福利。
(4)三权分立思想。
他认为国家权力应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外交权三种。
而立法权是最重要的权力。
历史趣谈北魏王朝为何盛行以“手铸金人”卜吉凶?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北魏王朝为何盛行以“手铸金人”卜吉凶?导语:北魏时,宫廷内有一个奇特的风俗,即“手铸金人”。
每逢册立皇后,候选人必须在众目睽睽下“手铸金人”,用以占卜吉凶,窥探天意,以“手铸北魏时,宫廷内有一个奇特的风俗,即“手铸金人”。
每逢册立皇后,候选人必须在众目睽睽下“手铸金人”,用以占卜吉凶,窥探天意,以“手铸金人”的成败决定册立与否,成则立,不成则不立,然后再选一人走这道程序。
对此,《北史》后妃传序云,“魏故事,将立皇后必令手铸金人,以成者为吉,否则不得立也。
”不少妃嫔,虽众望所归,万事俱备,志在必得,与皇后之位仅一步之遥,但在“手铸金人”这个环节上出了问题,只能接受无缘皇后的命运。
关于皇后册立行“手铸金人”一事,《魏书•皇后列传》记载的颇为详实,“道武皇后慕容氏,宝之季女也。
中山平,入充掖庭,得幸。
左丞相卫王仪等奏请立皇后,帝从群臣议,令后铸金人,成,乃立之,告于郊庙。
……道武宣穆皇后(追谥)刘氏,刘眷女也。
登国初,纳为夫人,生华阴公主,后生太宗。
后专理内事,宠待有加,以铸金人不成,故不得登后位。
……明元昭哀皇后(追谥)姚氏,姚兴女也,舆封西平长公主。
太宗以后礼纳之,后为夫人。
后以铸金人不成,未升尊位,然帝宠幸之,出入居处,礼秩如后焉。
……”从史料记载来看,不论接受“手铸金人”占卜的妃嫔出身如此,是否得宠,是否生子,是否贤能,只要过不了“手铸金人”这一关,即便再怎么受皇帝宠爱,即便死后可追谥为皇后,但生前登不上后位。
没办法,这是北魏故事,是拓跋氏皇族定下的死规矩,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即使是皇上也无权插手和干涉。
金人,其材质并不一定是黄金,通常为黄铜,即铜鎏金像。
所谓“手生活常识分享。
朝阳三燕、北魏遗存中反映出的汉文化因素

朝阳三燕、北魏遗存中反映出的汉文化因素周亚利(朝阳市博物馆)朝阳是三燕故都、北魏营州辖境,留下大量三燕、北魏遗存。
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这些遗存中含有大量汉文化因素,反映出鲜卑族在南迁的同时逐渐汉化的事实。
本文就朝阳三燕、北魏遗存中典型的汉文化因素略为阐述,供关心此问题的同志参考。
一、经济方面(一)货币。
朝阳袁台子东晋壁画墓出土七枚“五铢”钱,三枚残。
其中有三枚剪轮五铢,直径1.7厘米,皆为东汉后期五铢[1]。
袁台子壁画墓的年代为公元四世纪初至四世纪中叶[2],当属前燕遗存。
后燕崔遹墓还出土一枚五铢。
“朱”字头已圆折,“五”字特征与东汉五铢相似,当为东汉五铢[3]。
崔遹墓还出土一枚“货泉”[4],这是王莽时期的货币之一。
五铢钱最初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东汉、魏、晋、南齐、梁、陈、北魏和隋都有铸造。
朝阳前燕、后燕遗存所出五铢与中原汉文化遗存出土的五铢钱相同,足见前燕、后燕在货币方面已完全植入汉文化。
(二)牛耕。
农业上的牛耕方法,在中原地区很早就出现。
《汉书·食货志》载:“其耕耘下种田器,皆有便巧……用耦犁,二牛三人。
一岁之收,常过缦田。
”江苏睢宁双沟东汉画像石,陕西米脂东汉画像石均有牛耕图(图一、二)。
朝阳袁台子壁画墓亦有绘牛耕内容的画面。
袁台子壁画墓以绿砂岩石板、石条构筑,主体呈长方形,由墓道、墓门、耳室、壁龛组成。
墓室四壁及墓顶、壁龛均有彩绘。
内容有门吏、主人像、出猎、宅第、庖厨、奉食、宴饮、牛耕、四神、日月星云等。
牛耕图绘于西壁龛顶部。
画面高38、宽72厘米。
绘红、黄二牛挽犁耕作,一扶犁者左手扶犁,右手扬鞭赶牛[5]。
朝阳县沟门子晋壁画墓亦绘有牛耕图。
沟门子壁画墓为长方形石筑单室墓,前宽后窄。
墓室内的东、西、北三面石壁上皆有彩画。
内容有家居、牛耕、汲水、家畜以及山林等。
牛耕图绘于墓室西壁,因上部壁石已被拆去,画面仅存人和牛的下部。
画面为一头红色牛牵犁(犁头黑色),其后有一人扶犁,仅存双腿。
口供何以中心_罪从供定_传统及其文化解读_闫召华

法制与社会发展(双月刊)2011年第5期(总第101期)口供何以中心———“罪从供定”传统及其文化解读闫召华(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重庆400023)摘要:从制度到实践,口供在古代刑事司法中的作用被强调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赃证”仅仅是获取和推核口供的辅助手段,孤供可以定罪,而无供情况下则通常只能办成“悬案”或“疑案”。
相应的,作为取供中的“合法暴行”,最不可妄加的拷掠成了断狱中最不能离开的审讯手段。
而有限的可知论、伦理秩序和“狱无淹滞”的价值诉求、反逻辑的自由心证及非对抗的刑事司法等则为口供主义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
关键词:据供定罪;刑讯;口供中心主义;文化解读中图分类号:DF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128(2011)01-0097-14和任何其他法律制度一样,口供制度即便是———通过移植和创新———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崭新面目,也难以抹去深深的历史烙印。
正如卡多佐所说,“某些法律的概念之所以有它们现在的形式,这几乎完全归功于历史。
除了将它们视为历史的产物外,我们便无法理解它们”。
[1](P31)口供的法律传统和文化,作为一种“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虽然不足以决定现行口供法则的方方面面,但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前的口供实践。
因此,研究口供的历史,对于解决当前口供立法及其实施中的问题,并非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实用的、不可或缺的基础。
一、罪从供定:古代口供制度演进中的变与不变自夏商至明清,随着朝代的兴亡更替,我国口供制度的内容也或沿或革,日渐成熟和完善,及至庚子年后,当局开始参酌西法、断裂传统的努力,最终,刑讯被废,证据裁判原则得以确立。
总体上而言,我国古代口供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以下特点:(一)“据供定罪”原则贯穿始终受法官的非专业化、侦查水平的落后、断狱程限的严格性及审讯中的“直觉崇拜”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古代有重视言词证据尤其是当事人供词的司法传统,因此,古时的刑事审判又被称为“推收稿日期:2011-06-21作者简介:闫召华(1979-),男,河南商丘人,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讲师,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魏时张龙祥等编制的《正光历》已经包含了孟喜的“卦气说”。
其中有“推四正卦术”:“因冬至大小余,即坎卦用事日;春分,即震卦用事日;夏至,即离卦用事日;秋分,即兑卦用事日。
”并且还列出了各月份所对应的卦:十一月,未济、蹇、颐、中孚、复;十二月,屯、谦、睽、升、临;正月,小过、蒙、益、渐、泰;二月,需、随、晋、解、大壮;三月,豫、讼、蛊、革、夬;四月,旅、师、比、小畜、乾;五月,大有、家人、井、咸、始;六月,鼎、丰、涣、履、遯;七月,恒、节、同人、损、否;八月,巽、萃、大畜、贲、观;九月,归妹、无妄、明夷、困、剥;十月,艮、既济、噬嗑、大过、坤。
易经六十四卦第1卦乾为天(乾卦)刚健中正(上上卦)【1—1】象曰: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
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
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和健,表明兴盛强健。
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
第2卦坤为地(坤卦)柔顺伸展(上上卦)【0—0】象曰:肥羊失群入山岗,饿虎逢之把口张,适口充肠心欢喜,卦若占之大吉昌。
这个卦是同卦(下坤上坤)相叠,阴性。
象征地(与乾卦相反),顺从天。
承载万物,伸展无穷无尽。
坤卦以雌马为象征,表明地道生育抚养万物,而又依天顺时,性情温顺。
它以“先迷后得”证明“坤”顺从“乾”,依随“乾”,才能把握正确方向,遵循正道,获取吉利。
第3卦水雷屯(屯卦)起始维艰(下下卦)【6—4】象曰:风刮乱丝不见头,颠三倒四犯忧愁,慢从款来左顺遂,急促反惹不自由。
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坎)相叠,震为雷,喻动;坎为雨,喻险。
雷雨交加,险象丛生,环境恶劣。
“屯”原指植物萌生大地。
万物始生,充满艰难险阻,然而顺时应运,必欣欣向荣。
第4卦山水蒙(蒙卦)启蒙奋发(中下卦)【7—6】象曰:卦中爻象犯小耗,君子占之运不高,婚姻合伙有琐碎,做事必然受苦劳。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艮)相叠,艮是山的形象,喻止;坎是水的形象,喻险。
卦形为山下有险,仍不停止前进,是为蒙昧,故称蒙卦。
但因把握时机,行动切合时宜,因此,具有启蒙和通达的卦象。
第5卦水天需(需卦)守正待机(中上卦)【6—1】象曰:明珠土埋日久深,无光无亮到如今,忽然大风吹土去,自然显露有重新。
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坎)相叠,下卦是乾,刚健之意;上卦是坎,险陷之意。
以刚逢险,宜稳健之妥,不可冒失行动,观时待变,所往一定成功。
第6卦天水讼(讼卦)慎争戒讼(中下卦)【1—6】象曰:心中有事事难做,恰是二人争路走,雨下俱是要占先,谁肯让谁走一步。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乾)相叠。
同需卦相反,互为“综卦”。
乾为刚健,坎为险陷。
刚与险,健与险,彼此反对,定生争讼。
争讼非善事,务必慎重戒惧。
第7卦地水师(师卦)行险而顺(中上卦)【0—6】象曰:将帅领旨去出征,骑着烈马拉硬弓,百步穿杨去得准,箭中金钱喜气生。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坤)相叠。
“师”指军队。
坎为水、为险;坤为地、为顺,喻寓兵于农。
兵凶战危,用兵乃圣人不得已而为之,但它可以顺利无阻碍地解决矛盾,因为顺乎形势,师出有名,故能化凶为吉。
第8卦水地比(比卦)诚信团结 (上上卦)【6—0】象曰:顺风行船撒起帆,上天又助一蓬风,不用费力逍遥去,任意而行大亨通。
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坎)相叠,坤为地;坎为水。
水附大地,地纳河海,相互依赖,亲密无间。
此卦与师卦完全相反,互为综卦。
它阐述的是相亲相辅,宽宏无私,精诚团结的道理。
第9卦风天小畜(小畜卦)蓄养待进(下下卦)【5—1】象曰:苗逢旱天尽焦梢,水想云浓雨不浇,农人仰面长吁气,是从款来莫心高。
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巽)相叠,乾为天;巽为风。
喻风调雨顺,谷物滋长,故卦名小畜(蓄)。
力量有限,须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大有作为。
第10卦天泽履(履卦)脚踏实地(中上卦)【1—2】象曰:凤凰落在西歧山,去鸣几声出圣贤,天降文王开基业,富贵荣华八百年。
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乾)相叠,乾为天;兑为泽,以天喻君,以泽喻民,原文:“履(踩)虎尾、不咥(咬)人。
”因此,结果吉利。
君上民下,各得其位。
兑柔遇乾刚,所履危。
履意为实践,卦义是脚踏实地的向前进取的意思。
第11卦地天泰(泰卦)应时而变 (中中卦)【0—1】象曰:学文满腹入场闱,三元及第得意回,从今解去愁和闷,喜庆平地一声雷。
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坤)相叠,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阴阳交感,上下互通,天地相交,万物纷纭。
反之则凶。
万事万物,皆对立,转化,盛极必衰,衰而转盛,故应时而变者泰(通)。
第12卦天地否(否卦)不交不通(中中卦)【1—0】象曰:虎落陷坑不堪言,进前容易退后难,谋望不遂自己便,疾病口舌事牵连。
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乾)相叠,其结构同泰卦相反,系阳气上升,阴气下降,天地不交,万物不通。
它们彼此为“综卦”,表明泰极而否,否极泰来,互为因果。
第13卦天火同人(同人卦)上下和(同中上卦)【1—3】象曰:心中有事犯猜疑,谋望从前不着实,幸遇明人来指引,诸般忧闷自消之。
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乾)相叠,乾为天,为君;离为火,为臣民百姓,上天下火,火性上升,同于天,上下和同,同舟共济,人际关系和谐,天下大同。
第14卦火天大有(大有卦)顺天依时(上上卦)【3—1】象曰:砍树摸雀作事牢,是非口舌自然消,婚姻合伙来费力,若问走失未逃脱。
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离)相叠。
上卦为离,为火;下卦为乾,为天。
火在天上,普照万物,万民归顺,顺天依时,大有所成。
第15卦地山谦(谦卦)内高外低 (中中卦)【0—7】象曰:天赐贫人一封金,不争不抢两平分,彼此分得金到手,一切谋望皆遂心。
这个卦是异卦(下艮上坤)相叠,艮为山,坤为地。
地面有山,地卑(低)而山高,是为内高外低,比喻功高不自居,名高不自誉,位高不自傲。
这就是谦。
第16卦雷地豫(豫卦)顺时依势 (中中卦)【4—0】象曰:太公插下杏黄旗,收妖为徒归西歧,自此青龙得了位,一旦谋望百事宜。
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震)相叠,坤为地,为顺;震为雷,为动。
雷依时出,预示大地回春。
因顺而动,和乐之源。
此卦与谦卦互为综卦,交互作用。
第17卦泽雷随(随卦)随时变通 (中中卦)【2—4】象曰:泥里步踏这几年,推车靠崖在眼前,目下就该再使力,扒上崖去发财源。
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兑)相叠,震为雷、为动;兑为悦。
动而悦就是“随”。
随指相互顺从,己有随物,物能随己,彼此沟通。
随必依时顺势,有原则和条件,以坚贞为前提。
第18卦山风蛊(蛊卦)振疲起衰 ( 中中卦)【7—5】象曰:卦中爻象如推磨,顺当为福反为祸,心中有益且迟迟,凡事尽从忙处错。
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艮)相叠,与随卦互为综卦。
蛊(gu)本意为事,引申为多事、混乱。
器皿久不用而生虫称“蛊”,喻天下久安而因循、腐败,必须革新创造,治理整顿,挽救危机,重振事业。
第19卦地泽临(临卦)教民保民 (中上卦)【0—2】象曰:君王无道民倒悬,常想拨云见青天,幸逢明主施仁政,重又安居乐自然。
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坤)相叠。
坤为地;兑为泽,地高于泽,泽容于地。
喻君主亲临天下,治国安邦,上下融洽。
第20卦风地观(观卦)观下瞻上 (中上卦)【5—0】象曰:卦遇蓬花旱逢河,生意买卖利息多,婚姻自有人来助,出门永不受折磨。
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巽)相叠,风行地上,喻德教遍施。
观卦与临卦互为综卦,交相使用。
在上者以道义观天下;在下者以敬仰瞻上,人心顺服归从。
第21卦火雷噬嗑(噬嗑卦)刚柔相济(上上卦)【3—4】象曰:运拙如同身受饥,幸得送饭又送食,适口充腹心欢喜,忧愁从此渐消移。
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离)相叠。
离为阴卦;震为阳卦。
阴阳相交,咬碎硬物,喻恩威并施,宽严结合,刚柔相济。
噬嗑(shihe)为上下颚咬合,咀嚼。
第22卦山火贲(贲卦)饰外扬质 (中上卦) 【7—3】象曰:近来运转锐气周,窈窕淑女君子求,钟鼓乐之大吉庆,占者逢之喜临头。
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艮)相叠。
离为火为明;艮为山为止。
文明而有节制。
贲(bi)卦论述文与质的关系,以质为主,以文调节。
贲,文饰、修饰。
第23卦山地剥(剥卦)顺势而止 (中下卦) 【7—0】象曰:鹊遇天晚宿林中,不知林内先有鹰,虽然同处心生恶,卦若逢之是非轻。
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艮)相叠。
五阴在下,一阳在上,阴盛而阳孤;高山附于地。
二者都是剥落象,故为“剥卦”。
此卦阴盛阳衰,喻小人得势,君子困顿,事业败坏。
第24卦地雷复(复卦)寓动于顺 (中中卦) 【0—4】象曰:马氏太公不相合,世人占之忧疑多,恩人无义反为怨,是非平地起风波。
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坤)相叠。
震为雷、为动;坤为地、为顺,动则顺,顺其自然。
动在顺中,内阳外阴,循序运动,进退自如,利于前进。
第25卦天雷无妄(无妄卦)无妄而得 (下下卦) 【1—4】象曰:飞鸟失机落笼中,纵然奋飞不能腾,目下只宜守本分,妄想扒高万不能。
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乾)相叠。
乾为天为刚为健;震为雷为刚为动。
动而健,刚阳盛,人心振奋,必有所得,但唯循纯正,不可妄行。
无妄必有获,必可致福。
第26卦山天大畜(大畜卦)止而不止 (中上卦) 【7—1】象曰:忧愁常锁两眉头,千头万绪挂心间,从今以后防开阵,任意行而不相干。
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艮)相叠。
乾为天,刚健;艮为山,笃实。
畜者积聚,大畜意为大积蓄。
为此不畏严重的艰难险阻,努力修身养性以丰富德业。
第27卦山雷颐(颐卦)纯正以养 (上上卦) 【7—4】象曰:太公独钓渭水河,手执丝杆忧愁多,时来又遇文王访,自此永不受折磨。
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艮)相叠。
震为雷,艮为山。
山在上而雷在下,外实内虚。
春暖万物养育,依时养贤育民。
阳实阴虚,实者养人,虚者为人养。
自食其力。
第28卦泽风大过(大过卦)非常行动 (中下卦) 【2—5】象曰:夜晚梦里梦金银,醒来仍不见一文,目下只宜求本分,思想络是空劳神。
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兑)相叠。
兑为泽、为悦,巽为木、为顺,泽水淹舟,遂成大错。
阴阳爻相反,阳大阴小,行动非常,有过度形象,内刚外柔。
第29卦坎为水(坎卦)行险用险(下下卦) 【6—6】象曰:一轮明月照水中,只见影儿不见踪,愚夫当财下去取,摸来摸去一场空。
这个卦是同卦(下坎上坎)相叠。
坎为水、为险,两坎相重,险上加险,险阻重重。
一阳陷二阴。
所幸阴虚阳实,诚信可豁然贯通。
虽险难重重,却方能显人性光彩。
第30卦离为火(离卦)附和依托 (中上卦) 【3—3】象曰:官人来占主高升,庄农人家产业增,生意买卖利息厚,匠艺占之大亨通。
这个卦是同卦(下离上离)相叠。
离者丽也,附着之意,一阴附丽,上下二阳,该卦象征火,内空外明。
离为火、为明、太阳反复升落,运行不息,柔顺为心。
第31卦泽山咸(咸卦)相互感应 (中上卦) 【2—7】象曰:运去黄金失色,时来棒槌发芽,月令极好无差,且喜心宽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