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发电项目技术方案

合集下载

烧结线余热发电技术方案

烧结线余热发电技术方案

180烧结余热发电项目基本技术方案目录1 总论 (1)1.1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1.2 工程条件 (1)1.3 工程概述 (3)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7)1.5技术特点 (8)2 各专业方案 (9)2.1 工艺设备 (9)2.2 热力系统 (12)2.3 总图运输 (21)2.4 水工 (23)2.5 电气 (25)2.6仪表自动化 (36)2.7建筑结构 (45)2.8暖通空调 (48)3 消防 (49)3.1设计范围 (49)3.2 消防措施 (49)4 环境保护 (50)4.1 环境保护设计原则 (50)4.2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 (50)4.3 控制方案 (50)4.4 环境管理及监测 (51)4.5 污染治理效果预测 (51)5 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 (52)5.1 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52)5.2 安全和卫生技术内容 (52)5.3 安全和卫生管理 (54)6 节能 (55)6.1 节能 (55)6.2 节水 (55)6.3 环保 (55)6.4 综合利用 (55)7 组织机构劳动定员 (56)7.1 概述 (56)7.2 组织机构、人员编制及指标 (56)7.3 人员配备 (57)附图一:银钢总平面布置图﹍﹍﹍﹍﹍﹍﹍﹍﹍﹍﹍﹍﹍﹍﹍﹍﹍﹍﹍k01 附图二:余热电站汽水平衡图﹍﹍﹍﹍﹍﹍﹍﹍﹍﹍﹍﹍﹍﹍﹍﹍﹍﹍k02 附图三:锅炉汽水系统图﹍﹍﹍﹍﹍﹍﹍﹍﹍﹍﹍﹍﹍﹍﹍﹍﹍﹍﹍﹍k03 附图四:汽机热力系统图﹍﹍﹍﹍﹍﹍﹍﹍﹍﹍﹍﹍﹍﹍﹍﹍﹍﹍﹍﹍k04 附图五:化学水处理系统图﹍﹍﹍﹍﹍﹍﹍﹍﹍﹍﹍﹍﹍﹍﹍﹍﹍﹍﹍k05 附图六:电气主接线图﹍﹍﹍﹍﹍﹍﹍﹍﹍﹍﹍﹍﹍﹍﹍﹍﹍﹍﹍﹍﹍k06 附图七:烟气系统流程图﹍﹍﹍﹍﹍﹍﹍﹍﹍﹍﹍﹍﹍﹍﹍﹍﹍﹍﹍﹍k07 附图八:汽轮机房布置图﹍﹍﹍﹍﹍﹍﹍﹍﹍﹍﹍﹍﹍﹍﹍﹍﹍﹍﹍﹍k08 附图九:除盐水站布置图﹍﹍﹍﹍﹍﹍﹍﹍﹍﹍﹍﹍﹍﹍﹍﹍﹍﹍﹍﹍k09 附图十:余热锅炉布置图﹍﹍﹍﹍﹍﹍﹍﹍﹍﹍﹍﹍﹍﹍﹍﹍﹍﹍﹍﹍k101 总论1.1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1.2 工程条件1.2.1 烧结机、环冷机基本参数由于钢铁烧结矿的需求量较大,180m2烧结能够满负荷生产。

余热发电工程施工方案

余热发电工程施工方案

余热发电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余热发电是一种利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热来发电的技术,通过有效利用工业生产中的余热,可以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对环境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因此备受行业关注。

本次余热发电工程项目位于某家大型钢铁厂,该厂生产废热丰富,且经过初步分析与评估,满足余热发电的基本条件。

该项目计划利用工厂产生的高温废气进行余热发电,项目规模较大,设计总装机容量为10000KW,属于较为复杂的余热发电工程。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能够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二、总体设计思路1. 技术选型根据该钢铁厂的实际情况,本项目拟采用直接循环余热发电技术,通过余热锅炉与汽轮发电机组的结合,实现废热的有效利用。

此外,还将采用先进的数控系统进行监控与管理,以确保工程运行安全稳定。

2. 工程施工方案本项目总体施工方案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前期准备首先,需要对工程现场进行勘察和测量,了解施工环境以及场地情况;其次,进行工程设计评审和技术方案论证,确定最合适的施工方案;然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确定施工队伍和施工计划等;最后,准备必要的施工材料和设备,确保施工可以有序进行。

(2)土建施工在完成前期准备之后,需要进行土建施工。

主要包括场地平整、基础施工、设备基础浇筑等工序。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地质条件,科学合理地设计土建方案,并保证施工质量。

(3)设备安装土建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设备安装工作。

这是整个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严格按照设备安装图纸和要求进行安装,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4)电气接线设备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电气接线。

这是工程的最后一个环节,需要确保电气接线的质量和安全。

三、工程施工计划1. 工程施工周期该项目总投资较大,施工任务复杂,预计施工周期为12个月。

具体的施工周期安排如下:前期准备:1个月土建施工:3个月设备安装:4个月电气接线:2个月试运行与调试:2个月2. 施工队伍组织本项目施工队伍由总包施工队伍和分包施工队伍组成,总包施工队伍负责整体施工任务的协调和管理,分包施工队伍负责具体的施工任务的执行。

气烧辊道窑余热发电技术方案

气烧辊道窑余热发电技术方案

气烧辊道窑余热发电技术方案一、辊道窑余热发电概述余热发电技术是利用企业的高品位热量进行回收,并集中转化为电力供企业自用的技术。

我国从上世纪“八五”期开始,对余热发电技术和装置进行系统的研制开发,经过十多年的开发、研究和若干实际工程投产运行,余热发电技术和国产化设备都已成熟可靠,总体上的技术水平已经赶上国际先进工业国家。

国家也把利用余热发电,作为节能降耗,实现循环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给予大力支持和发展,使我国的余热发电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但在建筑陶瓷、卫生陶瓷行业生产领域,辊道窑余热发电方面是个空白。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精神,在“十一五”期间,辊道窑是陶瓷行业推广的技术。

由于国内对辊道窑余热利用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余热利用率较低,除部份企业把余热用于原料烘干外,大部份企业是把高品位的辊道窑排烟热量(温度400~800℃)和产品冷却热量(温度950~1200℃)直接废弃,从而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和热源污染。

陶瓷企业的余热利用,国内外先进企业主要是将辊道窑烟气和产品冷却产生的热风,通过风机送到原料干燥塔,对陶瓷原料进行干燥,以减少干燥塔一次能源消耗量,使陶瓷企业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由于陶瓷原料的干燥主要是蒸发原料中的水份,利用辊道窑100~400℃的余热足够干燥所需热量;若直接利用辊道窑高品位余热(排烟温度400~800℃和产品冷却温度650~1200℃)用于干燥,则会导致干燥塔热量过剩,同时大大地降低余热的利用价值,使辊道窑的能源浪费转移到干燥塔,干燥塔能源损失量大,而能量品位又低,散失了余热再利用的价值。

陶瓷企业的余热利用除原料干燥以外,其它方式的余热利用量很小,利用价值很低(如加热浴室用热水等),相当多的企业根本就不利用而直接废弃。

根据陶瓷企业余热利用的现状,如何有效地提高余热的利用效率和利用价值,是本项目研究的目的。

电力作为二次能源,价值高且使用方便。

饱和蒸汽发电项目余热发电项目技术方案

饱和蒸汽发电项目余热发电项目技术方案

饱和蒸汽发电项目技术方案编制单位: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1第二章项目现有发电条件⋯⋯⋯⋯⋯⋯⋯⋯⋯⋯⋯⋯⋯⋯1 2.1 现有余热2.2 蒸汽利用情况第三章余热发电方案拟定⋯⋯⋯⋯⋯⋯⋯⋯⋯⋯⋯⋯⋯⋯2 3.1 汽轮机部分3.2 发电机及配电保护部分3.3 工艺流程图3.4 方案特点第四章循环水系统⋯⋯⋯⋯⋯⋯⋯⋯⋯⋯⋯⋯⋯⋯⋯⋯⋯5第五章电气系统⋯⋯⋯⋯⋯⋯⋯⋯⋯⋯⋯⋯⋯⋯⋯⋯⋯55.1 电气主接线5.2 系统组成5.3 控制保护系统5.4 站用电配电5.5 直流配电系统5.6 过电压保护和电力装置的接地5.7 主要电气设备选型第六章总平面设计布置方案⋯⋯⋯⋯⋯⋯⋯⋯⋯⋯⋯⋯⋯⋯6 6.1 场址选择6.2 总平面设计主要技术指标6.3 建筑设计方案第七章项目内容及投资预算⋯⋯⋯⋯⋯⋯⋯⋯⋯⋯⋯⋯⋯⋯7 7.1 建设内容7.2 项目投资预算第八章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建设周期⋯⋯⋯⋯⋯⋯⋯⋯10 8.1 项目营运主要经济指标8.2 项目建设周期结语⋯⋯⋯⋯⋯⋯⋯⋯⋯⋯⋯⋯⋯⋯⋯⋯⋯⋯⋯⋯⋯⋯⋯10第一章项目概况现有两台饱和蒸汽锅炉,蒸汽产汽量分别为6.0T/H 和5.3T/H ,锅炉工作制度为330天/ 年、24H/天。

目前所产蒸汽全部排空,为实现节能减排,有效利用能源,要求利用现有余热条件,制定发电方案。

第二章项目现有发电条件2.1 现有余热根据现场考察及甲方提供的条件,现有余热锅炉产汽情况如下表:2.2 蒸汽利用情况经向甲方了解,目前业主生产工艺没有利用蒸汽的负荷,生产所产生的饱和蒸汽经过管网后直接排空,没有任何利用。

详见下表:第三章余热发电方案拟定根据上述热能条件,初步拟定发电方案为:饱和蒸汽凝汽式汽轮机发电机组方案,本方案主要设备及参数如下:3.1 汽轮机部分3.1.1 汽轮机参数排汽参数:0.014Mpa(a),52.6 ℃回热抽汽参数:0.612 Mpa(a),160℃,0.9 t/h额定工况:6500rpm,进汽量:10.3 t/h ,补汽量:1.0 t/h ,电功率:1.29MW,汽耗:7.98kg/(kw.h),热耗:16957KJ/(kw.h)。

余热发电运营方案

余热发电运营方案

余热发电运营方案一、项目概述余热发电是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来发电的一种技术,通常用于工业企业的余热利用。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也越来越多,如果能够有效利用这些余热来发电,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还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因此,余热发电已经成为了国内外工业界关注的热点。

在本项目中,我们将采用余热发电技术,利用工业企业排放的余热来发电。

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余热发电设备的安装调试、余热发电的运营管理以及与供电局的对接等。

二、余热发电设备的选择与安装1. 余热发电设备的选择在余热发电项目中,选择合适的余热发电设备至关重要。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选择适合的余热发电设备,包括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机组、热管式余热发电机组、蒸汽余热发电机组等。

在设备选择时,需要考虑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温度、余热量以及发电量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发电设备。

2. 余热发电设备的安装余热发电设备的安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布局设计,根据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情况进行合理的布局,并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

同时,需要对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测和验收,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运行稳定性。

三、余热发电的运营管理1. 运营管理团队的组建为了保证余热发电项目的正常运行,需要组建一支专业的运营管理团队,包括技术人员、运维人员、管理人员等。

运营管理团队将负责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保养,以及项目的管理和运营工作。

2. 运营管理流程的建立在余热发电项目中,需要建立科学的运营管理流程,包括设备的日常巡检、定期维护、故障处理等工作流程。

同时,需要建立设备运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系统,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3. 安全管理与环保措施作为工业生产的附属设备,余热发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同时,需要加强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达到绿色发展的目的。

余热发电方案2(1).

余热发电方案2(1).

郴州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4台余热锅炉+1×7.5MW 余热发电工程初步方案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2年10月编写:刘国雄何强阳卫伟校对:黄生龙审核:李晓审定:匡社颖目录1.概述2.余热资源概况3.余热资源利用方案4.余热锅炉本体设计方案5.余热发电机组选型及热力系统6.循环水系统7.化学水系统8.电气系统9. 热工控制与仪表10.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1. 设备及投资估算1.概述郴州市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经营高纯银及银深加工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白银生产出口的重要基地之一。

公司拥有全国领先的白银冶炼和深加工技术,白银年产量居全国同类企业前列,是郴州市产值、利税及创汇大户、湖南省工业百强和民营三十强企业。

公司以白银冶炼及其深加工产品为核心,综合回收其它贵重金属。

拥有600t/a高纯银精炼、10万t高纯铅、300t/a高纯硝酸银、1000t/a“AT 纳米抗菌剂”和银基触点材料等银深加工生产线。

年综合回收锌20000t、高纯铋800t及铟、铜、锑、锡等多种贵重金属。

公司是湖南省首批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主研发中心,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累计申请国家专利57件,其中发明专利37件,被湖南省知识产权局列为“湖南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

目前,公司的白银生产技术、工艺水平、产品质量、资源综合利用率处于同行业先进水平,白银回收率可达99.5%,资源综合利用率达95%,白银质量稳定在国家1#银标准,纯度达99.995%。

公司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湖南省质量信用3A企业认定,大力推行品牌战略,提升公司国际知名度,“金贵”牌银锭获“湖南省出口名牌”、“湖南省国际知名品牌”称号,远销英、美等国际金属交易市场。

高纯银、高纯铅产品获“湖南名牌产品”称号,连续多年在上海华通铂银交易市场获得“全国用户最喜爱20家白银品牌”称号。

编写余热发电实施方案

编写余热发电实施方案

编写余热发电实施方案余热发电是一种能有效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能量,将其转化为电能的技术。

余热发电实施方案的编写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余热发电实施方案的编写进行探讨。

首先,余热发电实施方案的编写需要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余热能量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

通过对生产设备的热能流动进行监测和测量,确定余热能量的产生情况和分布规律,为余热发电设备的选型和布局提供依据。

其次,针对不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余热能量特点,制定相应的余热发电实施方案。

根据余热能量的温度、流量、稳定性等特点,选择合适的余热发电设备,如热交换器、蒸汽透平发电机等,并确定其布置位置和连接方式,确保余热能量能够有效转化为电能。

在实施方案的编写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余热发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

制定设备的定期检测、保养和维修计划,确保余热发电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同时,加强对余热发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此外,余热发电实施方案的编写还需要考虑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考量。

通过对余热发电项目的投资成本、运行成本和收益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制定合理的投资回收期和利润预期。

同时,对余热发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确保项目的实施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余热发电实施方案的编写需要全面考虑余热能量的特点、设备的选型布置、运行维护安全管理以及经济环境效益等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可行性强的余热发电实施方案,实现对余热能量的有效利用,为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余热发电设备项目实施方案

余热发电设备项目实施方案

余热发电设备项目实施方案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余热发电设备项目实施方案说明早在2010年中国就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耗国,一次能源消耗量达36. 06亿吨标准煤,2010年以后,能源消耗虽有所放缓,但总体呈增长趋势,2018年达到46. 20亿吨标准煤。

巨大的能源消耗量产生了大量的余热资源。

根据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 2018年余热资源总量达7. 85-30. 95亿吨标准煤。

然而目前国内余热回收利用仅占余热资源总量的30%左右,预计未来对标国外发达国际,国内余热回收利用有望达到60%,回收利用前景非常可观。

该余热发电设备项目计划总投资4858. 4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668. 0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 50%;流动资金1190. 4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4. 50%o达产年营业收入10631.00万元,总成本费用8169. 87万元,税金及附加99. 94万元,利润总额2461. 13万元,利税总额2900. 54万元,稅后净利润1845. 8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054. 69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0. 66%,投资利稅率59.70%,投资回报率37. 99%,全部投资回收期4. 13 年,提供就业职位173个。

本文件内容所承托的权益全部为项目承办单位所有,本文件仅提供给项目承办单位并按项目承办单位的意愿提供给有关审查机构为投资项目的审批和建设而使用,持有人对文件中的技术信息、商务信息等应做出保密性承诺,未经项目承办单位书面允诺和许可,不得复制、披露或提供给第三方,对发现非合法持有本文件者,项目承办单位有权保留追偿的权利。

报告主要内容:项目概论、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项目市场空间分析、产品规划分析、项目建设地分析、土建工程设计、工艺先进性分析、环境保护可行性、职业保护、风险应对评估、节能概况、项目实施安排、投资计划、项目经济效益可行性、项目评价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饱和蒸汽发电项目
技术方案编制单位: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1)
第二章项目现有发电条件 (1)
2.1现有余热
2.2蒸汽利用情况
第三章余热发电方案拟定 (2)
3.1汽轮机部分
3.2发电机及配电保护部分
3.3工艺流程图
3.4方案特点
第四章循环水系统 (5)
第五章电气系统 (5)
5.1电气主接线
5.2系统组成
5.3控制保护系统
5.4站用电配电
5.5直流配电系统
5.6过电压保护和电力装置的接地
5.7主要电气设备选型
第六章总平面设计布置方案 (6)
6.1场址选择
6.2总平面设计主要技术指标
6.3建筑设计方案
第七章项目内容及投资预算 (7)
7.1建设内容
7.2项目投资预算
第八章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建设周期 (10)
8.1项目营运主要经济指标
8.2项目建设周期
结语 (10)
第一章项目概况
现有两台饱和蒸汽锅炉,蒸汽产汽量分别为6.0T/H和5.3T/H,锅炉工作制度为330天/年、24H/天。

目前所产蒸汽全部排空,为实现节能减排,有效利用能源,要求利用现有余热条件,制定发电方案。

第二章项目现有发电条件
2.1现有余热
根据现场考察及甲方提供的条件,现有余热锅炉产汽情况如下表:
2.2蒸汽利用情况
经向甲方了解,目前业主生产工艺没有利用蒸汽的负荷,生产所产生的饱和蒸汽经过管网后直接排空,没有任何利用。

详见下表:
第三章余热发电方案拟定
根据上述热能条件,初步拟定发电方案为:饱和蒸汽凝汽式汽轮机发电机组方案,本方案主要设备及参数如下:
3.1汽轮机部分
3.1.1汽轮机参数
排汽参数:0.014Mpa(a),52.6℃
回热抽汽参数:0.612 Mpa(a),160℃,0.9 t/h
额定工况:6500rpm,
进汽量:10.3 t/h,
补汽量:1.0 t/h,
电功率:1.29MW,
汽耗:7.98kg/(kw.h),
热耗:16957KJ/(kw.h)。

3.1.2汽轮机随机清单
⑴、随机工具一套、随机备件一套
⑵、循环水泵2台
⑶、交流油泵1台
⑷、给水及蒸汽管道、电动阀门1台
⑸、凝结水泵2台
⑹、DEH(汽机电调系统)、ETS(汽机停电保护)、TSI(汽机安全监视装置)1套
⑺、凉水塔:800立方/时1座
3.2:发电机及配电保护部分
3.2.1:发电机参数
数量:1台
额定功率:1500KW,
频率:50HZ,
发电机出口电压:10.5KV
(注:发电机部分包括可控硅励磁装置)
3.2.2:发电机控制屏 1面
3.2.3:发电机保护屏、微机保护 1套
(包括:差动保护、速断保护、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负序、零序等。


3.2.4:pT柜计量励磁 1套
3.2.5:发电机出线柜 1面
3.2.6:电力电缆、控制电缆 1批
3.2.7:同期装置及中央信号盘 1面
3.2.8:厂变进线柜、保护、控制柜 2面
3.3本方案工艺流程图如下:
余热发电工艺流程图(红色部分为工程项目范围)
3.4系统特点
3.4.1本方案中的汽轮机为国家重点推荐的工业余热利用汽轮机
3.4.2能有效利用前置机的抽汽、排汽或工业流程中的废汽,废热水等低品位热能
3.4.3结构合理,调节简单、灵敏、运行平稳,调节方式为全液压或电液调节
3.4.4本系统对进汽量适应范围较广,即使停掉一台锅炉,也不会影响机组运行,只是减少机组总输出功率。

第四章循环水系统
本项目设备冷却用水拟采用循环系统。

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循环冷却水泵、冷却构筑物、循环水池及循环水管网。

该系统运行时,循环冷却水送至凝汽器,然后再利用循环水泵的压力送至冷却塔,冷却后的水又重新循环使用。

本工程根据系统工艺要求,设置总循环水量约为880立方/小时
第五章电气系统
5.1电气主接线
发电机组出线通过联络柜与厂变母线相连接,余热电站与电力系统并网运行,并网同期点分别设于发电机出口开关和厂变联络开关处。

5.2电气系统组成
5.2.1发电机及10.5KV电力线路的高压一次回路及控制保护系统
5.2.2发电站的控制、照明配电系统
5.2.3直流电源系统
5.2.4防雷/防浪涌系统
5.3控制保护系统(DCS)
采用该系统可实现对余热发电站电力系统的检测和保护,对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和记录,并对系统运行出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的发出报警和提示,但考虑到本方案的机组装机容量并不很大,从节约投资的角度考虑,也可以不予配置。

5.4站用电配电
发电机出线口电压:10.5kv
站用低压配电电压:0.4kv
站用辅机电压:0.23kv
正常站用照明电压:380v/220v
事故照明:(DC)220v
检修照明电压:36v/12v
5.5直流配电系统
配DC220V直流电源一套,初定电池容量为12V/100AH,其主要供电范围:
A、事故照明
B、其他直流负载
5.6过电压保护和电力装置的接地
5.7.1发电机母线及发电机中性点均设有电站专用避雷针。

5.7.2电力装置的接地:
高压系统为接地保护,低压系统为接零保护,接地系统为TN—S 系统,在汽轮发电机房、水处理、发电机出线小间、高低压配电室及电站中央控制室等场所均设置接地装置。

并通过电缆沟及电缆桥架上的接地干线,将各处的接地装置连接起来,形成电站的接地网络。

5.7主要电气设备选型
1)l0KV 高压配电设备选用金属铠装全封闭中置式高压开关柜
2)400V 站用低压配电设备选用传统低压配电屏
3)可控硅励磁装置随发电机配套。

第六章总平面设计布置方案
6.1场址选择
本方案中发电站选择在业主现在的饱和蒸汽排汽口处,选择该处有几个好处,一是可以利用厂内现有在管网,无需额外增加建设费用,二是该处有杂物房,稍加改造即可用作发、配电机房,三是该处距离厂变(10.5KV)只有100多米,发电站发出的电力经过输电缆即可与厂变并网使用。

6.2总平面设计主要技术指标
6.3建筑设计方案
本项目主要建筑物用地面积330 m2
汽轮发电机厂房15m X 18m= 270 m2
冷却塔6m X 10m= 60 m2
建筑设计依据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原则, 并根据热力、电、水各专业提供的生产要求,进行建筑物平立面及内部空间设计。

汽机房布置:
汽机房长15m,宽18m,采用单层布置,底层标高±0.000m,汽轮发电机组纵向布置,后端留出足够的距离,确保发电机转子能够抽出和装入发电机,并且尾部±0.000m层为设备检修场地,房顶设有一台16/3.2t电动双梁桥式起重机,轨顶标高为12.5m,跨度为10.5m;±0.000m;另外,在汽机房发电机端设有一个通向室外的大门,可通行汽车,便于设备进厂。

辅助间布置:
辅助间长15m,宽6m,柱距6m,底层±0.000m设有低压配电室、卫生间等;设有机电集中控制室及车间办公室
冷却塔靠边布置。

第七章项目内容及投资预算
7.1建设内容
本项目由以下系统构成:
7.1.1发电系统——含汽轮机、发电机等;
7.1.2电气系统——含高压接入、低压配电、自动化控制及工控仪表等;7.1.3厂房等建筑物(土建)——含汽轮发电机房、循环冷却水塔及泵房等;
7.1.4循环冷却水系统。

7.2项目清单
项目材料清单
21 真空压力表套/ 1 -0.1-0.1MPa
22 润滑油压力表套/ 1 0-1 MPa
23 主油泵出入口压力表套/ 2 0-1 MPa
24 轴向位移压力套/ 1 0-1 MPa
25 冷油器出入口温度套/ 2 0-100℃
26 发电机定子温度套/ 1 0-100℃
27 凝汽器出入口温度套/ 2 0-100℃
28 热水井水位计套/ 1
29 循环水泵电流表套/ 2
30 转速表HZC-0.4 套/ 1
33 主汽门前后压力表套/ 2
31 热工盘外壳套/ 1
32 凝结泵压力表套/ 2
33 循环水泵压力表套/ 2
34 后汽缸排汽压力表套/ 1
35 减速机油温度表套/ 1
36 蒸汽及凝结水流量表套/各1
37 主汽门前后温度表套/ 2
38 轴瓦温度巡检仪套/ 1
39 发电机温度巡检仪套/ 1
40 主汽门前电动门套/ 1
41 屏蔽导线米/500
42 补偿导线K.2*1.5mm、米/500
43 热工试验装置套/ 1
44 热工解除装置套/ 1
其他
第八章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建设周期
8.1项目运营主要经济指标
8.2项目建设周期预计:230天
结语:
本方案设计遵循了节能、安全可靠及最大限度利用现有热能的原则,采用国内目前最为先进和最为成熟的技术和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占地少,效率高,施工周期短,投资回收快,能帮助企业顺利实现节能减排和提高企业综合效益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