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14 刷子李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刷子李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刷子李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刷子李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
读读记记“师傅、蘸浆、包袱、露馅儿、发怔发傻、和着琴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艺人高超的技艺。
3.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抓住重点句段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是怎样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感受独特的语言韵味。
教学难点: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了解本文的一波三折的写作艺术。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名片导入,感受奇人1、这节课,我们要认识一位“奇人”。
老师带来了他的名片,这张名片和我们平时所见的名片有些不同。
仔细看看,您从这张名片上获得了哪些信息(出示)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刷子李联系人徒弟曹小三地址天津卫2、指名反馈:3、师:这张名片上,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4、学生质疑。
5、师:对呀,这句话好像是刷子李的“广告”。
他为什么要自信地给自己立下这个规矩,而且还印在名片的上方呢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刷子李》。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首先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138页,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刷子李为什么能自信地给自己立下这个规矩学生大声读文。
2、检查关键字词的读音:同学们读得都特别认真、特别投入,老师在文中找出几个特别难读的词语,谁能把它读好。
出示词语:蘸浆露馅儿发怔包袱 (注上拼音)3、反馈:同学们读得字正腔圆,令老师都佩服不已。
读了课文,你知道刷子李为什么能自信地给自己立下这个规矩,而且还印在名片的上方呢(指两三人说)(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技艺高超)三、品读文本,感知技奇过渡:刷子李的技艺真这么高超吗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让我们跟着徒弟曹小三一起去看看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让我们再次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在边上写写自己的体会。
1、学生自主阅读,圈画句子,写体会。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4《刷子李》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4《刷子李》一、教学目标1.了解《刷子李》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创作背景。
2.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动形象和情节。
3.能够品味课文中的优美语言,感受文字的魅力。
4.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刷子李》这篇课文的主题和寓意。
2.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3.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三、教学内容1. 课文背景介绍《刷子李》是一篇寓言散文,作者刘海粟生动地描述了一个拥有坚强意志和毅力的小卖刷子的故事。
这篇散文通过刷子李的奋斗历程,启示读者要有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2. 课文分析课文以刷子李为主角,以其艰难的历程展现了一个小小刷子的顽强精神。
通过对话、描写等手法,展现了刷子李所经历的种种变故和挑战。
最终刷子李克服困难,成为一把坚强的刷子,展现了奋斗不懈的力量。
3. 词语解析•顽强:形容物体能坚强地抵抗外力。
•奋斗: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
•坚持:一直保持相同态度或行动,不放弃。
四、教学方法1.朗读课文: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内容。
3.画面赏析:让学生通过绘画、图片或其他形式展示课文中的形象和情节。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课前准备•师生互动,引入课文。
•让学生简要介绍一下《刷子李》的故事背景。
第二节导入与讲解•朗读课文,并解释生词和重要句子。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第三节拓展与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刷子李》的主题和寓意。
•学生自由发挥,表达对刷子李的看法。
六、教学评估1.课堂提问:通过提问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课后作业:布置阅读相关题目,巩固所学内容。
3.学情分析: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刷子李》这篇课文为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讨论故事情节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培养综合素养。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刷子李》教学设计(定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刷子李》教学设计(定稿)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主要人物、事件、情节。
•感受课文情感色彩,领会课文主题。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并能正确使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珍惜友情、感恩亲情的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色彩。
•理解课文中生字词的含义,能正确使用。
三、教学难点•领会课文主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刷子李》,感受故事情节。
•请学生简要概括课文内容。
2. 分段理解•将课文分段,逐段解释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字。
3.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的情感,如友情、亲情等。
4. 单词解析•解释生字词的含义,指导学生正确使用。
5. 课文分析•小组讨论课文主题,每组成员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集思广益,共同探讨。
6. 朗读课文•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语音语调准确。
五、课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选择题。
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生字词的意思。
3.小组讨论,写一段关于友情的作文。
六、课后作业1.默写生字词及其意思。
2.反思课文中的友情描写,写出你对友情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刷子李》这个故事,感受其中的善良、友情和亲情。
同时,在训练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背后的寓意,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部编版五下语文第14课《刷子李》教学设计

《刷子李》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刷子季》一文语言通俗,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感受方言的情趣盗然,简洁传神。
语言运用:认识"茧、栈"16个生字,会写13个字,会写"渔船、报考"19个词语。
思维能力:体会课文是怎么写出刷子李特点的。
审美创造:了解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等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二、学习重点难点1.默读课文内容,结合课文,说说刷子李这个人物的特点。
2.体会课文是怎么写出刷子李特点的。
三、学习活动设计任务一:对联导入活动1:猜对联作者请学生默读对联,猜猜对联写的是谁。
(课件出示对联)上联:白壁光滑,刷板显功底下联:黑衣无瑕,绝活传真谛横批:俗世奇人活动2:课题质疑从课文题目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任务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活动1:读课文,识词语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活动2:生字学习(1)认读词语,刷浆、师傅、包袱、狡诈(2)指导书写“馅、傻”活动3:思考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刷子李人物的特点。
任务三:正面描写,感知技“奇”活动1:自学思考用横线画出描写刷子李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么写出刷子李的特点的。
活动2:学生交流汇报(1)学生品读这些句子,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刷子李技术高超的。
(2)学生归类,交流表现技艺高超的方面。
活动3:总结作者通过描写刷子李外貌、动作、语言及墙面的效果,表现了刷子李的技术。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四、随堂检测把画线部分换成词语(1)班长说我的作文获奖了,我有些相信,有些怀疑。
()(2)他的说法没有一点破绽,让人不得不信。
( ) 五、作业设计完成本课生字词,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说一说。
六、板书设计14、刷子李规矩奇动作奇效果奇正面描写《刷子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默读课文,说说刷子李的人物特点。
语言运用:认识"茧·栈1个生字,会写"蚕考" 13个字,会写"渔船、报考"等19个词语。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4 刷子李》(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4 刷子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14 刷子李》的故事内容和主题。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帮助学生感受人物性格的塑造,体会其行为和言语对故事情节的影响。
4.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冲突和情节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5.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表达能力,表达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看法。
二、教学重点1.理解《14 刷子李》故事情节及主题。
2.分析人物刻画与行为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1. 故事背景《14 刷子李》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
### 2. 教学重点 -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 人物刻画与行为对情节发展的影响四、教学设计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问题引出课文的背景和主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 2. 学习任务 1. 听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 分组讨论,分析人物性格和行为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3.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及语法知识。
### 3. 拓展延伸 1. 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小组合作,编写类似《14 刷子李》的小故事。
### 4. 总结提升 1. 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回顾及总结,展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2. 提出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和建议。
五、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2.听说读写: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3.情景教学:通过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评估1.日常表现评价: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阅读理解能力等。
2.作业和测验:完成相关作业和测验,检验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3.课程设计评价:收集学生对课程设计的反馈和建议,进行改进和调整。
七、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课程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以上为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4 刷子李》的教学设计,希望能有效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刷子李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刷子李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刷子李教学设计第1篇】《刷子李》教案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粉刷、师傅、蘸”等词语。
3. 借助文字想象画面,说说刷子李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粉刷、师傅、蘸”等词语。
2.借助文字想象画面,说说刷子李的特点。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到一个词:刷子(板书)。
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预设:刷墙用的刷子,路边摊的操作刷子······)。
同学们阅历丰富,想象力也非常丰富呢~那你们知道:刷子李(板书)吗?这是人还是物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看一看吧!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1)大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圈出标注不理解的词。
(2)小组朗读互相纠正、交流词语的含义。
(3)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眼中的“刷子李”是什么样子的。
(4)课文围绕刷子李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出示生字促成的词。
采用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进行朗读。
(2)朗读中,重点指导“蘸”“师傅”“泥浆”等词语的读音。
(3)指导“蘸”的写法和笔顺。
(4)课文写了刷子李规矩奇、技术奇、效果奇三方面的内容。
刷子李为人不谦虚,有实力。
(5)说说你最喜欢那部分内容,简介原因。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课文是怎么描写刷子李的?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在有感受的地方做上标注。
1. 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并作简单的批注。
2.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 小组交流,取长补短4. 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预设一:刷子李装束特别。
干活前······较上了劲。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14刷子李》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14 刷子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刷子李》是一篇描述中国传统手艺人技艺和精神风貌的课文。
通过讲述刷子李高超的粉刷技艺和敬业精神,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传统技艺,同时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课文语言朴实,情节生动,富有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解和分析。
但部分学生对传统手艺人的认识可能较为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刷子李的技艺和精神风貌;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手艺人的尊重和敬意。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尤其是刷子李的技艺和精神风貌;3.朗读和感悟课文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增强学习兴趣;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高阅读能力;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4.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视频;2.生字词卡片;3.分组讨论的任务单;4.相关传统文化的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介绍刷子李的工作场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教师点评,指导朗读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分组讨论任务单。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尤其是刷子李的技艺和精神风貌。
5.拓展(10分钟)分享传统文化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手艺人的现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刷子李的技艺和精神风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 刷子李》教案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刷子李》教案一. 教材分析《刷子李》是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年轻画家李生,用一支神奇的刷子画出了美丽的山水画,从而表现出李生高超的画艺和勤奋好学的精神。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插图生动形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旨在通过学习课文,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文学作品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文中一些生僻词语和古诗词句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培养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美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2.文中诗句的翻译及意境感悟;3.对课文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料,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形象的学习氛围;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4.情感教学法:以情促知,以情促行,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教案;2.与课文相关的故事、背景资料;3.生字词卡片;4.PPT、视频等媒体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解释生字词,如“神奇”、“勤奋”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回答以下问题:a.课文讲述了哪个画家及其特点?b.课文中描述了哪些山水景色?c.课文主题是什么?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梳理课文知识点,如生字词、句子结构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刷子李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文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
“刷子李”普普通通,却有“俗世奇人”之美称。
首先是“俗世”中的“凡人”,因为他是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手艺人;可他又是“俗世”中的“奇人”,因为他刷墙的技艺高超,让“行外的没见过的不信,行内的生气愣说不信”。
他有才能、有个性,喜怒哀乐样样俱全,但行事言语又高于常人,所以,用“俗世奇人”之称最为恰当。
这篇短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话题。
既为奇人,则轶事多多,但作者只选择一件小事来写,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
作者写“刷子李”的奇妙绝活时,首先极力写他手艺之高,“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神仙一般快活。
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这是在与自己挑战?还是以特立独行显示自己的超凡出众?但不管怎么写,这样写却吊起了读者的胃口。
然后作者从一个小徒弟的视角印证了“刷子李”的真功夫:起初,徒弟是“半信半疑”,但大半天下来,居然连一个芝麻大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正当徒弟对师傅佩服得五体投地时,却突然发现“刷子李”裤子上有一个白点:师傅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不料“刷子李”最后揭开谜底:那白点原来是黑裤烧了个小洞造成的!一波三折的叙事,使“刷子李”的“奇”得到了一次次的渲染,紧紧抓住了读者,起到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个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在塑造主人公形象的时候,就注重了细节描写。
这是课文在写法上的一个显著的特点。
文中“刷子李”的黑衣黑裤,刷墙时娴熟的动作,还有那个让人吃了一惊的白点等细节描写都使“刷子李”这个人物活了,神了。
为了烘托人物的形象,文中也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刷子李”大胆的“承诺”,充满自信,豪气千丈,同时又心细如发,对于小徒弟细微的内心活动体察入微。
而曹小三开始听说师傅有手绝活时,“半信半疑”;师傅刷墙时,“最关心的还是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看见师傅身上出现白点时,以为师傅“名气有诈”。
这样把曹小三对师傅“半信半疑”的态度和主人公“艺高胆大”的自信进行对比,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刷子李”这个具有超凡技艺的“奇人”由衷的赞叹和肯定。
另外,本文的语言朴素,具有浓郁的“天津”风味,并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无论是人物语言,还是叙述语言,均情趣盎然,简洁传神。
选编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二是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本文教学的重难点是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作者介绍】冯骥才(1942-) 当代作家。
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
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
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
1974年调天津工艺美术厂、在工艺美术工人业余大学教图画与文艺理论。
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
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神鞭》,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
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
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
2008年8月作为天津火炬手进行火炬传递。
《花的勇气》分别获得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
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
作品《挑山工》《花脸》《俗世奇人》等已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俗世奇人》:《俗世奇人》是2008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冯骥才。
全书由18个短篇文章连缀构成,各篇文字极精短,半文半白,带有“三言两拍”笔意。
2018年8月11日,《俗世奇人》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内容简介:全书由18个短篇文章连缀构成,各篇文字极精短,半文半白,带有“三言两拍”笔意。
书中所讲之事,又多以清末天津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故事生动有趣,惟妙惟肖,使人物跃然纸上,令人惊叹不已。
全书包括:【序言】【苏七块】【刷子李】【酒婆】【死鸟】【张大力】【蓝眼】【冯五爷】【好嘴杨巴】【蔡二少爷】【背头杨】【认牙】【青云楼主】【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泥人张】【绝盗】【小达子】【大回】【刘道元活出殡】【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拓展阅读泥人张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
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泥人张大名叫张明山。
咸丰年间常去的地方有两处。
一是东北城角的戏院大观楼,一是北关口的饭馆天庆馆。
坐在那儿,为了瞧各样的人,也为捏各样的人。
去大观楼要看戏台上的各种角色,去天庆馆要看人世间的各种角色。
这后一种的样儿更多。
那天下雨,他一个人坐在天庆馆里饮酒,一边留神四下里吃客们的模样。
这当儿,打外边进来三个人。
中间一位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式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
站在迎门桌子上的“撂高的”一瞅,赶紧吆喝着:“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边请!”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
当下,城里城外气最冲的要算这位靠着贩盐赚下金山的张锦文。
他当年由于为盛京将军海仁卖过命,被海大人收为义子,排行老五。
所以又有“海张五”一称。
但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
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
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有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但是不一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
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
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
”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
人们等着瞧艺高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
一个泥团儿砍过去?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
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还灵巧。
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
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
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张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
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
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
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
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在那里。
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
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边使墨笔写着:贱卖海张五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
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块乐。
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
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儿个。
快手刘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
胡乱挥霍也使不尽。
有时呆在家里闷得慌,或者父亲嫌我太闹,打发我出去玩玩,我就不免要到离家很近的那个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快手刘是个撂地摆摊卖糖的胖大汉子。
他有个随身背着的漆成绿色的小木箱,在哪儿摆摊就把木箱放在哪儿。
箱上架一条满是洞眼的横木板,洞眼插着一排排廉价而赤黄的棒糖。
他变戏法是为了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碗扣球”。
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只白瓷小茶碗,四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就这再普通不过的三样道具,却叫他变得神出鬼没。
他两只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难道这球儿是从地下钻过去的?他就这样把两只碗翻来翻去,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好像真有什么看不见的神灵做他的帮手,四只小球忽来忽去,根本猜不到它们在哪里。
这种戏法比舞台上的魔术难变,舞台只有一边对着观众,街头上的土戏法,前后左右围一圈人,人们的视线从四面八方射来,容易看出破绽。
有一次,我亲眼瞧见他手指飞快地一动,把一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禁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哪,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跟着换了一种正经的神气对我说,“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
猜错就得买我的糖。
”“行!我说准了!”我亲眼所见,所以一口咬定。
自信使我的声音非常响亮。
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边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咦,碗下边怎么什么也没有呢?只有碗口压在黄布上一道圆圆的印子。
难道球儿从地下钻进左边那个碗下边去了。
快手刘好像知道我怎么猜想,伸手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什么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碗里边。
怪,怪,怪!四边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之声。
“怎么样,你输了吧!不过在我这儿输了决不罚钱,买块糖吃就行。
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
”我臊得脸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在人圈后边去。
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
他的戏法,在我眼里真是无比神奇了。
这人也是我童年真正钦佩的一个。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1.唐僧依靠作为师fù()神shèng()不可侵fàn()的威严和慈悲的心肠,带领三个徒弟去西天取经。
大徒弟孙悟空神通广大,遇到妖魔来欺zhà(),他瞒着师傅斩妖除魔,一旦露xiàn()儿就会受到师傅的惩罚;二徒弟沙和尚挑着行李,背着包fu(),不辞劳苦;三徒弟猪八戒看上去又zhēng()又shǎ(),但对孙悟空百般挑剔,zhī()麻大小的一点儿小事也会让孙悟空在师傅面前难kān()。
二、词语魔术(给加点的词换个说法,意思不变)1.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白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完了,师傅露馅儿了。
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露馅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吗?能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选词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