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护理操作告知程序
各项护理操作前告知程序

各项护理操作前告知程序
一、遵医嘱落实各项护理操作,向患者讲解该项操作的目的、必要性。
二、操作前使患者了解该项操作的程序及由此带来的不适,取得患者配合。
三、严格遵照各项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中注意语言行为文明规范。
四、将操作程序详细告知患者,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五、操作中不得训斥、命令患者,做到耐心、细心、诚心地对待患者,护士应熟练各项操作技能,尽可能减轻由操作带来的不适及痛苦。
六、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操作失败时,应礼貌性道歉,取得患者谅解。
1、应用护患沟通常用文明礼貌用语,建立全方位、全过程“护患沟通机制”,遵循“患者第一、全员参与、全过程沟通、持续改进”的护患沟通原则。
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使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医院的信息并
被尊重,从而使患者安心、家属放心。
2、护理人员与患者或家属沟通时应体现尊重对方,注重沟通技巧,耐心倾听对方的倾诉,注意沟通对象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对患者的疑问尽可能地做出满意地解释。
3、护理人员与患者或家属沟通时避免使用刺激对方情绪的语气、语调、语句;避免过多使用对方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避免强求对方接受医护人员的意见和事实。
4、护患沟通的形式要因人制宜,讲究实效。
重要护理操作前后的告知程序

一、应用静脉套管针注射的告知程序(一)首先由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及家属:静脉套管针的套管比较柔软,不宜损伤血管,还可保证输液安全。
(二)静脉套管针可保留3~4天,从而减少患者每天进行静脉穿刺的痛苦,并能使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活动更为方便和舒适。
(三)在输液过程中,如穿刺部位疼痛、肿胀,均属异常现象,应及时向护士反映,护士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或更换穿刺部位。
(四)每天输液完毕后,护士会给患者做封管处理,保留到第二天继续静脉输液。
(五)护士做封管处理后,患者可以自由活动,但穿刺的部位用力不要过猛,以免引起大量回血,影响第二天的输液。
正常情况下,静脉套管针内可能会有回血情况,这不会影响患者健康和第二天继续输液。
(六)如果套管针内回血量较多,请及时告诉护士,护士会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七)护士会为患者将穿刺部位妥善固定,并定期为患者更换穿刺部位的敷料。
患者要注意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
(八)穿刺结束对患者的配合要表示感谢。
二、应用静脉锁骨下穿刺注射的告知程序(一)首先由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和家属:锁骨下静脉穿刺是手术前、手术后营养支持的必要手段,由于穿刺管相对较粗,可以将分子量较大、浓度较高的氨基酸及脂肪乳等营养液直接输入静脉,而且穿刺管放置较深,以保留较长时间,不易脱出,不易发生静脉炎症,活动也很方便,有利于治疗。
(二)由于此项操作为一项有创操作,需要求患者或家属签字,术前要进行必要的谈话(由医生完成) ,操作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体虚或年老者,需护士陪同至无菌换药室内进行。
(三)护士会协助患者完成穿刺过程,帮助患者脱去上衣及内衣,根据穿刺要求摆放合适的体位,向患者简单介绍在穿刺过程中可能会有的感觉,如注射局麻药处有酸胀感,或置管过程中有一过性心率不齐等,减少患者的紧张感,以利于穿刺中的配合。
在置管过程中,护士会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四)置管后,患者应注意不要进行剧烈运动,防止管道脱出,最好穿开身上衣,更换衣服时防止导管脱出。
医院灌肠术病人的告知程序

医院灌肠术病人的告知程序
1.操作前护理人员告知病人或家属灌肠目的和配合注意事项。
2.灌肠前准备好卫生纸、便器,注意保暖,并为病人进行遮挡。
3.身体虚弱者或老年病人,家属应在床前陪伴,注意安全,防止坠床或跌倒,告知病人如有不适,要即刻告诉护士。
4.护士要向病人或家属介绍灌肠体位,并协助病人摆放体位,告知病人灌肠产生便意时张口呼吸,以减轻腹压和便意。
5.根据灌肠目的,护士向患者介绍保留时间,不保留灌肠者,灌肠后尽量保留5~10min、保留灌肠者应保留1h 以上。
6.操作中及结束后,嘱病人和家属注意观察有无排便、腹痛或其他不适,并及时反映,病人排便后开窗通风。
7.感谢病人、家属的配合。
医院患者氧气吸入的告知程序

医院患者氧气吸入的告知程序
1.操作前,护理人员告知病人或家属吸氧目的及配合方法。
2.吸氧前要清洁病人鼻腔,若病人有鼻塞症状或鼻腔疾患时应及时告知护士。
3.告知病人及家属湿化瓶中的水,不能随意倾倒或更换,以保证湿化效果及防止细菌生长。
4.告知病人或家属不要自行调节或开关氧流量表,以免拧错方向导致氧气流量过大,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组织。
5. 吸氧时如出现恶心、咳嗽等不适症状,应立即通知护士。
6.告知用氧过程要注意“四防”,即防火、防震、防油、防热。
不要随意搬弄氧气装置。
7.操作结束,感谢病人、家属的合作。
护理操作告知制度

护理操作告知制度
一、遵医嘱落实各项护理操作,每项护理操作前都要向患者、或其近亲属或委托代理人告知。
二、操作前向患者讲解该项操作的名称、目的、必要性、操作的程序及由此带来的不适、需要配合的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三、高风险护理操作必须由操作者告知患者操作的风险、费用、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患者(或被患者授权的家属)在知情的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操作中注意行为语言文明规范。
五、操作中应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做到耐心、细心、诚心地对待患者,护士应熟练各项操作技能,尽可能减轻由操作带来的不适及痛苦。
六、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操作失败时,应礼貌性道歉,取得患者谅解。
七、操作结束后告知患者需注意的事项。
十大护理操作程序

静脉留置针技术(一)操作程序[评估]1、评估患者: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及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向患者解释穿刺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2、评估环境:评估环境是否清洁、符合输液要求,根据情况作好环境准备3、评估用物:用物是否齐备、排列有序、便于操作。
4、操作者自身评估:评估自己对留置针操作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
[计划]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放2%碘酊、75%乙醇、弯盘、静脉留置针贴、一次性输液器、无菌棉签、止血带、胶布、治疗巾、遵医嘱备药液、肝素帽或正压接头。
[实施]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
2、按静脉输液法准备液体。
3、协助患者采取舒适卧位,选择静脉,确定留置针的规格。
置垫巾于穿刺部位下面,以进针点为中心,用2%碘酊消毒穿刺部位皮肤,直径为6-8cm,备胶布,连接管道,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以75%乙醇脱碘,待干。
4、松动留置针外套管,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拇指、示指固定针柄,与皮肤成15°-30°进针,直刺静脉。
5、见回血后,压低角度,将穿刺针再推进0.2cm,以确保外套管也进到静脉内。
6、一手固定针芯,一手拇指与示指将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
7、松开止血带,抽出针芯,连接肝素帽或者正压接头,用无菌透明膜作封闭式固定。
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及时沟通转移患者注意力,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8、将输液器与肝素帽或者正压接头连接。
如使用头皮静脉留置针,需在碘酊消毒皮肤待干时,直接连接好输液管、头皮针、肝素帽及头皮套管针穿刺。
9、根据患者病情调节滴速。
10、在无菌透明膜上注明穿刺日期。
11、协助患者取舒适题为,将呼叫器放置于患者可触及位置。
12、观察患者情况。
13、封管时消毒肝素帽,将抽取5-10ml肝素盐水或生理盐水的注射器针头刺入肝素帽,使用边退针、边推注的正压封管方法。
14、如使用正压接头替代肝素帽,可不用封管。
15、再次输液时,消毒肝素帽,将输液针头刺入,打开调节器。
(二)注意事项1、更换透明贴膜后,也要记录穿刺日期。
医院特殊护理操作前后告知程序

特殊护理操作前后告知程序一、静脉留置导管针注射告知程序1.护理人员告知病人及家属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优点:导管较柔软,不宜损伤血管,可保留3-4天,减少每天进行穿刺的疼痛,便于活动。
(2)每天输液完毕后,护士对留置针给予封管处理。
封管后,可以活动,但穿刺的部位不可用力或碰撞,以免引起回血,影响再次输液。
(3)指导病人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如敷料处被污染,及时与护士联系更换。
二、静脉输液泵注射告知程序1.护理人员告知病人及家属,使用输液泵的优点::(1)使药液精确、均匀,持续输入体内以维持药物最佳有效浓度,产生最理想的效果。
(2)避免药物浓度波动过大而产生副作用。
2.向病人介绍输液药物的名称、剂量、作用以及应用药物时的注意事项。
3.告知注意点:(1)输液泵调节后,请家属勿触动其按钮。
(2)使用输液泵过程中,可能出现报警(原因皮条内气泡、输液管弯曲受堵、输液结束等),请及时拉信号灯,以便及时处理。
(3)请勿移动输液泵,以防输液泵电源线牵拉脱落,影响正常输液。
(4)穿刺部位不要随意活动,防止输液管道牵拉脱出。
(5)如需要入厕,可拉信号灯请护士前来协助,不要自行操作。
三、氧气吸入告知程序1.护理人员告知病人及家属吸氧的目的:(1)通过吸氧,提高肺泡内氧分压,纠正由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
(2)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
2.向病人及家属告知吸氧方法。
3.告知注意点:(1)吸氧过程中如出现恶心、咳嗽、鼻塞等不适症状,请立即通知护士,查看原因并及时处理。
(2)请勿自行调节或开关氧气流量表,以免拧错方向,导致氧气流量过大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组织。
(3)不要自行更换氧气湿化瓶中的水,以免水过多或过少均影响吸氧效果。
(4)如需要中途停止吸氧时,请勿自行操作,须通知护士关闭氧气阀门。
(5)吸氧过程中不妨碍您进食和饮水。
四、超声雾化吸入告知程序1.护理人员告知病人及家属超声雾化原理(利用超声雾化器发出的超声波能,把药液变成细小的气雾,随吸气进入呼吸道,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重要护理操作告知制度[1]
![重要护理操作告知制度[1]](https://img.taocdn.com/s3/m/1d82c5c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3.png)
重要护理操作告知制度1. 管理标准1.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在重要护理操作中,相关人员明确了解操作要求、风险以及应采取的安全措施,以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重要护理操作的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
1.2 定义•重要护理操作:指对患者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或者康复具有重要影响的护理操作,包括但不限于气管插管、静脉注射、外科手术、输血等。
•相关人员:指在重要护理操作中直接参与或者负有职责的医务人员。
1.3 流程和要求1.3.1 操作前准备•操作执行前,相关人员必须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诊断、药物过敏史和其他相关信息,并记录在患者护理记录中。
•相关人员必须熟悉操作程序、操作要求以及安全措施,并接受相关培训和考核。
1.3.2 操作执行过程•相关人员在操作前必须向患者或其家属进行告知,明确操作目的、风险和可能的不良反应,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的同意。
•相关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执行操作,严格遵守卫生消毒、手部清洁等操作规范。
•相关人员必须注意患者的身体反应和信号,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操作安全和有效。
1.3.3 操作后处理•操作完成后,相关人员必须做好患者护理记录,详细记录操作过程、操作结果、患者反应等信息。
•相关人员必须适时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操作后的护理要求和可能的不适症状,提供必要的护理指导。
•相关人员必须安排患者的后续护理和随访,及时记录并处理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1.4 培训和考核要求•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重要护理操作的培训,并记录培训内容、参训人员及考核结果。
•相关人员参加培训后,必须通过考核,确保其对重要护理操作的了解和掌握。
•相关人员需定期接受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2. 考核标准2.1 考核内容•考核目标:评估相关人员对重要护理操作规程和要求的掌握程度。
•考核方式:综合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实操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操作流程、操作要求、风险识别与处理、操作前后的护理措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前皮肤准备告知程序1、、向患者解释手术前皮肤准备的目的。
为手术做准备,防止术后刀口感染;观察手术区域皮肤情况。
2、向患者说明备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疼痛、误伤,得到患者的配合。
3、告诉患者配合需注意的事项,让其采取舒适的卧位,操作中如有不适及时说明,防止误伤。
4、备皮完毕,协助患者洗澡、更衣,预防感冒。
5、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手术前夜保证睡眠。
6、做好其他解释工作。
如去手术前要取下假牙、首饰等物件,并交于家属妥善保存。
鼻饲告知程序1、操作前告知患者或家属插胃管的目的: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热能和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素及所需服用的药物,以利早日康复。
2、对意识障碍或不合作的患者,插管前要告知家属,插管过程中,可能出现由于迷走神经反射导致呼吸暂停或因误插气管致窒息危险,家属同意后在医疗病历中签字。
3、询问有无鼻息肉等鼻腔异常情况。
4、当胃管通过咽部(约10——15cm)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出现恶心时可做深呼吸。
5、按医嘱给予鼻饲,鼻饲前,要抽吸胃液以确定胃管置于正确的位置,先注入少量温开水,再注入所需饮食。
鼻饲后,用20ml温水冲净管腔中食物,将胃管末端反折,用纱布包好、夹紧。
6、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
温度为38——40度,可用于腕曲侧测试,以不感觉烫为宜。
鼻饲药物时,将药物溶解后再进行灌注。
7、患者对鼻饲有一适应过程,开始膳食易少量、清淡、午餐食量稍高于早餐和晚餐,每日6——8次。
8、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要,所准备的鼻饲膳食有:米汁、混合奶(含有牛奶、鸡蛋、糖、油和盐等)、营养餐(营养室备有)、鸡汤、鱼汤、骨头汤等动物蛋白和脂肪,果汁、蔬菜汁等含维生素纤维素饮食。
9、鼻饲时要注意食物、餐具和灌注时的卫生,膳食应新鲜配置,注意膳食的调节,避免引起腹泻、便秘等不适。
10、妥善固定好胃管,对躁动者可进行保护性约束,翻身及活动时要防止将胃管脱出。
11、长期鼻饲者应定期更换胃管,硅胶管每月更换一次。
心电监护告知程序1、向患者说明心电监护的目的:动态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向患者解释心电监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机器异常情况报警,电极片过敏,机械故障等。
3、说明监护中注意事项。
活动应适度,避免监护导线的硬拉、硬拽,防止导线脱落,取得患者配合。
4、遥测式监护,患者活动范围不能超过发射和接受距离,避免在干扰区域内活动。
5、患者不应随意动用仪器,由医务人员进行操作。
6、监护过程中,禁止近距离使用手机、收音机等。
氧气吸入告知程序1、向患者说明氧气吸入的目的: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提高动脉血氧分压,促进组织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体征活动。
2、向患者解释氧气吸入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鼻腔粘膜干燥;呼吸道分泌物结痂,不宜咳出;氧中毒;异味,鼻腔异物感。
3、根据病情需要选择氧疗方法,鼻导管给氧法、鼻塞法、面罩法等。
4、嘱患者吸氧过程中要注意用氧安全,做到防火、防电、防震、防热。
5、勿随意调节氧流量。
活动时动作应轻柔,防止氧气管道脱落、扭曲及打折。
6、出现恶心、头痛、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时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超声雾化吸入告知程序1、向患者解释超声雾化吸入的目的:治疗并预防呼吸道感染,湿化呼吸道,稀释痰液利于咳出;改善通气功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使气道畅通。
2、向患者说明注意事项,取得配合。
3、雾化口喷雾后,嘱患者做深呼吸运动,使雾化液随呼吸到达小气道,每次雾化时间15——30分钟。
4、雾化过程中如出现胸闷、憋气或其他不适应停止吸入,并通知医生。
5、雾化吸入后,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用力咳嗽时注意保护好伤口,以免增加疼痛或刀口裂开。
6、雾化吸入器由医务人员操作,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调节控制板上的按钮。
灌肠术告知程序1、告知患者或家属灌肠的目的:不保留灌肠主要是用以解除便秘、肠胀气;清洁肠道为手术、检查或分娩做准备;为高热患者降温;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保留灌肠用于镇静、催眠及治疗肠道感染;解除肠道梗阻等。
2、解释灌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如肠道痉挛时可出现腹痛、腹泻、头晕、心慌、出冷汗等;肠道出血;造瘘口灌肠者可出现的不良症状:造瘘口疼痛、水肿、出血、肠穿孔。
3、做好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紧张情绪,取得患者配合。
灌肠前排空膀胱,备好卫生纸,注意保暖。
4、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5、嘱患者插肛管时做排便动作,以利于肛管的顺利插入。
6、灌肠液流入时,腹胀及有便意感是正常反应,嘱患者做深呼吸。
7、鼓励患者尽量保留灌肠液,按规定时间排便,不保留灌肠5——10分钟,保留灌肠应在1小时以上。
8、灌肠后注意观察,如有腹部不适、腹痛、腹胀、腹泻、便血等,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9、注意保护肛门周围皮肤,用软卫生纸擦拭或用温水洗肛门。
手术前后告知程序术前告知程序1、手术前向患者解释手术目的及必要性,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2、禁除烟酒等不良嗜好,生活有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有利于增强体力,减少术后呼吸道感染。
3、术前2——3天训练床上大小便、肢体活动、有效咳嗽。
4、术前备皮、洗澡,防止术后刀口感染。
5、术前根据医嘱做药物过敏试验,便于术中、术后用药。
6、术前12小时禁食,6小时禁水,防止术中出现恶心、呕吐,引起吸入性肺炎、窒息等。
7、术前应用镇静药物,是为了减少呼吸道分泌物,降低麻醉药物的毒副作用。
8、进手术室前要排空大小便,取下假牙,并取下首饰、手表,不要化妆,以免影响术中对病情的观察。
9、贵重物品要交于家属妥善保管。
术后告知程序1、术后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窒息等意外。
全麻2小时内,要经常呼唤患者以免熟睡影响呼吸功能。
2、术后恶心、呕吐是由于麻醉药物的副作用引起的,一般不需处理,严重者遵医嘱适当用药。
3、告知氧气吸入的目的。
由于麻醉影响呼吸功能,使血氧饱和度的浓度降低,吸氧可以提高氧饱和度。
4、根据手术种类采取不同的卧位,有利于病情恢复。
5、手术切口疼痛是一种正常反应,可通过调整卧位、分散注意力来缓解,过多的应用止痛药会影响刀口愈合。
难以忍受的疼痛必须告知医生,适当应用止痛剂。
镇痛泵是将止痛药持续缓慢地注入,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6、根据患者的消化功能恢复情况和病情需要,决定进食时间和饮食的种类。
7、各种引流管要防止滑脱、受压、扭曲、折叠,保持通畅,一旦引流管脱出,要立即采取措施,通知医生处理。
8、术后活动要根据病情,协助患者翻身及适当活动能促进肠道蠕动。
9、术后减少陪伴及探视有利于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利于患者休息及病情恢复,降低感染机会。
10、术后2——3天出现手术后吸收热,一般不会超过38.5度,若过高须通知医生处理。
红外线照射告知程序1、首先由护士向患者解释红外线照射的目的:消炎、解痉、镇痛、促进创面结痂,保护上皮,利于伤口愈合;预防刀口感染。
2、向患者解释在照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皮肤出现水泡、局部疼痛。
3、向患者说明不要紧张,护士会陪伴左右,解除顾虑,取得配合。
4、协助患者取合适卧位并充分暴露治疗部位。
5、红外线灯头距治疗部位约30——50厘米,以温热为宜。
6、照射过程中尽量保持安静,不可随意变换体位,防止烫伤,必要时由护士协助调整体位。
7、照射面、颈、胸时,应用湿纱布遮盖眼部或戴有色眼镜,以保护眼睛。
8、照射过程中护士会随时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合适的剂量为皮肤出现桃红色均匀的红斑,如为紫外色应立即停止照射,涂凡士林保护皮肤。
9、照射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照射结束后,休息15分钟,加盖被及衣服保暖,防止感冒。
10、照射结束后,感谢患者的配合。
血气分析时动脉穿刺术的告知程序1、操作前告知患者或家属根据病情观察及治疗需要,需抽动脉血0.5——2ml进行血气分析。
2、动脉部位较深,需要触摸到动脉搏动后才能进行穿刺,操作中可能稍有疼痛,请患者配合,进针时请勿活动,以免损伤血管。
3、操作中护士会观察患者病情,如有不适请即刻告诉护士,以便及时处理。
4、穿刺后,局部按压5——10分钟,按压时稍用力,禁止环揉,以免局部出血或发生血肿。
5、穿刺部位禁止热敷,当天尽量不要洗澡,局部不要着水,以免引起感染。
6、穿刺部位同侧肢体避免用力,以免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影响恢复。
7、如穿刺部位出现血肿、肿胀、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并逐渐加重时要及时告知护士以便处理。
8、感谢患者、家属的配合。
使用输液泵的告知程序1、告知患者和家属:为了准确控制输液速度,护士根据医嘱将给患者使用输液泵进行静脉输液。
2、向患者介绍注射药物的目的、药品名称、剂量、作用,以及应用药物时的注意事项,并说明输液量及速度。
3、使用输液泵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报警,常见原因:气泡、输液管堵塞、输液结束等。
在输液过程中护士会定时巡视,如果出现上述情况,请患者及时按信号灯,以便及时处理。
4、患者及家属不要随意搬动输液泵,防止电源线因牵拉而脱落。
5、护士在患者输液过程中,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
6、感谢患者、家属的合作。
胃肠减压告知程序1、由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或家属胃肠减压的目的:解除胃肠道梗阻;减轻胃肠道内的压力;减少肠道内细菌和毒素,改善肠壁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局限,以促进患者胃肠蠕动功能尽快恢复。
2、插管时护士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并清洁一侧鼻腔。
告诉患者插管过程中可能会有些不适,如恶心等,可用力深呼吸,做吞咽动作,配合护理人员的指导,以减轻不适感。
3、留置胃肠减压时护士要规定好引流管,告知患者防止翻身或活动时不慎造成管道扭曲、堵塞,护理人员要知道或协助患者下床活动,正确打开连接部位,夹闭胃管。
4、告知患者和家属留置胃管期间不可自行调节负压,压力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效果。
5、留置胃管期间患者要遵医嘱禁食,口干时可用清水或温盐水嗽口,护士每日晨晚给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如有腹胀明显、呕吐等不适要及时通知护理人员进行处理。
6、拔除胃管后嘱患者用清水漱口,按照医护人员指导逐渐恢复饮食。
7、感谢患者、家属合作。
外周静脉置管术的告知程序1、操作前告知患者或家属:外周深静脉置管是反复静脉输注刺激性药物(化疗)、静脉营养、输注血液制品及患者外周静脉条件差或需长期输液时采取的深静脉给药的方法。
2、由于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属于有创操作,术前应由主管医生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置管的目的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征得同意并签字。
该项操作属于无菌操作,病室内需减少人员流动,除操作者外,其他人员请在病室外等候。
3、PICC置管操作由护士完成,术前护士应向家属简述操作过程及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如注射局麻药处有酸胀感,置管PICC过程中可能有一过性心率不齐等,以减少患者紧张,利于穿刺配合。
在置管过程中,护士会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